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29900000018

第18章 土地革命时期肃反错误发生的原因(5)

总之,无奇不有,随便安个名堂都可以。当时仅是班长的萧永正回忆说:白雀园肃反中,“班长以上的干部分批进行所谓‘审查’。五个或十几个一批,由张国焘所豢养的那些彪形大汉来传呼,通宵地进行逼供,让被‘审查’的干部承认自己是‘AB团’‘第三党’‘改组派’,是‘混进革命队伍的反革命分子’。光是承认了自己是这、是那还不行,专搞肃反,还要证明有哪些人,特别是有哪些领导干部是‘同党’。如果不承认,又不证明,那就要动刑,轻则跪板凳,重则灌辣椒水,坐老虎凳。”曾在鄂豫皖政治保卫局工作近五年的陈明义回忆说:“我没有见过一件‘改组派’‘AB团’‘第三党’的证据和文件”,“所见到的,这还不饶,我们逮捕的我们党内的干部,我们红军内部的干部,我们苏维埃政权的干部,在审讯的时候,都是苦打成招,使用各种酷刑,我没有看见一个有人证物证的东西”。

湘鄂西地区的大规模“肃反”,始于两个人的口供。一个名叫张锡侯的国民党军官,供称他是“统一国民党”员,还要你说和你说话的也是反革命。譬如,密谋与天汉县军事部和游击队的一些人在苏区暴动;一个是因违反群众纪律的红八师特务队队长朱寿谦,他承认是“改组派”,供出红三军中存在“改组派军事委员会”。仗没打好,我俩在一起说过话,说是对反革命手软。这些口供都是在严刑拷打和诱供下得来的,因为所谓“统一国民党”和红三军的“改组派”,事实上都不曾存在。但根据他们的口供立即逮捕了红八师参谋长胡慎己、政治部主任戴君实和一批团、营级干部。然后又根据从这些人中逼出的口供,继续捕捉其他人员。步步株连,涉及的范围愈来愈广,人数愈来愈多,杀了一些人。刑法也是很残酷的,几乎遍及湘鄂西整个根据地。贺龙回忆说:“夏曦白天捉人,夜里杀人。捉人杀人都没有材料根据,都是指名问供。”

湘鄂赣苏区在1931年至1932年的一年多时间里,先后“破获”了“恋爱研究社”“AB团”“白军团”“姊妹团”“打狗委员会”“好吃委员会”“王八委员会”等20余种反革命组织,“破获者六七千人”。毫无例外,这些五花八门的组织都是人为编造的,是逼供信的产物。这样又把你抓去,如法炮制,株连一些人,打了就供,然后一一给杀害了。比如“恋爱研究社”案。1930年冬,为反对封建婚俗、帮助青年男女解决婚姻问题,少共修水县委宣传部干部熊增寿和县妇联创办“恋爱研究社”,供了再捉。时任四方面军政治科科长的杨克武回忆说:张国焘搞肃反时,并经县委批准把它发展到全县。但因一个国民党特务曾介入该团体,修水县肃反委员会主席张珠与县委书记卢正陆认为“恋爱研究社”与反革命组织有关,逮捕了熊增寿等“恋爱研究社”成员。被捕者屈打成招,供出其他人,结果当地干部和驻防该地的红军指战员500多人(一说300多人)罹难。

陕北肃反也是刑讯逼供的产物。1935年10月初,中共陕甘晋省委政治保卫局副局长(代理局长)戴季英酷刑逼供原陕甘边特委秘书长兼组织部部长蔡子伟、陕甘边苏维埃政府秘书长张文华等,得到刘志丹、高岗、张秀山、杨森等是“右派反革命”的口供。“中共中央北方局和上海临时中央局驻西北代表团”书记、中共陕甘晋省委书记朱理治,“中共中央北方局和上海临时中央局驻西北代表团”成员、红十五军团政委程子华和戴季英商议,鄂豫皖的肃反基本都是刑讯逼供。从团长到马夫、火夫都说不好,也都不得了。时任红四军任十二师三十四团政委的袁克服说:那时捉一个就问,决定逮捕刘志丹、高岗等。他们根据逼供的线索,全力进行肃反,一面在后方大规模抓人,一面根据逼供的口供,写信给前方,开列了逮捕一批原陕甘边和红二十六军领导干部的名单。“指令式地要我们逮捕刘、高、杨松(森)和习仲勋、刘景范等人”。陕北肃反由此大规模兴起。

应该指出的是,在肃反过程中,曾反复发出过不准肉刑的指示。比如1931年1月5日,非要说你也是反革命组织的人,江西省政治保卫局发出的通告就规定:“用刑拷打,即应废除,以后审讯犯人时,应设法免除。”闽西苏区在肃反初期的“惩办”政策也比较慎重:“社党”重要负责人押解闽西苏维埃政府审理,一般成员由各县裁判肃反委员会处理;对其重要负责人要扣留严办,一般成员在公布其行为后,令其自首,处以禁闭与警告,“千万不要轻易处理。”并曾公布《反动政治犯自首条例》,我在四方面军政治科任科长,规定设半个月的自首期,在期内,“凡属反动党不论党魁党羽,一律准其自首免罪”。1931年12月13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非常会议通过的《关于处理反革命案件和建立司法机关的暂行程序》的训令,对刑讯逼供提出严肃的批评:“临时中央政府严重的告诉各地各级苏维埃政府,各地过去的肃反工作,有许多地方是做得不对的,苦打成招,例如听到某个或某几个反革命分子的口供,没有充分的证据未经过侦查的工作,就进行捉人,审问的时候采用肉刑、屈打成招的事,时常发现,处置犯人的时候,不分阶级成分,不分首要和附和,以致应当轻办的,承认了自己是反革命,却把他重办了(如不释放附和的工农分子)。那时生活艰苦,战士们打地主的东西,在一起吃一顿饱饭,说这是“吃喝委员会”。……这都是非常之不对的。”1932年1月7日,中央苏区中央局《关于苏区肃反工作决议案》更明确地指出:“专凭口供,大捕嫌疑犯,尤其是乱捕工农分子,乃至苦打成招,以杀人为儿戏”,“这是最严重的错误”。1月21日,中共中央《为肃反问题致闽西省委信》中,我给抓去了,严厉批评闽西苏区在肃“社会民主党”中滥捕滥杀的做法,指出:“这种任意逮捕拷打与杀戮我们的同志与工农分子,这种恐怖现象的造成,实际正是在帮助反革命,破坏革命。犯这些错误的同志,实际上无意中执行了反革命者的意志。中央一刻也不能容忍这种错误的继续存在。对于某一个人的反革命活动必须有确切的证据,必须从各方面来证实他的反革命,……只有反革命团体的领袖,反革命团体中最顽强狠毒的分子,问了就打,我们才处以死刑。其他次要的分子,尤其是工农分子,我们必须允许他自首,改过自新。至于一时被蒙蔽的工农分子,则可以教育他们,使他们了解自己的错误。战士们年轻,爱玩,走路拣石子打着玩,看到了,这叫“石头队”。”但是,这些指示和规定并没有对后来肃反中的刑讯逼供产生多少约束力。在各种因素合力的作用下,在审讯人员的水平和技术很低的情况下,苦打成招,大规模的、运动方式的肃反,必然是刑讯逼供,其结果也必然使之扩大化。

六、肃反领导人恶劣品质对肃反扩大化产生了重大作用

肃反错误席卷了各个根据地,置身其境的领导人都面临了肃反的考验。一般而言,在肃反初起之时,绝大部分领导人包括后来被肃之人都支持肃反工作,许多人参与了肃反领导工作,不少人在肃反中也很“左”,对肃反严重出错负有责任,非要你承认是反革命,但他们的犯错在很大程度上是认识和能力水平的问题。其中许多人在发现问题或意识到存在错误时,就谨慎起来,甚至开始抵制错误,努力缩小错误的损失。

但是各个苏区主要领导人的政治品质和政策水平,对“肃反”造成损失的严重程度有着极大的关系。张国焘、夏曦、曾洪易等人无视错误,坚持教条主义,作风霸道,专擅弄权,如灌辣椒水、手指头钉竹签子、站火砖、捆绑吊打等等,实行家长统治,既听不得不同意见,更不允许批评,甚至在肃反中夹杂个人成见,借机打击同志,严重地扭曲了肃反的轨道,对肃反扩大化错误的发生、发展,负有极大的责任

同类推荐
  • 三国之第四帝国

    三国之第四帝国

    这里有你耳熟能详的人物。也有你曾经忽略过的好汉。有经典的战役。也有不经典却很重要的战争。公元189年,永汉元年,黄巾起义被镇压之后,外戚宦官在内斗中失去权柄,董卓从此控制了朝廷.自此天下大乱。所谓乱世出英雄,且看李腾在这乱世之中如何斩将夺城,建立丰功伟业,成为一代帝王。
  • 世界史纲

    世界史纲

    这本《史纲》不过是对过去百年内地质学者、古生物学者、胚胎学者和任何一类博物学者、心理学者、民族学者、考古学者、语言学者和历史研究者的大量活动所揭示的现实的初始图景加以通俗的叙述。如果认为它在任何意义上超过了这一点,那就是荒唐的。
  • 三国重生之战神吕布

    三国重生之战神吕布

    重生汉末,赤菟画戟吕奉先;一统三国,霸绝天下唯战神!
  • 唐非唐:盛世帝国的谎言与真相

    唐非唐:盛世帝国的谎言与真相

    这个朝代给了我们太多的骄傲,太多可以炫耀的资本,太多可以旧事重提的履历大事。这不是正儿八经的所谓真相史,更不是天马行空的无厘头。作为一本试图解读唐朝历史真相的书,作者只能尝试着去反映那个时代多姿多彩的境遇和心路历程。
  • 春秋霸业

    春秋霸业

    当天夜里,风势很大,大家都在呼呼大睡的时候,田风把他们叫了起来,吩咐这几十个人,去周边砍了些树,然后田风把这些树,拿刀截成一段段的,有从地上随意的捡起两块石头,搓呀搓的,众人都不知道田风要干什么,田风把手都搓的通红了,一会之后,突然一阵火光,烧在了被砍断的木条上。
热门推荐
  • 那些年,那些诗(每天读一点英文)

    那些年,那些诗(每天读一点英文)

    《每天读一点英文:那些年,那些诗(诗歌卷)(英汉对照)》精选《乡愁》、《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西风颂》、《一见钟情》等中外名诗,让你在诵读名句中,感受隽永的情谊!
  • 穿越之绝色神偷

    穿越之绝色神偷

    人道侠骨清风,佛门寂静点缘。凡尘难修闲得醉,前生后世几百年。经历了不知多少个轮回,灵魂才能进入一个好的皮囊,坎坎坷坷的走过人生每段路程,善恶分明,行侠仗义,人间正道是沧桑。本文叙述了一个亦正亦邪的“神偷”,不管你是否接受他,他都是一个传奇。
  • 奇才奇事

    奇才奇事

    面对形形色色的难题和困境,开动脑筋,运用智慧,往往就能找出答案,想出对策。“先有故事,后有智慧”。智慧故事是青少年不可不读的经典之作。故事,是通往智慧殿堂的使者,引领我们透过一扇扇明亮的窗口,引领你走向人生的辉煌。故事,是连缀智慧的闪亮珠玑,折射出哲人思想的光辉,照耀着你的人生成功之旅。一个故事就是智慧长河中的一朵涟漪,也许它不能改变这条河流的方向,但它会以自身的灵性让你在阳光的滋养中聆听智慧流过的声音,早日抵达你人生的巅峰。轻松阅读精彩的故事,聆听哲人的忠告,让智者的思想浸润我们。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久违了,前妻! (大结局)

    久违了,前妻! (大结局)

    一个可笑的错误,他风光迎娶她,婚后他们却相敬如‘宾’他一向抢手,对于他的好行情,她一百二十个肯定,女人心中的好好老公,单身佳人眼中的钻石情人。对她,他礼貌、关心、爱护、却单单没有爱他不爱她,即使她用了二年暗恋,一年相识再加上六年的婚姻,他仍不爱她他的责任让他无法同其它人一般绝情的推开不爱的女人千般努力,万番决心希望来了又去,那只手牵了又松开最后的最后,她仍逃的狼狈不堪。只能丢盔弃甲,在离婚书上签下她最后的成全时光匆匆,转眼几年再次相遇,一切又乱了、陷了……
  • 毛泽东和“三国”

    毛泽东和“三国”

    毛泽东青少年时代就十分爱读《三国演义》和《三国志》。他说:"吾人揽史时,恒赞叹战国之时,刘、项相争之时,汉武与匈奴竞争之时,三国竞争之时,事态百变,人才辈出,令人喜读。"毛泽东1906年接触了《三国演义》,1912年在湖南一师期间,接触了《三国志》。从有记载文字佐证,他至少读了70年的《三国演义》。可以说《三国志》和《三国演义》伴随了他一生的读书生活。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痛苦都是自找的

    痛苦都是自找的

    这是一个焦虑的时代,所有的人都迫不及待……有一位作家说过:"如果我们感到可怜,很可能会一直感到可怜。
  • 宋乱

    宋乱

    喵星人们,回归吧!最新作品,求支持!《天罗》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将进酒,莫停杯,与尔同销万古愁。北宋末世,内忧外患,朝堂六虎,方腊之乱,梁山起义。西有西夏蠢蠢欲动,北有猛虎大辽虎视眈眈。值此春秋,一名小人物忽然回到了这个时代,本该早已注定了的天下大势霎时间风云变幻,暗潮汹涌。在这条充满荆棘的道路上,不反抗,就只有死!生于斯,长于斯。生当为人,我们无从选择。————漂流的猫
  • 生命的密码下(破解人类文明与科学之谜)

    生命的密码下(破解人类文明与科学之谜)

    宇宙茫茫,星空浩瀚。亿万年来,宇宙每天都在人类的面前,炫示着她的神奇与伟大,灿烂与深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