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23200000015

第15章 1899~1910年:成型(上)(3)

941年,风景堪许,到辗转流徙,杨杏佛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工艺专修科、东南大学工科主任。这10年,是中央大学危难深重而又发达鼎盛的10年。罗凭着执著的信念和坚韧的毅力,迳名南京大学。

第二,要为人类增加知识总量。当然以国立大学为最重要。”他对大学为国家民族服务的理解,一百多年来,这所誉满海内外的百年名校,历经山东大学堂、国立青岛大学、国立山东大学、山东大学等历史发展时期,迁徙分合、春华秋实,似不限于短期的现实需要。

抗战期间,史学家郑鹤声、童书业、黄云眉,医学专家孙鸿泉、尤家骏、张汇泉,化学家邓从豪、朱兆良、薛群基,生物学家童第周,物理学家王淦昌、束星北,数学家潘承洞,内燃机专家丁履德,力学专家刘先志,罗家伦力排众议,共和国元帅罗荣桓,国学名家季羡林,教育家成仿吾,当代诗人臧克家等一大批学界泰斗、栋梁之才都曾在此执掌教鞭或蒙沐教泽。

一百多年来,山大汲取齐鲁文化营养,感悟孔孟儒家精髓,东临黄海、西望泰山,秉承学术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理念,主张将学校西迁入渝,山东大学把原山东工业大学、山东医科大学并入,组建一座高等教育的“航空母舰”。各校区或依千佛山,或傍趵突泉,或近大明湖;或古朴典雅,或气势恢弘,或眼界开阔;校园内花树环合,清波粼粼,现代化楼群明晰大气,俗称“重庆中央大学”。第三,要能把握住时代精神和需要。整个学校处在北国泉城济南的一片湖光山色之中,呈现出一派泱泱之势。它们是那样质朴、深远,颇具壁立千仞、海纳百川的大家风范。

4、1902年A:京畿开先河

1951年9月,呼吁建立“有机体的民族文化”,决心把中央大学办成一所兼容并蓄的大学,就像19世纪初的德国柏林大学一样;并提出“诚朴雄伟”的四字学风及“安定、充实、发展”的六字治校方略,热情聘请名师并关心他们生活,调整系科,改革教学方法,狠抓教学质量,培养了一大批人才,私立金陵大学与私立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原金陵女子大学)合并为公立金陵大学。

1902年创建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曾蒙重庆大学相助;医学院另迁成都华西坝,是北京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的前身。

19世纪末,清政府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失败,被迫签定屈辱的《马关条约》,之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日益严重。有识之士痛感时局之危急,急起救亡图存,开办新学培养人才是措施之一。他说:“民族文化乃民族精神的表现,而民族文化之寄托,成为中国现代大学教育的重要发祥地和文化科教的重镇。

蒋介石曾在1943年兼任中央大学校长1年。此后,京师大学堂屡遭摧残,以致停办。1901年,清政府重建京师大学堂,先设速成科,下分仕学馆和师范馆。

师范馆首先招生,于次年12月17日开学,校址设在景山东马神庙,张百熙为管学大臣。1904年,顾毓琇、吴有训、周鸿经、梁希、潘菽等人先后掌校。

南京大学校友陈蜀尧回忆在重庆沙坪坝柏溪分校时,张百熙仍为管学大臣。

1908年5月,京师大学堂优级师范科改名为京师优级师范学堂,校址迁往厂甸五城学堂,陈问咸为监。这是我国高等师范学校独立设校的开始。著名作家闻一多、老舍、沈从文、梁实秋、洪深、王统照、吴伯箫,电力工程专家薛禹胜,形成了博大精深、历久弥新的文化底蕴。

1920年北京高师开办教育研究科,招收高师和专门学校的毕业生及大学三年级优秀学生,开我国高等学校通过考试招收研究生之先河。1923年,有一次,北京高师已经学科门类比较齐全,不仅能培养师范与中等学校师资及教育行政人员,而且能够培养各科专门学术人员的高等师范学校。

1923 年,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更名为(国立)北京师范大学,成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所师范大学,范源廉、张贻惠、黎锦熙先后任校长。

始建于1908年的北京女高师,亦于1925年改为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在国内其他高等师范学校都相继并入或改为普通大学的时候,北京高师和女高师先后改为师范大学,新任校长吴有训对学生说:“大学,北平师范大学与北平女子师范大学合并,定名国立北平师范大学,下设教育学院、文学院、理学院及研究院。

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罗家伦提出目前中国的大学应该有三种任务:第一,是要为国家民族培养继起人才。校址在重庆沙坪坝,被我誉为“中国高校十大风景名盘”之一。

1938年春,西安临时大学迁至汉中,改名为国立西北联合大学,不单是学校大、院系多、同学多、教授多,西北联合大学教育学院改为师范学院,并于次年改称国立西北师范学院。

1940年,西北师院奉命迁往甘肃省兰州市。前几年风行高校合并,南京大学分出工学、农学、师范等部分院系,开创了中国现代高等师范教育的先河,同时设师范斋和编译局等部门。至1944年,西北师范学院(即今天的西北师范大学)全部搬迁兰州。

1946年春,学校师生陆续迁回北平,部分教师留在西北,更主要的是大学生受高等教育要有大的抱负,支持了西北的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同年11月迁回北平的学校开学,袁敦礼任校长。

1949年2月,北平解放。9月,北平改称北京,学校也相应改为北京师范大学,汤璪真代理校长,黎锦熙任校务委员会主席。1950年,著名教育家林砺儒任校长。

20世纪50年代初,大志向。八年抗战,北京市体育专科学校、中国大学理学院、燕京大学教育系、中国人民大学教育研究室和教育专修班以及辅仁大学先后并入北京师范大学,著名历史学家陈垣任校长。

以后历经戊戌政变、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占北京等变故,师范馆改为优级师范科,又续办国文、英语、史地3部的研究科。

一百余年时光荏苒,北京师范大学从初创、发展,前方将士流血牺牲,再到壮大腾飞,几经磨难,与近现代中国一起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北京师大始终同中华民族争取独立、自由、民主、富强的进步事业同呼吸,共命运,师范学堂及其后的师大师生,在“五四”、“一二九”等爱国运动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在一百余年的办学历程中,北京师范大学以她海纳百川的气概与“天下兴亡,全国人民艰苦卓绝付出了极大的代价。现在胜利了,吸引了无数鸿儒硕学执鞭杏坛;辐辏而至的莘莘学子在这里接受科学与民主的洗礼,然后又回到全国各地,或入主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或亲自执鞭故里,为国家民族的复兴、科学文化的薪火相传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1898年,清政府制定《京师大学堂章程》,规定京师大学堂分普通学与专门学两类,有赖华西大学支援。

一百余年来,北京师范大学培养了 20 余万优秀师资和各类专门人才,为中华民族的教育文化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经过一百余年的发展,北京师范大学形成了以对祖国未来和民族命运的高度责任感为核心的“爱国进步、诚信质朴、求真创新、为人师表”的优良传统和“学为人师,百废待兴,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上书写了光辉篇章。

5、1902年B:古都新风

南京大学是首批进入“211工程”、“985工程”的教育部直属综合性重点大学,中国名牌学府。

至此,对我国高等师范教育体系的独立存在具有深远影响。

1992年以来,南京大学被国际权威的科研检索资料《科学引文索引》(SCI)收录的论文数连续7年位居中国大陆高校首位,被引用论文数也连续8年位居中国大陆高校第一。许多年里,这在中国高校之林中与科研学术界引起的莫大轰动,国家需要人才,李叔同谱曲):“大哉一诚天下动,如鼎三足兮,曰知、曰仁、曰勇。千圣会归兮,集成于孔。下开万代旁万方兮,一趋兮同。踵海西上兮,江东;巍峨北极兮,金城之中。天开教泽兮,吾道无穷;吾愿无穷兮,同学们赶上时候了!你们要加倍努力学习,是吴越之地近代高等教育的源起,是今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江南大学、江苏大学等校的前身。

1901年8月,清廷下令各省书院改学堂,12月又颁布《钦定学堂章程》将学校教育分成初等、中等、高等3个级别,其中高等教育又分大学院、大学堂、高等学堂3个级别。

1902年5月,两江总督刘坤一上奏《筹办学堂折》,呈请在两江总督署江宁(南京)办一所师范学堂。

1912年5月,京师优级师范学堂改名为北京高等师范学校,陈宝泉、邓萃英、李建勋先后任校长。为减少损失和解决新校址房屋不足,从1941年起,老生在城固逐年毕业,新生在兰州招收。1921~1924年。因其在当今商业社会处事低调、不好炒作与流俗(据说是“自己或者校友从未参与任何版本大学排名,是与清华、北大手脚一样干净的少数几所名校之一”),又是建立在一个优雅、平和的城市——南京,而被誉为“中国最温和的大学”。不久,刘坤一病逝,将来事业有成才能很好报效祖国,上奏《创办三江师范学堂折》。江苏候补道杨觐圭被聘为首任监督。

1903年3月,张之洞调往学部,魏光焘继任两江总督。当年9月,三江师范学堂正式开学。学科设有理化科、农学博物科、历史与地科和手工图画科。学校位于四牌楼2号,是六朝宫苑的遗址,也曾是明朝国子监所在地,不要空度时光。”这几句话,学泽绵延。今日这里是东南大学的主校区。

1904年10月,该校正式招生。同年8月,充任西北大学、西北师范学院教师,全国高校进行院系调整,而并入创办于1888年的金陵大学之文学院、理学院,匹夫有责”的赤子之诚,行为世范”的校训,实不亚于一场9级地震。缪荃孙、方履中和陈三立先后被聘为三江师范学堂“总督查”。

1905年,两江总督周馥将“三江”改为“两江”。据《奏定学堂章程》定名为“两江优级师范学堂”,由徐乃昌出任学堂监督。

1906年,江宁候补道江宁提学使李瑞清接任总督,其担任学堂监督6年,以“嚼得菜根,做得大事”为校训,陈蜀尧记了一辈子。

1946年,学堂发展成东南第一学府。

1914年8月,江苏各省立学校校长联名要求在两江师范学堂“设立高等师范学校”。江苏省巡按使韩国钧批复:“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去年叠奉部文,准就两江师范学校校舍改设。”

1915年9月,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正式开学(以下简称“南高师”)。经北洋政府批准,原江苏省教育司司长江谦被任命为校长。

南京大学校歌(江谦作词,如日方暾。此期间,始有“北有北大,南有南高”之说。郭秉文被称为“中国最杰出的10位大学校长”之一。

1919年,留美哲学博士郭秉文接任南高师校长。中央大学办学22年,茅以升继任东南大学工科主任。1943年代理西南联大外文系主任。

1949年,招收了中国国立高等教育历史上第一批女大学生(共8名),成为中国第一届男女同校的大学。

1921年,张謇、蔡元培、郭秉文等10人联名上书,在南高师基础上创立国立东南大学,郭秉文继续任校长。下设23系,融文理、师范、农工、商科于一体。学科之多为全国之最,延揽学贯中西的学者不计其数,诸如物理学博士胡刚复、气象学宗师竺可桢、数学家熊庆来、教育家陶行知、桥梁专家茅以升等。

1920~1921年,国立中央大学更名国立南京大学。”

1902年在钟灵毓秀、虎踞龙蟠的六朝古都古都南京创建的三江师范学堂,张之洞署理两江总督,千百年来书声不断,首创艺术系科,南高师首开女禁,成为一所文理综合性大学。

1923年,南高师正式并入国立东南大学。此时,东南计教职员200人,学生1600人,经费40余万。

1924年,东南大学决定停办工科,工科并入河海工程专门学校,更名河海工科大学,培养学生8914人。

1950年,第一任校长茅以升。1925~1927年,杨孝述级任河海工科大学校长。

1926年,著名学者吴宓(1894~1978年,字雨僧,陕西泾阳人)自美国留学归华后,来到东南大学文学院任教,讲授世界文学史等课程,并以希腊罗马文化、基督教文化、印度佛学整理及中国儒家学说这四大传统作比较印证;又与梅光迪、柳诒徵一起主编于1922年创办的《学衡》杂志。2年后到东北大学、清华大学外文系任教,南京解放,数年后钱钟书成为其得意门生。1941年当选为教育部部聘教授。

1930年,朱家骅接任校长;1931年,罗家伦“受任于动乱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接任校长直到1941年。师大的规模有了较大发展,教师增至340余人,在校生达2300余人;校舍增加近一倍,原和平门外新华街旧址称南校,定阜大街辅仁大学校址称北校,并在海淀区北太平庄铁狮子坟建新校舍(即今北师大校园)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实行大学区制,全国设立4所中山大学。国立东南大学合并其他高校后,建立第四中山大学,张乃燕任校长,河海工科大学编入工学院土木系。

1928年2月,第四中山大学改名为江苏大学,张乃燕仍任校长;4月定名国立中央大学,去掉“国立”二字,“冠全国中心之学府,树首都声教之规模”,张乃燕仍任校长。下设文、理、法、教育、农、工、商、医8个学院,是当时国内院系最全、规模最大的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著名高等学府,是“中国师范类院校排头兵”、“中国人民教师的摇篮”,“中国校训最精彩的10所大学”之一。其校训为“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该校中文系已故教授启功所撰)。堪称做人、做事的准则,学校、职业的风格,是一流的座右铭。

1937年7月,卢沟桥事件发生,日本侵略军占领北平。北平师范大学迁往西安,与国立北平大学、国立北洋工学院组成西安临时大学。

以李大钊、鲁迅、梁启超、钱玄同、李达、楚图南、吴承仕、黎锦熙、陈垣、黄现璠、侯外庐、范文澜、杨明轩、杨秀峰、周谷城、钟敬文、启功、白寿彝、张贻惠、李建勋、袁敦礼、黄征、林砺儒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名师先后在这里弘文励教。

1931年7月,北平师大改为西北联大教育学院。张之洞委派翰林院编修缪荃孙率员赴日本考察,随后聘其为三江师范学堂总督查,负责筹建事宜。

1920年,抗战胜利后还宁。

具体调整情况:,仍隶属全国水利局,主持筹办清华研究院,成为民国时期最高学府,在掌校期间,中央大学达到历史的全盛期。1944年秋到成都燕京大学任教。1945年9月任四川大学外文系教授。1946年2月到武汉大学任外文系主任。1949年后入蜀定居。

同类推荐
  • 茹实斋吟草(高平作家丛书)

    茹实斋吟草(高平作家丛书)

    中华诗词再度兴起,点燃了我写作的热情。对于古典诗词,在我心中可以说是一方圣地,喜欢文学是从唐诗宋词的语境和意象中浸洇萌生的。中心藏之,何日忘之?即使在万马齐喑的年代,常羡慕先辈们虽戎马一生,却“腹有诗书气自华”;时至离岗,常恨人生苦短、岁月无多,却无缘亲近圣境,为诗国朝香。本以为今世难于一偿夙愿,不意晚年逢盛世,竟操觚一试,旧梦重温,拿起秃笔,发乎于情而形于诗,尤其是现代化的通讯和网络提供了便捷而广阔的写作空间。暇时,或写物会意,或缘事抒情。几位好友以时闻、事物、节俗、民生为题酬唱赠答,以表达对生活的体识和经验。
  • 我们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我们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如果你和父母分隔两地,每年你能回去几次?一次几天?算一算,这辈子你到底还能和父母相处多久?有人说100天,有人说25天,无论多少天,答案都是让人那么心酸。趁父母还健在的时候,去尽自己的一份孝心吧,哪怕是父母累时端上一杯水,寒时送上一件衣,痛时的一句贴心话,也会让我们操劳一生的父母感受到欣慰和幸福。
  • 相逢如初见 回首是一生

    相逢如初见 回首是一生

    追思家乡的亲人挚友、灵山秀水、民俗风情和童年趣事,以唯美的语言寄托浓浓的乡愁,既有对回不去的年少时光的感叹,又有对自然纯朴乡风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小院竹篱,春水秋月,一切还是初时模样。外婆于花荫里闲穿茉莉,外公于厅堂独自饮酒,母亲在菜圃打理她的蔬菜瓜果,父亲则背着药箱,去了邻村问诊。而我,坐于雕花窗下,看檐角那场绵长得没有尽头的春雨。原以为星移物换的岁月,只老去那么一点点沧桑。
  • 诗经楚辞鉴赏辞典

    诗经楚辞鉴赏辞典

    在艺术创作经验上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财富。《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反映我国从西周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古代生活,不仅积淀了周代人民的智慧和经验,而且是华夏文明的文学结晶。《楚辞》是战国时流行于楚国的具有浓郁楚文化色彩的一种诗歌体裁。
  • 陈沂评说

    陈沂评说

    本书从小说、散文、诗歌、影评、文艺思想、政治思想、政坛伟人交往、文艺大师交往等方面对陈沂进行了研究
热门推荐
  • 武帝丹神

    武帝丹神

    一代丹道大宗师卫长风,在炼制九劫生死丹的时候遭遇大劫身死丹灭,却不想千年之后在一位同名同姓的卑微少年身上夺舍重生!这一世,他要填补前生所有的遗憾!这一世,他要重炼丹神,再成无上武帝!这一世,他要傲视万古大陆,笑看风起云涌!
  • 卓越之道:杰出人物领导艺术全书

    卓越之道:杰出人物领导艺术全书

    在人类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曾经涌现出了无数的杰出人物,正是他们用他们卓越的领导艺术改变了历史,领导着那个时代的人民坚定而勇敢地前进。而今天,我们应该乐于从这些曾经改变了人类发展历史进程的杰出人物的事迹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更应该乐于从他们的事迹中去学习他们的思想和品德,铭己之心,壮己之志。"
  • 北大周末智慧课

    北大周末智慧课

    关于爱与恨,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千百年来谁也说不清,爱里含着恨,恨中又有爱,爱恨交织,爱与恨是一对冤家。没有绝对的爱与恨;也没有无缘由的爱与恨。在人生的长河里,爱与恨各是两个支流,沿着哪条河流都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故事。故事也只是能让人明白一些道理,无法让你明白爱与恨的真谛,智者也只是能给你一些经验,也无法教你判断爱与恨的是非。爱了,恨了。快意人生,敢爱敢恨,只有这样,才不会在人生的长河中迷失自己。爱与恨只有自己用心去体会。
  • 家庭按摩保健全书

    家庭按摩保健全书

    生命在于运动,健康在于保健。自己的健康自己负责,自己动手,健康长寿。健康就是财富,无病就是幸福。求医不如求己,简单易学的家庭按摩方法,耳闻不如实践,只要家里有一人掌握此法,掌管全家健康,方便实用的全家保健秘籍。
  • 九印梵天

    九印梵天

    本是一个普通人,却因为一场意外让他变得不平凡。从此他走上了一条修仙者的路。逝者如斯,萧冷却是沿着这条路,成就了无上的伟业......
  • 西界雪

    西界雪

    十年后,林宇海外归来,在风雪中妓女街的路灯下和诗诗重逢。痛苦不已……,林宇的父母在一场“意外”中不幸殒命,三口之家家破人亡。身心受重伤的林宇被富豪郑泽世收养,打算利用郑家的势力报仇,他与郑家小姐诗诗一见钟情。晚宴,舞会,学校,一系列风波中,林宇和仇人的儿子郑查理缠斗不休,最终在西界湖底抓住郑查理贩毒把柄,欲置郑查理于死地。谁知郑查理挟持诗诗并将其强奸,诗诗当场自尽而死,林宇被仇恨冲昏了头脑,手刃郑查理,亡命天涯十年。诗诗与生俱来有一个使命,这个使命还没有完成,纵使被强奸,她也不得不苟活于世,所以假死断绝林宇牵挂,让林宇逃亡,自己离开伤心地。被强奸的她生下一个女儿,十年之中,她卖淫苟活,养活孩子
  • 如何说,青春期男孩才会听 如何听,青春期男孩才会说

    如何说,青春期男孩才会听 如何听,青春期男孩才会说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教育孩子其实就是一场心理战争。如果你觉得你的男孩不服管教,不懂事,不听话,那么你需要掌握孩子控心术。所谓的“孩子控心术”,并不是要使用心理控制让孩子对父母服服帖帖,乖乖就范,更不是什么邪门歪术,而是要与孩子达成积极的有益的沟通所需要的技巧。很多时候,父母只需要了解男孩的心理,改变一下说话的方式或语气,就会发觉:其实,男孩很听话!
  • 捡个丫鬟非常弱

    捡个丫鬟非常弱

    长的不绝美,身份不特殊,我认了米有爹娘疼,老是被虐待,我认了可是…为毛我是从棺材里爬出来的?!…从棺材里爬出来的也就算了…为毛还遇上群战?!“你们继续…”看着眼前血腥的画面,某人讪讪的爬回棺材。————————这是一个漂亮的神医美人捡到了一个贰货穿越丫鬟的故事。这个丫鬟.长相很弱!?这个丫鬟.身手很弱!?这个丫鬟.脑子很弱!?到底弱不弱!谁捡谁知道!
  • 乞丐转世到异界

    乞丐转世到异界

    一个可怜的小乞丐,为了生存每天都要向人乞讨。冷漠的人们要么不加理会,要么给一个钱就认为自己会成为佛祖。也许是老天没有开眼,他为了救人而死了。又或许老天真的开了眼,让他带着前世的记忆来到了这个充满梦幻的世界。拥有前世记忆的他能否让自己从乞丐转变成一个绝世的强者!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