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55700000004

第4章 13岁前,妈妈要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2)

如果孩子尝试过后失败了,我们不要在一旁讽刺挖苦。比如,有的妈妈可能会说:“看吧,我早就说你不行了。”这样的话会对孩子的自信心产生沉重的打击。我们应该积极鼓励孩子,即便他失败了,也要看得到他的努力,我们可以鼓励他说:“你肯去努力就已经是成功了。不过也许是我们的方法不太对,多鼓励孩子去接触一些事物,也许是我们真的不适合这项活动,回去以后我们可以好好分析一下。”这样的说法既满足了孩子追求成功的渴望,同时也给他留了退路,他也不会因为失败而过于沮丧。而且这个经历对孩子来说也是一种成功的体验。

▲ 根据孩子能力来设定体验的内容

在成功体验的设定上,我们需要多动一番脑筋。要尽量找那些孩子“跳一跳就能够到”的体验,千万不要找一些高难度的,或者完全超出了孩子能力范围的事情来。否则,孩子不但体验不到成功,还会因为任务过难而产生悲观失望的情绪,更有甚者还会怀疑自己的能力与水平。而且在孩子参与的过程中,我们不要在一旁指手画脚,更不要给予他过度的保护,我们应该始终保持一种支持的态度。

我们一定要根据孩子的能力去设定恰当的成功体验,要让他取得不断的进步。当然了,虽然体验内容不能太难,但也不能太简单,否则就会让孩子的能力无法得到全面的发挥,他也会由于任务太简单而失去想要继续挑战自我的决心。

▲ 多给孩子解决问题的机会

看电视时,节目里讲到了高速公路和普通公路的建设。小淳问妈妈:“高速公路和普通公路有什么不同呢?”妈妈想了想说:“嗯……不如你自己找到答案来告诉妈妈吧!”

小淳一听来了精神,他立刻跳下沙发,跑进了屋子。又是上网查资料又是翻书,一番查找之后,小淳拿着自己的笔记本跑了出来,开始一字一句地念给妈妈听。妈妈一边听,一边笑着点头,最后她夸奖道:“可以啊!我们的小博士!”小淳不好意思地笑了……

这位聪明的妈妈抓住了一个巧妙的时机,让小淳轻松地完成了一次小小的成就感的积累。其实让孩子解决问题,也是在满足他的成就感需求。日常生活中,孩子自己会有许多疑问,而我们也可以借机给出很多问题,然后让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寻找问题的答案。每当一个问题被攻破时,孩子就能体会到成就感。

10. 与孩子保持一定的距离,鼓励孩子自己去做事

英国曾经有一位心理学博士说:“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以聚合为最终目的,总归是要自己去尝试。因此,只有一种爱是以分离为目的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父母真正成功的爱,就是要让孩子尽快从父母的生命中分离出去,使他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这种分离越早,父母也就越成功。”

说得简单一些,这就是在要求我们要尽早鼓励孩子自己去做事,要硬起心肠来和孩子保持一定的距离。

上幼儿园时,小礼也想要自己穿衣、吃饭,也想跟着妈妈后面学着扫地、浇花,可每到这个时候,妈妈总是一把拉住他,然后说:“乖,你太小,这些你做不了。你想做什么,告诉妈妈,妈妈帮你做。”妈妈的眼睛时刻看着小礼,也从来都不让他动手,她怕他做不好,更怕他伤到自己。

现在小礼已经上5年级了。有一天,妈妈洗好了衣服,对小礼说:“帮妈妈把衣服晾到衣架上去吧。”但小礼却没有任何回应,妈妈最后只得自己动手。她一边晾衣服一边埋怨道:“这么大了,让你帮我干点活也不干。”小礼却说:“这种事您之前都不让我做的,我可不会。”妈妈当即无话可说……

之前妈妈没有和小礼保持距离,所以小礼一直“依附”在妈妈的身上;而后来,当妈妈想要他独立去做什么事情时,他反而不会做了。这样的苦果,只能是小礼的妈妈自己种出来的。

我们都知道人与人之间是需要保持一定距离的,尤其是对外人,这也是为了要保护我们自身。有的妈妈可能觉得,我们要放开手,与自己的孩子在一起,有什么必要保持距离呢?和孩子不就应该是亲密无间的吗?其实不然,我们与孩子也要保持一定的距离,他必须要松开我们的手,自己独立行走。

▲ 将注意力平分给所有家人

有一位妈妈很苦恼地说:

儿子上小学前,我和他形影不离,而且我经常会提醒他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有些事情我也会帮他做好。我以为这样可以给儿子更好的保护,可当他上小学之后,他竟然连作业都要我帮他写。我老公也埋怨我说我对他的关心太少了,对儿子又太溺爱了。我这样关心儿子还不是为了他好?怎么这也成了错了呢?

一个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如果将这有限的注意力都给了孩子,妈妈必然会产生这样的烦恼。鼓励他参与到某些活动中去。因为孩子受到的关注太多,所以他已经变得懒惰了;因为家庭中其他成员受到的关注太少,所以才会有怨言。

作为妈妈,我们投放到每个家庭成员身上的注意力应该是均等的,不能厚此薄彼。这也是为我们与孩子保持距离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否则一旦之前我们跟孩子太过亲密,之后的分离不仅孩子痛苦,我们也会觉得放不开手。到时候,我们可能会感到身心更加疲惫。

▲ 给孩子合适的自我空间

给孩子的自我空间,这里我们加入了一个形容词“合适的”。这个“合适的空间”就是我们和孩子之间最为合适的距离。之所以说是“合适的”,首先这个空间不会太小,我们该对孩子有信心,相信他自己能做好与他自己有关的事情;其次这个空间也不能太大,我们总还是要和孩子有“互动”的,他不能只在自己的空间中活动。

而我们一旦给了孩子这个自我空间,就要允许他自己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无论是照顾自己、打理生活,还是努力学习、发展兴趣,▲ 允许孩子尝试某些活动

孩子要想体验到成就感,这些与孩子相关的事情,我们都要将行动的权利交给他。我们不要过多地干涉孩子的这个私人小空间,只要在必要的时候给予点拨与指导就可以了。

▲ 顺从孩子想要做事的意愿

有时候孩子会想要挑战一下自己,有时候孩子可能会对某些事情好奇,当我们经过判断发现某件事情并不存在危险时,就要顺从孩子这种想要自己动手做事的愿望。

孩子动手之后的结果,无非是成功与失败。孩子的成功代表了他的成长,我们该对此感到欣慰,并要对他的成绩给予肯定,满足他的成就感,还要鼓励他再接再厉;而对于孩子的失败,我们也不要感觉孩子很没用,其实,失败很正常,毕竟孩子还在成长过程中,失败正好能让他看到自己的不足。

11. 别替孩子选择,尊重他的选择--霍布森选择效应

关于“霍布森选择效应”,有这样一个很有深意的故事:

1631年,一位名叫霍布森的英国剑桥商人从事着贩卖马匹的生意。不过,他做生意时却有一个奇怪的要求,他通常会对顾客说:“你们可以随便买我的马、租我的马,价格都很便宜。只不过,你们挑选马匹时,只能在门口附近的马匹之中挑。”

霍布森的马圈设计得非常奇怪,马圈只有一个很小的门,那些高头大马是出不去的,只有瘦小的马可以出去。如此一来,人们在门口挑来挑去,以为自己选择了一匹最好的马,可实际上,就势必要动手;孩子要想成功,自己的选择却被霍布森的规定限制住了。

后来,人们将这种毫无选择余地的“选择”讥讽为“霍布森选择效应”。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如果有人陷入进了‘霍布森选择效应’的困境之中,那么他就不可能进行创造性的学习、生活和工作。这样的说法应该引起我们的深思。

毕竟,如果我们要对比出好与坏、优与劣,都需要广泛的选择,多方比较之后才能作出最准确的判断。而且,也只有这种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选择判断,才算是比较合理的。假如我们只能在很小的范围内去作决定,这样得出的结论也一定是狭隘而不可信的。

分析了这么多,我们就要将这个问题联想到我们自己身上了,联想到孩子的身上了。我们在教育的过程中,有没有也给孩子限定了很狭窄的选择空间?有没有不顾孩子的发展,只遵从我们的意愿而让孩子去作决定?

可能有妈妈就会说了:“13岁前的孩子不过就是个小学生,正是贪玩爱闹的年纪,如果让他选择,还不是除了玩就是玩啊!”这样的说法就太过片面了。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思想也会慢慢发生变化,他会开始独立思考,对某些问题开始有自己的理解,对于他自己的事情,学习、兴趣等等方面他已经完全有能力自己去进行选择了。

那么,此时我们就该“提防”自己为孩子布下“霍布森选择效应”。

▲ 不要将自己的意愿当成主导

我们总是自诩是“最了解孩子的人”,我们还以“阅历丰富”为理由,“提醒”孩子我们懂得多,于是我们便经常将自己的意愿当成是孩子作选择的主导。殊不知,我们按照自己的意愿给孩子圈了一个不合适的“马圈”,只让他在一些可能并不在他意愿之内的“马匹”上去选择,我们这样做不恰恰就和霍布森一样了吗?

同类推荐
  • 听听孩子的心里话

    听听孩子的心里话

    教育孩子不是驾驭孩子,教育的大智慧是源于了解孩子内心真实的感受。要想培养出一个身心健康的孩子,请先多听听孩子的心声,不要忽略孩子的感受!《听听孩子的心里话》:你家的孩子成天跟你讨价还价、磨磨叽叽吗?先别着急,也别上火,看看书中这个叫杜小豆的孩子,正在和妈妈的“斗智斗勇”中快乐地成长着。这不仅仅是一个个发生在孩子身上的片段,更是一部快乐教育成果的检验报告。每个孩子都会经历他们注定要经历的故事,而故事的色彩与味道,父母是有导演权的。从这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开明妈妈把“斯宾塞的快乐教育理念”融入到教育的方方面面,这样,世界上就多了一个快乐的小豆,一个身心健康的小豆。
  • 好方法培养出最优秀的男孩

    好方法培养出最优秀的男孩

    《好方法培养出最优秀的男孩》共分16章,分别从品德、学习、财商、智商、领导能力、交际能力、自立自强等十多个方面,为父母设置了一套立体式的教育方案,帮助父母培养出最优秀的男孩。男孩好动,男孩好玩,男孩喜欢冒险,男孩不喜欢顺从……教养男孩是令很多父母头疼的事情。相对而言,男孩将来承担的压力和责任无疑要比女孩大得多。作为男孩子的父母更应该细心地引导,真诚地理解,把男孩身上的男子汉因素激发出来,把未来交到他们的手里。让男孩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才能把男孩培养成真正的男子汉。
  • 父亲的第一本教子书

    父亲的第一本教子书

    我们从父亲教育不能缺失、父亲应该给孩子什么、真正的威信来自哪里、最牛的老师是父亲、走进孩子的心里、填平亲子间的代沟、用智慧启迪孩子一生、大师怎样做父亲等八个方面,从正反角度,分别论述了好父亲和“坏”父亲对孩子所采用的不同的教育方式,并针对父亲在教育孩子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和困惑进行了深入思考,给父亲们培养一个人格健全、素质全面、能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孩子提供了许多实用建议。我们认为,在今天,父亲只有懂教育,爱学习,才能培养出杰出的孩子,孩子的前程就掌握在您的手中。天下所有的父亲们,为了孩子,也为了您家业的传承,请认真阅读这本书!
  • 如何让孩子爱上阅读:好妈妈的秘密

    如何让孩子爱上阅读:好妈妈的秘密

    关于人与自然的紧密关联,雷切尔·卡森这样说:“那些感受大地之美的人,能从中获得生命的力量,直至一生。”如今,在强调让儿童与自然重逢的时候,我们同样面临一个普遍的问题,就是阅读的缺失,这虽是儿童的,但首先是成人的,因为年轻父母们也很少读书了。孩子需要陪伴,更需要我们讲故事给他们听,可以和他们一起读读书。就如同与自然的关系那样,可以感受阅读之关的人,一定可以从中获得生命的力量。
  • 哈佛家训大全集

    哈佛家训大全集

    《哈佛家训大全集》汇集了近四百年哈佛顶尖的教育理念、哈佛家训的成功案例、哈佛家训的精华训言,并用通俗易懂的故事,妙语连珠地进行了全方位的诠释。书中的每个故事都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本书一共分为七篇,分别从正确的人生观、优秀的品质、杰出的本领、克服人性弱点、激发灵活思维、成为社会财富、能力培养七个角度解释了哈佛教育的精髓,并挖掘了丰富的人性内涵。这样不仅可以激发人们对社会、人生进行多方位的思考,还可以帮助人们取得新的突破,使他们见微知著,不断超越自我,为将来成为栋梁之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热门推荐
  • 横扫欧非(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横扫欧非(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第二次界大战的胜利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我们历史地辨证地看待这段人类惨痛历史,可以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灾难,使人类文明惨遭浩劫,但同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也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给战后世界带来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促进了世界进入力量制衡的相对和平时期;促进了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解放;促进了许多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促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改革;促进了人类认识的真理革命;促进了世界人民对和平的认识。
  • 媚惑少年之溺爱

    媚惑少年之溺爱

    告白前一秒,她亲眼目睹喜欢的男生拒绝了别的姑娘,本该高兴,可她却在下一秒石化,因为他的拒绝理由是:不喜欢女人!无奈放弃,可该死的家伙居然不肯放过她:不是喜欢我很久了么,怎么身边一直男人不断,还都虎视眈眈!女人,欠教育了吧!
  • 六次东渡:鉴真

    六次东渡:鉴真

    《六次东渡——鉴真》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像奥普拉一样成功:从问题少女到传媒女皇

    像奥普拉一样成功:从问题少女到传媒女皇

    奥普拉·温弗瑞,一位美国尽人皆知的大人物,一位打动亿万人心的魅力女郎,同时也是一位具有传奇人生而又颇受争议的美国黑人女性。她出生于美国密西西比州一个偏僻的小镇,凭借着自身非凡的个人魅力,在访谈电视节目中脱颖而出,赢得了美国和世界亿万电视观众的喜爱。她不仅是著名的电视节目主持人、娱乐界明星、商界女强人,也是慈善活动家,是“美国最便捷、最诚实的精神病医生”,是美国的亿万富婆。在2003年的《福布斯》世界100富翁排行榜上,奥普拉在美国黑人亿万富翁中名列第一位。对于她的成功,有人称之为“奥普拉现象”。那么,她的身上到底有什么魅力?为什么成功总是与她如影随形?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专属王妃:抢个狐狸去种田

    专属王妃:抢个狐狸去种田

    “什么!一头熊看上狐狸了,姐这就去废了她!”“什么!这次是只麻雀看上他了,重生异世的她,这好办,姐这就去抓来做汤!”一次幼弟受重伤,拉开了与狐王的机缘,成了一名瘦弱的小农女。这下她打定主意,从此她走上了一条种田修行,可无奈亲戚太极品,恶整世间极品败类的不归路。“这次又是什么!官家大小姐,这一世只为自己活,哎!终于来个人类了。原主太懦弱。”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