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53600000012

第12章 秦纪(4)

赵高设计杀李斯

胡亥做了皇帝之后,更加宠信赵高,封赵高为郎中令。赵高依仗二世恩宠狂妄不可一世,因私仇诛杀了很多人。他害怕群臣向二世报告这些事,于是向二世进言说:“天子之所以尊贵,是因为臣下只能听到他的声音而见不到他的容颜。陛下还很年轻,不一定能对每件事情都了如指掌,现在坐在朝廷上听群臣禀报事物,赏罚举止如有不当的地方,就会在大臣们面前暴露自己短处,从此便不能向天下人显示您的圣明与尊贵了。”二世听了之后点了点头,说:“你说的有理,可是我该怎么办呢?”

赵高说:“陛下不如深居宫中,由我和熟习法律的侍吏们一起处理大臣所奏之事,如果我们处理不了的事情奏上来以后,再与您一起商量如何处理。这样,大臣们就不敢胡乱上奏是非不明的事,天下人都会称赞您的圣明了。”二世同意这样做,于是,不再坐朝接见大臣,常常住在禁宫里。赵高在宫中侍奉左右,掌管事务,实际上一切事情都是由他来决定。大臣们一个个敢怒而不敢言。

原本和赵高同谋改写诏书的丞相李斯也对赵高的行为不满,赵高听说后,想除掉李斯。

于是,赵高就去见李斯说:“丞相,我有一事相求。现在关东地区盗贼非常多。皇上却增调服徭役的人去造阿房宫,搜集猎狗快马这些无用的东西。我想进谏,但又担心自己是个宦官,地位卑贱,不敢劝说。这其实是您份内的事,您为什么不去劝谏呢?”

李斯说:“其实我很久以前就想劝谏了。可现在皇上不坐朝廷,总是住在深宫之中。我想对他说的话,又不可以让其他人转达。想求见他,他又没有空闲。实在没有办法劝谏啊!”赵高说:“您如果真能劝谏,等到皇上有空闲时我一定来通知您。”

当二世正在饮酒作乐,美女站在面前的时候,赵高便派人通知李斯说:“现在皇上有空,可以进去议事了。”李斯就到宫门求见。这样的情况发生好几次,二世生气了,说:“这个李斯,真是扫兴,我有空的时候他不来。我正寻欢作乐,他就要来议论国家大事。李斯是认为我年少无知,还是认为我见识浅陋?”

赵高趁机说:“当初我们密谋之事,丞相是参与了的。现在陛下贵为天子,而丞相并没有封地称王。所以一直怀恨在心。丞相的长子李由现任三川郡守,造反闹事的贼子陈胜等人与丞相本是同乡。正是因为这层关系,所以盗贼们经过三川的时候,李由也不组织攻击,致使事端越闹越大。臣还听说李由与陈贼有过书信往来,由于还没有得到真凭实据,才不敢贸然奏知圣上。”

二世对赵高的话深信不疑,想惩办李斯,但又怕情况不实,就先派人调查三川郡守李由跟反贼沟通的情况。

李斯知道后,才恍悟自己中了赵高的圈套。就上书揭发赵高说:“赵高现在的权力可与陛下相比。他利用陛下的威信,怀有不可告人的野心。从前田常做齐简公的相国,窃取了齐国王位,这是天下人共知的事实,现在赵高图谋不轨,私人的财富可与田常在齐国为相时相比。他又贪得无厌,追逐利益没有止境,现在权力地位仅次于君主,陛下您不将他除去,我担心赵高迟早会造反啊。”

二世看完后非常不屑,说:“怎么会呢!赵高原来虽是宦官,但他不因安定而放纵,不因危难而变心,努力改善自己的品德。他的地位是凭借自己的才能和忠诚得来的,我认为他很贤能,而你却怀疑,这是为什么呢?何况我不信赖赵高,又能信赖谁呢!赵高为人廉洁,坚强而有毅力,下通民情,上合我意。希望你不要再怀疑他!”

二世怕李斯杀了赵高,就私下里把李斯进谏的事告诉赵高。赵高说:“现在丞相所担心的只有我赵高一人;如果我死了,丞相就要学田常那样造反。”

这时,天下起义的军队越来越多,左丞相冯去疾、右丞相李斯、将军冯劫为此劝谏二世,让他暂时停止修建阿房宫,减轻徭役。二世大发雷霆,就将冯去疾、李斯、冯劫交给掌管刑狱的官吏,立案审讯他们还有没有其他罪过。冯去疾、冯劫在狱中自杀了,只有李斯没有死。二世将李斯交给赵高处理,查问李斯与儿子李由一起谋反的情况,李斯否认,赵高便拷打他一千余次,李斯忍受不了苦楚,只好含冤认罪。

李斯自恃有雄辩之才,对国家有功,而且实际并没有谋反的心思,想上书为自己辩说,希望二世醒悟,将他赦免。于是,他便从监狱上书。

书奏呈上以后,赵高命令官吏扔掉而不给二世看,说:“囚犯怎么能上书呢!”

赵高又派他的门客十多人,伪装成御史、谒者、侍中,轮番审问李斯。李斯改用实情回答,又一次遭到严刑拷打。后来二世派人验证李斯的口供,李斯以为还会跟前些日子一样,没敢更改口供。

二世高兴地说:“如果没有赵高,我差点被丞相出卖!”二世派去查核李由的使者到时,李由已被楚兵杀死了。赵高就歪曲事实,把谋反的事强加在李由身上,判定李斯应以五刑论处,在咸阳集市腰斩。李斯与他的次子一同被绑赴刑场。路上,他对次子说:“我想同你一起再牵着黄狗,一同走出上蔡城东门去追逐狡兔,难道还可以做到吗!”于是父子相对而哭。李斯三族被诛杀。

李斯是当之无愧的一代名相。他的才干、文章与书法,均属一流,可惜功成名就的他,死得很惨。他被秦二世与赵高处以极刑,夷三族,腰斩于咸阳。

李斯是个极其能干的人物。他有理想,有谋略,有能力,有才华,但他缺少的是公心。由于他私心太重,急功好利,才导致他人生道路上的大不幸。秦始皇执政时,李斯的才干得以充分发挥,但同时他迎合秦始皇专制独裁统治,“焚书坑儒”给其人生写下了不很光彩的一页。李斯妒忌韩非才干出众,在秦王面前百般诋毁韩非,致使韩非入狱,并派人用毒药逼韩非自尽。这件事暴露了李斯的为人不仁。

巨鹿之战

秦朝末年,天下大乱,诸侯割据,军阀混战。秦二世二年,即前208年,秦国派出大批人马攻打各地的起义军。秦将王离带领大军围困了巨鹿(今河北平乡西南之平乡镇)。次年,秦国大将章邯修筑甬道连到黄河,利用它给王离运送军粮。王离军队粮食充足,便加紧攻打巨鹿。

可是,巨鹿城内粮食空虚,士兵人数不足,张耳多次派人请陈馀前来援救。陈馀认为兵力不足,不能战胜秦军,不敢去救巨鹿。

这样过了几个月,张耳大怒,埋怨陈馀,派张黡、陈泽前去责备陈馀说:“当初将军和你结为生死之交,现在眼看赵王性命不保,而你掌握着士兵几万人,却见死不救,当年同生共死的誓言哪去了?为什么不与我同赴秦军战死?况且我们还有十分之一二得以保全的机会。”陈馀说:“我不会忘记当初的誓言,但是我兵力有限,前往巨鹿不能拯救赵军,还会白白牺牲所有的军队。现在一定要共同赴死,就像把肉块丢给饿虎一样,有什么好处呢?我之所以不与你一起赴死,是想留一个机会为赵王和你向秦报仇。”

张黡、陈泽请求陈馀出兵一起死战,陈馀于是让张黡、陈泽带领五千人先试着进攻秦军。与秦军一交战,五千人全部战死。在这时,齐国的军队、燕国的军队都来援救赵国。张耳的儿子张敖也到北面收集代地的兵卒,收得一万多人。张敖带领军队来到,与诸侯军队都在陈馀军旁边驻守营垒,不敢攻击秦军。

这时,项羽已经杀了不肯出兵救赵的楚国上将军宋义,声威已震动楚国,而后自己又被楚怀王任命为上将军。他派遣当阳君、蒲将军率领二万人马,渡河去解巨鹿之危。交战之后,取得了一些小的胜利。切断了王离军队运粮的甬道,使王离的军队因补给中断而缺粮。陈馀再次向项羽请求增援,于是项羽率领全部人马前去支援。

项羽带领全军渡过黄河,并把船全部沉没到黄河中,打破釜、甑等炊具,烧毁庐舍,带上三天的干粮,以表示士卒要决死战斗,没有一人存侥幸生还之心。项羽对将士们说:“我们这次出兵巨鹿,有进无退,三天之内,一定要打败秦军。”

项羽破釜沉舟的决心和勇气,极大地鼓舞了将士们的士气。楚军一到巨鹿,就包围了王离,与秦军接战,经过九次交锋,大败秦军。章邯领兵退却,诸侯的援军这时才敢前进攻击秦军,杀死苏角,俘获王离,涉间不肯投降,自焚而死。

援救巨鹿的各路诸侯军有营垒十几座,却没有敢出兵进击的。等到楚军攻打秦军的时候,各诸侯军的将领都在营垒上观战。楚军战士都能以一当十,喊杀声震天动地,各诸侯军将士无不畏惧胆怯。

楚军打败秦军后,项羽召见各诸侯将领。各路诸侯军将领,个个都屈膝前行,没有人敢仰头看项羽。项羽从此才成为诸侯的上将军,各路诸侯都服从他的指挥。

巨鹿之战是秦末农民战争所取得的一场巨大胜利。它基本上摧毁了秦军的主力,扭转了整个战局,奠定了反秦斗争胜利的基础。项羽发表即兴煽动性演讲鼓舞士气,随后破釜沉舟,只带三天的干粮,这里充分体现了项羽的战略眼光和权谋手段以及大无畏的决断力。以六万破二十万,如此悬殊的战果令无数后世人对其充满了好奇与景仰。

指鹿为马

赵高一心想独揽大权,又担心群臣不服,于是决定先行试探。

赵高献一头鹿给二世,说:“这是马。”二世笑着说:“这不是鹿吗?怎么会是马呢?”于是向大臣们询问,大臣们有的沉默不语,有的说是马,有的则说是鹿。于是,赵高暗中将那些说是鹿的人胡乱加个罪名给杀掉了。此后群臣都畏惧赵高,没人敢说出他的过错。

当时,各地都爆发了农民起义,声讨秦王的暴政,赵高对秦二世说这些叛军不过是乌合之众罢了。于是秦二世终日饮酒作乐。前207年八月,刘邦率几万人攻打武关,屠灭了全城。赵高担心二世为这些事发怒,给自己招来杀身之祸,就假装生病,不去朝见二世。

秦二世梦见自己做着马车外出巡游。有一只白虎咬自己座骑的左边骖马,把它咬死了。秦二世大惊,心中闷闷不乐,便询问占梦的人。占梦的人占卜之后说:“泾水作祟。”二世便在望夷宫斋戒,想去泾水上祭神,把四匹白马沉在泾水中讨好神灵。同时,二世还认为,这次泾水神灵发怒,一定和赵高隐瞒叛贼的情况有关,于是又派使者就反贼之事责备赵高。

赵高惊恐,想先下手为强。便暗中与他的侄女婿咸阳令阎乐和弟弟赵成谋划,商量如何应对这场灾祸。赵高说:“现在战事紧迫,皇上不听从劝告,就想加罪于我。我打算拥立子婴为皇帝。子婴仁爱俭朴,百姓都听从他的话。你们觉得如何?”

赵成和阎乐听了,都表示赞同。于是他们让郎中令做内应,散布谣言,称宫里有强盗进入,命令阎乐召集官吏,出动士兵搜捕。又劫持阎乐的母亲带到赵高府邸做人质,派遣阎乐率领官兵一千多人来到望夷宫殿门,捆绑了卫士长、仆射,杀死了卫令,率领官兵直接冲至宫中,一边前进一边向郎官和宦官射箭。郎官及宦官惊恐万分,有的逃跑,有的抵抗。抵抗的立刻被杀死,共有几十人。

郎中令与阎乐一起进入二世寝宫,用箭射二世的帷帐。二世见状,大声召唤身边侍卫,侍卫们都惶恐不敢应战。秦二世跑进内殿的时候,身边只剩下一个宦官了。二世对他说:“都是你们害了朕,你们怎么不早告诉我呢?”宦官回答说:“正是因为我没说,才保住了我这条小命啊!”

这时,阎乐上前靠近二世,指斥他的罪过说:“你骄纵妄为,残暴不仁,任意诛杀无罪之人,现在天下一起反叛你。你为自己做最后的打算吧。”二世说:“能见丞相一面吗?”阎乐不同意。二世说:“我希望能得到一块地方去做藩王。”阎乐不答应。二世说:“希望做有万户食邑的侯爵。”阳乐还是不答应。二世说:“希望与妻子儿女一起贬为庶民。”阎乐说:“我受丞相的命令,替天下人诛杀你。你就是说的再多,我也不会回报给丞相。”二世知道死期已至,便自杀而死。

阎乐回来报告赵高,赵高便召集所有大臣和公子,痛陈秦二世的罪过,并将诛杀二世的情况告诉他们,于是立子婴为秦王,以庶民的身份埋葬了二世。九月,赵高让子婴斋戒,到宗庙参拜祖先,接受传国的玉玺。

斋戒五天后,子婴与他的两个儿子商议说:“赵高在望夷宫杀了二世皇帝,担心群臣把他杀掉,才故意遵照大义拥立我。据说赵高与楚军约定,消灭秦朝的宗室之后,在关中分别称王。如今他让我斋戒,到宗庙参拜,是想乘机在宗庙里杀我啊。我如果称病不去,赵高一定会亲自来请我,他来了就将他杀掉。”赵高派了几批人去请子婴,子婴就是不动身。

赵高果然亲自前往,子婴就在斋戒的地方将赵高杀了,并诛灭赵高家三族。

赵高“指鹿为马”,秦二世虽然提出质疑,但中间的确有人是为讨好赵高,阿谀逢迎,跟着他讲假话。

这样,赵高“指鹿为马”的谎言就占了上风。赵高借此正好检验一下人心向背,进一步清除异己分子,巩固自己的势力,为篡位扫清道路;此外,他还可以从中了解到胡亥对自己的信任程度,以便伺机而动。果然,这件事以后,朝中上下莫不噤声,都看赵高的眼色行事,任其为所欲为。

赵高从一名小小的宦官起家,依仗着秦二世胡亥对他的宠信,在秦王朝最后的几年统治中翻云覆雨,把秦朝的暴虐苛政推向了顶峰,从而加速了它的灭亡。

同类推荐
  • 赤眉绿林起义

    赤眉绿林起义

    绿林赤眉起义是西汉末年王莽篡权时发生的农民起义,后来与刘演刘秀起义军会合,成为光武中兴的源头。地皇二年(公元21年),新莽荆州牧发兵2万人进攻绿林军,绿林军击败莽军,部众增至数万人。次年,绿林山一带发生疫病,起义军分兵转移,一路由王常、成丹率领,西入南郡,称下江兵;一路由王匡、王凤、马武率领,北上南阳,称新市兵。
  • 格萨尔王传

    格萨尔王传

    《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 锦衣杀明

    锦衣杀明

    锦衣卫是干什么吃的?是杀人用的!杀什么人?阻碍大明朝发展的人!尸位素餐,贪官污吏,杀!结党营私,热衷内斗,杀!假传圣旨,陷害忠良,杀!自私自利,拒不缴税,杀!假仁假义,空谈误国,杀!投机倒把,里通外国,杀!藐视大明,虽远必诛,杀!
  • 血咆

    血咆

    武警队长离奇失踪,却意外穿越东汉末年,作为一个从小就是孤儿的他,在这里得到了久违的亲情,在各位兄弟的帮助下,他一步一步的从一个小人物做起,以捍卫大汉为起点,成为朝廷一方大员,然后割据一方,自成一霸;为早日结束这战乱的天下,他以雷霆手段清扫道路上的阻碍,最终俯瞰天下。
  • 龙武华夏

    龙武华夏

    话说明世宗嘉靖皇帝统治期间,日寇席卷中原,使得中土之地生灵涂炭,而嘉靖皇帝却始终沉溺在温室之中,而在边关的戚继光却率领着自己的戚家军与日寇血战,成为了当时史上抗倭第一大英雄。然而日寇席卷中原并不是没有原因的,在戚继光还很小的时候,中原大地上的江湖却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那是在一个让人感到飘飘欲仙的地方,这里被人们称之为世外桃源。
热门推荐
  • 曾文正公嘉言钞

    曾文正公嘉言钞

    曾国藩作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自近代以来,就是中国青年争相学习的楷模。梁启超先生一生对曾文正公推崇备至,对其遗著更是“一日三复”,故从曾氏文集中摘录出此《曾文正公嘉言钞》, 以飨国人。本书为文白对照,对疑难的地方多加以注释,翻译精准简洁,将曾文正公的思想与心迹都明白地体现出来,使人以之为师为范,提升自己
  • 暧昧

    暧昧

    【本文已经参加半价促销活动】她,冷漠得可怕,却又安静得让人怜惜的女子,自认为坚强到变态,姐姐出差,不得不和那个冰山姐夫独处,由此拉开了凄美的爱情篇章。他,冷酷得可恨,却又痴情得叫人同情的男子,高高在上的心早已迷失,遭遇老婆出轨,让她最疼爱的妹妹成为自己复仇的工具,却原来只是爱的借口。她爱的是弟弟,却遭遇哥哥的纠缠,爱情于她,不过是镜中花水中月,他四处找她的时候,又怎么会知道,她被自己的哥哥囚禁在身边,他不知不觉沦陷,想要好好爱她的时候,却误会她怀了自己弟弟的孩子,最后又是什么,让她成为千夫所指,不得不转身离开……当她再次出现在众人面前时,丑小鸭已经变成美丽的白天鹅,她是极富盛名的私房菜馆老板,是电台饮食节目的美女主持。都说,每一个成功女人的背后,总有一群成功的男人,那一群成功的男人中,野性的猎豹,腹黑的狐狸,究竟谁才能赢得佳人芳心?精彩对话1:“别忘了,你现在是我的女人,最好乖乖的听话,不要忤逆我的意思。”男人拍着女人的面颊说。“哼,这都什么时代了,你以为上过一次床,我就要乖乖地围在你身边,以你为天?”女人轻笑。“昨晚可是你的第一次,而我是你的第一个男人,听说女人对她的第一个男人都会念念不忘。”他邪魅地掐着她的下颌说。“第一次?呵,给牛郎和给你有什么区别?哦,真的有区别,谢谢你昨晚的免费服务。”精彩对话2:“我可以不爱你,但是你必须爱我。”他翻身将她压在身下。“我要是爱上你,我就是天下最贱的女人。”她仰着头,倔强地看着他。“我会如你所愿的。”他自信地笑。“别那么得意,即使爱上你,我也会离开你的。”她不服输地说。推荐新文《前夫来袭》《休掉鬼老公》
  • 毛泽东这样学习历史这样评点历史

    毛泽东这样学习历史这样评点历史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毛泽东读史说史,在于适当的应用。他一生走遍大江南北。解放以后,每外出必自备中国地图,找好路线和方位;每在一处会议,就要向所在地的图书馆查阅大量图书;每到一地,还要查阅地方志和有关本地历史文化书籍,和当地人员畅谈、作情感交流。这也是读史的别致处,也是他不断深化自己研读历史的一个方法。毛泽东对历史的评说,虽然很多是片言只语,甚至是日常生活中的闲话,但却能折射出这位历史人如何运用历史,恰到好处。
  • 哲理荟萃

    哲理荟萃

    《微型小说·哲理荟萃》精选了近百年来中外著名作家创作的经典哲理微型小说。正如费尔巴哈说:“观察自然,观察人吧!在这里你们可以看到哲理的秘密。”这些名篇佳作在智慧性和艺术性方面都代表了世界的最高成就,具有很强的阅读性和欣赏性,深受广大读者喜爱,拥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这些作品不仅能使我们感受到名家的聪明才智、思考能力和创作魅力,还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供欣赏、学习和研究世界微型小说的范本,非常具有收藏价值。
  • 幻影神枪

    幻影神枪

    杭州知府姜成因得罪朝中重臣刘世尘而使姜家惨遭灭门,管家雷进拼死救出少爷姜峰躲入云华山避难,姜峰习得姜家枪谱精髓,提着一杆祖传寒铁银枪赴京城为父报仇,可是两大仇人,一个已经是京城地头蛇,另一个已经贵为朝中丞相,其实在这明显仇人的背后还隐藏着姜峰不知的三重阴谋,几位男女主角的感情纠葛,武功招数的淋漓尽致。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良辰好景,腹黑老公宠逃妻

    良辰好景,腹黑老公宠逃妻

    军训时被他当牛做马也就罢了,最后还一张结婚证葬送了年华,“还敢不敢三天两头举报我欺负良家少女?”“我错了,我道歉,求你离婚吧!”“婚姻,岂是儿戏。”
  • 小海蒂

    小海蒂

    小海蒂是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斯比丽的代表作之一。主人公海蒂是一个天真、活泼、可爱、灿漫并心地善良的小女孩。一天她被姨妈带到一个叫德尔芙里的小村庄,暂时交给他爷爷啊鲁姆大叔,在海蒂的种种感化下,性精古怪的的阿鲁姆大叔重新点燃了生活激情。
  • 毒爱重生:追捕在逃帅老公

    毒爱重生:追捕在逃帅老公

    他英挺俊美,但却杀人越货凶狠毒辣,他就是无人能敌的帮派首领;她貌丑孤僻,但却倔强坚韧,她就是被家人遗弃的丧门星罗刹女。她误闯他的领地被他捕获并因此囚禁,可是万万没有想到一个冷血铁心对女人更是感到厌恶从未有过感情的恶魔,却在望着这个丑的令人生畏的孤女时眼中泛起了点点的柔软和羞涩。从此罗刹女成为了他床上的唯一女人,他就像吸食自己所贩卖的冰毒一样对她爱的无法自拔。直到有一天,当他被国际刑警逼的走投无路时,他才明白原来这场爱是她专为他而布下的法网......当爱情随着身体一同被宣判死刑的时候,他和她却没有想到死亡过后还会有着下一世的未了情缘......
  • 阴阳眼与鬼道专家

    阴阳眼与鬼道专家

    孔子飘来:老子曰,看文就得讲礼貌。老子飘来:NO,NO孔子曰的不对,不但要讲礼貌,还要有点表示。恶魔曰:鸡蛋就别送我了,我家里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