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21000000039

第39章 古典散文的涅槃之路(2)

总体来说,康熙、雍正、乾隆时代的学术比较重视实证和考据,有汉代学者治理儒家经典的色彩,学风稳重朴实,所以又称之为“汉学”或“朴学”。饱学之士总喜欢在文章中表现自己一肚子学问,对他们来说,骈文自然是最理想的文体。我们在前面曾经提到,骈文重视使用典故,讲究声调的抑扬顿挫,在对仗方面很能显示文字技巧,华美的辞藻也很能显示作者的满腹经纶。在重视考据的汉学兴盛之际,适应着文人学者们的需要,骈文创作再次呈现出繁荣的态势。清代著名的骈文家袁枚曾经在《胡稚威骈体文序》中说:

散文可蹈空,而骈文必征典,骈文废则悦学者少,为文者多,方乃日敝。

创作骈文,一定要有相当深厚的学问基础,单靠空谈心性是不行的。袁枚的话言简意赅地指出了骈文写作同学问修养之间的密切关系。当然,这只是从宏观的方面得出的结论,乾嘉汉学的兴盛造成了这种特殊的氛围,让骈文再次受到欢迎和重视,可实际上清代一流的骈文家并不都是一流的考据派学者,学术风气会深刻地影响到文学发展的走向,但这种影响是间接的、曲折的,两者并不完全等同,这一点还是需要特别说明的。

清代骈文在艺术上兼具了六朝骈文和唐、宋骈文的风貌,所以现代的文学史家认为清代骈文作家中有所谓“六朝派”、“三唐派”等派别,但清代骈文无论相对六朝还是晚唐、两宋而言,都有其新变,形成了足以代表当代特色的艺术特征,如果是单纯的模仿或复制,就很难称为“复兴”,所以文学史家也提出清代骈文有“博丽派”等此时独有的艺术流派。

伴随着骈文创作的繁荣,骈文理论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骈文理论的进步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是骈文选本的大量出现。比如李兆洛的《骈体文钞》、王先谦的《骈文类纂》等,将历朝历代的骈文精品汇总于一书;再如吴鼒的《国朝八家四六文钞》、曾燠的《国朝骈体正宗》、王先谦的《十家四六文钞》等,则是专选本朝名家名作。学者选择前代或当代的骈文名篇,汇成一集,本身就是在为骈文张目;另外,他们通过选本的序言、作品点评等多种形式,也可以充分发表对骈文创作中各个环节的理论见解。

其次,清代的骈文理论专著也非常可观。宋代学者开始用随笔或札记的形式对骈文发表评论,把这些评论汇集在一起,一般都称之为“四六话”。清代学者继承了这种传统的形式,虽然未必都叫“四六话”,性质上却没有什么差别。比如陈维崧有《四六金针》、彭元瑞有《宋四六话》、孙德谦有《六朝丽指》、孙梅有《四六丛话》等。

很多清代学者有意抬高骈文的地位。唐宋古文运动以后,古文成了文章正宗,苏轼曾经说,韩愈的古文具有“文起八代之衰”的功劳,在古文家眼里,骈文就是“八代之衰”的代表。但毕竟“物极则反”,古文也有盛极而衰的时候。大概是因为元、明以来的古文总是离不开程朱理学思想的束缚,总是喜欢空谈儒家义理和心性,没能在唐宋古文的基础上取得进步,所以逐渐丧失了吸引力,清代的文人学者转而又对形式华美的骈文发生了兴趣,满心要替骈文再次夺取文坛上的正统地位。清代中期的朴学家李兆洛和阮元,在这方面最为积极踊跃。李兆洛编选了《骈体文钞》,是要继承南朝萧统等人编纂《文选》的传统,扩大选择的范围和数量,目的就是同桐城派古文家姚鼐所编选的古文选本《古文辞类纂》相对抗,甚至取而代之。李兆洛给他的这本书写了一篇长序,阐发《周易》中阴阳、奇偶相互为用的道理,在调和奇、偶的同时,把骈偶作为侧重点。后来的事实证明,李兆洛达到了他的目的,《骈体文钞》和《古文辞类纂》一样,都对文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二十一世纪最初的几年里,上海古籍出版社几乎同时把两部书都给予再版,就足以说明两书直到今天还各自有其价值,还在共同发挥着作用。李兆洛之后,又有阮元更坚定地为骈文鼓吹,为骈文争正统,要数阮元的呼声最高。阮元写过《文言说》、《书梁昭明太子文选序后》、《与友人论古文书》、《四六丛话序》、《学海堂文笔对策》等一系列文章,大抵也是把《周易》作为理论根据,认为文章必得有韵,文章必得对偶,这才是“文”的本质特点。阮元的这些文章虽然理直气壮,却也不免把“文”的范围限制得过于狭窄了。历史上有那么多抒情写景的名篇,既不押韵,也不对偶,如果不算“文”,就未免有些说不过去。但是阮元政治地位高,又是学界名流,拥有众多的门生弟子,一呼百应,一时之间的声势似乎也不在桐城派之下。

纵观魏晋南北朝到清代之前的中国文坛,散文、骈文总是在此消彼长的形势中向前发展,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到了清代,似乎就变成了东风、西风同时吹,骈文、散文各有一套,都在发展,这或许是清代文章的一个特点,应当说也是个优点。

我们把顺治、康熙时代算做前期,雍正、乾隆、嘉庆算做中期,道光以后算做后期,无论哪个时期,都可以说是骈文名家、名作辈出。毛奇龄、胡天游、陈维崧、吴绮是清初名家;邵齐焘、孔广森、汪中、洪亮吉、孙星衍、袁枚、杨芳灿、吴锡麒、彭元瑞、彭兆荪代表了中期创作的最高成就;王闿运、李详、孙德谦、钱振伦、张之洞、李慈铭等人则是后期名家的杰出代表。这些作家学习、效法的对象有所不同,在艺术风格上自然也就形成了不同的流派。毛奇龄、邵齐焘、汪中、洪亮吉、王闿运等作家学习六朝骈文,六朝是骈文刚刚趋于成熟的时代,风格比较高古,他们的作品也有这种特色。吴绮、陈维崧、袁枚、吴锡麒、钱振伦等人把唐代骈文作为效法对象,其中吴绮、钱振伦又专门学习李商隐。唐代骈文较之六朝骈文,对偶、声律规则更加严格,形式越发整齐,多少还有些板滞,这些作家大抵能够取长补短,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再如彭元瑞、张之洞专门学习宋人四六,宋代骈文汲取了古文的长处,句子大体上对仗,却比较明白显豁,没有前代骈文那么刻板,不过主要用于奏疏等行政公文。六朝派的骈文作家崇尚高古的趣味,在他们看来,唐代骈文已经不足取法,宋代骈文就更不在话下了。如果从年代上看,清代中期的骈文成就算得上最高,这个时期的作家从数量上看也比较多,创作氛围显得最热闹。

说实在的,由于形式上的特殊要求,一般的骈文的确比较难读。我们这里不对清代骈文作家作过多的介绍,只给大家推荐一位堪称翘楚的人物——汪中。了解了汪中骈文的成就,清代骈文的精华也就领略了大半。

汪中(1745—1794),字容甫,江都人。他与绝大多数清代学者不同,出身贫苦,通过苦学而成为走在时代前列的大学者。他七岁死了父亲,母亲在缝衣店干活来维持家人的生计。因为贫穷,汪中没有机会上学,就跑到书铺里去给人家当学徒,借着帮人家卖书的机会,刻苦自学,遍读经史百家。好在汪中天资很高,有过目不忘的本领,所以虽然小时候没有受过正规的学堂教育,靠着在书铺里日积月累,竟也打下了扎实的学问基础。

二十岁的时候,汪中补了诸生,到扬州安定书院进修。当时安定书院的主讲是大学者杭世骏,他对汪中的人品、学问和文章都极为赞赏,但汪中因为同年迈的母亲相依为命,并不愿意离开家乡扬州进京考试,所以一生都没有取得功名。扬州虽然地方不大,却是清代的文化重镇,这里相继出现过一大批造诣精深的一流学者,比如王念孙、王引之、焦循、阮元、刘文淇等,长期以来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学术风格,既不同于吴派学者的默守,也不同于皖派学者的专精,而是追求会通,以宽广的胸襟气度和学术视野为后人所称道,被称为“扬州学派”。汪中虽然早年没有离开过扬州,学问和视野却没有受到限制,大概主要得益于扬州浓厚的人文环境的滋养。

在清代,没有科场功名的人很难正式进入官场。可当时的行业远没有现在那么多,除了官场以外,文人没有多少出路,于是汪中就去给官员做幕僚。有学问而没功名,本来就是一种很压抑的事,汪中不仅有学问,还有才气、有性情,可偏偏只能给权贵做幕僚,不能施展自己的抱负不说,还要仰人鼻息、看人脸色,写文章也要用人家的口气,这又是一层压抑。平庸愚钝之人倒还罢了,有才情的人在重压之下往往都会产生出一种强烈的不平之气,难免要发发牢骚,要骂人。汪中大概比较喜欢发牢骚,喜欢当众骂人,所以得了“狂傲”的名声。学者卢文弨算是能够理解汪中的人,他说大家都说汪中狂,实际上他并不狂,意思是说汪中内心的痛苦并没有被世人所理解。

汪中历来被文学史家推为清代骈文家里的第一人。首先是因为文章风格高古渊雅,这是学问深厚的表现;其次,汪中的文章还充溢着一股不平之气,在其他清代学者的文章里面极少见到,这大抵是由他的坎坷遭际造成的。韩愈在《送孟东野序》中说“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汪中骈文中的不平之鸣,在众多清代文章家中显得特别耀眼。比如乾隆五十一年(1786),汪中四十三岁的时候,他写过一篇《自序》,诉说自己大半生的不幸遭遇,其中的郁郁不平之感,跃然纸上,感人至深。

南朝梁代的刘孝标也写过一篇《自序》,他把自己同东汉时代的冯衍相比,说是相同之处有三,不同之处有四。所谓三个相同点,一是高风亮节,二是生不逢时,三是家有悍妇。四个不同点是什么呢?第一,冯衍位高权重,自己却穷愁潦倒;第二,冯衍膝下有子,自己却没有子嗣,孤苦伶仃;第三,冯衍老当益壮,自己却年老体衰,如同风中残烛;第四,冯衍虽死,名声不朽,自己一旦亡故,则声尘寂寞,不会再有人知道。汪中的《自序》,也袭用了刘孝标的手法,不直接叙述生平,而是处处同刘孝标相比,从对比中显示自己的不幸之深。刘孝标之于冯衍,有三同四异,汪中之于刘孝标,则有四同五异,悲苦自然比刘孝标更进一层。正是因为文章所抒发的是一种不平和抑郁之气,所以文笔也显得挺拔、飞动,一气贯穿,毫无板滞之感。比如文中写他与刘孝标的不同之处云:

孝标生自将家,期功以上,参朝列者十有余人;兄典方州,余光在壁。余衰宗零替,顾影无俦。白屋藜羹,馈而不祭。此一异也。

孝标倦游梁楚,两事英王。作赋章华之宫,置酒睢阳之苑。白璧黄金,尊为上客。虽车耳未生,而长裾屡曳。余簪笔佣书,倡优同畜。百里之长,再命之士,苞苴礼绝,问讯不通。此二异也。

孝标高蹈东阳,端居遗世,鸿冥蝉蜕,物外天全。余卑栖尘俗,降志辱身。乞食饿鸱之余,寄命东陵之上。生重义轻,望实交陨。此三异也。

孝标身沦道显,藉甚当时。高斋学士之选,安成《类苑》之编,国门可悬,都人争写。余著书五车,数穷覆瓿。长卿恨不同时,子云见知后世。昔闻其语,今无其事。此四异也。

孝标履道贞吉,不干世议。余天谗司命,赤口烧城。笑齿啼颜,尽成罪状。跬步才蹈,荆棘已生。此五异也。

汪中的骈文,不限于效法一朝一代,而是广收博采前代骈文的艺术精髓,在这个基础上形成自己独特的个性色彩。学者刘台拱说汪中骈文能够“钩贯经史,熔铸汉唐,宏丽渊雅,卓然自成一家”,这个评价是很恰切的。汪中有一篇《哀盐船文》,称得上是清代骈文的压卷之作。乾隆三十五年(1770)十二月十九日夜,江苏仪征沙漫洲港口停泊的盐船突然发生火灾,烟尘涨天,呼号动地,一夜之间,火灾毁坏船只一百三十艘,烧死、溺死一千四百多人。汪中把事故的惨状在这篇骈文里给予了真切、动人的表现。文中写道:

倏阳焰之腾高,鼓腥风而一吷;洎埃雾之重开,遂声销而形灭。齐千命而一瞬,指人世以长诀。发冤气之焄蒿,合游氛而障日。行当午而迷方,扬沙砾之嫖疾。衣缯败絮,墨查炭屑,浮江而下,至于海不绝。亦有没者善游,操舟若神,死丧之威,从井有仁,旋入雷渊,并为波臣。又或择音无门,投身急濑,知蹈水之必濡,犹入险而思济。挟惊浪以雷奔,势若济而终坠。逃灼烂之须臾,乃同归乎死地。

同类推荐
  • 荒野的狐灯

    荒野的狐灯

    重新演绎了袁枚的著名鬼怪笔记小说《子不语》里的精彩故事。一个死人千里赴约,去向同窗好友交代身后之事,执念不舍,一直到化作了一具僵尸,作势扑人!一个青年爱上了一个姑娘,染红了她的长发,却看见圣庙门前的一个赑屃头上猩红耀目,一个仙女思凡,对一个卖鸡的农夫暗生情愫,在城门口拦住他,说:你卖掉鸡会得钱八千四百文,一个书生去深山里寻死,却不期遇见了已死的相好——一个妓女。而旧相好再不肯跟他缱绻,说:我已经是仙女了。这是一场场人与鬼之间的缱绻缠绵。它惊骇诡异,曲折动人,描摹出了一切魑魅魍魉最本色的一面。它让我们突然惊觉,有些鬼怪,竟然如此可爱!《子不语》,又名《新齐谐》,中国历史上最伟人的志怪小说之一。
  • 夕阳残照(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夕阳残照(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季羡林人生智慧全集

    季羡林人生智慧全集

    从季老丰富的阅历中抽取那些最能体现其锋芒、感情与人生转折的片段,加以淳朴、本色而富有敬意的点评,编织成一本智慧的集锦,希望可以通过本书继承先生的学识,发扬先生的学风,秉承先生的遗志,广大先生的精神。
  • 民族灵魂的重铸

    民族灵魂的重铸

    本文不同意用西方现代“无主潮”的多元化状态来简单类比当代中国文学特定的多元化现象,同时认为,人道主义作为普泛的哲学思潮由于缺乏“中介”及其它原因不宜视为文学主潮;现实主义不论在方法的狭义上或者精神的广义上,也不宜涵盖日益复杂的文学现象。本文从文学的“人学”根本特性出发,把新时期文学主潮概括为:对民族灵魂的发现与重铸。。认为这是中国历史、中国社会、中国文学发展到今天的一个必然涌流,它并非人为的规范,而是人的自觉(中华民族自我意识的新觉醒)与文的自觉(当代文学摆脱依附性重建独立性格)的交汇的自然现象
  • 偶然草:石评梅作品精选

    偶然草:石评梅作品精选

    本书是感悟文学大师经典,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本套图书格调高雅,知识丰富,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权威性和系统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热门推荐
  • 朝元

    朝元

    上古年间,荒兽自天域降临,染血亿万禽兽鱼虫,以至禽凶残,兽嗜血,虫诡毒,鱼阴邪。有那怪岭上的千万蛟鼠,所过境土,生灵不存。有那水桶粗的金背蜈蚣,吞吸云雾,爱吃人畜。更有深湖中的如龙巨蟒,张口便吞下一座郡镇。……生在如此世间,小少年为护亲友,为争天命,踏入武道修途。从此争来神秘人书,争来万古传承;更争来那道门小和尚做兄弟,佛门小妖女做媳妇儿;再有活了亿万年的小乌龟喜欢搞一票就跑,贪食的小蚕龙最爱吞一肚子宝…………煌煌一生,终得万仙朝元,一切便从这里开始……
  • 一学就会煲靓汤

    一学就会煲靓汤

    《一学就会煲靓汤》精选了近百种靓汤的制作方法,操作方便,内容实用,制作简单,一学就会,是居家过日子的上选读本。包括豆苗浓汤;南瓜杏仁汤;冬荷瘦肉汤;玉米汁鲫鱼汤;天香瘦肉汤;西瓜皮竹笋鲤鱼汤;野葛菜生鱼汤;参芪泥鳅汤;扁豆田鸡汤;鸡血藤煲乌蛇汤;茯苓乌蛇黄瓜汤;麦冬阿胶羊肺汤;等等。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红尘第一皇妃

    红尘第一皇妃

    淹死的都是会水的,果然不错,一次游泳竟然淹死灵魂到了异时空,好吧,看在这身体是公主的份上就勉强接受了,可是为啥是个落难公主,落难公主也就算了,咱不计较,可为啥在青楼呢?算啦,好死不如赖活。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总裁真正坏

    总裁真正坏

    这是一个都市小白领被腹黑大老板吭蒙拐骗欺负泪花后终于修成正果滴有爱、有船、有巴掌滴办公室纯蠢爱情故事。……小白领——太骄傲。“阎立煌,我不喜欢你,我很讨厌你。”这个男人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她明白拒绝了他五根手指头那么多了,他竟然还假借职位便利,对她实施各种腹黑无耻的*骚扰——抓小手,揽小腰,偷偷亲。还故意掉进粪坑,让她美女求救英雄,好趁机*诱。更甚者在屡战屡败之后,恼羞成怒,对她威副利诱,霸王强攻!!!“阎立煌,我告诉你,我绝对不会跟人谈办公室恋情。”“事实上,我工作的一大原则也是绝不与女同事发生任何爱昧关系。”谁知道这斯文痞子没几天就把办公室的隔墙给凿穿了。“莹莹,咱哲人说得好:近水楼台先得月!”那晚,他竟真为她飞越2千公里,仿佛屠龙勇士,救她出痛苦魔掌,还帮她灭掉了那对渣男贱女。……大总裁——真正黑!!!“丁小姐,你比我想像的,更可爱。”“阎先生,现实总比想像残酷。”“莹莹,还有什么,比被缠棉一掖的眷侣天亮就抛弃,更残酷?”这个小女子面若冰霜,却分明内心如火,一次勾挑引诱,二次欲擒故纵,三次煽风点火,他已经乐在其中。“阎立煌,我已经有喜欢的人了。”偏偏胆小的莹火虫就喜欢没事儿找抽,一个前度不够,竟然还弄来一堆相亲。在他悔不当初的一场伤筋恸骨的“大战”后,他再也忍无可忍。“丁莹,你再敢给我红杏出墙,信不信我,立马移栽!!!”移回自家后院,百亩田园,我看你还怎么花枝招展,呼蜂引蝶,所有风景,通通咱爷们儿独享!……被时光掩埋的秘密,终是被谁撕开真相?那天,他当着所有人的面,折身,落膝,说:【男人这辈子最大的战役,不是征服世界,而是征服他自己——用整颗心去爱一个女人一辈子。这是一场持久战,不少男人半路就丢盔弃甲另觅他欢。】可是莹莹,我不想再半路丢盔弃甲,你愿意陪我打赢这场,终生战役吗?“阎立煌,这场仗我早就输得一无所有尸骨无存。”在他前跟小蜜爱昧,后跟大明星绯闻,最后还搂着未婚妻跟她说“再见”的那天开始!!!奢侈的钻石婚戒,被狠狠砸落在地。转身的一刹她已泪如雨下。这个世界,可以让我笑的人那么多,可是,能让我哭的男人,却只有你一个。……最美好的爱情,便是历经千帆之后,终于成就我与你【最美的时光】。……这是一个草根女子自爱、自强,自立的故事。也是一个腹黑男从金字塔顶端坠入泥坑落地生花的故事。
  • 通天主宰

    通天主宰

    乱世之中,生死一线,楚鸣身怀镇天宝塔,胸藏癫狂之心,不服命,不屈运,唯有心中一执念,踏足九重天,碾碎万重仙!破败的大地,楚鸣以血为墨,以臂为笔,刻下两个猩红大字——族禁!天上地下,诸神万界。只能留下我的名字——楚鸣!,大千世界,众圣撕天,天地动荡,群雄乱战
  • 域超凡入圣

    域超凡入圣

    步凡,出生在一个传承十万年的大陆守护世家,不平凡的出生带给他的不是莫大的荣耀和崇高的地位,而是那无限巨大的责任。神人大战后留给人们的是一个残破不堪的世界。外魔入侵和内魔蚕食,主角怎样一步步走出困境超凡入圣修炼出“域”之境的真谛。
  • 穿越,第九个王妃

    穿越,第九个王妃

    新书《裴太太,你已婚!》已经开始连载啦。◇◇本书已上市,出版名《第九王妃》。她叫叶无心,是叶氏武馆馆主的女儿,相亲男想亲近她,被她一脚踢成残废,不料遭天遣一命呜呼。穿越后,她是丞相府温柔、端庄、贤淑的大小姐。呸~~那些都是些什么词,她全不认识。☆☆他叫端木孤辰,是楚国最年轻、睿智、残暴的王,战场上的野狼,手握楚国重兵,是为天下人所忌惮。在他的眼里,女人是麻烦的代名词,更是细作的代名词,死了八个老婆他也不在乎。离上一个王妃猝死刚过一个月,皇帝一道圣旨,要他娶第九个老婆。他冷笑,这皇帝真是迫不及待想置他于死地,他倒要看看他这第九个王妃怎么置他于死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