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23300000005

第5章 留学美国(4)

他便正式搭乘美国邮船公司的轮船往前旧金山,那是1908年8月底。同船有10来位中国同学。在上船前,他曾经练了好几个星期的秋千,所以在24天的航程中,一直没有晕船。船到旧金山时,一位港口医生上船来检查健康,对中国学生的眼睛检查得特别仔细,惟恐有人患砂眼。

等他赶到卜技利时,加州大学秋季班已经开学,因此他只好等到翌年春季再说。他请了加大的一位女同学给自己补习英文,学费每小时5毛钱。在这段时间内,他把全部精力花在了英文上。每天早晨必读《旧金山纪事报》;另外还订了一份《展望》周刊,作为精读的资料。《韦氏大学字典》一直不离手,碰到稍有疑问的字就打开字典来查。4个月下来,居然字汇大增,读报纸、杂志也不觉得吃力了。

初到美国时,就英文而论,他简直是半盲、半聋、半哑。如果他要希望能在学校里跟得上功课,这些障碍就必须先行克服。头一重障碍,经过4个月的不断努力,总算大致克服了,完全克服它也不过是时间上的问题而已。第二重障碍,要靠多听人家谈话和教授讲课,才能慢慢克服。教授讲课还算比较容易懂,因为教授们的演讲,思想有系统,语调比较慢,发音也清晰。普通谈话的范围比较广泛,而且包括一连串互不衔接、五花八门的观念,要抓住谈话的线索颇不容易。到剧院去听话剧对白,其难易则介于演讲与谈话之间。在这3种形式上,他都进行了努力。

从农学转到教育学

新年之后,蒋梦麟兴奋地等待着加大第二个学期在2月间开学。他心中满怀希望,对语言的学习也加倍努力。快开学时,他以上海南洋公学的学分申请入学,结果获准进入农学院,以中文的学分抵补拉丁文的学分。他过去的准备工作偏重于文科方面,结果却转到了农科。他转入农科,并非像有些青年学生听天由命那样的随便,而是经过深思熟虑才慎重决定的。他认为,中国既然以农立国,那末只有改进农业,才能使最大多数中国人得到幸福和温饱。

而他幼时在农村长大,对花草树木和鸟兽虫鱼本来就有浓厚的兴趣。小时候他就喜欢观察、触摸和理解。他经常走进自家的花园里,观察四时不同的花草和虫鸟,有时还去田野里看青蛙捉蚱蜢。他的先生们几乎都认为这些癖好是“祸根”,他将来不会有出息。可是这些“祸根”,日后竟成为他成功的福因。因此,为国家,为私人,农业都似乎是最合适的学科。此外,他还有一个次要的考虑,他在孩提时代身体一向羸弱。他想,如果自己能在田野里多接触新鲜空气,对他身体一定大有裨益。

第一学期选的功课是植物学、动物学、生理卫生、英文、德文和体育。除了体育是每周6小时以外,其余每科都是3小时。他按照指示,到大学路的一家书店买教科书。他想买植物学教科书时,说了半天,店员还是听不懂。后来,他只好用手指指书架上那本书,那个店员才恍然大悟。买了书以后,他的心里很高兴;既买到了书,同时又学会了一个英文字的正确发音,真是一举两得。

后来,教授要他们到植物园去研究某种草木。他因为不知道植物园在哪里,只好向管清洁的校工打听。本来,他想借鉴上次店员教他的方法举一反三。结果,自作聪明的他还是发错了读音,弄得那位工友瞠目不知所答。他只好重复了一遍。工友揣摩了一会之后,这才恍然大悟。

植物学和动物学引起了蒋梦麟很大的兴趣。植物学教授在讲解显微镜的用法时,曾说过一句笑话:“你们不要以为,从显微镜里可以看到大如巨象的苍蝇。事实上,你们恐怕连半只苍蝇腿都看不到呢!” 然而,蒋梦麟早年的即兴观察和目前对动、植物学的兴趣,有一个共通的出发点——好奇,最大的差别就在于使用的工具。

在农学院读了半年之后,一位朋友劝蒋梦麟放弃农科之类的实用科学,另选一门社会科学。他说,除非他们来解决中国当下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否则农业问题也就无法解决。其次,如果不改修社会科学,他的眼光就可能局限于实用科学的小圈子,无法了解农业以外的重大问题。

蒋梦麟曾经研究过中国史,也研究过西洋史的概略,对各时代各国国力消长的情形有相当的了解,能够体会到朋友话中的深意。蒋梦麟觉得,自己需要好好考虑一下。他从不轻率作决定。

一天清早,他正预备去农场看挤牛奶的情形,路上碰到一群蹦蹦跳跳的小孩子去上学。他忽然想起:自己在这里研究如何培育动物和植物,为什么不研究一下如何作育人材呢?他的脑子里,细数着中国历代兴衰的前因后果。忽然之间,他眼前恍惚有一群天真烂漫的小孩蜂拥而至,要求他给他们读书的学校。于是他豁然开朗,找到了自己的方向,毅然决定转到社会科学学院,选教育为主科。

他决定下来就直接去注册组找苏顿先生,从农学院转到了社会科学学院。从1909年秋天起,他开始选修逻辑学、伦理学、心理学和英国史,他的大学生涯也从此步入正途。

从逻辑学里,他了解到思维是有一定的方法的。换一句话说,他们必须根据逻辑方法来思考。观察对于归纳推理非常重要,因此他希望训练自己的观察能力。他开始观察校园之内,以及大学附近所接触到的许许多多事物。最后他终于发现,观察必须有固定的对象和确切的目的,不能听凭兴之所至乱观乱察。天文学家观察星球,植物学家则观察草木的生长。后来,他又发现另外一种称为实验的受控制的观察,科学发现就是由实验而来的。

同时,赫利·奥佛斯屈里特教授也给了他很大的启示。他们上伦理学课,总有一场热烈的讨论。他平常不敢参加这些讨论,一方面由于他英语会话的能力不够,另一方面是由于自卑感而来的怕羞心理。因为1909年前后是中国现代史上最黑暗的时期,而且他们对中国的前途也很少自信。虽然不参加讨论,听得却很用心。

学习逻辑性,必须读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约翰福音和奥里留士等人的著作作为参考。念了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之后,他觉得中国《四书》富于道德的色彩,希腊哲学家却洋溢着敏锐的智慧。这印象使他后来研究希腊史,并且做了一次古代希腊思想和古代中国思想的比较研究。读了约翰福音之后,他开始了解耶稣所宣扬的爱的意义。如果撇开基督教的教条和教会不谈,这种“爱敌如己”的哲学,实在是最高的理想。如果一个人真能爱敌如己,那末世界上也就不会再有敌人了。

“你们能够做到爱你们的敌人吗?”教授向全班发问。没有人回答。“他不能够。”蒋梦麟终于忍不住参与了讨论。“不能够?”教授微笑着反问。于是,蒋梦麟开始引述孔子所说的“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作答。教授听了以后插嘴说:“这也很有道理啊,是不是?”同学们没有人回答。下课后,一位年轻的美国男同学过来拍拍他的肩膀说:“爱敌如己!吹牛,是不是?”

奥里留士的言论,很像宋朝哲学家。蒋梦麟沉思默想的结果,发现理智是一切行为的准则。如果把他的著述译为中文,并把他与宋儒相提并论,很可能使人真伪莫辨。

蒋梦麟对科学、文学、艺术、政治和哲学都有兴趣。他选读的功课也十分广泛,包括上古史、英国史、哲学史、政治学,甚至译为英文的俄国文学。他对托尔斯泰的作品更是爱不释手,尤其是《安娜·卡列尼娜》和《战争与和平》。他参加过许多著名学者和政治家的公开演讲会,听过桑太耶那、泰戈尔、大卫、斯坦、约登、威尔逊(当时是普林斯顿校长)以及其他学者的演讲。

课余深入社会和编辑报纸

有人约蒋梦麟到某兄弟会去作客,但是附带一个条件——他必须投票选举这个兄弟会的会员出任班主席和其他职员。他一直听说过兄弟会等组织很有意思,但从没有参加过,这次终于可以亲身体会一下了。他到那个兄弟会时,备受殷勤招待,令人没齿难忘。第二天举行投票,本着中国人一诺千金的名誉,他投了他们的人。而他最高兴的是,在这次竞选中结交了好几位朋友。

选举之后不久,学校里有一次营火会。蒋梦麟在这里,竟然偶遇了一位曾经受过他一票之赐的同学。但是,这位同学竟对他视若路人,过去的那份亲热劲儿不知到哪里去了。蒋梦麟深刻地体会到了人情冷暖和功利现实的可怕。从此以后,他再也不拿选举交换招待,在学校选举中从此没有再投票。

学校里最难忘的人,是哲学馆的一位老工友。蒋梦麟和这位老工友一见如故,下课以后,或者星期天有空,蒋梦麟常常到地下室去拜访他。他从加州大学还是一个小规模的学校时开始,就一直住在那地下室里。

他当过兵,曾在内战期间在联邦军队麾下参加过许多战役。他生活在回忆中,喜欢讲童年和内战的故事。他从他那里获悉早年美国的情形,这些情形离现在将近百年,许多方面与目前的中国差不多,某些方面甚至还更糟。

虽然内战已经结束那么多年,老工友却对参加南部同盟的人始终恨之入骨。他说,有一次战役结束之后,他发现一位敌人受伤躺在地上,他正预备去救助。“你晓得这家伙怎么着?他一枪就向我射过来!”他瞪着两只眼睛狠狠地望着蒋梦麟,好像蒋梦麟就是那个不知好歹的家伙似的。蒋梦麟问道:“那你怎么办?”“我一枪就把这畜生当场给解决了。”他回答说。

这位军人出身的老工友,对蒋梦麟而论,是加州大学不可分的一部分,因为他见证了加州大学的发育成长。

蒋梦麟在留美的第二年,也就是1909年,开始在《大同日报》担任主笔。这份报纸,是孙中山先生在旧金山的革命机关报。那一年一个秋天的晚上,他与《大同日报》的另一个编辑刘麻哥(成禺),第一次见到了孙中山先生。

当时的蒋梦麟,还是满怀爱国激情的年轻人。面对敬仰已久的革命领袖,其心情的紧张是可想而知的。孙中山住在唐人街附近的史多克顿街一家旅馆里,他在房间里很客气地接见了蒋梦麟他们。刘麻哥把蒋梦麟介绍给孙中山。

蒋梦麟眼中的孙中山,长得天庭饱满、眉毛浓黑,一望而知就是一位智慧极高、意念坚强的人物。他的澄澈而和善的眼睛,显示了他的坦率和热情。他的紧闭的嘴唇和坚定的下巴,则显示出他是一个勇敢、果断的人。他的肌肉坚实、身体强壮,予人以镇定、沉着的印象。他在谈话时,论据清楚而有力。他也能很安详地听别人讲话,但是很快就能抓住人家的谈话要点。

在交谈中,蒋梦麟又发现孙先生对各种书都有浓厚的兴趣,不论是中文书或者英文书。他把尽可能节省下来的钱全部用来买书。他读书不快,但是记忆力却非常惊人。孙先生博览群书,所以对中西文化的发展有清晰的了解。

孙中山是位真正的民主主义者。他曾在旧金山唐人街的街头演说,头顶飘扬着国民党的党旗。他就站在人行道上,向围集他四周的人演说。他常常到南部各州、东部各州去旅行,有时又到欧洲,但是经常要回到旧金山来。每次回到旧金山,蒋梦麟和刘麻哥就去看他。

孙中山对蒋梦麟的印象极佳,认为他“他日当为中国教育泰斗”。在后来的“五四”运动时期,孙中山还说服蒋梦麟:“率领三千弟子,助我革命。”评价之高,实为罕见。

1911年10月8日,大概是晚上8点钟左右,孙中山来到《大同日报》编辑部。他平静地告诉他们,据他从某方面得到的消息,一切似乎都很顺利,计划在武汉起义的一群人已经完成部署,随时可以采取行动。2天以后,消息传至旧金山,武昌已经爆发革命了。这就是辛亥年10月10日的武汉革命。接着,满清政府被推翻。这一天也成了中华民国的国庆日。

在孙中山的指导下,蒋梦麟和刘麻哥为《大同日报》连续写了3年的社论。刚开始时,他们两人轮流隔日撰写。他们一方面在加大读书,一方面为报纸写社论,常常开夜车到深夜,赶写第二天早上见报的文章。蒋梦麟大学的功课绝不轻松,深感这种额外工作负担之重。革命成功以后,刘麻哥回国了,他只好独立承当每日社论的重任。他虽然深深关切祖国的前途,但是这种身不由己的经常性写作,让他的写作水平越来越下降,终于扼杀了他一切写作的兴趣。

1912年,蒋梦麟从加州大学毕业后,终于放弃了这份工作。从此,他就一直怕写文章。

在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博士

时间一年一年地过去,蒋梦麟的知识、学问随之不断增长,同时自信心也加强了。民国元年,即1912年,他以教育为主科、历史与哲学为两附科,毕业于加大教育学系;并承学校赠给名誉奖,旋赴纽约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续学。

在哥大,蒋梦麟遇到了许多博学多闻、诲人不倦的教授,他们的教导使他终生铭感。其中一位后来与北京大学乃至中国发生密切关系的教授,就是著名的约翰·杜威博士。他是胡适和蒋梦麟在哥伦比亚大学时的业师,后来又曾在北京大学担任过2年的客座教授。他的著作、演讲以及在华期间与中国思想界的交往,曾经对中国的教育理论与实践发生重大的影响。他的实验哲学,与中国人讲求实际的心理不谋而合。

纽约给蒋梦麟印象较深的事物,是它的摩天大楼;川流不息的地道车和高架电车;高楼屋顶上的炫目的霓虹灯广告;剧场、影院、夜总会、旅馆、饭店;出售高贵商品的第五街;生活浪漫不拘的格林威治村;东区的贫民窟等。纽约市密集的人口中龙蛇混杂,包括政客、流氓、学者、艺术家、工业家、金融巨子、百万富翁、贫民窟的贫民以及各色人等。只有美国这样的国家,才能产生这样高度工业化的大都市;也只有在美国,才能出现这种兼容并蓄的大熔炉。

暑假里,蒋梦麟常常到纽约州东北部的阿地隆台克山区去避暑。有一年暑假,他和几位中国朋友去彩虹湖,在湖中丛山里的一个小岛上露营。白天时,他们就去附近的小湖里划船、垂钓,还捉到了20多只青蛙。到晚上,他们常常参加附近居民的仓中舞会,随着主人弹奏的提琴曲子婆娑起舞。他们有时也深入到枝叶蔽天的原始森林里。有一次,他们在浓密的树林中迷途后,就只好循着火车汽笛的声音,找到铁路轨道以后才能回来。经过几次教训以后,再进森林时他们就带上指南针了。

蒋梦麟在纽约求学的一段时期里,中、日关系突起变化,以致两国以后势成水火。日本经过约50年的明治维新之后,于1894年一击而败中国;1915年(民国四年)突然向袁世凯政府提出著名的“二十一条”要求。驻华盛顿的中国大使馆,经政府授意后,把二十一条要求的内容泄漏了。抵制日货运动,像野火一样在中国各地迅速蔓延以示抗议。但是,日本军舰已经集结在中国的重要口岸。同时,日本在南满和山东的军队也已经动员。

同类推荐
  • 身心之毒

    身心之毒

    这是一部随笔集,分为暗自成长、狮子的心、无限之路、演讲与对话四个部分,基本可以视为作者从童年到成人之后的心路历程。作者童年时是一个顽皮、聪慧的乡野少年。在红色年代的大环境下,崇尚军队和武力,喜欢在山野间自在地玩耍。儿时的记忆影响着作者一生的行为模式,大学时期的自我、拘谨,成年之后对人性的基本信任,对时代、历史的深刻认识,都表现出作者细腻、理性不失赤子之心的性格。
  • 闲居诗韵

    闲居诗韵

    本书以历史、地理、人文为写作范畴,是一本散文为主、诗歌为辅的文学集子。其中诗歌包括了两个方面的内容:当代诗歌和古体诗歌。
  • 60个你所不知道的《镜花缘》之谜:玩·镜花

    60个你所不知道的《镜花缘》之谜:玩·镜花

    换个阅读角度,替经典文学抽丝剥茧。换个阅读方式,揭开作者、人物、故事之谜。换个阅读视野,享受更完整的文学之旅。《玩·镜花》分为文心解疑,奇国探秘、异物寻踪、人物趣谈、技艺索考、丛论杂谈六部分,从作者、版本、寓意、考证、索隐、典故、杂艺、比较研究等各个方面,带你细细赏《镜花缘》的异想世界。
  • 中国的笑容

    中国的笑容

    我曾在天安门广场看升旗仪式看五星红旗的威严、庄重我曾在金水桥上望天安门城楼望城楼何处发出巨人之声我是那么深情地仰望国旗啊仰望国旗, 就是仰望共和国的坚定我是这样久久地仰望城楼啊仰望城楼, 就是仰望中国的笑容。
  • 当代散文鉴赏(中国经典名作鉴赏)

    当代散文鉴赏(中国经典名作鉴赏)

    然而,人们忘情地读诗、读小说,看戏剧……也一样忘情地鉴赏散文!散文的魅力究竟在何处呢?我们又该沿着怎样的路径去寻幽访胜呢?不妨随着编者的脚步,来学习欣赏散文吧,从形式到内容。本书收录了多篇当代散文,散文既无诗歌的音乐节奏,也无小说的故事情节,更无戏剧激烈的性格冲突,总之,并且由专家、名家为你解析、引导你鉴赏每一篇散文。这些散文的作者有:巴金、王蒙、刘白羽、张抗抗、老舍、余光中、刘心武、秦牧等等等等。,散文的确好像是显得太平常了一点
热门推荐
  • 风情女谍秘史

    风情女谍秘史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美、英、德、日等国为了不同的利益,向敌对国甚至盟国派遣了大量特工以获取情报。其中有一批女间谍,她们或清丽可人,或妖艳性感,或本领高超,本书从当时众多的女间谍中选取了最具影响的十位女性,以纪实的方式加以客观记述。
  • 颜倾天下:冷帝的娃娃宠后(完)

    颜倾天下:冷帝的娃娃宠后(完)

    她真的不想批评那些神仙,但这样也太玩忽职守了吧?居然一边打游戏一边办公,害她穿越到这个冷酷的朝代,成了十一岁的娃娃女丞相!丞相就丞相吧,好歹也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可为什么偏偏转眼就成了亡国丞相?而且这个娃娃生前貌似真不是个好人,亡国皇帝说她是妖孽,龙帝恨她入骨,还有一大群人想尽方法来争夺她、追杀她,不过是个十一岁的女娃娃,到底能做什么大事啊?她——张潇然,对天发誓,自己真的是个廉洁守法的好公民,马路上捡到一元钱都要教给警察叔叔管理,要说她唯一与别人有些不同的是,她能看到某些别人看不到的东西,比如——鬼。于是,这就成了这场穿越的导火索……推荐同校好友的作品:《呼吸的距离》文/缇那http://m.pgsk.com/a/112189/http://m.pgsk.com/a/119995/
  • 轰炸机科技知识(上)(军用航空航天科技大视野)

    轰炸机科技知识(上)(军用航空航天科技大视野)

    军用飞机是直接参加战斗、保障战斗行动和军事训练的飞机总称,是空军的主要技术装备。
  • 离离杨花落

    离离杨花落

    刘莉莉不漂亮不可爱不聪明,可她却偏偏爱上完美得像仙一样的杜子规,她顾不上杜子规爱不爱自己,她像扑火的飞蛾,义无反顾,梦想成为涅槃的凤凰。周子葵看似温婉美丽,内心却阴暗危险、富有心机就像罂粟花,杜子规偏偏是中了她的毒,爱她就像刘莉莉爱自己,一样的无法自拔,千疮百孔。李绿茵说他们都是痴心的人,既收获不了情,还献祭了灵魂。就像被千丝万线牵扯的偶人,在爱情、友情、阴谋、背叛的罗网中绝望地挣扎,拼却一醉的鱼死网破。我们是青春之海中的鱼,厌倦了水爱上了陆,然后义无反顾地投向无情的网……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重生之嗜血庶女

    重生之嗜血庶女

    “姐姐今日真是美极了。”苏锦珍将最后最后一只金钗插上坐在铜镜前那个一袭红衣的美丽女子的鬓上,眼前全是羡艳和奉承。红衣女子扬唇轻笑,并不做声,倒是一边的嬷嬷开口道,“皇后娘娘可是西凉第一美人呢!”红衣女子听了嬷嬷的话唇边的笑意更深了些,那个嬷嬷看了看苏锦绣的样子心里喜悦更甚,看来自己的马屁是拍到了,如今心里只想着等一会子皇后娘娘会赏自己什么东西,今日可是皇后娘娘与皇上的大婚之……
  • 大宋绝恋

    大宋绝恋

    一个是雄才伟志的帝王,一个是绝世美貌的谪仙;一个是傲视天下的伟丈夫,一个是不肯屈尊的美少妇.....一样的坚强倔强,一样的智勇双全......在爱的纠缠中,希望、绝望、挣扎、快乐、疼痛、伤害......交织出一场旷世奇情.回首间,望断天涯路,荣辱兴衰,周而复始,情,亦不过如此,淡然一笑间,恩怨情仇纷飞如雨,取一抹清凉,祭我如花美颜.....一翎作品《艺校女生》全面上市,有偶照片的噢,呵呵,各大新华书店都有,网上书城还是八折呢,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下哈。
  • 佛门100种消除烦恼的方法

    佛门100种消除烦恼的方法

    人生之所以滋生烦恼、苦痛,只因人之本心远去,心为俗世尘埃所染,身为名利之欲所苦,拿得起却放不下,让自己成为一只“负重的骆驼”,艰难前行,不知何时会被“最后一根稻草”压下。听从佛陀的劝诫,清扫心灵的尘埃,也就远离了烦恼苦痛的人生,修得了欢喜圆满的人生。
  • 丑颜嫡女

    丑颜嫡女

    宅斗+女强+权谋她,胆小懦弱,虽是嫡出,却备受冷待,不但被冠上“京城第一丑女”之号,还连累母亲由妻成妾;她,医药界的天才博士,亦是国家的超级特工,腹黑心狠,做事从不留余地,却阴错阳差死在自己设计的流弹手中。一朝灵魂穿越,嫡女成继女,且由她:一斗刁仆恶奴;二斗嫡姐庶妹;三斗嫡母姨娘;四斗祖母姨奶;五斗亲王王妃;六斗。七斗。她在处处阴谋的大家庭中举步维艰,却能步步为营;在暗潮汹涌的皇亲贵族面前,游刃有余;身份、地位、相公、自由,她到底能不能心想事成、得偿所愿?片段欣赏(一)“多谢啦,丫头。”顾瑞辰摇晃着手中刚刚从她胸前衣袋中掏出的发簪,满脸笑意。“你——还给我!”舒安夏杏目狠瞪,恼羞成怒,身体一个灵巧的旋转,就向他扑了过去。顾瑞辰得意地扬起眉,脚尖一点,身体便窜出了几丈之外。看着顾瑞辰消失的背影,刚刚还恼羞成怒的舒安夏,嘴角扯出了一抹邪恶的笑。她早就知道园子的主人不可能轻易让她从皇帝手中带走东西,所以在她出门的那一瞬间,她将她的发簪和皇帝给她的发簪做了交换。轻轻地摸了一下还在她头上插得完好无损的发簪,不知道当顾瑞辰知道他费尽心思抢走的,只是街边卖一两银子的地摊货之时,会有怎样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