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21000000006

第6章 诗歌的孩童时代(3)

《孔雀东南飞》形成的建安时期,正是乐府民歌发生转变的时期。汉乐府民歌最初是来自于民间的,由于这种艺术形式长时间地存在,必然会引起文人的注意,所以有很多文人模仿乐府民歌进行创作。建安时期,这种模仿开始成为一种潮流。曹氏父子就是其中突出的代表。

曹操(155—220)是汉魏之际影响最大的政治家之一,同时也是一位诗人(图1-2)。他在建安年间网罗了很多文人如王粲、徐干、刘桢、杨修、邯郸淳、吴质、陈琳、应玚等,并把他们集中在邺城,形成了邺下文人集团,这对当时的文学影响很大。而且他还“雅爱诗章”①,“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②,是当时的文坛领袖。曹操现存二十五首诗歌全是乐府诗,而且它们都沿用了汉乐府的题目和乐府民歌中常见的题材。但他大量借用乐府形式来纪事、怀古、咏怀,扩大了乐府旧题的表现范围,例如《短歌行》,乐府本写人生短促,而曹操在写人生短促的同时,加进了求贤才的内容;《蒿里行》、《薤露行》,原是丧歌、葬歌,曹操也拿来写汉末时事,只保留了原诗的题目。这样的革新给乐府注入了新的活力。鲁迅说曹操是“改造文章的祖师”。其实他也是改造乐府的祖师,经过他的激活,乐府不再是那些已经存在的民歌,而成为可以不断更新的艺术形式。

曹操的两个儿子也在改造乐府上作出了贡献。由于音乐才能不如曹操,他们拟就的乐府诗已经不再追求合乐,而是以当时流行开来的朗诵作为传播方式,因而他们创作的乐府诗可以部分或者完全抛弃乐府的歌诗传统而自由创作,更加重视诗歌的意象、情感和声韵。

曹丕(187—226)的乐府诗已经有一部分不再采用乐府旧题,而是自拟新题。如《燕歌行》二首,他采用拟代的口吻来写女子的相思之情,凄婉动人,和谐流畅,平易清新,开启了魏晋诗歌清怨明丽的一派。

曹植(192—232)的乐府诗不仅自拟新题,而且在诗中注入了大量的个人感情。他不再采用拟代的口吻来写,而是直接叙写个人情感,从而将乐府诗以叙事为主的形式改变为以抒情为主。如他的《美女篇》,虽然模仿《陌上桑》,但从题目、内容、形式上都已经没有了《陌上桑》的影子;而是用美女盛年未嫁的苦闷,寄托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使诗歌具有了鲜明的个性特征。由于曹植才气过人、情感丰富,乐府诗经过他的改造就完全摈弃了合乐的形式,而成为可供文人自由创作的新的诗体。

建安以后,也有许多诗人继续写作乐府诗,他们从汉乐府中寻找素材和灵感,不断拓展汉乐府的艺术容量。例如六朝陆机、潘岳、萧纲、沈约、徐陵、陈后主等人都有拟乐府,而鲍照则在拟乐府的过程中开始更新诗体,又经过许多人努力,促成了歌行体的出现。到了唐朝,杜甫创作新题乐府,“即事名篇,无复依傍”①;张籍、王建、白居易、李绅等人创作乐府诗,则只是发扬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精神,在题目、内容、形式上已经与汉乐府差异很大了。

由此可见,乐府不仅是一个音乐机构,而且还是一种诗歌体裁,最初专指汉代乐府民歌,后来扩展到汉魏六朝模拟、仿写的乐府诗,而变为一类诗歌的称呼。唐代诗人用乐府称名他们的讽喻诗,是侧重表明他们对汉乐府“缘事”精神的继承,乐府在这时被作为一种文学精神加以提倡。到了宋代以后,由于词、散曲、剧曲,有时也被称为“乐府”,但这些“乐府”,除了配乐演唱的方式与汉乐府有点类似外,其他方面与汉乐府的关系已经很疏远了。

四、文人诗:从讲故事中学会抒情

文人诗与民歌是有区别的:首先,文人诗是文人的个人创作,它有别于民歌的因传唱而日益完善;其次,文人诗的构思意识更加鲜明,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这与民歌“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自发性不同;第三,汉魏之际的文人诗多数是没有音乐形式的,这与民歌的合乐而歌的传播方式是有区别的。因此,文人诗的兴起,从一定意义上说,是把诗歌从音乐中解放了出来,使之成为一种具有独特审美个性的艺术形式。

汉魏文人诗的出现,经历了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从周代尹吉甫作《大雅·崧高》、“家父”作《小雅·节南山》、“寺人孟子”作《小雅·巷伯》②到屈原作《九歌》等,许多文士都进行了大量的文学创作。但这些作品更多的是对民歌的模仿,也就是说采用民歌的形式,用合乐演唱的方式来传播,因而个性化的色彩较为薄弱。但这种创作越来越多,到了东汉,随着辞赋将朗诵作为一种新的传播方式推广开来,有些文人开始尝试着创作用于诵读而不是歌唱的五言诗,从而使文人诗得以发展起来。

五言诗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主要形式,它产生于民间。远古时期,二言与三言句式的联合就成为五言的形式。例如《诗经》中的《召南·行露》、《小雅·北山》等,即有了五言的雏形。秦代出现的民谣《长城歌》:

生男慎勿举,生女哺用脯。不见长城下,尸骸相支拄。

它已经采用五言诗作为形式。随着时间的推移,汉乐府中五言歌谣越来越多。由于五言诗采用二言三言组合的方式,一个句子本身可以形成一个独立的叙述单元,不需要像《诗经》四言和“楚辞”那样,需要两个句式上下相抗、前后呼应才能说明一件事情,因而增加了诗歌的叙述容量;而且在同样对举的两个句式中,它既可以采用对偶来渲染场面,也可以直接叙述,形成流畅而自如的叙述风格。因而这种五言诗一出现,便以参差错落、表述便捷得到了人们的喜爱。

真正意义上的文人诗创作一般认为始自班固的《咏史》。此前的文人创作,还是以歌诗的形式出现,带有明显的民歌痕迹。《咏史》是一首叙事诗,叙述的是发生在汉文帝十三年(前167)缇萦救父的故事。诗篇先叙太仓令有罪,被押解到长安城,然后写缇萦赴皇宫陈词救父,又写文帝动了恻隐之心,下令废除肉刑,最后班固颂赞缇萦胜过男儿。这首诗大致作于班固被逮洛阳狱中,文辞朴实,被评论为“质木无文”。

此后,张衡创作了《同声歌》。全诗用新婚女子自述的口吻,写了新婚之夜的胆怯之情、勤劳品德和深沉爱意。他的《四愁诗》改造骚体而成七言诗,每章首句还残留着“兮”字,其余则都是标准的七言句式。诗作以东、南、西、北的顺序,写了美人的赠品以及自己无法报答的痛苦。全诗情感缠绵,寄托遥深,充分展现了文人诗歌抒情的细腻和华美。

班固(32—92)和张衡(78—139)都是当时有影响的文学家。他们对五言诗、七言诗的改造,极大地提升了这两种诗体的艺术品位,使更多的文人采用这些新的诗体进行创作。因而到东汉后期,文人五言诗的创作就逐渐繁荣并成熟了起来。

辛延年的《羽林郎》虽然被《乐府诗集》收入“杂曲歌辞”,但这首应该属于文人诗,至多也是模仿民歌而创作的五言诗。这首诗叙述的是卖酒的胡女拒绝西汉大将军霍光的家奴金吾子调笑的故事,颂扬了胡女不慕富贵、不畏权势的精神。诗歌条理分明,多用排偶句,叙述模式和过程与《陌上桑》很类似。

东汉末期的秦嘉和他的妻子徐淑有多篇赠答的诗文,这些诗文记述了他们之间的离别相思之情。秦嘉有四言诗《述昏》、五言诗《赠妇诗》,徐淑有《答秦嘉诗》等,每一篇都写得缠绵悱恻,令人感动。其中以时间为序写成的《赠妇诗》三首抒发了自己行役离家而感到无比惆怅伤感。首写秦嘉即将赴京,徐淑病居于母家不能返回面别,秦嘉彻夜难眠之情;然后写秦嘉想面见徐淑,因路途阻隔,未能成行;最后秦嘉写起程时,只能以礼物留赠徐淑,遥寄情思。三首诗感情真挚,语言生动,把秦嘉欲见妻子而不得的无奈、怅惘表述得淋漓尽致。由于他们没有见面,秦嘉便留下这三首诗赴任去了,而这次的失落,却为我们留下了三首难得的文人诗,它标志着五言诗歌的成熟。

除此之外,东汉后期的诗人还创作了不少诗歌,如蔡邕的《翠鸟》、赵壹的《疾邪诗》、郦炎的《见志诗》等。他们都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抒情达意,不断推动文人诗歌的全面成熟。

《古诗十九首》的出现,便代表了汉魏文人诗歌创作的最高成就。

同类推荐
  • 谁在摆渡那份刻骨铭心的爱

    谁在摆渡那份刻骨铭心的爱

    彼此欢愉,只是时空不对,谁心里没点乱七八糟的爱呢?也许你爱上过这样一个人,千回百转,无法泅渡;当然,到最后才发现爱上的只是心目中的幻想;也许她爱过那样一个人,也会有幸运的,不偏不倚,眼眸对接,青春的日子,烟花烂漫。不管怎样,那些曾经的青春和爱恋,默默关注,都随着时光愈走愈远,只是记忆是个奇怪的机器,偷偷喜欢,走过就会被铭刻,被祭奠
  • 听李敖讲学问

    听李敖讲学问

    李敖大师满腹经纶、学识渊博且著作等身,“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 为了弱者的尊严

    为了弱者的尊严

    文主人公梁雨润到任山西省信访局副局长,主抓群众接访工作,经他之手处理的民事案件和化解的难题数以千计,而且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在中央、省里挂名的“老大难”问题。由于文章的篇幅限制,笔者不能一一记述。但在采访日子里,所到之处,感受最深的一点是梁雨润同志在百姓中的威望之高,令我常常敬佩与感动不已。
  • 夜莺与玫瑰

    夜莺与玫瑰

    王尔德记叙的是生命里的美丽与哀愁——平凡生活里的爱,精神世界中的美,以及这两者的毁灭给人的心灵带来的巨大痛苦,突出了神性的救赎与归宿。王尔德不再重复王子与公主幸福地生活一百年的陈词滥调,也不表达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美好愿望,只用一种淡然超脱的口吻来讲述悲剧,借助人物交错的视角与眼光让读者听见渔人长长的叹息,夜莺最后命若游丝的歌声,小矮人哀哀的哭泣和他的心破裂的声音。他以不完美的童话反复叩问生活中处处存在的矛盾与悖论、影射现实社会的困顿与复杂,以曲折的方式展现他对艺术、爱情及人生完美而纯粹的追求。
  • 唐宋词的魅力:基于古典诗词曲之比较研究

    唐宋词的魅力:基于古典诗词曲之比较研究

    在研究过程中,通过比较研究,作者把社会学、文化学、美学、文学理论与创作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深入探析优秀词作的内容题材、情感基调、艺术境界、语言风格,结合宏观考察与微观探索,着重论述了唐宋词人的创作 心态、审美情趣和个性特征,揭示了唐宋词独有的艺术特征和美感特质。,从中国古典诗、 词、曲中选取大量的名篇佳作。以及词坛上出现的不同于诗、文领域的奇特现象和词体 的演变过程,以唐宋词为审美观照,是唐宋词研究的一部力作
热门推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像天使一般美丽

    像天使一般美丽

    就像电视剧里催泪的爱情片一样,遇见了她,她和他终究不会在一起。当蓝蝶恋在空中破碎,不肯露出真实面貌的他,也就意味着她生命的结束。没有人相信的结局,竟有了幻影圣物蓝蝶恋,化作悲伤成流。到底会发生怎样的故事?5小时20分钟加1分钟,诠释着伤痛的爱恋。从被父母遗弃的女孩,年仅16岁的她,一夜间变成了富有的杨家二小姐
  • 报告老师,我有意见

    报告老师,我有意见

    “铁三角”中的老大,班长,是一部全面反映小学生校园生活的小说,学习好,头脑灵活,是谋划把老师搞掂的主谋,生动有趣描述了小学生的成长经历,还有“铁三角”中的唯一女生田田和军师范弥胡,当严肃可爱的老教师石老师碰上这群捣蛋鬼时,肖小笑,她该如何接招?本书生动,幽默,本书是快乐少年第四辑之整蛊校园之一,情节简单,适合广大青少年读者
  • 读三十六计悟做事之技

    读三十六计悟做事之技

    聪明人与糊涂人做事的区别在于:前者用脑子做事,懂得谋事与谋势;后者为做事而做事,光做不想。国魏救赵——从痒处动手,在要害楔钉;以逸待劳——精力越充沛,胜算就越大;笑里藏刀——不妨以柔制人,谈笑决断大事;借尸还魂——善于借力,会借者赢;金蝉脱壳——留住退路,才有生路;指桑骂槐——间接暗示,恰到好处;苦肉计——能吃第一等苦,乃能做大事。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重生之捡个娇妻来当当

    重生之捡个娇妻来当当

    豪门闺秀为逃脱被欺辱的命运纵身一跳,谁知醒来却重生在了坎坷少女身上。一心一意把学考,为的是当今还是前世?看到被姐妹踢来踢去不肯接收的他,一时心软装进兜里,谁知原来废材也能变成宝。谁说穿着prada就是女魔头,她也能演绎时尚志。
  • 意动九天

    意动九天

    自古以来,修炼界之人皆认为神比仙强,但又有谁人知晓,远古有仙王临九天!世上有仙也有神,但那居住在九天之上的仙神不过伪仙伪神!传闻在这片极其广阔的天地间孕生有先天生灵,亦有后天神坻,他们不死不灭、永不入轮回,执掌天地规则,不受整片天地的限制,成为了彻底超脱一切的存在。异能组织、修真门派、黑暗联盟、国家部门还有古老的世家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地下势力。绚丽多姿的校园生活,千娇百媚的各色美女,让衍尘流连忘返……
  • 告诉你一个林肯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林肯的故事

    精选了林肯人生中富有代表性的事件和故事,以点带面,从而折射出他充满传奇的人生经历和各具特点的鲜明个性。通过阅读《告诉你一个林肯的故事》。我们不仅要了解他的生活经历,更要了解他的奋斗历程,以及学习他在面对困难、失败和挫折时所表现出来的杰出品质。
  • 一等阴毒女

    一等阴毒女

    就莫名成了别人口中那个“毒”女人,她冤枉有木有?前世是天才,今生是名门嫡女。她讨厌天才,※穿越成嫡女又不是她的错,只想当个安乐的米虫,守护善良的母亲,奈何有些麻烦总会自动找上门。姑奶奶想让她做媳妇,姨娘们一个比一个心机毒辣陷害她和母亲,庶姐庶妹整天觊觎她嫡女的位置,就连堂堂的王爷也想设计她……阴谋阳谋一个接一个来心慌慌有木有?反击是必须滴!态度是笑眯眯滴!手段是不能透露滴!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