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74900000020

第20章 戏剧(1)

《窦娥冤》

一部中国式悲剧的经典之作。

作者:关汉卿。

文体:戏剧。

成书年代:元代。

一作者介绍。

关汉卿,大约生于13世纪初,卒于13世纪末。号已斋叟,金末元初大都(现在北京市)人,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一同被称为“元曲四大家”,并居“元曲四大家”之首。他一生“不屑仕进”,生活在底层人民中间。他是当时杂剧界的领袖人物,与当时许多戏曲作家、杂剧演员有着密切联系。他是一位熟悉舞台艺术的戏曲家,既是编剧,又能登台演出。关汉卿在《南吕·一枝花·不伏老》中自述“通五音六律滑熟”,“我也会吟诗,会篆籀,会弹丝,会品竹。我也会唱鹧鸪,舞垂手,会打围,会蹴鞠,会围棋,会双”,“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可见他的才艺、生活和个性。所作杂剧六十余种,今存十八种,其中有几种是否为关汉卿所作尚有争议;所作套曲十余套,小令五十余首。他的戏曲作品题材广泛,大多暴露了封建统治的黑暗腐败,表现了古代人民特别是青年妇女的苦难遭遇和反抗斗争,人物性格鲜明,结构完整,情节生动,语言本色而精练,对元杂剧和后来戏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关汉卿的作品主要有《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等。其中《窦娥冤》被称为中国十大悲剧之一。关汉卿一生创作的杂剧有六十多种,他是我国戏剧的创始人,数量超过了英国的戏剧家“戏剧之父”莎士比亚,被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1838年《窦娥冤》就有英译本流传海外,1958年,世界和平理事会把关汉卿与达·芬奇等同列为世界文化名人。关汉卿的戏剧语言,被称为“本色派之首”。

二作品档案关汉卿。

《窦娥冤》写窦娥被无赖诬陷,又被官府错判斩刑的冤屈故事。全剧四折一楔子。《窦娥冤》全名《感天动地窦娥冤》,此剧现存版本有:明脉望馆藏《古今名家杂剧》本、《元曲选》壬集本、《酹江集》本、《元杂剧二种》本、《元人杂剧全集》本。

《窦娥冤》是关汉卿的代表作,也是我国古代悲剧的代表作。它的故事渊源于《列女传》中的《东海孝妇》。但关汉卿并没有局限在这个传统故事里,去歌颂为东海孝妇平反冤狱的于公的阴德;而是紧紧扣住当时的社会现实,用这段故事,真实而深刻的反映了元蒙统治下中国社会极端黑暗、极端残酷、极端混乱的悲剧时代,表现了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和争取独立生存的强烈要求。它成功地塑造了“窦娥”这个悲剧主人公形象,使其成为元代被压迫、被剥削、被损害的妇女的代表,成为元代社会底层善良、坚强而走向反抗的妇女的典型。

当时的社会,邪恶得不到应有的惩治,正义得不到声张,出现了许许多多的冤假错案。《窦娥冤》就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它是一部揭露统治阶级腐败残暴,歌颂人民群众勇敢地反抗黑暗的社会制度,反抗迫害的一部伟大的戏曲作品。

《窦娥冤》全剧以窦娥悲惨遭遇为主线,展开戏剧冲突,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有机结合为一体,成功地塑造了窦娥这个不屈不挠地与封建邪恶势力做斗争的妇女形象,展示了广阔的社会生活图景。

在创作过程中,关汉卿善于广泛吸纳普通民众的口头语言,从而形成了他的作品的突出特点,人人皆能读,人人皆能听。《窦娥冤》是关汉卿的晚年作品,该剧凝聚了作家毕生的生活、艺术实践经验,是元代杂剧中最光辉灿烂的作品。

三内容概要。

楚州有个蔡婆,丈夫多年前去世,她带着独生儿子,依靠丈夫留下的产业放债生活。蔡婆曾借给城里穷苦的秀才窦天章二十两银子,去讨债时,窦天章说现在没有能力偿还这笔债务,请求宽限一段时间。蔡婆见窦天章的七岁女儿端云长得活泼可爱,便想娶回家做童养媳。窦天章虽然于心不忍,但为了了却那笔阎王债,使自己上京完成学业无后顾之忧,含泪把女儿送到了蔡家。端云在蔡家住了下来,蔡婆将她改名为窦娥,说是叫起来顺口。窦娥和蔡婆的儿子一齐长大成人,十七岁那年,蔡婆择个日子,让小两口结了婚。不想完婚才两年,小蔡得了一场重病死了。窦娥年轻守寡,不知不觉又是三年,她孝敬婆婆,操持家务,日子虽寂寞凄凉,但也无忧无虑。

《窦娥冤》封面一天,蔡婆去城外赛卢医家讨债,赛卢医知道拖了无数次的债不能再拖了,便产生了邪念,将蔡婆骗至一无人之处,乘蔡婆不注意,突然把早已准备好的麻绳套上蔡婆的脖子,想勒死她。蔡婆大声喊救命,恰好有父子两人路过,救了蔡婆,赛卢医落荒而逃。父子二人询问蔡婆这是怎么回事,蔡婆将事情的来龙去脉叙述了一遍。这父子俩是一对混蛋,听蔡婆说家中还有一个媳妇在守寡时,老头对蔡婆说:“婆婆,我姓张,这是我儿子,叫张驴儿,你婆媳没有丈夫,我父子没有老婆,我们四人不如成双配对,一家四口快乐地过日子。”蔡婆不同意,张驴儿恐吓说,如果不肯,就要勒死她。蔡婆无奈,把这一对流氓父子带回家中。

当窦娥听了婆婆说的今天遇到的事情后,她认为十分荒唐,劝婆婆不要答应。张驴儿看见窦娥长得如花似玉,就色迷迷地说:“你们婆媳招了我们父子,不也风流快活吗?”边说边上前扯住窦娥要和她拜堂,窦娥奋力抵抗,张驴儿恼羞成怒,发誓要把她弄到手。

蔡婆胆小怕事,劝张氏父子,不要着急,反正日子长着呢,让她慢慢劝说媳妇。

张氏父子凭借淫威,在蔡家住了下来,要吃要喝。一次蔡婆生病,张驴儿想趁机弄死她,霸占窦娥,他从赛卢医在城里开的药店里买来了毒药,乘窦娥烧羊肚汤给婆婆喝的时候,将毒药放进碗里。不想张老头闻到羊肚汤的香味,竟一口气将汤喝了个精光。

汤才下肚,便觉得头晕目眩,连呼不对不对,不大工夫,张老头嘴角流血,四肢抽搐而死。张驴儿穷凶极恶,拽住窦娥就上衙门告状。楚州太守桃杌是当地臭名昭著的昏官、贪官。他收了张驴儿的贿赂,听信张驴儿的胡言乱语,下令拷打窦娥。窦娥虽被打得死去活来,但一口咬定,没有毒死张父。桃杌见窦娥如此倔强,就想出一招,痛打蔡婆。窦娥一听要拷打婆婆,想到婆婆年老体衰,如何经得住公差的严刑拷打?于是屈招,说自己就是毒死张父的凶手,婆婆与此事无关。桃杌这个昏官,看到窦娥招了,赶紧命窦娥画押,打进死牢,明日押往刑场斩首。

第二天,窦娥坐进囚车,被拉到刑场,她知道自己年纪轻轻就枉死,冤死,不禁诅咒苍天。她在临刑之前发下了三桩“无头愿”:一是要刽子手在砍头的时候刀过头落,让一腔鲜血全部喷洒在白布之上,不容一滴溅在地上;二是六月酷暑之天降下茫茫白雪,遮掩自己的清白之身;三是要楚州在她死后连遭三年大旱,以鸣其冤。监斩官认为这是她临死前的胡话。突然,只见刑场上空乌云密布,天昏地暗,阵阵冷风袭来。窦娥大声呼号:“黑云快快升起,狂风快快吹来!让我的三桩誓言都实现,证明窦娥是天大的冤枉!”监斩官吓得魂不附体,催促刽子手动手。刀过之处,窦娥的人头落地,她的满腔鲜血果真喷上高高悬挂的白布,没有一滴溅在地上。随后,漫天飞雪降落,覆盖在窦娥尚未冰冷的尸身上。监斩官带领手下仓皇离开刑场,周围围观的群众议论纷纷,蔡婆更是伤心欲绝。再说窦娥的父亲,当年把窦娥送到蔡家后,就到京城求取功名了。他十年寒窗,终于一朝及第,在京城做官升得很快。他曾派人去找女儿端云,但蔡婆早已搬家,没有找到女儿,他很痛苦。这年,朝廷委任他为肃政廉访使,到各地察访贪官污吏,并赐给宝剑金牌,必要时可行使天子的权力。窦娥冤死的第三年,窦天章来到楚州。楚州连续三年不下雨,引起他的关注,他认为里面定有蹊跷,决心认真查访。他到达楚州的当天晚上,窦娥的灵魂来向他哭诉自己的冤情。窦天章十分震惊,次日清晨,便向太守询问当年窦娥被杀之事。桃杌此时已升官,官官相卫,新太守推说不知详情。窦天章非常气愤,亲自重新审理此案,逮捕有关案犯。张驴儿被捉后,他拒不承认是自己下毒杀死父亲的,而且耍赖,大闹公堂。谁知当年卖毒药后,逃往外地的赛卢医也被抓回来,他供认了自己的罪行。已在外任职的桃杌也被传回楚州,他对当年的罪行也供认不讳。张驴儿在事实面前,终于俯首认罪。窦天章明镜高悬,判张驴儿死罪,赛卢医充军,桃杌打了一百大板,削为平民,永世不得录用。

窦娥的冤案终于昭雪。

四主要人物形象。

窦娥。

窦娥,名端云,自幼丧母,家境贫困,七岁时被父亲窦天章抵债给蔡婆家做童养媳,十七岁完婚,不久丈夫病死,她和婆婆相依为命。无赖张驴儿诬赖窦娥毒死张老汉,拉她去官司,楚州太守桃杌接受贿赂,偏袒张驴儿,严刑逼供,窦娥不忍看到年老的蔡婆受刑,只得招认,被判死刑。在法场上,窦娥发下三项誓愿,这三项誓愿都全部应验。三年后,窦娥的父亲窦天章官任廉访使,审查案卷,窦娥的案卷亦在其中。窦娥的鬼魂向父亲倾诉了冤情,终于平反昭雪。

窦娥本来是一个善良正直、信奉天命、恪守礼教的柔弱女子。然而,像她这样的弱者,在那个黑暗社会,很难逃脱张驴儿一类邪恶势力的欺负。窦娥不堪受侮,张驴儿拉她到官府,她毫不畏惧,勇敢前往。这是窦娥反抗性格的首次流露。生活现实使她开始明白,善良温顺无法打动邪恶歹毒,要想摆脱厄远,只有奋起反抗。

张驴儿。

一个欺压百姓的流氓无赖。他和父亲救下了即将被赛卢医勒死的债主蔡婆婆。逼迫她们婆媳二人嫁给他们父子,但遭到窦娥的严词拒绝。后来,张驴儿在羊肚汤里下毒药,企图害死蔡婆婆,为霸占窦娥更加方便,不料毒死自己的父亲。为了解恨,他又反咬一口,要挟窦娥屈从于他。不然要到官府诬告其父是窦娥毒死的。窦娥至死不允,他把窦娥告到官府,使窦娥惨遭杀害。张驴儿最后被窦娥的鬼魂告倒,被处死。

蔡婆。

窦娥的婆婆,一个靠放高利贷生活的剥削者。窦娥就是由于其父还不起她的债,被典给她家当童养媳的。同时,蔡婆又是一个无权势无后台,屡遭恶人欺凌的老寡妇。赛卢医欠银子不还不说,还要她的命;张驴儿父子救了她,又要强占她和儿媳。生活在那样的环境里,她胆小怕事,软弱无力,对张驴儿的蛮横无理,不敢反抗,只得逆来顺受,引狼人室,从而亲自导演了善良儿媳被冤杀的悲剧。这是一个可恨可气而又可怜的形象。

桃杌。

无赖张驴儿诬赖窦娥毒死张老汉,拉她去官司。身为楚州太守的桃杌偏听张驴儿一面之辞,凶残地屈杀了窦娥。他断案的原则是:人是贱虫,不打不招。在他的治理下,不知冤杀了多少无辜百姓。

五精彩文段推荐。

〔外扮监斩官上,云〕下官监斩官是也。今日处决犯人,着做公的把住巷口,休放往来人闲走。〔净扮公人,鼓三通,锣三下科,刽子磨旗、提刀、押正旦带枷上,刽子云〕行动些,行动些,监斩官去法场上多时了。〔正旦唱〕

【正宫·端正好】没来由犯王法,不提防遭刑宪,叫声屈动地惊天。顷刻间游魂先赴森罗殿,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

【滚绣球】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刽子云〕快行动些,误了时辰也。〔正旦唱〕

【倘秀才】则被这枷纽的我左侧右偏,人拥的我前合后偃。我窦娥向哥哥行有句言。〔刽子云〕你有甚么话说?〔正旦唱〕前街里去心怀恨,后街里去死无冤,休推辞路远。

〔刽子云〕你如今到法场上面,有什么亲眷要见的,可教他过来,见你一面也好。〔正旦唱〕《窦娥冤》插图。

【叨叨令】可怜我孤身只影无亲眷,则落的吞声忍气空嗟怨。〔刽子云〕难道你爷娘家也没的?〔正旦云〕只有个爹爹,十三年前上朝取应去了,至今杳无音信。〔唱〕早已是十年多不睹爹爹面。〔刽子云〕你适才要我往后街里去,是甚么主意?〔正旦唱〕怕则怕前街里被我婆婆见。〔刽子云〕你的性命也顾不得,怕他见怎的?〔正旦云〕俺婆婆若见我披枷带锁赴法场餐刀去呵,〔唱〕枉将他气杀也么哥,枉将他气杀也么哥。告哥哥,临危好与人行方便。

〔卜儿哭上科,云〕天那,兀的不是我媳妇儿!〔刽子云〕婆子靠后。〔正旦云〕既是俺婆婆来了,叫他来,待我嘱咐他几句话咱。〔刽子云〕那婆子,近前来,你媳妇要嘱咐你话哩。〔卜儿云〕孩儿,痛杀我也。〔正旦云〕婆婆,那张驴儿把毒药放在羊肚儿汤里,实指望药死了你,要霸占我为妻。不想婆婆让与他老子吃,倒把他老子药死了。我怕连累婆婆,屈招了药死公公,今日赴法场典刑。婆婆,此后遇着冬时年节,月一十五,有瀽不了的浆水饭,瀽半碗儿与我吃;烧不了的纸钱,与窦娥烧一陌儿。则是看你死的孩儿面上。〔唱〕

【快活三】念窦娥葫芦提当罪愆,念窦娥身首不完全,念窦娥从前已往干家缘,婆婆也,你只看窦娥少爷无娘面。

【鲍老儿】念窦娥伏侍婆婆这几年,遇时节将碗凉浆奠;你去那受刑法尸骸上烈些纸钱,只当把你亡化的孩儿荐。〔卜儿哭科,云〕孩儿放心,这个老身都记得。天那,兀的不痛杀我也。〔正旦唱〕婆婆也,再也不要啼啼哭哭,烦烦恼恼,怨气冲天。这都是我做窦娥的没时没运,不明不暗,负屈衔冤。

〔刽子做喝科,云〕兀那婆子靠后,时辰到了也。〔正旦跪科〕〔刽子开枷科〕〔正旦云〕窦娥告监斩大人,有一事肯依窦娥,便死而无怨。〔监斩官云〕你有什么事?你说。〔正旦云〕要一领净席,等我窦娥站立,又要丈二白练,挂在旗枪上。若是我窦娥委实冤枉,刀过处头落,一腔热血休半点儿沾在地下,都飞在白练上者。〔监斩官云〕这个就依你,打什么不紧。〔刽子做取席,站科,又取白练挂旗上科〕〔正旦唱〕

【耍孩儿】不是我窦娥罚下这等无头愿,委实的冤情不浅。若没些儿灵圣与世人传,也不见得湛湛青天。我不要半星热血红尘洒,都只在八尺旗枪素练悬。等他四下里皆瞧见,这就是咱苌弘化碧,望帝啼鹃。

〔刽子云〕你还有甚的说话,此时不对监斩大人说,几时说那?〔正旦再跪科,云〕大人,如今是三伏天道,若窦娥委实冤枉,身死之后,天降三尺瑞雪,遮掩了窦娥尸首。〔监斩官云〕这等三伏天道,你便有冲天的怨气,也召不得一片雪来,可不胡说!〔正旦唱〕

【二煞】你道是暑气暄,不是那下雪天;岂不闻飞霜六月因邹衍?若果有一腔怨气喷如火,定要感的六出冰花滚似绵,免着我尸骸现;要什么素车白马,断送出古陌荒阡?

〔正旦再跪科,云〕大人,我窦娥死的委实冤枉,从今以后,着这楚州亢旱三年。〔监斩官云〕打嘴!那有这等说话!〔正旦唱〕

【一煞】你道是天公不可期,人心不可怜,不知皇天也肯从人愿。做甚么三年不见甘霖降,也只为东海曾经孝妇冤。如今轮到你山阳县,这都是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

〔刽子做磨旗科,云〕怎么这一会儿天色阴了也?〔内做风科,刽子云〕好冷风也!〔正旦唱〕

【煞尾】浮云为我阴,悲风为我旋,三桩儿誓愿明提遍。〔做哭科,云〕婆婆也,直等待雪飞六月,亢旱三年呵,〔唱〕那其间才把你个屈死的冤魂这窦娥显。

同类推荐
  • 胡适选集:文学与哲学

    胡适选集:文学与哲学

    胡适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学者、诗人、历史学家、文学家、哲学家,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一生曾获32个博士头衔 。叶君主编的《文学与哲学(胡适文选)》收录了胡适先生文学、哲学理论创作中最重要的作品,可以从中了解大师的风范。
  • 解密中国大案(二)

    解密中国大案(二)

    丁一鹤用纪实文学的方式记录中国法制进程的一些片段,本书所展示的案件都在北京和全国产生过一定影响,有的案情也通过各种传播渠道为广大读者所知。但与其他媒体报道不同的是,本书的内容全部来自丁一鹤对案件当事人的亲自采访和他所接触的相关案卷。而且是对案件鲜为人知的内幕进行原汁原味的展示和披露。因为作者的采访和掌握的资料是一手的、真实的、独家的,所以本书对于案件的报道是具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而且大多内容是读者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本书除了重点展示北京法院审理的国家药监局窝案中落马的小人物、原国家统计局长邱晓华重婚案之外,还对轰动全国的段义和杀人案、许晓刚受贿案等轰动全国的大要案进行了解读
  • 康桥再会:徐志摩浪漫诗歌精选

    康桥再会:徐志摩浪漫诗歌精选

    徐志摩与林徽茵的一段传奇姻缘,作别西天的云彩。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那河畔的金柳,一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也为人所深思。而志摩有关爱情的诗早已超越了文字的局限,你一种有灵性的尤物,轻轻的我走了,历经生活的洗礼,蜕变为一首永恒的歌谣,世代相传。他的歌谣有一点迷幻,我轻轻的招手,有一点彻悟,有一点执著,还有一点不可知的气息。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他的歌谣让干燥的空气变得温润,正如我轻轻的来,让我们无望的生活变得生动,也让我们沉睡的心灵从此苏醒
  • 红叶漂旅

    红叶漂旅

    《红叶漂旅诗集》共二百首诗词,包括国内篇和异域篇两个部分,真实而又浪漫地描绘出在中国、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等地的 风雨人生,自然与世态的种种感悟和漂旅行程。国内篇涵盖国内的峥嵘岁月、坎坷生涯、世间百态、社会缩影、美好河山……
  • 郁达夫小说全集

    郁达夫小说全集

    本书汇集了郁达夫的31篇短篇小说和7篇中篇小说。郁达夫是现代中国著名小说家,在新文学运动中有着重要地位。他主张文学作品是作者的“自叙传”,在作品中毫不掩饰地勾勒出自己的思想感情和人生际遇,还大胆描写两性关系,反映被摧折的女性命运和底层知识分子的深切苦痛。文学超越时空,作者诚恳的心理描写和大胆的两性题材,那沉郁伤感的文风,散文般的笔触和痴情的描述,不仅在当时引发了许多青年的共鸣,在今天也足以令人倾倒。该书附录了郁达夫给当时素有杭州第一美人之称的王映霞的书信选,情词哀哀,情真意切,有相当高的文学艺术价值,让今天的人们可以穿越半个多世纪的时空,体会到可以为她而死的真心真情。
热门推荐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为人三会:会做人 会说话 会办事

    为人三会:会做人 会说话 会办事

    一个人的做人方式会在说话和办事的过程中得到体现,而说话和办事中的细节与态度也能折射出做人的风格。会说话、会办事,你的人格魅力将得到提升,不会说话、不会办事,可能麻烦重重惹人厌。所以说,做人就是办事,办事就是做人,当做人和办事相互交融时,做人中掺入了技巧,办事时透出了境界,再通过恰当的语言让对方感知,生命的意义就会因此而变得更加深刻、更加丰富,为人也会更加洒脱和自信。《为人三会:会做人、会说话、会办事》以为人做题,以做人、说话、办事做眼,内容古今鉴用,中外融通,多侧面、多角度、多层次地揭示为人这个主题,阐述了现代人立足社会应当掌握的技巧和策略。
  • 择天记

    择天记

    这是一个长生果的故事,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要强求。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恶霸皇后

    恶霸皇后

    床上翻云覆雨,皇后从床底爬了出来,细细品味了现场直播数秒,爆出一句惊人之话:“你们这动作,真它奶奶的小儿科!”话落,看了看自己的身体,顿时如晴天霹雳——shit!喝着酒也能穿越?!傲月国皇后香离笑,身体虚弱,大婚之日被贬冷宫。遭受后宫上下百般欺凌,被人害死丢在皇上和宠妃欢爱的床榻下。再次醒来,迎来的却是一位来自现代的黑道女恶霸,重情重义,豪迈大气。制服后妃,撂倒皇上,单挑太后,顺便抓抓奸,恶整小人。从此,皇宫之中,此女风彩飞扬,无人不惧。某日,皇帝被绑架,太后遭勒索。一桩自导自演的绑架勒索案,此女带着金银珠宝和手下,大摇大摆出宫,一去不回。从此,江湖上多了逍遥楼,震撼四国,成为天下第一帮。片段一:四国相聚,夜宴相斗。以某女为伍,带领着众宫女,身穿露大腿的旗袍,为众人表演一曲。“IwantnobodynobodybutYou!”一个媚眼,一个手势,这可是风靡一时的现代流行舞曲…岂料,众人震惊!片段二:一抹霸气十足的小身板,双手环抱在胸前,看着上首的男子,邪气道:“外面都是本少爷的人,乖乖的放了我娘,本少爷方可放你一条生路。”“这可是朕的地盘。”声音浑厚,霸气十足。小男孩脸色一沉,沉声道::“狗皇帝,再不放了我娘,本少爷炸掉你的老窝!”此男孩,就是某恶女的天才儿子,小恶霸!本文一对一,从皇帝和妃子欢爱的床下爬出来的恶霸皇后即将发生的一系列幽默,感人,与众不同,奇特的爱情故事。谁说女儿不敌男,女主同样可以重情重义,豪迈大气,男主先保密,绝对劲爆!结局待定!喜欢的亲记得收藏噢!****推荐朵的皇后系列文一:【纨绔皇后】强烈推荐:《女人不狠,地位不稳》十八年青梅竹马,三年婚姻,原来,只是一场戏,一个谎言。这是一部弃妇的成长和奋斗史,高干文,豪门恩怨情仇,涉及商战和职场,励志。
  • 我本妖孽:美人在侧

    我本妖孽:美人在侧

    她庄周梦蝶般而来,却已有了两个月的身孕,这是,谁的孩子?向晚:这位公子,若你要劫财,我没有,若你要劫色,我更没有,我们无怨无仇,为什么你要……西临锦:真啰嗦。向晚:你是不是有个胞胎兄弟?西绮玉:这又是你新的勾引手段?装疯卖傻,欲拒还迎?向晚:我想要的,不是被折断的羽翼。莲陌:你若敢飞,我便让这天下,都是我的!
  • 高六七班

    高六七班

    在南国边陲小城沅城的近郊.有一座特殊的小小公墓——沅城一中高六七班同学公墓,里面矗立着八道墓碑。每一道墓碑的后面,都埋藏着一个动人的故事。墓碑标示的逝者从那个特殊的年代走来,故事便不可能不充满坎坷、诡谲、哀婉,但主色调是真善美,主旋律是奋争向上。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康熙后宫Ⅱ、Ⅲ:岁月如流、晚秋离歌

    康熙后宫Ⅱ、Ⅲ:岁月如流、晚秋离歌

    心系江山,开创伟业,满清帝王,坐稳中原——他是满清的帝王,他守候着满清的江山,他的心装的是天下,装的是江山社稷;他的心中也有儿女情长,也有夫情父责,他——是清朝历史上最伟大的帝王:爱新觉罗玄烨!绵情如丝,岁月如流,默守君王,无怨无悔——她是康熙的后妃,她知道大清的君王心系江山,岁月的痕迹妆点在她的面庞、她的身体、她的心里,但有一份守候却永远流存,她——是康熙帝白发相守的女人:荣妃!本文在历史时间上,与第一部是接叙的关系,第一部讲述康熙五年到康熙二十年的故事,第二部是从康熙二十年康熙大封后宫后开始;第三部则讲述康熙最后的二十年,全书以与康熙白头到老的“荣妃”为女主,以她的视角,走过康熙后宫五十年的风雨历程,讲述一代英明帝王的后宫生活,帝王亦是凡人,亦有七情六欲,人之情感,亦有心中天平最重的那颗砝码;本文写作手法以写实为主,不追求文章的华丽,追求与史实的尽量贴尽,重新解读历史,平淡中见知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