登陆注册
1775300000022

第22章 快乐的吉他(1)

毕可一突然想学吉他。这个念头一出现,立刻像巨大的铁钳,紧紧地夹住他的心。几天来,他成天想着吉他,有时,右手大指还下意识地扭动,仿佛在拨拂无形的琴弦。方桌上,凌乱地丢着矿石收音机的零件,他懒懒的,看都不看。收音机是帮彭登全安装的。彭登全给他六元钱。他买二极管、线圈之类的,最多用了三元。还有那只破闹钟,走三天停两天,同院余国柱请他修理,拿来快一个星期了,他摸也没摸。

学吉他的想法,是莫名其妙冒出的。那天,他去彭登全家玩。彭登全是他同学,也是他最好的朋友,在青川县当知青,一年中,大半年在城里。刚好,彭登全的姐夫来了,背着一把吉他,模样很是潇洒。他自弹自唱,先是俄罗斯民歌《纺织姑娘》,又是印度尼西亚民歌《星星索》。那低沉优美的琴声,刹那,在毕可一心里激起奇特的共鸣。当时他就下定决心,一定要学会吉他。

可是,他没有吉他,也没钱买吉他。学校出来,一部分同学,去了云南生产建设兵团,一部分插队下乡。他是独生子女,按政策留城,等待安排工作。他打听过,国内最好的吉他,是广州生产的“红棉牌”,不要说商场很难有货,就是有,也要三四十元一把。他买不起。他抱着侥幸心理,准备择机向家里要钱。从小,由于他身体不好,父母对他比较迁就。他瘦瘦的,脸色黄中带青,总像睡眠不足,无精打采的。但他眼珠,却又黑又亮,透着悟性和机灵。父母心疼他体弱多病,又没有工作,心情苦闷,凡事大都顺着他。他喜欢无线电,父亲几角一元地塞给他,让他买些零件来摆弄。他喜欢修钟表,父亲把旧怀表给他当试验品,还从收荒匠那里买来两个破钟,由他鼓捣。可是,买把吉他,要三四十元,不是三四元,家里能给吗?他毫无把握。

那天,晚餐很丰盛,有红烧肥肠和火爆肠头。母亲在猪鬃厂工作,偶尔分些猪下水,既便宜又好吃。父亲是建筑公司预制厂工人,上班很累,每晚都要喝几杯酒。母亲双手成天浸在水里清洗猪鬃,患有风湿,有时也陪父亲喝一杯。见他俩心情不错,毕可一拐弯抹角,提出想买一把吉他。

“三四十元,呵?”母亲像被滚烫的烙铁一灼,心疼地嘘起来。

“太贵了。”父亲想了一下,断然否决道,“我同你妈的工资,加起就七十多元,除了开支,剩不了几个。再说,总要存点钱。我们老了,需要钱,你今后结婚、养娃娃,哪样不用钱?”

毕可一垂头丧气地承认,父亲的话有道理。

虽然碰了钉子,毕可一丝毫没有气馁。他走火入魔般绞尽脑汁,想着怎样才能买吉他。他忽然想到彭登全。彭登全性格憨厚,对他很信服,遇事多听他的。更重要的,彭登全母亲虽然在纸箱厂上班,收入一般,但他父亲,在蹬人力三轮车,累是累,每月至少挣七八十元。对!叫彭登全找家里要钱,买把吉他,大家一起学。毕可一欢天喜地,去找彭登全。

彭登全一口答应。他蛮有把握。平时,虽没向家里要过这么多,但两元五元的,只要他开口,父亲从不拒绝。他叫毕可一别走,说不定,等下钱就到手了。

“啥,四十元?吉他是啥东西,不能吃不能喝,遮不了风挡不了雨,有个屁用!”下班回家,彭登全父亲一听就火了,把装水的军用水壶重重地朝桌上一放,没好气地训斥起来,“老子日晒雨淋,一身臭汗,脚都蹬软了,不过挣两三元钱。你饭胀饱了,闲得发慌,还‘接他接你’的?”

毕可一完全失望了。不过,拥有吉他的念头,蛇一样地死缠着他。他茶饭无心,恍恍惚惚地只想着吉他。夜里,他常常无缘无故地惊醒,睁开眼,黑暗中,好像全是飞旋的吉他。

一个偶然,他萌生出自己做吉他的想法。

那天,他吃过晚饭,走出鲁家祠堂,到当铺院子去。很多年前,那里曾是“庆胜”当铺。院里的江沂也是社青,常在院子门洞拉小提琴。他想托他问问,有没有卖旧吉他的。如果只需十多元钱,他还能想法。江沂不在家。从江沂的小院出来,路过另一个小院时,忽然,院内一段话引起他的注意。

“……和尚都是人学的。我就不相信,只要有图纸,依样画瓢,啥子做不出来?结果,我带着两个徒弟,忙了一个月,还是把大殿修复了!……”院内,何木匠喝着酒,正唾沫四溅地大声吹嘘。

犹如闪电划过漆黑的夜空,毕可一骤然受到启迪。对,自己做!他激动起来。接连几天,他调动所有的大脑细胞,策划着做吉他的步骤。他把吉他分解成三部分:琴头带弦板;琴的面板和底板;琴身那一圈围板。琴头好办,照着做,实在做不好,找个木器店加工,花不了多少钱。琴板也不难,依着大小尺寸,用钢丝锯,从层板上锯下就行。麻烦的是琴的围板,那弧度和曲线,很难处理。他终于想出办法:照琴身大小,用水泥浇铸成内模和外模;按照吉他围板的长度和宽度,锯好层板,用水泡透,再用水泥模内外一夹,挤压成型。他兴奋得难以抑制,匆匆去找彭登全商量。

彭登全一听,乐得憨头憨脑地傻笑。他们确定了合作方式:做吉他以毕可一为主,彭登全打下手。但加工琴把、买清漆、配琴弦等,都由彭登全承担费用。计划做两把吉他,一人一把。“没关系,钱由我出,你只管做。”算账下来,听说做两把吉他只需十来元钱,彭登全便一拍胸口,爽快地答应下来。

第二天,他们开始行动。

毕可一买来纸板,叫上彭登全,一起去他姐夫家。他俩拿着吉他,尽量精确地测量,把形状原样画上纸板,再小心翼翼地剪下。回家,毕可一直截了当地给父亲讲,准备自己做吉他,不过,要搞一张三层板和一些水泥。父亲爽快地答应了。近来,他觉得毕可一像是被鬼缠住,神魂颠倒地天天想着吉他,令人忧虑。他想实在不行,就咬牙买一把,省得儿子憋出啥毛病。现在,毕可一不要他掏腰包,只要水泥和层板,事情简单多了。没一两天,他从厂里搞回两袋水泥、一张层板,说还需要什么,尽管开口。

鲁家祠堂院坝里,毕可一同彭登全忙了四五天,终于浇铸好水泥内外模。为使形状更精确,彭登全跑到姐夫家,借来吉他,现场比对着修正。内模整块都用水泥浇铸成。外模因要合模,只能做成两块。在毕可一父亲的参谋下,他们在外模两端分别嵌上螺栓和螺帽,以便合模脱模。接着,他们又拿着彭登全姐夫的吉他,找到一家木器店,依样加工琴头、弦板和调弦的小琴钮。总共花了三元钱,选的是花纹漂亮的桦木。他们照着纸样,锯下面板和底板,围板用内外模挤压定型。最后,他们取回加工的琴头,用牛皮胶精心粘上各个部件,整体再刷几遍清漆,两把像模像样的吉他就做成了。

配上琴弦后,毕可一试着拨弹。琴声低沉中略显嘶哑,共鸣声有些空洞,比彭登全姐夫的吉他差远了。但是,这毕竟是吉他,绝非琵琶或三弦。而且,它还是自己一手一脚做成的,一共花了不到十元钱。毕可一心里充满自豪。他挑一把,剩下一把给彭登全。他借回一本《吉他入门》,成天抱着吉他练习。他幻想在不久的将来,也能同彭登全姐夫一样,潇洒自如地自弹自唱。

这段时间,毕可一过得很快乐。只要有时间,他就抱着吉他弹奏,嘴里还轻轻地哼着歌曲。手指酸痛了,他稍稍休息一下,埋头捣弄他的收音机。两三个月后,他进步很快,能够弹唱十多首曲子。虽然,他的技巧远远谈不上娴熟,但配上简单的和弦,还像那么一回事。偶尔,院里小孩还主动缠着他,要他弹吉他。兴致上来,他会带上吉他,去找彭登全合奏。一个高音部,一个低音部,弹出来,别有一番情趣。背着吉他走过大街小巷,迎着路人钦羡的目光,毕可一轻飘飘的,很是骄傲。

元旦节后没几天,周总理逝世了。街道和居委会,相继组织社青参加悼念。毕可一不关心政治。反击右倾翻案风之类的学习,他总找借口不参加。但是,他对周总理很崇敬。他找来松枝柏丫,在家里设了一个小灵堂,表示追悼。接着,街道传出招工消息。去年招过一次工,十个人中有一个人工作。听说这次招的人更多,毕可一满怀希望。他把招工消息告诉父亲。父亲先还高兴,转而担心:“我们一没关系二没钱,能招你吗?”毕可一认真的一想,也是!自己很少参加街道活动,又没啥特长,能有把握工作吗?他思来想去,决定少在吉他上花工夫,多去办事处挣点表现,再动脑筋找找门路。

一天,他与彭登全闲聊,谈到找工作的种种艰辛,彭登全大大咧咧道:“关系有的是,我姐夫外面熟人多。不过,凭啥人家白帮你,要送礼啊!”彭登全也在发愁。去年,他所在的公社,推荐了三个人上大学,一个有过硬的关系,另两个全靠送礼走后门。今年,又有几个指标,他想争取当工农兵学员。

“你爸有钱,找他要。”毕可一说。

“不是送一次就算了,各个环节都要打点。可以向家里要,不过,钱花了,事没办成,咋交代?”彭登全搔着乱蓬蓬的头发,叹口气,“如果我们自己有钱,就好了。”

提到钱,毕可一就像泄气的皮球。每月,父亲给的两三块钱,上街花一点,再买点收音机零件什么的,三两下就没有了。前几天,吉他弦断了一根,他没钱买,只得向母亲要。

霎时,钱,成了难以逾越的屏障。似乎只要有了钱,就可以找路子送礼,毕可一就能够工作,彭登全就能够上大学。

毕可一怔怔地想着。彭登全百无聊赖地拨着吉他。

突然,毕可一眼睛一亮。

“有了!”他欣喜地抓过吉他,“这就是钱!我们做几把,把它卖了,不就有钱了吗?”

彭登全明白过来,高兴地咧嘴笑着。

他们计划先做两把吉他,卖出去后,用赚的钱,再做四把。六把吉他,假如每把卖二十元,总共可卖一百二十元。如果还不够,再做吉他卖。开始需要的材料钱,毕可一叫彭登全垫着,以后统一算账。

同类推荐
  • 世上最美的感悟

    世上最美的感悟

    父母的爱,如山如川;父母的爱,血浓于水;父母的爱,刻骨铭心;父母爱,净化灵魂;父母陪伴我们走过人生的颠簸之路,父母呵护我们应对人生的喜怒哀愁,从这一刻开始收拾情怀,用心感悟无声无形的爱!
  • 浮尘

    浮尘

    有一段日子了,秋妹每次背着割给羊吃的青草从山上下来回家时,都要站在路过的河埂上,望着沁河对岸镇上新建的那栋教学楼出神:那撩拨人心“叮铃铃”悦耳的上课铃声,用洁白瓷面贴墙耀人眼晕的五层教学楼,以及操场上高高矗立着的旗杆上随风飘扬发出“啪啪”声响的鲜红国旗……望着望着她的眼睛就模糊了,于是,她赶紧用手背擦擦眼角快要落下的泪水,低下头匆匆朝家里赶去。
  • 大唐文青

    大唐文青

    本书用诙谐的文笔,以诗人们的作品为切入点,叙述了初唐、盛唐时期一些诗人的风骨与事迹。每一首诗歌背后,都有一段故事,一段人生,首次将这些一千多年前的“文青们”有血有肉的展现在我们面前。 这些诗人们有的狂妄,比如说陈子昂;有的是杀人犯,比如说王勃;有的情感关系复杂复杂,比如王维;有的命途多舛,比如杜甫;有的是假土豪,比如李白……他们形形色色的人生,构成了中国文艺史上的一段又一段的绚丽,为我们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篇章。
  • 走进宁波

    走进宁波

    本书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一个个感人的故事情节和一幅幅珍贵的新老照片,集中展现了宁波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及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的发展成就和活力四射、生机盎然、潜力无限的广阔发展前景。手法新颖,独具匠心,集趣味、意味、回味于一身,集文气、大气、雅气于一体,既蕴涵了宁波磅礴发展的原动力,又体现了宁波人民的自豪感,图文并茂,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热门推荐
  • 农门,王爷种田忙

    农门,王爷种田忙

    三个性格迥异的男人,走清新路线,种水果,谈笑之间化解一切。注:简介无能内容精彩,她是被遗弃在乡下的嫡女,此文穿越种田,她选择了自强奋斗。种田,结合宫斗家斗,财源自然是滚滚来。上官盈就不知道该偷笑,欢迎大家踊跃入坑。为了生存。可更要命还在后面。到底谁才是她的命中良人!皇帝的儿子竟然为了她开始明争暗斗!还是三个!上官盈却眉眼弯弯,笑得像只狐狸,无大虐,还是欲哭无泪了没想到一不小心玩大了的后果是:引来皇上的注意了;财产多得招来亲爹觊觎了;妹妹为此嫉恨了。,她是意外穿越而来的城市凹凸曼。
  • 逆天狂女:天才驯兽师

    逆天狂女:天才驯兽师

    再次睁眼,首席特工化身为废柴嫡女!灵气被封?无法修炼?终身无法成为召唤师?为了家族的存亡,必须嫁给半死不活的皇上!靠!老娘不发威,当我是病猫!超级灵魂体质,这是废物?驾驭群兽压都压死你!魔武双修,炼丹制药,无一不通!什么?强者来犯,无法抵挡?管你是谁!直接坑蒙拐骗成相公,更挟持天才宝宝,一起祸乱天下!
  • 本宫不是你的妃:皇上你别狂

    本宫不是你的妃:皇上你别狂

    “女人,到了朕的宫中,你就是朕的女人。”西门逸霸道狂妄的语气,让江美琪不悦的蹙起了眉。“狂妄的男人,我见多了,你不是第一个,但是本小姐也不怕告诉你,越狂的男人,本小姐越没兴趣。”江美琪冷笑。这个世上的雄性生物都有狂妄的特性,她早已领教过,西门逸并不是特别的。
  • 一朵桃花倾城开

    一朵桃花倾城开

    桑悠悠有一个极品老妈,天天拜桃花大神,逼着自己女儿相亲。于是不想相亲的桑悠悠把头发弄成鸟窝,化烟熏妆,穿着鸳鸯鞋,故意打扮地乱七八糟吓跑相亲对象,却不料遇到老妈临时查岗,情急之下,她只能胡乱拉个男人假扮相亲对象凑数,这一凑,才发现,帅哥皇甫昊也正被老妈逼婚,于是,互相假扮对方情侣。在鸡飞狗跳般的相处中,爱情的小火花,竟然慢慢地蹿了上来——奇葩的邂逅,诡异的契约,脱线花痴女囧囧更欢乐。最轻快,最浪漫,最温暖,最搞笑,最吸引人的爱情故事,献给我们纠缠不清的爱情。
  • 水经注

    水经注

    《水经注》是南北朝时期北魏郦道元的著作。从书名来看,此书是另一种叫做《水经》的书作《注》。事情的确如此,三国时期的一位已经不知名的作者写了一本名叫《水经》的书,内容非常简略,全书仅1万多字,每一条写在此书上的河流,都是公式化的:发源、简单的流程、入海,或在何处汇入另一条大河。
  • 解放海口(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解放海口(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本书以纪实手法描述了解放战争中,为解放海南,中国人民解放军浴血奋战,纪录了他们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再现了解放战争的悲壮场面……
  •  特工红颜:倾城帝王妃

    特工红颜:倾城帝王妃

    【蓬莱岛原创社团出品】她对敌人总是带着森冷的眸子,她有时杀人不见血,有时却痴傻地笑,作为一流的杀手,她离奇穿越,卷入纷乱的帝王斗争,她倾城之貌,使得男人为她流血丧命,但她只爱自己喜欢的人。她救了帅气男人,他是工程师,IQ超群,帅气+无厘头+时而很男人+平时气人。只是没有想到穿越后的事情,竟然改变了她的一切……
  • 人生大计划

    人生大计划

    本书将会使读者在轻松中得到有益的启迪,学会从容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更深刻地理解和把握人生,在未来的人生旅程中,多一些得,少一些失,多一些成,少一些败。如果你希望摆脱平凡的生活,如果你想追求卓越的品质,如果你想探索成功的奥秘,如果你想充分地发展自我,展现自我,就捧起此...
  • 婚后试爱

    婚后试爱

    “宋安然,我警告你,别让我再看到你动她一指头,否则我会让你生不如死,滚。”看着宋嘉美脸上的掌印,孟泽坤嗓音已经是阴沉万分。安然怔怔的捂着自己脸,被孟泽坤眼中的狠戾惊得忘了动作,呆呆的站在原地望着他,希望他可以告诉自己刚才那些话都是假的,可是,他却再也没有看她一眼,微暗的房间内只剩他轻声哄着怀中女人的柔声细语,那是她从来都没有听到过的温柔。看着这刺眼的一幕,她木然的转过身,踉……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