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29300000007

第7章 孤凄长途(1)

一月十九日早晨五点钟的时候,贝茜端着蜡烛来到我的小屋中,看见我已经起床,并且都快收拾利索了。她进来之前半小时,我就已经起床了。一轮半月快要沉下去了,月光透过我床边的小窗户照射进来,我借着这点亮光洗了脸,穿好了衣服。我就要乘坐六点钟经过院子门口的那趟马车,离开盖兹海德了。只有贝茜一个人起来了。她在育儿室里生好了火,现在正动手给我做早饭。出门旅行的孩子们想到出门就会兴奋不已,很少有人能吃得下饭,我也是一样。贝茜硬劝我吃些为我准备的热牛奶和面包,但劝也没用,她只好用纸包了些饼干放在我的袋子里,随后她帮我披上外套,戴上帽子,她自己也裹上一条大披巾,就同我一起离开了育儿室。经过里德太太的卧房时,她说:“你想进去跟太太道个别吗?”

“不了,贝茜,昨天晚上你下楼去吃晚饭的时候,她来到我床边,告诉我早晨不必打扰她和我的表哥表姐了,她让我一定记住,她一直是我最好的朋友,所以要说她的好话,要感激她的好处。”

“你怎么说的呢,小姐?”

“我什么也没说,只是用床单蒙住脸,转过身去对着墙,不理她。”

“这可不对,简小姐。”

“我做得没错,贝茜。你的太太从来不是我的朋友,她是我的敌人。”

“哎呀,简小姐!可别这样说!”

“再见了,盖兹海德!”我们穿过大厅从前门出去时,我说道。

月亮已经下沉,天非常黑。贝茜打着灯,灯光闪烁在这几天刚刚解冻而变得湿漉漉的台阶上和砂石路上。冬天的清晨阴冷潮湿。我一边急急匆匆地顺着车道走去,一边牙齿直打战。门房里有亮光,到了那里,只见看门人的妻子正在生火。我的箱子前一晚已预先送下来,捆好了放在门边。这时离六点还差几分钟。不一会儿六点的钟响了,远处传来了车轮声,宣告马车已经到来。我走到门口,凝望着车上的灯光迅速冲破黑暗,越来越近。

“她一个人走吗?”看门人的妻子问。

“是呀。”

“离这儿多远?”

“五十英里。”

“真远啊!太奇怪了,里德太太竟让她一个人走这么远的路,却一点儿也不担心。”

马车停了下来,它就停在大门口,由四匹马拉着,车上坐满了旅客。车夫和护车人大声催我快点上车。我的箱子被装上了车。我抱住贝茜的脖子连连吻着她,但最终我们还是被分开了,我被人拖下来带走。

“千万要好好照应她呀。”护车人把我抱起来放进车厢时,贝茜对他说。

“行,行!”那人回答。车门砰地关上了,“好啦。”一声大叫,我们就出发了。就这样我告别了贝茜和盖兹海德,被匆匆带向了陌生的,而且在我当时看来是遥远和神秘的地方。

路上的情形我已经不太记得了,只知道那天在我看来长得出奇,而且似乎赶了几百里路。我们经过了好几个城镇,在其中很大的一个镇子上停了下来。车夫卸了马,旅客们下车去吃饭。我被带进一家客栈,护车人要我在那儿吃点午饭,我吃不下,他便走了,把我撇在一间大房间里。这个房间的两头都有一个火炉,天花板上悬挂着一盏枝形吊灯,墙的高处还做了个小小的红色回廊,里面摆满了乐器。我在房间里来来回回走了很长时间,心里感到很不自在,而且害怕得要命,生怕有人会进来把我拐走。我相信的确有拐子存在,他们常常出现在贝茜在炉边讲的故事里。护车人终于回来了,我再次被塞进马车,我的保护人登上座位,吹响了瓮声瓮气的号角,我们就车声辘辘地驶过L镇上的“石头路”“石头路”:引自拜伦的长诗《查尔德·哈罗德》的诗句:难道你没听见吗?——不,这只不过是风声,或者是车辆辘辘驶过石头路的声音。开走了。

午后的天气变得潮乎乎的,还有点雾蒙蒙的。由白昼转入黄昏时,我开始感到离开盖兹海德府真的已经很远了。我们不再经过城镇,乡村的景色也有了变化,一座座阴沉沉的大山起伏在天边的地平线上。暮色渐浓时,马车驶进一条长满黑压压的森林的山谷,夜幕遮盖了一切景物之后很久,夜幕已经完全笼罩住一切景色很久之后,我听到狂风在林中猛烈地呼啸。

那声音就像催眠曲,最终使我昏然入睡。可是没过多久,车子突然停下来,我被惊醒了。马车的门已经打开,一个仆人模样的人站在车门口。我借着灯光看清了她的面容和衣着。

“有个叫简·爱的小姑娘在车里吗?”她问。我回答了声“有”之后便被带下了马车,箱子也被卸了下来,马车随即开走了。

因为坐得太久,我的身子都僵了,马车发出的声音和颠簸弄得我昏昏沉沉的,我竭力使自己定下神来,环顾周围。只见风吹雨打,四周一片黑暗。不过我还是隐约辨出了我面前是一堵墙,墙上有一扇门,我就跟着我的新向导走进了这扇门。她一进去就把门关上,并上了锁。现在可以看得见这儿有一幢或者几幢房子,因为这座建筑物铺展得很开阔,有许多窗户,其中有些窗户透出灯光。我们脚踩雨水,走上一条宽阔石子路,过了另一扇门。然后用人领着我穿过一条过道,进了一个生着火的房间,她把我独自留在那儿,走了。

我站着在火上烤了烤冻僵的手指。接着我四下看了看:房间里没有蜡烛,壁炉中闪着摇曳不定的火光,不时地照出糊着壁纸的墙、地毯、窗帘、发亮的红木家具。这是一间客厅,虽然没有盖兹海德的客厅宽敞华丽,不过也十分舒服。我正为墙上的一幅不知画着什么的画感到迷惑时,门开了,一个人举着一支蜡烛走了进来,另外还有一个人紧跟在后面。

走在前面的是位高个子的小姐,黑头发,黑眼睛,宽大而白皙的前额。她半个身子裹在一条大披巾里,神情严肃,举止端庄。

“这孩子年纪这么小,真不该让她一个人来。”她说着,把蜡烛放在桌子上,她仔细端详了我一两分钟后,又接着说:

“还是快点安排她上床睡觉吧,她看来是累了,你累吗?”她把手放在我肩上问道。

“有点累,小姐。”

“肯定也饿了。米勒小姐,让她睡觉前先吃点东西。你是第一次离开父母来进学校吗,我的小姑娘?”

我向她说明我没有父母。她问我他们去世多久了,还问我多大了,叫什么名字,会不会读点书、写些字和缝纫,随后用食指轻轻地摸摸我的脸,说她希望我做一个好孩子,说完便叫米勒小姐带着我走了。

刚离开我的小姐约摸二十九岁上下,带我一起走的那位小姐似乎比她略小几岁,前者的语气、目光和神态给我留下深刻印象,而相比之下,米勒小姐则显得平淡无奇,她的脸上虽有些操劳过度的神情,但面色还算红润。她的一举一动都显得十分匆忙,仿佛手头总有很多忙不完的事情。她看上去像个助理教师,后来我发现的确是这样。我被她带着,在这座很大却不很规则的建筑物里,走过一个又一个房屋,穿过一条又一条走廊。所经过的地方无声无息,甚至让人感到有些凄凉。

终于我们突然听见了一片嗡嗡的人声,来到了一间又宽阔的大屋子里。屋子两头各放着两张大木桌。每张桌子上燃着两支蜡烛。一群不同年龄的姑娘,从九岁、十岁到二十岁的都有,团团围着桌子,坐凳子上。在牛脂蜡烛的昏暗烛光下,我觉得她们的人数多得数不清,可实际上也就八十来个。她们一律穿着式样有点古怪的褐色呢罩衫,系着长长的粗麻布长围裙。这会儿正是学习时间,她们都正忙于专心朗读明天要问的作业,我刚才听到的那片嗡嗡声就是众人同时小声背诵会集而成的声音。

米勒小姐示意我坐在靠门的一张长凳上,随后她走到这个长房间的一头,大声叫道:

“班长们,把课本收起来放好!”

四个个子较高的大姑娘分别从各张桌子旁站起来,走了一圈,把书收集起来放好。米勒小姐再次下了命令:

“班长们,把晚饭托盘端来!”

高个子姑娘们走了出去,很快又回来了,每人端着一个大盘子,里面放着一份份分好了的食物——我不知道究竟是什么,每个盘子的中央放着一壶水和一个大杯子。食物按份分了下去,谁想喝水,谁就可以拿那个公用的大杯子喝。轮到我的时候,因为口渴,我喝了些水,但没有去碰食物,兴奋和疲倦弄得我什么也吃不下。不过,这时我看清了食物是什么了,它是由一张薄薄的燕麦饼分成的小块。

吃完饭,米勒小姐作了祷告,各班列队而出,两个一排地走上楼去。这时我已经疲惫不堪,几乎没去留意卧室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地方,我只觉得它跟教室一样,屋子很长很宽阔。今晚我得同米勒小姐合睡一张床,她帮我脱了掉衣服。我躺下以后看了一眼那长长的一排排床铺,每张床上都很快睡下了两个人。十分钟后,仅有的灯火也熄掉了。在一片寂静和黑暗中,我睡着了。

一夜过得很快,我疲倦得连梦都没有做,只醒来过一次,听到狂风怒号,大雨哗哗啦啦地下着,而且觉察到米勒小姐已经在我身边睡下了。我再次睁开眼睛时,钟声正大声响起,姑娘们已起床穿衣了。天色还未见晓,房间里点着一两支灯心草蜡烛。我也只得不大情愿地起了床。天冷得刺骨,我打着哆嗦,勉强把衣服穿好,等到有脸盆空出来时洗了脸。这可不是很快就能等到的,因为每六个姑娘共用一个脸盆,脸盆摆在房屋正中的架子上。钟声又响了,大家两人一排排好队,列队走下楼去,走进了氛围阴冷、烛光暗淡的教室里。米勒小姐作了祷告,接着,她大声喊道:

“分班!”

接下来一阵大乱,持续了几分钟的时间。期间米勒小姐一再喊着:“安静!”和“保持秩序!”喧闹声平息下来之后,我见她们所有的人围坐成四个半圆的圈子,分别面对着四张桌子。每张桌子后面都放着一把椅子。每人手里都拿着书,桌上各有一部好像《圣经》那么大的书。几秒钟的肃静之后响起了众人发出来的低沉而含混的嗡嗡声。米勒小姐从—个班走到另一个班,把这种隐约的喧声压了下去。

远处传来了一阵当当的钟声,立刻有三位小姐进了房间,分别走到一张桌子跟前,并在椅子上就座。米勒小姐坐了靠门最近的第四把空椅子,周围聚着最小的一群孩子。我就被招呼坐到这个班里去,排在最末一个位置上。

接下来,功课开始了。先背诵了这一天的祷文,随后念了几段经文,接着曼声朗诵了《圣经》中的几个章节。这些事情整整花了一个钟头。这些功课结束时,天色已经大亮,这时那不知疲倦的钟声第四次响起,各个班级整好队伍,走进另一个屋子里去用早餐。想到就要有东西可吃,我高兴极了!由于前一天吃得那么少,这会儿我真是饿坏了。

饭厅是个天花板很低、光线又暗的大房间,两张长桌上放着两大盆热气腾腾的东西。可是叫我沮丧的是,它们发出的气味一点儿也不诱人,甚至是拒人千里。我发现,当被集中起来吃这种食物的人,鼻子里闻到了这股气味时,普遍都露出不满的表情。站在队伍最前面的第一班的那些高个子姑娘们小声地嘀咕起来:

“真讨厌,粥又煮焦了!”

“安静!”有人喊了一声。说这话的不是米勒小姐,而是几个高级教师中的一位。她是个小个子,皮肤黑黑的,打扮得很漂亮,但脸色有些阴沉。她坐在一张桌子的上手,另一位更为健壮的女人主持着另一张桌子。我想找昨晚见到的第一位小姐,但没有找着,她不在场。米勒小姐坐在我那一桌的下手。一位样子像是外国人的古怪的年长妇女——后来知道是她是法语教师——坐在另外那一桌的下手。大家作了一段很长的感恩祷告,又唱了一首赞美诗,然后一个仆役端来了教师们用的茶点,早饭就这样开始了。

我这会儿饿得简直是头晕眼花,所以顾不上味道如何,就把我那份粥狼吞虎咽地吃了两勺。可是当饥饿感稍为缓解之后,我就看出自己端着的简直是一碗令人作呕的烂泥浆。煮煳的粥差不多跟烂土豆一样难吃,饥饿本身也会被它弄得倒了胃口。大家的勺子都没怎么动,我看见大家尝了尝自己的食物,竭力想把它吞下去,但大多数人立刻放弃了努力。早饭就这样结束了,结果是谁也没吃上早饭,而我们却还对并没得到的东西表示了“感恩”,并且又唱了第二遍赞美诗。之后大家离开了饭厅,走向教室。我是走在队尾的一个,从桌子旁经过时,我看见一位教师舀了一碗粥尝了尝。她又看了看其他几人,她们脸上都露出了不快,其中的一个,就是身体较为健壮的那位,嘀咕了一声:

“难吃死了!真丢脸!”

同类推荐
  • 三个肥城人的秘密

    三个肥城人的秘密

    工作是嘉兴市中级法院的一名法官。已发表小说100万余字,散见于《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中国作家》、《江南》、《山花》、《百花洲》等期刊。
  • 爸爸是一员将军

    爸爸是一员将军

    小昌,80后新锐作家,广西作家协会会员,山东冠县人,1982年出生,大学教师。曾在《北方文学》、《黄河文学》、《延河》等杂志发表中短篇小说若干。现居广西北海。
  • 铁血铸盾

    铁血铸盾

    《铁血铸盾》立意高、视野广、具有鲜明独创性的作品,开拓了全新的题材领域,事关国家安全、民众生命安危的人民防空事业,引领读者关注国防、了解人防、支持人防。作品故事情节跌宕起伏,错综复杂的线索铺埋交织,人物形象鲜明,语言叫生动传神,读来引人入胜。
  • 花叶死亡之日

    花叶死亡之日

    南洋富商席有仁远赴日本与恩人会面,却不料刚到日本,身边就接二连三地发生命案——先是独居老人被绞杀,后是地方政客的侄子中毒身亡,紧接着他的恩人竟然也因煤气中毒而死!一系列扑朔迷离的杀人案件,凶手却未留下任何蛛丝马迹,揭开真相的关键到底在哪里?但是真相总会大白。只是当拨开重重疑云之际,那份历经岁月蹉跎的情感,不知是否依然和从前一样隽永甘醇……
  • 刺杀李鸿章

    刺杀李鸿章

    人生的一切变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由光明与阴影构成的。1896年,李鸿章应邀参加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加冕仪式。此行实为商谈《中俄密约》,达成中俄联盟,以遏制日本在远东势力的过分膨胀。临行前夕,李鸿章做了一个恶梦,梦见自己深陷狼群,四面楚歌。大清外交官陆云起受命先行前往俄阔,为恩师李鸿章扫除危险与障碍,却不幸遭人嫁祸,陷入绝境,受到狼群与俄国警方的双重追击。在他逃亡与追逐的途中,各方势力交错对抗,一个隐藏在西伯利亚深处的狼人帝国,一个刺杀李鸿章的阴谋赫然浮现。
热门推荐
  • 狸猫何曾换太子:凤仪天下

    狸猫何曾换太子:凤仪天下

    从古至今,深宫秘事,都是人们茶前饭后谈不完的话题,狸猫换太子的故事,更是泛黄故事堆里的经典。刘妃为罪魁祸首,李妃为受害者,功劳归于包拯。而历史的真相却被尘埃掩埋。多少年后,扒开尘封的历史,想要为那个被冤枉了千年的女子洗刷冤屈的文人政客,却始终不能影响故事传播的丝毫,只留下一句“狸猫何曾换太子”的憾然……
  • 玉观音

    玉观音

    这是一部以表现中国女性善良宽容之美的抒情之作,奇巧与朴拙并存,阴柔与阳刚兼蓄,品质细致而又不伤大气。海岩在书中讲述了一个跌宕起伏的爱情故事,女警察安心由于一次偶然的“外遇”,生活发生了戏剧性的转折,在亲与仇,情与法之间痛苦地纠缠,她经历了死亡的残酷,也重新体味了爱情的甜蜜,最终成长为一个坚强完满的女性,投入到极其艰苦、危险的缉毒工作中。
  • 这样记忆最高效

    这样记忆最高效

    有的人,大段文章看一两遍便能背诵,考前随便翻翻书就能拿到好成绩——这让我们既羡慕又嫉妒,从而怀疑自己的智商:“为什么我的记忆力这么差?为什么我没有这种超能力?”其实,归根到底,这是记忆方法的问题。没有方法,记忆就不快、不准、不牢。为了帮助广大中学生改变这种记忆现状,充分发掘自己的记忆潜能,轻松掌握高效的记忆方法,《这样记忆最高效》从兴趣、情绪、习惯、方法、环境等九个方面,归纳整理了中学生必须掌握的多种记忆方法,把学生从遗忘的痛苦中解救出来,为学习成绩的提高打下最坚实的基础。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邪王独宠顽妻

    邪王独宠顽妻

    本文为轻松搞笑文,坚决不虐:一朝穿越,苏笑笑得了个便宜儿子。但儿子的爹却不知死哪儿去了?“走,儿子,娘给你找个便宜爹去!”路人甲挺帅的,但没钱!路人乙挺有钱的,但人却实在是不符合她的审美观。苏笑笑拔拉着便宜儿子一路走一路找便宜爹的故事……(全文完)(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新与旧·长河(沈从文小说全集)

    新与旧·长河(沈从文小说全集)

    该卷本收录《新与旧》《主妇集》《长河》三个子集。《新与旧》是沈从文的中篇小说集,1936年由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首次出版,体现了在那个神秘血腥的湘西世界里,新时代的变迁,旧时代的烙印,通过一个沉重的故事展现一个新旧交错的纷纭时代。
  • 世界最具教育性的寓言故事(5)

    世界最具教育性的寓言故事(5)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混混王爷女儿身

    混混王爷女儿身

    她是个混混堆里的老大,王爷之中的特例。风流好色不必说,妓院赌坊家常客。诗词文章全不通,打架斗殴是好手。好心总是办错事,连累他人顶罪过。可怜公子最多情,却问佳人为哪般。本想平凡,却注定非凡。片段一美色当前,好友当场犹如点穴一般不能动弹,“他”夸下海口,“想要美女还不容易,看我的!”整了整衣衫,故作风雅的摇着折扇,走到美人面前,“姑娘介不介意跟在下交个朋友!我是…”还没等她说完,美人身后的丫头一拳打了过来,“登徒浪子!活该挨打!”“他”捂着自己的眼睛哇哇大叫。片段二某男不服气的看着“他”,“我把所有的家产全部都押上!”“他”摇摇头,一双眼睛色色的看着他,“如果你输了做我的男宠怎么样?”某男一拳打过来:“无耻!”“他”捂着鼻子抱怨“好歹打之前告诉我一声!”本文女主最擅长扮猪吃老虎,表面看起来弱弱,实则强悍无比!尽管生活中有很多无奈,她都微笑面对。一卷【家有混混惹是非】女主初长成二卷【妻妾成群不太平】成家立业,笑料不断。三卷【风起云涌龙虎会】斗智斗勇,笑中含泪。四卷【花开并蒂连理枝】幸福大结局正剧简介花样年华,她不爱红妆爱武装。蹉跎了多少光阴岁月,却依然不改心中的执着。人前欢笑,人后心却在滴血。保家园,除奸佞,她功劳显赫,却不求高官厚禄。想爱不能爱,想恨不能恨。多情总似无情苦。一身男装背后的心酸无人诉…一场风雨过后,谁才是相知相伴之人?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烈天】:此生如果没有你,我生又何欢?死又何惧。不求同生但求共死。【萧正天】;我这一生喜欢过无数女人,你却是最特别,最让我心痛和怜惜的一个。【萧正安】;从小到大,我处处畏首畏尾,没有担当,今天为了你,我宁愿舍弃一切。【刘莲英】:我从来不知道爱一个会这么辛苦,为他担心,为他着急,流泪,此刻我清楚的明白,我已经爱上了你。【秦飞燕】:明明很讨厌见到你,却又偏偏放不下你。【柳心蓝】:我愿意永远的陪在你身边。其他的男女人物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本书帅哥美女多多,如果你喜欢的话,别忘记收藏哦!介绍天天的新文《流氓金仙》另一本文文《弃妃太嚣张》推荐好友文文《王的野宠》
  • 小姐请你对我负责

    小姐请你对我负责

    她可能是全世界最倒霉的女人了,交往四年的男友被妹妹挖了墙角,自己还被她下迷药稀里糊涂地跟陌生男人共度一晚。醒来的时候发现那个被她“非礼”的男人居然是那个LSA集团的总裁“欧少”。这种人可得罪不起,连滚带爬地逃到意大利避难,居然又在那里好死不死地遇到了他。“徐小姐,我可以对你负责。”“帝尔司先生,这事太小,而且对现代社会而言很正常。”“是吗,那徐小姐请对我负责,我很纯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