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44600000017

第17章 友伴(1)

§§§第一节 幼儿园·学校·老师

小雪快6岁了,马上就要上小学了,但她坐不住整天想玩儿。

前几天在学校下楼梯时,小雪一不小心导致了趾骨骨折,只能在家休养。

一天,奶奶对小雪说:“宝宝,你在学前班不是学了拼音吗,写几个让奶奶看看好吗?”

一听奶奶的话,正在看电视的小雪顿时撅起了小嘴,说:“我想看电视不想写拼音。”

“那奶奶出几道算术题,你计算一下好吗?”奶奶穷追不舍。

小雪突然大哭起来,说:“我就是不想写也不想算,我不要上学了!”

我能不去幼儿园吗?

3岁的萍萍是个天真活泼、人见人爱的小女孩。可是这几天她一直撅着小嘴,好像很不开心的样子。

妈妈看着一向笑嘻嘻的女儿情绪的突然变化,不知所以,问萍萍:“宝宝,到底怎么了?谁惹我们家小萍萍啦?”

萍萍委屈地看着妈妈:“妈妈,我可以不上幼儿园吗?”

原来是妈妈前几天跟萍萍说要送她上幼儿园的原因。

妈妈接着问:“可是宝贝,为什么呢?”

“上了幼儿园,我一天都看不到妈妈,我好害怕啊!妈妈,我为什么要上幼儿园呢?”萍萍哭着问妈妈。

为什么非要我上幼儿园?

我不想去幼儿园,可以在家里和妈妈玩儿吗?

学龄前教育是孩子从家庭迈向外部环境的第一步,也是孩子人生中非常关键的一步!但是有些年幼的孩子并不理解父母送他们到幼儿园的良苦用心,对上幼儿园非常抵触。孩子害怕与家长分离、害怕幼儿园的陌生环境等都有可能导致孩子不愿意到幼儿园,父母要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对孩子进行说服和教育。

“宝宝不想去,那就不去了!”

孩子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父母不要因为一时不忍心孩子哭闹就妥协,就放弃让孩子接受启蒙教育,这将对孩子的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不上幼儿园(不上学),你想成为废物啊!”

直接训斥、辱骂孩子甚至体罚孩子是最愚蠢的一种教育方法,非但不会得到任何效果,还会适得其反,后患无穷。

“你必须去幼儿园(上学),这是你的义务!”

幼小的孩子心里是根本没有“义务”这个概念的,所以父母这样回答不但不会使孩子心甘情愿地上幼儿园,而且容易导致孩子对“义务”产生强烈的反感,以至于将来抵制履行自己的义务。

“宝宝,幼儿园里可好玩儿了,那里有很多可亲的老师给你讲故事,教你唱歌、跳舞,很多可爱的小朋友和你一起捉迷藏,还有很多好玩儿的玩具,比家里好玩儿多了!”

经常用形象的有诱惑力的语言给孩子描述幼儿园的好处,引导孩子把“快乐”和“幼儿园”这两个概念联结在一起,使他一听到幼儿园就会联想或感觉到快乐,诱导孩子对新的环境和生活产生强烈的期盼,消除他们心中的对陌生环境的恐惧感,尽快融入新的环境。

“你看,咱们每个人都有自己一定要做的事情,爸爸妈妈的事情呢,是工作,养活你和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你现在要做的事情呢,就是到幼儿园,学会和小朋友一起,让老师好好教你们本领,将来长大了呢,也可以好好工作,养活爸爸妈妈,这样才能成为一个大家都喜欢的人。”

用平等的口气告诉孩子,每个年龄阶段的孩子都有自己必须好好完成的任务,爸爸妈妈小时候也要经历这些。完成学习任务后,爸爸妈妈的任务就是工作。

我是不是要像其他小朋友一样送老师贺卡呢?

教师节到了,孩子们都在忙着为老师准备精美的贺卡。

梦梦从小被父母教育要节俭节约,非常为难跟爸爸妈妈开口。

眼看着教师节就要到了,梦梦没有办法只有问妈妈:“妈妈,班里的小朋友都为老师买了贺卡,我是不是也应该像他们一样送老师贺卡呢?”

教师节我是不是该送老师礼物呢?

老师生日,我是不是该给老师送礼物呢?

教师让我们告别愚昧,挥别贫穷,充满智慧,同时也是他们让民族振兴了起来。教师也是无私奉献、不图回报、爱岗敬业、甘作人梯的楷模,他们的精神是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爱戴的。

所以我们不但自己要尊敬老师、热爱老师,还要教育我们的孩子尊敬老师,使之成为我们每个人的自觉行为!

“别人都准备了,你为什么不准备呢?”

父母教孩子盲目地效仿别人的作为是非常不对的,这样会严重阻碍孩子个性的发展以及辨别和处理事情的能力!

“在教师节送老师贺卡只是表达你对老师尊敬的一种方法,其实人们设立教师节的初衷是让你们记住老师为你们付出的辛苦,让你们从心底尊敬老师,这才是最重要的,明白了吗?”

告诉孩子只有发自心底地尊敬老师才是最重要的!

“孩子,教师节是一个向老师表达尊敬和感谢的节日,我们有很多种表达方式,你开动你聪明的大脑想想除了像其他小朋友送老师贺卡外,还可以有什么样的表达方式呢?”

父母多鼓励孩子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处事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如果孩子实在想不出来,父母可以适当地作一下引导,如让孩子自己画张画送给美术老师等等。

我不喜欢李老师,可以不上他的课吗?

放学后,豆豆非常沮丧地回到家,看见妈妈后的第一句话就是:“妈妈,我不喜欢李老师,我可以不上他的课吗?”

妈妈非常困惑,豆豆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想法呢?

妈妈能换个老师给我吗?

妈妈我可以不上课吗?

有些孩子因为不喜欢某一位老师,于是不愿意上那位老师的课,作业也总是勉强应付,结果不但导致师生关系恶化,而且最令父母担心的是孩子的学习成绩也每况愈下。父母发现这种问题后,要及时对孩子不喜欢老师的原因做出分析,并采取不同的对策进行解决,否则会产生意想不到的严重后果。

“不上课怎么能行呢!”

“别的小朋友都去上课,怎么就你特殊,不去上课呢?”

“是不是你犯错心虚不敢面对老师啦?”

面对孩子的任何问题和事情,父母都不要还没有问清事情的原委就开始冲孩子发火、训斥、辱骂,试想孩子以后还会再主动告诉你他的事情吗?

“你为什么不喜欢老师呢?妈妈知道你不喜欢他肯定有你不喜欢他的道理,告诉妈妈好吗?”

听到孩子不愿上课后,不要暴跳如雷、厉声责骂,冷静地听孩子讲述不愿上课的真正原因非常重要,而且这也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所在。

“孩子,不论你是因为什么原因而不喜欢老师,但是你要知道每个人都有缺点、都有不足,对于别人的缺点我们要给予包容和谅解。你想想看,你自己是不是也经常犯一些小错误呢?你犯错误后妈妈是不是每次都原谅你了呢?而且妈妈也没有因为你犯小错误就不喜欢你啊!老师辛苦地传授你知识、教你做人,你应该尊敬老师,不能因为老师的缺点就不喜欢老师,不上老师的课啊!”

以孩子切身的经历告诉孩子每个人都是有不足,都会犯错的,教育孩子以宽容的心包容别人的错误。最重要的是教育孩子必须尊敬老师,只有尊敬老师,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感情。

作为父母都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如今,婴幼儿的早期教育也已越来越受到年轻父母的重视,而属于早期教育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幼儿园教育,是孩子与外界接触的第一个桥梁,父母更应该重视。

但是从家庭到幼儿园,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有些孩子并不能适应,致使很多父母为孩子哭闹着不愿上幼儿园感到困惑。那么,怎样让孩子顺利地上幼儿园并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呢?

首先,让孩子建立“快乐”与“幼儿园”的联结,使孩子一听到幼儿园就会联想到或感觉到快乐。

其次,入园前经常带孩子到幼儿园看看,到各个教室走走,到校园里玩玩儿,和老师拉拉手,和小朋友一起玩儿,逐渐让孩子熟悉幼儿园的环境,逐步接近、接受老师和小朋友,建立与老师以及小朋友的情感联系,提高孩子的安全感,逐步使孩子产生想到幼儿园的愿望。

第三,帮助孩子、让孩子在认知上接受幼儿园的行为方式、模式及交往规则。这样孩子才能更好地遵守各种规则,并成为规则的主人,才能更好地适应幼儿园以及将来学校的生活。

第四,为孩子做好入园的各种心理准备。如有可能,在入园前一天为孩子作一个小型的庆祝会,祝贺孩子长大,上了幼儿园。让孩子感到,上幼儿园是件快乐和自豪的事。

此外,父母要坚持天天送孩子到幼儿园,不能因为孩子的不愿意以及哭闹就放弃,那样反而会增加孩子重新适应的负担。

§§§第二节 学习与兴趣培养

小奇所在的幼儿园在乒乓球方面有一定的教育特色。于是,在小班第二学期时,爸爸妈妈在征求了他自己的意见后为小奇购买了球拍。

刚开始的一周,小奇兴致最浓,每天都如实把在学校学的告诉爸爸妈妈,爸爸还专门陪他复习巩固。爸爸妈妈看到他的劲头都喜在心里。

刚开始的一周主要学托球,在托球的同时,还要数数。爸爸妈妈心中更是欢喜,孩子一边托球一边数数,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但一周后的一天,小奇无精打采地回到家里,爸爸妈妈都感觉非常奇怪,问:“小宝宝怎么了?”

小奇说:“妈妈,老师总是教那一个动作,太没有意思了!我不想学了!”

为什么要学习呢?

杨阳像往常一样带着家庭作业回到了家里。

同类推荐
  • 中国古代家庭教育

    中国古代家庭教育

    《中国古代家庭教育》以通俗浅显的文字和一系列脍灸人口的故事编写而成。同时对不同历史时期、不同阶级和阶层的家庭及家教特点等,作了简明的介绍。在中国古代社会里,家庭教育不仅有历史的时代性,而且有鲜明的阶级性,因此当我们阅读《中国古代家庭教育》时,对家教的历史遗产要注意剔除其封建糟粕,并有批判的精神和阶级分析的立场。只有这样,才能有益于吸取其精华。
  • 培养孩子的领导力

    培养孩子的领导力

    在领导者的能力中,大多可以通过培养获得。从小锻炼孩子的领导才能,让他们能够在群体中脱颖而出,使他们能够带领一班人完成更大的事业,这对社会、对个人都非常有帮助。任何一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佼佼者,那何不行动起来呢?
  • 诺未门

    诺未门

    在本书中,我们用一个个生动典型的教育故事和精辟独到的点评,向家长揭示犹太教育的神秘面纱,让世界上通用的优秀教育方式的本质浮出水面。我们将和家长一起分享犹太人的创意家教理念和家教方式,包括犹太人的生存教育、美德教育、自立教育、财富教育等诸多方面创意家教方法。
  • 爱得多不如爱得对

    爱得多不如爱得对

    素质教育是教育的方向,也是现代教育中的一个难题。中国家教学会理事、青少年教育专家、 平行教育创始人崔宇用最家常的话告诉你什么是素质教育、为什么要重视素质教育,然后从家长、学生、教师、媒体这四个角度,与这四类人群中的代表对话,三言两语,解读孩子的教育问题。
  • 不可不知的天才家教智慧全集

    不可不知的天才家教智慧全集

    家教是青少年成长路上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任重而道远的。为了孩子少走弯路,为了孩子不受伤害,为了孩子多学点儿知识技能,为了孩子能健康地成长……父母有太多的理由,也付出了太多的心思和精力。家长们,少一些枯燥的说教,多一些应有的尊重;少一些强制和命令,多一些理解和支持;少一些猜测和居高临下,多一些信任和心平气和……给孩子自由的阅读空间,让他们从精彩的故事中学习和成长
热门推荐
  • 进击的熊猫

    进击的熊猫

    什么?堂堂第一法师被陷害弄到删号自杀就算了,可是为什么再回来的时候会变成一只熊猫?什么?你说是系统BUG?还没办法删号?难道就要姐顶着这么个熊猫皮继续复仇之路么?从一个职业的巅峰高手变成卖萌一流战斗力-5的团子,只是想要给背叛她的人一点颜色看看,怎么就这么难?喂,那个身为游戏总策划却冒充普通玩家的家伙,你快点给姐一个交代!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红叶漂旅

    红叶漂旅

    《红叶漂旅诗集》共二百首诗词,包括国内篇和异域篇两个部分,真实而又浪漫地描绘出在中国、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等地的 风雨人生,自然与世态的种种感悟和漂旅行程。国内篇涵盖国内的峥嵘岁月、坎坷生涯、世间百态、社会缩影、美好河山……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大千世界系列:帝佛

    大千世界系列:帝佛

    天地神话,仙佛两界为摆脱昔日群圣逆天之因果,群圣各出手段,创造出地球,仙佛两界为重回真正的大千世界,开启功德,聚群仙,集万佛,功德圆满便可重临大千世界。西游过后,如来等人为了完成鸿均道祖留下最后一道圣计谕运计让猪八戒成佛,不过孙悟空从中捣乱,将女娲留给他的天地大运转到猪八戒身上,猪八戒转世之后成为朱天能,与与仙魔斗智斗勇,最终寻得大千世界阴间三大州,降临大千世界……达成天道屠仙最后……本故事为虚构,想象小说……
  • 终末之龙

    终末之龙

    他是最后的巨龙,却生而为人。十五年属于人类的温暖记忆,在被迫直面真相的那一刻化为刻骨之痛。这个世界,没有他的容身之地。然而……他们跋涉千里来到他面前,只为让他明白,无论要面对什么,他不会独自一人。
  • 人大常用语汇释义

    人大常用语汇释义

    全书精选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大议事履职和常委会机关日常管理密切相关的百余个常用词条,内容涵盖人大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的各个领域。本书按其内在逻辑关系分为政治学与法学基础理论、人大制度与人大建设知识、人大机关工作与人大业务知识三大部分,各个部分词条的选择注重包容性、相关性,尽量涵盖较多的知识点和信息量,便于读者系统学习和掌握相关概念与知识。词条的解释立足人大依法履职实践,结合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着重阐明其基本含义、核心内容和相关知识,同时回答人大工作中的疑惑,语言通俗易懂,内容具体实在。
  • 有出息 成大器

    有出息 成大器

    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迷茫、彷徨、困惑、孤单、挫折和泪水,也会体验到激情、信心、勇气、力量、憧憬和欢笑,就这样,我们沿着岁月的轨迹一路走来,我们一路收获着、品味着成长的果实。青春的成长不需要“软垫”式的援助,因为这是阻止我们成长的绊脚石,只有把它踢开,我们才能真正体味到成长的甘苦。现在,就让我们翻开这本启迪成长智慧的书籍认真阅读吧!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郎来啦

    郎来啦

    师傅拣到的狼孩却丢给她来养,天知道她一个小女子养着一个狼一样的酷小鬼是个什么滋味!教他怎么做回普通人也就算了,教他一些武功也就算了,她什么时候教过这个小鬼扭过头来倒咬一口,将她也吃干抹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