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48100000029

第29章 加勒比海盗——“黑珍珠”的诅咒(1)

故事一 叱咤风云的“海上王”:德雷克、基德船长、黑胡子、罗伯茨、黑山姆……

“海上魔王”弗朗西斯·德雷克

弗朗西斯·德雷克(1540或1535~1596年),英国探险家、著名海盗。据说他是在麦哲伦之后完成环球航海的第二位航海家。他的地位和经历在历史上最为特殊。

德雷克是一个权欲极强、办事严厉、情绪狂暴、孤僻多疑和盲目迷信的人,他的这些性格特征在他的同代人中是十分罕见的,人们把他称为“铁腕海盗”。有一次,海上发生风暴。他叫喊道,这场风暴是由身处船上他的一名敌对者引起来的。他说,他的敌对者是“巫师、巫婆,兴妖作怪,妖魔都是从其箱子里出来的”。自然,那个人必须马上处死。

德雷克成为一个海盗,并不是因为智力过人和敢于冒险。他只是一个大股份公司的总经理,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才这个股份公司的大股东。女王用自己的私资装备了船只,并与这些海盗们分享利润,同时从这个“冒险事业”中索取绝大部分收益。而德雷克就成了“官营海盗”的典型代表,甚至有人嘲弄说他是女王豢养的“海狗”。

德雷克出生于英国德文郡一个贫苦农民家中,从学徒干到水手,最后成为商船船长,而赞助人就是当时的女王伊丽莎白(终身未婚)。其时英国虽然已开始过渡到生产力急速发展的资本主义时期,但由于原始积累不够,还并不是什么航海大国。

那时的海上霸主是西班牙人。早在15世纪,伟大的航海家哥伦布就在西班牙和葡萄牙赞助下发现了美洲大陆,后来麦哲伦又完成了环球航行,使得西班牙对海洋的认识远远超过其他欧洲国家,率先进入美洲;葡萄牙人则开进了印度。1519年,西班牙人找到了传说中的黄金之国,在毁灭了阿斯特克和印加这两支玛雅人后裔后,彻底控制了南美大陆,控制了秘鲁金矿。为垄断与亚洲和美洲的贸易,他们封锁航路,严禁一切他国船只来往,非西班牙的船只甚至连太平洋都没有见过,太平洋变成了西班牙的私海。英、法等国虽有怨气,却也是敢怒不敢言,只能通过奴隶贸易分一些油水。

1568年,德雷克和表兄约翰·霍金斯带领5艘贩奴船,通过大西洋、加勒比海前往墨西哥;翌年又从加勒比海到达中美洲。他们企图强占中美洲一些西班牙人的城市,以便与当地的西班牙种植园主展开免税的自由贸易。但由于受到风暴袭击,船只受到严重损坏。起先,西班牙总督同意他们进港修理;但在几天后突然下令攻击,将英国船员全部处死,仅有德雷克和霍金斯逃离虎口,捡了一条命。德雷克不明白为什么西班牙要屠杀无辜的商人,更想不通的是新大陆的财富凭什么只有西班牙才能享受。从此以后,他就有了一颗仇恨西班牙的心。他发誓在有生之年一定要向西班牙复仇,就此确定了其一生的轨迹。

1572年,德雷克召集一批人乘坐小船偷偷横渡大西洋、加勒比海,躲进巴拿马地峡,像当年的探险家一样,横穿美洲大陆,第一次见到浩瀚的太平洋。在南美丛林里,他们蹲守了近1个月后,抢劫了从秘鲁运送贵重金属的骡队,又抢下了几艘西班牙大帆船,成功地返回英国,洋洋得意地成了英雄。这次行动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获得黄金;更重要的是,德雷克证明了西班牙人并不是不可侵犯的。他受到女王召见,并很快成为女王亲信。女王下令招纳志士专门劫持西班牙商船,德雷克是第一个参加的人。而关于他和女王之间不可告人关系的传闻,在历史上也颇多微词。

1577年,在伊丽莎白支助下,德雷克再次从英国出发,乘着旗舰“金鹿”号直奔美洲沿岸,一路打劫西班牙商船。西班牙人做梦也想不到,竟然有人敢在“自家后院胡闹”。当他们派出军舰追击时,德雷克早已逃往南方,并受到当地的巴塔哥尼亚人款待。德雷克这样描述他们:“他们是一些心地善良的人。我们在基督教教徒中从来没有感受过像他们对我们所表示的同情和关怀。他们给我们拿来最丰美的食物,他们把款待我们认为是他们的幸福。”在德雷克做环球航行时,他的船上还带着一个乐队,以便当场可以为新大陆的土著演奏,以博得他们的惊喜和愉悦。

但由于西班牙的封锁,他们无法通过狭窄的麦哲伦海峡(一种说法是他们先通过了麦哲伦海峡,在进入太平洋以后,被风暴赶到了德雷克海峡)。在一次猛烈的风暴中,“金鹿”号同船队其他伙伴失散,被向南吹了纬度5°多,来到了西班牙人也未曾到过的地方,那就是南美洲最南端的合恩角。自从麦哲伦海峡被发现以来,人们一直认为海峡以南的火地岛就是传说中的南极大陆的一部分。但此时呈现在德雷克面前的,竟是一片汪洋大海。德雷克被这意外的发现惊呆了,他高兴地向大家宣布:“传说中的南极大陆是不存在的,即使存在,也一定是在南方更寒冷的地方。”后来,这里被命名为“德雷克海峡”。

但德雷克仍一直沿着美洲大陆西海岸向北到达今加拿大,途中又劫持了大量黄金白银和宝石,并把美国西海岸加利福尼亚州一带领土划归“伟大的英国联邦女王”的领地;再向西横渡茫茫太平洋。1579年8月22日穿过北回归线,9月底到达马里亚纳群岛,接着是菲律宾群岛、马鲁古群岛、苏拉威西岛、爪哇岛、马六甲海峡、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翌年9月26日驾驶“金鹿”号(1937~1970年,英国的钱币半便士上一直以它为图案)回到阔别已久的普利茅斯港,再次成为“民众的英雄”。

这次航行是继麦哲伦“维多利亚”号之后的第二次环球航行——而且是真正的走遍全球,并且德雷克还是第一个自始至终指挥环球航行的船长(众所周知,麦哲伦在菲律宾被土人做成三明治吃掉了)。德雷克带回了数以吨计的黄金白银,丰富了女王腰包,伊丽莎白赐其皇家爵士头衔。更重要的是,德雷克为英国开辟了一条新航路,大大促进了英国航海业的发展。而且他还发现了宽阔的德雷克海峡。自此以后,太平洋再也不是西班牙的海了。

德雷克把他的海盗行径从小安的列斯群岛一直扩大到西班牙本土的海岸附近。此后,他又在美洲的太平洋沿岸地区,对西班牙人进行了一系列毁灭性的袭击。按照秘鲁的西班牙副王的说法,他“给新教派的异教徒、加尔文主义信徒、路德派信徒以及其他强盗们开辟了通往太平洋的道路”。由于这条新海盗航道的开辟,大大损伤了英国与西班牙之间的关系。西班牙驻英国大使强烈要求对这个海盗严惩不贷,并要求归还被他抢去的全部财物。但是英国女王并无意归还,还对德雷克倍加关怀和宠爱。

作为一个探险家,德雷克的业绩到此为止。但作为历史上著名的海战专家,他的冒险才刚刚开始。

1587年,伊丽莎白处死了亲西班牙的苏格兰天主教女王玛丽亚·斯图亚特,西班牙对英宣战,积怨已久的两国终于拔剑相向。但当时英国海军还非常弱小,仅有34艘战舰,根本无力与西葡联盟(自1580年至1640年,两国实行联合)作战。危机时刻,德雷克带领25只海盗船赶到。沿着西班牙海岸,德雷克开始“外科手术式的清洗”。在加的斯港外,他击沉了36艘西班牙补给舰;接着又冲进加的斯港内,击沉和烧毁33艘西班牙船只。按德雷克本人的说法,他是想“纵火烧一烧西班牙国王的大胡子”。5月15日,德雷克舰队又突袭葡萄牙里斯本附近的舶锚地。在混乱当中,千百艘船只相撞沉没,损失无以估量。接着,他又攻占了圣维森提角要塞,扼住地中海咽喉。在回国的路上,他又打劫了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的私人运宝船,抢到了价值11万镑的财富。由于这一系列的行动,战争至少延后了1年,从而为英国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

1588年5月20日,由10个支队、130条船舰、8000多名水兵(为有效地进行登陆作战,舰上还有1.9万名陆军士兵)组成的西班牙“无敌舰队”从里斯本起航,7月19日开始在英吉利海峡布阵。英国方面,除34艘皇家海军战舰外,还有私人船舰60艘。前锋是由34艘战舰组成的“德雷克(时为海军中将)支队”,德雷克表兄——海盗船长霍金斯也赶来帮忙,两人准备一起为当年死于墨西哥湾的同伴们报仇。英方总指挥是霍华德勋爵,西班牙方面则是麦迪纳公爵领军。

此时的西班牙战舰仍旧是以老式楼船为主,这种船非常大,除了水手外还装满步兵,火力配备主要以重型加农炮为主。作战时,西班牙海军亦仍旧使用古老的“横队战术”,即让舰船肩并肩前进,用舰首炮轰击后,靠近敌船打接舷战。17年前,西班牙人就是凭借着这种战术取得了勒班托海战的胜利。但此时英国人却采用了更为先进的战术,他们的战舰多为船身轻便的快帆船,除了水手外不带任何步兵,灵活迅捷,更易于转向和突进,而且根本舍弃了接舷战这种落后的方式。用德雷克的话说:“海上的事要由船来解决,和步兵没有关系。”

在火力配备方面,英国人使用轻型长炮,且多布置在两舷。战斗时,则采用德雷克发明的“纵队战术”,即让舰船首尾相接地排列,用舷炮轰击。这是海战史上的一次革命。自此以后,火炮才取代步兵成为海战主角。就这样,在战争还没开始前,西班牙舰队覆灭的命运便已注定好。而英国海军的装备,都是使用劫掠自西班牙宝藏船的财富。(遗憾的是,几百年之后的中日甲午海战,丁汝昌仍旧命令北洋水师以“横队”迎战日军的“纵队”。)

7月22日晨,英国舰队借着顺风,以“一条单长线”队形楔入西班牙舰队。由于先进的战术和灵活的机动性,没有一艘船被西班牙陆军抢占。到7月25日,西班牙已损失了1/10的舰船;而英国方面则汇合了西莫尔勋爵与荷兰方面的援军,使舰船总数达到136艘。7月28日晚,在德雷克等人建议下,霍华德下令采取古老的火船战术(恰如三国时期的火烧赤壁),西班牙舰队阵脚大乱,无法保持队形,英舰趁机突击。从29日上午9时到下午6时,双方舰队在没有编队的情况下,互相混杂,三五成群地对射,直到都没有炮弹为止。西班牙损失了近一半船只,死伤1400人,个个筋疲力尽,病得半死;英军则一船未沉,且死伤不足百人。

马克思评价说:“这场战斗,或者不如说这场追猎战(因为英国人在所有的出击点均具有明显优势)一直持续到天黑。西班牙人勇敢战斗,但是他们的笨重船只不适合在近岸的水区航进,也不能展开机动灵活的战斗,西班牙人遭到了全面失败,损失惨重。”

这就是史上著名的英西大海战。自此以后,西班牙一蹶不振,英国逐渐取代其成为海上霸主。而德雷克则被封为英格兰勋爵,登上世界海盗史的最高峰。1596年,他因痢疾病逝于巴拿马。

英国文化中有一首民谣叫做“德瑞克的鼓”,大意是说,如果英国蒙难,只要德瑞克的鼓又响了,他就一定会回来拯救英国。

但西班牙人也不是吃素的,他们雇佣北非巴巴里人和马耳他人袭击英国船只。从1609年到1616年,英国损失了466艘商船。

冤死的基德船长

因为日本宇野比吕士的漫画《海盗王子》,“基德船长”这个名字比任何一个海盗更加让人熟悉。他是英国有史以来最引人注目的海盗船长。他的一生不断与命运抗争,却总没有好运气,于是充满传奇色彩,极富悲剧意味。

真实的基德船长即威廉·基德(1645~1701年),出生于苏格兰港口城市格林诺克(一说是北爱尔兰贝尔法斯特)一个虔诚的基督徒家庭。5岁时父亲过世,后来全家移民到新大陆纽约殖民地,自少年时期他就开始了漫长的航海生涯。到20岁时,他已经是一个常年在海上漂泊、见多识广、具有丰富航海经验及高超驾驶技术的船长。

17世纪时,许多苏格兰水手获准成为士兵,以对抗攻击苏格兰商人和渔船的荷兰人、法国人。1689年英法开战时,基德应征入伍,获得当地总督的许可证,当上武装民运船(其实也是海盗船)“布莱斯特·威廉”号的船长,在西印度群岛和加勒比海一带同法国人和海盗作战,屡建战功,甚至还得到英国国王威廉三世的亲自嘉奖。1691年5月,基德和一个富有的寡妇结婚后,在曼哈顿岛南部买了一幢豪华的房子,然后生儿育女,过着舒适、平静同时也平庸的生活。

然而,从小以四海为家的基德,很快就厌烦了陆地上一成不变的生活。他习惯了在海上漂泊,也习惯了水手们的豪放和侠义。1695年,作为富商的基德路过伦敦,接受充当武装民运船的任务,其中包括缉拿大海盗亨利·埃夫里和托马斯·图。此年12月,基德驾驶38米长、配备了36门火炮与150名水手的三桅帆船“冒险”号,开始了他另一种海上生活。次年9月绕过好望角,进入印度洋活动。

然而,不幸的事情很快降临。由于这一年中没有任何收获,为稳定水手们的情绪(其中本来就有不少是出身海盗),基德被迫偷抢了一艘印度商船(据英国东印度公司的一位船长声称,困窘之下的基德袭击了由该公司保护的莫卧尔帝国使者船,并干脆将此豪华船据为己有)。

但是,在一次对法国商船的劫持中,对方竟然悬挂出了“米”字旗(大英帝国联邦国旗),但另一说仅仅是该亚美尼亚商船的船长系英国人,基德不得不撤退。可是,倒霉的是“冒险”号仍然被认了出来。基德也就此被打上海盗的恶名,成了与亨利·埃夫里齐名的通缉犯(按照当时法令,只能攻击抢掠非本国船只,一旦出现打劫本国船只的情形,不管什么原因都会被取消政府承认的一切权力而被定为罪犯)。

1698年4月1日(不知当时有没有愚人节),基德在其手下水手们(他们在马达加斯加投靠了海盗罗伯特)的胁迫下正式成为海盗,横行于南印度洋,被称为“海上恶魔”。但他始终认为自己是无辜的,坚信“只要回到英国解释一切,那都会好起来的”。最后,他带着13人踏上了回乡之路。

他们回到加勒比海之后,得知已被列入海盗名单,于是弃船前往纽约,希望能为自己辩解。1699年7月,波士顿的贝洛蒙特(他是马萨诸塞等地的首任总督,也是当初基德从事海上活动的建议者和合伙人)担心自己受到牵连,便用花言巧语把基德骗进港。在被收回几份可以作为证据的文件(包括与贝洛蒙特的协议、首相佐莫斯勋爵签署的特许证等)后,基德被逮捕,在狱中受尽残酷折磨,精神几乎失常;并被抄家,但是只找到1111盎司的黄金、2353盎司的白银,以及1磅多的钻石,而其他宝物藏在哪里无从得知。据说在到达纽约之前,基德将财宝埋藏在了长岛西端的加迪纳斯岛上。

同类推荐
  • 大博弈:中国的“太极”与美国的“拳击”

    大博弈:中国的“太极”与美国的“拳击”

    中美两国之间尽管有些纠葛,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和分歧,但归根到底中美关系是要好起来才行。这是世界和平和稳定的需要。中国威胁不了美国,美国不应该把中国当作威胁自己的对手。
  • 饭局门:十张餐桌上的政治大博弈

    饭局门:十张餐桌上的政治大博弈

    每一个饭局,其实都是人与人之间的较量。有恶性的,也有良性的。恶性的较量大概就是政治博弈,良性的就是大家有事无事坐在一起,谈谈人生观与宇宙观。春秋时期,齐国的晏子用“桃子”做武器,杀死了三个力敌万人的武夫,这是中国最出色的刺杀事件;专诸刺王僚的故事想必人尽皆知,显而易见,在饭桌上革别人的命远比在战场上兵戎相见来得直接,来得有效;赵匡胤用一顿饭就把武将手中的兵权轻松解下……毛主席说,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但从历史上著名的几场饭局来看,有时想要革命,还真得请客吃饭不可。因为往往要费九牛二虎之力都摆不平的事,一顿饭就搞定了。
  • 天下大势

    天下大势

    这是一部颇具新意的政治讽刺小说。辛亥武昌首义,浪荡公子边义夫身不由已卷入革命洪流,因在混乱中三炮轰城,意外成了革命新贵。不料,官瘾尚未过足,即被政变推翻.边义夫无路可走,旋即发动二次革命,立志以革命的名义去做窃国大盗。于是,一支号称为人民不吃土而努力奋斗的“四民主义”的队伍横空出世,本来就形迹可疑的“革命”变成了一场国内鸦片战争。战争结束,边义夫成了一方诸侯,靠林立的枪杆子成了北京段祺瑞政府的政治贸易伙伴。
  • 美国“阴谋”

    美国“阴谋”

    新华社驻美记者刘洪四年心血,告诉老百姓一系列事件的幕后。提供不一样的答案,讲述你不知道的始末。过去几年,在人民币汇率、知识产权保护、贸易顺差、中国的责任和义务等许多问题上,中国面临了一轮又一轮的质疑。在美国,翻开报纸,有对中国的批评;打开电视,有对中国的攻击;日常闲聊……
  • 杨尚昆谈新中国若干历史问题

    杨尚昆谈新中国若干历史问题

    2007年是杨尚昆同志百年诞辰,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和中央电视台为此几次来向我了解杨尚昆的一些情况。之后,应中央党史研究室资料征集办公室之邀,陆续将杨尚昆同志在撰写回忆录期间有关回忆录第二册的谈话内容整理成文,在《百年潮》和《中共党史资料》杂志上陆续发表,受到广大读者的关注。2008年秋,在杨尚昆同志逝世十周年之际,又以一篇拙文《怀念杨尚昆》回顾了他光辉的一生,缅怀伟人,激励自己。现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将这些文稿汇编成《杨尚昆谈新中国若干历史问题》出版。为了保持内容的完整性,根据出版社的要求,特将经杨尚昆生前审定、以杨尚昆名义公开发表的《高饶事件》一并放入《杨尚昆谈新中国若干历史问题》。
热门推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银灯笼

    银灯笼

    吴文君,女,浙江海宁人,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上海首届作家研究生班学员,鲁迅文学院第十七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作品发表在《北京文学》、《大家》、《收获》、《上海文学》、《中国作家》、《钟山》、《山花》等多家文学期刊。
  • 迷人小王妃

    迷人小王妃

    苍龙国一年一度的元宵灯会沸腾了京都的大街小巷,车马簇簇、人潮如织。今夜,天公作美,晴空万里无云。仰望天际,繁星似锦;俯瞰大地,灯火璀璨。火红的喜庆灯笼迎风招展,四溢的茶香扑鼻而来,欢声笑语中尽显盛世之都的无比魅力。据说,每年的元宵灯会都能迎来身份尊贵的皇子公主们大驾,所以愈发地激起万千俊男美女们走上街头,期望能与贵胄公子们有一次擦肩而过的缘分。小巷的尽头,一辆华丽的马车缓缓驶……
  • 婚后合法

    婚后合法

    闻言微怔,只有你一个。对,她才知道他的身份是那般的显赫,他很温柔,陆家唯一的独子,不过,那是哄你上床之前。其他的,为了维持家里的生计,都是赝品!”*那个当年和她商量顶罪事宜的男子,总是有无数个自称他情人的女人不断地找上她。只是,当最后的阴谋被揭晓。这场突如其来的宠溺与婚姻,直到入狱的前一刻,原来,都是出于一个目的。“宝贝!”揽过顾念卿的细腰,本市最为年轻的权贵,陆希尧笑得翩然:“你放心,我陆希尧这辈子的女人,头脑发热间竟说出惊世核俗的两字:“娶我!”四年的牢狱生活,顾念卿才明白,当终于刑满释放走出监狱大门的时候,原来这个男人,似乎并不是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对,替陆家二小姐顶下了所有的罪行,他很花心,因为,却意外的在门口看见了他。情,他道:“你确定?”“当然。”男子点头,顾念卿终究还是答应了陆家的安排,如若秋澜的眸子,温和一片。”她笃定的颔首,不知所起,四年的生不如死,而一往情深。对,顾念卿心底鄙夷,他很腹黑,半响,不过,这是在你被吃干抹净之后才能体会到。眼中却无半点喜意。她与他,最终会以什么样的立场站在彼此的对面,狼狈入狱,去面对曾经亲密爱人的…真面目!直到嫁给了陆希尧之后,背负一切罪孽。【宠文,听着他所谓的补偿,这绝对是宠文一枚,不过只是带了点小虐小阴谋,陆希尧!面对男人假惺的面孔,请亲们笑纳。*“那好,我答应你。】
  • 超级无敌系统

    超级无敌系统

    【新书,从召唤开始无敌全球】当李凌得到系统之后,以为自己会成为世界的‘主角’。可没想到,这片天地,并不仅仅一个系统。超级古武系统!超级机甲系统!超级恶魔系统!无数系统拥有者,在这片囚笼天地厮杀!蓦然回首,李凌已经站在神之颠峰,俯视这片天地。“吾之愿望,神州大地,人人如龙!”
  • 邪王追妻医妃别逃

    邪王追妻医妃别逃

    身为公主的她,虽然拥有高贵的身份,但是事实上呢?后宫争宠,母妃离世,小小年纪就伤痕累累,任人欺负。她是二十一世纪的医学鬼才,拥有和植物沟通的能力,处事随心随性,狂放不羁,一次试验失败,醒来却来到了一个历史上不存在的国度,灵魂附身在她的身上。从此,她变成了她,在这个世界大方异彩……【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任正非管理日志

    任正非管理日志

    作为中国最有思想,最有号召力、领导力和影响力的CEO之一,华为总裁任正非已经成为中国本土企业家竞相学习的标杆。任正非的经营管理思想已经为华为20年来的经营管理实践所证明。本书第一次以“管理日志”的形式,全面梳理、总结了任正非的经营管理思想,以国际视野对任正非的经营实践进行分析、评述,回顾了任正非在华为发展的每个关键时期所发表的观点及背景,探索了任正非管理思想的演变过程,并针对其他企业给出了具有实战意义的“行动指南”。
  • 笑颜天下之倾花

    笑颜天下之倾花

    江山美人无法兼得的选择,君临天下无法摆脱的宿命,复仇、欲望、爱情、权利、友情他们能否摆脱命运的枷锁?当一切结束的时候,丢失的是否是自己原本的样子?他身上背负着太多的使命,父母的鲜血将自己打入复仇的深渊,五年的相濡以沫,彼此之间拥有更多的信赖与支持,然而,他们却在命运之中俳佪碾转…
  • 霸宠多金妻

    霸宠多金妻

    向钱看,向厚赚,这个典型的钱奴——就是季允,一个被医院的化验单改变的女人。她,季允,就是贪财,就是钱奴,又如何?最起码,她爱才,取之有道,她不虚伪!不做作!他冷酷,睿智,骄傲,俊美。传说,他是商界的冷酷魔王。传说,他对女人从不温柔。传说,很多女人为他醉生梦死。而他,只愿为她一人。他对所有仰视他的人酷酷地宣布着:我只对她有情.欲。人人为他痴恋,但他却宁愿默默守护那个笑靥如花的钱奴女孩。他同她本就不是同一个世界的人,面对他的爱,她害怕如此光辉的他又能照耀平凡的她几分,但是对他不可控制的爱………………片段一:“季允,你这个财迷婆,五年了连个蛋都生不出,凭什么霸住总裁夫人的位置不放!”小三嚣张的挺着肚子,眸中尽是志在必得的鄙夷。“你知道为什么他有那么多的女人,我却还能稳稳的坐住总裁夫人的这个位置吗?”不屑的瞄了一眼小三凸显的肚皮,季允嘴角翘起讽刺的弧线,“那是因为我从来没有怀过‘野种’!难道他没告诉你,他不能生的吗?”允儿说完优雅的转身离开,唇角缓缓勾勒出一抹清冷的弧度,心中嗤笑,愚蠢的女人。片段二:“喂,你搅乱我的生意,快赔我钱!”她生气的伸出手掌,黑白相间的眸子映着他俊美妖治的脸庞。“你真的那么缺钱吗!”东方旭气愤的咆哮,却又一边命人将一叠叠厚厚的钞票搬到她跟前,“这些够不够?”话语间,竟是带了宠溺的看着她。“呵呵,够了,够了!”看着桌子上堆成小山的粉红色,季允月牙般的眼眸亮晶晶的闪烁着开心的光芒。“那你今晚是我的专属!”霸道又孩子气的要求,她那见钱眼开的模样,他竟然一点都不觉得厌恶,反而是……欢喜……“是!你出了钱就是我的客人,走吧,本小姐除了不陪睡,啥都可以陪!”今天运气真好,碰到了一个脑袋进水的,季允虎摸钞票顾不得去看那个俊美霸道的男人。片段三:”对不起,大总裁,恕我无能为力,我没办法在一天的时间内查出总裁夫人那些照片到底是谁曝到网上的。”男人边说边看着东方旭平静的脸,反而更害怕,像见鬼般抖的厉害:“要不,我马上就去处理。”“处理?”东方旭笑了,低低的笑声,便是不怒而威,温柔的吓破人胆:“你打算怎么处理?剜瞎了看过人的眼睛,割了散播者的舌头,还是觉得东方集团,真能只手遮天?”“大总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