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30300000024

第24章 印度河谷:两座重见天日的古城(2)

一些学者认为公元前1700年左右,地球上曾经存在着一个地震活跃期,印度河流域在这一时期也发生了地壳运动,导致河流改道,洪水泛滥。文明古城摩亨佐·达罗受到3次大洪水的袭击。瘟疫流行,土壤盐碱化。不利耕作,环境恶化,城市最终荒废。

另一些学者从遗址第7层有乱七八糟的被杀者的残骸推测,古城的消亡是由于内部纷争,自相残杀,逐渐衰微,从而给外族——雅利安人以可乘之机。然而考古学上并未发现任何雅利安人入侵的迹象,更何况雅利安人进入印度河流域是在摩亨佐·达罗废弃400年之后!因此,这种看法目前已基本被否定。

还有人认为由于过度的放牧和种植,地力耗竭,破坏了生态平衡,使得植被稀疏,表土裸露,在强烈阳光的照耀下,水分蒸发,化为一片沙漠。

从摩亨佐·达罗遗址的情况来看,古城毁灭前夕,居民无视城市规划,房屋随意侵占街道,甚至侵占到城堡内部,城堡逐渐失去了政治、宗教中心的功能,这一系列事实证实了摩亨佐·达罗人的社会生活后来呈现恶化的迹象。在绿油油的原野变成不毛之地后,居民们于公元前1500年左右被迫携家带口,背井离乡,抛弃生于斯长于斯的故土,集体向哈拉帕迁徙,另立新都。但是无论哪一种说法都难以使人信服,印度河文明古城摩亨佐·达罗的消逝仍是一个谜。

■历史迷雾中的哈拉帕文明

印度次大陆文明的曙光,究竟从何时升起?在20世纪以前,人们一直是从雅利安人进入印度河流域算起,时间大约在公元前14世纪。这样,印度也就难以列入世界文明古国的行列。可是,当人们读到印度最古老的文献——《吠陀经》的一些诗句时,常常发现,雅利安人初侵印度河流域后,曾与原始居民进行过无数次激烈的战斗,并摧毁了他们的许多城堡。这就不能不使人们产生联想:在雅利安人到达次大陆之前,这里一定曾有过居民、城堡和高度发展的文化。可是,这种文化是什么样子?它是怎样被毁灭的?特别是它为什么被毁灭得如此彻底,以致在地面上找不到任何痕迹,从而成为世界史上的千古之谜?

历史的迷雾吸引着考古学家的脚步。1922年,印度考古学家来到了印度河下游的一个名叫摩亨佐·达罗的土丘。这里有一座古代佛塔的废墟,他原想在这里发掘出有关佛教的遗物。但是,出乎意料,却在此发现了被尘土埋没、沉睡了几千年的古城遗址。之后,学者们在印度河上游的哈拉巴,又发现了一座与摩亨佐·达罗同时代的古城。两座古城的城址,设计复杂,文物多采,宛如一幅幅迷人的画卷,使人们看到了作为世界文明发祥地之一的古代印度高度发展的文化。这类古城的文化常常以哈拉帕遗址命名,故称为哈拉帕文化。

哈拉帕文化的起止时间,说法不一。据M·惠勒的考古断年定为公元前2500年至前1750年。另据D·P·阿格拉瓦尔把考古和碳14测定年相结合,断定为公元前2300至前1750年。哈拉帕文化的分布范围很广,西起苏特克根多尔(距伊朗东部边境约40公里),东达阿拉姆吉尔普尔(德里附近),北起罗帕尔,南至纳巴达河以南的巴格特拉尔。东西长1 550公里,南北宽达1 100公里,其范围比现今的巴基斯坦要大得多。

哈拉帕文化的中心是雄伟、庄严的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两座城市,它们是上古印度文明的见证。哈拉帕城址位于旁遮普地区拉维河(印度河的支流)的左岸。摩亨佐·达罗城址拉于信德省(今巴基斯坦境内)的拉尔卡纳县,靠近印度河的右岸。两座城市大小相等,周长大约都有4.8公里,城市由位于高岗上的卫城(统治者的居住区)和较低的下城(居民区)两部分组成。两座卫城面积相似,哈拉帕卫城围绕以雄伟的砖墙,高达15米,市内占据相当大的面积,像一座坚固的堡垒;城北有一座大谷仓,还有作坊和两排劳动者的宿舍,据估计,这些宿舍可容纳数百名雇工和奴隶。摩亨佐·达罗的城市建筑规模,较哈拉帕略大,遗迹保存最好,是印度河文明的典型城市。卫城的四周有防御的塔楼,中央是一个大浴池,在浴池的东北有一组建筑群,其中的一座大厅,面积约1 666平方米,可能是这一地区最高统治的居住区。在浴池的西面有一个可能是作为大谷仓的平台,南面的一组建筑,则可能为会议厅。下城是居住区,规划整齐,主街又宽又直,达10米左右,可以同时并行几辆大车;在街道上,每隔一段距离备有点灯用的路灯杆,便于行人夜间行走。房屋主要用红砖砌成,房屋大小、高低和设备很不一致,有十几间的楼房,也有简陋的茅屋,在富人区还有用烧砖砌成的完善的排水设施,这些说明当时的阶级分化已经十分明显。总之,两座城市的规模都很大,总面积都约有85万平方米,其居民数,据学者估计,各自都有35 000人左右。两城所保留下来的文化遗物,丰富多彩,在这里,既有刻着文字、图画的精美印章,还有计量重量的石头砝码、计算长度的介壳尺和青铜杆尺,也有金银珠宝、象牙装饰以及各种青铜工具、武器等。这些令人惊叹的文物,显示出上古印度人民高度的创造才能。光辉灿烂的哈拉帕文化是举世罕见的,它表明印度河流域当时已具有高度发达的文明。

谈至此,不妨插几句题外话,有关印度河文明的成就,还有这样一个故事。据说,很早的时候,欧洲有一个传说,说地球上存在着一条地下长廊——阿加尔塔,里面储有大量黄金。1923年,希特勒在慕尼黑“啤酒馆暴动”失败后被捕入狱,他在狱中读了英国作家李顿写的《未来民族》一书,书中说犹太民族很聪明,是很有前途的民族,阿加尔塔的秘密很可能掌握在犹太人手中。这种说法使希特勒大为震怒,他上台后,网罗地理、地质、考古等方面的专家,广泛搜集全世界有关阿加尔塔的一切信息,企图从犹太人手中夺去阿加尔塔的秘密,用雅利安人压倒犹太人。当时希特勒向世界各地派出考察队进行搜寻、探测,前往印度的考察队在考察中找到了一本用梵文写的书,书中有关于阿加尔塔的记载,并提到上古印度有一种叫“众神之车”的交通工具,可以在地道中悬空穿行。希特勒知道后异常高兴,如果有了“众神之车”,在地下长廊中探宝岂不更加方便了吗?于是,他组织了一批人,在已发现的地道里,参照上古印度梵文书中的描绘,仿制起“众神之车”来。

后来,他们竟在“众神之车”的基础上研制出“VI”和“VⅡ”火箭,直接使用于战争中,由此足可见印度古文明之发达程度。然而,就是这样灿烂的文化在兴旺发达了几个世纪后,到公元前1750年,却突然衰毁,有些地区,如摩亨佐·达罗则遭到巨大的破坏。从此印度河流域哈拉帕文明之光便熄灭了。

■印度河谷的历史考察

印度河谷人类聚居的地方,设计很有规律,街道垂直相交。建筑物设计及建筑材料,完全以实用为目的,装饰物不多。较大的城镇似乎都划分成若干区,每区居民以从事某一行专业的工人为主。

由此可以断定,在建造城市前,已经作过颇为全面的构想,不容增减或修改。卫生及公用设施方面,都经过周详的考虑。总而言之,印度河流域文明的古城是城市设计的最早实例。哈拉帕靠近印度河支流拉维河的旧河道;摩亨佐·达罗则在印度河旧河床的岸边。这两座城市的设计和方位大致相同。西面都有一个长方形高丘,东面都有一个较低、较宽、不大等边的土丘。大多数居民可能住在东部地区。

西面那些较高的土丘好像是政治中心和宗教中心,不过是什么形式的宗教和政体就不得而知了。在摩亨佐·达罗发现过一些奇怪的建筑物,其中最特殊的,无疑是“大浴池”和“粮仓”。大浴池大致是长方形,长13米,宽7米。最使人惊讶的就是浴池的注水排水系统和砌砖的精细接缝。浴池底部和四边的砖块,都用石膏灰浆砌合,外面涂上一层沥青,然后再砌一层砖块。这样就能保证不漏水了。浴室周围有一列小盥洗室,各室一边设有狭窄的进口,室内地面建造精细,与环绕浴池的排水沟相连。摩亨佐·达罗那么大的城市,人口那么多,相形之下,这座浴池显然是太小了。考古学家因而都认为,大浴池只能容纳很少数人。这样看来,大浴池的功用似乎是在宗教方面的,不是用来沐浴身体,而是用来洁净灵魂。

印度河谷的古城好像没有专供祭祀的祭坛遗迹,不过考古学家认为,摩亨佐·达罗有一座建筑物可能是神庙。粮仓很可能是库房,用以储存农民缴纳的实物。有人认为,为公共建设雇用的大量劳工,或许是以谷物支付工资。

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的统治阶级,可以从较为闲静的城堡上,监视在平地及低洼地区做工的子民。他们在城堡围墙后面,避免遭受侵袭,也能躲避时常泛滥不定的河水。这些城堡令人觉得:这不是一个民主平等的社会,就像绝大多数的原始文明社会一样,是一个军权和神权统治的社会。

在摩亨佐·达罗,可以看到较低处那个市区里的许多情况。该地一度不过是片废墟,今天整个地区都已发掘。市区建于一个四边形的土丘上,距城堡东部约220米。至于两个土丘之间那块土地的用途,曾有不少假设,但是都很难令人完全满意。最可信的推测是:当年印度河河道距城很近,不像现在那样隔一段距离;在市区对着城堡那边所发现的坚固堤防,则是供人用的一条运河或印度河一条支流的河堤。

据推测,摩亨佐·达罗全盛时期,人口必定有4万多人。对于一个以农业及饲养家畜为主要经济来源的时代和地方来说,这个数字是相当可观的。这座城市本身是一个与广大地区有密切关系的大商埠。

除了范围广阔之外,市区街道的四方网格排列更使人惊奇。大约有10米宽的街道南北、东西垂直交叉,构成大小约略相等的长方形建筑面积,各约长400米,宽300米。由此自然推想到,摩亨佐·达罗的居民,与现代美国人一样,用相距几条街的说法来测量距离。虽然从科学观点来看,这种推测抑或不尽正确,但不失为一种方便的测距离方法。

市区建筑物在习惯上,临街那边墙上都不开窗,这一点与中东及亚洲的城市较为相似,但与美国的习惯不同。因此所有大门都开在巷内,巷宽有的达3米。这样一来,家家户户都能避开好奇者的窥视,以及尘埃飞扬的大街。大街上白天牛车辘辘,商贩吆喝叫卖,的确是熙攘喧闹。

摩亨佐·达罗城除面积广阔、街道整齐外,还有一项同样令人赞叹的特点:它设有复杂的污物及污水排泄通道系统,并且全部在地下。摩亨佐·达罗人民的公共和私用卫生设施,发展得极好。举例来说,大小住宅多半装有特制的垃圾滑运道,建在一道外墙里面,直通往大街。把废物放入滑运道滑到屋外的街边小沟,小沟又接上地下的中央下水道系统。

整个中央系统,每隔一段距离分设沉积坑。用途是收集一些大块的污物,以免阻塞主要通路。此外,全城到处都有井,有的是街井,属公用;有的是屋井,属私人专用。

摩亨佐·达罗及其他城市的生活情形是怎样的呢?无疑是简朴刻苦,注重经商和劳动,并不讲求享乐、艺术和舒适。所在房屋的基本格局都一样,贫富之分只在于房子的大小和几项技术上的优劣而已。整体来说,有种完全一致的观感,几乎所有房屋都是一个式样。砖墙延绵几公里,就会有平淡呆板的感觉;况且除了街道和摩亨佐·达罗的一所可能是食堂的地方以外,别无其他聚会场所,这更增加了单调的感觉。

稍后重建的房屋,仍严格遵守同样的基本格局,不过到了最晚期,以前仅在城市偏远地区发现的工匠用的设备,也在公共街道上发现。这就表示在印度河文明发展的大部分时期,工匠都在自己的地区生活和工作。这并不是工匠们自己的意愿,而是由专制政权颁下的规定。

城市的全盘设计看不出哈拉帕人的特点。但从他们的日常用品,譬如陶器、玩具及砝码,甚至那些刻着神秘文字的印章等的细节上,很容易看出一点端倪。

同类推荐
  • 大明小皇帝

    大明小皇帝

    主角穿越明朝,发现自已居然变成一个熬了三十几年,却只当了三十天皇上的悲催人物!做为一个现代人,信奉的理念是人定胜天!怎能甘当一世炮灰?且看主角在风雨飘摇的明末,死磕皇上爹;智斗郑贵妃;挽留申时行;什么红丸什么梃击什么妖书,明朝三大案疑云重重,我自全身而退。救不世之功臣,灭万世之祸首,一切只为逆天改命!
  • 大清王朝3

    大清王朝3

    一个饱尝荣辱兴衰、内忧外患的末代帝国。《大清王朝(套装全4卷)》谱写了大清王朝从一统江山,到辉煌盛世,再到衰败兴国的宏伟史诗,系统地阐述了大清帝国自建立至消亡的历史史实,再现了大清王朝近代三百年的各种风云际会。
  • 惊天暴动

    惊天暴动

    一条活鱼摆在面前不同的厨师可以弄出不同的味道,同样一个重大的历史题材,由于作者选材角度、语言风格的不同,其艺术效果也就不一样。天国史料浩如烟海,各种各样的记载名目繁多,单纯去看那些资料会感到头疼。如何形象地再现那段历史,较为真实合理的刻画人物和事件,是我几十年的追求。
  • 湖广填四川

    湖广填四川

    肖平的《湖广填四川》是一部重说历史的典范之作。作者通过大量相关史料的勾连,以文学化的想象叙述,从屠蜀传说中剥离历史的虚实,重说一段三百余年的移民史。“构架不繁而文字清爽,为同类著作所未见,堪称翘楚。”(流沙河评)全书共分五章,主要从移民们入川的经历、创业的历程以及“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对巴蜀的深远影响入手,全景式地展现了清初“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波澜壮阔的历史场景。
  • 大秦王朝4

    大秦王朝4

    大秦王朝作为时代精神汇集的王朝,集中地体现了那个时代中华民族的强势生存精神。中华民族的整个文明体系之所以能够绵延如大河奔涌,秦王朝时代开创奠定的强势生存传统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在本部丛书中,我们立足传统史学,借鉴正史的观点,以期全面解读大秦王朝的历史,给青少年朋友奉上一道不可多得的精神盛宴。
热门推荐
  • 女儿在父亲心中

    女儿在父亲心中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妖孽当道,请小心

    妖孽当道,请小心

    人潮涌动的街头,雪轻手握一张纸,几乎要将之捏碎一般,虽然身子单薄,看上去与一般的十二岁少女无异,但那张娇俏可爱的脸上却是与之不相符的愤怒神色。紧握着纸张的手揉了揉,刚刚还好好的纸,瞬间变成了碎屑洒落在地。她走进人群中,紧绷着一张脸,漫无目的的走着,憋着的那口恶气不知道该如何发泄。那对毫无责任心的父母,竟然将十二岁的她丢在这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还美其名曰为了分散敌……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红楼之情满潇湘

    红楼之情满潇湘

    初秋时分,暑热并没有褪去。枝上的鸣蝉正不厌其烦的宣泄着自己的烦躁。潇湘馆显得静悄悄的,炕上横七竖八的躺着些婆子以及粗使的小丫头。雪雁和春纤在东屋里休息,而林黛玉正在里屋午睡。紫鹃正坐在回廊上做着针线。院中上百竿的翠竹在阳光的照射下更显得苍翠欲滴,窗格子上印出些斑驳的影子。紫鹃看了看挂在月洞上的鹦鹉,也半闭着眼睛正昏昏欲睡呢。她低头做了一回针线,无奈困意实在厉害,……
  • 坏孩子的天空:经典青春禁忌电影大纪录

    坏孩子的天空:经典青春禁忌电影大纪录

    本书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青春禁忌题材电影作品,按照时间排序,每个电影单列一章,内容包括电影基本资讯(名称、海报、演职员表、所获奖项和内容简介)和影评。并插入于该影片中影响颇广的音乐(如《加州旅馆》)、场景、演员的小链接、经典台词等,使之成为兼具欣赏性和资料性的电影艺术类图书。
  • 千金难逑

    千金难逑

    穿越之后,她是云家小七,默默无闻,传闻即将病逝的千金小姐;她也是云轻狂,年少轻狂,秉承着前世的性子,嚣张轻狂。两个角色,一人分饰,她演得不亦乐乎…宫中争斗,她笑看风云。朝廷乱世,她旁观高坐。江湖又怎样,她照样搅得天翻地覆。
  • 优秀是一种习惯

    优秀是一种习惯

    本书从影响你一生的习惯入手,根据工作、休闲、学习、思维、健康等生活的各个不同方面和角度向读者讲述哪些习惯是我们必备的,哪些习惯是我们应坚决制止的,哪些习惯是可以改进的。让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中,总结自己的角角落落,体味生活的方方面面,慢慢养成足以让自己快慰一生的良好习惯。就像著名心理学家、哲学家威廉·詹姆斯说的:“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
  • 孙子兵法(白话全译)

    孙子兵法(白话全译)

    本书将《孙子兵法》用白话全文译出,重点突出一个实用的功能,其中既有权威原著,又有通俗译评,同时精心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案例,从军事谋略、经商谋略、处世谋略三个方面对原著进行重新解析、阐释,兼具可读性和典藏性,是一本适合各行各业人士借鉴学习的普及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