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4800000076

第76章 附录一:季羡林先生年谱

附录一:季羡林先生年谱

1911年

8月6日生于山东省清平县(今并入临清市)官庄一个农民家庭;六岁以前在清平随马景恭老师识字。

1917年(六岁)

离家投奔济南的叔父。进私塾读书,读过《百家姓》、《四书》等。

1918年(七岁)

进济南山东省立第一师范附设小学。

1920年(九岁)

进济南新育小学读高小三年,同时学习英语。

1923年(十二岁)

考取正谊中学。课后参加《左传》、《战国策》、《史记》等,晚上继续学习英文。

1926年(十五岁)

初中毕业;在正谊中学读过半高中后,转入新成立的山东大学附设高中,在此期间,开始学习德语。

1928—1929年(十七岁至十八岁)

日本侵华,济南被日军占领,辍学一年。用笔名希道在天津《益世报》上发表《文明人的公理》、《医学士》、《观剧》等短篇小说。

1929年(十八岁)

转入新成立的山东省立济南高中。

1930年(十九岁)

翻译屠格涅夫的散文《老妇》、《世界的末日》、《老人》及《玫瑰是多么美丽,多么新鲜啊!》等,先后在山东《国民新闻》趵突周刊和天津《益世报》上发表;

高中毕业后,考取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后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专修方向是德文。在清华大学四年中发表散文十余篇,译文多篇。

1934年(二十三岁)

从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毕业。应母校山东省立济南高中校长宋还吾先生的邀请,回母校任教,担任国文教员。

1935年(二十四岁)

以中德交换生的名义出国留学。同年9月赴德国入哥廷根大学学习印度学。先后师从瓦尔德史米特教授、西克教授,学习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及俄文、南斯拉夫文、阿拉伯文等。

1937年(二十六岁)

兼任哥廷根大学汉学系讲师。

1941年(三十岁)

哥廷根大学毕业,获哲学博士学位。以后几年,继续用德文撰写数篇论文,在《哥廷根科学院院刊》等学术刊物上发表。

1946年(三十五岁)

回国后受聘为北京大学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系主任职任至1983年(“文革”期间除外)。

1951年(四十岁)

参加中国文化代表团出访印度、缅甸。翻译自德文的卡尔?马克思著《论印度》出版。

1953年(四十二岁)

当选为北京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54年(四十二岁)

当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1955年(四十四岁)

作为中国代表团成员,前往印度新德里,参加“亚洲国家会议”。赴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参加“国际东亚学术讨论会”;翻译自德文的德国安娜?西格斯短篇小说集出版。

1956年(四十五岁)

当选为“中国亚洲团结委员会”委员;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翻译自梵文的印度迦梨陀婆的著名剧本《沙恭达罗》中译本出版。

1957年(四十六岁)

《中印文化关系史论集》、《印度简史》出版。

1958年(四十七岁)

《1857—59年印度民族起义》出版;作为中国作家代表团成员,参加在苏联塔什干举行的“亚非作家会议”。

1959年(四十八岁)

当选为第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应邀参加“缅甸研究会五十周年纪念大会”;翻译自梵文的印度古代寓言故事集《五卷书》中译本出版。

1960年(四十九岁)

为北京大学东语系第一批梵文巴利文专业学生授课。

1962年(五十一岁)

应邀前往伊拉克参加“巴格达建城1800周年纪念大会”;当选为中国亚非学会理事兼副秘书长。翻译自梵文的印度迦梨陀婆的剧本《优哩婆湿》中译本出版。

1964年(五十三岁)

当选为第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参加中国教育代表团,前往埃及、阿尔及利亚、马里、几内亚等国参观访问。

1965年(五十四岁)

当选为第四届全国政协委员。

1966—1976年(五十五岁至六十五岁)

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冲击。自1973年起,着手偷译印度古代两大史诗之一的《罗摩衍那》,至1977年,终将这部宏篇巨制基本译完。

1978年(六十七岁)

当选为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大学复课,恢复职位,重新担任的东语系系主任;作为对外友协代表团成员,前往印度访问;担任北京大学副校长和北京大学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合办的南亚研究所所长。

1985年,北大与社科院分别办所后,继续担任北京大学南亚研究所所长,至1989年底。12月中国外国文学会成立,当选为副会长。

1979年(六十八岁)

受聘为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文学卷编委会副主任兼任南亚编写组主编;中国南亚学会成立,当选为会长;专著《罗摩衍那初探》出版。

1980年(六十九岁)

散文集《天生心影》出版;被推选为中国民族古文字学会名誉会长;中国语言学会成立,当选为副会长;率领中国社会科学代表团赴联邦德国参观访问;应聘为哥廷根科学院《新疆吐鲁番出土佛典的梵文词典》顾问。12月被任命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散文集《季羡林选集》由香港文学研究社出版。

1981年(七十岁)

散文集《朗润集》、《罗摩衍那》(二)分别出版。中国外语教学研究会成立,当选为会长。

1982年(七十一岁)

《印度古代语言论集》,《中印文化关系史论文集》,《罗摩衍那》(三)、(四)分别出版。

1983年(七十二岁)

获北京市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当选为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同年被选为六届人大常委;在中国语言学会第二届年会上当选为会长;参加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筹备组工作。学会成立,当选为会长;《罗摩衍那》(五)出版。

1984年(七十四岁)

任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受聘为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主任、委员;当选为中国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学会成立,当选为会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当选为副会长;《罗摩衍那》(六)、(七)出版。

1985年(七十四岁)

主持的《大唐西域记校注》出版;参加在印度新德里举行的“印度与世界文学国际讨论会”和“蚁蛭国际诗歌节”,被大会指定为印度和亚洲文学(中国和日本)分会主席;组织翻译并亲自校译的《〈大唐西域记〉今译》出版。

作为第六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中国代表团顾问,随团赴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斯图加特参加“第十六届世界史学家大会”;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第四届理事会理事;翻译自英文的印度作家梅特丽耶?黛维的《家庭中的泰戈尔》中译本出版。

1986年(七十五岁)

当选中国亚非学会副会长;应聘为中国书院导师;北京大学东语系举行“季羡林教授执教四十周年”庆祝活动;《印度古代语言论集》和论文《新博本吐火罗语A(焉耆语)〈弥勒会见记剧本〉1.31/21.31/11.91/11.91/2四页译释》,同时获1986年度北京大学首届科学研究成果奖;率领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访日赠书代表团回访日本。

1987年(七十六岁)

应邀参加在香港中文大学举行的“国际敦煌吐鲁番学术讨论会”;主编的《东方文学作品选》(上、下)获1986年中国图书奖:《大唐西域记校注》及《大唐西域记今译》获陆文星—韩素音中印友谊奖;《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和政策研究优秀成果奖。

1988年(七十七岁)

论文《佛教开创时期一场被歪曲被遗忘了的“路线斗争”—提婆达多问题》,获北京大学科学研究成果奖;任中国文化书院院务委员会主席;受聘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国文学翻译奖”评委会委员;受聘为江西人民出版社《东方文化》丛书主编。应邀赴香港中文大学讲学。

1989年(七十八岁)

获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从事民间文艺工作三十年”荣誉证书;国家语言工作委员会授予“从事语言文字工作三十年”荣誉证书。

1990年(七十九岁)

任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名誉副主任;论文集《佛教与中印文化交流》出版;《中印文化关系史论文集》获中国比较文学会与《读书》编辑部联合举办的全国首届比较文学图书评奖活动“著作荣誉奖”。

受聘为《神州文化集成》丛书主编;受聘为河北美术出版社大型知识画卷《画说世界五千年》十套丛书编委会顾问;当选为中国亚非学会第三届会长;受聘为香港佛教法住学会《法言》双月刊编辑顾问。

1991年(八十岁)

受聘为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名誉副主任。

1992年(八十一岁)

被印度瓦拉纳西梵文大学授予最高荣誉奖“褒扬状”。

1993年(八十二岁)

在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常委第二次会议上,被选为民盟中央文化委员会副主任;获北京大学505“中国文化奖”;受聘为泰国东方文化书院国际学者顾问。

1994年(八十三岁)

主持校注的《大唐西域记校注》、译作《罗摩衍那》获中国第一届国家图书奖;赴曼谷参加泰国华侨崇圣大学揭幕庆典,被聘为该校顾问;获中国作家协会中外文学交流委员会颁发的“彩虹翻译奖”;

任《四库全书存目丛书》主编纂。先后担任《传世藏书》、《百卷本中国历史》等书主编;应聘为宝山钢铁(集团)公司宝钢教育基金理事会顾问。

1995年(八十四岁)

《简明东方文学史》获全国高校外国文学教学研究会首届优秀著作奖。

1996年(八十五岁)

《人生絮语》、《怀旧集》、《季羡林自传》、《人格的魅力》、《我的心是一面镜子》、《季羡林学术文化随笔》分别出版。

1997年(八十六岁)

《文化交流的轨迹——中华蔗糖史》(上)、《朗润琐话》、《精品文库?季羡林卷》、《中国二十世纪散文精品?季羡林卷》、《东方赤子》分别出版;主编的《东方文学史》获第三届国家图书奖;

《赋得永久的悔》获鲁迅文学奖;被山东大学、曲阜师范大学、柳城师范学院分别授予名誉学术委员会主任、名誉校长、名誉院长。至1997年底《季羡林全集》总32册已出版16册。

2006年(九十五岁)

被评为“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2008年(九十七岁)

1月27日,获得印度国家最高荣誉“莲花奖”,这是中国人首次获得这一殊荣,印度媒体用“‘莲花奖’首次跨越喜马拉雅山”来形容这次特殊又迟到的授奖。

5月12日,日本学士院正式聘任季羡林先生为客座院士。季羡林先生成为百年来第一位获得日本学士院客座院士身份的中国籍会员。

5月15日,季羡林向四川地震灾区捐款20万元,帮助修缮校舍。“至少有三次,季先生合上双目,眼泪大滴大滴地滚落”。

9月27日,德国哥廷根大学颁发证书,授予季羡林教授、博士为哥廷根大学杰出校友。

2009年(九十八岁)

2009年7月11日上午9时,季羡林先生在北京301医院辞世,享年98岁。

同类推荐
  • 千家诗

    千家诗

    本书汇聚《千家诗》的各种今注今译成果,按照七绝、五绝、五律、七律的顺序分为四个部分编排,每部分篇目保持原有顺序。除订正讹误外,还作了详尽的注解,加入丰富的译文,使之更加通俗易懂,并尽量体现诗歌的韵律美。同时配以古典雅致的画作,使读者在诵读经典的同时,更直观形象地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浑然天成。本书为每首诗都标注汉语拼音,为孩子们扫清阅读障碍,更易诵读。
  • 毛泽东这样学习历史这样评点历史

    毛泽东这样学习历史这样评点历史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毛泽东读史说史,在于适当的应用。他一生走遍大江南北。解放以后,每外出必自备中国地图,找好路线和方位;每在一处会议,就要向所在地的图书馆查阅大量图书;每到一地,还要查阅地方志和有关本地历史文化书籍,和当地人员畅谈、作情感交流。这也是读史的别致处,也是他不断深化自己研读历史的一个方法。毛泽东对历史的评说,虽然很多是片言只语,甚至是日常生活中的闲话,但却能折射出这位历史人如何运用历史,恰到好处。
  • 林下云烟

    林下云烟

    精选了郑逸梅写人物、谈掌故、品艺事、话图书的文章上百余篇,撷英采华,变成这部郑逸梅美文类编。共分人物编、书话编、掌故编、艺事编四辑。所选皆为郑文精粹,而又以类相从,可以和而观之,也可性有偏嗜,各取所好,一编在手,尽享快乐阅读的陶然之感。
  • 解密中国大案(四)

    解密中国大案(四)

    因为作者的采访和掌握的资料是一手的、真实的、独家的,所以本书对于案件的报道是具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而且大多内容是读者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一鹤用纪实文学的方式记录中国法制进程的一些片段,本书所展示的案件都在北京和全国产生过一定影响,有的案情也通过各种传播渠道为广大读者所知。但与其他媒体报道不同的是,本书的内容全部来自丁一鹤对案件当事人的亲自采访和他所接触的相关案卷。而且是对案件鲜为人知的内幕进行原汁原味的展示和披露
  • 夕阳残照(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夕阳残照(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热门推荐
  • 绝世惊华:逆天薄情妃

    绝世惊华:逆天薄情妃

    “我爱你,但是从明天起,你就是敌国京城第一头牌。”他眸底竟是冰冷而凉薄。她冷笑,“我不配让你这样尊贵的人爱!”他残忍地笑了。皇上,想爱我可以,拿出诚意来,想卖我,你就滚开!【女主从弱变强文】
  • 故事里的事

    故事里的事

    《最好看的当代名家小小说:故事里的事》收录了作者田洪波写就的六十则小小说,共分为六辑-彩云追月、天空之城、泪光翅膀、带刺玫瑰、烟雨凤凰、断桥残雪。作品大多弃绝修饰,力避娇作,直面人性。在叙述故事时,作者故意弱化写作技巧的运用,敞开心扉,或幽怨倾诉,或直面人生百态,以平实追求自然逼真的艺术效果,读后引人深思。作者善于在平淡的日常生活中发现美和善,能够以小见大,于尺寸篇幅中彰显人生况味。这与当代中学生甚至成年者所需要的精神补给是相契合的。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旧制度与大革命

    旧制度与大革命

    《旧制度与大革命》是法国历史学家托克维尔的著作,通过对大量史实的分析,揭示了旧制度与法国大革命的内在联系。本书探讨的是法国大革命时期原有的封建制度由于腐败和不得人心而崩溃,但社会动荡却并未带来革命党预期的结果,无论是统治者还是民众,最后都被相互间的怒火所吞噬,是研究法国大革命时期历史的必读书。
  • 宠妻成瘾:亿万前妻买一送二

    宠妻成瘾:亿万前妻买一送二

    (汐若新书已发,书名《完美婚宠:帝少vip爱人》,新书求收藏求推荐求一起快乐玩耍~么么哒)“老婆我们复婚吧,”某男可怜兮兮盯着某女。某女傲慢的抬起头,“我不要,除非……”********某一天,“儿子,你爹地想要和你妈咪复婚,你怎么看?”腹黑儿子很变态,“妈咪你忘记了没良心爹地当年怎么对待你的吗?”杨绍林因自己有这样一个混蛋儿子而感伤。小丫头笑嘻嘻的说:“妈咪,你和爹地复婚吧,这样我们就不会是没有爹地的孩子。”当腹黑遇上腹黑,外加一个腹黑儿子,拼的是经验,拼的是演技,那么,且看谁更技高一筹。【本文已完结,放心阅读。】风汐若的群号:【139845733】,微信:【keshirui3310】
  • 世界最具品味性的小品随笔(5)

    世界最具品味性的小品随笔(5)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悍凤戏邪皇

    悍凤戏邪皇

    男女通吃?荒淫好色?昏君的情趣能不能再变态些!与其失身给这样的禽兽,倒不如找个清秀俊逸的美男,献出自己宝贵的第一次。月黑风高夜,天雷勾地火。终于叫白染宁逮着了机会,化身野兽,将眼前柔中带怯,楚楚动人的绝色美男给霸王硬上弓了!“皇皇皇……皇上!”却不料,人有旦夕祸福,月有阴晴圆缺。望着身下被自己凌虐得气息奄奄,满身伤痕的美男子,白染宁刚飘上云端的心,就如那庐山大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一跌跌到深渊底。★☆★☆盯着男子俊美无匹的侧脸,以及刚毅性感的裸背,白染宁决定豁出去了,踏前一步,无比认真地说:“皇上,其实臣妾根本不是女人,而是人妖,原为男儿身。”停下脱衣的动作,萧祁夜转身,目光热切地看着她,“不管你是男是女,朕都爱你如命,此生不渝。”擦……你这大变态!★☆★☆白染宁:皇上,臣妾怕冷,不能脱衣睡觉。萧祁夜:来人,端十个火盆进来!囧……白染宁:“皇上,臣妾突感身子不适。萧祁夜:来人,传太医!我哭……白染宁:皇上,臣妾害羞。萧祁夜:害羞?你在捏朕屁股,摸朕龙鸟的时候,怎么不知道害羞?乖,快把衣服脱了。不要啊……★☆★☆“听说了吗?皇上下旨,大燕国所有臣民,从今以后都不许吃猪肉。”“为什么?”“因为彘妃娘娘说,猪是天底下最聪慧有灵性的动物,人们应该尊敬它。”……“看到了吗?最近上京开始流行一种花蝴蝶妆,女人们全都身着彩衣,面施白粉,口涂红唇,满头珠钗。”“为什么?”“因为这是彘妃娘娘最喜欢的装扮,皇上觉得非常漂亮。”
  • 凯迪克图画书经典全集

    凯迪克图画书经典全集

    《凯迪克图画书经典全集》所有的题材都由凯迪克亲自挑选,古老的经典童谣、18世纪著名作家的作品加上作者自己天马行空的想象,完美呈现每一部作品里,广受小朋友的喜爱。本书精选凯迪克最经典的10本图画书合为一本。期待您和您的孩子在如诗似画的阅读中,享受到无尽的阅读乐趣,领会到故事中值得深思的道理。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