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4400000101

第101章

第3篇第3章第11节周总理教你拒酒方案

1943年6月下旬,周恩来由重庆返延安,中途要经过西安。当时在西安的是第八战区副司令长胡宗南。正值国共合作共同抗日,所以胡宗南获悉周恩来要经过西安,便预备安排酒会,招待周恩来。

酒会是在周恩来到达西安的第二天举办的。西安黄埔六期以上的将级军官30人各自带着夫人出席。因为周恩来做过黄埔军校的政治部主任,所以他们都对周恩来以师礼相待,而且事前他们都接受了胡宗南交给的任务——争相敬酒,把周恩来灌醉。

但是在反应机敏、应对有术的周恩来面前,他们的小把戏根本派不上用场。

首先由王超凡致欢迎词。致词最后,王说:

“在座的黄埔同志先敬周先生三杯酒,欢迎周先生光临西安。请周先生和我们一起,祝领导全国抗战的蒋委员长身体健康,请干第一杯。”

周恩来微笑着举起酒杯说:“王主任提到全国抗战,我很欣赏。全国抗战的基础是国共两党的合作。蒋委员长是国民党的总裁,为了表示国共合作共同抗日的诚意,我作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愿意为蒋委员长的健康干杯。各位都是国民党党员,也请大家为毛泽东主席的健康干杯!”

这番应答一出,在场的人都愣住了。周恩来看了看四周,笑着说:

“看来各位有为难之处,我不强人所难,这杯敬酒免了吧。”

王超凡就这么败下阵来。

这里我们看到,王超凡本想让周恩来连喝三杯酒,不料头一杯酒就被对方推掉了。他想让周恩来跟他们一道为蒋介石的健康干杯,周恩来却没有正面应对这个难题,而是把难题又抛给对方——提议所有人为毛泽东的健康干杯。如此一来,他们自然也不会就范。可以说,周恩来这一拒绝技巧完全达到了让对方替你说“不”的境界。

紧接着上阵的是十几位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夫人。她们在周恩来面前一同举杯。其中一位说:

“我们虽然没进过黄埔军校,但都知道周先生在黄埔军校倡导黄埔精神。为了发扬黄埔精神,我们每人向周先生敬一杯。”

周恩来非常风趣地说:“各位夫人很漂亮,这位夫人的讲话更漂亮。我想问:我倡导的黄埔精神是什么?谁答得对,我就同谁干杯。”夫人们顿时张口结舌。胡宗南忙说:“今天不谈政治,只叙旧谊。”周恩来转向夫人们说:“我们就谈点别的。”同她们分别寒暄了几句,然后周恩来把她们送回原座。这十几位夫人虽然没敬成酒,但在周恩来跟他们交谈之后,却个个显出很高兴的样子。

提出一个对方不能答应的条件,对方自然会主动收回自己的要求。周恩来的拒绝方式就是这么巧妙。更让你我不得不佩服的是,他在拒绝了对方的要求之后,还能使对方觉得高兴。

又一批夫人走向前来,领头的一位看着稿子说:“我们久仰周夫人,原以为今天能看到她的风采,想不到她因身体不适没有光临。我们各敬周夫人一杯酒,表示对她的敬意,祝她康复,回延安一路顺风。我们请求周先生代周夫人分别和我们干一杯。周先生一向尊重妇女,一定会尊重我们的请求。”

这个要求很理直气壮,好像周恩来如果不答应,就属于歧视妇女。这该怎么回答?

没想到她的话音刚落,周恩来就接住话茬,并且态度十分严肃地说:“这位夫人提到延安,我要顺便说几句,前几年,延安人民连小米都吃不上。经过自力更生,发展生产,日子比过去好,但仍然很艰难。如果让邓颖超同志喝这样好的酒,她会感到于心不安。我尊重妇女,也尊重邓颖超同志的心情。请各位喝酒,我代她喝茶。我们彼此都尊重。”

看,周恩来的回答就是这么滴水不漏,他既体现了自己尊重妇女,又实现了自己以茶代酒,同时还不忘向外界表达了延安人民生活的艰难,以及通过自力更生对未来中国的信心。

周总理高超的拒酒艺术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平时我们难免会参加一些酒宴,倘若来酒不拒,那只有被灌醉的份。以下是一些拒酒小窍门

社交场合中,很多人喜欢吃“软”不吃“硬”,当你面对一个“弱”者时,即使对他没有同情心,也不会对他“痛下杀手”的。小王就是这方面的一个高手,他常在关键场合向人“示弱”,说一些软话、圆场话,来避免麻烦。

夏某高升之日,特邀亲朋祝贺,小王也在其中,然而小王平时很少饮酒,且酒量“不堪一击”。

酒宴上,夏某提议和小王单独“意思”一下,小王深知自己酒量的深浅,忙起身,一个劲地扮笑脸,一个劲地说圆场话:

“酒不在多,喝好就行。”

“经常见面,不必客气。”

“你看我喝得满面红光,全托你的福,实在是……”

结果,夏某也无可奈何。

小王就因为多说了几句“软话”,就逃过了这场“劫难”,因此,用软话巧妙拒绝他人也是一种手段,别人看见你一副不胜酒力的样子,便不愿再责难了。

你也可以实话实说,争取谅解。相信别人也不会太为难你。

小郑去参加一个宴会,小林好久没与他见面了,坚持要和小郑痛饮三杯,小郑说:

“你的厚意我领了,遗憾的是我最近一段时间身体不好,正在吃药,好久已是滴酒不沾,只好请老朋友你多多关照了。好在来日方长,日后我一定与你一醉方休,好吗?”

此言一出,宾客们纷纷赞许,小林也就只好见好就收了。

事实胜于雄辩,拒酒时,若能突出事实,申明实际情况,表明自己的苦衷,再配上得体的语言,那就能取得劝酒者的谅解,使他欲言又止,辍杯罢手。

有的人很会巧设圈套,反守为攻,可谓是酒场高手。

刘某新婚大喜之日,当酒宴进入高潮时,某“酒仙”似醉非醉、侃侃而谈,请三位上座的来宾一起“吹”一瓶。面对“酒仙”言辞上的咄咄逼人,三位来宾中的一人站起来说:

“我想请教你一个问题‘三人行,必有我师’,这是不是孔子的话?”

“是的。”“酒仙”随即说。

来宾又问:

“你是不是要我们三个人一起喝?”

“酒仙”答:

“不错。”

来宾见其已入“圈套”,便说:

“既然圣人说‘三人行,必有我师’,你又提出要我们三人一起喝,你现在就是我们最好的老师,请你先示范一瓶,怎么样?”

这突如其来的一击,直逼得“酒仙”束手无策,无言以对,只得解除“酒令”。

这一招叫“巧设圈套,反守为攻”,就是先不动声色,静听其言,等待时机,一旦时机成熟,抓住对方言辞中的“突破口”,以此切入,反守为攻,使对方无言争辩,从而回绝。

拒酒也可以搬出后果以作前车之鉴,从而达到拒酒目的。

饮酒当然应是喝好而不喝倒,让客人乘兴而来,尽兴而归。那种不顾实际的劝酒风,说到底,也不过是以把人喝倒为目的,这充其量只能说是一种低级趣味的劝酒术,乃劝酒之大忌。作为被动者,当酒量喝到一半时,应向东道主或劝酒者说明情况。如说:“感谢你对我的一片盛情,我原本只有三两酒量,今天因喝得格外称心,我贪了几杯,再喝就‘不对劲’了,还望你能体谅。”如此开脱以后,就再也不要喝了。这种实实在在地说明后果和隐患的拒酒术,只要劝酒者明白“乐极生悲”的道理,善解人意者,就会见好就收。

同类推荐
  • 妥协的力量

    妥协的力量

    在成长中,妥协是等待与忍耐,是一种以退为进的策略;在爱情中,妥协是理解与牺牲,是此处无声胜有声的温暖;在交往中,妥协是宽容与谦逊,是相逢一笑泯恩仇的洒脱;在对抗中,妥协是和谐与从容,是一种无招胜有招的境界。本书通过一个个小故事,让你在故事中体悟,你什么时候需要妥协,如何妥协。
  • 拓展工作(影响你一生的成功励志书)

    拓展工作(影响你一生的成功励志书)

    心态决定一切!智慧创造一切!这是一个人人追求成功的时代,心智的力量具有创造成功态势的无穷魔力!即具有成功暗示的随着灵感牵引的成功力。
  • 人性的优点全集

    人性的优点全集

    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成功励志经典。美国现代成人教育之父、世界最伟大的成功学家——卡耐基一生中最重要、最生动的人生经验的汇集。这是一本关于人类如何征服忧虑走向成功的书,发掘人性的优点,拓成功幸福的新生活之路,享受快乐的人生!
  • 低调做人的哲学

    低调做人的哲学

    低调做人不仅是一种境界,一种风范,更是一种哲学。一个人不管取得了多大的成功,不管名有多显、位有多高、财有多丰,在这个纷繁芜杂的社会中都会或多或少地受到“低调”这一哲学思想的启示。清代著名商人胡雪岩就曾这样告诫他的儿子:“树大招风,低调做人。”可见,低调做人不单是普通人的处世原则,更是成功者的做人训条。古人亦有云:“地低成海,人低成王。”生活需要低调,为人处世更不可不“低调”,低调代表着成熟和理性。低调的人,往往是人群中的不凡之人,也是最后的强者。唯有低调的人才能够在现如今的世态纷扰之中坚持淡定从容的志趣,以平和乐观的心态来面对风云莫测的人生。
  • 老狐狸经(全集)

    老狐狸经(全集)

    老狐狸不是在教你诈,而是在指导你如何更好地适应社会,适应生存,不断提升自己的说话能力,以寻找到发挥的舞台。
热门推荐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别惹慵懒魅公主

    别惹慵懒魅公主

    百里轻纱,一个虚无飘渺的名字,正如她本人一样,如梦似幻。她是谁?是百里家的大小姐,是最骄傲的公主。据说,她拥有仙人一般的绝美容颜,回眸一笑迷倒众生;据说,她一出生就和6个娃娃定了婚约,不知羡煞了多少人;据说,她聪明绝顶,没有什么可以难倒她;据说,她……可“据说”,终究是“据说”没有人知道到底是真是假,因为。她也是最神秘的公主……她拥有所有人都羡慕的家世,却对于她来说是束缚,她拥有最完美的未婚夫,她却认为是负担,其实她想要并不多,只是一份无拘无束的……自由。
  • 听说你挺爱我的

    听说你挺爱我的

    她是普通人,生的不美不丑,长的不高不矮,身材不胖不瘦。没有什么突出的特点,没有什么特殊的才艺,甚至最高荣誉只拿过小学的三好学生。他也是个普通人,至少婚前是。他很帅,挺有钱,据说荣誉一大把,手里还有各种专利项目。相亲的时候,她其实该去隔壁桌,跟一个谢顶的叔叔相亲的。但是奈何……****一场误会,让他们相识。她急着嫁人,他着急继承财产。两个人都有所隐瞒,却又一拍即合,当即闪婚。她一心想着一起攒钱供房供车,一点点的守着婚姻,做个幸福的普通女人,却没想到一纸遗嘱,将她推向了完全相悖的道路。推一下新文:http://m.pgsk.com/a/1112958/99天攻略①早呀,男神大人*已完结:http://m.pgsk.com/a/953145/《婚后相爱Ⅱ甜心,抱一下!》http://m.pgsk.com/a/1026613/《悄悄爱上你①老公,咱别着急》http://m.pgsk.com/a/1069300/《医不小心①老公,情深不负!》http://m.pgsk.com/a/1200348/《最佳幸运,教授大人怎么了?》
  • 离婚再恋爱

    离婚再恋爱

    三个月的相识,三年的婚姻,结果不用三十分钟两人便分道扬镳。欧阳昱宸怎么也想不明白,蒋舒心为什么会和他离婚。而更让他想不明白的事,他怎么就这么答应离婚了。在拿到离婚证的时候他后悔了,可惜,人家拍拍屁股走人了。
  • 生活高手(现代生活实用丛书)

    生活高手(现代生活实用丛书)

    生活中人们经常碰到各种各样非常小的“难题”给生活带来诸多不便,既影响了心态也影响了我们应该享受的快乐。其实这些问题只要掌握了相关的知识,略微思考一下,生活中许多难题都会迎刃而解。《生活高手》从理财,购物,生活中的诀窍,生活中的禁忌,休闲娱乐,家庭烹饪等诸多方面编写了生活中经常碰到的一些实际性的办事窍门,望能给读者帮助和启发。
  • 读书手册(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读书手册(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本书主要讲如何读书,如何培养读书能力,并列举了一些名家作品。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大卫·科波菲尔

    大卫·科波菲尔

    讲到英国文学,不能不提到狄更斯;讲到狄更斯,不能不提到《大卫·科波菲尔》。俄国文豪列夫·托尔斯泰曾把本书和《圣经》并列,誉为:“一切英国小说中最好的一部。”的确称得上是文学史上的一部不可多得的经典。主人公大卫,是一个善良博爱、正直勤奋、务实进取的知识分子典型。他虽然也有过错误的念头,荒唐的举止,但妻婆的“无论在什么时候,决不可卑鄙自私,决不可弄虚作假,决不可残酷无情”成了他的座右铭,手向上指着的爱格妮斯就是他的“指路明灯”。
  • 办公室文秘写作一本通

    办公室文秘写作一本通

    本书立足于现实,从行政公文、事务文书、礼仪文书、司法文书、财经文书、商务文书、宣传文书、科技文书等八个方面,对各种写作文体进行了新的梳理与阐释,并注意案例与理论的结合,为文秘工作者与公务人员量身打造了经典的办公室写作范本。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