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71200000030

第30章 弗兰克·威廉·陶西格(1)

(1859—1940)

一、早年(1859—1880)

无论我们认为血统和教养,或者更恰当地说,遗传和环境在杰出人物的形成方面的相对重要性如何,对于陶西格来说,无疑这两者最美妙地结合在一起了。因此我们在描述集这个人、这位公民、这位学者、这位教师和这位人民的公仆等多种头衔于一身的人物时,必须从多方面进行。相比其他人而言,我们更有必要采取传记者的方法,首先从描述他的双亲的家庭和创造这一家庭的两位杰出的人开始。

弗兰克·威廉·陶西格的父亲——威廉·陶西格——1826年生于布拉格。他聪明、能干、有教养。那时,捷克和德国的上空因两国的冲突笼罩着层层阴云,而且越来越浓厚。他厌恶自己所处的这个环境,于是在1846年决定移居到美国去。到了美国之后,他首先去了纽约,然后来到圣·路易斯,并且在药品批发行找到了工作。虽然这是一份简单而且地位较低的工作,但这是当时美国人都喜欢的职业,而且是他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几年之后,他放弃了药材批发商的工作,进入圣·路易斯医科学校学习药物学,在那里,他学到了更多的医学知识,并取得了学位。之后,他在卡隆迪莱特——现在的南圣·路易斯——开办了一家诊所。那时,他常常骑在马背上,带着手枪和药品去看望病人。他的社会地位稳步地上升,曾经担任市长、郡法院的法官,最后担任了郡法院的首席法官。他的诊所的生意相当兴隆,但南北战争不可避免地爆发了,战火燃烧到他所在的这个州。作为一个坚定的分裂主义和奴隶制度的反对者,1865年,威廉接受了联邦政府税务官的职位。按照1862年和1864年的收益法,税务官为联邦政府所管辖的地区征税,税务官的收入以其所征的税金为基础,按一定比例提成。因此,只要税务官有耐心,不怕辛苦,就可以从联邦政府那里获得较高的收入。威廉确实做得很好,他的财富日益增加,凭着这份津贴,他开始了他的第四项职业,那就是银行业。

威廉在圣路易斯国有商人银行任副总经理,但他在银行的业绩平平。然而,在银行的客户中,有一家桥梁公司,该公司成立的主要目的就是建造一座横跨密西西比河的大桥。威廉参与了这项风险工程,继而成为该公司的财务主管和总经理,从而开始了他一生中的第五项职业,一项给他带来荣誉和声望的职业。

这一企业从一开始就很成功,最终发展为圣·路易斯铁路终点协会。该协会为所有经过圣·路易斯的铁路建造了联合车站,并用其自有的机车承担起从圣路易斯东部往西直至终点站的全部运输业务。威廉凭借自己的能力和机智战胜了工商巨头和城市铁路委员会在计划执行过程中所埋设的一切障碍。当一切的事情都经历了,一切的战斗都过去了之后,他顺理成章地当选为董事长,这是一个清闲而高贵的职位,他一直担任到1896年,在70岁时退休。退休之后,他仍忙于各种社会活动,受到群众的普遍欢迎、推崇和尊重。他一直活到了1918年。

弗兰克·威廉·陶西格的母亲——阿蒂丽·沃帕尔——是莱茵河上一个小村庄里一位信仰新教的教师之女。这位教师在1848年的革命中被解职了,因此他的全家移居到美国。威廉·陶西格和这位教师的女儿在1887年结婚。他们的婚姻是极其美满的。阿蒂丽是一位娇媚的女子,能干又大方,有风韵又性情温柔,风趣又富有感情。她在逆境中给人以安慰,也是威廉·陶西格成功道路上令人愉快的伴侣。她具有极优美的女中音,与她的丈夫共同爱好音乐。她的慈爱像温暖的港湾,在她长期无微不至的关怀下,家庭中从未产生过任何矛盾。人们很容易想象出这个家的样子,无论是在经济紧张还是后来宽裕的境况中,她都为丈夫和孩子创造了有序而又宽松的环境。三个孩子——弗兰克·威廉·陶西格,在他之前去世的一个弟弟和当他逝世时还活着的一个妹妹——都衷心地爱戴她。这是一个自足的家庭,维持着一个很懂得合作共存的家族。从这一家庭里衍生出来浓厚的家庭观念,对弗兰克·威廉·陶西格来说,在事物的性质上,家庭生活和家庭责任是最基本的东西。

正如我们可以预想得到的,他享受了愉快的童年。他的妹妹这样描述他:

“毫无疑问,他在学习上名列前茅,而且他很早就展现出良好的身体素质。在我的印象中,他是个大男孩,手中总是拿一本书,或是为了学习,或是为了消遣。他读书时全神贯注,什么也不能使他分心,除非那本书根本吸引不了他。他习惯于在全家的起居室里工作和学习。……至于学校,我可以肯定地说,大约在11岁以前,他上的是公立学校。随后他在斯密斯书院学习。……在我们的家庭里,经常演奏音乐,我们能够与鲁宾斯坦和温尼奥斯基等艺术家见面。西奥多尔·托马斯每次来圣·路易斯都会住在我们家。弗兰克很早就开始学习小提琴了,当时圣·路易斯一流的小提琴家是我们家的亲密朋友,也是他的老师。当弗兰克升入大学时,他已经是一位极有造诣的小提琴家。在大学里,他经常在弦乐的四重奏里演奏,他还是彼尔瑞乐队的成员之一。音乐是他生平的娱乐和消遣之一……除了在夏季进行短期的远足外,平时他很少外出旅游。”

陶西格与查理士·C·伯林格姆先生之间的终生友谊始于1871年,当他们在斯密斯书院同班学习时。他们一块儿进入华盛顿大学,1876年又一块儿转学到哈佛。系主任查理士·F·登巴尔的直觉是对的,因为他允许这两位学生免试而直接升入二年级,尽管按规定他们必须参加新生入学考试。陶西格租住在牛津大街一座在伯林格姆看来是富丽堂皇的房子里,在那里他表现出一位杰出学者的风范。他学习了经济学——那时是政治经济学——的一切课程和许多历史课程,并于1879年毕业时以历史学的“最高荣誉”获得者身份参加了毕业典礼。他的毕业论文的题目是《德国的新帝国》,他曾在毕业时宣读。他还被选入“联谊会”,这是美国全国性的优秀大学生的荣誉组织。有些记录表明在1875年到1879年间,他从图书馆借出了大量的书籍,主要是历史和哲学方面的,但他绝不是一位默默无闻的书呆子。他参加了班上的棒球队,参加了划船比赛,参加了6个学生俱乐部和团体。他兴趣广泛,结交了很多朋友,当然这其中肯定少不了他的至爱——小提琴。

在取得学士学位之后,他于1879年8月在他的另一位终生挚友E·C·费尔顿先生的陪同下到欧洲去旅行。陶西格在不久以后写道:“在伦敦共同渡过几个星期之后,我们就分别了。我来到德国,在那儿待了一个冬天,从这年的10月到次年的3月,我在柏林大学研究罗马法及政治经济学。3月,我离开德国,在意大利又和费尔顿会合。我们在意大利共同渡过了两个月,然后经由日内瓦前往巴黎。5月,在巴黎,我们又一次分别了,费尔顿在回国途中又到英国去,我就到欧洲各个地方去旅行,主要是奥地利和瑞士。”在欧洲旅行期间,他在纽约《民族》杂志上发表了几篇文章,这些文章充分反映了这位年轻人严谨的治学态度。

为了能进入法学院学习,1880年9月,陶西格回到了哈佛。当时他没有确定把经济学作为自己的专业,他觉得法律同样重要或更重要一些。后来,他接受了学校艾略特校长的校长秘书一职。虽然工作很繁重,而且不是专职工作,但他被引入了大学行政管理和大学政治这个神秘的领域。于是,他开始担任这项服务工作,并且在以后的60年生活中,一直以此为中心。

二、事业上升期(1881—1900)

陶西格决心学习法律,这一决定使他不得不在一定程度上耽搁他的秘书工作,从而有更多的精力去攻读经济学博士学位。他选择的特定题目是美国关税立法史,这一选择表明在他的思想中历史成分所占的重要性。当时像陶西格这样对科学具有强烈兴趣的人都认为,经济政策等重大问题属于历史学的研究范畴,历史学对这些问题的研究至关重要。我们在这里需要——以后也将需要——特别强调两点:毫无疑问,陶西格不仅是一位卓越的理论家,而且也是一位很伟大的理论知识的传授者。后来出现的那些崇尚制度学派的学者,同时也是他的理论的反对者,也不得不承认制度问题是陶西格研究的重要部分。他们不仅尊重他在这方面的贡献,而且认为与其说陶西格是一个对手,不如说他是这方面的先驱。对他来说,经济学永远是政治经济学。他所接受的早期教育和他所使用的一半研究工具既是历史的又是理论的,而且它们主要是历史的。简言之,他的研究兴趣十分广泛,历史、法律、政治等方面无所不包。凡是熟悉他的人,没有一个不赞扬他根据社会学背景和历史背景来观察问题的这种能力。

他选择的国际贸易课题,也说明了他彻底的历史主义精神。他于1882年得奖的那篇文章《美国实施的对新兴工业的保护》成为他的博士论文,并于1883年刊印成书——这是一部很成功的书,第二年就需要再版。这本书包括的理论很少,但运用了他擅长的以事实为基础分析问题的方法。附带的,这一著作还有极其典型的、我们不能忽视的另一方面,这一方面预示了陶西格日后在关税政策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也是他杰出成就的重要方面。这就是构成他作为伟大的经济学家的极其重要的因素的那种均衡和成熟的判断力,这在他只有23岁时所写的这本书里就表现得十分惊人了。由于美国的政治背景和经济措施,陶西格对美国的关税立法持怀疑的态度。诚然,他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贸易保护主义者,但他也不是一位自由贸易论者。他坦率地接受在他看来是站得住脚的保护主义论证中的所有理论——特别是保护幼稚工业的理论——从来没有试图驳倒它。他也不会像拥护自由贸易的经济学家所习惯做的那样。那不是他的方式。他以实际而又公正的精神研究这一问题,就像他研究任何其他问题一样。

在以后十多年中,他的创造性工作借着这个幸运的开始一直顺利地进行着。在《对新兴工业的保护》之后,他又出版了《现行关税史(1860—1883年)》(1886年)。这两部书发展为《美国关税史》(1888年,以后陆续刊行了许多版,直至1931年的第8版)。这部理论著作使他一举成名,并且成为美国在该领域中的第一位学术权威。事实上,作为一位政治的和经济的分析家,在任何领域中都难以找到像他这么杰出的人。他在那个时候所写的大多数文章也都是围绕关税问题进行讨论的,但那个年代中大家关注的其他问题也同样吸引着他,并且他对其中两个问题做出了重大贡献。白银问题的政治和经济方面似乎深刻地打动了他。由于他对政治、经济知识全面、彻底的掌握,所以他从1890年开始就这一问题发表了许多文章。1891年,他出版了《美国的白银情况》,这本书成为反白银学派的标准著作,并在整个文明世界里产生了极其强烈的影响。1891年,他还在《经济学季刊》上发表了《对于铁路运费理论的贡献》。与他在1893年前发表的所有文章不同的是,该文采用了纯理论的论证方法,但即便如此,这篇文章也是和“实用”问题有关的。的确,他的作品表现出他充分地掌握了当时经济学方面所有的分析工具。但是他虽然毫不犹豫地使用了这些工具,但是直到30岁之后,他才对这些工具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884年,他为爱密尔·德·拉维莱德的《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一书的译本撰写了序言,从而也表明了他对传记的相当大的兴趣。该序言可能是当时的陶西格方法论观点的唯一反映,也从其他渠道增加了我们对陶西格在经济政策方面的主要观点的认识。作为伟人,陶西格具有鲜明的个性,这在这篇序言里也有所体现。大多数人在这类的序言里会只写一些奉承和赞扬的文字,或者根本不去写它,但陶西格不是这样的。他除了用简洁、朴实的文字表示赞美外,还用极其礼貌的措辞表示了他的批评和异议,并且指出了他认为错误的地方。他真诚地指出,拉维莱德的一些观点“缺乏可信度”。他之所以推荐拉维莱德,是因为后者不像别人那样完全“脱离了所谓古典体系”。陶西格有保留地同意该书作者对放任主义的批评和对政府干预的拥护。虽然陶西格认为拉维莱德的人道主义色彩过浓,但赞扬他“以事实为依据”的做法,并支持概述总的内容是正确的,但有一章缺乏“深刻的论证”。

从陶西格自己所发表的作品来看,第一次表现出一个理论家对理论的兴趣的迹象,是他在1898年发表的作品。他在这一年的《美国经济学会丛刊》上发表的两篇论文——《关于李嘉图的解释》和《马歇尔教授的价值论和分配论》——非常肯定地确立了他理论的导向。第一篇论文凝练地告诉我们,在陶西格看来,李嘉图是最伟大的经济学家。我们从这个杰出的理论家所写的文章中可以推断出,在陶西格生活的年代,为什么李嘉图的唯一竞争对手是庞巴维克。陶西格欣赏并吸收了这两位伟人的观点,因此,在理论风格上,这三位伟人的思维方式存在基本的相似之处。第二篇论文同样清楚地表明了他在当时和以后与马歇尔的理论结成联盟,并把马歇尔的理论作为自己课堂讲义的主要原因。关于这一点我们以后还要说到。

目前,我们将只讨论1894年在《美国经济评论》上发表的、显示出陶西格的创作在理论方面占统治地位的另外两篇文章,即《利息和利润的关系》和《德国经济学家手中的工资基金》。这两篇文章是当时他正在撰写的《工资和资本》一书的两部分,它们也为这本在1896年出版的书的整个理论体系奠定了基础。1897年,他的《货币数量理论》一文由美国经济协会发表,这为日后“陶西格理论”的形成打下了基础。

现在让我们再回头谈一谈陶西格在大学里的事业。很明显,1881年到1896年对陶西格来说是艰苦奋斗的年月,因为他给自己增加了更为严格的专业活动。在这段时期,他是《公共服务档案》编委会的成员,他在《波士顿先驱》、《广告人》、《民族》等杂志发表文章,还参加科布顿俱乐部和马萨诸塞改良俱乐部等社团的一系列活动。毫无疑问,这一切对一个强壮有力的人来说都已经超出了体力所能承受的范围,但他却不知疲倦地工作着。他没有多少消遣和休息的机会,虽然他似乎能够找到时间来维持他在音乐方面的兴趣。

同类推荐
  • 半个世纪的孤独:迈克尔·杰克逊

    半个世纪的孤独:迈克尔·杰克逊

    作者以生动流利、饱含深情的笔触从迈克尔·杰克逊一生跌宕起伏的经历中,用记事的方式书写了其童年生活、成名经历、辉煌与悲哀的人生、从黑人楷模到苍白怪人等无数经典片段,内容丰富而翔实,重现了其生前一个个生动的瞬间,让一代歌王波澜壮阔而又多姿多彩的一生在书中得到了几近完美的展现。
  • 刘邦十讲

    刘邦十讲

    史学大师汤因比将汉高祖刘邦与西方的恺撒大帝相提并论,认为二者是人类文明中最有影响力的人物。历史的相似之处,总是在世界的各个角落里流转着和重复着。历史的声音可以说是人类文化中最深沉的元素。刘邦的一生是平民与贵族较量的一生,也是大用关系资本论的一生,玩弄手腕、实用至上,他虽然看不起读书人,却仍能将其为己所用。所有的一切支持着他走完了从平民到皇帝的路程,终为后世留下了一个强汉的雏形。但是,这样的成功却为瘸世诟病,究其根本乃是他的无赖本质。换个角度考量,“无赖”正是他灵活机智的反映。历史上的帝王如不能为此,似乎成就大业难矣。这就是真实的刘邦。历史的真实和刘邦的真实构成了汉朝起始之时的景象。
  • 左宗棠究竟多彪悍

    左宗棠究竟多彪悍

    他是一位伟大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中年步入仕途,被人们誉为“再世诸葛亮”。他究竟有多彪悍?可以在战场上无所畏惧,青年时期怀才不遇,在官场上官运亨通。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他对抗太平天国、收复边疆,他出生于晚清动乱年代,成为了晚清第一重臣
  • 晚清有个李鸿章

    晚清有个李鸿章

    这种困惑与清醒是相联系的,以其风云变幻的一生成为晚清时期最有争议的历史人物,充分彰显了人类的丰富性、复杂性和神秘性。更是相融合的。它不仅仅是对李鸿章本身的困惑和清醒,本书不仅仅是一部传记,作者更是将李鸿章作为一个符号来审视中国传统文化的命运。我写作李鸿章的动机却是非常明确的。李鸿章一个以喜剧的方式进入世界,却以悲剧终场的命运的宠儿。说他是命运的宠儿,是因为上天在铸造李鸿章的时候,同时也是对于世界以及人类思想和行为的困惑与清醒。,那源于清醒和困惑的交织——一种极端的清醒,也是一种极端的困惑。晚清重臣李鸿章,是对中国文化的困惑与清醒,去世不久,大儒梁启超便为他立传
  • 戏剧大师:莎士比亚(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戏剧大师:莎士比亚(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热门推荐
  • 天堂别墅区

    天堂别墅区

    陈集益,70后重要作家。曾就读于鲁迅文学院第七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浙江省作协签约作家。在《十月》《人民文学》《中国作家》《钟山》《天涯》等大型文学期刊发表小说六十万字。2009年获《十月》新锐人物奖。2010年获浙江省青年文学之星奖。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六界烟云之血色水月

    六界烟云之血色水月

    千年一轮回,起始亦是终。宿命有缘人,梦醒皆为空。阴谋、权术、皆是烟云,运筹帷幄的一切,都是为了谁……力量、欲望、亦为云烟,乱世枭雄的苦楚,又有谁能懂……穿越时间和空间的阻隔,只为改变历史的长河,当河水凝固成冰的一刻,他的强势回归,又会有什么用?醉卧水月间,淡看情仇路,才是他的归属吧……
  • 重生之奈何为狐

    重生之奈何为狐

    无上帝妃生了,生了个蛋。无上帝君是龙身,无上帝妃是凤体,原本都是卵生动物,这时候生出一个蛋来,虽在意料之外,倒也在情理之中。可是,蛋里面爬出来的是一只小狐狸。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哲学就是爱智慧(爱智书系)

    哲学就是爱智慧(爱智书系)

    在很多人的眼里,哲学是一个让人莫测高深的词汇,一提起它,就令人联想到某种至高无上的智慧,还有一张与这种智慧相连的刻满岁月年轮的脸。哲学真的是这样让人望而生畏的吗?这本小书将会回答我们最关心的几个问题:什么是哲学?哲学家们想的都是些什么问题、哲学家都是些什么样的人,读过这本书后你会发现,哲学原来有着这样一张生动有趣的面孔,而你自己也曾经像哲学家一样思考过!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狸猫何曾换太子:凤仪天下

    狸猫何曾换太子:凤仪天下

    从古至今,深宫秘事,都是人们茶前饭后谈不完的话题,狸猫换太子的故事,更是泛黄故事堆里的经典。刘妃为罪魁祸首,李妃为受害者,功劳归于包拯。而历史的真相却被尘埃掩埋。多少年后,扒开尘封的历史,想要为那个被冤枉了千年的女子洗刷冤屈的文人政客,却始终不能影响故事传播的丝毫,只留下一句“狸猫何曾换太子”的憾然……
  • 红泥炉(全集)

    红泥炉(全集)

    本书分上下两册。上册以游记、随笔为主,以轻松明快的文笔,描写了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及对生活的热爱和人生感悟。带给人以愉快的阅读享受。下册以严肃的文笔,对山西的人文历史、未来发展做了细致的分析、论述,以睿智的、深刻的思考带给读者以深思及人生的启迪。
  • 绝色特工:腹黑王爷异能妃

    绝色特工:腹黑王爷异能妃

    她是现代金牌异能特工,一朝穿越居然成为一个快要死的丫环,别人欺她、压她,鄙视她,盼着她早死,看她如闪瞎那些人的狗眼,看她如何从低下的三等丫环,翻身成为战神的妻子。“夫人,你什么时候打我的注意的?”“这一句话,应该是我来说吧,你什么时候知道我是女扮男装的?真的够腹黑的。”“夫人,让我在腹黑一下吧。”某位战神直接压倒,继续他的腹黑论。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