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29200000041

第41章 理财(1)

■原文: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无一不与寒士相同,庶可以成大器;若沾染富贵气习,则难望有成。吾忝为将相,而所有衣服,不值三百全。愿尔等常守此俭朴之风,亦惜福之道也。

译文:凡是世家子弟,衣食起居,没有一样不与寒士相同,才可以成大器;如果沾染了那些富贵习气,就难以希望有成就了。我惭愧地当上将相,但所有的衣服总价值不到三百金。希望你们要常守这种俭朴的家风,这也是珍惜幸福的办法。

■一生俭朴,恬淡寡欲

曾国藩一生俭朴踏实,恬淡寡欲,蔬菜、腌菜乃是家常便饭,衣服也从不求奢华,他时时在“俭”字上下工夫,并将“俭”字纳入了家规家训。

曾国藩在道光十八年(1838年)中了进士,在京为官,而后一直住在湖南会馆。虽然会馆是包食宿的,但那时他的俸禄很少,每年不过才二三十两银子,除了要交给会馆一部分外,多数都花在了买书以及随份子送礼上,以至于常常囊中羞涩。甚至到了最后,曾国藩只能在会馆贴出告示,宣称不再参加官员们的任何宴请。

住会馆的这些年里,曾国藩始终坚持简朴踏实的本色,不肯铺张浪费,其实他最大的奢望就是吃上家里的腌菜。不过这会馆已经打点了一日三餐,对于家里的腌菜,曾国藩也只好作罢。

当时的湖南,家家普遍喜欢自己动手做腌菜,一来可以供自家人食用,二来还可以拿到集市上卖点银子。湖南家家户户几乎都用最好的菜来做腌菜,曾家也不例外,而且曾家为了能让菜地多出些银子,就把好菜全都拿到集市上去卖掉,只用剩下的菜叶、菜根儿等来制作腌菜。如果菜根儿也出得少,就用瓜皮之类的洗净了代替。曾家每年不论是用菜根儿还是用瓜皮等制作腌菜,总是要填满那十几缸。亲戚乡里们见曾国藩为官,觉得曾家已经过得有些气象了,都认为曾家大可不必总是这样节俭地过日子。曾国藩的太爷爷曾竟希则说:“说起来你们不信,这菜根儿补肾,苦瓜根儿去火,它们可都是宝哩!”

曾国藩就是从小吃着这样的菜根儿、瓜皮类的腌菜长大的。自从在京为官,会馆里打点一日三餐,曾国藩就再也没有吃过家里的腌菜,这还真是馋坏了这个一生简朴的京官。

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曾国藩升授翰林院侍讲、詹事府行走。33岁的曾国藩一下连升了四级,跻身于大清中层官吏的行列。而按照清朝的官制,五品以上的官员是不能住会馆的,否则就是违制。于是,曾国藩就寻觅了一处四合院租下了,经过简单地打扫整理,就从包住包伙食的湖南会馆搬了出来,正式立门开府了。

就在曾国藩立门开府不久,湘乡老家的长工南家三哥便赶到了曾国藩的住处,给他送来了五坛腌菜、五双布鞋,还有五十两银子。

南家三哥用手指着坛子和鞋道:“大少爷,老太爷说了,这五坛腌菜是特意给您腌制的,用的全都是上好的菜根儿,都没放辣子。您打小身子骨就弱,多吃菜根儿,对你的身子骨有好处呢!这鞋是老太太和几房少奶奶赶做出来的,也不知道合脚不合脚。”

曾国藩瞅着家里送来的莱根儿腌菜,不禁欣喜若狂,顾不得接南家三哥的话茬儿,伸手就抱过来一坛腌菜,三下两下拍开了黄泥封口,见里面果然用的全是白菜根儿、苦瓜根儿等菜根儿,有十几种之多。

曾国藩也顾不上身边礼仪了,直接用手拈起一根苦瓜根儿,扔进了嘴里,一边嚼一边开心地说:“住会馆的这么几年,可把我给馋坏了,想吃腌菜都吃不着。三哥呀,你回去后告诉老太爷,以后只要有人进京来,就给我捎一些腌菜来。我知道,在咱们老家,缺鱼缺肉,都不会缺这腌菜。”说到这里,曾国藩似乎突然想起来什么似的,问道:“三哥,怎么没有带些苦菜呀?”

“哦,大少爷不提,我差点儿给忘了。”南家三哥边说边打开随身携带的包袱,从里面摸出了一个小包裹,笑眯眯地说:“这是干苦菜,做菜的时候让厨子放一些,既清肝火又开胃。大少爷呀,没想到您离家这么久,还是忘不了家里的腌菜和苦菜。老太爷和老爷这回可该放心了。”

听南家三哥这么说,曾国藩不由得一愣,试探地问:“三哥,是不是老太爷和老爷说我什么了啊?”

南家三哥回答说:“其实也没说您什么。从家里动身的时候,老太爷特意交代我,让我到了您这儿之后别动声色,看看您吃腌菜时是个啥样子,是喜欢还是不喜欢。如果喜欢,我就把苦菜拿出来。如果不喜欢,苦菜就不用往外拿了。老太爷说,如果是这样,大少爷肯定是忘了本了!”

“唉!”曾国藩长叹了一口气,过了好大一会儿才缓缓说道:“三哥啊,以前我没让家里往我这儿捎腌菜,不是我忘本了,而是因为会馆包伙食。如果再让家里送腌菜过来,一是怕浪费,二是怕会馆里有一些不必要的想法。三哥,你不知道,我是一日三餐都想着咱家的腌菜呀!我曾家的腌菜,就是曾家兴旺的根本啊。在湖南,家家都会腌菜,可是像我曾家这种做法的,恐怕还没有!”

南家三哥也感叹不已地说:“是啊,穷山沟里的曾家,靠着那几十亩薄田,不仅养活了几十口人,还供出个大翰林来!这在全国恐怕都是少见的呢!”

从此以后,曾国藩一日三餐的餐桌上,都少不了这样的一盘腌菜。这腌菜,不仅帮他下饭,更重要的,是他不忘本、不贪求奢华的延续和彰显。

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曾国藩升任礼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左副都御史。不久后的一天,他的门生李鸿章和监察御史曲子亮一起来拜访他。三个人谈得十分投机,不知不觉间就到了中午吃饭的时间。

这时,曾国藩叫进在门外侍候的随从李保,把刚刚写好的一张纸条递给他,李保接过纸条,一声不响就退出去了。趁曾国藩给李保递纸条的工夫,曲子亮冲李鸿章使了一个眼色。李鸿章一见,顿时会过意来,连忙放下茶杯,站起身对曾国藩说道:“恩师该用午饭了,门生和曲大人就此告退,过几天再来看望恩师。”曲子亮也随着站了起来。

曾国藩冲李鸿章摆了摆手,说道:“少荃(李鸿章的号),曲御史也不是外人,你们两个就在这里吃午饭吧。你没见我刚才给李保写了个纸条吗?那就是咱们今天中午的菜谱。”曲子亮听了之后感到非常好奇,就问曾曾国藩:“大人府上每餐都要由大人亲自写菜谱吗?”曲子亮的话音未落,李鸿章忍不住笑了起来。曾国藩也笑着回答说:“古人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这里是否每餐有菜谱,你问问少荃就知道了。”

李鸿章笑着接过话头,说道:“曲大人啊,说出来你不信,我恩师的一日三餐,连满人中的一般百姓都不如,哪里用得着写什么菜谱!恩师刚才写那张纸条,定是看你在这里,特意写给厨房的加菜单子。只是不知恩师今天给曲大人和门生加了个什么菜?”曾国藩捋着胡须微微一笑,故作神秘地说道:“加的什么菜,待会儿你们不就知道了,何必这么性急呢?”

见曾国藩都已经安排好了,再说走就显得太矫情,曲子亮只好说:“恭敬不如从命,下官就叨扰大人一顿了。”说话间,午饭已经在曾国藩的书房里摆好了。

李鸿章和曲子亮朝餐桌上一看,只见当中摆了一盘煎豆腐,煎豆腐的周围是三个正菜,分别是:油炸花生米、姜丝肉条、豆角炒辣子,另外还有两碟腌菜,花花绿绿的很是好看。除此之外,就是三碗白米饭,三双筷子。

曾国藩拿起筷子,指了指饭桌说:“少荃,我来考考你,你说今天加的是哪一个菜?”李鸿章笑道:“这个可难不住门生。豆腐、花生米和腌菜是恩师的家常菜,恩师因有癣疾,向来不大吃辣子,今日的加菜,自然就是这盘豆角炒辣子了。恩师,门生猜得可对?”

曾国藩微微一笑,对他说道:“你只猜对了一半,那盘姜丝肉条也是我让厨房特意给加的。少荃,你常来常往不算客,而曲御史却是第一次来,总得凑够四个大盘,才像个待客的样子嘛!”

听曾国藩如此说,曲子亮不由得吃了一惊,愣了半晌,而后叹道:“大人,原来这不是您老的家常便饭,而是专为下官准备的呀?您老现在可是非同以往,您是当朝的二品高官啊!”

曾国藩不禁苦笑一声,说说:“曲御史呀,你也是老京官了,怎么这时倒糊涂了呢?不要说什么二品高官,就算当朝一品,朝廷给的俸禄也是有数的。轿夫、管家、门房、厨子,哪处不得花钱啊?我现在还算是好的呢,老婆孩子都住在湘乡老家,祖宗也还积得几亩薄田,吃饭还用不着我操心。要不然的话,你曲御史恐怕连这样的四个菜都吃不上啊!好了,咱们赶紧用饭吧,豆腐一凉,口感可就不好了。”

吃过饭后,三个人又坐在一起,一边喝茶,一边闲聊。忽然李鸿章很严肃地说道:“恩师啊,您老现在是国家的重臣,天下儒生的楷模。可看您老的饭桌上,仍然是豆腐佐餐,腌菜调味,再这样下去,您老的身体可怎么受得了啊!还有轿子,您老早就该换成八抬大轿了,上朝下朝,办差回府,您老坐着八抬大轿,不光门生脸上有光,咱大清的汉人也都扬眉吐气啊!”

曾国藩端起茶杯,微笑着说道:“说起来呢,按我现在每月的俸银,加上恩俸、特禄,还有养廉银,不知比我刚来京师的时候要强上多少倍。原先能过,主要是因为开销少,家里每年还有些补贴。现在虽说俸禄高了,但是开销也大了啊。我不仅不能再问家里要钱,每月还要给祖宗祠堂案上添十两的香火钱,敬奉给祖父二十两、父母每人十两、叔父母每人十两,光这,每月就得拿出七十两银子,而且这府里的开销还不算。”

李鸿章正想继续劝曾国藩换轿子、改善伙食,却听曾国藩接着说道:“再说呢,我也坐惯蓝呢轿了,蓝呢轿的好处可多了……”

曲子亮不禁感到好奇,问道:“坐蓝呢轿有什么好处呢?”

曾国藩呵呵一笑,幽默地解释道:“至少坐蓝呢轿还能招待你们吃四个菜,如果我换成八抬大轿,恐怕你们再来就只能陪着我干吃豆腐了!”

说到这里,曾国藩语重心长地说道:“自古都是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啊!”这一席话把李鸿章和曲子亮的嘴都封住了。

曾国藩一生勤俭持家,恪守俭朴、奋斗的精神,从不骄奢淫逸,终成一朝重臣。诸葛亮《诫子书》亦有云:“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样的俭朴家风值得每一位家长和孩子学习。

■原文:勤、廉二字看似平浅,实则获上在此,信友在此,服民亦在此,舍此二字,上司即偶然青盼,亦不能久;欲求寅僚之敬佩,百姓之爱戴,即袭取于偶然,亦不可得矣!欲请廉字,须从俭字下工夫。用人宜少,官气宜轻,常如教官衙门规模。所出既少,所入自可不苟。欲请勤字,须从清理词讼下工夫。当限定每日讯结几起,作为自己功课。

译文:勤、廉这两个字看起来似乎很平淡浅显,实际上无论是被上司看中、让朋友信任、让百姓信服都要靠它。不具备“勤、廉”这两种品质,即使偶然被上司看中了,也不会得到长久的重用;想得到同僚的敬重,百姓的爱戴,即使想侥幸有所得,也是不可能的。想做到廉,必须从俭字上下工夫。使役的人要少,官气要轻,常常跟教官衙门一样的规模。想要做到勤,需要从清理积压官司上下手。必须限定每天结清几起官司,并把此作为自己每天的功课。

■隋文帝节俭爱民,崇尚辛勤劳动

隋文帝杨坚是隋朝的开国皇帝,开创了辉煌的“开皇盛世”,是个以节俭著称的皇帝。他小时候生长于寺庙之中,素衣素食,生活非常节俭,这使他从小就养成了崇尚节俭的性格。在称帝以前,他很了解骄奢淫逸的生活是百姓非常痛恨的,暴虐的统治更是不得人心。称帝之后,唯恐重蹈覆辙、人心不服,他总是警惕自己,谨慎地处理政事,注意节俭。他虽贵为天子,但却食不重肉,不用金玉饰品,宫中的妃妾不作美饰,很是节俭。

有一次,隋文帝配止痢药,要用一两胡粉,找遍宫中也没有找到;又有一次,他想找一条织成的衣领,宫中居然也没有。他的车马用具坏了,就派人去修补,不允许别人为他做新的。此外,他也非常留意民间疾苦。有一年,关中闹饥荒,他看到百姓吃糠拌豆粉,就拿来给大臣们看,责备自己没有治理好国家,还下令饥荒期间不吃酒肉,更要节俭生活。

隋文帝深知节俭的重要性,教育太子也要节俭。他教训太子杨勇说:“自古以来,没听说有奢侈腐化而能长治久安的。你是太子,一定要注意节俭。”但是,太子不听劝告,生活越来越奢侈、铺张浪费。有一次,太子又大摆宴席,让家臣唐令则弹琵琶唱歌,还叫后宫的美人出来跟唐令则学弹琵琶,一时间搞得乌烟瘴气。隋文帝派去辅佐杨勇的大臣李纲实在看不过去,就对杨勇劝说道:“唐令则本来是应该帮助您读书向上的,可是他现在却跟您整日吃喝玩乐,这怎么可以呢。”杨勇不但不听,还替唐令则辩护,说道:“是我让他这样做的,你不要多管闲事。”这事传到了隋文帝那里,后来隋文帝经过认真思索,废了杨勇,并把杨勇手下的大臣们训斥了一顿,还任命敢于直言进谏的李纲做了尚书右丞。

隋文帝作为一个开国皇帝,不仅自己带头节俭,更要求皇亲国戚节俭,并坚决惩治奢靡的太子,的确是一位以自我为标准鼓励皇亲贵族要节俭的好模范。他厉行节俭政治,使民众在较轻的赋税下得以发展生产,安居乐业,从而户口和财产剧增,又加上其他一些促进生产的措施,在很短的时间内,百业兴旺,经济繁荣景象由此而生。

隋文帝这种崇尚节俭、辛勤劳动的作风是永远不会过时的。

成功——踏实和勤奋必不可少

自从有传言有人在河畔散步时无意间发现金子后,这里便常有来自四面八方的淘金者。他们都想从这里找到金子,发一笔横财,成为大富翁。于是他们寻遍了整个河床,还在河床上挖出很多大坑,希望能够找到金子。的确,有一些人找到了,但是更多的人却一无所有,只好扫兴而归。也有不甘心落空的,便驻扎在这里,继续寻找。

罗文就是淘金者其中的一个,他在河床的附近买了一块没人要的土地,和母亲搬到了这里居住。为了能在这里找到金子,他把所有的钱都押在这块土地上。他埋头苦干了几个月,直到土地全变得坑坑洼洼的时候,他有点失望了——翻遍了这整块土地,却连一丁点金子都没看见。母亲劝他试探着寻找别的营生,可是一心扑在金子上的罗文根本不理会母亲的劝告。

半年以后,罗文连吃饭的钱都没有了,于是他准备和母亲离开这儿到别处去谋生。就在他即将离开的前一个晚上,天下起了倾盆大雨,并且一下就是三天三夜,最后终于停了。罗文正准备叫上母亲一起离开,却见母亲坐在小木屋旁,仔细观察着眼前的土地。罗文不禁细细地看那土地,似乎和以前是有些不一样:原来的那些坑坑洼洼已被大水冲刷平整,松软的土地上长出一层绿茸茸的小草。

“这里没有找到金子,”母亲缓缓说道,“但是这里的土地非常肥沃,我们可以用自己的勤奋来发财致富。”罗文沉思了一会儿,忽有所悟:“这土地不是正好可以用来种花草吗,我们可以把花草拿到镇上去卖给那些富人们。他们一定会买一些花花草草来装扮他们的家园。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我一定会赚许多钱,有朝一日我也会成为富人……”

同类推荐
  • 给孩子幸福一生的励志书

    给孩子幸福一生的励志书

    《给孩子幸福一生的励志书》是一部以全面提升中国家族教育水平和培养孩子综合素质为目标,从常识、呵护孩子的梦想,培养孩子良好的品行,引导孩子求知好学,帮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给孩子一个健康心理等方面着手,以经典的教育故事为主体,探讨了家族教育的方方面面,并凝炼出了闪光的教育智慧。这不仅是一本献给所有父母的教子课本,同样是一本所有家长的修身指南,更是孩子成长的良师益友。
  • 拿什么来爱你我的孩子

    拿什么来爱你我的孩子

    从不愿相信的事实中知晓必须明白的道理,心理健康决定孩子一生的幸福,国内顶尖教育专家孙云晓、著名报告文学作家阮梅,七年沉底采访,用沉痛的答案告诉天下父母和老师,我们该怎样去持平孩子的心灵创伤
  • 爸爸妈妈最难回答的问题

    爸爸妈妈最难回答的问题

    好奇是成长的原动力。在科学史上,许多重大的发明发现都与科学家小时候好奇心强密切相关。 愿意思考、喜欢探索是孩子的一种天性。每个健康的孩子都会这么做的。对许多家长来说,孩子的问题是许多欢乐和烦恼的源头。那么,如何面对对什么都充满好奇的孩子?善意的谎言或者是支支吾吾的解释?其实都不必要。本书作者辑纳了孩子最常提出的一百多个问题,根据孩子的年龄和生长发育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了回答,并请专家进行了分析和点评,无疑是一本父母必备的“问题宝典”。
  • 养胎保胎胎教全书

    养胎保胎胎教全书

    每一位女性,在她宣告怀孕后,周围的人无不好心劝其滋补以养胎。但随着时代的进步,仅仅是养胎这一生育观念早已落伍。作为现代的准父母,应该有更科学的生育观念。本书从优生篇、养胎篇、保胎篇、胎教篇、祛病篇五个部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了十月怀胎过程中一些切实有效的、科学的养胎、保胎、胎教方法,以助初为人母者顺利度过妊娠期,使胎儿健康茁壮地成长。本书以实现优生为目的,科学全面地就养胎、保胎、胎教方面对初为人父母者进行指导,使每一位孕妇都能正确养胎,避开一切不利于胎儿的不良因素,从而创造一个良好的胎内环境和胎外环境。同时,在不同孕期选用不同的胎教方法对其实施科学胎教,从而孕育出一个聪明、健康的宝宝。
  • 好习惯:培养孩子学习好习惯88法

    好习惯:培养孩子学习好习惯88法

    习惯对于我们生活有着极大的影响,因为它是一贯的。在不知不觉中,经年累月地影响着我们的品德,暴露出我们的本性,左右着我们的成败。在现代社会中,要想使自己的孩子学习成绩优秀,成为一名成功人士,创造卓越的成就,就必须从培养良好的习惯人手。
热门推荐
  • 重生幸福攻略

    重生幸福攻略

    古玩鉴定天才“小肥妞”重生初中时代,幸福从此开始“养成”。重生后她很爱家,学习恋爱事业一把抓。重生“大礼包”很强大,老天赏给她聪明的小脑瓜。淘淘宝,赚赚钱,上上学,抽空再萌动一下。卖糕的,她可不可以不要这么强大?————————更新稳定,已有作品《重生之云绮》,请放心跳坑。
  • 文坛全才:苏轼

    文坛全才:苏轼

    苏轼心境恬淡,视若浮云,有足够的勇气和力量蔑视身外的一切。他的全部作品展现了一个可供人们感知、思索和效仿的真实人生,现世性与超越性水乳交融。他拥有一代又一代的众多读者,永远令人怀想,永远给人启迪。《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文坛全才:苏轼》主要介绍了苏轼的身世、家庭、学习和生活经历,以及他一生最著名的文学著作,是研究苏轼的重要参考资料。
  • 皇帝老爸

    皇帝老爸

    虽然时过境迁,而后又薪火相传下去教育自己的未来皇帝儿子的历史故事。,那么,中国古代的历代皇帝既是“九五之尊”的真命天子。虽然他们是皇帝,当然也只是凡人,那就让我们看看这些走过历史尘埃、名垂青史的皇帝老爸们自己是怎么接受教育成长,他们的成长经历、所受到的来自家长的教育、还有对后代的培养教导,不可否认那会是很精彩的。社会形态不同、人们的价值观也很不一样,但是历史就是一面镜子,也是一个做过儿子、做了父亲的平凡人
  • 世界最具欣赏性的优美散文(1)

    世界最具欣赏性的优美散文(1)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第一初恋:阳光下的少年

    第一初恋:阳光下的少年

    泛白的日记本,十年前的一封信。画面回放,所有的青春岁月一一呈现。欢乐,淘气,愉快,愤怒,孤寂,难过,无助,自私。当岁月踏过我的青春,我只意识到一件事:我一直在注视着你,跟随着你。
  • 店员易犯的88个错误

    店员易犯的88个错误

    《店员易犯的88个错误》一书共分10个部分,内容涵盖店员工作的方方面面,如职业素养、销售沟通技巧、服务顾客技巧、日常工作点拨等。本书汇聚了店员日常工作中最容易疏忽、最容易出错的问题,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对店员进行全方位的培训,避免店员重蹈覆辙,从而改善店员的个人业务水平,不断提升个人业绩,使店员能成功地从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好妈妈胜过好医生

    好妈妈胜过好医生

    一年四季,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在每个不同的季节里,孩子们的身体随着季节更替也在进行着适应自然的变化。作为父母,应遵循天人之间的内在规律,给与孩子适当的呵护。当然,如果发现孩子的身体健康有偏离轨道的迹象,一定要及时纠正。
  • 中国美术史

    中国美术史

    本书是一部研究中国美术发展历程的专题学术著作。全书以五章篇幅和大量传世之作及考古出土珍贵文物资料,系统而又简明地阐述了工艺美术、雕塑艺术、建筑艺术、书法艺术和绘画艺术等中国美术的各种形态自原初社会至明清时期的发展历史和辉煌成就。全书收入水的多幅串文图照,系各种美术形态在不同大力历史时期产生的精品力作和传世之宝,对于充分展示这些美术形态发展轨迹和艺术成就,具有相得益彰的作用。本书观点新颖,方法独到。
  • 混血宝宝:中国妈咪美国爹

    混血宝宝:中国妈咪美国爹

    【简介】:五年前,在日本东京,她十月怀胎,生下混血宝宝。五年后,孩子他爸出现了,竟然就是名誉全球的美国著名影视集团幕后大老板?!她和他,一见钟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