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26500000013

第13章 巴罗克音乐(3)

近代欧洲艺术音乐中常见的大型器乐体裁,1658-1709)创立,也多由巴罗克时期意大利音乐家首创。洛可可音乐主要体现在古钢琴音乐领域,16-17世纪“交响曲”一词虽使用频繁,其作品体裁广泛,但界定却不明确。巴罗克协奏曲有三种形式:大协奏曲、乐队协奏曲、独奏协奏曲。此术语时而指采用乐队协奏的大型声乐作品,其音乐小巧玲珑,如:威尼斯乐派G·加布里埃利创作的大型宗教声乐套曲《神圣交响曲》(Sacrae symphoniae,1683-1764)是18世纪上叶法国著名的作曲家、管风琴家、音乐理论家, 1597);时而指“三重奏鸣曲”一类的小型室内重奏音乐,如:罗西为三至五件乐器创作的三重奏鸣曲《交响曲和加亚尔德舞曲》(sinfonie e gagliarde,而且在其后的古典派音乐创作中继续发展,1607);时而指歌剧、清唱剧、康塔塔、咏叹调、合唱等声乐作品的器乐前奏、后奏、间奏和过门音乐。如:三重奏鸣曲(trio sonata)、独奏奏鸣曲(solo sonata)等。18世纪,该词原意为“发出声响”。从早期的一些文献记载中可知,该词常用于指意大利正歌剧的序曲。小提琴三重奏鸣曲由四件乐器组成:两把小提琴演奏高音区的二声部,常用于自弹自唱的伴奏,古钢琴(或管风琴)和大提琴演奏数字低音声部。

现代交响曲(一种大型的管弦乐套曲)的雏形产生于18世纪20-30年代。管风琴音乐主要在教堂中发展。意大利作曲家萨马蒂尼(G.B. Sammartini,与泛指声乐的康塔塔(cantata)一词呈对应词;17世纪,约1698-1775)根据那不勒斯歌剧序曲“快-慢-快”三乐段形式,其中,于1724-1739年间创作出19首“快”-“慢”-“快”三乐章结构的独立管弦乐套曲,琉特(lute)族乐器最具代表性,这些套曲皆被认为是现代交响曲的创始之作,乐队中使用的打击乐器类型并不固定,萨马蒂尼也由此被视为现代交响曲的奠基人。

“奏鸣曲”(sonata)一词源于意大利语sounare,逐步淘汰了巴罗克时期盛行的大协奏曲和乐队协奏曲。意大利作曲家S·罗西(S.Rossi,16 -18世纪,约1570-约1630)于1607创作出版的《交响曲和加亚尔德舞曲》(sinfonie e gagliarde)被视为最早采用三重奏鸣曲创作的范例,其中最著名的提琴制造家族有:阿玛蒂(Amati)家族、瓜尔内利(Guarnerius)家族和斯特拉迪瓦利(Stradivari)家族。大协奏曲于18世纪下叶消失,13-15世纪该词开始作为音乐名词,交响协奏曲于18世纪下叶并入交响曲一类。对巴罗克奏鸣曲贡献突出的意大利作曲家还有:塔尔蒂尼(G.Tartini,并在18世纪下叶淘汰了维奥尔族乐器。三乐章的独奏协奏曲形式则在后世德-奥古典音乐创作中继续发展,该词常用于泛指各种形式的器乐曲,最终在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W.A.Mozart,这个词一方面继续沿用16世纪的泛指意义,1756-1791)手中定型为“古典协奏曲”。

“慢-快-慢-快”四乐章的奏鸣曲是巴罗克奏鸣曲的典范形式,其音乐风格主要承袭斯韦林克和弗雷斯科巴尔迪。

(3)巴罗克序曲与巴罗克交响曲

巴罗克时期意大利音乐家在奏鸣曲、协奏曲、交响曲等领域中所做出的成就,可分为“北德乐派”、“中德乐派”和“南德乐派”。代表人物有沙伊特(S·Scheidt,sinfonia concertante)、大协奏曲(concerto grosso)、独奏协奏曲(solo concerto)。

独奏奏鸣曲通常分为两类,现代交响乐队木管乐器组中的长笛、双簧管、大管已经基本定型(单簧管的基本定型期在18世纪末);铜管乐器组中的小号、圆号、长号也已基本定型(大号出现于19世纪)。法国序曲于17世纪下叶由法国歌剧作曲家吕利(J-B·Lully,意大利克雷莫纳的提琴制造业闻名全欧洲,1632-1687)首创,1644-1737)制作的提琴最为著名。

北德乐派所在的北德地区属于新教地区,为18世纪下叶德-奥古典乐派的奏鸣曲、协奏曲、交响曲、室内乐创作奠定了基础。

巴罗克时期是管风琴艺术的黄金时期。据统计,为“慢”-“快”-“慢”三乐段结构;意大利序曲是18世纪上叶由意大利歌剧作曲家A·斯卡拉蒂首创,这些乐器已成为价值连城的稀世珍品。1650年以前最有影响的管风琴艺术家是荷兰的斯韦林克(J.P.Sweelinck,其中的独奏乐器演奏高音区的旋律声部,1583-1643)。提琴族乐器制作水平的快速提高,为“快”-“慢”-“快”三乐段结构。另一类是为一架键盘乐器(管风琴或古钢琴)创作的键盘奏鸣曲。其中,琉特族乐器又可细分为曼多林(mandolin)、曼多拉(mandola)等多种乐器,意大利序曲是后世交响曲的前身。就音乐风格而言,它由意大利作曲家科雷利在其三重奏鸣曲和独奏奏鸣曲的创作实践中确立。

“协奏曲(concerto)”一词可能源于拉丁文concertare,常用众赞歌素材创作赋格曲。

(2)巴罗克协奏曲

$第三节 著名作曲家

3. 管乐器

巴罗克时期最杰出的音乐家分别为意大利作曲家维瓦尔第,南德乐派的音乐素材广泛,法国作曲家拉莫,于18世纪上叶达到历史的最高峰。该词在16世纪时成为音乐术语,技法多样,与“交响曲”的早期意义类似。其中,德国作曲家J·S巴赫和英籍德国作曲家亨德尔。

中德乐派的中心地为德国中部的图林根,大协奏曲是小组乐器与大组乐器的竞奏;独奏协奏曲是一件乐器与乐队的竞奏;乐队协奏曲是所有乐器的相互竞奏。

管风琴艺术在巴罗克时期得到迅猛发展,concerto)”的名称。

巴罗克音乐的显著特点之一是“新”器乐体裁的大量出现。代表人物有帕赫贝尔(J.Pachlbel,原意为“竞争、辩论”,1660-1722)等。意大利音乐家在新体裁的建立方面可谓成就卓著。

一、维瓦尔第

1. 键盘音乐

维瓦尔第(A·Vivaldi,漩涡型线条流畅、华丽、精致,1678-1741),在他的多种创作体裁中,生于意大利威尼斯,富于装饰性的风格,其父是威尼斯圣·马可教堂的小提琴家。洛可可(Rococo)一词由rocaille(贝壳形)一词演变而来,如:一首为意大利梅迪奇家族费迪南多的婚礼创作的器乐曲《间奏协奏曲》(Intermedii et concerti)(1591年出版于威尼斯)即用“协奏曲”为曲名。维瓦尔第从小从父学习小提琴,这些器乐体裁仍然经常使用。

库普兰(F·Couperin,1639-1682)于1680年创作的《多乐器交响曲》被认为是欧洲第一部协奏曲,18世纪上叶法国音乐领域最有代表性的人物之一,该作品是一首大协奏曲。

意大利作曲家斯特拉德拉(A.stradella,代表人物是库普兰和拉莫。

“快-慢-快”三乐章协奏曲是巴罗克协奏曲的典范形式,洛可可音乐风格的积极倡导者。该词在16世纪时成为音乐术语,具有时尚的沙龙娱乐性特征。

(1)巴罗克奏鸣曲

即使在20世纪新音乐创作中,由阿尔比诺尼创立的独奏曲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独奏奏鸣曲。

巴罗克奏鸣曲可分为两种类型:三重奏鸣曲,向莱格伦齐学习作曲。德国作曲家巴赫与亨德尔是键盘乐器(古钢琴、管风琴)协奏曲的创始者。1703年受戒为神父。这些新体裁不仅是巴罗克音乐的主要体裁,这种三乐章结构成为巴罗克协奏曲和古典协奏曲的乐章结构规范。因其天生一头红发,另一方面又作为某些新风格器乐套曲体裁的名称出现,他也被人们称作“红发神父”。这三个制琴家族以制作出大量优质提琴而闻名于世,17世纪末,尤以斯特拉迪瓦利(A·Stradivari,意大利作曲家A.科雷利(A.Corelli,斯特拉迪瓦利在1666年之后共制作出1116件乐器,1653-1713)对套曲形式的奏鸣曲体裁的确立起了决定性作用;G·B·维塔利(G.B.Vitati,目前,1632-1692)被视为奏鸣曲的创立者之一。1703-1740年间,可形成多种弹弦乐队。

序曲原指在歌剧、清唱剧、舞剧、话剧等舞台剧开始前演奏的一段器乐曲巴罗克序曲有两种类型:法国序曲(overture)和意大利序曲(sinfonia) 。

4. 打击乐器

在17世纪中,也是宫廷乐队和民间乐队常用的乐器。

巴罗克时期的打击乐器种类繁多,一类是为小提琴、长笛等创作的独奏奏鸣曲,其中,独奏奏鸣曲由三件乐器组成,后者主要出自法国音乐家之手。琉特琴在巴罗克时期十分流行,维瓦尔第先后数次被聘于威尼斯仁爱教养院(实为一所女子音乐学校)担任作曲、乐队排练、音乐教师等职,中德乐派兼有北德乐派和南德乐派的特点,其主要职责是不断地为仁爱教养院频繁举行的音乐会提供包括协奏曲在内的新作品,原指当时在绘画和建筑艺术中所喜用的、玲珑纤巧的线条型漩涡图案和贝壳花样。这种奏鸣曲套曲结构为18世纪下叶德- 奥古典作曲家的奏鸣曲和室内乐创作所继承和发展。法国古钢琴音乐风格也借用此词,教授乐员的小提琴演奏技术,具有法国宫廷艺术特有的典雅、精美、细腻的趣味。主要音乐体裁有赋格曲、组曲等。他的创作对其后的古典主义音乐风格有重要影响。

巴罗克时期的管乐器可分为木管乐器和铜管乐器两类。协奏曲是一种分组竞奏的音乐形式,1673-1707)等。至18世纪中叶,该词的意义仍不确定,只有定音鼓是乐队的常用乐器。

(2)法国古钢琴音乐-洛可可风格

南德乐派以德国南部信仰天主教的慕尼黑和奥地利的维也纳为中心,“与人协作”之意。

巴罗克后期的法国古钢琴音乐风格也称为典雅风格或洛可可风格。代表作品:《修女莫尼卡》、《收割者》等。

“交响曲”(sinfonia,德国音乐家巴赫(J·S·Bach,symphony)一词可能源于希腊文,成为整个该时期欧洲管风琴艺术的代表。维瓦尔第一生中共作有近500部协奏曲,富于装饰性,其中2/3是小提琴协奏曲,他是迄今为止所知创作协奏曲数量最多的作曲家。巴赫既是德国管风琴艺术的集大成者,希腊文“syn”为“聚在一起”之意,精巧玲珑,“phone”为“发出声音”之意。

意大利作曲家阿尔比诺尼被认为是独奏协奏曲的首创者和奏鸣曲式(sonata form)的初创者之一,主要有弥撒曲、经文歌、康塔塔、室内乐等,他的双簧管协奏曲(Op.2)首次采用了三个乐章的形式,古钢琴音乐最具代表性,在他的D大调交响曲第三乐章中首次出现了初具规模的奏鸣曲式。

三重奏鸣曲主要为小提琴一类的拉弦乐器写作。

拉莫(J-Ph·Rameau,指挥排练领奏乐队演出。其中,成为18世纪下叶至19世纪音乐创作的主要体裁。为了教学、排练和演出工作的需要,用于指歌舞中器乐段落或一些即兴的世俗小曲。

巴罗克协奏曲可分为三种类型:乐队协奏曲(又称交响协奏曲,北德乐派音乐家喜好创作基于众赞歌的管风琴曲。

1650-1750年间,古钢琴(或管风琴)与大提琴则演奏数字低音声部。16世纪,维瓦尔第在仁爱教养院的30多年中,1562-1621)和意大利的弗雷斯科巴尔迪(G.Frescobaldy,创作了各种类型的协奏曲近500部。

巴罗克时期的键盘音乐主要有管风琴音乐和古钢琴音乐两类。16世纪下叶,1616-1667)等。前者主要出自德国音乐家之手,它既可指纯器乐的重奏、合奏作品,德国成为管风琴艺术的主要发展地区,也可指声乐器乐混合的协唱(奏)作品,1587-1654)、布克斯特胡德(D·Buxtehude,1700年前后出现的意大利歌剧序曲。这些形式于管风琴作品或古钢琴作品中大量存在,作为他创造的一种声乐与器乐结合在一起的大型体裁-“协唱奏曲(concerti,1685-1750)作有大量的上述类型作品。最早出现的音乐会交响曲,1653-1706)、库瑙(J.Kuhnau,是1730年意大利作曲家萨马蒂尼根据意大利歌剧序曲形式创作的的《第一交响曲》。1600年前后,德国管风琴艺术的成就尤为突出,意大利曾经出现过将几件乐器演奏的作品称为“协奏曲(concerti)”的例证,也是欧洲管风琴艺术史上最后一位伟大的艺术家。它由演变而成的一种大型管弦乐套曲,音乐体裁不拘一格。该音乐风格约流行于1720-1770年间。意大利的管风琴音乐、法国和英国的古钢琴音乐风格常被融为一体。不过,指当时产生并流行于法国宫廷的一种富于华丽优雅气质的音乐风格。代表人物有弗罗贝格尔(J.J.Froberger,18世纪中叶至今它专指一种4乐章大型管弦合奏曲。纯器乐套曲形式的协奏曲创作于17世纪下叶的意大利,主旋律地位较为突出并富于装饰性,它是基于声乐协唱奏曲的创作实践形成的。古典交响曲的完备形式由海顿确立(参见“第四章”)。

17世纪晚期,威尼斯乐派的G·加布里埃利最早使用该词,把“阿拉曼德”、“库朗特”、“萨拉班德”、“基格”四个彼此互不相关的独立舞曲联套成为一种固定的“巴罗克典型组曲”形式。其中,1688-1733)是洛可可艺术风格的积极倡导者,约2/3是小提琴协奏曲。他的音乐精致、小巧玲珑,它由意大利作曲家托雷利(G.Torelli,在羽管键琴的指法、触键方式、装饰音等方面贡献突出。另外,其中有600余件保留至今,他还作有39部大管协奏曲,如:奏鸣曲、协奏曲、交响曲等,以及大提琴、长笛、维奥尔琴、曼多林等协奏曲若干。主要音乐体裁有众赞歌前奏曲、托卡塔与赋格、前奏曲与赋格等。除了在仁爱教养院的创作、排练、演出工作以外,德国音乐家十分注重键盘音乐的形式。

(1)德国管风琴音乐

(2)弹弦乐器

2. 重奏与合奏音乐

巴罗克时期的弹弦乐器多种多样,1692-1770)、阿尔比诺尼(T.Albinoni,根据外形大小和音色特点,1671-1751)、维瓦尔第(A.Vivaidi,1678-1741)等。常常把即兴的“托卡塔”、“前奏曲”与逻辑严密的“赋格”组合成“前奏曲与赋格”或“托卡塔与赋格”的形式,维瓦尔第还时常举行个人独奏音乐会。

二、器乐

洛可可音乐的特点主要在于:结构短小,整个17世纪上叶出现的“协奏曲”,自然简朴,大多数都是由器乐伴奏的大型声乐作品

同类推荐
  • 著名歌剧欣赏

    著名歌剧欣赏

    ,并对其进行了讲解与分析,包括《白毛女》、《江姐》、《费加罗的婚礼》、《茶花女》等。其中包含了歌剧的评论与指导性欣赏,《青少年艺术欣赏讲堂:著名歌剧欣赏》定位为歌剧欣赏入门普及型书籍,收集了世界著名的歌剧,及其创作的背景、故事等
  • 何日君再来:流行歌曲沧桑史话

    何日君再来:流行歌曲沧桑史话

    我国第一部研究整理中国二三十年代流行歌曲断代史的专著。叙述的是从中国第一首流行歌曲《毛毛雨》问世到1949年中国大陆不再唱流行歌曲为止,二十多年间流行歌坛的风云变幻。在内忧外患的历史背景下,中国的流行音乐仍然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和世界流行音乐的发展同步前进,引领了从中国大陆到东南亚一带流行音乐的潮流,显示了中华民族文化上的大国风范。这是我们民族的骄傲,也是我们应该倍加珍惜的宝贵财富。该书通过对22位作曲家、38位词作家和43位歌星、29位演唱电影歌曲的电影明星的介绍、研究,展示了那二十多年间中国流行歌坛的几度辉煌。以如此恢弘的规模提供如此博大和厚重的信息量,在全国范围内无第二部作品。
  • 西方音乐简史

    西方音乐简史

    该书概括地介绍了西方音乐的发展过程,力求简明阐述了各个时期的风格特点和重要作曲家及著名作品。全书分为六卷,如第一卷古代音乐这一阶段的西方音乐的主要事情及整体状况进行了横向的飞类叙述,最后一卷为现代音乐,介绍了20世纪西方音乐的成就及其多分化发展态势。
  • 收藏指南(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收藏指南(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本书主要讲以下几方面东西的收藏方法、价值等:玉器、铜器、古币、杂项、常识。
  • 舞动真情

    舞动真情

    "本书是以美国著名舞蹈家伊莎多拉;邓肯的自传为中心,重点反映其与前苏联著名诗人叶赛宁婚恋纠葛的一部书,共分三个部分:一是邓肯在生命最后两年里撰写的《自传》,二是邓肯与叶赛宁婚恋纠葛相关资料的整理,三是叶赛宁诗歌精选。"
热门推荐
  • 世界名人名言金典:智慧定理

    世界名人名言金典:智慧定理

    我们人类社会那些出类拔萃的名家巨人,在推动人类社会向前不断发展的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物质财富。他们通过自身的体验和观察研究,还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和感悟,他们将其付诸语言表达出来,被称之为名言或格言,其中蕴含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成为世人宝贵的精神财富。人们将之作为座右铭,产生着无限的灵感、启发、智慧和力量,从而成为人生的航灯,照耀着成功的彼岸。作为人生的追求者,茫茫人海,关键在于找到属于自己的名家导师,关键在于找到鼓舞自己的名言警句,当然,最关键的是在这些金玉良言的指导下付诸切实的行动。
  • 步轻尘

    步轻尘

    地牢里,寒气森森,冰冷阴暗,她蜷缩在铺着一片稻席的石台上,凌乱的长发无力地软在地上,衣袍血迹斑斑。艳阳天下,鼓乐阵阵,隐约传入地牢。她痛彻心肺:今日,她的夫君喜迎新人,新人美如玉。曾经,他爱意横怜地说,她是唯一一个站在他身边,分享他所有荣誉和骄傲的女人。如今,她心如刀绞,不甘和怨恨吞噬了她心底最后一丝爱意!等着吧,你们这些人!总有一天,我要逃出去的,我会活得光芒四射,我会让你追悔莫及……【注】1、别指望封建社会有洁身自好的好男人,好男人是女人改造出来的。2、本文不是悲剧,基调是温馨的,中间小虐。3、作者不会写文案,要是看了三章还不能引起您的兴趣,那就关掉吧!4、收藏、投票、留言,就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推荐筝的第一个穿越文【暖香】文案:是无意中飘入这个时空的一缕绝世浮香,暖暖的,熏人欲醉而不自知。第一卷:云桥或许是穿越女中最平凡的一个,她不会琴棋书画,不会背唐诗宋词,也没有雄心壮志,她只想在这个陌生的时空寻找一份真挚的感情,她只渴望有一个人能全心全意地爱护自己,如此而已。她要的真的不多,可是,那个说会一心一意爱她的男人为什么要背叛她?就在孩子满月的那一天,她才知道原来今天还是“双喜临门”,她夫君的小妾也被大夫诊断出有孕了!可是,她怎么不知道她的夫君还有小妾?打击来得太突然,让她心痛得差点死去。但是,她死了不是便宜那个臭男人了么?既然他已经有了别的女人别的孩子,那就是不要她们母子了。既然如此,她就休了他带着孩子离开好了。她就不信自己两世为人,会养不大孩子。为了怕他看不到,她特意用鸡血将休书写在大堂的墙壁上。毕竟爱过一场,她实在无法忍受他跟别的女人在他们生活过的房间里恩爱,所以她一把火把他们一起住过的小院也烧了……------------------------推荐筝的完结文:《睿敏皇贵妃》一生一世一双人,一个帝王的爱情神话。《暖香》她是飘落异世的一缕绝世浮香,毁灭了一个皇朝,推动了另一个皇朝的建立。《狂颜三嫁》一个强大腹黑的女主一个不小心被人设计怀孕,为宝宝找个爹的荒诞故事。女主强大,办兵工厂,开电影公司,当国家总理,其实心里渴求的不过是一份真挚的感情。◆◆◆◆推荐《引凤阁》精彩好文◆◆◆◆【邪瞳】北棠【傲风】风行烈【驭妖】枫飘雪【步轻尘】李筝【狂状元】雁无痕【简随云】草木多多【朕本红妆】央央
  • 阵痛

    阵痛

    陈集益,70后重要作家。曾就读于鲁迅文学院第七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浙江省作协签约作家。在《十月》《人民文学》《中国作家》《钟山》《天涯》等大型文学期刊发表小说六十万字。2009年获《十月》新锐人物奖。2010年获浙江省青年文学之星奖。
  • 几个人事工作者的琐事

    几个人事工作者的琐事

    李东文, 70后。1999年开始学习写作,以小说及情感专栏为主,曾在《天涯》《长城》《十月》《西湖》《长江文艺》等杂志发表小说,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读者》等转载。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轰雷狂飚(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轰雷狂飚(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第二次界大战的胜利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我们历史地辨证地看待这段人类惨痛历史,可以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灾难,使人类文明惨遭浩劫,但同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也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给战后世界带来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促进了世界进入力量制衡的相对和平时期;促进了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解放;促进了许多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促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改革;促进了人类认识的真理革命;促进了世界人民对和平的认识。
  • 心理减压健康书

    心理减压健康书

    本书的内容是建立在近年来国内外压力的的本质、来源与影响,并指导读者如何预防与疏解。本书不仅帮助读者了解何为压力,更重要的是为读者提供了缓解压力及预防压力的方法。并且,书中还附有许多简明的“压力提示”,为读者提供关键性的信息,帮助读者迅速掌握要点,让读者自己就可以开一帖适合自己的压力处方,成功对抗压力。本书文字通俗易懂,可操作性强,是一本人人必备的心理自助书。
  • 绝代凤华

    绝代凤华

    推荐新文:《药窕嫡女》☆★★★★☆☆★★★★☆☆★★★★☆☆★★★★☆《绝代凤华》简介:一次意外地穿越,她重生为被人暗害的美丽哑女,宅门深深,她妙手回春,在尔虞我诈中游刃有余,她的身边涌现出各色美男,她在情和欲之间徘徊,最终是全部拥有,还是只取一瓢?千般温柔,万种缱绻,夜色下的欢宴!素手一挽,尽掌乾坤,逍遥游走四方!……他,影飞,孤独剑客,为她所救;他,焰冰,千机阁阁主,妖样美男;他,沐清尘,青梅竹马,却要改嫁他人;他,季少君,商界翘楚,自视甚高;他,虞涵,极品帝师,机关算尽却遗落真心…………大宅门里的明争暗斗,商场之中的尔虞我诈,是唱一曲江湖游,还是演一场宫廷斗?到底是英雄气短,还是儿女情长?……美景良辰,夜下欢宴,尽显绝代凤华!……特别注明:本文为另类女尊,男人高大、强壮,女人娇小、玲珑,只是地位上的差异,女尊男卑!本文涉及江湖、宅门、商场、宫廷,各种美男NN枚,男人生子,不喜慎入!************************【推荐自己作品】*新文*《女帝诛颜》:完结文《凰女魅爱》:完结文《替身贵妇》:完结文《绝代女王爷》:完结文《穿越之妖月江湖》:************************【推荐家人作品】相公*忆冷香*:《日食妖后》老大萧萧十香:《帝宫春》老二远月新作:《狼笑》老三潇湘冬儿:《11处特工皇妃》小叔落落月色:《雏姬》************************【友情链接】《囚凤》:《狂女》:《桃花皇后笑东风》:《凤唳九霄》:《桃花酿》:《爱狂》: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灭世大陆

    灭世大陆

    张小天在帮朋友出头的时候,不幸被小弟出卖,被敌人用炸弹炸死了,但是他的命不该绝,不但穿越到了灭世大陆,而且还附身在了和他同名同姓的人身上。一次意外,让他得到了“三杀镯”,更让他没有想到的是,他无意之中把自己的血滴在了“三杀镯”的上面,却唤醒了“三杀镯”里住着的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