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29900000002

第2章 中共一大人物的沉浮(2)

作为一位忠厚长者,董必武终生信仰马列主义。1986年3月5日,在北京举行了纪念董必武同志诞辰一百周年座谈会,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彭真同志到会并讲话,称赞董必武:“从一个清末的秀才,成长为一个激进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者,又成长为一个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这中间走过的道路是很不平坦的。他亲眼看到过旧中国几个朝代统治的黑暗和民族灾难的深重,经历过几个时期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风雨。他对中国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状况有深切的了解,对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的斗争生活有丰富的经验。他没有被旧的历史文化知识所束缚,没有被局部经验所限制,而是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科学理论指导下,把这些知识、经验提炼、升华为正确的思想原则,指导自己的革命行动。他不断从毛泽东思想中吸取精神营养。他的一些独创性的思想成果,也充实和丰富了毛泽东思想的宝库。正是由于具有这种思想基础,他才能够在极其复杂的革命斗争中,在一些重大的历史转折关头,正确掌握并坚决执行党的纲领和政策。他在党内政治生活中总是立场坚定,是非分明,表现了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高度的党性。这是特别值得称道的。” 这些评价是极为中肯、恰当的。

二、在革命道路中为党牺牲的代表性人物:何叔衡、邓恩铭和陈潭秋

(一)何叔衡

何叔衡(1876~1935),谱名启璇,学名瞻岵,出身在湖南宁乡县一个农民家庭。1902年考中秀才。1911年,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何叔衡与毛泽东相识,成为终生挚友。1918年4月,他与毛泽东等发起成立新民学会,传播革命理论,任执行委员长。1920年与毛泽东等发起组织俄罗斯研究会。同年,两人共同发起成立长沙的共产党早期组织。

1921年7月,何叔衡与毛泽东赴上海一起出席了中共一大,当时他45岁,是参加中共一大代表中最年长的。中共一大召开后,何叔衡与毛泽东着手筹建湖南党组织,10月,中共湖南地方党组织成立,毛泽东任支部书记,何叔衡任支部委员。萧三在《毛泽东同志青少年时代和初期革命活动》一文中追述:“一个秋凉的日子,在长沙城郊协操坪旁边的一个小丛林里,有几个人在散步。他们一时沉默地站在树丛和石碑中间,一时在丛林的小路上走动。彼此热烈地谈论着。在脚步缓重的毛泽东的身旁,走着矮矮身材的何叔衡,此外还有彭平之、陈子博、易礼容等。这几个人这一天在这里讨论建立湖南党支部的问题。这一天是民国10年10月10日,因此湖南党组织正式成立日,曾被戏称为三十节。”

1922 年5 月,与毛泽东在中共湖南支部的基础上建立了中共湘区执委会,毛泽东任书记,何叔衡任委员。为加强党团员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学习,培养革命干部,他支持毛泽东提出的利用“船山学社”创办自修大学的主张,利用捐资办起了湖南自修大学,培养党的干部。这期间毛泽东推荐何叔衡到湖南第一师范学校附小接任他的主事的职务,何叔衡一面教书,一面培养发展党员,他介绍他的好友姜梦周、谢觉哉等人入党,这时的何叔衡被称为湖南建党的“老母鸡”。毛泽东对何叔衡十分尊重,对他的办事热忱特别欣赏,称“何胡子是一条牛,是一堆感情”,“叔翁办事,可当大局”。何叔衡也常向人介绍说:“毛润之是个了不起的人物。”

1927年5月,长沙发生“马日事变”后,正在宁乡指导农运工作的何叔衡为了寻找党组织,毅然赶往长沙,不幸被捕,但他很快机智逃脱,到上海为党创办地下印刷厂,积极开展党的地下工作。经组织安排,于1928年与徐特立等人一起赴苏联,出席了中共六大。不久,与徐特立、吴玉章、董必武、林伯渠等编入莫斯科中山大学特别班学习。据徐特立回忆,在莫斯科,我们几个老同志,政治上是跟叔衡同志走的。

1930年7月,从苏联返回上海,被组织分配到全国互济总会担任总会主任,主要是负责组织营救被捕同志,把暴露身份的同志转移到中央苏区。这期间,他的两个女儿、两个女婿先后被捕,其中大女婿被杀害于长沙。1931年11月,何叔衡奉命进入中央革命根据地。同月,在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任临时中央政府工农检察人民委员、内务人民委员部代部长和临时最高法庭主席等职,在政府的9个部中兼任了3个部的部长职务。他坚持原则,注重调查研究,实事求是处理每一个案件,获得广大军民的赞誉。

1933年冬到1934年夏,他受到当时“左”倾路线的排斥,曾在中央政府机关的党总支召开的会议上受到批判,苏区中央局机关刊物《斗争》也发表文章集中批判他为“右倾机会主义”,并被撤销全部领导职务。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开始长征后,他未获准随军转移,留在中央根据地坚持游击战争。1935年2月24日,何叔衡、瞿秋白、邓子恢等一批中央领导人从江西转移香港途中,经过福建长汀县,不幸被地方武装民团发现包围。何叔衡在生死关头,起初不愿拖累别人突围,准备跳崖以身殉党,身负重伤后仍奋力与敌人搏斗,最后壮烈牺牲,时年60岁,实践了自己“为苏维埃流最后一滴血”的誓言。

何叔衡牺牲后,谢觉哉深情怀念,曾赋诗追悼:“叔衡才调质且华,独辟蹊径无纤瑕;临危一剑不返顾,衣冠何日葬梅花。” 谢觉哉曾说,何叔衡同志“很笃实,又很刚介”,有“‘见危不乱’的果决精神”。他“以能断自负,每在危疑震撼、人们犹豫的时候,他能不顾人家反对,不要人家赞助,毅然走自己的路。”真正是临难不苟,至死不屈的革命志士。

(二)邓恩铭

邓恩铭(1901~1931),原名邓恩明,字仲尧,化名黄伯云、丁友民、佑民、又铭等,出身于贵州荔波县一个水族家庭。1918年,邓恩铭考入济南省立第一中学。1921年,山东共产主义小组秘密诞生,邓恩铭和王尽美为负责人。同年,邓恩铭接到中共一大召开的通知后,即从青岛赴沪。一大后,他回到山东,积极开展建党和工人运动,历任山东区委、中共青岛支部书记等职。1922年1月,他和王尽美一起作为中国代表出席了在莫斯科召开的共产国际远东各国共产党和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同年7月,赴上海参加了中共二大。

1925年,邓恩铭组织领导了胶济铁路工人大罢工和青岛纱厂工人大罢工,成为“五卅运动”的先导。他还参与领导了四方机厂的工人大罢工和青岛全市工人大罢工,组织成立青岛市各界联合会和市总工会。同年11月,邓恩铭被捕入狱,后通过党组织托人保外就医。1927年4月,他出席了中共五大。此后,出任了中共山东省执行委员会书记。1928年底,邓恩铭在济南进行革命活动时,由于叛徒告密,被捕入狱。1931年4月5日黎明,邓恩铭英勇就义,时年30岁。

(三)陈潭秋

陈潭秋(1896~1943),名澄,字云先,号潭秋,湖北黄冈县(今黄州区)陈策楼人。1914年进入武昌中华大学补习,1916年考入武昌高等师范学校(武汉大学前身)英语部。1919年,他积极参与五四运动,并被推选为武汉学生代表之一到上海联络各地学联。经董必武介绍,他在思想上接受了共产主义。1920年秋,董必武在武昌抚院街寓所里秘密召集陈潭秋等人,发起成立了共产主义研究组,随后又建立了半公开的社会主义青年团(S.Y.),并创办了《武汉星期评论》等刊物。

1921年7月,陈潭秋同董必武一起去上海参加中共一大。据陈潭秋回忆:“一九二一年的夏天,上海法租界蒲柏路私立博文女校的楼上,在七月下半月,忽然新来了九个临时寓客。楼下女学校,因为暑假休假,学生教员都回家去了,所以寂静得很,只有厨役一人,弄饭兼看门。他受熟人的委托,每天做饭给楼上的客人吃,并照管门户。不许闲人到书房里去,如果没有他那位熟人介绍的话。他也不知道楼上住的客人是什么人,言语也不十分听得懂,因为他们都不会说上海话,有的湖南口音,有的湖北口音,还有的说北方话……”这“九个临时寓客”就是:毛泽东、何叔衡、董必武、陈潭秋、王尽美、邓恩铭、刘仁静、包惠僧。

陈潭秋从建党直至牺牲,历任华中、东南、华北、东北、华南和西北党的负责人。中共一大后,陈潭秋先后任中共武汉地委、安源地委、湖北区委主要负责人。1923年京汉铁路发生了“二七”大罢工,陈潭秋是组织者之一,事后遭军阀通缉,转赴安源从事职工教育。1924年秋回到武汉,组建中共武汉地委并担任领导。中共五大上,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1927年7月汪精卫在武汉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陈潭秋因身份暴露被迫离开武汉,转赴江西任中共江西省委书记,秘密配合南昌起义。1930年,出任中共满洲省委书记,不幸被捕入狱,经组织营救,于1932年7月出狱。

1933年春,陈潭秋与谢觉哉装扮成商人,秘密进入中央苏区,出任中共福建省委书记。1934年1月在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上,他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政府执行委员、粮食人民委员,在反“围剿”斗争中,为保证部队供给作出了突出贡献,后出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粮食部长。中央红军长征后,陈潭秋奉命留任中央苏区,领导开展游击战争,他在一次突围中被子弹打中右耳,几乎牺牲。1935年7月,陈潭秋被送到上海治疗。病愈后,奉命与陈云等赴莫斯科参加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会后,他作为中国共产党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成员,留在莫斯科开展工作。

1939年5月,陈潭秋奉命回国,中央电示他化名徐杰,留在新疆接替邓发任中共中央驻新疆办事处代表和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负责人,担任与新疆军阀盛世才建立统一战线的重要任务。1942年,新疆局势日趋严峻,国民党掀起反共高潮,蒋介石的代表到新疆活动,盛世才与蒋介石的勾结公开化。陈潭秋致电中央,请求撤出中共在新疆的全体同志。8月8日,中央指示除留高登榜等4人外,其余136人包括陈潭秋均撤回延安。陈潭秋不顾个人安危,要求所有人员分三批先撤到苏联,自己留在最后一批。1943年9月,他被盛世才逮捕。9月27日,他和毛泽民、林基路等同志被秘密杀害于新疆迪化(即乌鲁木齐),时年47岁。当时,中央还不知陈潭秋被害的消息,1945年6月9日召开的中共七大上仍推选他为中央委员。

三、积劳成疾而最早离世的一大代表:王尽美

王尽美(1898~1925),原名瑞俊,又名烬美、烬梅,字灼斋,山东诸城枳沟镇大北杏村人,山东党组织最早的组织者和领导者。1919年,他参加五四爱国运动,被推选为山东学生联合会负责人之一。1920年3月,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成立后,他被发展为外埠会员。同年冬,与邓恩铭等人发起成立励新学会,出版《励新》半月刊。1921年春,他发起创建济南共产党早期组织。6月,他接到中共一大召开的通知后,即赴上海参加会议。

中共一大后,历任中共山东区支部书记、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山东分部主任、山东地委书记等职。他积极发展党组织,开展工人运动。1922年1月,他与瞿秋白、邓恩铭等一起代表中共参加了共产国际在莫斯科召开的远东各国共产党和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并受到列宁的接见。7月,赴上海出席了中共二大。会后他被留在中央负责领导工人运动,并参与制订《劳动法大纲》。王尽美积极组织罢工运动,协助罗章龙组织了京奉铁路、开滦煤矿等地大罢工,担任过开滦五矿总同盟罢工指挥部的成员,并亲自指导了山海关铁路工人大罢工。同年11月,他在山海关领导建立了党的组织。1923年2月,被反动当局逮捕。经工人营救获释,他重回山东,负责主持山东党组织的工作,积极发展党组织,办报写文章,组织民众演讲。1924年1月,参加了在广州举行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1月,任中共山东地方执行委员会书记。1925年1月,王尽美带病赴上海参加中共四大,2月,他抱病组织了青岛国民会议促成会,参与领导了胶济铁路工人大罢工。王尽美因长期积劳成疾,于1925年8月19日在青岛逝世,时年27岁。

四、虽然脱党,但终不放弃信仰的代表性人物:李汉俊和李达

(一)李达

李达(1890~1966),湖南零陵(今永州市冷水滩区)人。1909年中学毕业考入北平京师优级师范学堂。1913年以优异成绩考上留日官费生,在日本留学期间开始撰写介绍科学社会主义与欧洲工人运动的文章。1919年五四运动后,他致力于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1920 年8月与陈独秀等人发起成立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不久,陈独秀应陈炯明之邀赴广州担任广东教育委员会委员长一职。随后,李汉俊和李达先后代理党组织书记,并共同担负起中共一大的发起与组织工作。

据《包惠僧回忆录》所述:“一九二一年六月间,第三国际派马林为代表,赤色职工国际也派李克诺斯基为代表,先到北京。北京支部负责人张国焘同马林等到上海与临时中央负责人李汉俊、李达等商谈发展党的工作问题,并决定在上海召集全国代表会议。”后来,李达对此事也有回忆,据《中国共产党的发起和第一次、第二次代表大会经过的回忆》记载:“六月初旬,马林(荷兰人)和尼可洛夫(俄人)由第三国际派到上海来,和我们接谈了以后,他们建议我们应当及早召开全国代表大会,宣告党的成立。于是由我发信给各地党小组,各派代表二人到上海开会,大会决定于七月一日开幕。”张国焘在回忆录中称,李达“是一个学者气味很重、秉性直率的人,有一股湖南人的傲劲,与人谈话一言不合,往往会睁大双目注视对方,似乎是怒不可遏的样子。他的简短言辞,有时坚硬得像钢铁一样。”

中共一大后,李达担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局宣传主任,并创办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出版机构——人民出版社。1922年中共二大召开,李达由于受到张国焘的排挤,未能选进中央,他表示不再担任中央局宣传主任。同年11月,他应毛泽东之邀到长沙出任湖南自修大学校长。1923年酝酿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李达反对国共党内合作,主张党外合作,与陈独秀意见不合,他称自己“不愿意做国民党员”,遂于当年秋宣布脱党。毛泽东说,这是李达犯下一生“最大的错误”。

同类推荐
  • 在历史的下降线行走

    在历史的下降线行走

    历史有时候前进,有时则会退后,有上升,则有下降。细碎处的故事,空白处的讲述,才能真正反映历史的原貌。这本书,充斥了这样的故事和讲述。诸如“当牛记者碰到强人的时候”、“戴大头巾状如印度兵的中国士兵”、“懂兵法的和会打仗的”、“对毒与赌的另一种期待”……都是重大历史事件中被正史省略的故事,但正是这些正史瞧不上的鸡零狗碎一样的故事,让你感受到历史的真实,感受到它的血与肉,并带你看到纷扰世界中另一番景致。
  •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英杰故事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英杰故事

    选取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英杰故事二十余篇,展现了英杰为人称道的英雄事迹,歌颂了他们的崇高精神。故事描写生动形象,人物塑造栩栩如生,同时配有精美的插图,更具趣味性和可读性,适宜小读者阅读。希望这本小书能受到小读者的喜爱,让孩子在健康成长的道路上,得到启迪和收获。
  • 大清王朝3

    大清王朝3

    一个饱尝荣辱兴衰、内忧外患的末代帝国。《大清王朝(套装全4卷)》谱写了大清王朝从一统江山,到辉煌盛世,再到衰败兴国的宏伟史诗,系统地阐述了大清帝国自建立至消亡的历史史实,再现了大清王朝近代三百年的各种风云际会。
  • 漫画跟钱穆学历史

    漫画跟钱穆学历史

    对待历史,曾经有人心灰意冷、有人决绝放手、有人始乱终弃,唯有钱穆,他带着诚恳的心读历史,并在历史中找到了中国人的信心和傲骨。本书将钱穆大师的史学主张浓缩为50余个主题,去芜存菁,让学习变得更高效!
  • 红军长征西征在宁夏

    红军长征西征在宁夏

    70多年前,红军长征翻越的最后一座大山——六盘山在宁夏,红军到达陕北后西征的主要地区也在宁夏。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红军长征和西征,在现代战争史上都是里程碑式的历史事件;尤其是西征,更是促成了“西安事变”的爆发。红军长征与西征的过程中,在宁夏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文化遗产,这就是时下所说的“红色文化”或“红色文化资源”。宁夏的红色文化,除了红军长征、西征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外,留下的文化遗产,应包括四大部分。
热门推荐
  • 侍寝胖妃:压垮你的床

    侍寝胖妃:压垮你的床

    “胖妞胖妞?哼!再叫我胖妞,我就……用我无敌的身体压扁你们!”她——雪倾城,身为公子的侍妾,居然连见上公子一面都难,悲催到极致!“这是什么东东?血人?啊?不要压我啊!”她还没有看清楚,已经被他一个纵身压过来,两人一起滚下山去。谁说胖没有好处的,亏她这一身肥嘟嘟的肉肉,不然早就摔个稀巴烂了。咦,这帅哥好帅啊,可惜了,不说话,应该是个哑巴,叫什么名字?只见他大笔一挥,潇洒的在桌子上竖着写了三个字——林蛋大?还林大蛋呢!嘻嘻!原来都不是,是楚中天呀!这家伙貌似很有钱呀!还有那么多妃子,难道他是?……
  • 告诉你一个毕加索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毕加索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毕加索的故事》精选了毕加索人生中富有代表性的事件和故事,以点带面,从而折射出他充满传奇的人生经历和各具特点的鲜明个性。通过阅读《告诉你一个毕加索的故事》。我们不仅要了解他的生活经历,更要了解他的奋斗历程,以及学习他在面对困难、失败和挫折时所表现出来的杰出品质。
  • 妃同寻常:难宠杀手王妃

    妃同寻常:难宠杀手王妃

    她是二十一世纪的杀手第一人,杀人于谈笑、呼吸、眨眼间,亦是掌握生杀予夺的笑面罗刹。一次任务,一场意外,让她一朝穿越。一次圣旨,一场待嫁,让她成为他的妻。当现代杀手来到异世古代,权力与权力的抗衡,实力与实力的较量,而她又将会翻起则样的惊涛骇浪。【蓬莱岛社团出品】(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大汉王朝

    大汉王朝

    本书内容里的所有事件皆严格依照史书所载,不敢编造,间或有我自己的一些观点。历史就是一个一个的故事,每个时代都有色彩斑斓的故事,每个故事又蕴涵着不一样的历史。汉朝四百年的历史,有着无数的故事,承载着大汉王朝的沧桑和辉煌。回首汉朝,历史的故事和人让我们感动和惊奇,仿佛遥远,其实很近。因为历史是活的。《大汉王朝·汉武挥鞭与大汉中兴》从汉武帝登基开始写起,到汉武帝时代的结束止,将武帝登基——长门锁阿娇——卫青与霍去病横空出世——通西域——北击匈奴——大汉中兴等大事件以时间为轴线,加以全方位叙述,各色风云人物穿插其间,充分再现那段波澜壮阔、惊心动魄的历史时代。见解独特,高潮不断!
  • 尘封档案系列故事之一公交车离奇事件

    尘封档案系列故事之一公交车离奇事件

    你知道吗?在我住的地方曾经出现过一个非常离奇的事情。这件事是在一九八七年的一个冬天发生的。而且也不大不小的轰动了整个城市。可是政府却没有大肆的报道,只是出面辟了几次谣。所以,人们似乎对这件事的兴趣也就慢慢地淡漠了。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三生三世枕上书(下册)

    三生三世枕上书(下册)

    三生三世最令人意外的设定,书写最令人叹服的前世今生:两千年的执念,不过换一场素来无缘。若终归无缘,却为何要让你我今生相见,一眼万年?迷雾重重的梦境中,穿行了谁的影子,湮灭了谁的相思,又掩埋了,谁的今生前世?“沉浮于梦境中的帝姬,你想要的是什么呢?”“毕生所求,不过是在他的眼中,能看到我的影子。”有一句话是情深缘浅,情深是她,缘浅是她和东华。有一个词是福薄,她福薄,所以遇到他,他福薄,所以错过她。“他很好,我和他,没有缘分罢了。”“天命说有缘如何,无缘又如何,本君不曾惧怕过天命,也无须天命施舍。”天命如何定下你我的因缘?一个人的疑惑,一众人的旋涡。
  • 春宫缭乱

    春宫缭乱

    这是一个灿烂而又阴险,激情而又无耻的年代。这是盛唐前夜最混乱的十年。这边厢笙歌曼舞春宫缭乱,那边厢刀光剑影你死我活。红颜无心伴刚乾,但思手掌天下权。一朝玉碎九宸下,来世莫立君王前。2009年度府天倾情打造,叙述一段盛唐前夜的传奇。府天出品,完本保障。
  • 学会沉默:此时无声胜有声

    学会沉默:此时无声胜有声

    有人说,沉默是金。其实,沉默更是一种智慧,它往往比雄辩更有力量。沉默,是一把含蓄的剑,它胜在以柔克刚的技术和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沉默暗藏着高瞻远瞩的眼光,蕴蓄着胸怀大局的气度,显现着以退为进的策略。它是心灵深处的慧智,是从容淡定的外现,它为进攻做好了缓冲……
  • 36招解除3M魔咒

    36招解除3M魔咒

    本书着力解决职场中最难处理的人际关系问题,让您在面对各种类型的要求、请求、苛求时,都可以找到有效的拒绝方法,从而摆脱困境,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次贷风暴下的中国牌局》充满了轻松的睿智。为了能让您解除3M魔咒、面带微笑地轻松工作,让您每天的生活变得幸福、愉快,《次贷风暴下的中国牌局》不仅讲述如何规避3M魔咒,而且蕴涵了丰富的人生哲理,可以帮助您尽快树立起在职场中取得成功的正确的观念、心态与思维方式。《36招解除3M魔咒》让您投入最少的时间,获得最大的帮助,它为您提供了36招简单可行的解决方案,让您驰骋职场,无往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