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26500000005

第5章 中世纪音乐(2)

线谱产生于9世纪末的意大利,是从当时的一种誊抄纽姆谱的方式(即:用加划横线使纽姆谱誊写整齐的抄写方式)演变而成。最初标注于乐谱上的是一条指示F音高的红色线,此即:一线谱。之后不久又相继出现了二线谱、三线谱……等形制不一的多种线谱。11世纪上叶,意大利阿雷佐教区的修士圭多,即:圭多?阿雷佐,首先确定了采用四条线的谱表来记写格里高利圣咏,这样的做法,不仅使四线谱表形式由此得到确立,而且还形成后世的一种教会音乐记谱法惯例,即:格里高利圣咏只采用四线谱表记写。即使是13世纪莱奥南、佩罗坦的多声部音乐曲谱中亦然。

11-15世纪期间,线谱体系先后出现过五条、六条、七条、……等多种线谱谱式,用于记录除格里高利圣咏以外的一切音乐,其中,五线记谱法使用的最为广泛,它淘汰了其他谱式,15世纪,出现了定型的五线谱表。五线谱表是纽姆符号、横线和字母谱字三者结合的产物。15世纪,出现了定型的五线谱表。17至18世纪,五线记谱法逐步完善并沿用至今。

9世纪末,出现谱号的萌芽。当时对谱线音高的标注有两种方法:1)彩线标注法;2)字母标注法。彩线标注法通常为:红线表示F音高,绿线或黄线表示C音高。字母标注法为:在乐谱谱线的左端标出字母,以指示该线所记写的音符的音高。两种标注方式一直使用到13世纪,通常分开使用,有时又混合使用。其中,较常使用的是字母标注法。14世纪以后,字母标注图案演化成谱号,字母谱表取代了彩线谱表。

4. 有量记谱法

13世纪以前,上述记谱法均只记录音高不记录时值。从13世纪开始,记谱法逐渐发展成为既记录音高有记录音值的记谱法。

13 世纪,德国教会音乐家弗朗科根据当时多声部音乐的各声部节奏从早期的“同步”性逐渐转向“异步”性方向发展的需要,首创了能够粗略记写音值长短的“有量记谱法”。

14世纪,法国教会音乐家们对13世纪弗朗科的“有量记谱法”继续改造,促使这种粗略的节奏记写方式进一步精确化,创造出较为明确的4种拍号体系:⊙完全中拍与大短拍、O不完全中拍与大短拍、 完全中拍与小短拍、C不完全中拍与小短拍。

四、六声音阶体系及六声唱名法

在欧洲音乐最近1000年的历史进程中,经历了一个从六声音阶体系到七声音阶体系逐步发展与演变的过程。早在17世纪七声音阶体系建立之前,欧洲音乐的音阶体系是六声音阶体系。六声音阶体系与六声唱名法体系在中世纪音乐理论和实践中相互映衬依托。据传,它们最早皆由中世纪意大利阿雷佐地区的教会音乐家圭多?阿雷佐(Guiduo d’Arezzo,约 995-1050)于11世纪上叶创立。作为教会音乐学校教师,圭多建立六声音阶体系与六声唱名法的目的,最初只是把它作为一种音乐教学手段,以使学生的读谱视唱训练方式简便易行。

圭多根据一首《圣约翰》赞美诗中的前6句歌词各自的第1个音节作为唱名,对应这6句曲调的第1个音高,按曲调的先后顺序排列出一套六声音阶唱名。

《圣约翰》赞美诗的歌词大意:“为了使您的仆人能自由地歌颂您的奇迹,请解除我们罪恶之嘴的禁锢吧。哦,圣约翰。”

17世纪以前欧洲音乐采用首调唱名法读谱。最早的首调唱名法是圭多首创的六声唱名法,这种首调唱名法于11-16世纪在欧洲各地教会得到普遍应用。16世纪中叶,佛兰德教会音乐家威尔兰特(H.Waelrant,约1517-1595)以六声音阶唱名法为基础建立了七声音阶唱名法,他的七声唱名法于17世纪的音乐实践中得以完善并沿用至今。

1.理论

六声音阶体系(a system of hexachords)为自然八音列,其中包含着3个调高不同的六声音阶。以C自然八音列为例,其中包括:C六声音阶(C Hexachord, Nature hexachord)、F六声音阶(F hexachord,Soft hexachord)和G六声音阶(G Hexachord,Hard hexachord )。

上例六声音阶体系有如下特点:

1)在1个C自然八音列中,共有G、C和F 3个六声音阶。各六声音阶的音程关系相同,其首调唱名依次为ut -re-mi-fa-sol-la。

2)每个六声音阶中只有一个小二度,它必须唱成“mi-fa”。在一个自然八音列中,共有3个音高不同的小二度,故能形成3个音高不同的六声音阶。

六声音阶体系中的全部音高共有8个,除bB音外,其余都为自然音。bB音是中世纪音乐理论与创作实践中唯一允许使用的变化音。中世纪音乐理论把自然八音列以外的音称作“伪音”(Musica ficta),禁止使用,因此,一个自然八音列中最多不会超过3个六声音阶。

2.实践

理论上,在1个C自然八音列体系中,并存3个六声音阶。实践中,当1首曲调中只有1个小二度音程时,则该曲调只属于1个六声音阶。

若1首曲调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的小二度音程时,则该曲调需要使用两个(或两个以上)六声音阶。早期音乐中的这种六声音阶交替称作六声转调(Mutation)。

欧洲早期音乐实践以六声音阶体系为基础,六声转调即乐曲中不同六声音阶之间的相互转换,这在中世纪音乐乃至文艺复兴时期音乐中都十分常见。六声转调类似于中国传统音乐中的“旋宫转调”。

六声转调范围,理论上允许在“C自然八音列”体系中的G、C和F 3个六声音阶之间自由进行,不过,在音乐实践中,六声转调通常只在两个近关系六声音阶之间进行。训练有素的咏唱者会在演唱过程中正确熟练地运用六声唱名法规则,做出正确的唱名更替,从而形成六声转调。音乐实践中的六声音阶称作六声调。六声转调实践如下所示:

1)慈悲经《创造万有的上帝》(Kyrie:Cunctipotens Genitor Deus)。该曲是一首格里高利素歌,属于弥撒曲中的常规弥撒。虽然它的六声音阶形式不完整,但是我们还是能从它的唱名交替过程清楚地辨明其的六声转调特征。

此曲的六声转调为:C六声调→G六声调→C六声调。调回归,以C六声调为主。

从上述分析可知,理论上,同一自然八音列可衍生三个调高不同的六声调;实践中,六声转调通常只在同一自然八音列中的一对近关系六声调之间进行。

2)《巴勒斯坦之歌》是一首13世纪德国世俗音乐作品,由恋诗歌手(Minnes.nger)福格尔魏德(W.von der Vogelweide,德,生卒年不详)作于1228年。

《巴勒斯坦之歌》中的六声转调为:C六声调→G六声调→C六声调。调回归,以C六声调为主。

3)《武士》(Homme Armé,L’)是一首古老的法国民歌,15世纪被勃艮第作曲家迪费(G?Dufay,约1400-1474)是用这首歌曲作为定旋律,创作出《武士弥撒曲》。在之后的16 -17世纪中,该民歌曲调先后被包括意大利作曲家帕莱斯特里纳(G?P? da Palestrina)在内的20多位作曲家引用,作为其弥撒曲的定旋律。

这首歌曲中的六声转调为:F六声调→C六声调。调不回归,F六声调和C六声调不分主次。

有一点需要注意,六声音阶体系在实际运用中,并不要求每个六声调的所有音都必须全部出现,其六声音阶既可以是完整的,也可以是不完整的。如:在《巴勒斯坦之歌》中,C六声调的“ut-re-mi-fa-sol-la ”6个音俱全,音阶是完整的,G六声调只有“ut-re-mi-fa”4个音,音阶是不完整的。又如:《武士》中的F六声调和C六声调都只有“re-mi-fa-sol-la”5个音。再如:慈悲经《创造万有的上帝》中,C六声调仅有“re-sol-la”3个音、G六声调仅有“ut-re-mi-fa”四个音。事实上,在实际音乐作品中,六声调的音阶形态往往是不完整的。六声转调出现的前提是:乐曲中只要存在两种小二度音程,六声转调就必然出现。

六声转调范围通常只在一对近关系调中交替。很少出现三个六声调共存于一首乐曲的现象。

六声音阶体系C自然八音列中的“B”音只在G六声音阶中作“mi”,“bB”音只在F六声音阶中作“fa”,并且,B 和bB二音绝不会同在一个六声音阶中。六声转调是一种旋律式转调,它在11-16世纪欧洲音乐实践中普遍存在,成为以后七声转调的先驱。

五、多声部音乐起源及其早期发展

公元9世纪,欧洲教会音乐领域出现了最早的多声部音乐 -“奥尔加农”(Organum)。西方音乐理论通常将9世纪以前时期称为单声部音乐( Monophony)时期,将9世纪及其以后时期称为多声部音乐(Polyphony)时期。

1.多声部音乐(Polyphony)

Polyphony一词的字面意义由前后两部分构成,Poly-为字首 ,意为“多于一的、多重的、多的…”,Phony为字尾, 意为“音、声”。Polyphony一词源于希腊语Polyphonia或Polyphonos。Polyphonia和Polyphonos是古希腊时期的普通词汇,通常指“许多声音”或“许多声响”(“many sounds”、“many voices”)。当奥尔加农出现以后,这两个普通词汇遂演变成一个音乐领域中专指多声部音乐的常用术语 -“Polyphony”。在中世纪的音乐文献中,该术语成为泛指诸如奥尔加农、迪斯坎图斯、孔杜克图斯、经文歌等多声部音乐的专用术语。《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词典》〈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Polyphony”词条中如是说:Polyphony一词指“含有多个声部的音乐,与其相对的是‘单声部音乐’。至今,该词仍旧继续沿用这样的含义”。

多声部音乐(包括复调音乐和主调音乐两大类型)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声部同时进行构成,其对应形态是单声部音乐。复调音乐指采用对位法(Counterpoint)写作的各种多声部音乐,它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地位同等而性格独立的曲调线条叠置而成,声部之间在节奏上形成“异步”性而非“同步”性。复调音乐在13世纪出现的华丽奥尔加农、克劳苏拉(Clausula)、经文歌等体裁的音乐中萌发,并在14世纪的经文歌、弥撒曲、牧歌、猎歌等创作中形成。与之相应,“术语‘对位法’最早出现在14世纪,它用于说明多声部音乐各旋律线条间依照规则体系进行组合的方法”。14-18世纪上叶是复调音乐形成与发展的主要时期。主调音乐(Homophony)指采用和弦法写作的多声部音乐,它由个或两个以上声部同时进行,其中只有一个为主要声部,即:主旋律声部,其它声部均为缺乏独立性的伴奏声部,声部之间在节奏上常呈现“同步”性的主调形态。18世纪下叶至今是主调音乐创作为中心的发展时期。奥尔加农是多声音乐的早期形态,既是后世复调音乐的萌芽,也是后世主调音乐的萌芽。

2.奥尔加农-最早的多声部音乐

广义而言,欧洲的多声部音乐现象在古希腊时期即已存在,由于古希腊时期的音乐表演几乎皆为即兴式,因此在表演过程中无意而成的多声部音乐现象时有发生。不过,这种即时性的多声部音乐现象,并非人为先行写谱创作和依谱表演所致,而是表演者在作乐过程中随心所欲唱奏表演的自然天成。这种特征从古希腊-古罗马时期一直延续至中世纪中期。迄今为止,考古界并未发现9世纪以前存在多声部音乐创作理论与乐谱的明确证据。目前,音乐理论界仍将9世纪之前欧洲音乐归类为“单声部音乐”。“奥尔加农”的出现成为多声部音乐创作时代开始的标志。

奥尔加农是9-13世纪欧洲教会音乐中各种多声部音乐的泛称。最早的奥尔加农是以格里高利圣咏歌调为主声部(Principal voice),在其下方即兴唱出一个纯四度或纯五度声部平行歌调的奥尔加农声部(Organal voice),由此构成平行奥尔加农(Parallel Organum)。平行奥尔加农有首尾斜行和完全平行两种形态。

二声部平行奥尔加农还可以叠加成四声部形态,这种四声部奥尔加农呈现为柱式空心和弦(Open chord,省略三音的三和弦)的连续平行进行。

11-12世纪,出现了自由奥尔加农(Free Organum),它又称为迪斯坎图斯(Discantus)。这种奥尔加农的两个声部多呈反向进行方式。

从以上各例证中不难看出,这个时期多声部音乐的总特点是一音对一音,它们的基本结构与运动特征呈现出和声音程、柱式空心和弦流动形态,各声部“节奏上”均显示出“同步”性而非“独立”性。其所共有的“和弦” 式音乐形态特征已清楚表明,早期的奥尔加农并非复调音乐,其音乐形态更倾向于后世的主调音乐。

11-13世纪,出现了华丽奥尔加农(Melismatic Organum),它又译作“花唱式奥尔加农”。华丽奥尔加农最早出现于法国。11世纪法国中部城市利摩日圣马夏尔大教堂的音乐家们留下一些这样的曲谱例证。12-13世纪,法国首都巴黎圣母院大教堂的音乐家们流下更多的此类作品。其形态上的复调特征开始显露。

3. 奥尔加农的结构特征

9-13世纪期间的各种奥尔加农均具备以下3个共同特征:

1)主声部(定旋律)必须引自格里高利圣咏而非其它曲调。

2)纵向音程以纯一、四、五、八度为主,大小三、六度为辅,大小二、七度鲜见。禁止使用三全音程。

3)纯人声(男声)歌唱,无乐器伴奏。歌词采用拉丁文。

9-13世纪是一个以奥尔加农为中心的时期,该时期形成一个以圣咏为主声部(或称“定旋律”、“固定调”)的教会多声部音乐创作原则,该创作原则沿用至17世纪。

平行奥尔加农是欧洲多声部音乐的萌芽,其形态显现出后世复调音乐和主调音乐的双重特征。随着奥尔加农创作的不断深入,约从11世纪开始,教会音乐领域中的即兴创作传统逐步被新兴的写谱创作方式所取代,“作曲”专业悄然出现。

4.其他多声部音乐

1)孔杜克图斯(Conductus)

“孔杜克图斯”一词最早见于11-12世纪的文献中,指一种单声部歌曲。13世纪的教会音乐家的创作中,出现的一种多声部孔杜克图斯(Polyphonic Conductus),其特征如下:

① 是教会音乐家创作的非宗教礼仪歌曲。定旋律是新创作的,而非取自圣咏曲调或其它既有曲调。

同类推荐
  • 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毛笔书法学习与欣赏

    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毛笔书法学习与欣赏

    现存文献没有明确记载书法艺术起源于何时?不过,我们可以从文字研究中得到某些启发。汉字最初叫做“文”,甲骨文写作,像经纬交错的织纹。上古陶器多以织纹作为美饰,因此“文”字引申出美饰的含义,如古汉语中的“文饰”、“文身”等。古人用具有美饰含义的“文”来给汉字定名,说明汉字从一开始就注意美饰,具有艺术化的倾向。并且也可以由此推断,书法艺术与汉字一样古老,书法艺术的起源与汉字的起源是同步的。
  • 艺术文化论

    艺术文化论

    针对当代艺术存在的新现实,针对多元文化语境中的艺术变相、艺术表现,试图从哲学和文化人类学的角度对人类文化价值系统中的艺术文化进行新的诠释,其目的是为了某种意义上的解蔽。
  • 中国折扇

    中国折扇

    扇子起源于我国的远古时代,从考古资料推测,扇子的应用至少不晚于新石器时代陶器出现之后,在我国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我国扇子的种类和用途都在不断地演变,扇文化也成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折扇》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折扇文化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著名芭蕾舞剧欣赏

    著名芭蕾舞剧欣赏

    《青少年艺术欣赏讲堂:著名芭蕾舞剧欣赏》主要内容包括:关不住的女儿、仙女、吉赛尔、海盗、葛蓓莉娅、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舞姬、仙女们等
  • 百变魔术:戏法背后的故事

    百变魔术:戏法背后的故事

    以魔术为主题的饕餮盛宴,带你进入神奇的魔术世界领略百变缤纷的魔术传奇,让你在最短时间内学会最吸引人最能提高人气的技巧。
热门推荐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驯龙记

    驯龙记

    这个大陆上充满了各种各样的龙,他一心想成为一个屠龙的英雄,却被人嘲笑,一气之下他远离大陆,冒险之旅从此开始,巫陵历险,魔法修炼,更与绝美公主一见倾心,一声召唤,群龙并进,他的经历诡异而传奇。
  • 七月的鞭炮声

    七月的鞭炮声

    尹守国,2006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中短篇小说70多万字,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选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签约作家。
  • 德鲁克的经管秘诀

    德鲁克的经管秘诀

    详细介绍“现代管理学之父”德鲁克先生的经营理念,教您认识自己的客户群,找到自己店铺的优势,对店铺进行有效管理,达到带领团队在残酷的商业竞争中生存、成长和壮大,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价值的最终目的。本书将德鲁克的管理智慧应用在实际的管理之中,无论您是店主、店长、经理还是渴望开店的普通人,本书都值得您一读。
  • 我是巅峰BOSS

    我是巅峰BOSS

    "一个优秀的BOSS,必须做到以下几点:让玩家打得爽,让玩家爆得爽,让玩家玩得爽。库库却认为,一个优秀的BOSS,应该做到是:虐玩家,再虐玩家,虐玩家到死。"
  • 循环系统疾病诊治绝招

    循环系统疾病诊治绝招

    本丛书共8册,包括《呼吸系统疾病诊治绝招》、《消化系统疾病诊治绝招》、《循环系统疾病诊治绝招》、《泌尿系统疾病诊治绝招》、《内分泌系统疾病诊治绝招》、《血液系统疾病诊治绝招》、《神经系统疾病诊治绝招》、《风湿性疾病诊治绝招》。每书均以现代医学病名为纲,以病统方,意在切合临床实际。每病先介绍该病的基本概念、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等内容,而后顺序介绍全国各地的老中医经效验方,以供辨证选用,每首方剂均注明【处方】、【主治】、【用法】等内容。本书旨在总结临证有效方剂,而不以学术探讨为目的,因此,药物组成、用量或比例均严格忠实于原方创制者,不做任何调整或补充。
  • 五狱轮回

    五狱轮回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逆尘狱,修罗狱,暗妖狱,雷罚狱,踏天狱由此而生!逆仙,逆佛,逆天道!任天妒,肩负一身血海深仇,看他是如何步步荆棘,在残酷的修真界走出一条血淋淋的道路,称霸六界!
  • 恶作剧之吻:就是要爱你(完结)

    恶作剧之吻:就是要爱你(完结)

    袁湘琴是一个单纯开朗的高中F班女学生,自从在开学典礼上看见代表新生致词的A班江直树,便不由自主地喜欢上这个号称IQ200的超级天才少年。经过两年多无望的暗恋,她鼓足勇气在学校中对他表白,却遭到他无情的拒绝,一时间成了全校的笑柄。屋漏偏逢连夜雨,就在湘琴告白被拒后,刚迁入的新家竟然被地震震垮了!眼看湘琴和相依为命的父亲就要露宿街头了,幸好父亲的国中好友阿利叔慷慨伸出援手,但是湘琴万万没有想到,两个人就此展开同在一个屋檐下笨笨女追天才男的全新生活……号称全台湾第一的天才直树几乎没有任何事能难得倒他,所有事情总在他掌握之中,然而湘琴的出现就像一个失控的龙卷风,将他原有的生活搞得天翻地覆,但湘琴不顾一切、勇往直前的那股傻劲却也让他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与未来,而湘琴对他的感情也在不知不觉中慢慢地渗入他心中……注:本文为多田熏漫画《淘气小亲亲》1-10卷文字版。为了能使《淘》迷和《恶》(电视剧因为各种原因未将原著中所有情节展现)迷们能更完整的以文字版形式欣赏《淘气小亲亲》,本文中的男女主人公均为恶剧中的中文名字,将背景日本改为中国台湾。
  • 命令我沉默

    命令我沉默

    这本诗集除去序言和编后记以及沈浩波诗歌创作年表之外,一共包括五个章节,收录了诗人沈浩波从1999年至2012年14年间诸多优秀的诗歌作品。
  • 人生要耐得住寂寞

    人生要耐得住寂寞

    本书通过一个又一个优美的小故事,来阐述这样一个简单而又深刻的道理。每一个故事,都有一段画龙点睛的感悟,每一个故事,都能为读者带来一次心灵的洗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