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31700000005

第5章 社交要读心理学——人们总是在被互相影响着(4)

比如,有两个素不相识的酒鬼因喝醉了酒,同在一辆电车中睡着了。他们一直坐到郊外的终点站。当时又没有返程电车,于是这两个醉鬼之间同病相怜,产生了友情,一起寻找出租汽车,车费两人对半负担。他们愉快地聊着,踏上了归途。这两个酒鬼也许不被别人理解,可是他们之间却同病相怜,惺惺相惜,或者说臭味相投。

其次,相似的人容易组成一个群体。人们试图通过建立相似性的群体,以增强对外界反应的能力,保证反应的正确性。人在一个与自己相似的团体中活动,阻力会比较小,活动更容易进行。

互补定律——交往中的相互学习与补充

在生活中我们可以发现,不仅特征相似的人会相互吸引,而且彼此之间差异较大的人,也能够建立较为亲密的关系。在需要、兴趣、气质、性格、能力、特长和思想观念等方面,如果存在差异,而双方的需要和满足途径又正好成为互补关系,就可以产生相互吸引的关系。这证明人不仅有认同的需要,也有从对方获得自己所缺乏的东西的需要。

那么互补和相似定律是否矛盾呢?它们并不矛盾,因为差异并不一定都能形成互补。互补性的前提是,交往双方都得到满足,如果不能满足这一要求,那么相反的特性就不能够产生互补,甚至还产生厌恶和排斥。比如高雅和庸俗、庄重和轻浮、真诚和虚伪等等,这些就只能造成"道不同者不相为谋"。

或者说,形成相似的那些条件,往往是大的方面,比如人生观、做人处世原则、人生追求等等。这些如果不同,就难以理解,不容易吸引。而形成互补的,往往是相对较小的方面,比较具体的特征。就像人们常说的:"该相似的地方相似,该互补的地方互补。"

互补一般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交往中的一方能满足另一方的某种需要,或者弥补某种短处,那么前者就会对后者产生吸引力。如能力强、有某种特长、思维活跃的人,对能力差、无特长、思维迟缓的人来说,就具有吸引力;依赖性特别强的人愿意和独立的人在一起;脾气暴躁的人和脾气温和的人能够成为好朋友;支配型的人和服从型的人能够结为秦晋之好,试想,如果两个都是支配型的人结为夫妻,那家中还能有太平吗?

互补的另一种情况是:因为别人的某一特点满足了你的理想,而增加了你对他的喜欢程度。比如一个看重学历的人,自己又没有拿高学历的机会,会很看重高学历的朋友等等。

任何人都与生俱来地具有一些缺点,而且性格不是那么容易改变。为了弥补自己的不足,我们往往在寻求生活伴侣和事业伙伴时,注意寻找能弥补自己缺点的人。

如小张是一个好与人争辩道理且十分任性的人,他找的是一个大大咧咧的老婆。小张之所以喜欢她,是因为她能够让小张从容地依照自己的步调行事,不和他较真,让他很安心。

在事业的合作上,寻找和自己互补的人是非常重要的。比如比尔·盖茨原来自己经营微软公司,时间长了,逐渐发现自己在管理方面能力的某种欠缺。而且他自己真正的兴趣是在软件开发上,所以逐渐感到分身乏术,力不从心,工作兴趣也下降了。他逐渐认识到管理方面需要有专门的人才来为他打理,后来就找到了大学时的同学鲍尔默。而鲍尔默恰恰是个管理方面的天才。他热情万丈,善于影响别人,善于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对于比尔·盖茨来说烦琐乏味的管理工作,对于他来说则是乐趣无穷。这就形成了很好的互补关系,强强联合,缔造了辉煌的成功。

相互吸引定律——人总是喜欢喜欢自己的人

人大概都有一些自恋,也就是喜欢自己。这个世界上,你最爱的人是谁?恐怕大部分人都会回答是自己。人们都把自己当成世界的中心,自己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

这种情况一点也不奇怪,符合人的自我中心的本性。比如,如果别人喜欢我们,就比较容易赢得我们的喜欢,而不管他客观上是怎样的人。当然,我们说的是大多数人的情况,而不是所有人。

看看你身边的人,你想过你喜欢的人通常具有哪些特征吗?你喜欢他们,是因为他们漂亮吗?还是因为他们聪明?或者是因为他们有社会地位?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我们通常喜欢的人,是那些也喜欢我们的人。他不一定很漂亮,或很聪明,或者很有社会地位,仅仅是因为他很喜欢我们,我们也就很喜欢他们。这个规律叫做相互吸引定律。

那么,我们为什么会喜欢那些喜欢我们的人呢?因为喜欢我们的人使我们体验到了愉快的情绪,一想起他们,就会想起和他们交往时所拥有的快乐,使我们一看到他们,自然就有了好心情。

而且,那些喜欢我们的人使我们受尊重的需要得到了满足。因为他人对自己的喜欢,是对自己的肯定、赏识,表明自己对他人或者对社会是有价值的。

有一个人说过这样一句话:"什么是好人?——对我好的就是好人。"其实这种观点是很有代表性的。人们大多是以这个标准来衡量周围的人的。

有些人很善于利用这个心理定律赢得别人的好感。那就是,为了得到别人的认可,就表现出喜欢对方的样子。比如推销员,他每天要面对许多从未谋面的人,他也许并不了解那些人,但是,他必须表现出对对方的喜欢,这是为了让对方也喜欢他、接受他,他的生意才好做。

可以说,这个规律在社交场中很具有实用价值。这是赢得别人好感的捷径。你可以经常表现出对别人的兴趣,这就表明对对方有好感,就很容易赢得对方同样的情感回报。

为什么说这条定律是来源于人的自恋心理呢?因为当人们发现一个人喜欢自己,不管对方客观情况是怎样,是否具有让自己喜欢的特点,就会无条件的比较喜欢对方。人们大概是想象,既然对方喜欢自己,那么一定是他在某些方面和自己相似,认可自己的为人和某些特点,那么自己有什么理由不同样喜欢对方呢?

这种心理规律,在某种程度上,也和人们的自信缺乏有关。

一个人如果自我尊重程度较强,较为自信,那么别人表示出来的对他的喜欢和赞扬,对他的影响就不是很大,人际吸引的相互性原则对他的作用也就不是很大。而那些具有较低自我尊重的人,往往不喜欢那些给他们否定性评价的人,因为他极不自信,所以特别需要别人的肯定,特别看重别人表达的对自己的喜欢。

在实际生活中,严格地讲,没有人是完全自信的,因此大多数人都特别需要别人对自己的肯定。

在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情况,就是两个人的相互喜欢是由一个人对另一个人单方面喜欢开始的。比如一个女孩开始时对一个男孩并没有多少好感,但是这个男孩子表现出了对她特别喜欢的态度,使这个女孩久而久之,也对这个男孩动心了,最后接受了他的追求。

当然,这个规律也不是绝对的。有时我们喜欢某个并不喜欢我们的人,相反,我们不喜欢的人有时却很喜欢我们。我们只能说在其他一切方面都相同的情况下,人有一种很强的倾向,喜欢那些喜欢我们的人,即使他们的价值观、人生观都与我们不同。

攀比效应——人们喜欢模仿和攀比别人

战国时代,越国有一个最出色的美女,名叫西施。她长得非常漂亮,据说有沉鱼落雁之貌。她无论怎样打扮,一举一动都是美丽动人的。西施有个心口疼的毛病,犯病的时候,总是用手按着胸口,皱紧眉头。她这犯病的形态,在别人眼里显得更加妩媚可爱了。

有一天,她在村中的道路上行走,突然,胸口疼痛起来,疼得紧皱眉头,便不知不觉地用手按着胸口处。正巧,迎面走来一位东村的丑姑娘。因为她住在东村,故称东施。东施长得面貌丑得很,她看见西施皱着眉头,用手按着胸口在笑,觉得样子十分好看。于是,东施姑娘就照样模仿起来。丑姑娘东施本来没有胸口疼的毛病,却也用手按住胸口咧嘴笑,把眉头也照样紧皱起来,自以为这样就美丽了。村民们看到她一反常态的样子,莫名其妙地多看了她两眼,丑姑娘东施却以为人家喜欢上她了,于是她更加紧皱眉头咧开大嘴强笑,这一下,把别人都给吓跑了。

东施效颦,其结果不但不美,反而更丑了。这个故事用来比喻不了解对方的长处而胡乱学样、生搬硬套的行为。

东施的行为,在心理学上叫做模仿。模仿是每个人都有的一种心理机制,是指有意和无意的效仿和再现与他人类似行为的活动。模仿是学习的基础,人们学习任何知识和技能,都离不开模仿。而我们这里说的是日常生活中作为社会行为的模仿。

当我们看到别人有比我们好的条件或东西,我们就倾向于模仿别人。因为"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谁都想变得更好,那么比我们强的人,就成了我们模仿的榜样。

生活中模仿很常见,比如看见别人留长发,自己也留长发;看见别人穿牛仔裤,自己也穿牛仔裤;看见别人家里怎样装修,自己也怎样装修,等等。但是有的模仿因为差距太大,而显得可笑,比如东施对西施的模仿就是如此。

法国剧作家莫里哀曾塑造了一个文学形象——"茹尔丹先生"。这个"茹尔丹先生"是个模仿迷。他得知别人家在举办家庭音乐欣赏会,"那么我家也应该有",于是赶忙去请音乐教师到家里来。服饰穿戴,茹尔丹也处处向"上等人"看齐,却又模仿得很不得体。大白天,他要穿一件据说是"上等人"才有的睡衣;裁缝给他裁错了衣服,编瞎话哄他,他居然也信以为真了。结果,尽管衣服上的"花朵都是头朝下"的,但他只要听说是模仿而致,就说"那么行啦",就这样干。

这个形象或许有点夸张,但他之所以成为文学上的经典形象,正是因为它来源于现实生活,非常有代表性。让我们看看周围的"茹尔丹先生"吧。

有的人看到邻居为女儿买了架钢琴,也想为自己的孩子买一架。听说表弟买了一辆新摩托车,觉得自己也应该买一辆。他们觉得:自己凭什么要比别人差呢?别人有的自己也该有。

就连小孩子都学会了攀比。孩子想买个游戏机的时候,他会说:"妈妈,我想买个游戏机,我们班好多同学都买了。"或者,"我班×××浑身上下都是名牌!"这么一说,父母也不忍心让孩子明显比别的孩子差,就忍痛给孩子买东西。

说到底,我们今天的许多消费,没有多少一定是出于物质上的必需,很大程度倒是出于心理上的攀比。手机一定要那么高级的吗?其实许多功能你很少用,问题是要买个新潮的、高级的,不能比同事的那个差。手上戴着个几千元的戒指,有什么实际用途呢,不过是为了给人看,显示自己的"身价"。

看到别人结婚的排场,自己也不甘于落后,根本不考虑量入为出,即使勒紧裤腰带,甚至举债,也要办得大张旗鼓。

有的女孩子,在择偶方面眼光过高,看到同事或同学的老公"身家"多少多少,自己觉得也不能差了。看到几十万的,觉得还有几百万的,要是幸运,找个几千万的才最理想!就这样等下去,结果一晃就错过了适婚年龄。

完全避免攀比也许办不到,但攀比也应该适度。别人的生活是别人的,也许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当你真正过上了别人的生活,可能也会发现许多不如意之处。所以不要盲目地去模仿、攀比别人,最重要的是了解自己,知道什么能给自己带来最大的幸福。

同类推荐
  • 自尊自爱的故事(崇尚品德的故事)

    自尊自爱的故事(崇尚品德的故事)

    美德是“1”,任何名誉、财富等都是“0”,只有写好了前面的“1”,后面才可以有无数个“0”,否则一切都只是“0”。植根于爱的土壤,吸取古今中外伟大先贤的美德智慧,致力于帮助父母、老师和儿童,为中国培育有品格的下一代而努力。
  • 让学生团结友爱的故事

    让学生团结友爱的故事

    因此人与人之间要团结友爱、共存共荣,才能达到共赢的局面。整个社会才能和谐发展。,科学高度发展的今天,个人的能力获得了极大的提高,但生产的社会性和科学研究的社会性也随之加强,任何活动,都不是单个人的力量所能胜任的
  • 成长比输赢更重要

    成长比输赢更重要

    成长比输赢更重要。如果把人生比做一次充满艰辛和风险的旅行,那么输赢就是人生旅途中的几处驿站,而成长则是艰苦的旅程以及动人的风景。输赢是人生某一阶段的某一个结果的呈现,是一个人人生态度的一种彰显;而成长则是持续的自我超越,只有通过成长,一个人才能最终找到人生价值和内心平静。这一辈子你可以不成功,但是不能不成长。《成长比输赢更重要》正是基于以上认知而编著的,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成长的意义、选择的价值,让青少年朋友们对人生、对自己都有更清醒的认识、更完美的规划。
  • 去香港上大学

    去香港上大学

    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教育制度,成就你另一种人生!本书将系统叙述、深入分析内地学生去香港上大学热潮的时代背景、社会反响,对内地学生去香港上大学的种种情况给予全面、确切介绍,包括整个香港院校招生事件的新闻故事、香港及其八所主要院校介绍、去香港上大学的各种具体事项、内地学生已在香港上大学的情形、去香港上大学的种种优点和存在的不足、香港各院校在内地招生所引发的思考等,对内地广大中学生、大学生及其家长和老师既是一本权威的考试指导用书,又是一本生动的校园生活纪实作品。
  • 犹太商道:世界上最伟大的创业思想

    犹太商道:世界上最伟大的创业思想

    本书是继第一本《塔木德--犹太商人的创业圣经》热销后,我们又推出的一本犹太商道创业励志重点图书。本书图文并茂、穿插经典的犹太创业故事,给每一个渴望财富与成功的有志青年以重大启发。这个世界上没有人生来就是百万富翁,但是人人可以成为百万富翁,只要你学会犹太人的经商之道。书中汇集了洛克菲勒、摩根、哈默、罗斯柴尔德、索罗斯等犹太巨擘的财富理念,给每一个追求财富的普通人以具大的激励与启迪
热门推荐
  • 雪夜龙藏

    雪夜龙藏

    他原本是一名孤儿,一名杀手,在异世重生重生,他如何一步一步登上巅峰?是强敌的来袭,还是亲者的背叛,亦或是命运的捉弄?是巨龙冲天,还是杀神临世。亦正亦邪,谁又能说得清、道得明。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每个女孩都是女神

    每个女孩都是女神

    一本小书,改变了西方成千上万少女的命运,让她们在阳光下令人大吃一惊:“上帝!这是原来的爱伦吗?真不敢相信,她是我见到的最可爱的女孩子!”这是吹牛吧?要不,就是迷信?哼哼,你可不要以为,攀比、虚荣才是女孩子获得自信的好办法;你更不要以为,心灵暗示和巧妙的呼吸就是巫术。这种最早在美国校园中流行的灵修方法,由著名心理大师梅姬·阿贝蒂专为女生定制,如今正以不可思议的速度风靡全世界。“从来没有见过这样好玩又这样神奇的修炼方法!我们的生活有了新的动力!我们好像征服了全世界!我们幸福极了!”这是全世界的快乐回音。
  • 缺钙

    缺钙

    尹守国,2006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中短篇小说70多万字,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选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签约作家。
  • 做个好女人:男人最欣赏的10种女人

    做个好女人:男人最欣赏的10种女人

    本书介绍的这10种女人,虽然都有各自的性格与魅力,但是她们却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她们都是男人及所有的人最仰慕、最欣赏的女人。她们的生活情态,个性爱好,气质修养、风度内涵,虽各有千秋,但她们却能让自己修行成为精品女人,当然她们也都有独到的气质与套路。本书中提到的好女人的标准,充分反映了如今男人的审美观和价值取向,它不仅为女人们提供了明确的奋斗方向,而且指出了奋斗的途径和方法。所以,不管是女人还是男人,这本书都不容错过!
  • 大决战:淮海战役

    大决战:淮海战役

    该书反映的是解放战争的主体——三大战役中的淮海战役情况。淮海战役正式开始的时间是1948年11月6日,我华东野战军以7个纵队的强大优势兵力在徐州附近的新安镇对黄百韬兵团实施包围,切断黄百韬兵团与李弥兵团等国民党军队的联系,实施重点打击,各个歼灭。结束的时间以1949年1月10日杜聿明被俘、邱清泉被击毙为标志。自古以来,中原大地就是中国兵家的必争之地。在解放战争的大决战中,中原地区也成为国共双方志在必得的主战场。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打的第一仗,就是围攻我中原解放军李先念部。从此以后,中原大地上两军作战一直是此起彼伏,彼伏此起,战场越来越宽,规模越来越大。在此情况下,国共双方都有在调兵遣将,都有在筹划这场大战,最终以中共领导的军队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这场战役的胜利。
  • 蒙古王的宠妃:大漠鸾歌

    蒙古王的宠妃:大漠鸾歌

    “从今天起你就是我的女人,生生世世都是,别妄想从我手中逃走。就算你逃到天涯海角,我也一样会把你抓回来……”从蒙古王宣布了她的归属那一刻起,她的身体,思想还有命运始终逃离不开他的控制——她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离心上人越来越远,却毫无反抗之力。蒙古王的魔音在低语:爱,我也要掠夺!
  • 跟谁都能聊不停

    跟谁都能聊不停

    怕被拒绝、怕丢面子、怕演讲、怕和陌生人说话?本书教你怎么想,立马让怕什么的都变成浮云。爱紧张、爱冷场、爱大脑死机、爱吓跑MM?本书教你怎么做,轻松搭到想搭的人。不会找话题、不会接话茬、不会赞美人、不会看脸色说话?本书教你怎么说,开心和人聊不停。只会附和、只会回答、只会乏味地陈述、只会讲老掉牙的冷笑话?本书教你怎么问,让聊天越来越热烈。
  • 超邪魅总裁老公(完)

    超邪魅总裁老公(完)

    被母亲无情的‘卖’给谢家,婆婆的折磨,丈夫的讨厌,公公的宠爱却是另一种痛苦的根源。。。想要用自己的身体还清那高额的‘聘金’,却不小心身心都留给了那个丈夫。。。只是令她意外的是嫁给他是一场阴谋,连爱上他都是早就设计好的,为的就是。。。在爱与恨之间她应该怎样抉择?爱情沦陷的时刻是不是也意味着毁灭?飘飘的其他文章(觉得值得一看的):《火暴总裁娇柔妻【大结局】》http://m.pgsk.com/a/58912/《首席新娘调包了【连载】》http://m.pgsk.com/a/113621/《偷孕:改造玻璃CEO【大结局】》http://m.pgsk.com/a/57972/《首领的签约情人【大结局】》http://m.pgsk.com/a/8710/《超邪魅总裁老公【大结局】》http://m.pgsk.com/a/74090/《爱在大清后宫Ⅰ.苏墨儿传奇【大结局】》http://m.pgsk.com/a/61183/《爱在大清后宫Ⅱ.玉如言小传【大结局】》http://m.pgsk.com/a/65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