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74600000013

第13章 五角钱信用的讨论

文/高兴宇

在某国际性大学里,一位教授讲了一个故事:逃亡者乔治在一个小镇上住了下来,他每天都要到街口的小饭馆里吃饭。每顿五角钱,一杯牛奶和一个汉堡包。这天上午他吃完付账的时候,店主恰好没有零钱找给他,便说下午吃完再一块儿给吧。乔治同意了。睡了一下午觉的乔治起床后又往小饭馆走去,忽然间,他发现饭馆周围站着几名巡捕,他们就是冲着乔治而来的。怎么办?乔治犯了难。悄悄逃走吧,就会失信于小饭馆;进去还钱吧,便会冒着被捕的危险。思来想去,乔治决定化装进去。精通此道的乔治扮成了一位老年妇女大模大样地走进了小饭馆。迅速填饱肚子后,他掏出一元钱来交给店主,店主只收下五角钱。乔治说他上午欠了五角钱,连同下午的正好一元钱,可店主还是只收五角钱,因为店主记得清清楚楚,上午没有一位老妇人来吃过饭。店虽小,但不能多收钱。没办法,乔治只好露出原形,道出原委,惊讶不已的店主便把钱收下了,可不幸的是,乔治和店主的这番异常举动引起了巡捕的注意。为了这五角钱的信用,乔治被捕了。

教授对学生们说,我们现在不去讨论乔治是否应该守法,单就五角钱信用这个问题展开一下讨论。

来自三个不同国度的甲、乙、丙先后踊跃发言。

甲说:听到这个故事,我异常感动。我要学习乔治的这种守信精神,不论何时何地,都要说到做到。

乙说:听到这个故事,我感到乔治太愚蠢了。五角钱算啥?店主怎么会在乎这点小钱呢?况且,为了这么一点空洞的信用把整个命运都搭上,也太不合算了。信用是说在嘴上的,不是放在心上的。如果某个人去一味地遵守信用,那么他必是傻瓜无疑。

丙说:听到这个故事,我也犯了难。信用是应该遵守的,但并不是一定要遵守。当失大于得的时候,完全不必去认这个死理。如果我是乔治,要么我会悄悄逃走,等将来有机会的时候再把钱还上;要么我会托人把钱捎给店主,而不用冒这个风险。

这三位学生说得好像都在理。他们的发言分别折射出了这三个不同国度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当前社会风气。教授想了想,对三人的发言作了综合评价。

教授说,甲反映了一种大人格精神。如果某个国家人人都有这种大人格精神,那么这个国家必是强大的,规范的,有着旺盛生命力的。乙反映了一种小人格精神。如果某个国家中的许多人都有这种小人格精神,那么这个国家必是一盘散沙,必定软弱受欺,必定民不聊生。丙反映了一种寻常人格精神。如果某个国家大多数人都有这种寻常人格精神,那么这个国家必定是既有发展又有问题,既不会科技领先,经济繁荣,也不会国力落后,民众贫瘠。

教授又说,从甲身上看出了一种原则,从乙身上看出了一种阴毒,从丙身上看出了一种灵活。这三种性情决定了三种命运。讲原则的人虽然一时吃亏,但终生受益;虽然一小部分人吃亏,但大部分人因此走向辉煌。做事阴毒的人虽然在小事上占了便宜,但在大事上会跌跟头。处事灵活的人虽然做到了趋利避害,但也缺乏了一股冲天之劲。

教授最后说,任何一件事情,我们都不能笼统地用一个“好”或“坏”来下定义。人参大补,吃多了也会伤人;砒霜有毒,但有时也是一剂良药。对三种人格、三种性情,我们也不简单下结论。相信哪个更好些,哪个较差些,人们会清楚的。但不管怎么说,我们所处的社会应该鼓励、提倡那种对社会也对人人有益的精神,应该反对、打击那些为私利而破坏整个社会秩序的不良做法。

关于故事中乔治的最终命运,我们不得而知,也无从得知,也可以不去关心。但是,我们有件事应该去做,就是静下心来,认真思考这些问题:我们社会应该拥有什么样的风气?我们个人应该拥有什么样的品质?为了社会有个好风气,我们应该怎样去做?

同类推荐
  • 应该懂点潜规则

    应该懂点潜规则

    “生活中有很多潜规则,掌握了这些,就能在工作学习以及人际交往上游刃有余,否则,总会不可避免地遇到各种难以言说的问题。本书以现实中的真实案例为切入点,讲述了人性、人际、说话、职场、经商、合作、销售、婚恋以及态度等方面所涉及到的诸多潜规则,让读者从轻松的阅读中就能明白其中的道理。懂得了潜规则,生活中就能少了很多阻碍;懂得了潜规则,人生之路会更顺利。”
  • 成功启迪

    成功启迪

    名言集和格言集是社会上重大的财宝,它们是为人类社会做出杰出贡献的名家巨人们留给我们的宝贵的财富。作为成功的追求者,获取成功的关键在于找到属于自己的名家导师,关键在于找到鼓舞自己的名言警句,当然,最关键的是在这些金玉良言的指导下付诸切实的行动。
  • 责任创造价值

    责任创造价值

    一部增强员工责任心的思想宝典,一部创造工作价值的管理圣经。微软前总裁比尔.盖茨曾对他的员工说:“人可以不伟大,但不可以没有责任心。”责任是企业价值的源头,一个人只有具备高度的责任感,才能在执行中勇于负责、开拓创新、创造价值。
  • 卡耐基给青少年的11条人生准则

    卡耐基给青少年的11条人生准则

    本书针对青少年的心理特点,汇集了卡耐基的思想精华,揭示了这位“伟大人生导师”的教育真谛:指导你正确运用大脑的潜力,将带给你真正的心灵和平;以心换心,相互沟通,在人与人之间架设一座爱的桥梁;帮助你获得自尊、自重、勇气和信心,克服人性的弱点,发挥人性的优点。 
  • 最大的敌人是你自己

    最大的敌人是你自己

    这本书阐明了纸上谈兵的人从来都不会成为真正有所作为的人;除了像华盛顿那样的伟人,世上还有许多像克罗伊斯王那样的人,庸庸碌碌地了结此生。
热门推荐
  • 想问就问吧大全集

    想问就问吧大全集

    本书汇集古今中外人们喜闻乐见的文化知识,内容涵盖了历史、文化 、教育、语言典故、哲学、艺术、人体生物、医学卫生、地球科学、地理 、天文、自然科学、人口政治、军事法律、工农环保科学、交通运输旅游 、体育邮政、经济贸易、金融财政等各个方面。这些内容系我们必备知识的浓缩和精华,它将是我们一生中不可多得的财富。本书在编撰过程中,力求摈弃枯燥乏味的传统词条说教形式,以新颖有趣的全新问答形式活泼地呈现出来,突出全面性、知识性和趣味性。
  • 怎样吃不得病,得了病怎样吃大全集(超值金版)

    怎样吃不得病,得了病怎样吃大全集(超值金版)

    追求健康将会是未来社会的一大趋势,就像美国的趋势观察家所发现的,从前的美国梦是追求享乐富足,最新的美国梦则是一种追求健康的狂热。中医养生学告诉我们,自然界许多食物可作药用,许多药物可作食用,欲健康、长寿,除注意生活规律、锻炼身体外,注意合理营养,适当服用药食补益之品,乃是行之有效的重要措施。
  • 敬业工作为了谁

    敬业工作为了谁

    唯有敬业工作,我们才能发现,自己拥有的不仅是一个岗位和一份薪水,更是一个收获快乐和成长的平台。而只要怀着一颗敬业的心,无论什么样的工作都会成为机遇,成功也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
  • 破军纵横

    破军纵横

    好吧,实力下降也就算了,直接成了废人。废人也就算了,还遇见了女神。遇见了女神也就算了,女神似乎还高不可攀。那就推倒吧。话说,怎么还捡了个女儿啊!实力全废,没事,咱有金手指,拍技能书,书拿来,直接拍,一拍就会。什么光明圣王修炼的的秘籍千年没一个人会,拍了,会了。什么创世神留下来的秘诀,除了创世神没人看的懂?没事,拿来,拍了,会了。没有元力?没事,咱可以借星星的力量,知道为什么叫做破军么?劳资可以借破军星的力量啊!小喽啰调戏咱妹纸,直接拍飞!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薰衣草物语:刻上的记忆

    薰衣草物语:刻上的记忆

    他原本是被人疼爱,捧在手掌心的美丽小公主,亲眼目睹最亲之人遇害,转瞬间从天堂到地狱。为了复仇,他遗弃小公主身份,抹去之前所有,蜕变重生化作复仇小王子,为复仇不惜任何代价,只要得到金牌保镖的头衔,为复仇添加更大的筹码,也是接近仇人便利通道,他加倍努力朝着目标前行,顺利成为仇人之子贴身保镖,可当见到仇人儿子时,所有一切全被搅乱,内心防线在不断瓦解吞噬,爱恨情仇相互纠葛,宛如薰衣草香气,纠缠难忘却只能默默等待。
  • 篮坛霸主

    篮坛霸主

    英俊的外表,球场近乎于冷酷的性格,热情的内心,他是为改变中国篮球未来而生的,本书讲述一个中国篮球少年的篮球之路,他是上帝的宠儿,篮球少年龙雪夜,儿时遭遇家变,父子成仇。篮球陪伴着龙雪夜的成长,龙雪夜天赋惊人,是集运动天赋与敏锐洞察力于一身的少年天才。在全市的高中联赛上,龙雪夜和一群同样拥有篮球梦想的热血少年共同比赛,战斗,成长。在通往梦想的道路上,给于他超人的天赋,有激情,有汗水,有泪水,有欢乐,有战斗,有友情……最后以完成亿万中国人民篮球梦想的篮球之神,成为了所有人提起都会热血沸腾的篮坛霸主!
  • 遇见我的前世今生

    遇见我的前世今生

    本书是潜意识大师高原在面临人生困境之时的一次心灵和身体的双重之旅——公司的破产、妻子的离弃,身体的疾病……在遇到事业的巨大挫折和人生的重大变故时,“我”曾一度迷失了方向。为了使自己的心灵得以解脱,“我”选择了旅行,从洛杉矶到印度;从东京到南美;从阿根廷再到中国西藏。在路上,作者遇到了各色各样的人,包括企业家、律师、小老板、修女、僧人、不得志的员工等。特别的际遇给了他特别的启示,最终作者站在生命的十字路口,苏醒、觉悟,豁然开朗,这种的感觉,或许,一生只有一次。整本书中,作者通过知名人物的禅修案例,以及大量丰富的亲身经历、向我们展现了多种自我疗愈的神奇方法以及自我苏醒、自我觉悟的心灵过程。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吉宽的马车

    吉宽的马车

    上世纪90年代中期,所有乡村男人都进城当民工的时候,吉宽依然留在乡下优哉游哉地赶着马车,成为歇马山庄公认的懒汉。本书以第一人称的视角讲述了这个农村懒汉的爱情故事,并以这个懒汉的视角揭示了一群民工的心灵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