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300000212

第212章 羌乱1

宣帝勤于政务,加之臣子多为正直能干之人,所以政治较为清明,霍氏之乱后,朝中没有什么大事发生。

虽然说处处一片安静祥和的景象,但是却有那么几个捣蛋的邻居。

比如说匈奴人,在武帝时,已经被打得满地找牙,国力大衰。他们天生蛮悍,几年不抢日子就仿佛过不下去,所以,元气稍有恢复便会侵犯边塞,只不过,已经没了跟汉军硬碰硬的勇气,小打小闹而且次数不多。

除匈奴之外,北方的乌桓,甘,陕一带的氐,羌等族也惹过事,但都一一受到了惩罚。

在这些为数不多的民族矛盾中,都能见到一个人的身影,正是由于他的谋略与武功,才得以顺利稳住大局。

他便是宣帝麒麟阁十一功臣排第四的名将赵充国。

赵充国(前137年-前52年),赵充国第一次为人所熟知,是以假司马跟随贰师将军李广利出征匈奴,汉军不幸被围,他率百名死士杀开一条血路,汉军得以突围。

此役后,赵充国被武帝亲自接见并查验伤情,得到武帝的赞赏,称之为勇士,升任中郎,稍迁为车骑将军长史。

至此,赵充国便消失在人们的眼线中,当然,这是武帝刻意罢兵休养生息的结果,也是武帝想把这位将才保护好,留给儿子用的结果。

汉昭帝时,赵充国果然得到重用。

武都的氐族人造反,霍光任命赵充国以大将军,护军都尉的身份前去平叛。赵充国果然不负众望,很快便平定叛乱,班师回朝后升中郎将。

本始年间,赵充国受命出击匈奴,结果也是斩获颇丰,生擒匈奴西岐王,因功又升任护羌校尉,后将军,少府等职。

几次出击下来,赵充国威震边疆。匈奴曾打算兴兵十几万再一次侵犯汉境,被汉廷得知,派出赵充国迎战。匈奴单于显然听过赵充国的名头,他知道这个人实在惹不起,兵行未远便下令退兵。

闹得最大的是元康三年(前63年)的先零羌的叛乱。

平乱的主角依旧是赵充国。

羌族人生活在今日的青海,甘肃一带,之前我们有介绍,羌族并非一个统一的民族,而是汉人对于这一带非汉人的统称,羌人以部落而居,没有统一的法律,甚至连服装和语言都不一定相通。

羌人原本归属匈奴,武帝伐匈后,匈奴远遁漠北,羌人即归属汉朝,汉朝在此处设立典属国进行管理。

元康三年,光禄大夫义渠安国出使羌地,召集羌族首领来见,其中的先零部首领提出现在的地盘不好,我们打算北渡湟水(黄河上游支流)放牧。

义渠安国当时没有表态,他认为此事必须由朝廷作出决断才行。

消息送到朝廷,刘询将先零部提出的要求下发廷议。

朝臣们多认为此事可以同意,不是什么大事。

但赵充国却有不同意见,他做过几年的护羌校尉,深知这个族群的习性,如果由着他们的兴致做事,恐怕会助长他们的嚣张气焰。

所以,他不但反对此事,而且骇奏使者义渠安国玩忽职守,像这样的无理要求就应该当时拒绝,而不是由朝廷来议决。

刘询却认为赵充国言重了,当然,刘询不能不顾着老臣的面子,他在这个问题上只能以拖字决来应对。

刘询考虑了赵充国的面子,但羌人却没给刘询面子。

先零羌的首领是个有野心的人,他早就看到,羌人之所以依附匈奴,汉等强大国家,无非就是羌人自己不争气不团结,喜欢窝里斗。而汉廷对付羌人的办法也是分而治之。

所以,他的第一步是与羌人各部落结束争斗,歃血结盟。

第二步是不管汉朝同不同意,他们都要往北迁,你汉朝有本事就派兵前来。

刘询的决定还未作出,羌族人便时不时的北迁,汉朝的地方官吏只能干瞪眼看着,不敢制止。

消息上报到刘询那里,刘询只觉得权威受辱,但是,他对□□实在没有过多的经验,任凭再聪明的脑瓜也只能成为一块豆腐,无可奈何。

他再一次传来年迈的赵充国,希望他能给个意见。

没想到赵充国的回答却加深了他的担忧。

赵充国认为从以往的各种迹象来看,羌人应是准备联合匈奴了,待到秋天马肥,他们可能就要叛乱了。

那如何是好?

刘询在选官任官上一向独具慧眼,却对民族,外交问题一筹莫展。

赵充国却一脸淡定,他给刘询拟了一策,应加强边备,然后派人去羌族,瓦解他们的部落联盟,即可做到不战而胜。

刘询同意了,他再次派出使者义渠安国,临行前嘱咐其便宜行事。

义渠安国竟然会错了意,他是带着一肚子怒火去的。

出使羌地已经够倒霉了,而这些野蛮人好好的地不待,非要不尊朝廷号令迁徙,导致他被赵充国老头参了一本。

赵充国德高望重,他是动不了,他只能动这些羌人。

所以,义渠安国一到羌地,便召集了三十几个羌族先零部的头领,以其狡黠为由全部杀掉。三十几颗头颅摆在眼前,义渠安国认为还不够有震慑力,毅然下令出兵攻击先零部,又杀了一千多人。

义渠安国的暴行立即引起羌族震动。

边塞显得无比热闹。

羌族人迅速结兵反击,破了一些城镇,杀了一些官员。

义渠安国派三千兵马去平叛,没想到却大败而回,损失惨重。义渠安国狼狈回到令居,将此事上奏朝廷。

奏报传到朝廷,刘询大怒。

神爵元年(前61年)春,朝廷为伐羌之事争得不可开交。

刘询颇为头疼,因为自他登基以来,战事很少,承平日久,提起打仗,不少大臣都头皮发麻。

其实这还不是刘询最头疼的地方,打仗其实不可怕,现在国库充盈,钱粮不是问题,问题在于诺大的朝廷,他竟然找不出可以信赖的将领。

赵充国是位勇将,可毕竟是年纪大了,还能不能上战场,得打个大大的问号?

但刘询实在找不到合适的人选,而他又不能让大臣们看到他的茫然,只能派御史大夫丙吉摸到赵充国的府上,问是否有合适的将才可以推荐。

赵充国面对问询,微笑道,“恐怕没有人比老夫更合适。”

丙吉原话带回,刘询啧啧称奇,不过,他还是不放心,又派人去问道,“将军觉得羌虏怎么样,要多少兵马?”

赵充国不像前次般不经思考,脱口而出了。

他略一沉吟,正是这一沉吟,恰好体现了他名将的盛名绝不是吹来的。

他说道,“百闻不如一见,臣只有到了金城(兰州)亲自查看,才能得出结论。”

刘询听完赵充国的回话,彻底放心了,赵充国用兵谨慎,实在是名不虚传吧。

诏书很快下来,赵充国再一次受命带兵平叛。

得到了皇上的任命诏书,七十岁的赵充国顾不得年迈,迅速地带着不足万人的骑兵直奔金城,打探敌情。

他到达金城后,便集结一万骑兵,准备渡过黄河。

那阵势看起来是要找羌人决战。

但其实赵充国心里不是这么想的。对于羌族,他一直以备战,分化,安抚为略。硬碰硬的大战,不是赵充国所期望的。

所以,他渡过黄河,仅仅是威慑。

他是个谨慎的将军。

为了以防不测,连渡河的细节他都作了安排。他命令,夜间,由三个小队悄悄渡河,先行安营扎寨。等到天明后,大军再度河。

赵充国的大军过河时,羌族就有百余骑前来窥视。

不少将领都忍不住要冲上去,却被赵充国严令制止了,理由是前来的是骁骑,有可能是诱兵,现在冲上去就要上当了。

赵充国的部队来到了一处峡谷前。

峡谷名为四望峡,峡谷幽长,非常便于伏兵。

赵充国不傻,他喝令部队停止前行,并派出骑兵前去探查,放哨,看是否有伏兵。在反复确认没有伏兵时,赵充国也没有下令部队前行。

部队一直等到深夜,才等来了继续前行的命令。

赵充国到达西域都护府,大军入城。赵充国除了布置守城,还做了一件让很多人不明白的事—----“日飨士卒”。

面对羌人的数次挑战,赵充国严令不准出战。

这让很多人都犯了糊涂,不明白这赵老头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远在长安的刘询都迷糊了,他有点怀疑赵充国是不是人老怕死了。

赵充国他现在摸不透,他只能为了保证胜利,继续调兵遣将,他调集西北各地六万人前往助战。

赵充国坚守不战,终于引起了地方官员的不满。酒泉太守辛武贤就上书委婉的批评赵充国的“拖延”战术,并提议出兵张掖先破先零人的羽翼开,破等协从部落。

刘询把奏疏转给赵充国。

没想到赵老头的回话却理直气壮,赵充国的意思是辛武贤的策略是十分错误的,即便要打也应先惩首恶,协从自然不攻自破。

刘询无法,只能将赵充国的奏折廷议。

大臣们没有看到赵充国的通盘考虑,多数站在辛武贤一边,因为连刘询也倾向于辛武贤。

廷议的结果是赵充国不想看到的。

侍中乐成侯许延寿为强弩将军,酒泉太守辛武贤为破羌将军,策略受到嘉奖。

同时,下诏赵充国,责他拖延用兵,不顾士兵艰苦,不计国家开支。令他即刻按辛太守之策行事。

赵充国就是赵充国,面对这么一份措辞严厉的诏书。

他的回答是“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为了给刘询留面子,他再次上奏,陈述己见。

刘询收到奏折,大略看了一眼,便将其狠狠地摔在了龙案上。

同类推荐
  • 卑鄙的圣人:曹操8

    卑鄙的圣人:曹操8

    历史上的大奸大忠都差不多,只有曹操大不同!曹操的计谋,奸诈程度往往将对手整得头昏脑涨、找不着北,卑鄙程度也屡屡突破道德底线,但他却是一个心怀天下、体恤众生的圣人;而且他还是一个柔情万丈、天才横溢的诗人;最后他还是一个敏感、自卑、内心孤独的普通男人。
  • 明清时期的进退定律

    明清时期的进退定律

    如何在风云变幻的政坛存身?爱情、亲情、仕途,古人如何抉择?少年皇帝,是勇夺皇权还是沦为傀儡?《三千年来谁著史:明清时期的进退定律》带你回到帝国最后的时刻,看古人的官场进退,权利得失!
  • 别笑,这是大清正史2:鏖兵天下

    别笑,这是大清正史2:鏖兵天下

    本书描画了自混世魔王张献忠出世(公元1606年)至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岳钟琪入藏击败准噶尔兵105年间的历史。作者以其犀利的笔锋,麻辣的文字,漫画式地再现了郑成功的愈挫愈奋、忠贞不改,顺治帝的为爱痴狂、沮丧抗争,康熙的擒鳌拜、平三藩、灭准葛尔的“呵呵”武功。在这本书中,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形象被彻底颠覆,“大汉奸”吴三桂仁爱与忠诚的英雄形象更加伟岸,千古一帝,广为后世称颂的明君康熙却是个心理扭曲、性格乖戾、下流无耻的变态狂。乍一读,似乎感到如雷轰顶,让人毛发俱立,难以接受,但细细思量,就能发现其中的无限真意。
  • 穿越之三国霸途

    穿越之三国霸途

    重生的特种兵来到动荡的三国时代,面对狡诈如狐的曹操,隐忍待动的刘备,四世三公的袁绍,虽然没有钱粮没有兵马,但他凭借高超的武艺和无双的智慧收服眼高过顶的三国谋士,网罗攻营拔寨的将才。看他如何在群英争霸的三国时代翻云覆雨,独霸天下……
  • 一本书读懂礼仪常识

    一本书读懂礼仪常识

    在现代社会,礼仪修养几乎成为一个人,或一个社会,或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标志。优雅的行为举止。得体的仪态言语等,都将成为构建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本书从现实生化出发,对商务礼、职场礼仪、社交礼仪、举止气质、服饰形象仪表、用餐礼仪、说话艺术等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涉及的礼仪常识进行详尽地阐述,帮助读者提高自身修养、提升个人魅力、改善人际关系。
热门推荐
  • 抢夫上门:麻辣太子妃

    抢夫上门:麻辣太子妃

    她是武林至尊的得意传人,手段一流,才貌无双;他是威震天下的冷酷太子,武功盖世,气宇轩昂;当他与她相遇,是争锋相对的较量,还是似水柔情的相伴?
  • 绝色暗斗:替身皇妃

    绝色暗斗:替身皇妃

    这是朋友水冰月帮忙做的视频,非常感谢,也请大家欣赏一下,音乐很唯美的:?pstyle=1★★★暗妃上卷--乔羽篇:她穿越到一间漆黑的房间,这间房是皇后的暗室,她是皇后同父异母的亲妹妹,也是皇后的生育工具,只因为她和皇后有着相同的身材和容貌。她没有盖世武功,也没有绝世容颜,但她有一颗坚强的心,一颗善良的慈母心。皇上迷恋她的身体,迷恋她的幽香,迷恋她的柔情,迷恋她的妩媚,却不知道她只是在夜晚才能开放的昙花。她也爱上了皇上,可是自从她生下了皇子,就再也没有见过皇上。皇后命令人杀了她,紫玉却为她的美貌所倾倒,一时心软放了她,并给了她一张银票。为逃避追捕,她割掉了自己脸上的肉,成为一名歌女,谁料想,毁容后的她依然没有逃离命运的折磨。他是名动天下的古怪神医,第一次看到她,虽然是一张毁容的脸,还是爱上了她,只因为她眼中的情殇,和自己去世的母亲一摸一样。他是手握秦国兵权的大将军,为了她才决定誓死效忠皇上,他不在乎她的容貌,只想一辈子捆住她,哪怕她的心里从不曾有他……她到底情归何处呢?★★★暗妃下卷---世民篇:<p><p>他因病在年少时节就离开人世,这一世,他发现自己来到了一个陌生的世界。带着前世的记忆和高智商,他开始在这个世界演绎出一幕精彩的人生大戏。他是皇太子,他有两个母亲。一个母亲,就是暗妃的女主,生下他以后就离开了原来的身体,可他依旧执着的寻找着脑海中的妈妈。他是凤凰谷谷主,他是武林盟主,他是秦国太子,他是与天下共主的天南子齐名的伟大君主。燕蓉:燕国公主,虽貌美却刁蛮任性,深爱男主。玄天星(优优):武林侠女,美貌与智慧并存,且武功高强,与男主是打出来的深情。天欣:天南子的女儿,华胥国公主,为华胥国第一美女,奇遇连连,从一出生就与男主注定了一世情爱纠葛。———————————————————————————————————————
  • 恨君不似江楼月

    恨君不似江楼月

    对庄明月来说,爱情就是一个传说中的杯具。思感游戏里,他们相逢在一片桃花林,从此相互扶持一路。然而,他却不动任何声色的娶了别人。现实生活中,她习惯了追随他的脚步,然而老天实在是太爱开玩笑,没等她伸出那双友好的手,他就有了女朋友。这些还不算什么,最最杯具的是,前两句话中的男主角是两个人,小三……是一个人!这可不可以称作是明朝景德镇官窑出产的青花瓷杯具呢?
  • 豪门的恋情

    豪门的恋情

    从这刻起,今晚发生的一切,她一定会彻底忘记的。“若烟,衣服我放门口。很晚了,你不要泡太久,不然会生病的。”白飞飞关切的话透过门板传来。“嗯,我知道了。你先休息吧。”她清声回应,不让脆弱泄露。她的确没有生病的本钱,于是若烟只是泡了一会,穿上衣服走出去,白飞飞还没有睡,看她出来,却是一副生气的模样。“若烟,我本以为,你不是那种女人。我真想不到,你竟然这样作践自己,我竟然还自……
  • 警察与赞美诗(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警察与赞美诗(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在欧·亨利的作品中,我们可以读到最真实的生活,体会到最深刻的人性。欧·亨利为美国的短篇小说开创出一个新时代。自1918年起,美国设立了“欧·亨利纪念奖”,以奖励每年度的最佳短篇小说。
  • 相思未央

    相思未央

    她,钟离清,京城第一才女,因为一把古琴,邂逅了一位翩翩公子,却也引发了一段爱恨情仇…他,司徒曜,国度的帝王,他知道爱情对于帝王是奢侈品,他,百里惜墨,前朝的皇子,成长的过程中内心充斥着国恨家仇,面对她,他彷徨无措,不知是否应放下仇恨,与她携手天涯…
  • 高六七班

    高六七班

    在南国边陲小城沅城的近郊.有一座特殊的小小公墓——沅城一中高六七班同学公墓,里面矗立着八道墓碑。每一道墓碑的后面,都埋藏着一个动人的故事。墓碑标示的逝者从那个特殊的年代走来,故事便不可能不充满坎坷、诡谲、哀婉,但主色调是真善美,主旋律是奋争向上。
  • 嫡女擒夫三十六计

    嫡女擒夫三十六计

    她欧阳雪晴,继承父业,纵横世界,却被最信任的人背叛,魂穿成了古代同名同姓的弱势丑胖嫡女。姨娘设计下毒,庶姐抢夫,庶兄暗杀——面对层出不穷的阴谋计俩,欧阳雪晴勾唇冷笑:呵,欠原主的,她会替她全部讨回!欺负,羞辱她的那些人,她都会狠狠的还以颜色。于是,临安城疯狂了,无论大街小巷,茶肆酒楼,所聊的话题全都离不开她。“你可听说,这欧阳家的三小姐让欧阳家的数十间商铺一月之间起死回生,欧阳老夫人已经将欧阳家的大权将到了她的手上!”“听说了,我还听说,欧阳家的三小姐不仅是个经商的天才,还是个神医,在临安城最繁华的地段开了间药馆。”“你们肯定不知道,第一风流才子秦子秋在欧阳家门前跪了一整天,求娶那丑女,并立誓只娶她一人,绝不纳妾。”“切,那算什么,我有更绝密的消息,六皇子已请皇太后下了懿旨,要娶那胖女人为妃!”“怎么会这样?那她会嫁谁?”“当然是秦子秋,这欧阳三小姐一直对他情有独钟。”“那可不一定,六皇子——”…众语纷纷,却不知,被他们议论的某女正在酝酿着她伟大而长久的擒夫计划:那个白衣披身,高贵冷漠,俊美脱俗,神秘强大,在众人眼中,如神谪一般的存在天下第一宫宫主——花满楼,在见到他第一眼开始,欧阳雪晴便认定了,他是她这辈子相伴一一生的人。本文一对一。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世界最具教育性的寓言故事(2)

    世界最具教育性的寓言故事(2)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