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40500000024

第24章 行云书采《兰亭序》

东晋穆帝永和九年(353年)三月初三,王羲之与他的三个儿子:王玄之、王凝之、王涣之,好友谢安、谢万兄弟,孙绰、孙统兄弟,他的妻弟郗昙、他的老师卫夫人的儿子李充等41人,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兰亭修禊游春,饮酒赋诗,并准备结集成集,推王羲之作序,王趁着酒兴方酣之际,欣然命笔,一挥而就,即诞生了旷世奇作《兰亭序》: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兰亭序》记述了王羲之与当时的社会贤达、风流雅士聚会于兰亭,曲水流觞、嬉戏禳灾的盛况,情景交融,理趣相映,抒发了他对生死终结的痛苦与旷达、无奈与超脱,对人生随化的感物兴怀,反映了作者自觉自省的人生认识。《兰亭序》不仅是一篇文笔优美、意趣高妙的散文,更是一件书法史上的极品。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涌现出一大批有文化修养的上流社会知名书画家,其中代表性的人物就是鼎鼎大名的王羲之。王羲之,字逸少,山东琅琊临沂人,任右军将军、会稽内史,因此后人称他为王右军。王羲之性情天然任率,传说他爱鹅并以书法换鹅,见人家案几滑净,便拿起笔来随意书写,还为老妪书扇,这种性情和爱好对他的书法有一定的影响。相传王羲之七岁学书于卫铄,后渡江北游名山,遍学众碑,从此书艺大进。王羲之所处的时代,楷书逐渐成熟,草书得到发展。他在此基础上,又博采众长,一变汉魏以来质朴淳厚的书风,创造了妍美流便的新风格,把草书推向全新的境界。他的行草书最能表现雄逸流动的艺术美。《晋书》说他的书法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由于在书法上的成就和贡献,他被后世誉为“书圣”。《兰亭序》更因是大书法家在兴致酣畅之时的得意之作,被后世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兰亭序》原稿一直被王羲之视为传家之宝,由王氏后代收藏。到了唐初,唐太宗最喜王羲之法书,虽收集甚富,仍思念《兰亭序》,常派人明察暗访它的下落。浙江绍兴永欣寺有僧人辩才,为王羲之第七代嫡孙僧智永的再传弟子,藏有《兰亭序》,从不示人。李世民多次高价索求,均被辩才婉拒,于是唐太宗便谋计“智取”。宰相房玄龄向唐太宗推荐监察御史萧翼办理此事。萧翼预先寻得两件王羲之的作品,化装成书生的模样来到会稽。他先是每日到永欣寺看壁画,引得辩才注意,为了能与辩才结识,萧翼特意用王氏老家山东琅琊的乡音与辩才沟通,使得辩才对他产生亲切感。这一招很奏效,辩才很快接纳了萧翼,经过简单交流,二人志趣相投,惺惺相惜。萧翼遂和辩才探讨琴棋书画、诗词歌赋,酣畅淋漓,感情日渐深厚,同食同榻。萧翼趁机拿出自己所带的王羲之的书法请辩才欣赏,辩才看后加以肯定,但是指出这些并不是王羲之的精品,萧翼于是惋惜《兰亭序》的亡佚,辩才便从房梁上取出自己珍藏的《兰亭序》真迹让萧翼欣赏,萧看后啧啧不已。过了几日,萧翼趁辩才外出,偷偷将《兰亭序》盗走。后来辩才得知真相,懊悔不迭,只得到官府给予的绢三千匹、粮三千石的补偿。

唐太宗在得到《兰亭序》真迹后,曾命当朝书法名家褚遂良、欧阳询、虞世南以及弘文馆拓书人冯承素等勾摹数本,分赐臣下,以广布扬。兰亭真迹据传说已随唐太宗殉葬昭陵,但是五代梁国的耀州刺史温韬曾盗掘过昭陵,并未发现《兰亭序》,所以又有传言它随葬在武则天的乾陵之中。无论如何,后世之人无缘目睹《兰亭序》的真迹了。

《兰亭序》唐人的摹本各有千秋:冯承素的摹本使用“双钩”摹法,因而最为接近真迹;虞世南得智永的真传,笔意承接魏晋风韵,甚得兰亭意韵;欧阳询的字体骨气劲峭,法度严整,颇得兰亭的风骨;褚遂良精辨王羲之的作品,对王字研究得最为透彻,深得兰亭神韵。本文配图即为冯承素摹本,纵24.5厘米,横69.9厘米,由楮纸两幅拼接,纸质光洁精细。因卷首有唐中宗李显神龙年号小印,故称“神龙本”。“神龙本”由唐内府流传至宋代宫廷,元代赵孟頫、明代的项元汴等名家都曾鉴藏临摹过,后归入乾隆内府,现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后世的帝王将相、名臣贤士、文人墨客对《兰亭序》的艺术造诣执着追求、钟爱有加,竞相摹写,碑刻传拓,流传深远,成为我国书法史上的奇迹。

同类推荐
  • 峡江地区汉晋墓葬文化因素分析

    峡江地区汉晋墓葬文化因素分析

    《峡江地区汉晋墓葬文化因素分析》是索德浩在硕士论文基础上修改出版的,前后历经数载,反复补充了不少资料,是今天研究长江流域汉晋以来墓葬考古和相关历史背景的一部颇具参考价值的著作。
  • 大国的崛起

    大国的崛起

    《大国的崛起》威尔士以他开阔的视野,明快简洁的笔调将一部世界强国从成功走向辉煌的历史有条不紊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这部经典著作,不仅具有非凡的吸引力,也具有非凡的价值。
  • 中国历史1000问

    中国历史1000问

    炎黄子孙们,让我们翻开历史,拂去岁月的灰尘,寻找创世祖先们开辟中华民族生存、发展道路的历史足迹吧!本书以时间为序,从远古的史前文明说起,一直叙述到公元2010年年底,在所有的同类书里是时间跨度最大的,这也是本书的第一个特点。其次,本书与同类书相比,虽都是选取历史片段、勾勒历史故事,但本书的选取面非常宽泛,从而使本书的信息量颇为庞大,这是本书的第二个特点。再次,本书在叙述时,力求尊重史实,不妄加评论,让读者做阅读的主人,去思考、去感悟……这是本书的第三个特点。最后,本书在讲述一些历史故事时,不仅考证了正史,也辨析地引用了一些稗官野史、逸闻琐事,从而使本书的叙述角度更为客观,这也是本书的最大特色。
  • 无中生有:中国历史中的诬告往事

    无中生有:中国历史中的诬告往事

    翻开二十四史,诬告陷害的嘴脸与血淋淋的现实让人不寒而栗。那些小人自不必说,他们往往以无中生有为生存之能事。就是有些在正史上留下美名的人也有诬陷别人的记录。当然,这个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诬陷,诬陷者之所以要犯下这为人不齿的行为.就是因为其中藏着利益。这种利益包括富贵荣华,有时候还是性命攸关。本书分析历史上著名诬告陷害案件的案情和审判情况,挖掘案件背后的思想和人心。每一个案子的来龙去脉都可以挖掘成一个令人深思的道理或者现象。中国历史上的大案绝大多数是诬陷案,此书将这些诬告案件进行梳理,作为透视中国世道人心的窗口.萤新审读它们有现实意义。
  • 开江文史典藏

    开江文史典藏

    2013年,开江建县1460周年,《开江文史典藏》是开江县本土历史文化的风采展示。
热门推荐
  • 重生蚁皇

    重生蚁皇

    佛说:蝼蚁尚且偷生!在实力低微的时候确实如此!但是这只蝼蚁却要逆天!
  • 儿科常见疾病诊治

    儿科常见疾病诊治

    小儿阶段是人生过程中的基础阶段,健康活泼、朝气蓬勃的小儿不仅给家庭生活增添情趣,也是家庭、国家、民族的幸福与希望。儿科常见病的规范治疗是确保儿童身心健康的重要环节。为确保儿科常见病的诊治效果,我们组织有关专家编写了《儿科常见疾病诊治》一书,目的在于为儿科医务工作者及相关人士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 清穿之年氏不粘

    清穿之年氏不粘

    当穿越又重生的年槿玉再一次回到了康熙年间,她还会像上一世那样毕生都已得到雍正的宠爱为目的吗?不,她怎么一错再错!后人都说雍正最宠爱的就是敦肃年贵妃,宠爱?是宠而非爱啊!
  • 乾隆皇帝:秋声紫苑

    乾隆皇帝:秋声紫苑

    乾隆末年,盛世难继。以和申为代表的蠹吏鲸吞国财,毒杀能员,乾野上下腐败不堪。邪教趁机煽惑人心,民犯沸腾,变乱蜂起。乾隆不得不屡屡用兵,派名将福康安四处弹压:殄灭山东平邑暴动,平定大小金川,又挥师台湾,艰难竭蹶敉平林爽文之乱。派兆惠、海兰察倾尽全力平叛西疆。同时年过六旬的乾隆一边费尽心血遴选后继,随便嗣大统,让皇十五子琰历练山东,帮办军机,以求政权顺利交接;一边雄心未已,惩腐但廉,力图在文治上仪表后世。但因他年事已高,天听失聪,为谀臣佞吏所蒙蔽,致使阿桂、纪昀、李侍尧等贤臣受黜,国势更加江河日下。嘉庆朝立奏响了乾隆封建极盛之世没落的终曲。
  • 豪门盛婚99天

    豪门盛婚99天

    “权少、小姐被人喜欢了?”黑夜中某男眉头上挑扔出一个字眼:“灭!”“权少、小姐喜欢上别人了!”黑夜中某男眉头紧蹙、怒气缭绕扔出两个字眼:“灭!灭!!”“权少,小姐恋爱了!”黑夜中某男双眸一片怒火腾升,只听他一声怒吼道:“这次、我亲自来灭!!!”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新编实用管理学

    新编实用管理学

    希望《新编实用管理学》的出版,对各行各业的管理者在从事管理活动中有所裨益,并为建立与完善中国社会主义科学管理理论体系起到推动的作用。
  • 让学生诚实守信的故事

    让学生诚实守信的故事

    战胜死亡的抉择,萨拉的第二次生命,永不丢失缘于物欲的平静,地狱、天堂只一步之遥,不可或缺的两种东西,没有对手同样很孤独,谁在测试谁,道歉同样也是一种美德,还是做自己好,让花朵在受伤处绽放,改变我们的固有思维。
  • 知错就改的故事(崇尚品德的故事)

    知错就改的故事(崇尚品德的故事)

    美德是“1”,任何名誉、财富等都是“0”,只有写好了前面的“1”,后面才可以有无数个“0”,否则一切都只是“0”。植根于爱的土壤,吸取古今中外伟大先贤的美德智慧,致力于帮助父母、老师和儿童,为中国培育有品格的下一代而努力。
  • 我的天堂

    我的天堂

    来自现实的苏州的文学报告,它密集而动情地传递报告了苏州改革开放以来的深刻变化,文学地表现了苏州人在现代生活中勇于革新创造的精神和聪明务实的性格力量,是现实苏州的很好文学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