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41300000009

第9章 光学乐谱(3)

11.镜子也能变成武器

1747年的夏天,在法国巴黎,太阳高而蓝,就像热情的火焰一样照射着大地。在皇家的植物园里,许多人都按照布丰的吩咐而忙碌着,他们正在布置一个实验。空旷的地上堆满了木柴,离木柴70米远的地方支着一个大木架,上面整整齐齐摆放着360块镜子,组成半球状,每个镜子都是15厘米见方。远远看去,这是一个有8平方米面积的凹面镜。调整大木架的位置,可以使太阳光照到凹面镜上,经过凹面镜的反射,平行的太阳光就会聚在一点,并让这一点落在远处的木柴堆上。会聚的光太刺眼啊!人们都睁不开双眼去观看。

太阳光能把木柴点燃吗?时间一分钟一分钟过去了,人们在期待着。布丰两眼盯住那堆木柴,早已忘记了夏日的炎热。

布丰的热情为什么这么高呢?这要从阿基米得的传说说起。发现了浮力定律的大学者阿基米得,他不仅是物理学家,还是一个爱国者,当邻国的侵略军从海上进攻自己的国家时,为了保卫国家,他急中生智,让全国的妇女把自己的镜子拿出来站在斜拉古城堡,将太阳光一齐反射到敌人的木船上。结果,奇迹出现了,聚焦的阳光把战船全部烧毁了,成功地打败了敌人。这个传说一直为人们津津乐道,流传了1000多年,但是历史学家认为,这根本是不可能的事。争论一直在继续,它引起了布丰的兴趣,他想,为什么自己不实验一下呢?

正在他琢磨时,花园里的木柴堆开始冒烟了,跳出火苗,噼啪作响,越烧越旺。布丰成功了!接着,他又将铅拿来放到阳光的聚焦点上,结果距离镜面39米远时,铅被日光熔化了;又换成银,距离18米远时银又熔化了。

根据布丰的实验结果,我们可以猜测阿基米得是怎样用镜子烧敌人的木船的。

曾说古希腊时代所用的镜子是青铜镜,既沉重,反光又差,所以阿基米得用镜子烧敌船的传说,可能性还是有的。既然360块小镜子足以将70米远的木柴引燃,那么假设当时的太阳很毒,青铜镜制作精致,调动几千妇女上城墙,每人手持青铜镜一齐照射几十米远的一条敌船——当时是木船,是有可能将船烧着的。

另有资料说,一位希腊工程师在1973年用70面1.5平方米的大镜子,照射50米远的划艇,几秒钟就着火了。

也有人说,根据布丰的实验推知,要把1千米远的大帆船点燃,需要1000面直径为10米的大镜子才行。以此计算,阿基米得需要动员上百万名妇女站到城墙上去。那时哪有上百万妇女的城市啊,由此得出结论,认为动人的传说是凭空捏造的。

由于年代久远,传说已无法考证。现在只能说,这个传说存有一定的可能性。

最早定量研究折射现象的是公元2世纪希腊人C.托勒密,他测定了光从空气向水中折射时入射角与折射角的对应关系,虽然实验结果并不精确,但他是第一个通过实验定量研究折射规律的人。1621年,荷兰数学家W.斯涅耳通过实验精确确定了入射角与折射角的余割之比为一常数的规律,故折射定律又称斯涅耳定律。

光折射的公式为n21=sinα/sinγ(n21为第二种媒质相对于第一种媒质的折射率,α为入射角,γ为折射角)。折射率和光在各媒质中的速度有关,即n21=V1/V2;而绝对折射率是光从真空进入某媒质的折射率:n=C/V(注意:n21=1/n12,n12=n1/n2)。

12.聪明的水果店老板

爸爸要妮妮去买水果,妮妮约了小军一起去,他们走进了家附近一间装饰一新的水果店。

“哇!好丰盛的水果哟!”妮妮一进门就被满柜台的水果惊住了,以前这家水果店可不是这样。

小军左顾右盼,终于看出门道。他对妮妮说:“这里的水果没有那么多!它有的只是你看到的1/4。”

“什么?1/4?”

“你仔细看看,水果后面是什么?”

“咳,我这么粗心,竟没看出是镜子。”

“你看,北墙上有面大镜子,西墙上也有一面,天花板上也有一面,这3面镜子互相垂直连在一起。每面镜子里都‘多’了1份水果,3面镜子‘多’了3份,所以我说真正的水果只是看到的1/4。”

“这么说,1个苹果在3面镜子里就变成3个了?”

“那是!一面镜子呈1个像嘛!”

妮妮说:“可是3面镜子都是垂直的,从这面镜子能看到那面镜子啊!”

“有道理!是我粗心了。说1/4不对,1个苹果不止呈3个像。”

“孩子们,1个苹果在3面镜子里的像,确实不止3个。”售货员听见他俩的议论,也过来插话。

“几个呢?”

“你们自己看看,自己画画图就知道了。”

他俩一时也没查清有几个,因为这里堆的苹果太多了。他们买好了水果,决定回家再去讨论这个问题。

他俩找了3面平面镜,互相垂直摆着,然后放上1个苹果,看来看去终于找到了答案。

其实,在互相垂直的3面镜子里,1个苹果共有7个像,所以看起来共有8个苹果。

如果入射角γ′的正弦和折射角γ的正弦之比对给定的两种介质来说是一个常数,那么用公式就可以表示如下:sinγ′/sinγ=n

如果sinγ′/sinγ>1,产生近法线折射,即折射角<入射角;

如果sinγ′/sinγ<1,产生远法线折射,即折射角>入射角。

两种介质比较,折射率大的介质叫做光密介质,光在光密介质中传播的速度较小;折射率小的介质叫做光疏介质,光在光疏介质中传播的速度较大。光由光疏介质进入光密介质时,产生近法线折射;光由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时,产生远法线折射,并有可能产生全反射。

13.冰点生火

一个探险队步行在雪山中,冰天雪地,虽然有阳光的照射,四周一片光亮,非常刺眼,其中一个探险队员拿出温度计一测,气温在零下48℃。

到了中午时分,探险队找了个平地准备做午饭。“不好了,打火机丢了!”正要生火做饭的罗斯特惊叫起来。这是探险队仅剩的一件生火用具。

“要是有个放大镜就好了,用阳光取火一定能成功。”希鲁克林说。

“让我好好想想,一定会有办法解决的。”教授说。

“能有什么办法?四周都是冰,用它们灭火倒是好材料。我们还是生吃鹿肉吧。”希鲁克林饿得等不及了。

“对了,曾记得有本小说这样写道,主人公取下两个手表的玻璃表盖,中间盛上水,周围用胶布粘好,不让它漏水,就制成了一个凸透镜。在阳光下聚焦,能把火绒点燃。我们是否试试呢?”罗斯特说。

教授说:“其实这个办法不可取,因为水能挡住太阳光的大部分热量,在聚焦点上是很难点燃的,不过我们不妨用冰来点火试试。”

“什么?不是我听错了吧?不是有人说,冰和火不能在同一个炉子里吗?”希鲁克林说。

“这次,就让它来个冰炭同炉!”教授蛮有把握地说。

教授让希鲁克林去凿一块淡水结成的冰块,越透明的越好。希鲁克林不一会儿就搬来一块长宽各有20厘米的冰块。教授仔细地用小刀把它刮成凸透镜的样子,又用皮手套的面摩擦凸面,给它抛光。

教授将冰透镜对着太阳,在那样冷的环境,不必担心冰透镜会熔化。阳光经过透镜的折射,在下面不远处聚成一个很亮的耀眼光点,这里温度极高。在光点上放了纸片,不到半分钟,纸片就燃烧起来。他们又有火做饭了。不一会儿,他们就吃上了热气腾腾的熟肉。

早在1763年英国就有人做成一个大冰透镜,在阳光下把木柴都引燃了。我国西汉时期,有一本方技著作《淮南万毕术》中记载了一种技巧: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下承以艾,可以取火。这是一个以冰加工成的球形透镜,在太阳下以日光聚焦取火的技术,说明中国古代的术士,在当时已经对透镜有了一定的认识。

世界上最早的冰透镜,出现在中国。

西汉时期《淮南万毕术》中明确记载:“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火生。”就是说,用冰削制成圆球状,举起来对着太阳,将艾草编成的草绳放在镜下的阳光聚焦点(就是文中所说的“影”)上,艾草就被点燃了。这说明,最晚在西汉时中国就出现了冰透镜,至今约2000年了。另据考证,很可能在更早的先秦时期就有了冰透镜。

14.杯中的幻影

在宋代,有个徐州的官员陈皋,他经常去乡下微服私访,巡查民情。一天,他走在乡间的田野上,见到几个农夫在一起挖掘,走过去一瞧,他们在开荒种田时,挖出了一座无名的坟墓。农夫们把一些陪葬品乱扔,陈皋看了看,只有几只破碗和一个像酒杯一样的东西,于是陈皋把那个“酒杯”玛瑙盂捡了起来,带回了家,刷洗干净,放在书桌上。

第二天,他就拿着这个“酒杯”去池边盛水,写公文时,突然间发现“酒杯”水中好像有条一寸长的小鲫鱼游来游去,十分可爱。他想:八成是刚才到池边取水时鱼儿自己游进来的,便不再想。等写完公文,他又看到那条小鱼,“何不放到小缸里养起来呢?”他顺手拿来一个白色的缸,将鱼倒进去。奇怪,缸里没倒进鱼去,再看那玛瑙盂空空的也没有鱼了。是我看花了眼了吗?带着疑惑他又去取水,结果,那条活泼可爱的小鲫鱼又出现在盂中。他用手去捉,什么也没摸到。他心想:真是件宝物!从此他爱不释手,盛水、倒水、盛水、倒水,一天能看上十几次。有一次,有个管水利的官员来看望陈皋时,他们一同观赏,共同赞扬制作玛瑙盂的工匠鬼斧神工,但谁也不明白其中的奥妙。

无独有偶,我国传统戏剧中有一出《蝴蝶杯》,说有一件明代的祖传宝物,杯中盛满酒时,就有一只蝴蝶在杯中扑动翅膀,翩翩起舞,喝干了酒,蝴蝶就消失得无影无踪。这与玛瑙盂异曲同工。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已将蝴蝶杯研制成功。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一位专家给出了解释:以蝴蝶杯为例。杯子的下部藏了一只制作精巧的蝴蝶,用细细的弹簧将它挂起,轻微的振动就能使它晃动,如飞舞之状。在它的上面嵌了一个小放大镜,而蝴蝶的位置是在它的焦点以外。这时人看杯底,由于小放大镜的作用很难发现那只蝴蝶,这是因为按凸透镜成像规律,蝴蝶的像是在凸透镜的另侧,也就是人眼这边,是放大的实像,空杯中光线很弱,且不容易碰到实像的位置。在杯中放上透明的白酒以后,这酒在杯中恰似一个凹透镜,它又紧靠着那个凸透镜。这样,当平行光线通过凹透镜时,光线要分散,分散的光线再通过凸透镜时,聚焦点必然变远。就是说,加了凹透镜的凸透镜,焦点变远。尽管蝴蝶位置不变,但它处于焦点以内了。这就成为放大镜看东西的情况。这时蝴蝶的像就变成了放大的正立的虚像,而且是在同侧。其实玛瑙盂的构造可能也像蝴蝶杯一样,只要把“蝴蝶”换成“小鱼”就行。

凸透镜是中央部分较厚的透镜。凸透镜分为双凸、平凸和凹凸(或正弯月形)等形式,薄凸透镜有会聚作用,故又称聚光透镜,较厚的凸透镜则有望远、发散或会聚等作用,这与透镜的厚度有关。

当物体为实物时,成正立、缩小的虚像,像和物在透镜的同侧;当物体为虚物,凹透镜到虚物的距离为一倍焦距(指绝对值)以内时,成正立、放大的实像,像与物在透镜的同侧;当物体为虚物,凹透镜到虚物的距离为一倍焦距(指绝对值)时,成像于无穷远;当物体为虚物,凹透镜到虚物的距离为一倍焦距以外两倍焦距以内(均指绝对值)时,成倒立、放大的虚像,像与物在透镜的异侧;当物体为虚物,凹透镜到虚物的距离为两倍焦距(指绝对值)时,成与物体同样大小的虚像,像与物在透镜的异侧。

15.超过光速

阳阳、静静是好朋友,她们经常在一起讨论科学问题。

“宇宙中最低的温度是多少?”阳阳问。

“是-273.15℃。”静静回答道。

“宇宙中最快的速度是多少?”

“是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30万千米/秒。”

“对了,你真聪明,书中说这是宇宙的两个极限,人类可以无限地接近极限,但永远也不能超越和达到。”

“不是有人在探索超光速吗?超光速真的太吸引人了。你想,如果我们能坐上超光速飞船,那就可以亲眼看到历史上发生的事了。”

“这么说,只要继续向前,还能看到清朝的情景,看到唐朝,看到春秋战国,看到北京猿人呢!”阳阳兴奋了,可是转念一想,“光越往前传播越弱,恐怕看不到呢!”

“是越传越弱,但这只是个技术问题,只要弱光逐级放大就行了。所以,不管技术上暂时能不能做到,从原理上讲,是应该看到的。”

“这倒是。”

“不过,爱因斯坦说,在真空中的光速是速度的极限,不可能有超过光速的速度。超过水中的光速是可能的,但超过真空中的光速则不可能。”

“太郁闷了,不,我有办法:在20万千米/秒的高速飞船上,顺着运动方向再向前发射速度是30万千米/秒的光,你说这光的速度是多少?”

“不知道。这倒像顺水行舟的情况。”

“我就是这么想的。如果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5米/秒,水流速度是2米/秒,那么船顺水运动的速度是多少?”

“当然是(5+2)米/秒啦!”

“依此类推,那飞船上发出的光,应该有(23+30)万千米/秒的速度,这不就超过光速了吗?”

“好像有些道理。可为什么科学家都说不行呢?”

“当然是我们错了,可不知道错在哪里。”

他们去找赵老师。

赵老师说:“你们将平时我们周围低速运动的规律推广到高速世界中了,其实高速运动世界并不遵守这些规律。这里说的低速,是相对于光速来说的。发射人造卫星时,最高速度也不过8千米/秒;发射人造行星时,最高速度也不过12千米/秒,比起光速来,都只能算低速度。在低速世界里,一个物体同时参与两个运动时,两个运动速度可以相加。如顺水行舟的计算公式那样。但对如光速的高速运动来说,就不能用这种简单的加法,它有另外的规律,另外的计算公式。按照它的公式计算,最高速度仍是真空中的光速。换句话说,不管在哪里观测,不管谁去观测,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不变的,都是30万千米/秒。

“任何客观的规律,都有它的适用范围,不能不顾适用条件随意搬用。对于‘超光速是不可能的’这一结论,也应这样去对待。所以科学界一直没有放弃对超光速的探索。”

自19世纪进入通信时代以来,人们就一直梦想着一种比光速更快的瞬时通信方式。这种方式使得信息的传递不再通过信息载体(如电磁波)的直接传输来完成,而是通过一种类似于心灵感应的神秘机制,从而使通信不再受空间距离的限制。今天,科学的发展已经为我们提供了这种神秘的机制,这就是量子非定域影响或量子超光速影响,而依此实现的通信方式被称为量子超光速通信。

根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假如超过了光速,那么时间和空间将会发生改变。反过来说,假如时间与空间都改变了,是不是就意味着有超光速呢?的确,在世界各地,都曾有过超越时空的发现,但是这个问题还一直在研究中。

同类推荐
  • 十万个为什么(全集)

    十万个为什么(全集)

    书中列举了孩子在成长和学习过程中最爱问的常见问题,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科学探索、天文地理、人体奇趣、科技发明、古代文明等多方面给予孩子完整科学的解答,是学生课堂外有益的知识补充,更是生活中的得力助手和知心伙伴。《十万个为什么大全集》不仅是为孩子准备的学习礼物,也是家长和老师解答孩子问题的必备指南,有助于彼此间的良好沟通。
  • 斑羚飞渡

    斑羚飞渡

    动物小说之所以比其他类型的小说更有吸引力,是因为这个题材最容易刺破人类文化的外壳和文明社会种种虚伪的表象,可以毫无遮掩地直接表现丑陋与美丽融于一体的原生态的生命。人类文化和社会文明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更新,但生命中残酷竞争、顽强生存和追求辉煌的精神内核是永远不会改变的。因此,动物小说更有理由赢得读者,也更有理由追求不朽。
  • 陪伴孩子成长的爱国故事

    陪伴孩子成长的爱国故事

    《陪伴孩子成长的爱国故事(注音版)》主要内容简介:“红枪白马”女英雄赵一曼、抗日名将张自忠、抗日小英雄王二小、八女投江、爱国志士闻一多、“烈火金刚”邱少云、黄继光惊天一跃堵枪眼、“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等。
  • 科技前沿(走进科学)

    科技前沿(走进科学)

    本套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当今世界各种各样的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普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广大读者在兴味盎然地领略世界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增加知识,能够正确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激发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精神,激起热爱科学和追求科学的热情,不断掌握开启人类世界的金钥匙,不断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使我们真正成为人类社会的主人。
  • 同桌冤家:考试真疯狂

    同桌冤家:考试真疯狂

    伍美珍,喜欢小朋友、喜欢开玩笑,被好友昵称为“美美”的人。善于用键盘敲故事、而用钢笔却写不出一个故事的……奇怪的人。在大学课堂讲授一本正经的写作原理的人,在小学校园和孩子们笑谈轻松阅读和快乐写作的人,在杂志中充当“阳光姐姐”为消解小朋友的烦恼出主意的人。每天电子信箱里都会堆满“小情书”,其内容大都是“阳光姐姐,我好喜欢你”这样情真意切表白的……幸福的人。已敲出七十多本书的……超人!
热门推荐
  • 古文观止(最爱读国学书系)

    古文观止(最爱读国学书系)

    《最爱读国学书系:古文观止》所选古文,以散文为主,兼收韵文、骈文。先秦选的最多的是《左传》,汉代选得最多的是《史记》,唐宋时代选得最多的是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的文章。选文丰富多彩,篇幅较短,语言精炼,便于诵读,其中不少是传诵千古的名篇。
  • 脚下的远方

    脚下的远方

    爱是一种特别重要的素质、特别重要的能力、也是特别重要的境界。才华不光在于高智商和绝顶聪明,有的顶多是漂亮。漂亮在不太高的境界之中就常常可以找到。境界取决于理想,生活过就是爱过,生活着就是爱着。最美的永远在理想之中。如果不说理想,而包括真诚的爱的能力。人类也就没有美也没有希望了。散文写作也如此,那怕是走马看花,理想之光照耀着痛苦之肥养育的美丽。没有理想之光和痛苦之肥,匆行远方,用脚写下的游记类作品,便不可能有美丽,也缺不得爱心。应该是,人生得追求境界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倾城女侍卫:宫变Ⅰ

    倾城女侍卫:宫变Ⅰ

    “人生如茶几,我们只是杯具。”一朝穿越,她,女扮男装,出入宫廷,成了殿下身边首席侍卫,却始终改变不了她悲惨命运的齿轮。他,倾国倾城,纵使有至高无上的权利与坐拥不断的美女,却始终得不到她的真心。他,明明那么深爱,却一再而再的将她遗弃。他,如此高傲,为她身陷牢笼也在所不辞。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冷酷总裁:恋上小菜鸟

    冷酷总裁:恋上小菜鸟

    初出茅庐的大学生秦夏夏,怀揣着满腔热血,进入了冷氏。高兴之余,被死党郝丽丽拉去酒吧庆祝的秦夏夏却在这入职的前一天晚上得罪了她的上司冷氏集团的总裁冷陌。自己却还浑然不知...这梁子算是结下了然而接下来发生的一系列事情却出乎了秦夏夏的意料,遭同事冷眼、恶搞;弟弟突然病倒,急需一大笔的医药费,遇到好心人却稀里糊涂被人拉去民政局扯了证;设计作品被上司抄袭,自己竟无故成为抄袭者?一连串的事情让秦夏夏几乎崩溃,无法招架。然而一次次遇险却又一次次化险为夷,到底是谁在帮她?
  • 北洋风云人物系列之冯国璋

    北洋风云人物系列之冯国璋

    本书以纪实的手法描写了北洋直系军阀领袖冯国璋复杂的人生经历,文笔生动,人物众多,刻画细腻,可读性强,再现了晚清至民国初年军阀斗争、风云变幻的真实情景。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巴比伦与希伯莱历史纵横谈(世界历史纵横谈)

    巴比伦与希伯莱历史纵横谈(世界历史纵横谈)

    本套书用生动的文字, 再现了世界历史进程的恢弘画卷, 堪称一部贯通整个世界历史的简明百科全书, 串联起全部人类发展的瑰宝, 并以其光辉不朽的价值与流传恒久的魅力, 成就一部好读又好看的世界历史通俗读物, 具有很强的系统性、知识性和可读性, 不仅是广大读者学习世界历史知识的读物, 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