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26500000024

第24章 浪漫主义音乐(5)

柴科夫斯基(P··I·Tchaikovsky,1840-1893),俄罗斯作曲家,生于乌拉尔地区弗特金斯克城的一个贵族家庭,其父是当地一个冶金厂的厂主兼工程师,家庭富裕。柴科夫斯基自幼喜爱音乐,10岁开始学习钢琴演奏和作曲,同年,他又进入彼得堡法律学校,进行长达9年的学习,1859年毕业后在司法部工作。1861年,他入A ·鲁宾斯坦(A··G· Rubinstein,1829-1894,俄)开设的“音乐讲习班”,利用业余时间学习音乐,次年,当这个讲习班改建为彼得堡音乐学院时,他便正式转入这所俄罗斯首座高等专业音乐学府,从事专业音乐学习。1864年创作出了管弦乐《“暴风雨”序曲》。1865年他创作出以席勒《欢乐颂》为题材的清唱剧,该清唱剧在毕业典礼音乐会上演出。同年他还创作了《#c小调钢琴奏鸣曲》。他以优异的成绩从圣彼得堡音乐学院毕业。1866年,当A ·鲁宾斯坦的弟弟N·鲁宾斯坦(N· Rubinstein,1835-1881,俄)在莫斯科建立莫斯科音乐学院时,柴科夫斯基应邀进入该院任教长达11年。1872-1876年间,他还兼任《俄罗斯报》音乐评论员。1876年,他参加了第一届拜罗伊特音乐节。1877年,柴科夫斯基与女学生米留可娃结婚,但仅9个星期后就分居了。这段短暂的婚姻让柴科夫斯基精神濒临崩溃,甚至企图自杀。后在医生的劝告下,柴科夫斯基开始旅行以修养生息,并寻找新的创作灵感。

1877年,柴科夫斯基得到一位俄罗斯富孀梅克夫人每年6000卢布的音乐创作资助。同年,柴科夫斯基辞去了莫斯科音乐学院教授职务,专心致志地创作音乐作品,他的教师生涯也由此结束。这项资助金连续支付了13年,解决了柴科夫斯基日常生活和工作所需的全部经费,使他得以专心致志于音乐创作。这13年也是柴科夫斯基一生中最旺盛的创作时期,他的许多重要作品如:歌剧《叶甫根尼.奥涅金》、《黑桃皇后》,舞剧《睡美人》,《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f小调第四交响曲》、《e小调第五交响曲》,管弦乐《意大利随想曲》、《1812序曲》等都是在这段时期完成的。13年中两人有大量的书信往来,只是从未见过面,这些书信成为后世研究柴科夫斯基生活和创作的宝贵资料。1885年,柴科夫斯基在克林购置乡间别墅。1887年他作为指挥家第一次在莫斯科登台演出, 1888年先后赴德国、法国、英国等地巡回演出。1890年底,梅克夫人突然中断赞助金,其音讯也随之完全消失。此时的柴科夫斯基已经蜚声国际乐坛,个人已有丰厚稳定收入,经济上再也无需依靠他人资助了。在之后的3年中,柴科夫斯基继续不断地创作作品。1893年,他完成了著名的《b小调第六“悲怆”交响曲》。同年,他因染上霍乱在彼得堡去世。

柴科夫斯基是19世纪下叶欧洲浪漫主义作曲家中最杰出的代表人物,其音乐创作既大量采用俄罗斯民族民间音乐素材,又充分借鉴西欧古典乐派和浪漫乐派的艺术成就,将俄罗斯民族民间音乐素材与超民族的浪漫主义音乐技法融为一体。他的作品旋律优美细腻,常带有明显的俄罗斯音调特征,和声精致而富于变化,配器色彩绚丽斑斓,音乐具有极强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

柴科夫斯基的音乐艺术具有悲剧性和英雄性两大特征。沙皇暴政,社会黑暗,民不聊生,民主自由受到强烈的压制,酝酿出他的悲剧性艺术特征;民族自豪感、爱国主义情怀造就出他的英雄性艺术特征。他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的作品,所涉及的音乐体裁十分广泛,包括歌剧、舞剧、交响曲、协奏曲、交响序曲、交响随想曲、重奏曲、钢琴独奏曲、合唱曲、独唱曲等。除上述以外的其他著名作品还有:芭蕾舞剧《天鹅湖》、《胡桃夹子》,《罗密欧与朱丽叶》幻想序曲;《b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钢琴套曲《四季》;大提琴曲《罗可可主题变奏曲》;《D大调第一弦乐四重奏》等。其创作体裁如此多样,这在19世纪下叶的作曲家中极为罕见。

柴科夫斯基的绝大部分作品一经问世,便受到广大音乐爱好者的青睐。其许多作品已成为100多年以来世界各国音乐艺术舞台上最受欢迎的曲目。柴科夫斯基是俄罗斯音乐崛起的象征,他的音乐成就使俄罗斯音乐艺术首次步入世界音乐大国之列。

7.小约翰·施特劳斯

小约翰·施特劳斯(J·Strauss Ⅱ,1825-1899),奥地利著名的作曲家、指挥家、小提琴家,出生于享誉世界的音乐世家施特劳斯家族。父亲老约翰·施特劳斯(Johann Strauss Ⅰ,1804-1849)被称为“圆舞曲之父”,而与父亲同名的长子小约翰·施特劳斯则被称为“圆舞曲之王”。 小约翰·施特劳斯1825年生于维也纳,在6岁时就显示出了音乐才华。饱尝音乐职业艰辛的父亲并不希望子承父业,于是就送小施特劳斯去银行工作。小施特劳斯对银行工作毫无兴趣,后在母亲帮助下,他私下随父亲乐队的队长学习小提琴,跟教会乐长德雷希斯勒学习作曲。1844年,19岁的小施特劳斯建立了自己的乐队,演奏本人和父亲的作品。不久,小施特劳斯的乐队受到维也纳市民的欢迎,他的个人声望逐渐超越了父亲。1849年,老约翰·施特劳斯去世,小施特劳斯接管了父亲的乐队并将其与自己的乐队合并为“维也纳舞蹈乐队”,之后率领该乐队在奥地利、波兰和德国巡回演出。1855-1865年应邀在彼得堡指挥彼得罗鲍洛夫斯基公园的夏季音乐会达10年,1863-1872年任奥地利皇室宫廷舞会指挥。1867年访问巴黎,同年访问伦敦,1872年访问美国。1871年小约翰·施特劳斯创作出其首部轻歌剧《靛蓝与四十大盗》,从此开始了他的轻歌剧创作。他最著名的两部轻歌剧为从事轻歌剧的创作,最初上演于维也纳剧院,其中最为著名的是1874年的《蝙蝠》和1885年的《吉普赛男爵》。1873年巴黎万国博览会上,小约翰·施特劳斯演奏了风靡全球的《蓝色多瑙河》。1899年小约翰·施特劳斯因患肺炎在维也纳去世。

小约翰·施特劳斯的创作分为两个方面:

1.轻歌剧。轻歌剧又称小歌剧,产生于19世纪,属于法国喜歌剧一类(参见第七章 第一节之“二、喜歌剧”)。他一生共作有16部轻歌剧。此外还作有1部歌剧和1部芭蕾舞剧。

小约翰·施特劳斯与勃拉姆斯

2.管弦乐。他的管弦乐以生活性舞蹈音乐为主,包括圆舞曲、波尔卡、进行曲等。这一类作品通常被视为“通俗音乐”,大都在舞厅、聚会和游乐场所中演奏。小约翰·施特劳斯的生活性舞蹈音乐创作,真实地反映出19世纪下叶维也纳的现实生活情趣和大众音乐审美倾向。他的管弦乐采用浪漫派音乐技法,大大提升了这些通俗舞曲的艺术性,使之成为交响音乐舞台上的常演曲目。他曾多次率领他的管弦乐队在欧洲许多国家巡回演出,把维也纳风格的通俗管弦乐曲全面推向欧洲艺术音乐殿堂。这些作品受到勃拉姆斯、瓦格纳等著名作曲家的高度赞扬。小约翰·施特劳斯的生活性舞蹈音乐创作的成功经验再一次表明,通俗音乐演化成为艺术音乐是音乐史的发展方向之一。类似例子在音乐史上屡见不鲜。巴罗克时期的阿勒芒德、库朗特、萨拉班德、吉格、恰空、塔兰泰拉等舞曲,早年皆为乡村或城市的生活性舞蹈音乐;亨德尔《水上音乐》的曲调素材也是采用当时流行的多种舞蹈音乐;古典交响曲第三乐章小步舞曲源自17-18世纪的同名宫廷交谊舞曲。在通俗音乐或民间音乐向艺术音乐转化的过程中,优秀作曲家所起到的催化剂作用至关重要。

小约翰·施特劳斯一生中创作了出数百首包括圆舞曲、波尔卡、进行曲在内的多种生活性舞蹈音乐作品,圆舞曲代表作有《蓝色多瑙河》、《维也纳森林的故事》、《艺术家的生涯》、《南国玫瑰》、《春之声》和《皇帝》等;波尔卡舞曲代表作有《闲聊波尔卡》、《拨弦波尔卡》、《雷电波尔卡》等;进行曲代表作有《奥地利进行曲》、《革命进行曲》、《旋转木马进行曲》等。在他所有的创作中,圆舞曲最为著名,他被誉为“圆舞曲之王”。

三、晚期浪漫乐派

晚期浪漫乐派出现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上叶,代表人物有马勒、理查·施特劳斯、拉赫玛尼诺夫、斯克里亚宾、沃尔夫(H. Wolf,1860-1903)等作曲家。晚期浪漫乐派的音乐创作重点集中在交响音乐和歌剧领域,作品形式和管弦乐配器手法显得更加新颖复杂,功能和声原则遭到了瓦格纳半音和声的强烈冲击,调性的结构力逐步下降,作曲家喜欢用艰深技法、晦涩的构思来宣泄内心深处极度压抑迷茫的情感。晚期浪漫主义音乐与20世纪新音乐几乎同步进行,因此其很多作品都或多或少地表现出与20世纪新音乐审美取向的相似特征。

1.马勒

马勒(G·Mahler,1860-1911),奥地利作曲家、指挥家,晚期浪漫主义代表人物之一。1860年诞生在波西米亚喀里希特的一个犹太家庭里,父亲是位酒厂老板,由于家里孩子接二连三地出生,经济压力巨大,父亲变得暴躁易怒,母亲和马勒则成为了家庭暴力的牺牲者。虽然父亲粗暴专横,但仍然重视子女的基础教育。马勒从小学习钢琴,到15岁时已经具有了相当不错的钢琴演奏能力。1875年,马勒进入维也纳音乐学院,跟随艾普斯坦学习钢琴。在音乐学院学习的三年中,马勒创作了大量的钢琴曲。毕业后,他在维也纳居住,以教人演奏钢琴和作曲为生,不久他便感到,仅仅依靠钢琴教学和作曲的收入已无法满足他的基本生活需求,于是他开始寻找其他的工作机会。1880-1887年,马勒先后在一些剧院担任指挥。1888年,他担任了布达佩斯皇家歌剧院的音乐总监,后又转任汉堡歌剧院。在德国工作期间,他先后结识了勃拉姆斯、理查·施特劳斯等人。1897年,马勒前往维也纳担任宫廷剧院总监。此后10年间,马勒全身心地投入指挥工作,大大提高了剧院的演出水准,也稳固了他在维也纳音乐界的地位。1898-1901年间他人维也纳爱乐管弦乐团首席指挥。1907年任美国纽约大都会歌剧院总指挥,1909年兼任纽约爱乐协会指挥。1911年,马勒在纽约指挥完最后一场演出后回到了维也纳度假,不久因心脏病发作不治身亡。

马勒生前被视为那个时代欧洲最伟大的指挥家之一,很少有人把他视为作曲家。他的大部分作品都是在他的指挥生涯的间隙中逐一完成的。他在世时,其作品很少获得公演机会,他去世后,许多作品才被后人从其书橱中发现。

马勒的创作以声乐曲和交响曲为主。其声乐曲代表作有:声乐套曲《旅人之歌》、《亡儿之歌》,歌曲集《少年魔角》等,1909年他完成了其著名的交响性声乐套曲《大地之歌》。《大地之歌》的歌词来自德国诗人贝特格((H. Bethge,1876-1946)编译的诗集《中国笛子》中的7首唐诗的德文译本。全曲共分6个乐章:1)“悲愁的饮酒歌”,2)“秋日孤独者”,3)咏少年,4)咏美女,5)“春日醉翁”,6)“告别”。他一生中共作有10部交响曲,代表作有:《c小调第二“复活”交响曲》、《bE大调第八“千人”交响曲》等。马勒的创作风格早年主要受到布鲁克纳的影响,成熟期的作品主要受到舒伯特、舒曼、瓦格纳等人的影响。他喜欢将声乐与管弦乐合二为一地创作作品,以交响音乐来丰富声乐的戏剧性表现力,以声乐来描摹和展示交响曲的意境和思想内涵。他的声乐套曲和声乐曲集通常以管弦乐队为伴奏(或协奏),他的交响曲几乎都加进了独唱与合唱。他的作曲多采用动机发展手法,突破功能和声的结构原则,大量使用不协和音程、不协和和弦,音乐明显出现调性解体征兆,配器新颖,音色奇特,音响宏大。马勒的作品是晚期浪漫主义的音乐的代表。

2.理查·施特劳斯

理查·施特劳斯(R·Strauss,1864-1949),德国作曲家、指挥家。出生于德国慕尼黑,父亲是一名慕尼黑宫廷乐队中的圆号手。理查·施特劳斯4岁开始学钢琴,6岁学作曲,8岁学小提琴。1875年,从迈尔(F·W·Meyer)学习作曲理论。1880年,完成了最早的交响曲和弦乐四重奏,两部作品均于1881年在慕尼黑演出。1882年,就读于慕尼黑大学,学习哲学和艺术史课程,同年,他的管乐《小夜曲》在德累斯顿演出,引起德国指挥家比洛的注意。1884年,第二部交响曲在纽约公演。1885年,他中断学业,赴迈宁根管弦乐团跟随比洛学习指挥,开始了他的指挥生涯。1886年,离开迈宁根,访问意大利。1887年,在慕尼黑公演了他的交响幻想曲《意大利》。1889年,在魏玛宫廷首演的交响诗《唐.璜》演出成功。1894年,他的第一部歌剧《贡特拉姆》在魏玛演出,却未获成功。同年,他与女高音歌唱家宝琳·安娜结婚,婚后为妻子写作了许多歌曲,并为妻子的演出弹钢琴伴奏。1895-1899年间,理查·施特劳斯写作了一系列的交响诗,如《梯尔的恶作剧》、《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唐吉坷德》、《英雄的生涯》、《死与净化》。1901年和1902年,他的第二部歌剧《火荒》先后在德累斯顿和维也纳两地成功上演。1903年访问英国,1904年访问美国期间指挥演出了他的《家庭交响曲》。1905年,歌剧《莎乐美》在德累斯顿首演。1909年,与奥地利诗人霍夫曼斯塔尔(H.von Hofmannsthal,1874-1929)合作的首部作品《埃勒克特拉》问世。《莎乐美》和《埃勒克特拉》均取材于圣经和传说故事,它们的音乐手法十分激进,音响尖锐刺耳。1911年,与霍夫曼斯塔尔合作的另一部歌剧《玫瑰骑士》在德累斯顿上演,获得普遍赞扬。1914年,牛津大学授予他音乐博士学位。1915年,交响诗《阿尔卑斯山交响曲》在柏林首演。1933年,他被德国**政府任命为“帝国音乐局局长”,后于1935年辞去该职。1936年访问伦敦,他接受了皇家爱乐协会颁发的金质奖章。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主要居住在维也纳。1946年后他主要居住在瑞士。1947年他曾一度被视为**嫌疑分子受到调查,1948年被宣告无罪并得到返回德国的许可。1949年在德国加米施-帕藤基兴去世。

同类推荐
  • 中国美术史

    中国美术史

    本书是一部研究中国美术发展历程的专题学术著作。全书以五章篇幅和大量传世之作及考古出土珍贵文物资料,系统而又简明地阐述了工艺美术、雕塑艺术、建筑艺术、书法艺术和绘画艺术等中国美术的各种形态自原初社会至明清时期的发展历史和辉煌成就。全书收入水的多幅串文图照,系各种美术形态在不同大力历史时期产生的精品力作和传世之宝,对于充分展示这些美术形态发展轨迹和艺术成就,具有相得益彰的作用。本书观点新颖,方法独到。
  • 收藏指南(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收藏指南(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本书主要讲以下几方面东西的收藏方法、价值等:玉器、铜器、古币、杂项、常识。
  • 中国古代演唱技术理论研究

    中国古代演唱技术理论研究

    中国古代演唱技术理论是一个内容繁杂、自成体系、独具特色的表演理论体系。古代声乐艺术以“唱”为本位的形态特色制约了唱技理论的形态构成。因此,就古代唱技理论的整体构成而言,演唱的技术技巧成为其主体和贯穿始终的重要理论线索,具有明显的统一性。同时,由于历代的唱技研究者多为文人士大夫,其思维模式、美学理想基本一致,故在理论观点上多是一脉相承,且体现了越来越细致繁密的趋势,具有发展的延续性。因而,尽管古代唱技理论看似零散、随意,实际上仍然具有较强的系统性,是比较发达的演唱理论。不同时期的唱技理论有其特定的内在特点和精神,阶段性特征十分明显,体现了古人对演唱实践不断思考、积累的发展过程和规律。
  • 艺术百科知识博览

    艺术百科知识博览

    艺术家通过艺术创作来表现和传达其审美感受和审美理想,欣赏者通过艺术欣赏来获得美感,并满足自己的审美需要。出于一种朴素的愿望,为了让大家对艺术有一个基础性的认识和理解,王志艳精心编撰了《艺术百科知识博览》。
  • 山西民间工艺

    山西民间工艺

    这是一套面向农村,供广大农民朋友阅读的文化丛书。它涉及戏曲、曲艺、民间歌舞、民间工艺、民间故事、民间笑话等多个门类,涵括了编织刺绣、建筑装饰、酿酒制醋、剪纸吹塑、冶铁铸造、陶瓷漆艺等林林总总的艺术形式,是老百姓熟悉的艺术,是我们身边的艺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热门推荐
  • 虚构( 短篇)

    虚构( 短篇)

    精选近几年《百花洲》杂志“领衔”“立场”“虚构”“叙事”“重建”“前世”栏目中刊发的短篇小说作品,汇编成册,总结了近几年中国各类文体的文学创作成就与风貌。在浩如烟海的文学创作中,编者们从作品的价值上反复斟酌,碰撞,判断,从而披沙炼金,把或感人肺腑或引人深思的,现实中受到普遍好评、具有广泛影响的,具有经得住时间考验、富有艺术魅力特质的好作品,评选编辑出来,以不负时代和读者的重托与期望,恪尽对中国当代文学事业的责任。本书将充分展示编选者视野的宽广、包容、博大,体现当下文学的多样性与丰富性,是一部水准较高的集锦之作。
  • 危情游戏

    危情游戏

    北方某大城市三个大学毕业生陪聊的故事。理医学系毕业的何婷婷、幼教系毕业的水莲、工程物理系毕业的程皓。这三个陪聊者,陪聊的心态悬殊,目的不一。对情感、对生活的态度迥异。现代生活最终以一种特别的方式全面袭击了他们。陪聊生活中,真实的情感受到极端的考验,美丽的爱情被摧毁……一环一环的欺骗,一幕一幕的表演,却都是一点一滴的真实。
  • 古龙文集:风铃中的刀声

    古龙文集:风铃中的刀声

    花错向着白色的小屋里的爱人狂奔而来,可是还未奔到身子便已断开成两截倒地死去,鲜血染红沙地。屋子里面的花景因梦经历从激动到狂喜到恐怖到绝望的心情……
  • 上帝的救赎

    上帝的救赎

    一件扑朔迷离的凶杀案,一段细致入微的调查,一次正义与邪恶的较量,一场侦探与罪犯的交锋。斯迪姆·席普·凡迪恩的作品创下了20世纪世界图书销售的新记录,成为美国新闻出版业的经济奇迹之一,他也因此开启了美国侦探推理小说的黄金时代。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活宝妈咪冷酷爹

    活宝妈咪冷酷爹

    书雪因为今天是她的生日,被朋友逼迫穿上性感的衣服去酒吧里面玩,却没想到被人误以为是酒吧里面的坐台小姐,在不知不觉中被下了药,打包“送”给了一个有权利,却很神秘的男人。第二天在全身酸痛中醒过来的书雪,看到自己不着衣物的身子,她简直就想要尖叫出声了,还有更加痛心的是,站在自己面前的这个男人。居然很轻蔑的开了一张一百万的支票给自己,说着一堆她根本就听不懂的话`````不过她知道,她当时气得昏了头,把一百万的支票直接砸到那个男人的脸上,还很不客气的打了那看起来很冷酷的男人一巴掌之后,非常有骨气的就带着肚子里面的小家伙离开了````黑劣的世界里面从来就不曾出现过敢胆反抗自己的人,更加是敢打自己的女人了,他发誓,就算是翻了地皮,他也要找出哪个胆敢赏自己一巴掌的女人,让她知道他是不好惹的。经过了被人当成小姐事件之后的书雪,不顾家里人的反对,坚持就是要去国外工作,却在多年后回来时,后面却跟着一个小家伙老妈长,老妈短的叫着她,这可吓坏了所有不知情的朋友,跟原本准备安排给她相亲的父母``````````(大家,喜欢的话要多多收藏哦````额`````想过了,收藏也就只有一个人一次,嘿嘿````不过,大家````呜呜````要给淘淘票票``````)介绍友友的书,大家要去看看哦:《男穿女之混上女帝》连接:
  • 宋乱

    宋乱

    喵星人们,回归吧!最新作品,求支持!《天罗》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将进酒,莫停杯,与尔同销万古愁。北宋末世,内忧外患,朝堂六虎,方腊之乱,梁山起义。西有西夏蠢蠢欲动,北有猛虎大辽虎视眈眈。值此春秋,一名小人物忽然回到了这个时代,本该早已注定了的天下大势霎时间风云变幻,暗潮汹涌。在这条充满荆棘的道路上,不反抗,就只有死!生于斯,长于斯。生当为人,我们无从选择。————漂流的猫
  • 方圆大智慧:成功可以变得很简单

    方圆大智慧:成功可以变得很简单

    谁都渴望人生幸福、凡事成功,每个人也都在倾一生之光阴去无怨无悔地追求幸福与成功。也正因为如此,世界充满了激烈竞争,人们愈发疲惫忙碌。人生到底是什么?成功是否可望不可及?成功是否只是少数人的特权?成功真的要付上很大的代价吗?这个世界上有没有一种“四两拨千斤”的力量能够巧妙带来成功?
  • 一等农女

    一等农女

    前世繁华梦一场,今生宁做农家女。前世的她,冷血无情,孤单寂寞。今生的她,腹黑狡黠,桃花朵朵。前世,她杀人,经商,睥睨世界,心底冰寒。今生,她种田,养兽,笑看浮华,轻言他物。此农女非彼农女。一本种植秘籍在手,天下我有。农女有言,我在种!种什么?种田,种丹,种矿,种兽,嘻嘻,最后种出一个夫君来!实乃一等农女啊。之后嘛,种包子喽!简单地说就是穿越女悲催的在古代生活,最后获得幸福的事!本文温馨专情,结局一对一······夜家小院儿里,某女仔细地开垦着土地。一傻头傻脑的男子,屁颠儿屁颠儿的跟在女子身后,时而除除“草”,时而施施“肥”,直把女子气得咬牙切齿。“你有完没完。”一听就是颤抖的声音,还伴着咯吱咯吱的磨牙声。男子带着‘你别插嘴’的眼神迎面扑来:“我在种田,别捣乱。”“谁在捣乱!”女子的声音越发低沉可怕。男子恍若未闻,继续他的种田大业。于是,两个时辰后,男子心满意足地走了。留下整整齐齐的一片杂草,唯余女子风中凌乱,心中唯明白一理,跟傻子计较就是自己给自己找罪受。······“姐姐,你干什么呢,你干嘛活埋我嘛,难道···你不想要人家了,呜呜······”一肥虫委屈的哭闹起来,却只得到粗暴女子的一顿好打。“闭嘴,哭哭哭,就知道哭,我这不是为你好吗,种在土里,过几天你就可以有好多子孙了。不用天天羡慕嫉妒俊儿了!”女子恨铁不成钢。“姐姐,这这···这有根据吗?”肥虫忐忑,姐姐千万别把它整死了。“放心,有我出马,哪还有不行的,你就安心等着吧!!!”女子拍胸脯保证。肥虫无语,它怎么感觉自己凶多吉少了呢!······古色生香的房间里,一女子正在一个炼丹炉里一会儿添添土,一会儿浇浇水。一个傻头傻脑的男子蹑手蹑脚地走了进来,蹲在女子身旁仔细看着。“娘子,你在干什么啊?”“你娘子我在种丹。”“哦,等丹种够了,我们种点别的好不好?”“好啊,相公想种些什么啊?”“种包子好不好,我喜欢。”“这个啊,我还不会,我给你蒸包子好不好?”“那···那你会了就给我种吗?”“当然了,我努力学啊。”正沉迷种丹的某女没有发现她眼中的傻子狡黠的目光。······“哟,这不是鼎鼎大名的长公主嘛。”一长相俏丽中带着尖刻的侍女道。一个弱不禁风的温婉女子轻斥:“星儿,你怎么可以这么对姐姐说话,姐姐,是我没管好奴仆,您别生气啊!”
  • 家兔饲养与疾病防治技术一点通

    家兔饲养与疾病防治技术一点通

    主要介绍了国内常见家兔品种、家兔的日粮配合、兔的饲养管理、兔的繁殖、常见兔病防治及兔产品的加工等。《家兔饲养与疾病防治技术一点通》内容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