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29200000035

第35章 劝学(2)

莫泊桑(1850—1893),19世纪后半期法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一生创作了6部长篇小说和56篇以上中短篇小说,他的文学成就以短篇小说最为突出,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对后世产生极大影响。其作品以布局结构的精巧、典型细节的选用、叙事抒情的手法以及行云流水般的自然文笔,给后世作家树立了楷模。

莫泊桑并没有一个和睦的家庭,他的父母感情不和,父亲是一个商人,而母亲却是一个书香门第的大家闺秀。可怜的莫泊桑出生之后不久,他的父母就分居了。莫泊桑跟着母亲生活,他们住在海边的一座别墅里。幼年的莫泊桑还体会不到家庭不幸的痛苦,整日无忧无虑,又聪明又活泼,母亲看在眼里,非常欣慰。

母亲非常爱自己的儿子,并对他抱有很高的期望,她亲自教他读拉丁文,启发鼓励他写诗。但是,她常常看着儿子出神地想,仅仅靠自己教育儿子是远远不够的。想要儿子成才,必须给他找一个好老师。这样,也可以弥补她因为没有给儿子一个幸福家庭的愧疚。

于是,母亲开始到处打听,给儿子寻找一个好老师。莫泊桑的舅舅是一位诗人和小说家,和当时的大文豪福楼拜曾是好朋友。由于这层关系、莫泊桑的母亲也和福楼拜比较熟。她有一天忽然想到,如果让福楼拜来做儿子的老师,该多好啊!但是,他哪能轻易就给一个普通孩子做老师呢?母亲在房间里踱来踱去,决心尽最大努力,争取让福楼拜教导自己的儿子。于是,她开始加紧对儿子学习的指导,培养他对文学更深的爱好。不失时机地鼓励儿子多写东西,而儿子一旦写了,她就仔细地保存下来,哪怕有时只是一些散乱的片断。因为她希望有朝一日能够拿给福楼拜看,得到他的指点。莫泊桑看到母亲如此认真地对待自己的“作品”,不好意思写一些敷衍了事的诗歌或文章给母亲留着——那样实在太丢脸了!因此,他常常独自在房间里苦苦思索,或者去海边散步寻找灵感,或者读一些大家的作品充实自己。就这样,他的写作进步越来越大。

在没有找福楼拜做老师之前,母亲为儿子找的老师叫布耶,也是当地一个有名的人物,并且,他和福楼拜也是好朋友。莫泊桑的母亲的一番苦心,老师布耶时常看在眼里,非常为之感动。他有一次正好要去拜访福楼拜,想到莫泊桑母亲的心愿,他就带上了孩子一起去。

临行前,母亲把莫泊桑的作品挑出一些让他们带上,希望可以得到大师的指点。果然,到了福楼拜家以后,福楼拜很认真地看了这些诗作,和他们一起分析,而且还提出了自己的意见。最后,他还爽快地答应收莫泊桑做自己的学生。

莫泊桑欢快地跑回家,兴奋地告诉了母亲这个好消息。母亲一边在胸前划着十字,一边忍不住流下了激动的眼泪。是啊,她的心愿终于实现了!后来,在福楼拜的严格要求和精心指点之下,莫泊桑成功地走上了文学之路。

福楼拜和莫泊桑的师生之谊,是世界文学史上的一段佳话,让很多文学青年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可是又有多少人知道这背后隐含着一位母亲的良苦用心呢!纵览古今中外,几乎所有有所作为的人大多都有一两个好老师的教导。遇到一个人生中的好老师其实不仅仅是靠运气,实际上,还需要像莫泊桑的母亲那样,要努力去争取。假如一个人本身能力不强,又不去争取,就等着机会降临于自己的身上,这样做,无异于守株待兔。

为老师干杯

1912年,为了庆祝华沙“镭”实验室的建成。“镭”的母亲居里夫人接到消息后立即打点行装,从巴黎飞往华沙。

晚上,为居里夫人举行的欢迎宴会开始了。居里夫人成了这次宴会的贵宾,被请到摆满鲜花的桌前坐下。但她却隔着鲜花,在努力地寻找着什么。

忽然,居里夫人的目光无意间碰上了对面餐桌上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妇人的目光,老妇人也正面带喜悦和敬佩地望着她。居里夫人激动地站了起来,向老人走去。

居里夫人伸出双手,紧紧地拥抱了这位老妇人,在老妇人的双颊上吻了又吻,说道:“我以为这是不可能的,可却是真的,是真的!我一直想念着您,斯克罗斯校长。”

斯克罗斯校长热泪盈眶,她紧紧地握住了居里夫人的手,不住地说:“好样的,玛利亚!好样的,玛利亚!”在场的人都被她们言行深深地感动了,好多人眼中都泛满了泪花。

侍者送来了酒,居里夫人拿起一杯酒,递给斯克罗斯,然后转身对众人说:“尊敬的主人,尊敬的来宾们,我提议,为斯克罗斯校长干杯!是她教育我要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要真诚、勇敢地面对生活。”

“干杯!”

“干杯!”

居里夫人对老师的尊敬和爱戴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大家纷纷举起了酒杯,宴会的气氛达到了高潮。

我们所学到的任何知识,都是与老师的辛勤教育分不开的。也许我们以后会取得非常大的成就,我们的学问、知识、财富和能力,会大大地超过我们的老师和其他人,但我们仍然要牢记,这一切都不是凭空得到的,它们的基础,都根植于学校的培育。所以,尊重师长,乃是我们每一个人最起码的道德准则。

■原文:欲别立课程,多讲规条,使诸弟遵而行之,又恐诸弟习见而生厌心;欲默默而不言,又非长兄督责之道。是以往年常示诸弟以课程,近来则只教以有恒二字。所望于诸弟者,但将诸弟每月功课,写明告我,则我心大慰矣!

译文:想另立课程,多讲条规,使弟弟们遵行,又恐怕弟弟们见而生厌;想默默不说,又怕失了兄长督责的道义。所以往年时常限定弟弟们的功课,近来却仅强调有恒二字,所希望弟弟们的,是把每月功课,写明白告诉我,那我的心里就非常宽慰。

■读书必须有恒心

中国自兴科举以来,无数士子学人未尝不束发就读,殚精竭虑,其间所发生的“头悬梁,锥刺骨”的故事,亦熟闻于耳。饶是如此,而名落孙山、老死窗下的也比比皆是。道光二十四年间,曾国荃兄弟四人科场失利,面对着科场上一帆风顺的长兄曾国藩,他们不免几分失意,几分羞愧,几分彷徨,故此,曾国藩遂写了此信,一示宽慰,二表劝励。

科场得意的曾国藩深刻地知道科场失利带给人的精神苦痛,在给弟弟们的信中从不表露成功者的倨傲,作为兄长,他以身作则,注意体会兄弟的感受,既设身处地体会,又于呵护中履行督责之职。作为良师,他循循诱导,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作为诤友,他又可直言不讳,及时告诫,用心良苦,让人为之感动。纵观曾国藩的一生,手不释卷,功业道德文章,皆可做一世表率。学贵有恒心,是曾囯藩成功的最大心得。在家书中,他多次提到“有恒”,以自己读书的经历和收获,积极引导自己的弟弟,要求他们将每月功课写明告知于他,要求他们今日事今日做,绝不可对自己的惰性姑息放纵。曾国藩就此提及了自己近段时期的读书生活,“自七月起,至今已看过《王荆公文集》百卷,《归震川文集》四十卷,《诗经大全》二十卷,《后汉书》百卷,皆朱笔加圈点。”获得如此丰厚收获的根本原因即在于持之以恒,事实胜于雄辩。人贵立志,方可有所成就,而志之所成唯在于有恒!在对众兄弟的教育引导中,曾国藩尽到了兄长兼师友的职责。在曾国藩的殷殷期望和无限期许中,曾国荃们有如沐春风之感。

曾国藩在过去的一些著述中被视为封建的卫道士,而卫道士又往往予人以食古不化的错觉。其实这只是人们的一隅之见罢了。在封建社会,功名富贵是无数学子梦寐以求的渴望。读书求学陷入其中,如入泥淖,无可自拔,这也是旧时代知识分子的命运悲剧。有鉴于此,曾国藩及时给诸弟做了高屋建瓴的提示。科举并不是读书人的唯一抉择,能于学问上有所渐进,有所创获,更能给人以成就感。读书必摆脱功名利禄的困缚,方可入于自如之境。功名总有尽头,而“学问之道无穷”,不务虚名,而求实效,是曾国藩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准则。以超越的心胸行始终如一之事,是曾国藩一生秉持的理念。究竟什么才是一生之计,这是一个让古人困惑也让今人为之烦恼的问题,在这里曾国藩给出了他个人的独到解答。

天下事成于有恒心者!

孔子读《易》:韦编三绝

古代的名人学者们,很多都自幼勤奋学习,苦读经典,在读书有恒心这一方面为我们人做出了良好的榜样。

相传孔子就是一个读书十分有恒心的人,年过花甲的孔老夫子研习《易》的时候,反复阅读。春秋时期的书,主要是以竹子为材料制造的,把竹子破成一根根竹签,称为竹“简”,用火烘干后在上面写字。一根竹简上写字,多则几十个字,少则八九个字。一部书要用许多竹简,通过牢固的绳子之类的东西按次序编连起来才最后成书,便于阅读。通常,用丝线编连的叫“丝编”,用麻绳编连的叫“绳编”,用熟牛皮绳编连的叫“韦编”。像《易》这样的书,是由许许多多竹简通过熟牛皮绳编连起来的。

孔子“晚年喜易”,花了很大的精力,反反复复把《易》全部读了很多遍,又附注了许多内容,这样不知翻开又卷回去地阅读了多少遍。孔子这样读来读去,把串联竹简的牛皮带子也给磨断了好多次,不得不多次换上新的再使用。

即使读书读到了这样的地步,孔子还谦虚地说:“假如让我多活几年,我就可以完全掌握《易》的文与质了。”

头悬梁锥刺股

战国时候的纵横家苏秦也是一位读书学习上值得我们学习的人,苏秦是洛阳人,据说他向鬼谷子学习了合纵连横的方略,去游说秦王,前后上书了很多次。可是他的主张却没有被采纳,由于身上带的钱都花光了,只好离开秦国回家,他背着书籍,挑着行李,面容憔悴,一副惭愧的样子。回到家里,正在织布的妻子不下织机迎接,嫂子不肯为他做饭,父母也不和他说话。苏秦长叹道:“妻子不把我当做丈夫,嫂子不把我当做小叔,父母不把我当做儿子,这都是苏秦我的过错啊!”于是他发奋读书。读书读到疲倦想要睡觉时,就拿锥子刺自己的大腿,刺得鲜血一直流到脚上。过了整整一年,苏秦学有所成,赵王封他为武安将军,把相印交授给他,后来联合了齐、楚、燕、赵、魏和韩国六国一起来遏制强横的秦国。佩戴着六国相印。

除了锥刺股的苏秦之外,头悬梁的孙敬也是一位读书有恒心的人。东汉的孙敬,字文质。他闭门读书,到晚上还在苦读,忍不住要睡着了,就用绳子把头发系住,一端拴在房梁上,每当低头打瞌睡的时候,头发就会被绳子提起来。就这样孙敬苦读终于进入了太学。孙敬进入太学之后,仍旧闭门苦读,而且或许是头悬梁的磨砺有了奇效,竟然精力过人,读起书来不但比别人快,而且看书的时间也长于他人,太学的老师和学生都称他作“闭门先生”。孙敬不但苦读,而且孝敬老母,在太学读书期间,把母亲安置在太学旁的小屋中,读书学习之余照顾老母。虽然除了上学之外,孙敬就是闭门读书或者照顾老母,但是外面早就传遍了他刻苦学习的美名,有一次,他去市场上买东西,远远的市场的商贩们就相互聊开了,“闭门读书的孙先生来了,我们可不要在售卖的货品上欺瞒他。”就这样,孙敬通过勤奋苦读终于成为了当世的一代大儒。

梦想需要用行动去实现

人生唯有孝是第一美德。学问之道无穷。而总以有恒为主。

道光十四年(1834年),曾国藩在甲午乡试中考中第三十六名举人。当时,他已经24岁了。从5岁开始识字读书,读到这时,曾国藩与书本已经打了19年的“交道”了。

曾国藩的父亲曾竹亭是个劳苦积学的人,经过17次的考试,直到43岁才勉强中了个秀才,而曾国藩24岁就中了举人,而且是湘乡曾府的第一个举人。喜报传来,曾府上下,每个人都欢欣鼓舞,在家里大摆筵席,接待亲朋好友,整整热闹忙碌了好几天。

当年十一月,曾国藩就起身赶往京城,准备参加第二年的会考。那时的交通不像现在这样便利,从湖南湘乡到北京,最快也要二十多天,有时甚至要走一两个月。为了不耽误会试,曾国藩提前好几个月就动身了。

来到北京后,曾国藩住在长沙会馆,准备来年考进士。那时候,进京赶考的湖南举子一般都住在这里。

这时的曾国藩充满了自信,他相信凭自己的实力,一定会蟾宫折桂,金榜题名。谁知道他时运不济,第一次参加会试,竟然名落孙山。

首战失利,曾国藩并没有气馁,他挥笔写下了“匣里龙泉吟不住,问予何日斫蛟鼍”的诗句,依然一如既往地刻苦读书,准备在下一次的会试中大展身手。

这年,恰好是皇太后的六十大寿,按照惯例,朝廷是要增加一次会试恩科的。曾国藩考虑到从北京回湘乡,明年再从湘乡到北京,这一去一来,路上的花销太大了,而且还浪费时间。于是在征得父亲的同意后,曾国藩决定留在京城一年,等待参加明年的恩科会试,这样一来可以免除旅途劳累,二来还能节省一些钱。

曾国藩在居住北京备考的这一年多时间里,渐渐地开拓了自己的眼界。他除了继续勤研经史外,又很快地沉醉于唐宋的诗词和古文之中。他觉得古文可以任意发挥见解,比起那拾古人牙慧而又缚手缚足的八股文,实在是更有气势,也更有意义。

道光十六年(1836年)的恩科会试如期举行,这一次,曾国藩又名落孙山,再一次与进士及第无缘。起初,曾国藩对此很感失望,但转念一想,自己才26岁,将来还有的是机会,因此也就将这一时的挫折看得格外坦然了。

曾国藩收拾好行装,打算绕道江南一游,借此增长阅历。当他到南京以后,曾国藩去了秦淮河,又游了夫子庙,几乎把十朝都会的名胜古迹游了个遍。

这天,在夫子庙附近的一家书肆里,曾国藩意外地发现了一部精刻的《二十三史》,顿时喜出望外,这套书可是他多年以来梦寐以求而不得的啊!他一问书价,不由得一喜一忧。喜的是,怀里的银子正好和书价吻合;忧的是,购了《二十三史》,便没了回家的盘缠。

曾国藩双手摁着硬硬的银子,在书肆门前犹豫了许久,徘徊了老半天,一连迈进店门两次,最后终于咬着牙把这套书给买了下来。

付了银子,曾国藩一边小心地把书一册一册放进担子里,一边悄声问书肆的小伙计:“小兄弟,这附近可有当铺?”

书肆的伙计用手往斜对面一指说:“那不就是一家当铺吗?”接着伙计又吃惊地问他一句:“大爷该不是为了买这套书,要去把衣服当了吧?我说这位大爷,这书不看,你既渴不着也冻不着,可你不吃饭不穿衣服咋行呢?”

曾国藩望着书肆伙计笑了笑,没有言语,挑起《二十三史》,就走出了书肆店门。

曾国藩挑着《二十三史》走进当铺,当掉长衫和一些穿不着的冬服,这才赶到码头,与人合伙搭了条去湖南湘乡的船。凑巧的是,船钱连同在船上吃饭的伙食钱,和他当掉衣服所得的钱差不多。曾国藩暗暗想:坐在船上不穿长衫可以,碰到这么精美的《二十三史》不买可不行!

同类推荐
  • 培养了不起的男孩(大全集)

    培养了不起的男孩(大全集)

    要做称职父母,先和男孩成为朋友,男孩可以说天不怕地不怕,没有安分的时候,你可以批评他、教育他,但是千万不要不理他。他们最怕的是没有人做他们的朋友,没有人理解、没有人帮助、没有人支持。从小就要男孩知道,他是个男子汉,他跌倒了,就要自己爬走来;他犯错误了,就要让他知道,好汉做事好汉当;他不听话了,就要让他知道,男子汉是不会给别人添麻烦的……让你的男孩能力超群,有的家长为了让自己的孩子不落后于别的孩子,一天到晚让孩子学这个学那个,其实这种观念并不完全正确。要知道,对孩子能力的培养比对孩子知识的浇灌更重要,中国有句名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教育孩子时同样要加以借鉴。
  • 听听孩子的心里话

    听听孩子的心里话

    教育孩子不是驾驭孩子,教育的大智慧是源于了解孩子内心真实的感受。要想培养出一个身心健康的孩子,请先多听听孩子的心声,不要忽略孩子的感受!《听听孩子的心里话》:你家的孩子成天跟你讨价还价、磨磨叽叽吗?先别着急,也别上火,看看书中这个叫杜小豆的孩子,正在和妈妈的“斗智斗勇”中快乐地成长着。这不仅仅是一个个发生在孩子身上的片段,更是一部快乐教育成果的检验报告。每个孩子都会经历他们注定要经历的故事,而故事的色彩与味道,父母是有导演权的。从这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开明妈妈把“斯宾塞的快乐教育理念”融入到教育的方方面面,这样,世界上就多了一个快乐的小豆,一个身心健康的小豆。
  • 优生优育的24个关键

    优生优育的24个关键

    古人认为“宁静致远”,意思是说,人如果能修炼成耐得住性子、耐得住宁静淡泊的生活,并能保持愉悦心情,他的智慧就会加深,他的思维就会达到原来没有的深度。静是人变得智慧的一大前提,整天汲汲而求、生活乱哄哄的人是很难达到智慧高度的。宁静和愉悦的心态是一种智慧心态,也是增长胎儿智慧,保持胎儿身体健康的一种最佳的气血环境。
  • 爱的和谐:避孕节育知识

    爱的和谐:避孕节育知识

    避孕是新时代两性关系的产物,旨在更好地为两性关系服务,避孕不仅仅是不生小孩,还在于优生优育以及更好地享受性生活带来的乐趣.本书就是向基层干部和育龄群众介绍避孕优生的知识。
  • 父母决定孩子的未来

    父母决定孩子的未来

    当一个孩子受到欺负时,国外的父母会对孩子说:他欺负你是不对的,你要懂得保护自己,必要时你可以寻求帮助;国内的父母则说,你是男孩/你是哥哥,你要让着他,你们要好好相处/到底为什么啊,我跟他爸爸说去……以小见大。 教育的差距最终造成社会的差距。二十年前的灌溉,二十年后的果实。为了二十年后的孩子以及社会,我们必须从现在开始,从家庭开始,从家庭教育的点滴开始,去正视差距,去学习一些合理的家教理念与家教方式。
热门推荐
  • 绝品神医

    绝品神医

    生死人,肉白骨一手堪比华佗,扁鹊的绝世医术,一手杀人于无形的神技,看来自药王谷的传人如何在花都,泡美妞,踩狂少!新书《绝品小邪医》已上传,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 索多玛的苹果

    索多玛的苹果

    在一次航海旅行中,少年御景风对一种名为“索多玛的苹果”的毒品紧迫不舍,与他一起参与整个事件的少女橘真绫也对他的真实身份产生了好奇与疑惑,与此同时,一连串神秘的死亡事件频频发生……随后,令御景风更为惊讶的是,一个名为“STH”的神秘程序总是被人反复提起,而因追逐STH秘密而亡故的人越来越多。这个程序到底隐藏着怎样的秘密?它和御景风从不愿意多提的身世有着怎样的联系?接下来的变故与转折,御景风和超级骇客杰比又该怎样面对?亦正亦邪的神秘少年御景风到底会路向何方?于索多玛城内幻化的苹果到底象征的是希望还是失望?一在劫数与结束来临之前一切已然开始……“苹果”在《圣经》中是智慧之果,但产于死海之滨索多玛城的一种苹果,却有着另外一种含义,即“空欢喜”与“失望的源泉”。面对离奇的身世、飘忽的爱情、忠实的友情以及人与人之问的狡诈争斗,少年御景风该何去何从?作者以独特的笔触细致抒发了一种独立、叛逆、迷茫而又坚定的少年情怀。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打工之王

    打工之王

    小人物被开启了打工系统,拥有了各种技能,开启了神奇的屌丝逆袭之旅。 搞不定客户?来看我的口若悬河,平白添加百分之四十的说服力,只要没有杀父之仇、夺妻之恨,搞定还不是分分钟的事情? 什么,敢在爷面前傲娇,看爷的气壮山河!还不过来跪舔! 想拼酒?ok。服务员,上五十二度的二锅头,对了,不要酒杯了,上大碗!嘿嘿,老子有千杯不醉,找我拼酒你丫不是没事找抽么?
  • 无敌霸者

    无敌霸者

    大道三千,吾以吾道逆苍天!作为一个坐着,躺着,站着,甚至是战斗着,只要意识清醒,就可进入修炼状态,功力无限增长的男人,强者之路必然尸骨铺垫,我欲成神,天下共鸣!
  • 两汉演义(中国古典演义小说精品书库)

    两汉演义(中国古典演义小说精品书库)

    《中国古典演义小说精品书库——两汉演义》所讲述的是在古代两汉之间的故事。
  • 攻心销售力:让你业绩倍增的隐秘说服技巧

    攻心销售力:让你业绩倍增的隐秘说服技巧

    《攻心销售力》主要内容包括:隐秘源于内心,说服肇始于思想;隐秘说服是个心理游戏,有效说服才是硬道理;口才加动作,利用你的语言天赋等。
  • 天怒战神

    天怒战神

    一个饱受白眼的少爷!一个重伤未愈的父亲!一个从天而降的诡异妖壶!那一日,风起云动!命中注定,三界万物,八方轮回,所有的人都将在他脚下颤抖战栗……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方与圆:左右逢源的处世之道

    方与圆:左右逢源的处世之道

    “建功立业者,多虚圆之士;愤事失机者,多执拗之人”。方和圆缺一不可,但是有一个“度”的限制。过分的方正是固执,会四处碰壁;过分的圆滑是世故,也会众叛亲离。所以做人的制高点是外圆内方,就是行欲方而智欲圆。真正的“方圆”人是大智慧与大容忍的结合体,有勇猛斗士的武力,有沉静蕴慧的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