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28500000008

第8章 扑朔迷离(1)

5

喷薄而出的朝阳,像小鸡出壳似的,努力地探出一点头来,随即很快蹿起蹿高,万丈霞光,挥洒开去。光明踏上金色的风火轮,飞快向前,洒下万把金针,把天地照得透亮。

这天一反以往。军校里起床、早操、吃饭、上课等按时作业的嘹亮军号声,就像大户人家压抑的小妾媳妇,有意压低声响。这些微弱的声响传到五担山下“黄埔楼”,几近为无。天光已经大亮,往日那些在浓荫翠竹中辗转啁啾的鸟儿,早被吆走,没有了声响。

因为,蒋夫人宋美龄来了。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这是中国古代一首很有名的诗。诗中愁肠百结的少妇,期望鸟儿不要打扰,好让她到梦中去寻找强征入伍到辽西打仗不知生死的郎君。诗里,有种无可奈何的祈求。而这时,尚在“黄埔楼”上安睡的蒋夫人不同。她的安静不需祈求,有绝对保证。如果蒋夫人有梦,她的梦,也断然与古诗中愁肠百结的少妇大相径庭。

在美国留学、生活了多年的蒋夫人宋美龄,养成了晚睡晚起的习惯。这时,虽然外面大亮,但他们的卧室里保持着黑夜,厚重的紫金绒窗帘低垂,将室内室外隔成了两个天地,只有窗帘下方泻进一丝淡淡的晨光。而这时,习惯早起,严格保持职业军人生活习惯的蒋介石,早已起床,到隔壁权宜作为礼拜堂的小会议室作了礼拜回来,坐在外间办公桌上,沐浴着晨光,全神贯注地读《曾文正公全集》。

亮着光头,着一袭青布长衫的蒋介石,坐姿笔挺。摆在他面前的是一杯清花亮色的白开水。在生活上,蒋介石崇俭戒奢,不抽烟不喝酒,清教徒似的,他本质上是个守成不变传统的中国人。他之所以每天早起礼拜,成了一个基督徒,是夫人宋美龄造成的。蒋介石结婚很早,那桩婚姻完全是母亲王采玉包办的,原配妻子毛福梅,要大他两岁。蒋经国就是他同毛福梅生的。之后,他还有两次婚姻,一个姓陈,一个姓姚。不过,他与陈、姚都没有正式结婚。因而,在他后来与宋美龄结婚之前,只与毛福梅离了婚。毛福梅离婚不离家,一直同蒋介石的母亲王采玉住在一起。王采玉很喜欢这个长相一般,性格很好勤快又贤惠、被儿子抛弃了的儿媳。毛福梅从此不仅在家侍奉公婆,而且婆媳二人有一个共同的爱好,信佛。他们一有空就在家或是到离家很近的妙高台礼佛。浙北奉化蒋氏丰镐房中婆媳二人的日子,就像家乡那条小溪,不声不响而又绵绵长长地流下去。

蒋介石如日中天后,认识了孙夫人宋庆龄的妹妹宋美龄。宋美龄风姿绰约,精通六国语言,精明能干。婚后,蒋介石在提到夫人时,多次深有感触地说,夫人可当我六个精锐师。不过,在他追求宋美龄时,追得很有点苦。宋美龄提出两个条件:一是要他笃信基督,信仰基督教,成基督徒;二是她原是有男朋友的,得给他男朋友一些补偿,而且,婚后也不能完全剥夺她的交往自由。夫人的其他条件都好说,唯有那个“不能完全剥夺交往自由”让他感到不能接受。痛苦徘徊中,他去请教“教父”张静江。

张静江这个人极有智慧,长袖善舞,充满传奇色彩。他先是在关键时刻帮助过孙中山,过后是蒋介石。

1905年8月,在世界各地奔走,旨在推翻清政府的革命家孙中山在赴法轮船上与张静江偶然相遇相识。张静江对孙中山十分钦佩,二人结成莫逆之交。当张静江听说孙中山经费困难当即表示:“余近数年在法经商,获资数万,甚欲为君之助,君如有需,请随时电告,余当悉力以应。”并与孙中山约定汇款暗号:A、B、C、D、E,分别代表1、2、3、4、5万元。孙中山对此有点不敢相信,过后遇到经费困难时去电试之,果真得到张静江全力资助。有一次,张静江一时手头不宽裕,竟不惜以低价将他在巴黎经营很好的一个茶店卖掉以应孙中山之急。

张静江不但在经济上全力支持孙中山的革命,而且创办革命报刊,宣传革命思想,身体力行,贡献很大。孙中山成事后,任命张静江为财政部长,极为信任。

孙中山逝世后,张静江支持蒋介石。张静江不仅理财是一把好手,而且政治上高瞻远瞩,非常智慧,很有眼光,蒋称其为“导师”。张静江听了蒋介石委屈的述说后,斩钉截铁地告诉他,这个婚你一定要结。因为,你要知道,你不仅是同宋美龄本人结婚,也是在同财神爷结婚;在同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美国结婚。这对你以后的事业是必须的!确实,宋家不仅有钱,而且同美国有很深的关系。宋美龄的哥哥宋子文和大姐夫孔祥熙都毕业于美国名牌大学哈佛大学经济学院……张导师的话让蒋介石茅塞顿开,幡然醒悟,不再犹豫。

蒋夫人宋美龄迟迟起床出来时,蒋介石已经开始练字了。他提起一只中楷狼豪毛笔,饱蘸墨汁,悬肘在一张宣纸上走笔沙沙,“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是他摘录屈原《离骚》佳句,也是他的心境。蒋介石的字写得好,从小他在私塾读书时学练的是柳体,练得很有功底。不过,字写到一定程度,无论练的何体,最后总是字如其人。蒋介石这手柳体,就很像他,瘦而挺,给人一种铁骨铮铮的印象。字写完后,蒋介石搁笔,仔细观赏。

“夫人!”这时,宋美龄站在他身边看他写字,蒋介石调过头来,看着夫人笑吟吟地问:“你觉得我这笔字写得如何?”

“写得好极了。”宋美龄虽然从小在美国喝足了洋墨水,但天生聪颖好学,她父亲有很好的中国文化根底,从小耳濡目染,让她对中国文化、诗词歌赋书法等都有相当的鉴赏力。

“怎么好呢?”蒋介石听了很高兴,又问。

夫人也不展开,只是很动感情地说:“你这些字,就像你今天的人,一个个神采飞扬。”

这话说得太好了!蒋介石呵呵有声,细细看了看夫人。夫人这天真漂亮,穿一件合体的黑色宫缎旗袍,越发衬得皮肤白皙,丰满合度。她那一头丰茂的黑发,往后梳微微烫过,显得洋气。一双睫毛长长的眼睛,又大又黑又亮,显出睿智。白胖的手腕上戴一副翡翠玉镯。耳朵上戴一副瓜子大小的碧玉耳环,饶有风韵。除此而外,夫人身上没有多余的装束打扮。

如《诗经》中所言“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浆。匪报也,永以为好也!”对于夫人的夸奖,蒋介石这样回应:“我的字之所以今天这么有精神,还有一个原因,得益于夫人。”

“我?”宋美龄眨了眨眼睛。

“是夫人给我从美国带回来,”宋美龄懂了,他们合起来,一字一字一顿,“了——维——他——命!”

就在夫妇俩琴瑟和谐,家庭气氛浓郁时,夫人一直带在身边的王妈隔帘请他们吃饭;这时,也只有王妈才敢打扰他们。

下午二时,按规定时间,蒋介石在李明灏和蒋孝先陪同下,准时出现在军校甲板似的操场检阅台检阅军校全体师生。

担任总司仪的李明灏,挺起胸,大声喊:“立正、敬礼、稍息!”台下接受检阅的万余名师生,“啪”的一声脚一并,向走上台的校长行注目礼。

蒋介石将戴有白手套的手,举齐帽檐,五指并拢,向台下师生回礼。

“恭请校长训话!”李明灏说时率先鼓掌,随即场上掌声轰起。

蒋介石往台前那张非常朴素,拄有一只裹着红布的麦克风的桌后一站,手一挥,台下掌声止。

“嗯,好好!”蒋介石左手叉腰,右手举起大幅度地挥动加强语气。在这个阳光朗照,午后显得有点燠热的时分,身材瘦高的他戎装笔挺,连领子上的风纪扣都扣得巴巴式式的。

站成一个个整齐方队,接受他检阅的万余名师生军容严整,他们身穿草黄色夏季军装,打绑腿,头戴军帽,手持汉阳造步枪上着刺刀,枪刺闪光。步兵之后是炮队,一门门大炮高昂的炮筒闪着烤漆蓝光。

“很好!”蒋介石说,“我一开始就注意了你们的两个基本动作,立正,稍息!这两个基本动作做得不错。不要小看这两个基本动作。这之间大有讲究,大有学问。要做好这些基本动作,必先心欲其定、气欲其定、神欲其定,泰山崩于前而不瞬,猛虎袭于后而心不惊;定而后静,静而后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然后就能以不变应万变!”

“你们都是党国的军事人才、栋梁。要珍惜今天的机会。军事院校是军事人才的摇篮。”他在列举了一些从美国西点军校、日本东京士官学校、中国黄埔军校走出的一些名将名帅之后,突然倒抽了一口凉气。定了定神,他突然问台下师生一个问题:“不知你们中有没有人能回答我一个问题,势在必得的第五次围剿中,为何朱、毛红军数次面临灭顶之灾之时却死里逃生?”看没有人能回答,成都军校代主任李明灏大步走上前,在蒋介石身边一站,胸一挺:“报告校长,属下知道!”

“好,你说。”

“因为里面也有不少将领是黄埔军校毕业生,他们是红军的悍将。这之中有林彪、徐向前、陈赓……陈赓手中有支干部团,很能打硬仗恶仗。约千余人,都是军官组成,训练有素,装备非常好,比我们中央军的都好,好得多。他们一律头戴钢盔,是双枪将——手上一支冲锋枪,身上别一支我们俗称的手提机关枪,连发20响的德国驳枪。往往在关键时刻,这支干部团往上一冲,彪悍异常,往往转危为安。”

蒋介石很痛苦地点点头,手一挥:“我们成都军校,就是要培养出一支远比共军干部团厉害百倍的不是干部团的干部团!”蒋介石对李明灏的回答满意,他甚至在想,是不是将李明灏这个代主任的“代”字去掉。蒋介石在分析了当前形势之后,给军校师生提气打劲:“非常时期是各位建功立业的最好时机!现在,党国命运到了一个关键时期……”他慷慨激昂地讲完,随即向陪站在侧的李明灏示意检阅开始。

一个个方队鱼贯而来。经过阅兵台时,随着带队军官的口令“敬礼!”队列整齐的师生将手中步枪一举,迈开鹅步,“一二三四”昂首挺胸,脚步嚓嚓,朝检阅台上的校长行注目礼,动作整齐划一,像高明的木匠弹出的一条墨线。蒋介石举手频频还礼。在他看来,这是一曲最动人最雄壮的乐章;是钢铁洪流、是他无坚不摧的战争机器。他一时有些神往,在这样的钢铁洪流、战争机器冲击辗压下,所有的对手都会被摧毁、碾碎。

步兵之后,是炮兵方队。这些大炮都是进口的,十轮大卡车牵引着一尊尊大炮,轧轧地经过阅兵台。炮兵是战争之神!站在台上的蒋介石,正全神贯注看经过的炮队,突然,啪的一声巨响,一辆正从他面前经过的炮车猛地停了下来。这一声在蒋介石听来惊心动魄。他下意识地将头往下一缩,谋杀?兵变?随侍在侧的蒋孝先,赶紧上前护着他,与此同时,几个身手矫健的侍卫官上来,四面护着蒋介石。他们拔枪在手,警惕地注视四周,目光鹞鹰般闪烁,如临大敌。

“怎么回事?”就在蒋孝先怒声喝问时,已跳下台去察看情况的李明灏赶来报告,说是刚才一辆炮车经过,不巧汽车炸了一只胎,引起一场虚惊。

脸青面黑的蒋介石让李明灏检阅到此为止。

随后,回到“黄埔楼”的蒋介石很细地向李明灏追问这事,李明灏据实报告:开这辆炮车的是炮科一队少校中队长马伯山。李明灏再三保证,这纯粹是一场偶然事故。少校马伯山向来表现很好,政治上绝对可靠。

蒋介石已经冷静下来,他老师考学生似的问李明灏,此事你准备如何处理?报告校长!李明灏将胸一挺,列出三条:一、将马伯山暂时拘押,确切弄清此事前因后果!二、降马伯山的职;三、举一反三、让全校师生就此吸取沉痛教训。说着语气显出沉痛,我是代主任,我有责任。我要在全校师生大会上首先检讨。

好吧!蒋介石霍地站起,将手背在身后,一边踱步一边教训:“嗯!?原来成都军校是这个样子?连检阅都出事故,那么,实战呢?能做到我要求你们的: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嗯?!”

李明灏一副惊恐万状、沉痛万分的样子。

蒋介石让李明灏去后,还不放心,要蒋孝先通过军统查清马伯山这个人的来历,查查今天这个事故是否真如李明灏说的那样单纯。

蒋孝先很快查清,少校马伯山历史清白,事故纯属偶然。蒋介石对此事没有继续追究。然而,刚刚在他心中有了些亮色的李明灏又黯淡下来。

6

成都市容飞快地在车窗外掠过。

“岳军!”蒋介石兴致勃勃地看着窗外的景致,对陪坐在侧的张群说:“你们成都一看就是一座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

每有要事,蒋介石都要将智多星张群叫到身边策划机宜。张群是他从南京叫来不日陪他上峨眉山的。这个午后,他让张群陪他去到华西协合大学牙科医院镶牙。

灿烂的阳光下,大街两边的鲜花盛开,像天边的红霞。繁花似锦、雀鸟啁啾中,两边展开鳞次栉比的茶馆酒肆旅舍。而且,这些茶楼酒肆旅舍非别处可比,显得很有文化品位。茶馆名“饮涛”、“品香”;酒肆名“味之腴”、“聚丰园”;旅舍名“静安”、“临江楼”……都有店招。这些店招或是红纸裱糊的纱灯或是长方形的黑漆金字牌匾。上面或是写着“河水香茶”或是“酒饭便宜,炒炖俱全”或是“未晚先投宿,鸡鸣早看天”等等。

蒋介石感叹道:“‘既丽且崇,实号成都’。四川是我多年心仪之地,这里人杰地灵,沃野千里。汉昭烈帝刘备因之而成帝业。之前之后,以成都为国都,在这里建立小朝廷的还有不少,比如王建、张献忠……”说着一声感叹:“但愿不要再有人步他们的后尘了。”

“时代不同了。”张群明白委员长话中所指和忧虑,宽他的心道:“如果这时候还有人想步刘备这些人后尘,断断走不通,必当全国共讨之,全民全军共诛之。服膺于委员长旗帜之下,是人心所向。”张群总能让蒋介石高兴起来。他问张群,成都何以芙蓉花如此之多之好?张群说,成都在历史上因盛产质量很高的蜀锦而名锦城,因遍种芙蓉而名芙蓉城,简称蓉城。后蜀主孟昶和他宠爱的贵妃花蕊夫人极喜爱芙蓉花,命人遍城种植,“花开时节,高下相照,全城四十里如锦绣!”花蕊夫人是个著名女诗人,她是四川青城(今都江堰市东南)人,幼能文,尤长宫词,头脑清醒,敢爱敢恨。宫廷诗写得特别好,说时背了一首:“三月樱桃乍熟时/内人相引看红枝/回头索取黄金弹/绕树藏身打雀儿。”而最有名的一首诗,是在孟昶亡国后的《述国亡诗》:“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蒋介石动容道:“蜀中古今,人才辈出。巾帼不让须眉!”

说时,坐落于锦江之畔,占地广宏,中西合璧的华西协合大学已经遥遥在望。

华西协合大学是八国联军攻占北京之后,美国用清政府赔款修建的一所著名的教会大学。类似的大学有六所,中学一所。除成都华大外,尚有北京的燕京、辅仁;南京的金陵;山东的齐鲁;上海的圣约翰。中学是上海的汇文中学。华大是所现代化综合大学,医学院的牙科相当有名。

同类推荐
  • 盛唐极品纨绔

    盛唐极品纨绔

    一位德智体美劳全优的医疗代表,来到了一个陌生的时空,凭着他优秀而又执着的品德,在这个时代,开创了一个美好未来的高级励志故事。所有安静的美男子和性感的美女们,请在此留下你们优雅的踪影与美丽的倩影。
  • 三国之帮爹当军阀

    三国之帮爹当军阀

    摊上一个憨傻老爹,刘和彻底暴走了!别人都在忙着坑爹,我却要反其道而行之,帮爹成为三国最大军阀!
  • 重生三国之我是郭嘉

    重生三国之我是郭嘉

    八月,钱塘潮起,曹操在邺城问身旁的郭嘉道:奉孝,我想去江东看潮,你说该怎么办? 郭嘉歪着脑袋想了想,答曰:灭掉孙权便是! 曹操点了点头,又问:可是,我突然又想吃火锅了,这又该怎么办? 郭嘉又歪着脑袋想了半天,答曰:灭掉刘备便是! 曹操低下头,暗自纠结了起来:那我究竟是先吃火锅呢,还是先去看潮呢? 郭嘉顿时一个踉跄,他看着曹操那张无辜的脸,小心翼翼地问:要不咱们猜丁壳? ———————————————————————————————— 本简介由[重生之郭嘉书友群87763108]提供
  • 考古发现未解之谜

    考古发现未解之谜

    人类总是充满好奇心,富有求知欲望,不仅对历史积淀的文化知识和日益发展的科学技术具有浓厚的兴趣,而且对世界上许许多多的未解之谜都充满了好奇心。这是人类的心理特征,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一种基本动因。从地球到宇宙,从自然到历史,从科学到艺术,在这许许多多的领域中,无不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未解之谜”。
  • 历史与个人

    历史与个人

    本书介绍了决定论与非决定论,历史个人作用的前提,历史个人作用的机制,历史个人作用的方式,个人历史活动的动机与效果等内容。这本书的篇幅不大,但涉及的却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热门推荐
  • 女人一辈子都要做女王

    女人一辈子都要做女王

    21世纪被称为“她世纪”,说明女人又重返了历史舞台她要主宰自身 、家庭、事业, 她必须一辈子做王者才能兼顾天下所以。她是21世纪的女王。 知识渊博的女人是一本书,充满着智慧的光芒,令人百读不厌; 健康美丽的女人是一朵鲜花,充满着吸引力,令人爱惜呵护; 家居辛劳的女人是一棵绿藤,充满着勃勃生机,令人更加怜爱; 知性自信的女人是一杯红酒,充满着浓烈醇香,令人品味不够; 聪明可爱的女人是一只小鸟,充满着童话般的浪漫,令人新奇快乐;高傲雅致的女人是一件艺术珍品,充满着无穷的魅力,令人遥不可及 。 女人是21世纪一道瑰丽的风景线,她崛起意味着她必须具备王者风范 。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拒爱:公主vs王子

    拒爱:公主vs王子

    两个人因在沙滩上的奇遇而邂逅!3年后!他们在同一所学校相遇!她,司徒静琳,很平凡!而他,欧唯熙,是一个多金,很帅的花心王子!他们相恋了,爱得无法自拔!
  • 挑战总裁丢了爱

    挑战总裁丢了爱

    她,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凡事得过且过安于现状。他,著名企业的继承人,努力工作事业有成。一个是邻家女孩,一个是天之骄子。两个没有交汇的人却因意外相遇,别人眼中温文尔雅的他却对她百般刁难。日久生情,他的朵朵桃花却让他们的爱情陷入危机。现实中的王子与灰姑娘是否会有一个温馨完美的结局?
  • 鲁迅大全集(超值金版)

    鲁迅大全集(超值金版)

    本书收录了鲁迅最具代表性的小说、散文、诗歌、杂文、文学论著、书信、演讲、序跋等作品中的精品,在尊重历史、尊重原著的基础上尽全力展现其作品的全貌,以给读者呈现一部真实、丰富、完整的鲁迅作品。同时采用分门别类的方式进行编排,读来脉络清晰,方便查阅。
  • 致富要趁早:年轻人要懂得的101个财富哲理

    致富要趁早:年轻人要懂得的101个财富哲理

    这本书可能不是特意为你而编写的,但数以百万计的年轻人认为这就是他们想要看的: 要发财,先做发财梦; 钱只是钱,一件平常的物; 梦想再好,不行动只是水中月、镜中花; 机会敲门的声音很轻,你要用心才能听到; 什么样的目标决定什么样的生活; 一夜致富只是不切实际的幻想;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拥有很多财富时就会从此不满足; 投资得当才会带来丰厚的回报; 拿到手的才是自己的; 不当有才华的穷人; 正确的思考是致富的捷径; 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情,才能保证把风险降到最低; 对人本身最大的效用不是财富,而是幸福本身; 节俭是有计划地奔向财富; 财富不是你能赚多少钱,而是你赚的钱能让你过得多好。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个人品牌

    个人品牌

    为什么李咏的身价那么贵,高达四亿人民币?为什么“唱的不是最好”、“长得不是最靓”的刘德华是演艺界的一棵常青树?为什么新新人类的李宇春在年轻人中有那么大的号召力?……那是因为——他们都能成就个人品牌。如何成就个人品牌?答案尽在本书。
  • 重生之最强女修

    重生之最强女修

    被逐出师门?惨!被同门围攻,还被炸得粉身碎骨!惨上加惨!大难不死,必有后福?随身空间,异宝萌兽,灵丹剑诀!这后福是不是来得有点逆天?那她可真得逆一回天!PS:小舞的书友群98318558有兴趣的亲们可以加一下
  • 乱世红颜:冥后如歌

    乱世红颜:冥后如歌

    她燃起战火,笑看他独自迎战,血燃黄沙,魂魄哀怨,却不想,她与他为别人做嫁衣。真相揭开,谁是谁非,谁对谁错,都在燃火中熄灭。他愿执她之手,与子偕老。她也愿与他紧握相依,不离不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