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38600000022

第22章 权变(7)

昔先王当时而立法度,临务而制事。法宜其时则理,事适其务故有功。今时移而法不变,务易而事以古。是则法与时诡,而时与务易。是以法立而时益乱,务为而事益废。故圣人之理国也,不法古,不修今,当时而立功,在难而能免。由是言之,故知若人者,各因其时而建功立德焉。何以知其然耶?桓子曰①:“三皇以道治,五帝用德化;三王由仁义,五霸用权智。”五帝以上,久远,经传无事,惟王、霸二盛之美,以定古今之理焉。夫王道之治,先除人害,而足其衣食,然后教以礼仪,而威以刑诛,使知好恶去就。是故大化四凑,天下安乐,此王者之术。霸功之大者,尊君卑臣,权统由一,政不二门,赏罚必信,法令著明,百官修理,威令必行,此霸者之术。

注释

①桓子:即桓谭,字君山,沛国相(今安徽濉溪)人。东汉哲学家、经学家,博学多才。

译文

从前,先王根据当时的社会情况制定法律制度,根据当时的任务去做事情。法律制度适应当时的情况就能够贯彻执行,做的事情符合当时的任务需要就会创立功业。现在时势变迁而法度不变;任务发生了变化而正在做的事情无法满足时代要求。这就造成,法律制度和当时社会要求相背离,做的事情和社会任务发生了变化。因此,建立法律反而使社会更加混乱,尽力去做事情,反倒使事情变得越来越糟。所以,圣明的人治理国家,不效法古代人,也不信奉今人,而是顺应社会实际情况建立功业,身陷危难也能避免引祸上身。由此来说,明白这个道理的人,就能够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建立功德。怎么知道这个道理是对的呢?桓子说:“伏羲、神农、祝融这三皇用道义治理国家,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这五帝靠仁德教化百姓,夏禹、商汤、周文王这三位君王用仁义来统治,春秋五霸用权谋智术来管理。”五帝以上,世代久远,经传史书上没有详细的记录,指有称王、称霸流传下来,用来作为评价古今盛衰得失的标准了。王道的治理方法,是铲除人间祸害,消灭弊端,然后再让百姓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之后用礼仪教化他们,用刑罚威慑他们,让他们明白好恶之分,学会如何取舍。因此,人们都受到了教化,归顺君王,天下太平,一片安乐,这是王者的治国之术。成就霸王,则指的是君王居尊贵地位,臣下处在低贱的地位,权力统一于君王一人手中,政令有专门的机构制定,贯彻赏罚,法令严明,百官各司其职,井然有序,命令下达就能贯彻执行,这是霸王的治国之术。

原文

《道德经》曰:“我无为而人自化。”文子曰:“所谓无为者,非谓引之不来,推之不往。谓其循理而举事,因资而立功,推自然之势也。”故曰,汤、武,圣主也,而不能与越人乘舲舟,泛江湖;伊尹,贤相也,而不能与胡人骑原马,服①;孔、墨,博通也,而不能与山居者入榛薄②,出险阻。由是观之,人智之于物,浅矣。而欲以炤海内,存万方,不因道里之数,而专己之能,则其穷不远。故智不足以为理,勇不足以为强,明矣。然而君人者,在庙堂之上,而知四海之外者,因物以识物,因人以知人也。夫冬日之阳,夏日之阴,万物归之,而莫之使至。至精之感,弗召自来。待目而昭见,待言而使令,其于理难矣。皋陶喑而为大理,天下无虐刑;师旷瞽而为大宰,晋国无乱政。不言之令,不视之见,圣人所以为师,此黄老之术也。

注释

①:青色的野马。②榛薄:丛杂的草木。

译文

《道德经》中说:“君王清静无为,则百姓会自然而然被教化。”文子说:“所谓的无为,并不是说引导他不来,推动他不去,什么事情都不做。而是说遵循一定的理法做事,根据拥有的条件和能力去做事,顺应自然趋势。”所以说,商汤、周武王是圣明的君主,但却不能像越人那样乘坐小船,泛舟于江河湖海间;伊尹是有名的贤相,而不能如胡人那样驯服驾驭没有经过调教的野马;孔子、墨子有广博的学识,却不能像居住在山里的人那样,穿梭在榛薄丛林之间,踏过险阻。由此看来,人的智慧和世间广博万物比较起来,是很有限的。如果想要显明于海内外,感染招揽天下百姓,而不去研究遵循感召百姓的道理和方法,只凭借自己的能力去做事,那么很快就会穷途末路了。所以,一个人的智慧不足以治理天下,一个人的勇敢不足以强大国家,这个道理是很明显的。然而,作为君王,身居庙堂之上,而能够知道四海之外的事情,是因为他善于根据事物辨识其它的事物,触类旁通,依靠人了解其他人。冬季的阳光,夏天里的阴凉,万物都趋向于它们,而万物没有被强迫去这样做。根据事物内部的微妙规律去感染,不用召唤,被感召的事物自然就来了。用眼睛看才能使他知道真相,依靠命令才能让他行动,这样治理天下很困难。皋陶是个哑巴而掌管法律,能够使天下没有暴虐酷刑;师旷是个盲人,而做了宰相,能使晋国政治通明,井然有序。不用说话就能发布命令,不用看见心里就已经洞若观火,这是圣人之所以能够成为大师的要求和标准。这就是黄老之术。

原文

孔子闲居,谓曾参曰:“昔者明王内修七教,外行三至。七教修而可以守,三至行而可以征。明王之守也,则必折冲千里之外;其征也,还师衽席之上①。”曾子曰:“敢问七教?”孔子曰:“上敬老则下益孝,上敬齿则下益悌②,上乐施则下益亮,上亲贤则下择交,上好德则下无隐,上恶贪则下耻争,上廉让则下知节。此之谓七教也。”昔明王之治人也,必裂而封之,分属而理之。使有司月省而时考之,进贤良,退不肖,哀鳏寡③,养孤独,恤贫穷,诱孝悌,选才能,此七者修,则四海之内,无刑人矣。上之亲下也如腹心,则下之亲上也,如幼子之于慈母矣。其于信也如四时,而人信之也,如寒暑之必验。故视远若迩,非道迩也,见明德也。是以兵革不动而威,用利不施而亲。此之谓“明王之守,折冲千里之外”。

注释

①衽席:宴席,座席。这里指使平安。②齿:指年长的人。③鳏(ɡuān)寡:老年男子没有妻子称鳏,老年女子没有丈夫称寡。

译文

孔子闲居无事,曾对曾参说:“从前,英明的君王内修七教,外行三至。七教能做到了,那么国家就具备了强大的抵御外敌入侵的防御能力,国家就可以守得住;三至能够实行,那么就具备了向外征伐的能力,可以出外征战。英明的君王拥有强大的防御能力,一定能够让千里之外的敌人望而生畏,他拥有的强大的军队,定能够保证胜利归来。”曾子说:“向您请教一下什么是‘七教’?”孔子说:“在上的君王能孝敬老人,那么下面的臣民对老人才会更孝顺;在上的君王能够尊敬年长的人,那么下边的臣民就会更加敬重年长的人;在上的君王能够乐善好施,下边的臣民就会忠诚信誉;君王能够亲近贤才,那么下边的臣民就会慎重交往;在上的君王厌恶贪婪,那么在下的臣民就会知道廉耻;在上的君王好实行德政,那么在下边的臣民就会胸襟坦荡,为人公正;在上的君王廉洁礼让,那么下边的臣民就能举止有分寸,讲礼仪。这就是所谓的‘七教’。”从前,英明的君王治理人民时,一定会分割土地分封给臣子,分设不同的管理机构来管理各项事务,并任命官员按月对各个部门进行考核,招纳贤良人才,辞退没有道德行为不端的不肖之人,怜悯抚恤孤苦无依靠的人,抚养孤儿,救济贫穷的人,奖赏能诱导孝悌行为的人,选拔有才能的人,如果能够做到这七点,那么国家就没有负责刑狱的人了。如果在上的君王能够亲近在下的臣民百姓,把他们看做自己的心腹,那么,下边的臣民百姓也会亲近君王,就像年幼的儿子亲近慈祥的母亲一样。那么在上的君王诚实信誉,就像一年四季更替一样准确无误,那么臣民对君王的信任就会像寒暑一样有明显的反应,因此君王能视远若近,并不是道路很近,而是因为君王有明德之光的照耀。于是,军队没有动,就已经威震海内外,不用施与利益,四海的臣民就自然亲近君王,这就是所谓的“明王的防御能力,能威慑海内外”。

原文

曾子曰:“何谓三至?”孔子曰:“至礼不让,而天下理;至赏不费,而天下之士悦;至乐无声,而天下之人和。”何则?昔者明王必尽知天下良士之名。既知其名,又知其实。既知其实,然后因天下之爵以尊之。此谓“至礼不让而天下治”。因天下之禄以富天下之士,此之谓“至赏不费而天下之士悦”。如此,则天下之明誉兴焉,此之谓“至乐无声而天下之人和”。故仁者莫大于爱人,智者莫大于知贤,政者莫大于能官。有德之君,修此三者,则四海之内,供命而已矣①。此之谓“折冲千里之外”。故曰,明王之征,犹时雨之降,至则悦矣,此之谓“还师衽席之上”。故扬雄曰:“六经之理,贵于未乱;兵家之胜,贵于未战。”此孔氏之术也。

注释

①供命:听从命令。

译文

曾子问:“什么是‘三至’?”孔子说:“掌握了礼的真正含义,所以,虽然不谦让,却能治理好天下;懂得奖赏原则,不损耗财物,却能够让天下的士人很心悦诚服;音乐的最高境界是无声的音乐,却能使天下百姓和睦相处。”为什么会这样呢?从前,英明的君王必定要知道天下所有贤良人士的名望。既要知道他的名声,又要知道他实际能力。然后根据他拥有的实际才能,授予官爵尊崇他。这称为“礼仪的最高境界是不礼让却能使天下大治”。用天下人创造的福禄,来让天下有才之士富足起来,这称为“奖赏的最高境界是奖赏有度不致浪费而又能使天下有才之士心悦臣服”。如此这样,天下清明,美誉盛传,这就可以称为“音乐的最高境界是无声而却能陶冶人的情操,使天下人都和乐相处”。所以仁者行为要务莫过于爱他人,智者行为关键莫过于辨识贤人,为政之人的重点莫过于善于任用人才。有德的君王,能够提高这三方面的修养,那么四海之内,都会听从命令。这就称为“折冲千里之外”。所以说,英明的君王率军征战时,就像是天降及时雨一样,所到之处,人人悦服,这就称为“还师衽席之上”。所以扬雄说:“六经治国的道理,贵在于防患于未然;兵家制胜的道理,贵在于不战而胜。”这是孔子学派的治国策略。

原文

墨子曰:“古之人未知为宫,就陵阜而居①,穴而处。故圣王作,为宫室。为宫室之法:高足以避润湿,边足以圉风寒,宫墙之高,足以别男女之礼。谨此则止,不以为观乐也。故天下之人,财用可得而足也。当今之王为宫室,则与此异矣。必厚敛于百姓,以为宫室台榭曲直之望,青黄刻镂之饰。为宫室若此,故左右皆法而象之。是以其财不足以待凶饥,振孤寡,故国贫而难理也。为宫室不可不节。

“古之人未知为衣服,时衣皮带茭②,冬则不轻而暖,夏则不轻而清。圣王以为不中人之情,故圣人作。诲妇人,以为人衣。为衣服之法:冬则练帛,足以为轻暖;夏则绤③,足以为轻清。谨此则止,非以荣耳目,观于人也。是以其人用俭约而易治,其君用财节而易赡也。当今之王,其为衣服,则与此异矣。必厚敛于百姓,以为文彩靡曼之衣,铸金以为钩,珠玉以为佩。由此观之,其为衣服,非为身体,皆为观好也。是以其人淫僻而难治,其君奢侈而难谏。夫以奢侈之君,御淫僻之人,欲国无乱,不可得也。为衣服不可不节。”此墨翟之术也。

注释

①陵阜:丘陵。②衣皮带茭(jiāo):远古的人用干草拧成绳子,将兽皮绑在身上当做衣服。茭,指干草。③绤(chīxì):葛布的统称。

译文

墨子说:“远古的人不知道建立宫殿,就着丘陵岩洞作为居住的地方,待圣明的君王出现后,他们开始建筑宫室。建筑宫室的原则是,宫殿的基础建设得高来避免室内潮湿就可以了,四周围墙的厚度能够抵御风寒就可以了,宫墙的高度可以区别男女的礼节就可以了。仅此而已,并不追求美观和享乐。所以天下百姓,财物充足不会匮乏。而现在君王的宫殿则和以前的宫殿大不相同。他们向百姓横征厚敛,将征集来的财物用在建筑宫室上,亭台楼榭蜿蜒曲折,宫室都用青黄颜色雕镂着,看上去宫殿宏伟壮观。建造宫室是如此的奢华,于是臣下竞相仿效君王,铺张浪费,最终,储存的财物无法帮助人们度过凶饥灾祸的日子,也无法赈济孤寡无依靠的百姓,国家变得贫穷而很难治理。看来建造宫室不可以不有所节制。

“远古的人不知道缝制衣服,当时他们用干草拧成的绳子,然后把兽皮绑在身上当衣服,在冬季不追求衣服轻而保暖,在夏天不最求衣服轻便凉爽。圣明的君王认为这样不适合人的需求,于是圣人就做衣服,并教诲女人去做衣服,做衣服的原则是,冬天的衣服用煮熟的帛做衣服,使衣服轻便暖和;夏季就用葛布做衣服,使衣服轻且凉爽,仅此而已,而不追求赏心悦目,供人观看,于是,那时的人们很节约简朴容易治理,当时的君王用财节俭,也容易被奉养。而现在的君王,他的衣服则和远古人的截然不同,他必定从百姓身上搜刮钱财,用来做华丽柔细的衣服,用金铸成带钩,用珠玉作为衣服的配饰。由此看来,做衣服的目的不是为了保护身体的需要,而是为了美丽好看。于是,人们纷纷效仿君主制作华丽的服装,人们渐渐变得骄奢淫逸,乖谬不正,难以治理。君王奢侈腐化,臣子很难进谏阻止他的行为。一个这样奢靡的君王,统治着骄奢乖戾的百姓,想要国家不混乱,是不可能做到的。所以做衣服也要有所节制。”这是墨子学派的治国观点。

原文

商子曰:“法令者,人之命也,为治之本。一兔走,百人逐之,非以兔可分为百,由名分之未定也。卖兔满市,盗不敢取者,由名分之定也。故名分未定,虽尧、舜、禹、汤,且皆加务而逐之;名分已定,则贫、盗不敢取。故圣人之为法令也,置官也,置吏也,所以定分也。名分定则大诈贞信,巨盗愿悫而各自治也①。”

申子曰②:“君如身,臣如手,君设其本,臣操其末。为人君者,操契以责其名。名者,天地之网,圣人之符。张天地之网,用圣人之符,则万物无所逃矣。”动者摇,静者安,名自名也,事自定也。是以有道者,因名而正之,随事而定之。昔者尧之治天下也,以名,其名正则天下治;桀之治天下也,亦以名,其名倚而天下乱。是以圣人贵名之正也。

李斯书曰:“韩子称‘慈母有败子,而严家无格虏’者,何也?则罚之加焉必也。故商君之法,刑弃灰于道者。夫弃灰薄罪也,而被刑重罚也。夫轻罪且督,而况有重罪乎?故人弗敢犯矣。今不务所以不犯,而事慈母之所以败子,则亦不察于圣人之论矣。”此商鞅、申、韩之术也。

注释

①愿悫(què):朴实,诚实。②申子:指法家代表人物申不害。

译文

商子说:“法令是人们行为举动的命令,是治理国家的根本。例如一个兔子跑,有一百个人追逐它,想要抓到它,不是兔子可以被分成一百只,而是这只兔子的归属还没有被确定。满街市都有卖兔子的,而窃贼不敢公开取走兔子,这是因为兔子的归属名分已经确定。所以,名分没有确定,即使是尧、舜、大禹、商汤这样的圣人,也可能加入到队伍中去追逐兔子;名分已经确定,即使再贫穷的窃贼也不敢去抢取兔子。所以圣人制定法令,设置官职,任用官吏,就是为了确定名分。名分确定即使是大骗子也会变得忠贞守信,大盗也会变得诚实而自愿受法律的约束管理。”

同类推荐
  • 蔡元培论人生·修养

    蔡元培论人生·修养

    蔡元培是我国现代教育制度的缔造者,一生主张教育救国,他认为,唯有思想文化的革命才能真正推动中国社会的变革。他对中国社会的弊端有透彻的认识,在国内大力提倡民主、自由与人权思想,致力于改良社会风气,尤其重视公民道德教育及相应的世界观、人生观、美学教育。
  • 每天读点《论语》

    每天读点《论语》

    《论话》集中反映了孔子的政治主张、哲学思想、品德修养、伦理道德和教育原则。全书共20篇。前10篇有9篇以记录孔子的言论为主,第10篇《乡党》记录了孔子日常的生活、琐事、态度;后l0篇中有8篇以记录孔子言论为主,第l9篇《子张》记录的是孔子弟子的言论。本书从《论语》申挑选出近百个影响深远、富有哲理的句子,分为处世的智慧、交际的魅力、为人的准则、做事的态度、成功的启示、心灵的超越、品德的修养、生命的真谛、学习的方法等章节,其中既有原文、译丈,还有后人评注、人生感悟,能让大家更清楚地了解孔子的思想,为自己的道德修养、立身处世找到一个可靠的途径。
  • 中华国学经典读本:荀子

    中华国学经典读本:荀子

    《荀子》为战国时人荀况所著,是一部阐述先秦儒家思想的著作。从知识论的立场上批判的总结和吸收了诸子百家的理论主张,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明于天人之分”的自然观、“化性起伪”的道德观、“礼仪之治”的社会历史观,并在此基础上,对先秦哲学进行了总结。本书由荀况编著。
  • 刘宗周与蕺山学派(阳明学研究丛书)

    刘宗周与蕺山学派(阳明学研究丛书)

    刘宗周被认为是宋明儒学的殿军,在晚明儒学史上独树一帜。本书从对刘宗周哲学体系内在逻辑分析入手,将研究推至思想家本身,希望借此能呈现出特定的社会环境和文化传统对其人格结构和哲学思想的影响;尝试通过刘宗周人格结构的内部机制来解说其心性哲学,以期能够更真切地体认他的思想。本书认为,刘宗周的心性哲学是将理学的内容注入心学体系之中,使客体之理变为主体之心,客观之理成为主观之意,由此统一心学和理学,其实质是以理入心,进而以理代心。对蕺山学派的研究是本书的又一主要内容。我们将重点放在梳理刘宗周之后学派内部变化,以张履祥、陈确和黄宗羲为例,通过他们的学术异同及冲突来解释蕺山学派分裂没落的内部原因。
  • 以意逆志与诠释伦理

    以意逆志与诠释伦理

    《以意逆志与诠释伦理》研究以意逆志诠释学的开创、拓展、限定、转换与重建的历史,力图重返中国传统视野寻求其汉语诠释学的特质,并总结其诠释学方法效应以实现中国现代文艺基础理论创新。源于儒学主题与方法的孟子以意逆志之学,奠定了汉语诠释的本体思想、方法观念与实践品质。以意逆志的汉语诠释学限定了西方诠释学的边界,开启了诠释伦理的问题意识与论域空间。以意逆志是中国传统诠释学的核心范畴与基础命题。在历代论者理解与运用的历史中出现了以意逆志诠释的种种差异,也正是在这种诠释过程中生成了以意逆志诠释学传统。
热门推荐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惑乱天下又何妨

    惑乱天下又何妨

    【蓬莱岛原创社团出品】她并不是一个心机深沉的女子。为了生存,怀抱仅存亲情,成为商战交易的牺牲品。一朝穿越,无意争斗,却深受君宠。家破人亡,亲离友散,步步紧逼。退无可退,那就背水前行,逆流而上……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三略

    三略

    顾名思义,《三略》是专讲战略的兵书。其上略、中略、下略都是从战略的高度论述问题,始终贯穿着战略思想。在西汉以前,这样紧紧围绕战略问题的兵法专著还不曾出现。可以说,《三略》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战略专著,影响极为深远。
  • 企业基本功:中小企业经营模式与管理规范大全

    企业基本功:中小企业经营模式与管理规范大全

    本书遵循实用的原则,较为全面地解答了企业经营管理中常见的难题。我们就企业如何进行经营策划、经营管理、经营运作等核心实务工作和如何处理企业经营管理中的法律事务等问题进一步展开了说明,是一本企业经营管理者手上必备的实用细节全书。一册在手,企业管理中的难题就会迎刃而解!
  • 为妃作歹

    为妃作歹

    脾气坏坏,个性怪怪,一次偶然使她莫名的穿越到了古代,被当成花妖又差点活活烧死,她一次次的被害,一次次死里逃生,一次次和皇上皇后叫嚣,一次次幸免于难,她以为她会和太医相爱,可是却又阴差阳错的爱上了城府颇深的皇帝,到底是什么使他们相爱,又是什么原因让她开始在宫中为妃作歹?
  • 特工狂妃:蛇蝎五小姐

    特工狂妃:蛇蝎五小姐

    废物重生!她从21世纪穿越而来,成为世人口中第一‘蛇蝎’庶女,杀嫡姐!废亲父!她无恶不作!灵根被废,烈火焚身,她凤凰涅槃,弑天神!斩妖魔!她一骑红尘,成就第一轻狂大名!神秘公子、痴傻王爷、霸道世子,四方大陆风云再起,她陷入阴谋深处,是谁,斩杀群妖,携她之手,许下生死不离?!“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骗我,我如何处置乎?”楚轻狂曰:“你且忍他、让他、避他、由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弑杀其人!”血眸睁开,注定命运风起云涌……
  • 重生之黑道冷妃

    重生之黑道冷妃

    桃月宴,做事雷厉风行,杀伐果决,却遭门人背叛,命绝身亡。桃月宴,沥粤丞相嫡亲女儿,头脑弱智疯癫,任人欺凌,却被庶妹毒打,香消玉殒。当命运的齿轮转动,强大的灵魂依附在丞相府痴傻嫡女的身上,风云变幻,光芒万丈。丞相嫡女,痴傻弱智?那就让你们见识一下什么叫做精明强干!二娘绵里藏针?无所谓,她的行为准则是锋芒毕露!庶妹拳打脚踢?以暴制暴,是她桃月宴的风格!她冷漠、冷冽、冷傲、对敌人毫不手软,斩草除根,一双冷眸风华绝代,惊动天下!剧透NO.1宫宴月弦太子一身红袍,长相俊美绝伦,身后数十名护卫,整齐划一。桃月宴一双美眸定定的看着月流觞一眨不眨,两人目光交汇,一个饱含激动和泪花,一个带着疑惑和探视,“夜离,是你吗?”剧透NO.3桃月宴正百无聊赖的喝着茶,身边一众属下叽叽喳喳闹个不停,须臾间,门外走进的两人,让桃月宴手中摩挲着茶杯玩味的看着。“怎么,听说你在找我?”沥楚痕半天没有回过神,呆愣的神色看着桃月宴呢喃:“怎么可能,你竟然是。。。!”桃月宴慵懒的吹了一下沾了水珠的指甲:“怎么不可能?”“桃月宴,你让朕找的好辛苦!”剧透NO.4一对可爱双胞胎,一个高高在上的帝王,连城战线,逼婚!凌瑄一本正经的看着自己的娘亲,煞有介事的道:“娘亲,你会答应爹爹的对吧,你看爹爹这么可怜,明明这么英俊,却没人爱,娘亲你要是再不爱他,爹爹就活不起了!”凌傲一脸老成的摇头:“哎,妹妹算了,咱们都做了这么多年没爹的孩子了,你就别为难娘亲了!”紧接着,“宴儿,我不为难你!”帝王龙凌说话带着颤音,那姿态委屈死了,但是天知道他忍着笑快要抽筋发抖。随后某皇帝给双胞胎打了个眼色,左右手分别拉着两个小家伙,背影出奇一致,低着头迈着看似艰难的步伐,肩膀下垂,毫无生气的落寞感觉向外走去。“你们三个给我站住!”某女磨牙声响起。女强,一对一!
  • 误入敌营:腹黑王爷极品妃

    误入敌营:腹黑王爷极品妃

    美女细作迷糊入错敌营,想脱身?难!腹黑皇子牵着你的鼻子走。小娘子,入了我的怀,还想去哪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