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31100000021

第21章 他在官场商场上的那些事儿(5)

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如此的胆略促使胡雪岩下决心联合各方势力垄断生丝卖方市场。

首先,胡雪岩开始用高于洋人的价格收购生丝,蚕农们当然很高兴,都把生丝卖给他。但是胡雪岩没有这么多钱,怎么办呢?他想起了官府。他成立了以浙江巡抚为会长的蚕丝总商会,商会的会员们都是一些富商。他们这些人干什么事呢?不需要他们出钱,只需要他们做担保。原来胡雪岩想了一个主意:先是半价收购,余款秋后算账,而且付利息。这件事情居然被他办成了。因为,他知道光凭他胡雪岩一个人说话是办不成的,蚕农们之所以信他是因为有那些富豪们担保。那些富豪们愿不愿担保呢?他认为也会,因为不要他们出一分钱,还可以卖个名,更主要的是会长是浙江巡抚,谁不愿给浙江巡抚的面子呢?

让富豪们做担保,可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为此胡雪岩不得不登门造访上海名宿陈正心。陈正心在上海有“小宋江”的美誉,富甲一方,为人豪爽,行侠仗义。胡雪岩来到陈正心的府第,陈正心闻之连忙出来相迎。胡雪岩由于以前在为浙江海运局购买漕米时对漕帮的大义之举,已在江浙一带江湖上赢得极高的盛名,成为一代名流。胡雪岩的来访对于陈正心而言也有抬高身份的作用。

宾主落座后,胡雪岩开诚布公地与陈正心交心,单刀直入地说:“此次晚辈专程来请陈老前辈主持中国丝行与洋商的刻意压榨抗衡的事。”

然后,胡雪岩又进一步解释说,中国人之所以与洋人做生意总是吃亏,就在于人心不齐,人心不齐又在于没有主心骨,没有一个可以令大家信服的人。胡雪岩称,陈老前辈乃今日上海之名宿,登高一呼,必能响者云集,自己首先就要响应。

最后,胡雪岩又对陈正心晓以民族大义说:“洋人欺我中华,已非一日,眼见白银流到他们的腰包,而我江浙桑农,破产不知几万家,凡我中华国人,不奋起自救,还要到亡国灭种吗?”

陈正心为胡雪岩的话深深打动,更为他的气节所折服,于是,广发请帖,召集上海各丝行老板,先不让胡雪岩出面,而是就胡雪岩的做法征询众商行老板的意见。一石击起千层浪,各商行老板抱怨个不停,埋怨洋人贪得无厌,又恨上海没有像胡雪岩这样可以领头的人物。

陈正心见火候已到,把桌子一拍当即表示,愿出来领头与洋人抗争。一听此言,各商行老板都变了脸色,有人露出喜色,有人面带迷惑,有人面带土色。与洋人斗法,那不是拿鸡蛋往石头上碰吗?这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如果与洋人斗法翻了船,那又怎么办?自己的损失谁来承担,这绝不是凭嘴巴就可以解决的。

陈正心看懂了大家的心思,便不失时机地把胡雪岩引见给众商人。大家一听到胡雪岩的名字,顿时七嘴八舌地谈论开了。胡雪岩在江浙的行为已名闻天下,更何况是丝行中的人,岂有不知的道理。但今日一见,才算睹其真面目。

胡雪岩微笑着向大家点头致意,待人群平静下来,他就洋人的生意经大谈起来。

胡雪岩指出,洋人的丝厂长期以来在中国进口生丝,进价便宜,而制成的丝绸却是昂贵无比,洋人越来越富,而国人越来越穷。其原因就在于我们民心不齐。在这些事关民族利益的生意上,从商之人,理应同心协力,同舟共济,而不应互相猜忌,彼此拆台。只要大家一条心,联合起来,把生丝压一段时间,待洋人的厂没米下锅,那么生丝的价格肯定会上去。

随后,胡雪岩又就大家关心的问题说了几个想法:第一,与洋人做丝生意的“洋庄”联合起来,同行公议,就一个价,愿意就愿意,不愿意就拉倒。因急于脱货求现的商行,由陈正心出钱进行大宗收购,同样的价格,你要卖给洋人,不如卖给自己人。第二,对于不想卖的人,也不要卖给洋人,要用多少款子,拿货来抵押,我有钱庄作后盾,贷款救急,等洋人就范,货物出脱之后再还。第三,对于那些不顾民族大义,把丝私下卖给洋人的,将受到同行的谴责,背上卖国的恶名,被丝行除名。

有名宿坐镇,又有官府撑腰,这些商人岂有不从之理?

就这样,胡雪岩对上海丝业同行晓之以义,诱之以利,把他们联合起来,让他们跟着自己走。洋庄丝价卖得好,能多赚钱何乐而不为?

随后,胡雪岩又和丝业巨头庞二联手,在丝生意上获得优势。

庞二是湖州南浔丝业世家,控制着上海丝生意的半壁江山。胡雪岩派玩技甚精的刘不才去和庞二联络感情。

起初,庞二有些犹豫,因为他觉得胡雪岩中途暴发,根底未必雄厚。后来胡雪岩在几件事情上的处理都显示出能急朋友所急的义气,而且在利益问题上态度也很大义,显然不是为了几个小钱而奔波的。在丝生意上联合,主要是为了团结自己人,一致对外,不让洋人贪得无厌,为大伙争取利益。看准了胡雪岩是个可以依赖的朋友,庞二便委托他全权处理自己囤在上海的丝。

这样,胡雪岩赢得了丝业里的70%强,又得庞二的倾力相助,在商场上有了绝对优势,加上官场的靠山,第一场中商与洋商的丝茧战已胜券在握。

几天过后,上海的丝行老板一致要求提价,他们对洋人说,胡雪岩已答应出高价为朝廷织造局收购他们的丝。

洋人一开始还不在意,后来发现问题大了,他们收不到丝了。他们开始找胡雪岩,请他为他们收丝,可是就是出了超过收购价一倍的价钱,胡雪岩也是不卖。

洋人对付中国人的常用办法就是通过中国政府来镇压。这一次,他们故技重施,找到了北京清政府。但是,这一招,胡雪岩已经算计到了,他先让浙江巡抚王有龄上了一道奏章,说明洋人给江南丝业造成多大的危害,他胡雪岩又是多么伟大能干,怎样挽救了江南丝业。结果这到奏章得到了朝廷的赞许,还要求其他省份效仿之。所以当洋人状告到朝廷时,将起不了什么大作用。

洋人这才明白事情的严重性。他们开始私下分化拉拢,对某些丝行许以高价,然而都遭到拒绝。那些商行的老板告诉他们,如果他们私下把丝卖给洋商,会背上卖国罪名,受到同行的除名,今后再也不能做丝生意,同时还会得罪上海的陈正心,他可是在上海黑白两道都吃得开的人。

最后洋商不得不就范,给了胡雪岩他们一个公平的合理价格。这一仗下来,不仅胡雪岩净赚了18万两银子,而且给江浙、上海的丝商们带来了好的收入。

面对“大鱼”恶意的经济垄断,只要众“虾米们”联合起来,齐心协力、一致对外,是可以吃掉“大鱼”的。胡雪岩的这一成功案例,可以为以后的类似情况提供借鉴。

3. 维护市场平稳,凸显领袖风范

胡雪岩说:“做生意第一要市面平静,平静才会兴旺。”因此,他总是细心地帮助官府维持稳定的社会局面,维持市面的平静。

在胡雪岩第一次销洋庄的时候,他介入朝廷与洋人的争端,试图在朝廷与洋人之间充当调停人的角色,通过他的努力把上海市面平静下来,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

胡雪岩之所以产生要充当朝廷和洋人之间调停人角色的想法,是因为他要在上海创下除销洋庄以外更大的事业。

当时,上海的局势很不稳定。上海不稳定的因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上海“小刀会”起事。当时,上海实际上分为两部分:一个是上海县城,另一个是外滩的外国人租界,也称“夷场”或“洋场”。虽然外国人曾经接济过“小刀会”,租界因此并未受战火影响,但“小刀会”起事以后占领县城,终成租界的掣肘之患。二是由于洋人接济“小刀会”,与太平军从事军火交易,惹恼了清廷,于是清廷决定对洋人在上海的生意采取限制,颁布了禁止丝茶运往上海的政令,并决定在上海设立内地海关,增加关税。而洋人似乎也在与清廷较劲,关系弄得很僵。受这两种因素影响,上海的进一步繁荣就受到了很大的制约。

不过,这也不是说没有回转的余地。能够加以调停的关键,是洋人与清廷都不想长久僵持下去。对于洋人来说,如果一定要与清廷僵持,他们在上海的生意就将全面受到影响。比如,现在洋人急需的茶丝,由于贸易禁令,货源断绝,就只能在上海高价购进。而清廷主要也只是恼恨洋人资助“小刀会”和卖军火给太平军,才发出禁令的。从实际利益来说,如果真正断了洋商的生路,清廷也断了一条财源,起码关税就要少收许多。

胡雪岩要在上海设立阜康分号,要在上海做房地产生意,要在上海开米行,甚至还想在上海开戏院、茶楼。而所有这些生意,都必须有一个基础,那就是上海一定要保持繁荣的势头,而要保持上海的繁荣,首先必须设法使上海稳定。

由此,胡雪岩想充当调停人的角色。他认为,朝廷与洋人的争端绝不会长久,如果僵持下去,洋人固然要受损失,但上海市面也要萧条,最终两败俱伤。他要做的是,在朝廷与洋人之间调解,把彼此发生争端的原因消除,叫朝廷相信洋人,也叫洋人相信朝廷,这样才能把上海市面弄热闹起来。那时开戏院、茶楼也好,办房地产也好,才会无往不利。

于是,胡雪岩做了两件事:一是把自己囤积的生丝尽快脱手。这些丝本来是他准备在销洋庄的过程中用来控制市场,垄断价格的一批丝。胡雪岩在这个时候脱手的目的,是要向洋人做出一种友好的姿态,因为洋人要在中国做生意,一般比较重视中国商人的态度。二是去苏州拜见江苏学政何桂清,想搭上官场的路子,在官场找到来出面调停的人。在胡雪岩看来,如果有得力的人出来做这件事,平息朝廷与洋人之间的争端,并不是办不到的。

结果,他真说动了何桂清,借进京捐巡抚之职的机会,说动清廷。不久便取消了贸易禁令,使上海市面重新热闹了起来。

在旁人看来,胡雪岩对于清廷与洋人争端的看法,只是从他作为一个商人的角度出发的。撇开其做法的对错暂且不论,他对自己生意的兴衰与市面安定与否关系的认识,以及他基于自己的认识,主动去维持市面平静的努力,却是很有启发性的。

对于生意人要不要自觉去帮助维持市面,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有的人也许会觉得生意人只管做生意,没有义务也没有能力去帮助维持什么市面。只要自己有手腕,能够把握住机会,市面平静有市面平静的钱可赚,乱世有乱世的钱可赚。这话也不能说没有道理。胡雪岩也说过,乱世之中,生意很难做,不过,越是难做就越是有机会。

但是,无论如何,做生意总与市面的环境相关,与时局的安定与否相关。乱世之中,也许确实能够给人提供许多崛起的机会,但从根本上说,事业的发展还是需要稳定的社会环境,需要平静的市面。社会的总体购买力治世比乱世要大得多。只想在乱世之中找机会,甚至唯恐天下不乱这只是一种投机者的想法,这样的人不会有大出息。

五 中西贯通,培植洋场势力

海禁初开之时,懂得与外国人打交道的没有几个。胡雪岩凭着自己的聪明和古应春等人的帮助,与外国人周旋斗智,在与外国人进行的丝、茶以及军火交易中大发其财。

胡雪岩借重的另一个势力就是洋人。按胡雪岩自己的说法,他的成功得力于两个局势的大转变。第一个是洪杨之乱,第二个是海禁大开。两者共同形成一个纷纷攘攘的乱世。而胡雪岩是典型的乱世英豪,善于应对乱世,把握方向,整顿秩序。

胡雪岩对洋场的利用,也正得力于他这种能力。

胡雪岩在洋场势力的确定,首先是丝茧生意时,就遇到了和洋人打交道的事情。其次是他主管了左宗棠为西北平叛而特设的上海采运局。

同类推荐
  • 女人一辈子都要做女王

    女人一辈子都要做女王

    21世纪被称为“她世纪”,说明女人又重返了历史舞台她要主宰自身 、家庭、事业, 她必须一辈子做王者才能兼顾天下所以。她是21世纪的女王。 知识渊博的女人是一本书,充满着智慧的光芒,令人百读不厌; 健康美丽的女人是一朵鲜花,充满着吸引力,令人爱惜呵护; 家居辛劳的女人是一棵绿藤,充满着勃勃生机,令人更加怜爱; 知性自信的女人是一杯红酒,充满着浓烈醇香,令人品味不够; 聪明可爱的女人是一只小鸟,充满着童话般的浪漫,令人新奇快乐;高傲雅致的女人是一件艺术珍品,充满着无穷的魅力,令人遥不可及 。 女人是21世纪一道瑰丽的风景线,她崛起意味着她必须具备王者风范 。
  • 越玩越成功

    越玩越成功

    人类的生命成长是一个认识自我、改变自我、超越自我的过程。只有真正地、全面地认识了自己,才会改变自我、超越自我,所以认识自我是实现自我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然而,认识自我是十分艰难的。如何才能破解心灵的密码,使自己能够清晰地认识自己呢?心理测试其实就是一把打开心门的金钥匙,它可……
  • 会思考才能赢:人生不加框

    会思考才能赢:人生不加框

    从容地面对生活。就是不钻牛角尖。为何不坦然些呢?生活不总是期而不至,而又不期而至的吗?三毛曾经说过“成长是一种蜕变,失去了旧的,必然因此又来了新的,这就是公平!” 从容地面对生活,就是要从疑惑中解脱。只要是自己所选择的,那就是好的,只要是自己努力过的,那就是不悔的。 从容地面对生活,就是要向远处眺望,但不是好高骛远,而是脚踏实地地向前上。泰戈尔曾说过:“只管走过去,不必逗留着采花保存,因为一路上的花朵仍然会继续开放。”生活中必须有梦。即使那梦是多么的遥个可及,可是只要人生有梦,就会如雨后甘霖,香甜沁心。
  • 那些迷人的财富智谋:中国近现代创业奇才性情档案

    那些迷人的财富智谋:中国近现代创业奇才性情档案

    乔致庸、胡雪岩、叶澄衷、张振勋、孟洛川、荣氏兄弟等人物,他们的财富令人羡慕,他们的智慧令人敬佩。智慧与胆识构筑创业的财富。本书探秘近代财富家族传奇,解读近代商人智慧谋略。
  • 方法总比困难多大全集(超值金版)

    方法总比困难多大全集(超值金版)

    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只有想不到,思路一开阔,就有一个相应的解决方法,方法总比困难多。水中鱼编著的这本《方法总比困难多大全集》不仅包含了做事的态度、做事的方法,还有处理问题的窍门、经验。没有做不到,错误的方法只能让问题越来越多。书中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创新思维、逆向思维、侧向思维、联想思维、发散思维、简化思维、加减思维、系统思维等基本方法,方法的正确与否与人们的思维能力密切相关。灵活正确的方法可以使问题迎刃而解,让读者受益匪浅。我们不但要随机应变,有一个问题出现,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用对方法做对事
热门推荐
  • 伏羲大帝

    伏羲大帝

    中华的远古神话,伏羲大帝的传奇一生,中华武功的博大精深,以及各种以真气为基础的法术层出不穷,让你领略不一样的东方玄幻!
  • 相爱相杀

    相爱相杀

    一份合同扔在眼前,闵筱雨被迫和相爱的男友分手。而为了留住她,邵俊文将她摁倒在床上,强行占有了她。“你就这么怕我?我说过,让你跟我在一起!”“我只是想对你好。跟着我,你应有尽有,比跟着那个人好多了。”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谁会是下一个牛顿:最让人受启发的物理现象

    谁会是下一个牛顿:最让人受启发的物理现象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无处不在的力、怎样让溜冰鞋一直滑下去、苹果为什么不掉到天上去、人体重心揭秘、羽毛和铁块会同时落地吗、“不倒翁”不倒的秘密等。
  • 东方文化西传及其对近代欧洲的影响

    东方文化西传及其对近代欧洲的影响

    人们在考察东西方文化互动以及交流时,比较多地注意到了近代西欧文化向东方传播的趋势,这股文化潮流的东向移动,被谓之“西学东渐”,在回顾中世纪东方文化西传的历史之后,我们不得不作这样的认识:所谓“西学东渐”的“西学”是富含经欧人吸收、改造、沿袭的东方文化成分特质的欧洲新文化思潮,“东渐”则又寓示着东方文化某种程度的回归,站在这个基点上,“全盘西化”等提法显然都是欠妥的,犯了出口布料,经人加工为成衣,又被视为洋货进口同样的错误。
  • 当代文坛点将录4

    当代文坛点将录4

    《当代文坛点将录》共五卷,收录五十位作家。文章大都出自名家之手,或为文坛名家或传主的亲友,或同被写的传主关系密切。他们写出的关于某一名家的创作背后的故事或花絮都是第一手材料,对于了解被写名家的创作与生活均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可以满足一般读者对著名作家的窥私欲。
  • 铿锵紫罗兰

    铿锵紫罗兰

    2年前在大马被警方误当妓女而扣留8天的中国女作家李俊杰,如今《铿锵紫罗兰·我的坐牢日记》书籍即将在新加坡问世,她将8天内的扣留事迹,以及扣留后的事迹,公诸于世。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看懂财务报表的28个绝招

    看懂财务报表的28个绝招

    金多多,从一本院校财经科班出身,也考过了几门CPA,拥有了初级会计职称.多多上班的单位是成都市一家小有名气的会计师事务所,在成都市属于中上水平。本书通过多多的工作实践,传授看懂和分析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财务报表的28个绝招。
  • 你若懂我,该有多好

    你若懂我,该有多好

    她这辈子做过的最美好的事,就是把她的男神变成了她的男人。她这辈子做过的最潇洒的事,却是将她的男人变成了前夫。“唐旭尧,如果以后你真找不到女朋友,我委屈点当你女朋友怎么样?”那年,陆然十八岁。四年后,她与他在人海中不期而遇。然后,她成为了他的唐太太。她以为,她拥有了整个世界。二十四岁,她的世界轰然坍塌,一声“保重”后,她从此音讯全无。二十六岁,熙熙攘攘的机场里,她匆匆撞入他怀中,擦身而过的瞬间,他突然扣住她的手臂,四目相交,他手掌骤然收紧……曾经相遇,曾经心动,曾经错过。曾经以为,我终于拥有了你,直至枕畔再也没有你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