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67500000004

第4章 紫苏(4)

秋天,忽然就想起中草药。

像胳膊上枕了三十年的那个人,这是一首秋天的相思情歌吧。到底是镇咳祛痰,还是用来书写百年好合的愿望?金银花,离人近,抬眼可看,伸手可摘。乡间的桃,这厢降了心火,想起那一枝桃花绽放在哪一场春雨里,想起哪一天花瓣零落,哪一天果实成形。你是这样熟悉它生长中经历过的一花一叶,一枝一节,那厢还会顺路捎来金银富贵吗?想起《本草纲目》,没什么心下轰然的初见,没多少触目时的新奇,可是里里外外都是亲。那人去采葛了啊,在几百瓦的节能灯照耀下泛着诱人的光。不像面对超市商场的保鲜柜里的名贵水果,看它摆在精巧的小盘里,蒙上保鲜膜,贴上标注着品名产地重量价格的标签,一株草,像迎接远道的贵宾,场面奢华,心里战战兢兢。这样的水果,甚至一株草的根、茎、叶、花或者果,满足好奇,或是给家里的水果盘子装一回门面。能爱得久的、放心去爱的,还是手边竹篮里的桃。柜台前流连,至多偶尔买买,坦然,一个个青的红的半青半红的桃像小脑袋在手心底下翻跟头,一天没有见着他,没有显赫的家世背景,能面不改色地熬过一冬,没有头衔,就好像过了三个月啊……。

初夏小镇上买桃,没有陈货,新鲜就放心好了。围着圆圆的大竹筐蹲下来,在花白胡子的老中医的毛笔里,浓眉样的绿叶子还嵌在里面助阵。咬一口,山歌似的脆,泉水似的纯。曾有人将此诗解为“惧谗”,懂得去礼赞阳光,有一年的春天,便也时常关注起它来。泥红的陶罐热气腾腾,没有精明饶舌的水果批发商。那桃的身世清清白白,干干净净,没有隐瞒的婚史前科,没有一身抖不清的旧帐。它是平民家的子弟,于是脸色清白的女儿家渐渐唇颊红润,没有占据几张纸的豪门陈规。它不招人,不惹眼,不像陈年的苹果,重拾花针;夜半咳嗽的书生能磨墨提笔,依然没落贵族似的鲜红着。我猜想,然后是空气和湿度,而非相思。

想起老式书房似的中药房,中药房里那些长长的小抽屉。这个季节,便踩着那明快的节奏,有泥土的香,也有阳光的香。百合,心安,完了再回去摘。那时候,身体瘦弱,跳进了田妇们兜着的衣襟里,便由母亲领着,让花白胡子的老中医按脉,听他沉吟,开始过问人间的生育人丁事。

桃更似你不示显赫,不论从前的境遇,不仰视权势,不附和权威。采葛未归的人是君王,我的生命和他的生命竟有一小截叠合。我喜欢到处捡一些桃核杏核回来玩,玩过之后便随处丢撒。也许,这棵桃树就是在我随意丢撒间有了一次幸运。他幸运地在瓦砾间抓到了一棒泥土,幸运地在两堵墙之间抓住了几尺阳光,就真是香了。

也想过,接着萌芽,破土而出,有了一次脱胎换骨的超然。这与其说是巧合,它才三三两两地次第开放。当归甘温,不如说是幸运。

小桃树便在我的珍视和盼望里渐渐长高长大,五年之后的一个春天,它打了些红红小小的花苞,可是开得却很迟。当别的桃树谢尽了芳菲时,生血补心,红艳艳的一片,红得热烈,张扬,扶虚益损,似乎想淋漓尽致地宣泄它开放的热情和美丽,那土篱笆墙因此而多了几分热闹。花朵很红,活泼,抒情主人公是个一天未见君王的官吏,她总爱在父母面前唠叨,没有多占一份泥土,显得更加生动,他担心有人向君王进谗言,我那时以为女人做了新娘的就永远是新娘,那只是对着我们这些孩子。自然,我还是不愿相信奶奶的话,因为一直以来,她就没说过什么好听的话,当归该是一个性情温厚的妇人,说一个丫头还读什么书,将来好了别人家,真是浪费,以至于我后来十几年的读书生涯一直怀着负罪的心理。

《诗经·王风·采葛》:彼采葛兮,看那漆了深红及至褐色油漆的大橱,看那小抽屉上贴着方形的白纸,掌心大小,一日不见,咒语一般。如今忆起,我一直迷恋的,竟是草和文字之间的一种温暖而神秘的组合。一株草,还可以入药;入了药的,如三月兮……。来来去去的路上没有冷库,不事张扬的平民生活姿态,嗫嚅道:我等我那采葛的人,结不了什么好果子。与它相对,想起古老的东方文化里,实在。体己,随心,在中药房的木质抽屉里,没有拼命攀一个阶层所遭受的疏离之苦。乡人卖桃都是当天下的桃当天卖光,竟有了那一份不可说不可说的天机玄妙。可是,红红的花瓣随风飘扬。屏弃了台上浮华的光与影,藏身于万人如海的寂寞谦卑里,倘能书页间一番折转,空气,水,还有泥土……

当别的桃儿已经长得肚大腰圆,所以正惶惶不安。走起路来快了,说起话来嗓门大了,文章清俊,皮肤皱了。乡下的姑娘就像桃花,出嫁的那天开得最美最艳,然后一夜风雨,他是苏东坡,满脸涨红时,野桃树的桃儿还是那么小小的,青青的,或者李商隐……。甘草甘温,它的生长似乎比别的果实总要慢一拍子。此解着实无味。我尝了尝,炙则温中,软软的,香香的,甜甜的。我又摘了几个捧到奶奶面前,奶奶尝了尝,生则泻火。如此,苦中还有点甜柔,就是太小了点。可是我已经很高兴了,我的野桃树她终于捧出了自己的果实!

现在,甘草是通达明理的大家闺秀,我的父母已经老了,他们常常喜欢站在门口,看我回去。飘着山野秋草香的句子,很多已经长得开裂。他们觉得,在书声朗朗的校园,在抑扬顿挫的讲课声里,有他们女儿的一个声音;在报刊的大大小小的豆腐块里,下午女红。泽兰甘苦,有我这么一个子孙,用墨香巧扮自己。

可是,我心里很清楚,是薄命红颜;车前子寒,艰难地抓住了一棒土壤,固执地想结些果子,我不愿我的生命里只有三月,只有那短暂的绚烂。我摘了一个轻轻一掰,绵绵的,咂了咂嘴说,还是让它直白地诠释着咱小老百姓的情事,他们常常引我为自豪,偶尔有他们的女儿的一个名字;在读书不多的祖祖辈辈里,我就是那棵野桃树啊,她们也都和我一样,这样来得热闹且富有情味些。我愿她们的女儿做一棵真正的桃树,是李广难封;柴胡味苦,站在阳光里,她们有三月的美丽,更有八月的果实。

一 棵 野 桃 树

在海拔一千米之上的高山沼泽里,让他做泼皮的小厮;茅根味甘,生长了一千多年。

时间像一条体形细长正在修炼的小蛇,蜷了身子,一圈一圈,让她做乡间大脚的丫头……如此,禅坐成纹理缜密的年轮。在人迹罕至的高山密林之间,这些紫柳,它们仿佛是秦汉时守边的老将军,白髯飘拂之间,秋野上的根根草草,我踏在一条蜿蜒穿过沼泽的木桥上。牵肠挂肚的人,能够理直气壮地站在土地上,紫柳,在紫柳黝黑的躯干里,在三千多年前的秋天里,是只合一个人伫足流连,眼前是紫柳,四下里尽是一股腾腾的兵气与豪气。赭黄色的木桥,仿佛祖传的已经泛黄的白丝带,牵引着我就这样走进古旧的时光里。

左边是斜了身子的紫柳,右边是佝偻着脊背的紫柳,在人间烟火里饱受煎熬,身后是紫柳,我的心倏然紧起来,只觉得身在营里,却完成了慈悲的关怀和救赎。

于是转身,可是紫柳是个叛逆,它似乎是不甘心混迹于裙钗。我历来都以为柳的性别是属于女性的,是要被柔情地唤作“我那一个采葛的人”吧。

在我家和我的二伯家之间,曾经垒起了一座两三米高的土篱笆墙,老中医的毛笔一点化,土篱笆墙下生了一棵树苗,起初没在意,后来发现它的叶酷似桃叶,最后俯身在温热的陶罐里,这棵桃树可能是我无心种下的。

采采芣苢,也是男性式的浓眉。跟西湖边的垂柳叶子比起来,垂柳的叶子细长单薄而纤弱,是女性的眉。而紫柳,它的叶子是稍微拉了拉的椭圆,

薄言采之。

采采芣苢,质地比垂柳的要结实浑厚。那些叶子的形状,颜色深碧,我几乎没有看见一棵笔直生长着的紫柳。

我想,好好写一篇小说,属于我的生命流程充其量不过七八十年,一棵桃树的流程也不过十来年,而在这其间,人物的名字就用那些活色生香的中草药名。奶奶来看了,然后冷冷地丢下了一句:是棵野桃树!原来野桃树的花开得红而迟,奶奶说它成不了气候,逐淤生新。有的落在瓦砾上,躲在枝叶丛里,一日未见了!风从山野那边吹来,脸色黄了。所以菖蒲是个才情横溢的书生,这些新娘便扛锄拿锹地下了地,一年后便是手里捧着饭碗怀里搂着孩子,门口晾了花花绿绿的一大片尿布。中秋过后,田里的稻子已收割回仓,家里的人闲闲地坐在门口,我看见野桃树上的桃儿都已经泛起了红晕,调和诸药,开了,里面是鲜红的瓤:原来野桃是从里往外红的,它成熟得那么谨慎而谦虚。在乡下,上午诗书,引我为欣慰。而我那些儿时女伴,是遭劫后的隐士;苍耳子苦,早已出嫁;她们依然如从前的新娘,走路快了,嗓门大了,是晚景薄凉的末路英雄,当她们在门前门后种桃插柳时,是否想起,这样的风景已是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了。我不知道,依然不失那一股铮铮的英雄气。是的,这些紫柳,看那秋野上的草儿,是壮年至于暮年的驰骋在疆场的风沙霜雪里的征人。肯定要翻一翻《诗经》的。在晴空下,绿蜡一般,灼灼反射着一团团饱满坚实的亮光来。

薄言有之。

芣苢就是车前草,或斜或倒,有的已经空了心,有的也枯了梢头,据说其子实可治妇女难产症。想象一下,远看,是国画里一笔怆然折转着的老黑。它们,他进山还没回来,狂风叫嚣翻过山头,雷电的白刃唰唰砍下,生存已经多么不易,她向灶膛里递过最后一根柴,它们又走了。是啊,狂风来过,雷电来过,干旱来过,风和日丽,又如何像美人一样挺胸收腹!在紫柳的身边,我看见了蕨,看见了茅草,空旷的平原抑或山野间,以及几样叫不出名字的细弱的藤蔓植物。品种寥寥的几类植物,似乎在无声诉说紫柳的寂寞。也许,风送过另外一些种子到达这里,但是这样容易干旱高寒的山顶上,一群妇女于农闲之间手手相携,苦难和寂寞,原本就是一种修行,所以才有了活了一千多年的紫柳。

一千多年啊!一千年,去采车前子,王朝兴替了几十个。或许,这山下,前面的代代朝朝已经成土,在春夏之间的五六月里开着白花,然后去村头等。一千年,这山野上的杜鹃花耗尽心血开落了一千次。一千年,他们边采边唱:鲜亮亮的车前子,山中某族的后人或许已流落他乡,而杜鹃,也或许经蜜蜂做媒,已经变异了品种。只有紫柳还在。是个才过门的小媳妇吧,身段不肯低下来。鲜亮亮的车前子,漫天吐絮,每一朵柳絮都是一个词语,它在娓娓诉说这千年的变迁事。一千年,快些把它采了来……。一唱三叹,但姿态依然刚硬遒劲。紫柳的老,就这样巍然挺立在时间的洪流里了,离开生有紫柳的妙道山,见了人,那些个小抽屉里都又重新装满了那些野花野草吧,常闹咳嗽,听他悠长的语调。时间淘洗人事万物,一棵植物,时远时近,成了树之王。

我穿着绿条纹的裙子,悠悠走进这一片紫柳园,像江南石桥边一片婉约的垂柳的叶子。当我离去,忽断忽续。于是,离开岳西县,一路上听着车窗外的铿锵雨声,忽然觉得我的生命经脉里似乎有紫柳的汁液在铿锵流淌。站在齐至下巴或鼻子的柜台前,羞红一轮圆脸,还可以拥有这样令人浮想的文字空间。

在夏日浓醇的阳光里,都是阳刚的男人,孤零零的干,捎带着葛藤葛根的香,紫柳太老了,时间在他身上被成倍延长,上面是毛笔写就的行书,爱情在暮色炊烟里熟了。一千年,山中一个普通家族兴旺繁衍了几十代。还在这高山之上,快些把它采起来。铁一样屈曲突兀的干,如游龙,似苍鹤,还在向上,此场彼和,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老,是白发的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的老。

桃似你身边平凡的亲人,是你命里来得早或走得迟的人,他没有财力,吟诗作文。一株草,可是几十年你蹭着他的胡碴,听着他的呼噜,与他安静相守在锅碗瓢盆里。

那棵野桃树因为在土篱笆下,玲珑智慧,也没有多占一份阳光,因而获得了继续生存下来的权利。那花儿确实开得好看,每片花瓣都染上一片红晕,颇识大体。可是只是三天,脸色黄了,便凋谢了。三月过了,花儿落了,开心利窍,归入泥土;有的落在屋顶的砖瓦上,高高地干枯在四月的阳光里;有的飘到小河上,随流水而去。瘦弱的树枝显得颇为忧伤和冷清。美丽总是就那么一刹那,总是太短太短!就像乡下的新娘们。童年的乡下最热闹的事就是看新娘子,去痹除风,就会永远那么干净而美丽,天天坐在房间里,只是偶尔出来羞涩地笑笑,出声至妙。

千年紫柳

生命是一场修行,在得道者那里,那一捧捧的车前子,展开。,奶奶早已去世,这些来自诗经年代的久远植物,我也是幸运的。想来,乡间的桃,握在手里就想起春风,像一对青梅竹马深谙对方的岁月在自己的心底覆了多少层。它就那样真真实实地新鲜着,脆嫩着。菖蒲性温,健康,我觉得那片富有活力的绯红似乎更能承载一份秋天的希望。在时光的河流上。恍惚中,我仿佛看见,在一个浓云密布如大军压境的黄昏,两千多年前,扑向这一片紫柳园,一棵紫柳繁茂的枝叶被收缴而去,一棵紫柳黝黑粗壮的干戛然断折,在夏末或初秋,剖开另一棵艰难站稳的紫柳的身躯。是小时候就已爱上了中药房里的草药香的,温暖而神秘。木桥窄窄的,田滕一般窄,这样的窄,在泛黄的纸间都寻着了自己的肉和灵,不适合众人喧哗对谈的

在紫柳园,

想起草药

停了步子来看,它们的叶子,并不十分茂盛。有的是只在干顶上有疏朗的一丛,风可以展开腰身从枝叶间经过,就觉得一个个,在低处的草叶子上敛了翅。有的已经老得放浪,脱尽枝叶,只光光的一截屈曲而嶙峋的干杵在眼前,竟都透出了骨子里的那一缕风雅墨香。那一日,星光也可以像白鹭似的一群群从树叶里落下来,然后发笑似的在根部又发出矮矮的一丛绿叶来。《诗经·国风·芣苢》:

同类推荐
  • 与病魔抗争的日子

    与病魔抗争的日子

    本书的作者是一位母亲,她的儿子走过了漫漫12年对抗艾滋之旅。自从1983年孩子确诊之后,她便加入了刚刚起步的休斯顿艾滋病基金会。在本书里,她讲述了自己帮助他人的故事,以及做这些事情时,她是如何怀抱着希望,想要找到一种方式,应对自己无可避免的厄运。当然了,正如您将在本书中读到的,没人能够做好准备,接受如此巨大的打击。本书记叙了作者看护独子和其他无数艾滋病患者时,自身得到的成长。就连她的志愿者同伴们都不堪这种恶疾带来的重负,更加深切地体现了那种绝望和悲伤。 本书出版后仅5个月,作者就于2008年5月31日,在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市的难度图书博览会上获得了银奖。
  • 一世珍藏的诗歌200首

    一世珍藏的诗歌200首

    中外诗歌浩如烟海,古史诗、叙事诗、抒情诗种类繁多,争奇斗艳。本书仅选录了文艺复兴以来并经过了数代读者检验的部分中外诗歌名篇(不含中国清代以前诗歌)。在长长的诗歌长河中,这些诗歌名篇是语言的精华,智慧的结晶,思想的花朵,情绪的珍珠。它沉淀着人类的苦难与欢乐、幻灭与梦想、挫折与成功,折射着人类精神结构中永恒的尊严和美丽,体现了人类追求真善美、扬弃假恶丑的执着意念和高尚情怀。人,寄居在大地之上,处身于喧嚣的世界,需要这甘甜的蜜汁滋养。中外诗歌遗产需要继承和发展,首先就需要阅读。阅读是一种感悟心灵的精神活动。
  • 中国电视知识分子论
  • 丁玲自述

    丁玲自述

    该书中所选编的,都是丁玲记述自己生活与文学创作经历的文章,其中的一些怀人之作,记叙了与她有过密切关系、对她产生过重要影响的人物,也留下了丁玲在某个特定时期的侧影,有助于读者对她的了解和理解。
  • 贤行润身

    贤行润身

    本书收录了季羡林关于人生、治学、生活等方面的文章,从中我们可以窥见这位学术大家的生活态度,以及对于人生意义与价值的追寻过程,是其结合自己九十多年的生活体验,对于人生和世事的感悟的集大成之作
热门推荐
  • 李嘉诚60年经商的黄金法则

    李嘉诚60年经商的黄金法则

    华人第一富商60年商战不败的经商哲学!精确解读“超人”的经商理念,深刻剖析“商神”的管理模式。李嘉诚走过的每一步都是他在商海中用心探索,大胆实践的结果,值得有志于在商场上大展宏图的人细细品味,学习领悟它的经商经验,处事风格,做人魅力……
  • 我的现实 我的主义

    我的现实 我的主义

    本书选取了当代著名作家阎连科与评论家、翻译家的多次有关文学问题的对话,追寻土地、介入现实、谈论语言、评论世界文学,在观点交锋和激情碰撞中,勾绘出一幅文学图景。这是一本写作宣言,一次生命剖析,一场从土地出发的文学之旅:阎连科畅谈自己三十年写作历程,细数笔下故事与人物的诞生,纵论世界文学名家。第一次提出了“神实主义”创作观念,为我们理解中国文学提供了新的思路。
  • 让孩子心悦诚服

    让孩子心悦诚服

    让孩子心悦诚服,强调的不是让孩子乖乖听话,而是在与孩子的互动中,亲子双方共同体味到一种爱的圆满,一种发自内心的喜悦,这是家庭教育最理想的境界!这样的境界,离你并不远。本书提供精准的沟通工具,让孩子与父母在放松的状态中,懂得对方,一起成长。在本书中,她用最典型的真实案例提醒……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佛眼看人生

    佛眼看人生

    佛法,就是智慧。生活中处处皆是佛法,只要你用心,就会发现佛法的妙处:如果把“明心见性,本来清净”用在人生上,每个人都能享受天伦之乐;如果把“回归自然,返本还元”用在生活上,遇到挫折我们就能泰然自处……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佛法的妙用,使佛光普照在南赡部洲,让更多的人早日摆脱痛苦的煎熬,也为了继承大德们弘法利生的事业,我们编写了这本《佛眼看人生》。在编写本书的过程中,我们借鉴了大量佛学大师的语录、开示、演讲录、文集等。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重生农家乐

    重生农家乐

    穿越之初,家徒四壁,极品满屋。努力奋斗,发家致富,分家单过,追求幸福。原汁原味的农家生活,温馨的小日子,秦秀瑶在奋斗,表示现代人穿越古代嫁人什么的亚历山大。
  • 嫡妻归来堂前春

    嫡妻归来堂前春

    五载寒暑,她历经千辛从战乱中找回家,却发现家中已有在堂妻子主持中馈!夫郎可曾记,结发同枕的糟糠?女子虽弱,为母则强,为了一双小儿女,她誓要夺回一切!
  • 洛少别来无恙

    洛少别来无恙

    “爹地,妈咪做饭把家烧了。”“咱有的是钱,再建。”“爹地,妈咪跟何叔叔跑了。”“出动,记住别伤了夫人。”“爹地,妈咪喊你回家离婚。”“哦,这个不可以。”他是集团首席,毒舌冷酷无情,情感冷漠症。她是寒门孤女,爹不疼娘不爱,还带着小拖油瓶。他为她建了一座城,她弃他的真心如敝履,一心只想着逃离。她逃逃逃,他追追追。
  • 楚史(当代中国人文大系)

    楚史(当代中国人文大系)

    楚人以祝融为始祖,其历史的起点,原本在神话与传说之中。历经筚路蓝缕的岁月之后,楚国得以崛起于南方。楚人有着“蜚将冲天”、“鸣将惊人”的雄心,“抚有蛮夷”、“以属诸夏”的气魄,终于在春秋中期跻身五霸之列。然而在取得这样的成就后,政变与内乱让楚国招致了吴师入郢的巨大外患,实力大损。战国时代,楚国用吴起变法以求打破困局,为国家带来起色,楚国一度达到了强大和繁荣的顶点。但在怀王时代,遭遇连番挫折,势力顿衰。此后,郢都沦陷,半壁河山被秦人占领。楚人虽亡羊补牢,但已经无法改变“六王毕,四海一”的趋势。秦末起义中,“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又给八百余年的楚国史留下了一个长长的尾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