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21000000030

第30章 繁花似锦的中古骈文(2)

李密身世很苦,出生半年,就死了父亲;四岁的时候,他的舅舅就逼着他的母亲改了嫁。在尚未懂事的时候就成了孤儿,这不能不说是人生的一大悲剧。他从小体弱多病,祖母含辛茹苦,一手把他抚养长大,李密对此铭记在心,时刻希望有所报效。等到他出人头地,朝廷也征召他、让他做官的时候,祖母也老病缠身、日薄西山,如同风中残烛了。祖母病势沉重,他想到如果入朝为官,老人家势必无所依靠,只有死路一条,因此宁可同祖母相依为命,委婉拒绝了朝廷的好意。这封信详细叙述了自己的悲苦身世和祖母的种种不易,讲到祖孙相依为命的情形,具有极强的感染力,简直催人泪下。过去甚至有人说,读《陈情表》而不流泪,就不是孝子。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童;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褥,臣侍汤药,未曾废离。……臣欲奉诏奔驰,则以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这封信写在西晋初年,已经是骈偶的文体,从头到尾几乎都是对仗的。西晋是散文文体变化比较迅速、明显的时代,从两汉以来,散文中对偶的句子就不断增多,到此时几乎是通篇对仗了,李密的这篇文章是比较有代表性的。而且,先秦两汉的文章用于议论和叙事的比较多,抒情性的文章比较少一些,从三国开始,文章中抒情的笔墨也多了起来,并且情感比较深厚、诚挚,李密是三国、西晋之间的人,他的这篇文章也是这种趋势的反映。这都是文学散文从一般的学术文章中独立出来的标志。

东晋的骈文,沿着西晋骈文的方向继续前进,文学的色彩继续增强,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写景成分的增加,另外还善于在写景中融入作者的真情实感。

王羲之(303—379),字逸少,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他是我国历史上首屈一指的大书法家,对字体变革作出了了不起的贡献,被后人尊称为“书圣”。

琅琊王氏是两晋时期一流的高门士族,王羲之就出生在这样一个显赫的家族。西晋末年,朝政大乱,司马氏家族的八个王为了争夺皇权挑起大范围的战争,北方少数民族政权乘中原内乱长驱直入,西晋朝廷终于无法立足,于是渡过长江,跑到建业(今江苏南京)建立了新政权,史称东晋。王羲之的父亲王旷,是晋朝南渡的较早倡议者;伯父王导又是主要策划人,还是过江之后的首任宰辅;王羲之的一个堂伯父王敦手持重兵,镇守在长江中游,随时可以沿江而下,直逼建业。王氏家族的势力遍布中央和地方,皇帝司马睿说话、做事还要尊重王导等人的意见,看王氏家族的脸色,反倒没有独断专行的权力,历史上说当时是“王与马,共天下”。所以王羲之的生活环境极其优越,他本人文化素质也比较高,是王氏子弟中比较出色的一位。

传说当时另外一位士族人物郗鉴,为了结好王家,希望在王氏子弟中挑选一位做自己的女婿,于是派人到王家去考察。王氏家大业大,众多子弟生活优越,如同芝兰玉树,长相出众者不在少数,听说高门大族郗家来选女婿,个个修饰打扮,希望尽力在来使面前好好表现一番。使者考察一番之后,觉得大家都很优秀,唯独有一位少年,若无其事,半躺在床上吃大饼,虽然并没有在使者面前刻意表现自己,就是露着肚皮吃大饼的神态,竟然也显得从容闲雅,气度非凡。使者回去向郗鉴报告在王家看到的情形,郗鉴突然激动地拍掌说:“就这个小伙子做我的女婿最好!”——这个郗鉴相中的好女婿就是王羲之。

历史上把这个故事叫做“东床坦腹”。有人说“坦腹”就是露着肚皮,恐怕有些夸张了,不过“东床快婿”从此就成了好女婿的代称。可见王羲之在修养、气质方面是相当杰出的,后人无不艳羡“魏晋风度”,王羲之当之无愧。其实,他不仅能写一手“飘如浮云,矫若惊龙”的好字,还是一位造诣极高的散文家。大概因为他书法名声太大,反倒把他散文成就的光辉给遮住了。他的《兰亭集序》,号称“天下第一行书”,就是集书法、散文之美于一体的不朽之作。

古人在三月上旬的巳日,要在东流水中洗濯,希望以此祓除不祥,招徕幸运,相沿成俗,后来叫做“修禊”。晋穆帝永和九年(353)的三月初三上巳节,王羲之和好友谢安、谢万、孙绰,以及自己的儿子王凝之、王徽之、王献之等四十多位名士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今浙江绍兴西南约二十五里)集会,除了一般的修禊以外,还要饮酒、谈玄、赋诗,这都是当时士族成员最时尚、最风雅的活动。名士们列坐水滨,将酒杯放在水中让它随波逐流,流到谁面前谁就要作诗一首,否则罚酒三杯。结果最后共作诗三十八首,结为一集。王羲之当时是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是这次集会当然的东道主,负责为诗集作序,这就是《兰亭集序》(图2-8)。序文的开头交代了集会的时间、地点和缘由,并从兰亭周围的山水景色写起: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领(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青山环抱,胜友云集,兰溪静静地流淌,让人心旷神怡。文中摹景抒怀,充满了诗情画意。“仰观”、“俯察”云云,来自当时名士的必读书《周易》。《周易·系辞》说:“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因此序文开头的部分虽然在写景叙事中洋溢着愉悦祥和的气氛,王羲之却自然而然地把主题引向对生死的思考。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由(犹)今之视昔,悲夫!

庄子主张把生、死等量齐观,认为彭祖活至百岁,同婴儿的夭折没有什么不同。不过一旦真正面对死亡,这些说法不过是故作达观罢了!东晋时代的大名士普遍有一种伤感的情绪。这种伤感并不是因为官场失意或者故国沉沦,而是面对韶华易逝、生命无常的感慨和哀愁。他们热爱山水,是因为陶醉山水可以暂时忘却这种哀愁,还可以在自然的怀抱中体味玄理,获得心灵的慰藉。因此,三十八首兰亭诗都是当时盛行的玄言诗,而且都是用山水来作为谈玄的引子。《兰亭集序》虽然是散文,却采用了诗的结构。玄言诗中孕育着山水诗的胚胎,散文中对山水的关注和描写,在描写山水中抒情,同样是古代骈文的新走向。

从此以后,描写山水、以山水动人的文章就越来越多了。比如齐梁时期陶弘景(452—536)的《答谢中书书》,摹写山水,极其形象、动人: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传说陶弘景天赋异常,十岁得到葛洪所写的《神仙传》,从那以后就昼夜研究,开始抛弃俗事,专门致力于养生,后来就长期隐居在山中修炼。南朝梁代的开国皇帝武帝萧衍同他关系很好,很尊重他,有什么难以决断的国家大事,还要派人到山中去征求他的意见,所以人们都叫他“山中宰相”,可见他并非同俗世完全隔绝往来。大概因为他长期生活在山林当中,对山林之美观察、体会比较细腻、深邃,而且心胸较少受到世俗干扰,所以写出的文章也带着那么一股清澈的灵气。一连十几个四字句,一点不嫌单调,真像是山间美景,让人应接不暇;音调上也没有丝毫刻意之处,高低错落,如同珠落玉盘般清脆;几乎没有典故,随手白描,明白易懂,很容易让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另如南朝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丘迟的《与陈伯之书》、鲍照的《登大雷岸与妹书》等,都是写景抒情的优秀骈文篇章。尤其是《与陈伯之书》,区区一篇骈文,竟然招降了一名大将和八千劲旅,在文章史上尤其引人瞩目。

作者丘迟(464—508),字希范,吴兴乌程(今浙江吴兴)人,曾仕齐、梁。梁武帝萧衍天监四年(505),中军将军临川王萧宏北伐,丘迟做咨议参军,领记室,专门负责起草军中各种文书。陈伯之当时从南齐投降北魏,率领魏军同梁军对抗,丘迟就写了这篇文章,责备伯之投敌的耻辱,同时晓之以大义,并用故国之思和乡土之情来感化他。陈伯之在这封信的感召下,带领属下八千军队归降梁朝。文中写道: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见故国之旗鼓,感平生于畴昔。抚弦登陴,岂不怆悢?所以廉公之思赵将,吴子之泣西河,人之情也,将军独无情哉?

这一段对暮春江南美景的描写让人如同身临其境,特别容易引起对故土的热爱和眷恋。明代张溥说“希范片言,强将投戈”,主要就是指丘迟这些写景抒情、同时最能诱发家国之思的文字说的。

东晋和南朝前期的一部分骈文,还是比较自然的,里面虽说多半句子都是对偶句,但也夹杂着少量的散句,这样交错起来,语气、语调都比较自然顺畅,也不会显得特别单调。这类文章也比较好懂,意思一看就明白,因为它不太使用典故。

南朝后期的骈文就很不一样了,文章中间几乎没有散句,全部都是对偶句,这样读起来会比较单调。但是作者却有意地显示自己在文章形式上所花费的工夫,他一定要让你看到,这文章中的每一句,都是他用心精雕细刻出来的。所以他还要把每一句相邻的字在音调上都区别开,上下句的音调也要两两相对;他还要使用典故,而且每一句都要用典,这样可以让文章变得典雅,显示作者知识的渊博,但是读者如果不知道典故的出处或究竟是什么意思,也就彻底读不懂文章了。徐陵《玉台新咏序》中有一段是这样写的:

至若宠闻长乐,陈后知而不平;画出天仙,阏氏览而遥妒。且如东邻巧笑,来侍寝于更衣;西子微颦,得横陈于甲帐。陪游□娑,骋纤腰于结风;长乐鸳鸯,奏新声于度曲。妆鸣蝉之薄鬓,照堕马之重鬟。反插金钿,横陈宝树。南都石黛,最发双蛾。北地燕脂,偏开两靨。

这种文章今天的读者恐怕很难接受,因为里面句句都用了典故,如果不知道典故的意思,就非得去一部部地翻书查找不可,这样一来,恐怕就根本没人去读了。难道读文章还是繁重的体力活儿吗?对于当时的一般文化人来说,这种文章应该并不难理解,因为里面涉及的典故都在他们的必读书里面,意义一望便知。可是说到底,这文章毕竟还是写得太费力了,读者读起来也太吃力了。回头想想看,它究竟要说什么呢?还真得琢磨半天。文章写到这种程度,虽说表面看上去珠光宝气,终究还是不讨人喜欢,不单我们有意见,古人也要有意见了。从当时起,就有不少人提出批评,说这种文章写得太浮华了,华而不实,没有什么实际的作用,浪费读者的时间和脑筋,还是直来直去、有什么说什么比较好。比如化妆,目的还是为了显示本人的漂亮,胭脂口红涂抹太多,人的本色反倒看不出来了,还显得怪里怪气的,让人生厌。写文章的道理大抵也没什么两样。

三、返璞归真的时代与艺术

骈文艺术在六朝走向成熟,可是同时也已经显示出它的缺陷和不足,主要就是形式和内容的不协调。形式方面畸形发展,内容极度贫乏,针对骈文的批评就多了起来。不过在很长时间内,人们都认为骈文的缺点在于词句太过浮华,并没有什么人认为骈文这种文体有什么不好,更没有人认为用对偶的方式来写文章有什么不对。

南朝梁代的开国皇帝梁武帝在位四十八年,在他执政的前半段时间,社会比较安定,门阀士族受到优待,上层社会贪图安逸,社会风气相当奢侈浮华,贵族一顿饭就要吃掉若干老百姓多年的收入,很多士族子弟涂脂抹粉,身体虚弱,骑不了马,出门就要有人扶持。文学上也过分崇尚华丽柔靡,形式精巧而内容空虚。当时有个学者叫裴子野,他这个人为人正直质朴,对当时的世风、文风极其反感,写了一篇《雕虫论》提出批评,把晋朝过江之后的文风都给骂了,而且骂得很凶。不少现当代的文学史家把裴子野的这篇文章当做反对骈文、提倡古文的言论看待,甚至还认为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先导,这都是不正确的。为什么呢?因为反对文风和反对文体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裴子野说当时的文风如何如何不好,可是他这篇文章用的恰恰就是对仗工整的骈文,你能说他是主张取消骈文的吗?隋朝有个官员叫李谔,曾经给隋文帝上过一篇奏疏,同样对当时的文章风气提出严厉的批评。他的这篇上书同样是漂亮的骈文:

魏之三祖,更尚文词,忽人君之大道,好雕虫之小艺。下之从上,有同影响,竞骋文华,遂成风俗。江左、齐、梁,其弊弥甚,贵贱贤愚,唯务吟咏。遂复遗理存异,寻虚逐微,竞一韵之奇,争一字之巧。连篇累牍,不出月露之形;积案盈箱,唯是风云之状。……以傲诞为清虚,以缘情为勋绩,指儒素为古拙,用词赋为君子。

同类推荐
  • 四种爱

    四种爱

    一本洞彻人心的爱之经典,一部完美解读爱的文学名著!J.K.罗琳最喜爱的作家——英国著名文学家c.s.刘易斯散文作品中最脍炙人口的一本。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是你我能彼此理解、包容和帮助的唯一方式。在本书中,C. S. 刘易斯以丰富的人生经验、睿智的洞察力和厚重绝美的笔力深刻剖析了爱的种种美德与缺欠,开阔了我们的视野,全面挖掘了爱,揭示了爱的真谛。
  • 夜莺与玫瑰

    夜莺与玫瑰

    王尔德记叙的是生命里的美丽与哀愁——平凡生活里的爱,精神世界中的美,以及这两者的毁灭给人的心灵带来的巨大痛苦,突出了神性的救赎与归宿。王尔德不再重复王子与公主幸福地生活一百年的陈词滥调,也不表达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美好愿望,只用一种淡然超脱的口吻来讲述悲剧,借助人物交错的视角与眼光让读者听见渔人长长的叹息,夜莺最后命若游丝的歌声,小矮人哀哀的哭泣和他的心破裂的声音。他以不完美的童话反复叩问生活中处处存在的矛盾与悖论、影射现实社会的困顿与复杂,以曲折的方式展现他对艺术、爱情及人生完美而纯粹的追求。
  • 红楼花影

    红楼花影

    荼蘼是花季最后盛放的花,开到荼 蘼花事了,只剩下这开在遗忘前生的彼岸的花,所以它的花语是最终的美丽。《红楼花影》中爱到荼蘼,没有在生命中最好的年华遇上最好的你,生命 中最灿烂、最繁华、也最刻骨铭心的爱即将失去……
  • 观念的嬗变与文体的演进

    观念的嬗变与文体的演进

    收入这部评论集的四十三篇文章,也是作者的一部文学评论选集。也可以看作是半个世纪以来我从事文学评论活动的一个小结,一个小小的展示。这部文学评论选集,一半选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出版的五部评论集之中,一半则选自二十一世纪以来发表的长长短短的上百篇文学评论。按文章的评论对象和性质,分为四辑:第一辑,是关于文学思潮的论文或某一专题的评论。这方面写得不多,只收入七篇,本书是作者奉献给广大读者的第六部文学评论集;从某种意义上说,聊供参阅;第二辑,是关于文体学研究与文体批评的文字;第三辑,是关于长篇小说的评论;第四辑,是关于报告文学、中短篇小说或青年作家创作活动的评论
  • 春醪集

    春醪集

    本书是才子作家梁遇春珍藏版散文集,收录了《春醪集》和《泪与笑》以及书话、书信,是梁遇春26年短暂年华的丰富结晶。王蒙推荐,国家教育部推荐读物,《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现代中国散文的奇异之作,“中国的兰姆”昙花般的青春絮语。
热门推荐
  • 婚内缠绵

    婚内缠绵

    今天真是个难得的好天气,金黄色的阳光洒满整个皇城,四处都洋溢着早春暖色。十点刚过,一名年轻女子便出现在皇城市中心一家有名的咖啡店门口。她拥有一头乌黑亮丽的长发,身材纤细匀称,凹凸有致,身着一身的亮色系服饰,金色的打底衫,白色外套,修身窄臀的驼色九分裤,颈间坠了一枚湖蓝色的水晶项链,整个人仿佛从慵懒猫冬状态进入了缤纷的春天般。这一身轻熟女的装扮,既靓丽又自信,充满……
  • 回忆停在那一边

    回忆停在那一边

    一场阴谋让在外留学的罗唱晚归国,因为十年前两个阿姨的死,她很讨厌萧恺中,却很喜欢同她一起长大的大哥哥方峻岩。她怀疑萧恺中为夺取她外公的产业而陷害自己,便处处针对萧恺中,想方设法找他的麻烦,甚至还鼓动公司的女明星找机会制造与萧恺中的绯闻,萧恺中一一化解,并且在一天天的相处中,拉近了与罗唱晚的距离。外公的公司遭遇危机,罗唱晚原以为这场危机是她同母异父的妹妹周凯丽一手策划,孰料在幕后操控一切的人竟然是……
  • 极恶夫君

    极恶夫君

    武林至尊、阴天楼楼主、万恶谷的主人夏候司恶因为母亲的抛夫弃子对女人深恶痛绝,却仍需要一名继承大统的子嗣。为此他在众多的女人当中找寻一个“孩子的娘”。她是阴天楼可怜的剑侍——捧着剑像侍候老祖宗一般地位卑微可不代表她就没有脾气在她眼里高高在上的楼主就是一个极恶又可恨的男人,全身一无事处该远离温暖人间他以为一不小心被他种下了种,她就会乖乖的当他“孩子的娘”,成为一头专事生产的母猪吗?哼——门都没有,天下之大,都是她的容身之处,带着腹中的孩子一点也不会孤独大路通天,他们就各走一边,从此分道扬镳吧未来的蓝图一片大好,陆琳琅只是一不小心的忘掉了一小点——她腹中孩子的爹名唤夏候司恶一步错岂非步步皆错?某依新文推荐:《后娘嫁到》: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随喜菩提

    随喜菩提

    “菩提十书”之《随喜菩提》:由生命的苦恼走入佛门是很好的,但闻法欢喜走入佛门,不是更好吗?在痛苦中求悟是很好的,但以喜悦的心求悟不是更好吗?以厌离世间的心走向净土是很好的,但以欢喜净土的心走向极乐世界不是更好吗?本书是“菩提系列”第九部,让我们体验生命的滋润,从“相逢一笑”走向“喜无量心”的世界,欢喜无量地活在人间,走向净土。
  • 极品农家

    极品农家

    斗极品亲戚其乐无穷! 本文讲述一个穿越女逆袭斗极品的重生故事! 一个穿越女没有节操的霸道成功之路!。。。。。。。。。。。。。。。。。。 本文根据菊花茶亲的真实故事改编。 感谢葱娘主编大人,制作的封面~~~万分的感谢!!! 本书的扣扣群,请见作者信息。
  • 二进制虫

    二进制虫

    科学天才异想天开,企图以二进制数据制造填充灵魂的容器,实现人造神计划。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王莽改制

    王莽改制

    王莽为西汉外戚王氏家族的成员,其人谦恭俭让,礼贤下士,在朝野素有威名。西汉末年,社会矛盾空前激化,王莽则被朝野视为能挽危局的不二人选,被看作是“周公在世”。公元9年,王莽代汉建新,建元“始建国”,宣布推行新政,史称“王莽改制”。王莽统治的末期,天下大乱,新莽地皇四年,更始军攻入长安,王莽死于乱军之中。王莽在位共15年,死时69岁,而新朝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短命的朝代之一。《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王莽改制》讲述的就是这段历史。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