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26500000009

第9章 文艺复兴时期音乐(2)

英国圣公会音乐的主要形式是礼拜乐和赞美歌,用英语演唱,其歌词来源于《圣经》或其他宗教内容歌词。完整的礼拜乐包括:圣餐经音乐、晨祷音乐和晚祷音乐。圣餐经相当于天主教会的弥撒曲。礼拜乐分为大礼拜乐和小礼拜乐两类,大礼拜乐是对位加花唱风格,小礼拜乐和弦式音节风格。赞美歌的地位相当于经文歌,它分为完全赞美歌和领唱赞美歌两类。前者自始至终由合唱队演唱,理论上是无伴奏(但实际上经常加上乐器伴奏)的对位风格;后者通常由一个或几个独唱者演唱,并加上管风琴或维奥尔琴伴奏,其间穿插一些尖端的合唱段落。领唱赞美歌形式源于英国民间的康索特歌曲形式。

德国的众赞歌、法国的格律诗篇、英国的礼拜乐和赞美歌是西欧地区的主要新教音乐,他们都具有下述共同点:

1. 简化教会仪式音乐,重新制定圣咏曲目。

2. 新编创的圣咏以母语歌词替换拉丁语歌词。

3. 新编创的圣咏大量引用世俗曲调。

这些新教圣咏都反映出强烈的民族特征,都不同程度地体现出世俗性和时代性。此外,德国和英国的新教圣咏演唱还广泛地使用乐器伴奏。作曲家还以新教圣咏为主题,运用当代的先进作曲技术,创作出了大量精美的复调和主调风格的新教音乐。

三、意大利音乐

16世纪的威尼斯和罗马,是意大利半岛上一北一南两座中心城市。在这两座城市中,分别孕育两个对欧洲近代音乐艺术历史进程产生过重要影响的教会音乐流派:威尼斯乐派和罗马乐派。

1. 威尼斯乐派

15-16世纪的威尼斯,是欧洲与阿拉伯世界进行贸易通商的主要港口,其富裕程度位居亚平宁之冠。16世纪的威尼斯是一个独立城邦的共和国,在那里,君权凌驾于神权,教会受制于共和国君主而非罗马教皇,人们的社会生活自由自在,基本不见罗马式的苦修苦行。威尼斯的精神是享乐主义的,是豁达外向开明的,对宗教的态度比较随便。由于对外贸易发达,八方商客云集,构成多元化的人流群体,各种文化也随之在这里聚集交汇,形成多元社会文化环境。16世纪初,威尼斯就已经成为欧洲音乐印刷和出版业的中心。

16世纪的威尼斯政府,对城市文化事业发展相当重视,实可谓不惜工本、不遗余力。在当局的授意下,威尼斯市中心的圣·马可大教堂成为了威尼斯音乐文化的中心,在这里既举行重要的教会仪式,也举行国家的各种庆典活动。威尼斯独特的人文地理造就了它别具一格的艺术氛围。优美的水城景色,色彩鲜艳的宫殿,充满世俗气氛的宗教仪式和远离罗马天主教会的束缚,使得威尼斯人具有外向性格和享乐精神,造就了威尼斯艺术生活的丰富多彩。

开明的政治背景,开放与享乐主义的社会环境,造就了威尼斯圣马可教堂别具一格的世俗性宗教文化特征。具有鲜明世俗性审美特征的威尼斯乐派于16世纪下叶在威尼斯的圣·马可大教堂诞生,创始人是佛兰德音乐家维拉尔特(A·Willaert,约1485-1562)。1527年他受聘到圣·马可大教堂担任乐长,是他把纯正的佛兰德音乐风格引进了威尼斯。他突破教会仪式音乐庄严、明净、纯人声歌唱的陈规,大胆将管风琴、管弦乐器加入其中,并创造性地采用“分组合唱”方式对合唱队做出巧妙的分组布局,首创出一种以双合唱队、双管风琴和管弦乐队相互间交替模仿、时分时合,此起彼伏、交相辉映的大型声乐-器乐体裁“协唱奏曲(Concertato)”,这种富于对比性的音乐风格又被称作“协唱奏风格”或“威尼斯风格”。

继维拉尔特之后,A·加布里埃利(A.Gabrieli,约1515-1586年)、G·加布里埃利(G.Gabrieli,约1555-1612年,A·加布里埃利之侄)等人进一步发展了这种辉煌壮丽的“威尼斯风格”,这种音乐风格最终在G·加布里埃利的手里达到高峰。G·加布里埃利的音乐创作更加注重音色、音量、织体、调性、速度、力度等方面的对比性效果,他对合唱队和乐队的分组更加考究,所使用的乐器数量和种类更多。织体上,他常用变化半音来丰富音色对比,常通过增加声部已达到音量对比,他的一些经文歌超过20个声部。他把宁静庄重的教堂音乐风格演绎成为辉煌明亮、气势磅礴的世俗音乐风格。此外,他还创作出许多精美的器乐合奏作品。他被后世誉为“配器法之父”。

2. 罗马乐派

罗马乐派是16世纪的另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意大利乐派,它形成于“反宗教改革”运动中。1545年在意大利北部城市特伦托召开的宗教会议,提到了对罗马天主教会音乐的改革。当时的一些红衣主教在会议上提出废除多声部歌唱,恢复传统天主教会仪式的音乐传统-单声部无伴奏咏唱传统。其理由在于:多声部歌唱会干扰歌词的清晰性。不过,也有一些人对教会的多声部歌唱表示赞成。双方意见相持不让。最后,通过聆听帕莱斯特里纳的《马尔采鲁斯教皇弥撒》等作品,使教会做出了在天主教仪式音乐中保留多声部音乐的决定。

帕莱斯特里纳(G.P.da Palestrina,1525-1594),罗马乐派的创始人,他是16世纪影响最大的天主教会作曲家。由于受到当时罗马天主教会坚持传统、反对改革思潮的影响,他的创作风格仍然恪守庄严、明净、无伴奏的宗教音乐传统,其作品内容几乎都是宗教题材,极少世俗作品,形式大都为合唱作品,从三声部到十二声部不等,以四声部的居多。主要音乐体裁有弥撒曲、经文歌、圣歌、圣母颂歌,并作有少量的宗教牧歌和世俗牧歌。帕莱斯特里纳作品的对位线条精致流畅,旋律纯净,避免使用无节制的花唱式线条,情绪严肃、宁静、优雅、庄重。

$第二节 世俗音乐

一、声乐

1. 意大利牧歌

意大利牧歌是欧洲14至16世纪的重要世俗声乐体裁之一。“牧歌”(madrigale)一词来自于拉丁文matricale,指用母语演唱的歌曲或田园诗。在西方音乐理论书籍中,该词通常指欧洲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和巴罗克时期意大利的一种世俗多声部歌曲。

14世纪的意大利牧歌为二至三声部的田园风歌曲。与16世纪牧歌并没有直接的联系。16世纪牧歌的前身是15世纪意大利的弗罗托拉。

16世纪意大利牧歌成为当时作曲家们最喜爱创作的世俗音乐体裁之一。它在16世纪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早期(1520-1550年)以佛罗伦萨为中心,大多为四声部作品,以主调音乐为主,代表作曲家有维拉尔特、韦尔德洛(P.Verdelote,约1470-1522)等。

中期(1550-1580年)以威尼斯为中心,五声部成为了标准的声部配置。牧歌成为了一种声乐重唱的乐曲,每个声部由一个人声担任。代表人物有罗勒(C.de Rore,约1515-1565)、蒙特(Ph.de Monte,约1521-1603)。

晚期(1580-1620年)以罗马为中心,牧歌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许多新的发展,如常见华丽的独唱与和弦似的重唱相对应,具有戏剧性、悲剧性或宣叙性的风格,较多运用新的表情手法,更为精致、典雅,采用贯穿发展的复调曲式,织体的节奏对比更加突出,和声风格上出现了大胆的变化音尝试,主调音乐风格进一步趋于明朗化。代表人物有马伦齐奥(L.Marenzio,约1553-1599)、杰苏阿尔多(C.Gesualdo,约1560-1613)、蒙特威尔第(C.Monteverdi,1567-1643)等。

2. 法国尚松

尚松(chanson),来自拉丁文cantio,意为歌唱、歌曲,专指法语的歌曲。早在14世纪的法国和意大利北部地区就留有它的踪迹。尚松于16世纪20年代在法国得到了蓬勃的发展,成为当时作曲家喜爱的一种世俗单声部或多声部歌曲体裁,其中的多声部尚松更具有典型性。尚松旋律轻快优美,节奏强烈,具有朗诵性特征,歌词为法文。内容上多以社会生活、爱情为主,法语生动的模仿和对情景的描绘,使其惟妙惟肖。多声部尚松常用模仿对位的歌谣曲形式,二至三声部居多,最多可达五个声部。尚松的代表人物有雅内坎(C·Janequin,约1485-1558)、克莱门斯(J·Clemens,约1490-1562)。

3. 德国利德

同类推荐
  • 2010流行音乐高等教育成都论坛论文集

    2010流行音乐高等教育成都论坛论文集

    包括流行演唱、流行歌舞、流行器乐、音乐创作、理论五大部分,共收录28篇文章。
  • 中国音乐故事

    中国音乐故事

    《青少年艺术欣赏讲堂:中国音乐故事》主要内容包括:伶伦制律、最早的情歌、夔是人还是兽、姜子牙歌动西伯侯、孔子闻《韶》、孔子学琴、宁戚敲牛角歌动齐桓公、伯牙学琴、囚车里的歌声、师旷奏乐、师旷以琴撞晋平公、师文学琴、百里奚听歌认妻等
  • 著名芭蕾舞剧欣赏

    著名芭蕾舞剧欣赏

    《青少年艺术欣赏讲堂:著名芭蕾舞剧欣赏》主要内容包括:关不住的女儿、仙女、吉赛尔、海盗、葛蓓莉娅、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舞姬、仙女们等
  • 音乐的故事(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音乐的故事(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音乐的故事》评述了世界音乐史上各个时期伟大的音乐家的心路历程。在众多人物面前,作者房龙按时间先后顺序,以平易近人的语气、独特的犀利目光,对西方音乐历史进行了梳理,并娓娓道出西方早期音乐、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及近现代音乐状况和未来发展趋势,以及音乐家们的身世行迹。
  • 西方音乐史纲与名曲赏析

    西方音乐史纲与名曲赏析

    本书以作者二十余年来的西方音乐史教学和研究为基础写成,其所面向的读者群主要为高等音乐艺术院校学生。
热门推荐
  • 重生之影帝霸情

    重生之影帝霸情

    看上一个人,可对方却不了你,怎么办?强取?豪夺?还是拖回老巢,锁在深闺,一辈子不叫见人?不不不!影帝白尘飞说,这些都是最低级的手段!最高明的,莫过于貌似无害的占据最有利的位置,不要露出一丁点的企图心,放下一切渴望,慢慢接近,再一点点蚕食她的心。就算铁板一块,都能化为一汪春水。或者放下诱饵,诱使她一点点接近自己的领地。当你捕获她的时候,便不容许逃离!前一世,她被骗得凄惨,教训惨痛。好不容易重生一声,她发狠誓绝不走老路。男人的情话?不过是别有用心,骗鬼去吧!音乐是她今生唯一的伴侣。她只要一心一意慢慢往上爬,誓要成为万众眼中最瞩目的天后!可是,这个突然出现在她生命中的男人是怎么回事?冷静优雅自持的外表下,是隐藏起来的霸道、算计和狠戾,还有让他不容错认的情意。“面具下真实的你,值得我再一次相信么?”“不如,你亲自来看看?”
  • 山水旧城谙(指尖上的中国)

    山水旧城谙(指尖上的中国)

    《指尖上的中国:山水旧城谙》在对诸如北京的四合院和胡同、上海的十里洋场、杭州的西湖和灵隐寺等各城市代表建筑和名胜的回忆中,我们不得不感叹民国城市都有着其独特的魅力和氛围,尤其是在沧桑的历史轮转中,每一座历史名城都演绎过精彩的故事,留下过无数动人的传说。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做人不能太死板

    做人不能太死板

    所以,好的推销员必须善于借鉴他人的经验,助你在成功的路上越走越快,只要掌握一些推销的诀窍和技巧,就能成为一个所向披靡的推销高手,展翅高飞。甚至是生活的点滴,成功的推销很简单,他们都能从中得到启示。本书认真编选了100个非常具有可读性和启发性的故事,并努力把它运用到实际的推销中去,供广大推销员们阅读参考。,日常的许多成功案例。帮你更加深刻认识自己和自己的工作,哪怕是刚入行的新手
  • 封神双龙1

    封神双龙1

    商纣末年,妖魔乱政,两名身份卑贱的少年奴隶,于一次偶然的机会被卷进神魔争霸的洪流中,一个性格沉稳、温文尔雅,有着超凡的感悟力;另一个古灵精怪、活泼机智,满身的市井顽童气息,却聪明绝顶。
  • 月夜行

    月夜行

    孙频,女,1983年出生于山西交城,毕业于兰州大学中文系,现任杂志编辑。至今在各文学期刊发表中短篇小说一百余万字,代表作有中篇小说《同屋记》、《醉长安》、《玻璃唇》、《隐形的女人》、《凌波渡》、《菩提阱》、《铅笔债》等。
  • 广袤绮丽的地理(科普知识大博览)

    广袤绮丽的地理(科普知识大博览)

    本书具有如下特点:1.针对性强。针对青少年的实际需要,选取的均是青少年感兴趣又并未深入了解的信息。2.编排科学。在学科类别的设置上,内容的选择安排上,都有相当的科学性。3.难易适中。既不过于艰深,也不流于肤浅。本书编撰更得到了众多学科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和具体指导。他们的辛劳从书稿的框架结构到内容选择,从知识主题的阐述到分门别类的归集,从编写中的问题争议到书稿最后的审议等全部过程,从而使本书具有很高的权威性、知识性和普及性。
  • 家常营养套餐

    家常营养套餐

    《美食天下(第1辑):家常营养套餐》主要内容包括:营养师教你科学配餐、亲朋欢聚套餐等两大菜系,其中营养师教你科学配餐中包括:日常速配套餐、两菜一汤一主食、芹菜炒肉丝、木耳拌黄瓜、白萝卜虾皮汤、米饭、葱爆羊肉、海米冬瓜、紫菜黄瓜汤、家常饼、酱牛肉、拍黄瓜、芹菜叶粉丝汤、家常炸酱面、三菜一汤一主食等。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呼啸山庄

    呼啸山庄

    《呼啸山庄》是英国女作家勃朗特姐妹之一艾米莉·勃朗特的作品。小说描写吉卜赛弃儿希斯克利夫被山庄老主人收养后,因受辱和恋爱不遂,外出致富,回来后对与其女友凯瑟琳结婚的地主林顿及其子女进行报复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