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4800000029

第29章 1敬人者人恒敬之

第二卷第二章 立德:感天爱地聚福缘

作为长者,他儒雅敦厚、温和慈祥;作为学人,他严谨求实,富有学术的良知。作为中国人,他热爱故土,宣称烧成灰也烧不毁一颗爱国心。存于天地,他便顶天立地担当着每一个角色;飘然而逝,他为后代留下一座敬天爱地的精神丰碑。

第二章1敬人者人恒敬之

季老从来不会大动一个人的文章,他可以否定,觉得写得不好,但是他不会改动的。

——学者张光璘

“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乃中国的一句俗语,如今且在此处大胆改成“有‘礼’走遍天下,无‘礼’寸步难行”。为何有此一改,当先从孔子说起。《论语?季氏》有曰:“不学礼,无以立。”一个人如果不懂得礼仪,就无法立身处世。

针对礼貌的问题,季羡林先生讲述了一个情景。在公共汽车上,由于人很多,大家你推我挤,难免踩一下碰一下,就因为这么“一下”,有的人便破口大骂,甚至大打出手。一时间拳脚你来我往,时有殃及无辜者,愤愤而语,好不热闹。这种情景在当今社会是多见的。

为证礼仪、礼貌之重要性,季老引用香港《公正报》上的一段话:“富者有礼高质,贫者有礼免辱,父子有礼慈孝,兄弟有礼和睦,夫妻有礼情长,朋友有礼义笃,社会有礼祥和。”这段话足可说明“知礼守礼”对生活、交往、社会的重要性。

孟子曰:“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荀子也曾经说过:“仁义礼善之于人也,辟之若货财粟米之于家也。”而唐代贤相张九龄也称:“人之所以为贵,以其有信有礼。”可见自古以来,我国的先贤都非常注重礼仪,认为只有懂得礼仪的人,才能受人尊敬,游刃有余存于世。

春秋时期,孔子和他的学生们周游列国,宣传他们的政治主张。

一天,他们驾车去晋国。一个孩子在路当中堆碎石瓦片玩,挡住了他们的去路。子路大声叱喝这个孩子,可孩子佯装没听见。子路没有办法,便将此事告诉车内的孔子。

孔子走下马车,对这个孩子说:“你不该在路当中玩,挡住我们的马车。”孩子指着地上说:“老人家,您看这是什么?”孔子一看,是用碎石瓦片摆的一座城。孩子又说:“您说,应该是城给马让路还是马给城让路呢?”孔子被问住了。

孔子觉得这孩子很懂得礼貌,便问:“你叫什么?几岁啦?”孩子说:“我叫项橐,7岁!”孔子对学生们说:“项橐7岁懂礼,他可以做我的老师啊!”

项橐垂髫之年,便知“马让城”的道理,告诉孔子凡事应有“先来后到”,即便对他这个孩子,也应讲究礼仪,而不能以大欺小。孔子对项橐的知礼大为推崇,后来甚至拜其为师,成就一段千古奇话。

礼仪不仅能让一个人显得高尚而有涵养,对于身处社会各个阶层的人来说,皆非常有用。孔子认为对于一般人来说,“不学礼,无以立”,而对统治者来说,“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

晏子是战国时期齐国的卿。有一回,晏子和一些大臣一起陪齐景公饮酒。齐景公最爱喝酒,他一喝酒便忘乎所以,甚至喝得酩酊大醉,几天不醒。这时,正喝在兴头上,景公便说:“寡人今天愿与各位爱卿开怀畅饮,请不必拘泥于礼节。”

晏子一听很是忧虑,便严肃地对景公说:“君王这话不对。臣子们本来就不希望君王讲礼法。本来力气大的人可以称为兄长,胆量大的人可以杀掉他的官长和国君,只因为畏惧礼法才不敢这么做。如果臣下都随心所欲,只凭力气和胆量行事,就会天天换君主,那您将在哪里立足呢?人之所以比其他动物高贵,就是因为人能用礼法来约束自己,所以不能不讲礼节。”

景公觉得很扫兴,便不理晏子。过了一会儿,景公有事出去,除了晏子安坐不动之外,其他大臣都站起身来相送。等景公办完事回来时,晏子也不起身相迎。景公招呼大家一齐举杯,晏子却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把酒喝了。

景公见晏子这样不拘礼法,气得脸色铁青,瞪着晏子说:“你刚才还大讲特讲礼法是如何重要,而你自己却一点都不讲礼法。”

晏子连忙离开席位,叩头谢罪,说:“臣不敢无礼,请大王息怒。我只不过是想把不讲礼节的实际状况做给大王看看。大王如果不要礼节,就是这个样子。”

景公恍然大悟,说:“这的确是寡人的过错。请先生入席,我愿意听从您的教诲。”

晏子通过不守礼法的行为,告诉齐景公礼仪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正是因为礼法的存在,人们才能抛弃野蛮的生活状态,在礼法的约束下和平共处,共建繁荣。

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无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如果一个人不懂礼,必会给社会带来不协调的后果,行走于世也会处处碰壁,寸步难行。反观之,倘若人人都讲礼貌,便会像孟子所说的那样:敬人者人恒敬之。你给予他人足够的尊敬,他人也会始终尊敬你,行走于天下之间应可罕见人际摩擦,诸多干戈也能化为玉帛,社会因此祥和不已。足见“礼”之于人的重要性,不可掉以轻心。

同类推荐
  • 最美丽的古典诗词(大全集)

    最美丽的古典诗词(大全集)

    在编写体例上,本书按照时间顺序,兼及诗文体裁,从周秦诗音写起,包括诗经、汉魏辞赋、乐府诗、魏晋六朝诗、唐诗、宋词、元曲。每章先录原文,后是注释,紧接着是赏析文字,以便更好地帮助读者了解诗词曲赋的创作背景和寓意情感。
  • 后来我们说

    后来我们说

    青春是什么,也许青春是我们不禁意间丢失的那块橡皮,也许是被风胡乱吹起的头发。也许是阳光从树缝里撒下,也许是河面颤抖的莲花。青春是美丽的故事,是我们说不完的诗……
  • 世界最具品味性的小品随笔(5)

    世界最具品味性的小品随笔(5)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宋词选(青少版名著)

    宋词选(青少版名著)

    宋词乃中国词史上的艺术巅峰,几百年来,一直以自己丰富的情思意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为广大读者所喜爱。本书精选宋词中的经典之作,进行详尽的注释和精辟的评述,将帮助读者更好地领略宋词的迷人风采,使读者得到更多的人生体验和美的陶冶。朋友,如果你想深刻了解宋代辉煌的文化艺术,如果你想领略词有别于诗的迷人风采,如果你想得到更多的人生体验和美的陶冶,就请到宋词佳境中遨游一番吧!相信你一定会有收获的。
  • 中国2012年度诗歌精选

    中国2012年度诗歌精选

    2012年的中国诗歌相对于以往,更加安静与结实了。安静指的是诗人的胸怀。诗人与诗人之间,无论是网上还是各种关于诗歌的集会,前些年那种相互之间的指责、诋毁,甚至谩骂几乎没有了,留下的是真正的诗歌论争的声音。起眼东西南北,各路诗人、各种拳脚与路数都认清了一个道理,“拿作品说话”。以往那种各自“我是天下第一”的幼稚已经随风飘去。结实指的是创作的姿态以及作品呈现出的思考。尽管我们现在很难在众多的诗歌里挑出一首成就一个诗人。但平心而论,即使朦胧诗时代、即使“第三代”留下的“经典”,与现在诗人们的创造相比,现在的诗歌从技术层面、思想层面的优势也是显而易见的。
热门推荐
  • 鸾倾宫之如妃当道

    鸾倾宫之如妃当道

    一朝为妃,宫中权势瞬间倾倒。恩宠于身,傲然新旧容颜更替。如玥满心以为,这是她入宫以来最好的时候。大权在手,能与皇后分庭抗礼。恩宠不减,即便新人娇艳,可皇上的心始终怜惜自己。岂料小公主的夭折,再度掀起后宫里血雨腥风的争斗。刺骨的伤痛背后,竟然是蓄谋已久的杀害!
  • 飞升在妖界

    飞升在妖界

    小人物阿三渡劫倒霉地飞升到了妖界,在同鲶鱼妖战斗后获得了两个半膘子神器——铛铛剑和铛铛盾,他想在妖界好好地生活,却碰到了万年不遇的妖魔之战。在战争中与各种明暗势较量,波折重重,磨难纷纷,生命和爱情屡受考验,但是阿三凭借坚定信念战胜重重艰险屡克强敌。
  • 卫氏风云

    卫氏风云

    汉武帝末年,虽然不再波澜壮阔,却是暗流涌动。随着大将军卫青的逝世,皇后卫子夫的失宠,曾经风光无限的卫家已经风光不再。卫风,长公主最溺爱的幼子,卫青寄托了最大希望而又最不放心的儿子,带着不知从何而来的奇思怪想,懵懵懂懂的闯入了这个充斥着阴谋与阳谋、卑鄙与高尚并存的世界。他是将卫氏推向败亡的深渊,还是重铸卫氏的辉煌?
  • 我为伊人狂

    我为伊人狂

    以大型百货商场为背景,讲述男主从学生时代的纯洁初恋,到进入职场的勾心斗角,十几年间经历了感情的跌宕起伏,事业的峰回路转……
  • 男人请走开:独立的女人更美丽

    男人请走开:独立的女人更美丽

    谁说女人要靠男人?谁说女人不能自食其力?谁说女人要向男人伸手要车要房?谁说女人失恋就寻死觅活?谁说女人不能独自精彩?在古代,女人被视为男人的附属品;在现代,即使女人被称为半边天,但仍有人在潜意识中认为女人就应该以男人为中心。让这些传统的老观念统统见鬼去吧,女人不属于任何男人,更不必要依靠任何男人,她们自己完全有能力精彩地生活,无论是物质上还是情感上都自立自强。如果还有人妄图把女人看做男人的依附,姐妹们,请大喊一声:男人请走开!
  • 盖世英雄

    盖世英雄

    这是一个多彩的世界:有类人的妖,有吃人的怪还有人不像人的魔。更有通天彻地“修法士”……质资极差之人,如何扭转乾坤,成就盖世英雄!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阴阳掌控

    阴阳掌控

    言天枣被卷入妖怪界的纷争。她身边怪事不断,其中扯出多少辛酸和深情。伴随着身世之谜,经历了生离死别的伤痛,看到了尔虞我诈的世界,机关算尽只为‘生存’两字。终究逃不过那个命运,她说,“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听说我死后会留下悲伤的眼泪,也不知道有多少人会记住我的存在。世界存在于一瞬……
  • 每天一堂生活经济课

    每天一堂生活经济课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充满了经济学的运用,经济学是每个希望生活更幸福的人的学问。经济学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以及经济学规律对生活的巨大作用。本书的文章大多以短论为主,针对经济与社会生活中发生的一些引起作者注意的事件,探讨经济中的一些问题。文章既有经济学之内的经典解释,又有经济学之外的通俗剖析,文词符合作者一贯的风格,流畅简洁,大处着眼,小处入微,让读者在坐而论道中轻松地领会经济学的高深内容。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