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46200000017

第17章 学风好,才能素质好(7)

某友曾在地方大学工作多年,指导及批阅的学生平时作业和毕业论文,少说也有几千篇了,据说其中没有几篇完全是自己写的。而且,那些写得越“好”的,往往也是抄袭越严重的。有啥办法?如此不堪之教风、如此不堪之学风、如此不堪之文风,岂能以一人之薄躯而力挽狂澜、中流砥柱?对他而言,无非是将那些抄袭卷子判个较低的分数,惟此而已。问题是:一,他还不能给人家不及格,否则就要恨他一辈子,乃至当场要来找他麻烦也!二,当今大学生论文(包括平时作业),完全不抄袭的可能只占1/10,完全抄袭的可能也只占1/10,而有8/10是一部分抄袭(一小半或一大半),又该怎样“法不责众”?

本来,一个人的知识面毕竟不够,普通大学生的文化水平更加有限,要从事科研活动、撰写论文,肯定得参考大量文献,挪借人家的一部分已有成果,文章中适当引用一些他人的资料,那是可以的,也是应该的。大学生写论文要是一点都不查找文献、插入材料,那才是内容空洞、思想简单、知识贫乏、语言干巴、毫无价值呢!连人家“诗圣”杜甫也说:“无一字无来处。”连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中,也得借用大量文献。连《资治通鉴》、《战争与和平》、《理想国》这样的不朽巨著中,也有连篇累牍的引用。

关键是,你的引用比例是否合适,是否非引用不可,是否引用得高明,产品主体是否属于你的纯原创成果?引用与抄袭,毕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是引用还是抄袭,明眼人一看就知。抄袭,一则不道德,窃取他人成果;二则学风不正,易养成偷懒的坏习惯;三则自己没有参与,则永远不会进步。

既然“天下文章一大抄”了,那还得“看你会抄不会抄”啦!通篇抄袭、原文照搬,当然是最愚蠢、最偷懒的;没有吃透自己的论点、所参考的材料,结果论点与材料“驴唇不对马嘴”“风马牛不相及”,或者顺序混乱、莫名其妙,或者内容有问题,连自己都不知道在说些什么,那自然是愚蠢的;根本是胡乱拿来、囫囵放入,掐头去尾、颠三倒四,只抓一家、不计其余,那也是偷懒的。“高明”的做法是,既要吃透论点,又要吃透材料;既要有高深理论,又要能旁征博引;既要条理清楚,又要学会打散;时而直接引语,时而间接引语;时而报刊书籍,时而影视网络;时而当代明星,时而远古圣贤;既要看不出是抄袭的,又要使自己的文章在观点、分析、举例、结构、行文、体式上没有问题;同时,最好观点、材料都要新颖、超前、独家——那也不容易呢!高明的抄袭,其实已接近于再创造了。(读者千万不要以为这是在透露“机密”、教唆犯罪,那就冤枉了。)说实话,老兄既然有这么高的水平了,何不自己写?那一定是平时太忙了,写论文没时间,又不想那么累么!不过,再高明的抄袭也还是抄袭呀!本质并未改变。盗窃他人精神果实,很不道德,老兄“可以休矣”!

大学4年(研究生是7年、博士是10年),毕业论文乃你在这么长时间里学习、见闻、经历、思考的集中和总结,应该要总体并真实地反映你的学问和能力,这才不枉度过了人生中这么一段青春美好的时光。可是,你却为了偷懒、求易;甚至这4年你干脆是白读了,根本没学什么东西,也没有什么学问,只好“忽悠”老师,蒙混过关,骗张文凭,于是大行抄袭之举,东拼西凑,巧取豪夺,“克隆”他人成果,这有什么出息,算什么本事呢?

要想真正感到光荣、自豪,给未来留下一些美好的回忆;要想做个有前途的大学生,将来能很好地把自己的专业用到实际工作中去,毕业论文就必须自己认真地来写!如何确定选题,如何寻找材料,如何行文布局,如何修改润色……整个过程都应该自己来完成。这样难度是大一点,花的时间、精力多一点,可是值得啊!越是不容易得到的东西就越宝贵,将来就越珍惜,回忆就越美好。谈恋爱找朋友、就业创业……也都是同一道理。

8、“没有大四的大学生”

——专科生怎能看不起自己?

专科生是大学部落里最低下的一等。在他们自己看来,甚至在其他人看来,这简直不是上大学,而是“职业培训”。他们连个学位都没有,只待2年或3年后毕业,走入实际工作岗位,“快出效益”。他们的课程,亦多半面向专业技能与实用知识。专科生,特别是综合大学里的少数专科生,往往过分自卑,总觉得不如别人,头老低着。这实在是没认清自我,看扁了自己。专科生应摆正自身社会位置、明了自身角色特点,把技术学到家,到最能发挥个人专长的具体岗位上去,干出一番成绩来。专科生不必同别人争地位、比名望。扎扎实实求学、扎扎实实做人。不唯专科生,所有学生,所有人都宜如斯。要明白一个道理:“在社会主义大厦上,哪怕一颗小螺丝钉,也必不可少。”

起点低还能成为一种动力。许多重点大学的硕士、博士研究生,甚至导师、教授们,当初也就是专科出身。他们专科毕业后步入社会,几年实践,在重新返回校园后,造诣较其他学友更呈顺捷趋势。其中有个人刻苦的成分,也有稳实的实践经验相助。尤工科为多。反之,大量本科生或因不愁就业而不思进取,或因久居书房而滞难超越。“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看来,许多事物并不能以表面现象来定夺。

中国的大专(即高等专科)最初是计划经济之产物,是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尤其工科类),类似今之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及其他类似社会教育机构)。它不像本科教育以培养全面的知识能力为主,要打好综合基础与素质,所以课程较多、较全、较基础,学制4年甚至更长;而是以培养职业技能、实践操作为主,课程相对少些窄些,学制也就短些,一般3年或才2年。比如本科的中文,专科就成了文秘;本科的物理,专科就成了机械修理;本科的会计做的是全盘统筹,专科的会计做的是业务细节。它要求在短时间内把学生培养出来,参与到实际工作岗位上去。实际工作岗位所需的知识与技能,在专科3或2年里,这些课程便能全部掌握。正因为专科教育具有很强的职业技能培训性质及特色,所以其实习、实践、实验的机会与时间也非常多。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中国的高等专科教育,很好地满足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行各业具体工作之需要,弥补了本科教育不足,或者说是本科教育一个很好的补充;有时,它还真有本科所没法比的许多地方。而从实际情况看,专科生的素质也不一定就比本科生差;相反,他们的实际运用能力、职业适应能力还比本科生强。

做个笼统比较,专科是干具体工作的,本科是搞学问研究的。在一所学校里,本科毕业的老师也许知识更丰富、基础更全面;而专科毕业的老师也许上课能力更强、教学经验及同学生的交往更擅长。总之,专科与本科各有侧重、特色与优势。就看你愿意干什么工作,追求什么理想了。直到今天,专科与本科、专科生与本科生,他们的区别与比较也大致如此。在社会上双方都需要,缺一不可,不存在谁优谁劣、谁高谁低;他们必须也应该互相补充,彼此学习,共同合作,融洽交流,才能干好工作。

正因为专科只有3年或2年,他们便被戏谑地称为“没有大四的大学生”(或叫“没有学位的大学生”),是大学生部落里极独特、尴尬甚至最低下的一支。所以他们常常很自卑,在本科生面前抬不起头来,不好意思去本科院校见老同学。这种“专科情结”往往分化为两个阵营:一种是“破罐子破摔”、自暴自弃,反正将来能找个不好不坏的工作,反正学习再不努力、成绩再差,这工作也能应付,于是不求上进,混过3年;一种是变弱势为动力,奋发进取,或学业优异或技术精湛,他日即功成名就:或考上本科甚至硕士、博士,比一般本科生还强;或在具体工作岗位上表现出色,成果斐然,频获奖励。“专科情结”大不必要,你们只是分工不同罢了,无须妄自菲薄。

但到了现下,中国的专科学校却越来越难办了;专科生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了。这是时代发展的结果。一方面,如今社会唯学历论,大学招生越来越多,大学生越来越多,而工作岗位越来越饱和,于是各单位水涨船高,非本科生甚至研究生不要。这是市场自由竞争的表现,也与各单位缺乏主见,一味紧随潮流有关。另一方面,专科教育尽管保持了自己的优点与特色,但是改革力度不大,创新不够;而社会教育分工越来越明晰,许多民办或公办职业技能培训学校与机构涌现,他们若是富有创新,市场针对性更强,实用性更明显,又善于宣传与营销,特别是其培训周期短,学校与学生开支均少,双方都更划算,便大大抢了专科的饭碗。

在本科与各种培训机构的两重夹击下,专科学校前途渺茫。人家单位若要高学历、综合素质好的,自然先想到本科生;若只要干具体工作的,又自然先想到培训学校,没那么复杂。另外,适龄青年要读大学,也先想到至少得读本科,当然更爽;或干脆不念大学,去培训学校学点实际技能得了,开支少,见效快。不管从哪方面看,人家都会要两头不要中间。专科学校不上不下,实在尴尬!

于是,这些年来许多专科学校出现了大变动:或实在难以为继,干脆倒闭;或被本科院校合并,其中不清不楚处依然殊多;或改为职业技能培训性质的教育机构,但换汤没换药,与民间学校竞争仍老处下风;或走“新高职”路线,名字换为“学院”,似乎升级为本科了,但水平与风格还在原地,且同样竞争不过老牌本科院校;或还在坚持办学,但缺乏改革也不知如何改革,风雨飘摇,随时可能划上句号。中国的大专,你究竟还能走多远?

像这些高等专科院校,还是要保留一部分的,但一则数量不能太多(那些属于纯计划体制、重复建设、没有特色、与现实脱节、无法适应时代的学校,须尽快撤消和改换),二则应考虑如何保持优势并创新(特色与优势不要丢,但又得全面、深入改革,向本科及各种培训机构学习和借鉴),“与时俱进”,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站稳脚跟,并力求发展。

至于大专生自己,若要成为有前途一族,一方面不要妄自菲薄、自暴自弃、慌张担忧,应保持一个健康、良好、平和的心态;另一方面仍得努力进取,或知识扎实,考虑将来再向高一级学历深造;或学好技能,将来在实际工作中有精彩发挥。当然,或具备特长、爱好;或能根据时代特征、自身情况及时调整现在的学历、专业、职业方向、人生选择,那也很不错。总之,你若能意识到自己一生都是在学习,都是在寻找理想(包括事业、职业),这3年(或2年)只是很短暂很次要的一个段落,那你就算超越自我了!

同类推荐
  • 开放你的人生,做最好的自己

    开放你的人生,做最好的自己

    人生变幻,目前的困境只是暂时的,偶尔一两次的失败并不代表什么,挺起胸来,你还有更长的路要走。打破禁锢,开放自我,充分相信自己的未来充满阳光,不断超越自己,做好现在的工作,做最好的自己,你将踏上更高、更广的舞台!
  • 小故事大道理(全集)

    小故事大道理(全集)

    一书在手,尽览人生哲理;触类旁通,领悟成功真谛。一滴水,可以折身太阳的光辉;一本书,可以滋养无数的心灵。本书共收录近1000则小故事,它们涵盖了幸福人生的所有诠释,有习惯养成、职业生涯、财富金钱、潜能激励、爱情婚姻、交际处世、心灵境界等47辑32类。这些精辟的小故事背后,都隐藏着无穷的思想和智慧。如果把一盏灯放进全黑的房间,黑暗会瞬间消失,房间顿时有了光明。这时,如果增加十盏、百盏或千盏明灯,房间就会变得越来越亮。愿书中的这些哲理故事能成为点亮你人生的灯,在它的照耀下,我们可以把不快的忧伤变为沉醉的美酒,把午夜的黑暗化为黎明的曙光,使原本没有意义的人生之旅变得格外轻松、欢快、达观。
  • 致加西亚的信

    致加西亚的信

    风靡全美,全球销量超过8亿册。问世以来,始终雄踞畅销排行榜前十的超级经典。本书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致加西亚的信》经典内容,第二部分根据经典内容进行延伸解读,从浮躁、社会环境的喧嚣、只说不做到执行落实能力低下等各种职场问题入手,进行最新解析,作为罗文精神的当下职场最新执行版。
  • 生活自立的故事(崇尚品德的故事)

    生活自立的故事(崇尚品德的故事)

    美德是“1”,任何名誉、财富等都是“0”,只有写好了前面的“1”,后面才可以有无数个“0”,否则一切都只是“0”。植根于爱的土壤,吸取古今中外伟大先贤的美德智慧,致力于帮助父母、老师和儿童,为中国培育有品格的下一代而努力。
  • 与你的梦想一起奔跑

    与你的梦想一起奔跑

    本书是一位投身酒店业的创业者的艰辛历程,他从大山中走出,卖过服装、承包过餐厅、开过酒店,而梦想又带领着他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热门推荐
  • 薄婚

    薄婚

    严晓丽拿起了衣服,看着衣领处的口红,拿起来闻,有股辛酸的味道,她小心翼翼的将那衬衣放进水里洗,将那极致的香水的味道洗去。她打电话请了阿姨来打扫屋子,而她则开始收拾东西,她已经觉得要离婚。她将属于两人的记忆锁进柜子里。然后给纪云峰打电话。“老公,今天晚上回家陪我怎么样?”电话拨通的那一刻,她不知道她是不是打扰他的美梦。“…”“就今天一晚…好吧,随便你吧。我等你…”她放下电话,似乎听见那一侧有女子的嬉闹的声音。她将衣服收拾好,无论今天他回不回来,十二点之前,她会将这份的离婚协议书留给他…一医院里他,他大声的责怪。“你有孩子了,为什么不告诉我?”她在绑匪窝里命悬一线,可是他却疼惜自己的钱。“这是我的孩子,我不会留给你养!从我决定跟你离婚的那一刻!我就没有想过要告诉你!“二、优雅的身段,完美的形体,他走到哪儿都会成为焦点,今晚的宴会也不例外,可惜他身边的女人不是作为妻子的她。“你跟我争了这么久,我以为你赢,可是现在看来,你输的比我更惨?”同学兼情敌讥讽。“他看上的是的首饰,绝对不会是你!失身失名,一无所有?”“你怎么知道是我一无所有……”提起的红色裙子,大步朝着那人群中心的男女迎接上去。“纪总,您好……你看这一款跟当年我枫桥月落比起来如何?忘记自我介绍了,这款新首饰的设计者——是我”三、“孩子我会带回去!你!我也会……”“这个世界,你好像也总不能一手遮天!”四、“你要去把孙子给我要回来!你快点去!““妈……”“我绝对不允许我的孙子跟着那个女人!你要是不去,我就死给你看……那个女人可以不用回来,可是我纪家骨肉绝对不能流落在外。”“你就是跪在我的面前求我,我也绝对不会回来!你儿子贡献只是那么一点小蝌蚪,哪儿比得过十月怀胎……”五、“嫁给我,我愿意接受你所有的一切……包括你的坏脾气……”曾经的伤,只为一句对不起?哀家的群:136360266为什么没有人收藏,为什么没有人评论,为什么没有人送我花花钻钻嗷嗷,我好可怜的……呜呜《休了花心老公嫁别人》《娘子,为夫错了》《妾美不如妻》《二婚不愁嫁》《错价良人》《豪门游戏》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嫡暴

    嫡暴

    倘若心善注定可欺,那么她愿意弃善从恶。倘若弱势注定血流,那么她愿意以暴制暴。长一点来说,这是一个现代女精神病态患者在现代死了,重生到天朝贞隆年间,一边替身为明家嫡女的原主复仇,一边欢喜地将看不顺眼的活人生生解剖的故事。短一点来说,这是由现代白青亭在古代一手欢乐掀起的嫡女风暴。
  • 拍案说史:中国历史的策略与方法

    拍案说史:中国历史的策略与方法

    历史是什么?历史就像是一幕幕相互关联的多幕剧,在绵延几千年的历史中不断上演。历史的素材人人都可以拿来再加工把历史事件放在特定的时空背景之下去思考,历史就会像万花筒一样展现出各式各样的图案。历史之所以成为后世研究的样本,就是因为它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智慧的线索。这些线索,就是历史中的策略与方法;这些经典的策略与方法,至今仍是现代人的智慧源泉。策略是行动方针,方法是执行方案,它们都是在特定思维下产生的应对措施。在同样的处境之下,不同的人往往会选择不同的应对方法,正是因为他们具有不同的思维。古人用他们的经历不断验证了这些道理,也用他们的策略与方法留下了一个个成功或失败的案例。
  • 读懂人生,活在当下

    读懂人生,活在当下

    真实地活在当下,欣然地享受当下,就要无忧亦无悔。无忧就是不要对未来的事作无谓的想象与担心,无悔就是不要对过去已发生的事作无谓的思索与计较。人能无忧无悔地活在当下,才能不被未来与过束缚,才能自由自在、快快乐乐地过一生。
  • 老黄牛升职记:职场人必读的办公室转运学

    老黄牛升职记:职场人必读的办公室转运学

    本书的主旨就在于:给他们提供一种避免吃亏上当的处世哲学;让?们看清职场的形势,摸清自身所处环境的布局;给他们提供一种灵活而有效的工作方式和方法;告诉职场里的老黄牛们,如何尽快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如何能够更快、更好地行走于职场,在职场理直气壮地占有一席之地,创造出辉煌的业绩。
  • 山海经密码2

    山海经密码2

    这是一个历史记载的真实故事:4000年前,一个叫有莘不破的少年,独自游荡在如今已是繁华都市的大荒原上,他本是商王朝的王孙,王位的继承人,此时却是一个逃出王宫的叛逆少年。在他的身后,中国最古老的两个王朝正在交替,夏王朝和商王朝之间,爆发了一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战争。
  • 鲁迅的青少年时代

    鲁迅的青少年时代

    当代青少年正在从鲁迅思想文化宝库中去感受鲁迅的爱国情怀,他的思想与憧憬,他的坚忍不拔、锲而不舍的文人气质,他的从容裕如、游刃有余的练达作风。
  • 沉沦:郁达夫作品精选

    沉沦:郁达夫作品精选

    诗集。收诗一百十九首。分上中两卷。上卷大多反映旧中国的社会现实,揭露豪富对劳苦大众的压迫和剥削;中卷主要表现国外的社会生活,揭露西方世界的腐朽、黑暗和战后欧洲经济的凋敝。
  • 结了婚的那些年

    结了婚的那些年

    原书名《结婚十年-枕边人》普通版:结婚的时候他给了一千块,和一辆自行车。正常版:就是两个医生的故事。这篇文说明一下,大概的模式是一张现在,一张过去,也就是单号也单号是相连的,双号和双号是相连的!!!这狗血的简介啊,依然不会写,我自己觉得爱情是游戏,是一见钟情,是最美丽的相遇,是邂逅,作品标签上面有六个选择,看了好半天然后才发现,我似乎和他们都没有多大的关系,请把它当成一个故事来看,万千人海就是你一个。*想你时你在天边想你时你在眼前想你时你在脑海想你时你在心田配乐:哭砂-张杰首长儿媳:**大婶之作:朱砂曲:**处女座囄婚:*伤情之作:毒婚:家长里短之一痒婚:灰姑娘和白马孽婚之门当户对:能作男女:兽婚*好友之作:炎儿,豪门重生一鸡飞狗跳:俺家大月月:酷王爷遇上穿越妃:*景行-首领小夫人:*七儿:上校夫人:在移动手机阅读平台上使用的名称为《结婚十年:老公,我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