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53600000038

第38章 晋纪(5)

陶侃,字士行(或作士衡),本为鄱阳(今江西鄱阳)人,后徙庐江寻阳(今江西九江西)。陶侃先世无显赫仕宦可以溯记,其家族属“寒门”这类社会地位很低的阶层。西晋灭吴后,中原人称江南人为“亡国之余”,江东士族在政治上也受到中原士族的排斥。陶侃少年时因父早亡,家境竟至“酷贫”,与母亲湛氏相依为命。

316年,匈奴军队攻陷长安,俘虏了晋帝,西晋宣告灭亡,司马睿在建康(今江苏南京)重建政权,史称东晋,他就是晋元帝。司马睿也曾任用祖逖等人北伐,以图收复中原,但由于东晋政治腐败,内部权力斗争复杂,北伐力量不足,没有成功。

祖逖死后,东晋王朝内乱不断。晋元帝眼见王氏势力越来越强大,便首先在军事上分散王敦的权力。王敦心怀野心,此时更加不满,在晋元帝和他的儿子晋明帝时先后两次发动兵变。第一次攻进建康,杀了一批反对他的大臣;第二次进攻失败,自己病死。

晋成帝时,又一位将领苏峻起兵,杀进建康。就在朝廷不知所措之时,荆州刺史陶侃出兵,经过两年的艰辛战斗,平定了苏峻的叛乱。

陶侃原是王敦的部下,担任荆州刺史后,有人妒忌他,在王敦面前说他坏话。王敦几次生出要杀陶侃的念头。陶侃知道,如果自己逃走,王敦一定会下决心杀了自己。于是,他主动去见王敦,满不在乎地说:“犹犹豫豫成不了大事,你早一点决断吧!”王敦听了陶侃的话,决定不杀他,而把他调到广州。那时候,广州还是穷乡僻壤,这实际上是降了陶侃的职。

陶侃胸怀大志,性情豁达。到广州后,每天早晨起床,都把一百块砖头(甓)从书房搬到屋外;到了晚上,又一叠叠把砖头运到屋里。人们奇怪地问他,他严肃地说:“我虽然身在南方,但心里还想要收复中原。如果闲散惯了,将来国家需要我的时候,怎么能担当重任呢。所以,我每天借这个练练筋骨。”

王敦兵变失败病死,东晋王朝把陶侃提升为征西大将军,仍兼荆州刺史。官虽然做得大了,可陶侃还是十分小心谨慎。衙门里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要亲自认真检查,从不放松。他常常以大禹为榜样,认为人活着要对国家有贡献,死了要留下好名誉,才有价值。

平时,陶侃厌恶清谈浮华,勉励部下珍惜时间。听说部下有些官吏吃酒赌博,耽误公事,他吩咐收缴那些官吏的酒器和赌具,一古脑儿都扔到江里。大家见陶侃如此严肃,都吓得不敢再去赌博喝酒了。有一次,陶侃到郊外去视察,看见一个路人随手摘下一把没有成熟的稻穗,拿在手里玩弄。陶侃问他为什么要拔稻子,那个路人只好实说是顺手拔一点玩玩。陶侃听了,勃然大怒说:“你既不种田,又拿别人的稻子戏耍!”陶侃抓住他鞭打他,因此百姓勤于农事,家中充裕。

荆州在长江边上,平时,官府造船,常常留下许多木屑和竹头。陶侃吩咐把这些废品都收藏在仓库里。有一次新春时节,路上积雪融化,地面又湿又滑。陶侃就吩咐管事的官吏,把仓库里的木屑拿出来铺地。后来,东晋出兵攻打武汉。水军造船缺少竹钉,陶侃又叫人把收藏起来的竹头拿出来给兵士去做造船用的竹钉。到这时候,大家才知道陶侃收集木屑竹头的用处,都佩服他考虑得周到。

陶侃前前后后带了四十一年的兵。在他管辖的地方,执法严明,社会秩序安定,老百姓都拥护他。

陶侃的才干颇为当时人所称道,是位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一个叫梅陶的人说:“陶公机神明鉴似魏武,忠顺勤劳似孔明,陆抗诸人不能及也。”将陶侃比之曹操、诸葛亮,这确有些溢美。但以陶侃的才略,特别是当时士族居官不屑理事的风气下,他能勤于吏职,在东晋官吏中是极少见的。

庾亮不得人心

东晋时,王导辅佐朝政宽厚平和,因此很得人心。后来庾亮掌权,实施严刑酷法,人心大失。

历阳内史苏峻,朝廷把长江以外地区交付给他治理。于是苏峻很是骄纵,轻视朝廷,招纳亡命之徒,手下人数日渐增多,都靠国家供给生活物资,陆运、水运络绎不绝,如果稍有不顺心,就肆无忌惮地斥骂。

南顿王司马宗被庾亮罢免了官职。他向来与苏峻交好,庾亮想杀他,而司马宗也想废黜庾亮,自己执政。这时恰好有御史弹劾司马宗谋反,庾亮就派右卫将军赵胤拘捕司马宗。司马宗抵抗,被赵胤杀死。

庾亮又免除了西阳王司马羕的太宰职务,把他的爵位降为弋阳县王。司马宗是皇室近亲,司马羕则是先帝的辅佐大臣,他们被庾亮随随便便杀戮或者废黜,人们更加不愿跟随他。

司马宗的党羽卞阐逃走,投奔了苏峻。庚亮发下朝廷符令让苏峻把卞阐送回来,苏峻却把他藏了起来。

晋成帝司马衍并不知道司马宗被杀。很久之后,司马衍问庾亮说:“以前那个白头发老公公在什么地方?”庾亮说已经被诛杀了。司马衍哭着说:“舅舅说他是反贼,就把他杀了,如果别人说舅舅是反贼那又该怎么办?”庾亮听后害怕,不禁脸色都变了。

庾亮认为苏峻在历阳,是个大隐患,想下诏征召他入京,询问司徒王导的意见。王导说:“苏峻多疑阴险,一定不肯奉诏前来,征召他就相当于打草惊蛇,不如暂时容忍他。”庾亮对大臣们说:“苏峻将来一定会造反。今天征召他,他若不服从诏见,就此造反,造成的灾难还不算太大。假设再过几年,就难以制服他了,就会像汉朝的七国之乱一样。”光禄大夫卞壶争辩说:“苏峻拥有强大的军队,靠近京城用不了一天,一旦发生变乱,后果十分严重,应当仔细考虑。”庾亮不听从。

卡壶料定庾亮一会失败,就写信给江州刺史温峤说:“庾亮执意征召苏峻,这是国家的大事情。苏峻已表现出狂悖的姿态,还去征召他,这等于自己去招惹啊。苏峻一定会对付朝廷。朝廷的威势和力量虽然也很强盛,但不知道是否真的能将他擒获。王导的看法和我差不多。我十分恳切地与庾亮争辩,但不起什么作用。我让你在外任职,本来是想以你为外援。现在后悔让你在外面,不能一起劝阻他,如果我俩一起劝谏,他或许会听从。”

苏峻听说此事,派司马何仍去见庾亮,说:“讨伐敌人,或者在地方上任职,我都唯命是从。如果一定要在朝廷中辅佐,是我不能胜任的。”

庾亮不答应,征召北中郎将郭默为后将军兼屯骑校尉,任命弟弟司徒右长史庾冰为吴国内史,带领军队防备苏峻。然后颁下诏书,征召苏峻为大司农,加授散骑常侍,赐位特进,让苏峻的弟弟苏逸代替苏峻管辖私人部曲。苏峻上表说:“当年明皇帝亲自拉着我的手,命令我到北边讨伐胡虏。如今还没有平定中原,我怎么可以擅自回到安宁的地方享乐?恳求朝廷让我到青州随便哪一个荒僻的郡县去补任,让我得以为朝廷效力。”庾亮又没有同意。

于是苏峻整顿行装准备赴召。这时,参军任让对苏峻说:“将军您请求去荒僻的郡县都没有得到允许,返回朝廷恐怕已经没有生路,不如拥兵自守。”阜陵令匡术也劝苏峻谋反,苏峻便下定决心举兵反叛。

第二年正月,苏峻的叛军攻入京城,挟持天子。庾亮乘坐小船逃走,与温峤一起起兵讨伐苏峻。后来苏峻在战斗中大意被杀,剩余的军队也于第二年的二月被平定。

庾亮为政苛责,为独揽大权而诛杀司马氏诸王,并想除去苏峻这个地方势力。苏峻则不断积聚力量,隐有与朝廷分庭抗礼之势,后为保命而起兵反叛。此战虽以庾亮的胜利告终,但却严重削弱了东晋王朝的力量,阻碍了北伐中原的大业。

大野心家桓温

桓温,东晋谯国龙亢(今安徽怀远西北)人。出身士族﹐十八岁手刃杀父仇人名声大振,步入仕途。荆州刺史一职,因驻地地处要冲,东晋朝廷一直委派朝廷显要担任。345年,荆州刺史庾翼去世,朝廷几经争论,调徐州刺史桓温担任荆州刺史。

桓温本有野心,被任为荆州刺史后,更是踌躇满志,他想以军事上的胜利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威望,以利于达到自己篡权的目的。

那时候,蜀地成汉政权多变故,国势衰颓,被李氏割据了四十多年。晋穆帝的时候,有一个叫李势的暴君掌管政权。恒温认为自己建功立业的时机到了,346年,桓温率军攻打成汉。哪知桓温仅用了五个月的时间,就荡平蜀地,攻陷成都,成汉政权灭亡。

永和二年(346年)十一月,桓温出兵伐蜀,使袁乔率二千人为前锋。朝中许多大臣认为蜀地道路艰险,桓温兵力不足且又深入敌后,这一仗凶多吉少。但桓温长驱深入,至永和三年(347年)二月,已经在离成都不远的平原地区上大耀军威了。李势这时如梦方醒,急命叔父李福、堂兄李权、将军昝坚等领兵迎敌。桓温与众将商议进兵方略。有人主张分兵为二,两路挺进。袁乔反对,他说:“我们的兵力本来就少,不能再兵分两路了。必须合势齐力,只带三天粮草,表示有去无还的决心,全力进攻,才能成功。”

桓温采纳了他的意见,只留参军带少数军队守辎重,他自己引兵直取成都。桓温和李权遭遇,三战三胜,汉兵溃散,逃回成都。待桓温进至成都近郊,昝坚才发现自己的失误,赶忙回来,但见晋军已逼近成都,所部军心慌乱,竟不战而溃。李势派出的几支军队都完了,他垂死挣扎,领兵出城,在笮桥(在成都西南)迎敌。

晋军开头打得并不顺利,参军龚护阵亡,汉军的箭射到桓温马前,军心有些动摇。这时,突然鼓声大振,袁乔拔剑指挥,将士誓死力战,于是大获全胜,便又进到成都城下,放火烧其城门。李势连夜逃往葭萌。他自忖无法再战,只得修了降表,派人送到军前投降,成汉就此灭亡。

这一辉煌胜利,使桓温的威名震动朝野。他想进一步树威,几次上书要求北伐。朝廷怕他北伐成功兵权更重,对他的要求不予理睬。朝廷先后派褚裒、殷浩领兵北伐,都以失败告终。桓温乘机上表弹劾殷浩,结果殷浩被罢免。桓温将朝中障碍除去后,再也没有人能阻止他领兵北伐。

354年春,桓温率领四万人马,水陆并进,讨伐前秦苻健。苻健闻讯后忙派太子苻苌、丞相苻洪、淮南王苻生领兵五万前去抵御。

且说淮南王苻生,自幼瞎了一只眼,却异常勇悍狂悖。他的祖父苻洪不喜欢他,有次指着他的瞎眼向左右开玩笑:“听说瞎儿只有一只眼流泪,不知是否如此?”苻生听了这话,立即拔出佩刀刺向瞎目,指着淌下来的滴滴鲜血对祖父说:“这不是瞎眼流下的眼泪么!”众人见了,无不惊骇。苻生成年后力大无穷,能与猛兽格斗,击刺骑射,无一不精。

这次两军相遇,苻生一马当先向晋军冲去,两名晋将截住他厮杀,都被他劈于马下。他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晋军前队人马抵挡不住,纷纷溃退。桓温见来将勇猛,忙将弓弩手调上前,只听一声令下,箭如飞蝗飞入敌阵。苻生毫不畏惧,用刀拨箭,依然猛冲,忽然听到身后一声惨叫,太子苻苌身中两箭落马。苻生回马救起太子,且战且退。晋军乘胜追击,直抵灞上。

苻健见大军败回,吃惊不小,连忙紧闭城门,坚守不出。关中百姓深受鼓舞,纷纷前来劳军,长安附近的郡县全都归附了晋廷。晋军驻扎在灞上,日子一久,军粮不继。桓温本打算麦子成熟时派兵抢收,补充军粮。苻生早已料及,派兵将没有成熟的麦子全部割光。桓温的军粮越来越少,只得下令退兵。

356年,晋廷命桓温讨伐反叛的羌人首领姚襄。姚襄反叛晋廷后,他的部将一起劝他北还。姚襄依从了部下的意见,攻占了许昌,随后又攻打洛阳。洛阳守将周成,本是魏国降将,以后又背叛了东晋朝廷。周成见羌人来势凶猛,坚守不出。姚襄闻报桓温领兵来攻打他,连忙撤除对洛阳的包围,驻扎在伊水北岸,与晋军隔河相对。

姚襄知道晋军勇猛,觉得只有使诈才能击退晋军。他派使者过河对桓温说:“我家主公闻得大将军亲自领兵前来,自知不敌,愿意归降。望大将军渡过伊水,接受我军投降。”桓温怎会上当,只是冷冷地对使者说:“姚襄准备投降,只管领兵过河来见我,我要是领兵过河,那便是征讨。要是他不来投降,过几天我就渡河扫除叛逆!”姚襄听了使者回报,知道桓温已识破他半渡而击的计谋,只好命令全军作好戒备,准备迎击晋军。

渡河作战那天,桓温亲自披挂上阵,晋军兵多将广,一下子就击溃了姚襄军。姚襄急忙率领残军,向平阳逃窜。晋军一直挺进到洛阳城下。叛将周成见晋军声势浩大,不敢抵抗,打开城门向桓温投降。

收复了洛阳,桓温志得意满。他带着大批随从祭拜了先帝陵墓,派人修葺故宫,然后留下部分官兵驻守,自己率领大军班师。这年十月,桓温上书朝廷,请求还都洛阳。朝中臣子大多认为目前局势不稳,不宜迂回故都,等到时机成熟之后,再迁回洛阳也不迟。由于众多官员的反对,迁都之事未成。

365年,前燕攻克洛阳,洛阳终于得而复失。经过两次北伐,桓温的野心越来越大。他为了在朝廷进一步树威,于369年夏初统率五万大军,从姑孰出发,向北讨伐前燕。

六月间,大军到达金乡(今山东金乡)。这年夏季气候干旱,水位低,航道涩滞,运输给养十分困难,大军无法北进。参军郗超建议先在黄河、济水一带驻军,屯积粮草,等到来年再进攻。桓温想速战速决,连连摇头。郗超道:“若想速战速决,不如直攻邺城,一决胜负。”桓温又认为此举过于冒险,没有采纳。

桓温思考再三,派毛虎领兵在巨野开凿了一条三百里长的河道,引汶水入清水。桓温领兵从清水乘船到黄河,连败前燕军,士气大振。

前燕主慕容玮闻报大惊,忙命慕容厉领兵两万前去抵御。晋军士气正盛,杀得前燕军大败而逃。慕容厉差点儿丢了性命,匹马奔还。告急文书不断飞向邺城,吓得慕容玮六神无主。朝中大臣见晋军来势凶猛,大多主张迁都。车骑大将军慕容垂热血沸腾,痛斥了主张逃跑的臣子,自愿领兵抵御晋军。

慕容玮本来心慌意乱,听了慕容垂的话顿时定下心来,命他领兵五万前去御敌。他又派使者到前秦,请求发兵援救,前秦主为了共同的利益,派兵两万前去救援。

桓温领兵驻扎在枋头(今河南浚县淇门渡),由于水位降低,河道接近干涸,军粮告急。慕容垂领兵到了枋头附近,扎下营寨按兵不动。他对部下说:“晋军运粮困难,希望速战速决。我们先不出战,待他粮草耗尽再出击!”晋军粮草日益减少,军心开始动摇,接着听说前秦军前来援燕,官兵难免恐惧。桓温知道取胜无望,下令烧掉所有舰船,丢下器仗,改由陆路撤回江东。

桓温久经沙场,知道撤军时最易遭受袭击。他留下一支部队埋伏好,准备伏击敌人的追兵。埋伏的部队守候了两天两夜,不见有敌人来追,此时大队人马已经远离,便急忙赶上大部队向南撤退。谁知到了第五天夜里,慕容垂率领八千精兵杀入晋军大营。晋军多日劳累,疲乏不堪;又因离开战场已远,放松了警惕,顿时被燕军击溃。桓温带着残军且战且退,冷不防援燕的前秦军斜刺里杀到,把晋军杀得七零八落、溃不成军。晋军回到姑孰,五万人马只剩下一万多,桓温的第三次北伐最后以惨败告终。

桓温长期掌握大权,他不甘心做一个臣子,想取代皇帝的位置。一次,他抚枕而叹:“男子汉大丈夫,即使不能流芳百世,也要遗臭万年!”

同类推荐
  • 掌上帝国之南朝烟雨

    掌上帝国之南朝烟雨

    南北朝时期应该从北魏和刘宋的南北对峙开始说起。实际上当刘裕刚死的时候南北朝时期并没有开始,因为北魏还没有统一北方,南北对峙并没有形成!乱世之时,唯有抢占先机,才有活下去的机会。
  • 穿越之无敌舰队

    穿越之无敌舰队

    什么美帝,谁说我大中华那般盛唐的气势不在,敢于挑衅我大中华者虽远必诛!亲华夏,天下,世界都在我大大中华的控制之下,爱中华!有我无敌舰队,什么日寇,只要我的舰队存在一天,重返我盛唐傲视全球之气象!,有我无敌舰队
  • 汉雄

    汉雄

    他建立了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尊严。他给了一个族群挺立千年的自信。他的国号成为一个民族永远的名字。马刀下的冤魂和马鞍上的得意,没有丝毫区别,所有的生命,都是平等的,任何人都没有无故剥夺的权力。没人可以随便欺辱大汉的子民,没人可以在大汉的国土上任意的抢掠杀戮。无论我们的敌人有多么的强大,汉家的血脉终将激励着我们拿起刀剑,争取属于自己的尊严和荣誉。要让这帮草原鞑子领教汉家儿郎的勇武,用他们的尸山血河铸就大汉民族的辉煌。云啸向天怒吼,大汉雄起。龙王书友QQ群:282022096,欢迎各位朋友共同讨论篡秦的发展。
  • 宋贼

    宋贼

    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陆云乃是现代大学生,被一阵惊雷震到九霄云外,来到了南宋。此时,金国,西夏虎踞北疆,大理吐蕃环伺南宋,朝堂暗弱,士无带甲之力,民以奢靡度日!北疆谁守?故土谁收?!!
  • 风暴来临(1920-1929)

    风暴来临(1920-1929)

    中国历史渊源流长,博大精深,是国人精神底蕴之所在,是民族长盛不衰之根本。认识历史,了解历史,是每一位中国人所必须面对的人生课题。
热门推荐
  • 第一正妻

    第一正妻

    推荐大米的新文:《婚有所图,男神独家爱》:http://m.pgsk.com/a/950686/———【这世上最可悲的是,当我已经心如死灰,而你却告诉我原来你爱我。】---那年温凉遇到一个俊美优雅的男人,她以为他会是她往后的明月,照亮她整个人生。却不料,恰恰是他,将她从天堂推到了地狱。她去做流产手术的那天,他上台,成为C国史上最年轻的首相阁下。在医院的大厅里看到电视直播,她连眼泪都忘记了要怎么流。---四年后,他依旧高高在上,而她是国民眼中声名狼藉,不知羞耻的女人。一件王室丑闻,一纸婚约,将他们绑牢。这是一场无爱也无性的婚姻。他有他藏在心尖的女人,而她只想固守着自己的一方城池。人前,他宠她至极,会带她出席各种场合,风光无限,羡煞旁人。会牵着她的手,温柔而坚定的说,“我相信你。”人后,他呼喊的却是另一个女人的名字。---后来,她被他最爱的女人陷害,失去了孩子。他抱着浑身是血的她,在剧烈颤抖,他说,“我求你,不要出事。”她奄奄一息,痛到麻木,“容湛,如果我能活着走下手术台,那么我们离婚。”那一刻,他觉得世界都为之崩塌。他才明白,原来当爱情深入骨髓的时候,就像从没爱过一样。---请忽视我的简介,男女主皆深情专一,我的笔下没有渣男,更没有圣母,喜欢的请跳坑。推荐六月女王很好看很好看滴文文:《继承者私密爱》:http://m.pgsk.com/a/822873/
  • 大清孤儿:清末传统士人的宿命解读

    大清孤儿:清末传统士人的宿命解读

    清朝最后一批士大夫们,用自己的经历和人生书写出了上承大清下启民国的那段历史。本书从不同的侧面记录了他们在这样一段特定的历史时期中的迷茫、痛苦、奋进与革新。他们的人生是当时中国历史的缩影,他们的曲折就是当时中国的曲折。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父亲的第一本教子书

    父亲的第一本教子书

    我们从父亲教育不能缺失、父亲应该给孩子什么、真正的威信来自哪里、最牛的老师是父亲、走进孩子的心里、填平亲子间的代沟、用智慧启迪孩子一生、大师怎样做父亲等八个方面,从正反角度,分别论述了好父亲和“坏”父亲对孩子所采用的不同的教育方式,并针对父亲在教育孩子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和困惑进行了深入思考,给父亲们培养一个人格健全、素质全面、能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孩子提供了许多实用建议。我们认为,在今天,父亲只有懂教育,爱学习,才能培养出杰出的孩子,孩子的前程就掌握在您的手中。天下所有的父亲们,为了孩子,也为了您家业的传承,请认真阅读这本书!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邪魅女撞上桃花运

    邪魅女撞上桃花运

    【蓬莱岛原创社团出品】一个发生在校园爱恨情仇的故事。
  • 戏说红楼

    戏说红楼

    在潇湘看了许多红楼的书,不忍她为一个没担当的男人泪尽而死。妨不住也动笔写起了妹妹,当然也是要她幸福,当然这要靠她自己去争取,要她坚强一点,自主一点。初次写书,如有不妥之处,欢迎多多提建议!
  • 死坟画室—血雨

    死坟画室—血雨

    因为几年前的一次事件,却遭来了几乎是无法摆脱的噩梦般的命运……这一切,他又该怎样去摆脱?一次次的与死神擦肩而过,拥有着不一般的“眼睛”的白灵翌又怎样才能逃过他被鬼所追杀的命运?也许,方法很简单……
  • 女大学生蜕变记

    女大学生蜕变记

    都市贫民出生的我,大学刚毕业时,我的想法很单纯,只想找个能赚点钱保住自己生活费的工作,和自己心爱的人相伴一生。可是由于职场生活的残酷和无奈,让我在短短半年内经历了工作和感情的双重失败。从此,我改变了自己的追求目标。在妈妈的千方百计争取下,我终于有了一个认识“富二代”机会。我就借着这个机遇,运用自己所学到的职场和商场上的规则,来实现自己的各个愿望,最终步入高端生活行列中。在这里,你可亲身体会普通大学生找工作的艰辛路;在这里,你可以了解底层老百姓生活的艰难和无奈;在这里,你可以看到职场里所有的勾心斗角;在这里,你可以明白打工者们削尖脑袋赚外快的行为。而所有这一切的起源都是因为“钱”。
  • 三生莲之美人何以霸天下

    三生莲之美人何以霸天下

    ◆她是被称之为废物的莲雾帝国小王爷,自小受尽折辱,遭人冷眼。◆她是惊才绝艳的水行世家少主,为完成父愿女扮男装,创造了无数的神话。当她的灵魂,融入她的身体,重生的她,于皇族斗争中开辟盛世神话,在废材压力下脱变惊世天才!步步为营,处处精心。隐忍多年的她,有朝一日如凤凰般涅磐重生!当邪魅腹黑的始祖,遭遇惊艳绝世的魔法全才,世界也为之振颤!驰骋战场,战无不胜的战神是她;一曲琴音,山河沉醉的琴圣是她;挥斥方遒,商业帝国的主子是她;御兽之术,万兽臣服的圣女是她。纵横六界,仰观苍天。笑傲穹宇,御战风云。艳纵天绝,何人能及?——◆◇————◇◆————◆◇————◇◆————◆◇————◇◆————◆◇————◇◆——【关于结局】本文结局一对一!O(∩_∩)o喜欢一生一世一双人的亲们,欢迎跳坑!【关于身心问题】本文男主和女主身心干净!喜欢的亲记得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