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300000065

第65章 阴谋的较量1

齐王起兵有着名正言顺的借口,却也是冒着极大的风险,就有如有人想抢银行,并不代表别人也想抢,而且还得保证半道上不会出现匪抢匪。况且,齐王想干的事远比抢银行危险。齐国的智囊团不会不清楚,不是光靠几句响亮的口号就能上战场,政治攻势再猛烈,上了战场还得真刀真枪的玩命。

齐国是大国,然则现有的兵力与朝廷的常备武装相比,相当于叫花子与龙王比宝,不在一个档次。然而,齐王偏想拿这点兵力去冒险,他的口号是没有条件打,创造条件也要打。因此,齐王的智囊团打起了邻居们的主意。

放眼天下,齐国与琅玡,济川及鲁国相邻,其他诸如吴国楚国代国地处偏远,犯不着打他们主意,那些个淮南国淮阳国恒山国之类的就更无需考虑,这些诸侯王不但嫩,而且连身份血统都不清不楚。与他们联兵,刘襄的脑袋里会出现一个大大的问号,他们配吗?

除此之外,智囊团们还不得不考虑另外一个问题,他们是出远门作战,后方会极度空虚,如果在这个时候,后院的邻居们要捅上一刀子,情况就大大不妙了!

三个邻国中济川王刘太还是个孩子,可以忽略。鲁王张偃是张敖与鲁元公主的儿子,这位仁兄除了保持了他爹优良的外貌之外,也保持了他爹一样的唯唯诺诺,这种人属于人不犯他,他不犯人,人若犯他,他也不犯人的典型,让他在齐国后院放火,那除非太阳打西边出来。最有可能的是琅玡王刘泽,刘泽跟高祖是堂兄弟,现在的刘氏宗族中,论辈分刘泽资格最老,他的血统注定了他必然反吕,但问题在于琅玡国太小,而这老头又有那么点野心,难保他不垂涎齐国的这块肥肉?

为了消除这个隐患,齐国郎中令祝午向刘襄献上了一计。

刘襄听完这个计策连声称妙,马上便派祝午去出使琅玡国。

刘泽见到祝午的时候,就知道有事要发生,但他没想到会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祝午向刘泽转告齐王的话,说愿与琅玡国联兵进京诛除诸吕,希望由刘泽来当联兵的盟主。

祝午在提出这个想法的时候顺带来了几个类似什么“刘泽老仙,法力无边”等等相当具有马屁效益的口号,喊得刘泽老头怦然心动。

刘泽的大脑飞快地运转着,计算着参加此次行动带来的得失利益。虽说刘泽不怎么聪明,毕竟也混了这么多年了,早已混成了人精,亏本的买卖他是不会做的。

再则,刘襄有几斤几两,他是知道的。刘肥还在的时候,他就曾嘲笑这个邻居把这么好的位子让给跟他一样迂的儿子。

刘泽在经过一番飞速的计算后,给出了非常肯定的回答。

而这个答案正是祝午求之不得的。

祝午的脸庞上现出一丝狡黠的微笑,他心想刘泽毕竟是老糊涂了,容易上钩。

他清了清嗓子,又继续抛出诱饵道:“齐国愿举国归于大王指挥,请大王速到临淄坐镇指挥。”

刘泽听了祝午的话,更是心花怒放,就说刘襄小子傻啊,不等于把齐国白送给自己了么?这么好的事能不答应么?在临淄抓住机会营造自己的势力,再来个什么鸠占鹊巢,反客为主的行动,齐国不就成了自己的囊中之物了吗?到那时,刘襄要是上书朝廷,那更好,自己可以理直气壮地对朝廷说,我是他爷爷,是他让我去临淄的,朝廷总得看看自己这张老脸!

刘泽毕竟是官场上的老手,早已练得喜怒不形于色。他假意推托一番,顺便试探一番齐王的诚意。而祝午早就料到这老头儿会来这么一招,除了继续喊着口号,还不断地表现出办不成事要提头去见的架势,倒是弄得刘泽非常的不好意思。

刘泽很想去临淄,临淄多好,有着繁华的街市,商贾车马川流不息。天下大市,除了长安洛阳,就要算临淄了。当年刘邦把这么一块肥肉给刘肥,一是照顾刘肥的皇长子的身份,二是这么些年来确实对刘肥母子有亏欠之心。

刘泽与祝午到达临淄的时候,刘襄早已准备了好酒好菜。

刘襄将刘泽灌醉,并取下刘泽的随身信物,派人将刘泽看管起来。祝午拿着刘泽的信物快马赶到琅玡国,以刘泽的名义调动琅玡国兵马开往齐国,刘襄趁机将琅玡军编入齐军。

等刘泽酒醒的时候,刘泽才发觉着了刘襄的道儿,此时的刘泽突然有点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的感慨。他更没想到老实的刘肥会有这么奸诈的儿子。

刘泽只能打碎了牙往肚里咽,心中十分气愤却不敢发作。明明被软禁了,却装出一副乐不思蜀的样子,好吃好喝,快活着,逍遥着。老江湖刘泽,世面见得多了。当年他上阵杀敌的时候,刘襄这小子还在穿开裆裤。

大丈夫能屈能伸,现在老命捏在刘襄的手里,惹毛了他还真不知道那小子能做出什么事来?

刘泽猜得没错,刘襄心里早有打算,如果琅玡王大吵大闹,他不排除一不做二不休的,实施人道毁灭的计划。可是没想到这老头识趣得狠,一不吵二不闹三不上吊,把他圈养起来还能乐呵呵地过日子。刘襄倒是挺佩服老一辈造反者吃苦耐劳的本事,他既觉得很有趣也觉得很蹊跷,无论如何,他的目的已经达到了,犯不着跟长辈过不去,以后落下个不孝的罪名。况且当务之急还是要考虑如何才能从临淄打到长安去。

当刘泽感觉到刘襄对自己放松了警惕,心里头的一块石头才落了地,他一时之间有点佩服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大难临头竟然能临危不乱,觉得当个小小的琅玡国王真有点委屈了自己。刘泽思来想去,在齐国呆下去也不是个事儿,必须得想个脱身的法子,刘襄兄弟仨的脾气他早有耳闻,据说都有着魔鬼型的冲动脾气。

刘泽表面装着若无其事,心中却反复思量着脱身之策。当他想清楚了刘襄起兵的目的之时,一个法子便自然蹦了出来。

刘襄名义上起兵为诛除诸吕,实则觊觎帝位,当今天子身份血统来历不明,如果刘襄一旦诛除诸吕成功,占领长安,他便是刘氏的大功臣,一举博得朝野上下的尊敬,在万众敬仰下他若以天子血统存疑行废立之事,也是名正言顺,因为所有人都怀疑当今天子的血统,但刘襄却是如假包换的皇长孙。

刘泽虽然没有狭隘到想报仇的程度,但就在刘襄软禁他的那一刻,他便发誓决不让刘襄登上帝位。

刘泽打定主意,便找到刘襄道:襄儿,你乃是高祖长孙,当立为天子。如今朝中局势未明,我虽老朽,但在皇族中也算是个老资格,大臣们也还看重本王的话。想来本王留在齐国无甚作用,倒不如去京城,替你活动一番。

刘襄一听这话,顿时有点心花怒放,尤其是“高祖长孙”,“当立”这几个字眼,句句落到心坎上去了。

他想了想其实刘泽说得也没错,把他个老头子留在齐国就等于多养了一个废物,如果能利用这老头的威望去京城活动一番,那我又能多几层胜算。

刘襄紧皱的眉头顿时换了一副谄媚的笑脸,马上传令备上好酒好菜。刘泽见着刘襄的如此做派,突然有点恶心。刘泽放佛又看到了刘邦当年谄媚的形容,可惜的是刘襄的智商与高祖差了十万八千里。刘泽独自轻叹一声,继而与刘襄大干几爵。

为了让刘泽去京城好好活动,刘襄给刘泽备足了各种财货,快马,俨然忘记了曾把刘泽软禁的事情。

刘襄忘记了,刘泽却不会忘记。

他一路策马向长安方向狂奔,随着他日益走近长安,刘襄的美梦也在一天天破灭。

送走了刘泽,酝酿了一段日子的刘襄率先竖起了反吕的旗号,并率兵向西攻击前进,直扑长安而来。

刘襄起兵西攻济南的消息传到了长安,朝野哗然,吕产吕禄等人顿时慌了手脚。

吕禄草包一个,自然没了主意,吕产虽然有点能耐,但毕竟太嫩,没有经过太大的风浪,而且除了吕氏族人,其它元老重臣没有几个能与他交心,所以他急得团团转,却拿不出好主意。

吕产决定举行朝会,廷议对策。

对于吕产来说,举行朝会实属无奈之举,因为朝会讨论的主题是怎样避免齐王来长安干掉自己,而且他也知道,朝堂下面站的大臣有不少都对吕氏恨之入骨,于是尴尬的气氛出现了,跟一群想干掉自己的人讨论如何才能防止自己被干掉,气氛之尴尬可想而知。

但又不能不讨论,因为他现在实在拿不出更好的对策。

结果不出意料,朝堂上议论纷纷,却没人站出来给吕产拿个主意。要是吕后在时,她老人家只有拍下玉案或瞪下眼珠子,保管不少人得抢着出来出谋划策。

但是,吕产扫了一圈朝堂上的大臣,除了那些交头接耳的,就是站在那里眯着的,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模样。吕产看着那些眯在那里的大臣,真恨不得拔剑捅他们几下。

这个时候,一直冷眼旁观的陈平站了出来。

自从高后当政以来,为了挪出位置给吕氏子弟,吕后慢慢地抛开了陈平等一干老臣,陈平,周勃等人即便挂着高级职务,却并没有实权,相当于退休状态。所以,素有第二谋臣之称的陈平已经很少在朝堂上开口说话了,甚至经常旷工缺勤,那时候的吕后也懒得去追究。

但这次齐王举兵,陈平却早早地来了,而且还站出来说话,让人们似乎又看到了当年陈丞相老成谋国的风采。

朝堂上一片肃静。

他向吕产建议派灌婴领十万兵马迎击齐军。

在一班元老大臣中,灌婴为人比较低调,自从高祖驾崩后,他就解去军职,以列侯身份侍奉吕后和孝惠皇帝,在别人看来,灌婴除了低调之外,还有一个让人尊敬的特点,从来不拉帮结派,在吕后及大臣们看来,这个人就是一介特立独行的武夫,他既不倒向刘氏,也不倒向吕氏。但细心的人只要揭揭灌婴的老底就知道这只是他的障眼法,灌婴出身于贩卖丝缯的小商贩。生意场上的磨练让他练就了一番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本领,因此,常人若没有特别的道行是很难看穿这个人的。

然而,陈平有这个道行,他早就知道灌婴是个聪明人,在那名将遍地都是的年代里,灌婴这个后起之秀,既不是令人仰慕的士子阶层,更不是丰沛圈子里的,却能在名将中占有一席之地,没有点能耐是不可能的。所以,早在高后称制的时候,陈平就注意与灌婴结交,在结交的过程中,陈平至少确认了一件事情,灌婴内心深处也极为厌恶吕氏一族的嚣张跋扈。

陈平之所以推荐灌婴,是因为陈平知道吕产一定会同意的。

事实证明,陈平的想法是对的,吕产思索了一番,就迫不及待地踏进了陈平给他下的套之中。

灌婴在陈平的特别叮嘱下带着十万大军去阻挡齐军了。

灌婴到达荥阳的时候,得知齐军就在不远处时,他下了个奇怪的命令:全军就地扎营,不准出击。

听说灌婴领着十万精兵前来,刘襄一下子慌了神。

刘襄万万没想到朝廷会派出灌婴这样的名将来对付自己,刘襄平时咋咋呼呼,真要上了战场与人拼命,他准保比兔子溜得还快,而且要面对身经百战的名将。

荥阳上空的空气骤然紧张起来了,齐王帅帐通宵达旦商议对策,这个时候,灌婴的使者送来一封信,让刘襄喜笑颜开。

灌婴在信中告诉刘襄,他很支持你举兵诛除诸吕,但是齐王你不能冲动,得静观其变,到时候我们联兵攻入长安。

灌婴的本意是要稳住刘襄,这样可以让陈平集中精力对付吕产。

刘襄对灌婴的方案大加赞同,说白了,灌婴的方案是霸王条款,不赞同也得赞同。刀枪不长眼,要打起来,刘襄恐怕连荥阳都别想进去,更别说长安了。

在荥阳,两家军队都停滞了下来,互相眉来眼去,无聊的时候甚至开起了篝火晚会,唱起了山歌。

当吕产得知灌婴在荥阳停滞不前的时候,突然有种不祥的预感,打仗他是不懂,打仗得开打他还是懂的。灌婴的做法让他看不懂这老头,他本想下催战令,稍微琢磨一下又打消了这个念头。所谓将在外君命尚且有所不受,更何况他这个没上任多久的相国。灌婴本来就令人捉摸不透,一道催战令下去,谁知会不会适得其反?

在吕产看来,朝廷当务之际并非齐王举兵,而是清理朝中的反对派。刘襄要从齐国打到长安,少说也得十天半月。在这段时日,如能将朝中异己一网打尽,到时再集中精力对付诸侯,胜算要大得多。

吕产决定将计就计。

吕产找来吕禄,告诉他形势不乐观,要加紧诛杀大臣,篡权夺位的计划。

吕产的意图并没有逃过陈平的眼睛。

在陈平的人生轨迹中,你死我活的时刻并不少见。他虽说属于文臣,脑袋却也曾在刀尖上滚过不少次。因此,他并不慌乱,他更加明白,这种时刻,方寸一乱,就得满盘皆输,最后连棺材板都会被没收。

长安眼下几乎控制在吕产手里,但陈平仍然很有自信能解决当前的危局。因为就在吕产的眼皮底下,隐藏着另一股强大的势力,元老派。

其实,整个长安城中,开国元老已经挂得差不多了,他们的血脉和根基却还牢牢地盘踞在各个地方。吕产之所以会忽略这些人,一是认为这些人垂垂老矣且无什实权,有如一盘散沙,不足为惧。他真正忌讳的是他的竞争者--刘氏皇族。然而,吕产万万没想到,陈平在赋闲的日子里未雨绸缪地完成了一项工作,陈平将这盘散沙重新聚了起来。

团结元老们的想法并非陈平的原创,而是来自于另一个不甘寂寞的老同志陆贾。

陆贾先生堪称那时候顶尖的辨士,如果那时候有全国大专辩论会,陆贾同志将当仁不让地成为最佳辩手,这位仁兄当年被刘邦派到南粤去说服赵佗称臣,赵佗一开始十分地傲慢与嚣张,陆贾仅凭三寸不烂之舌就把他说得无地自容,赶紧去了帝号,向刘邦上表称臣。刘邦不喜欢读书人,但却非常敬重陆贾。刘邦得了天下很得意,陆贾叫他学点文化好治国,刘邦却不屑地说道:朕从马上得天下,读书何用?陆贾很平淡地回了一句,即刻让刘邦闭嘴了,他说道:马上得之,焉能马上治之?后来刘邦把总结秦朝灭国的教训工作给了陆贾,陆贾奋笔疾书刻出了十二篇书简,人称新语。刘邦每看一篇都要大声叫好,而群臣也在旁边山呼万岁。足见陆贾的水平。

自从高祖去世后,就以疾病缠身为由,隐居起来了。

隐居是隐居,但他却仍然喜欢给人出谋划策,想必平时爱好不多,得出来调剂调剂生活。

当他有一天看到时任丞相的陈平为吕氏把持朝政唉声叹气的时候,他就偷偷地跑到陈平的身边,给了他十二字的箴言。

他说道,“天下危,注意将,天下安,注意相”。

陈平也是个聪明人,自然不用多加解释。陆贾的话让他心里有了点底。吕氏再猖獗,也是有吕后照着,一旦吕后驾崩,吕家的那帮酒囊饭袋怎经得起他们这帮老臣联手打击。有了十二字箴言,陈平时时拉拢大臣,尤其是太尉周勃。众所周知,周勃不太容易相处,但在陈平的努力下,两人已经有了铁杆般的情谊。

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保住刘氏江山,告慰高祖的在天之灵。

来吧,吕产!我等着你!

陈平暗地里观察着吕产的一举一动,心知再也不能等下去了。对于吕产等人的阴谋,陈平早已是一清二楚,要说玩阴的,吕产那点功力,给陈平提鞋都不佩。

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

对于吕氏族人,他并不想赶尽杀绝,他们中的很多人,他们的父辈为大汉的万里江山奉献过自己的热血,然而今天他却再也不能等待,再也不能仁慈。

仁慈对得起吕后,却对不起国家,对不起高祖。

终于要动手了!

陈平秘密地跑到周勃的府邸。

陈平一见到周勃,便直入话题,说道:该动手了!

丞相,有何良策?周勃问道,言语中没有丝毫慌乱。

陈平见周勃一脸镇静,也不纠正,心中暗暗佩服,果然是帅才,处变不惊,临危不乱。有这样的镇国大将,天下何愁不安?

我有一计,但必须太尉出马!

但请丞相吩咐。周勃恭身抱拳说道。

陈平向周勃耳语一番之后,周勃频频点头。只见周勃叫来家老,令他去郦商府中请郦商过来喝酒,家老领命而去,陈平周勃相视一笑。

一个时辰不到,一辆轻便的轩车在周勃府停了下来,轩车乃王公列侯乘坐的专车,双辕一马,非常轻便。

陈平,周勃快步走到轩车前,掀开车帘,只见郦商半闭双目,脸色蜡黄,已现病入膏肓之色。陈平,周勃不免心中一阵难受,不想昔日骁勇善战的沙场猛将会大病若此。

“曲周侯别来无恙啊!”陈平拱手道。

郦商微微睁开双眼,扫了一眼车前两人,在侍女的帮助下缓慢撑起身子,不时咳嗽几声,说道:“丞相,太尉,老朽已是行将入土之人,还能见着二位大人,何其幸哉?

“曲周候哪里的话?只要安生养病,某还要找你大喝几爵!”周勃边说边示意家丁将郦商扶出轩车。

郦商摆摆手,笑道:“好好好,喝它几爵,想来我与丞相,太尉也是好些时日未曾聚饮了!”

陈平,周勃上前搀扶着郦商。

“太尉,今日有何要事相商,把我半道劫来?”原来郦商虽然病重,但隔三五天便有出城观农人劳作的习惯。陈平算准了今晚郦商入城的时辰,由周勃家老出面诈称有要事相商,把他从归途‘请’了过来。

周勃刚要开口明说,只见陈平在他手臂上掐了一下,示意不要明说。陈平笑道:“我的食邑县令给我送来两支千年人参,原打算进贡给皇上,不想吕产把持宫廷,见天子不得,所以决定一支与太尉,一支与将军,不巧将军病得不轻,看是否能缓解将军的病情。”

郦商听后,笑道:“多谢丞相关心!”

周勃听了陈平的话心中暗暗敬服,话说得滴水不漏,眼见这郦商已是将死之人,多说无益。他随口笑道:“某多谢丞相美意了,我看曲周候如此病甚,在我家多歇息几日便是,本太尉虽则现在不治军旅,但厉害的医官和郎中倒也认识几个!”

郦商有气无力地笑笑,点了点头,眼神中表露出一种坚定。

此时无声胜有声,一时间,三人的手握在了一起。

郦寄当晚正等待着父亲的归来,却不想周勃的家老过来给了他一封信,郦寄匆匆拆开一看,信是以陈平和周勃的名义写的。看完,他顿时满头大汗。郦寄回到房中来回踱了几步,便匆匆换好行装,驾了轩车出门而去。

同类推荐
  • 说呼全传

    说呼全传

    ,其为惩创,原无庸更藉于稗宫野乘,是忠也。其文古,小说家千态万状竞秀争奇,何止汗牛充栋,然必有关惩劝、扶植纲常者,其义深,一切偷香窃玉之说、败俗伤风之辞,虽工直,当付之祖龙尔。统阅《说呼》一书,其间涉险寻亲、改装祭墓,学士大夫之所抚而玩,是孝也﹔救储君于四虎之口,诉沉冤于八王之庭,愿求削佞除奸之敕,不能挟此以使家喻而户晓也。维忠与孝。至庞氏专权,表里为奸,卒归于全家殄灭,则是书不无裨于教云。乾隆四十有四年,孰大焉?维遐及史册,其足以为劝惩者,灿若日星,清和月吉,然而史册所载,方可刊而行之,终复不共戴大之仇,滋林老人出于西虹桥衅之罗翠山房。如欲使家喻而户晓,此可以为劝者也
  • 三国之汝南陈伯至

    三国之汝南陈伯至

    他,非是穿越男但他,是穿越男之后他是小地主,他是名将之兄长看他如何在门阀偏见,士族垄断的东汉末年渐长渐强没有王霸之气没有显赫之名只有严酷的冷兵器社会他不是一开始便是社会的中心又如何从“看客”变成主角的呢且看他如何书写这部悄然改变的史书。
  • 一本书读懂礼仪常识

    一本书读懂礼仪常识

    在现代社会,礼仪修养几乎成为一个人,或一个社会,或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标志。优雅的行为举止。得体的仪态言语等,都将成为构建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本书从现实生化出发,对商务礼、职场礼仪、社交礼仪、举止气质、服饰形象仪表、用餐礼仪、说话艺术等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涉及的礼仪常识进行详尽地阐述,帮助读者提高自身修养、提升个人魅力、改善人际关系。
  • 三国战神之吕布

    三国战神之吕布

    一个普通的少年,意外穿越到三国。且看他如何斗名将,泡美眉,玩转三国,成就一代战神神话。
  • 汉唐天下

    汉唐天下

    没天理呀,一个马路的开口井,就把俺扔回了黑暗混战的五代十国。既没有高强的武功,也没有超人的学识,俺不过是一个历史爱好者而已。在这黑暗的时代,没奈何,看我一个没落贵族,如何赤手空拳,不甘不屈,取汉中,定西蜀,平西南,夺甘陇,争霸中原,豪夺江南。对阵四海英雄,享尽天下风流,重创一个辉煌的汉唐天下!!
热门推荐
  • 养夫

    养夫

    都说女肖父,父亲是凶残的,生了个女儿比他还凶残。女儿:男人没有一个好东西。父亲冒汗:不会吧,我觉得我就是个好东西。女儿:你逛过青楼吗?父亲冒汗:光喝酒的算吗?女儿:你骗过你媳妇吗?父亲冒汗:善意的算吗?女儿:你是时时刻刻挂念着你媳妇吗?父亲冒汗:……当然是。女儿:睡觉的时候呢?父亲……已哭瞎。母亲也哭瞎:这可怎么办好?到哪儿去找那么好的男人来娶我闺女。父亲憋出了一头汗:老子自己养。这是一个当爹的害怕女儿嫁不出去,从而自己、连带鼓动女儿一起培养女婿的故事。
  • 赵氏经络综合锻炼方法

    赵氏经络综合锻炼方法

    天地万事万物都离不开“道”。老子在《道德经》第一章讲述了道的玄妙。“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妙;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妙法门”。释义:“道”如果可以用语言来表述,那它就是常“道”(“道”是可以用语言来表述的,它并非一般的“道”);“名”如果可以用文辞去命名,那它就是常“名”(“名”也是可以说明的,它并非普通的“名”)。“无”可以用来表述天地混沌未开之际的状况;而“有”,则是宇宙万物产生之本原的命名。因此,要常从“无”中去观察领悟“道”的奥妙;要常从“有”中去观察体会“道”的端倪。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恃宠而骄:笨妃误乱邪皇心

    恃宠而骄:笨妃误乱邪皇心

    可爱如她,邪魅如他,她总是不断的扰乱他的心活泼如他,腹黑如他,她总是不断的让他用心呵护。神。“你就是我又厌恶又喜爱的玩具。“??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凤斗凰(大结局)

    凤斗凰(大结局)

    一个现世的女孩机缘巧合的来到了翼王朝,王朝图腾是百鸟之王的凤凰,王是凤的化身,王后是凰的化身,万年之前的上古传说里凤与凰的连理之接只是存在于上古的神话而已。她来到了他的世界里是上帝的惩罚他的杀戮太重而让他经历的她对他的磨难,还是,他本就是上帝的宠儿,上帝心疼于他的孤苦无依灵魂的空虚,而为了他特地的送来她呢?群号码:224759862狼狼自己的文文:《黑天使的御守》http://m.pgsk.com/a/305782/《凤斗凰:千年乱世劫》http://m.pgsk.com/a/381210/《魅惑君心:双龙囚凰》http://m.pgsk.com/a/441217/
  • 逆身成魔

    逆身成魔

    现代小混混萧星狼,通易理,喜盗墓,不料一次失误却把自己困死在墓中!好在他与神秘剑灵签下灵魂契约,重生异界竟成了御剑狂徒!身负剑灵之威,萧星狼引来宵小嫉恨。我不杀人,人却杀我!无奈屠戮三界,岂料九转成魔!剑魔之名已成,传说就此展开!
  • 口才的艺术

    口才的艺术

    口才在当今的社会具有重要的地位吗,是你处理好人际关系,职位得到提升的重要保证。本书全方位的介绍了口才,教你如何掌握口才艺术。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