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21000000002

第2章 序言(2)

接下来再谈中国散文的发展道路。遥远的商周时代的甲骨卜辞和青铜铭文为其肇端,属初步形成期,就业已约略镌刻了先民们最早的情感波澜与心灵渴求。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是哲理散文的黄金时期,诸子勃兴,涌现出主张各异的众多思想流派,却也造就着缤纷灿丽的不同风格面貌,遂一并凝结成为中国的文化—文学原典,垂范百代。秦至西汉,是中国散文诸体渐趋完备的成熟时期,气势恢弘昂扬、词句华艳夸饰的大赋代表了那一代文学的光辉。另一现象是,从秦及汉魏,于逐渐苏醒而趋强化的自觉意识的推动下,形成了刻意讲求对偶、用典、音调、辞藻而兼纳对称和谐之美和诗歌韵律的骈文;殆到六朝,骈文已独霸文坛,充分体现出那个时代的文章纯美价值取向与艺术风尚。

中唐和北宋中期是中国散文的鼎盛阶段。它以“八大家”为标志,其间韩愈、柳宗元所领导的古文运动以复古为革新在先,鼓吹彻底颠覆骈文,恢复先秦散文明白畅达的传统,振兴儒道;欧阳修、苏轼等则承继光扬于后,更具社会优势也取得更广泛的成就,从此散行文字的“古文”便确定了它再未被动摇的主流地位。明清两代的中国散文仍在变创中继续前行。晚明的“童心”、“真趣”说促发了形式自由、手法多样的小品文风行,它确也最适宜性灵意趣的表露和自我个性的张扬;进入清代后期,近代传媒报章的发达,冲决开士大夫“雅”的观念,使古典散文语言转向大众化、通俗化,终结了两千余年的言文分离状况。时势使然,随后便该是“五四”的白话文运动登场独胜了。

说起中国戏曲,历经千余年的孕育,产生过许多包含戏曲因素的艺术样式,至元杂剧始骤然耸作顶峰,形成高度繁盛的局面。而以语言文字为载体的戏曲文学,就严格意义上,只是为戏曲演出所创作的剧本样式,其出现已经是元杂剧形成后的事情了。所以,在时间上比作为综合艺术表演形式的戏曲要晚许多,而且也仅仅是中国文学史的一个构组部分。至于另外结构部分的诗歌、散文、小说等文体的产生当然也远远早于戏曲文学,但是,戏曲文学却兼纳并取了它们的精华与诸多优长,故其开端便是一个新的文学高峰的展露,同时昭示着俗文学大发展且成长为文学主流的新时代的到来。

元杂剧因以北方音乐曲调歌唱而称名“北曲”,是多民族文化交融互动的产品。当它盛行之际,原生江南本土的用南方音乐曲调演唱的“南戏”也已成熟,元亡后更是蔚然勃兴,后来即演化为“传奇”。明清两代便是戏曲文学的传奇兴盛时期,面貌已与元代迥然各异了。如果说,中国戏曲文学在元代还只是下层失意文士、书会才人们的创作专利,那么,明清的士大夫文人阶层亦有意于此,甚至不少的皇亲贵戚、达官显宦乃及地方官员都多所染指。于是,戏曲由市井民间升堂入室,跻身庙堂艺术行列里;而戏曲文学也呈现出名家名作不同风格、流派的纷彩竞艳、众美汇集的盛况,并归纳出多种理论。总之,中国戏曲文学凭借它非常宏阔多元的视野,表现了十分广泛的题材内容。既有直面现实人生的反映,也有借古讽今的历史故事;又诸如英雄侠义、清官断案、爱情婚姻、伦理道德、世情风俗、神魔鬼怪等,不烦枚举。

关于中国小说,外在形式上就有文言与白话通俗、短篇与长篇之分,包括了神话、寓言、逸事、志怪、传奇、话本、章回等各种类别,可谓繁复纷杂,而且源远流长,经过悠久的历史发展进程,三千余个春秋的洗礼,才逐步走向成熟,造就成那一派辉煌。先秦两汉的漫长时期,只是孕育、萌生并明确了中国古典小说的基本内涵。到了魏晋南北朝,才开始显现出其日益清晰的面貌和特色,初具规模,即含有“志怪”、“志人”二类的笔记小说。唐宋两代是重要的形成、演变时期。一是文言小说中“传奇”的勃兴,唐传奇代表着中国小说的独立文学品格的完成与自身的高度成熟。二是出现在唐说经、俗讲基础上的白话小说,从此两大系统如春兰秋菊,各具不同的风貌情味,分流并驰。宋代白话小说更加通俗化、市民化,而以“话本”为最胜。

明和清代前期进入到中国小说的高潮极盛时期。明代白话小说的长篇章回与短篇皆堪称空前繁荣,前者的标志是作为“四大奇书”的《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金瓶梅》,体现着历史、英雄传奇、神魔、世俗人情等题材类型的小说所可能臻达的最高境界;后者则有“拟话本”的“三言”和“二拍”,显示了这方面的最好成绩。清代前期又是双峰屹立,《红楼梦》突起,高耸出白话小说再也无法超越的极巅,然后便逐渐走向衰落;《聊斋志异》自属文言小说继唐传奇以来的第二个、也是最后一次高潮,或许还更加灿烂多彩。其他再如《儒林外史》,它以众多相对独立的短篇故事连缀而成长篇的特殊结构形式出现,意味着讽刺小说的正式成形。清中期再至晚近,尽管数量繁多、流派纷呈,诸如狭邪、杂家、谴责等品类也间出杰作,然而,都不能解救中国小说日过中天之后业已无可挽转的倾颓走势,这情景恰似黄昏时节犹存的那抹晚霞斜晖,只供聊慰长夜的寂寥落寞而已。

最后言及史传文学。实际上,无论是采用前面诗歌、散文、戏曲文学、小说的传统四分法,抑或按照抒情文学、叙事文学、戏剧文学的三分法,它都不能算做一种同等级的真正独立文体。若以宏通发展的目光去看,史传文学以历史为内涵,表现为文学的形式,是实虚交会,或者说兼纳文史两端于一身,并由文学和历史两方面互融衍生出来的准文体。这样一个跨界的边缘性质文体,竟又同时具载散文与小说的因素特征,而且它只经历了从先秦到魏晋的生长、演进过程,生命轨迹既古老也相对短促。但史传文学的影响非常深远久长,虽然作为准文体的外在形式已经消歇了,但其内在艺术精神却始终活跃、融汇于后世文学的多个体裁样式之中,另有一部分质素则分流到史学里。要之,在从杂文学到纯文学的发展嬗变道路上,史传文学因其文体的特殊性,凸显出由混沌的不自觉而渐至自觉意识苏醒张扬的转化过程,这标本意义是为别种文体所不能取代的。

现在我们将回到史传文学本题上来。商周时期出现的《尚书》记言、《春秋》记事是为其最初萌芽,文学色彩还相当淡薄幼稚。但随之进入了战国的空前繁荣和第一次高潮时期,这以《左传》、《战国策》的面世为标志。史官们虽坚守历史真实,却也不乏丰富的艺术想象力,故而在历史事件的叙述中,注意故事的情节渲染与细节描写;于刻画历史人物时,突出其音容举止等个性化特征。总的说来,史传文学在强调录实求真的原则和现实主义的史学品格的同时,再引入想象、细小处虚构等文学手法,力求生动形象,使理性认知与感性激发并重兼具。史传文学作为经典,一直被后人所借鉴继承。

汉代是史传文学的最后一个辉煌发达时期,主要是产生了高耸极顶的绝唱之作《史记》。它于结构体式上锐意创新,突破先秦史传以事件叙述为中心的编年体格局,而改变为以人物为中心去叙述历史事件,以成熟的纪传体通史形式开辟了新纪元,并且达到高度典型的文学性和历史科学的有机完美统一。其次则是纪传体断代史、“包举一代”的《汉书》,但它已开始显露着消解弱化文学色彩而朝历史学靠拢认同的倾向,而且之后的列朝正史皆沿袭《汉书》的体制。魏晋或可视做史传文学的终结期,尽管还间有杰作面世,然文学与史学分割剥离的趋势渐强愈炽,乃至终成为定局共识,结果是文学走向独立,史学也返原回归,两者歧途而各行其道。从严格意义上说,自此后便不复存在真正的史传文学了。只不过其余波犹未消歇,如杂传散传文学随之继兴,皆沾溉浸润着史传文学的艺术传统和美学理想;至于在散文、戏曲文学、小说诸文体的成长演进过程中,更一直起伏流贯着它的形影精神。

通过前面的述论,我们基本上沿循时间的脉络,以纵向俯瞰的角度,极简约地描画出了中国文学巍峨大厦的结构图卷与整体轮廓,并特别提示了那些最重要的梁架节柱——而这恰正是它辉煌光彩形象的支撑和根本。其实,放大些来看,本书又何尝不如此?换个说法,因为主流的腾涌喧荡,才导引注定了中国文学长河的指向走势和壮观景况。另一方面,相关的梁架节柱或主流,也时时给人开启一扇扇窗口与新视点,从这里可以饱览各样艳丽缤纷的美好风光,触发起您继续详细了解、深入探索的兴味。那么,我们也许就会不再因为这幅素描图卷的粗枝大叶、浅尝辄止而感觉遗憾抱歉了。

二○○六年岁末

于济南玉函山房

同类推荐
  • 流水落花一瞥中

    流水落花一瞥中

    石评梅是一位诗人,她的短短的一生,如诗人所咏,也只是首诗,一首完满了飘鸿的绝望底哀啼底佳章。
  • 丰子恺散文精选

    丰子恺散文精选

    小读者们,相信你们对丰子恺的漫画都不会陌生吧。他的漫画往往用简单的线条勾勒出生动传神的人物形象,而且内涵丰富的意蕴,让人在会心一笑之余又忍不住思绪万千。在中国二十世纪的画坛上独树一帜。《丰子恺画集代自序》中作家自己曾写道:“最喜小中能见大,还求弦外有余音。”这可以说是丰子恺一以贯之的创作理想,不仅体现在其漫画创作上,在他的文学实践上;也是如此。
  • 解放太原(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解放太原(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本书以纪实手法纪录了1949年4月20日零点,我军正式向太原城外发起总攻。首战汾河西,巧取卧虎山,强占双塔寺,激战小北门。攻入太原城奇袭鼓楼,浴血巷战直插敌人老巢。阎锡山金蝉脱壳先走一步,戴炳南,孙楚等被俘虏……
  • 阿来:空山3

    阿来:空山3

    藏族青年拉加泽里为改变贫弱状况,放弃学业和爱情,走上伐树倒卖木材的道路。聪明的藏族青年游走在致富的玄机里,金钱使机村人陷入疯狂,在价值观混乱的年代,对与错困惑着新一代机村人。繁华小镇云雾般消散,信念,恩仇,斗争,疑惑,一如斯人远去,苍山已老,人何以堪。
  • 张中行散文:人物卷

    张中行散文:人物卷

    张中行以他独有的思想家的头脑,哲学家的智慧,国学大师的底蕴去勾勒人物,带有一种“史”的眼光,简单几笔就写出了人物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品格,勾魂摄魄。
热门推荐
  • 诛天圣王

    诛天圣王

    幻灵谷一名普通弟子,却无意中闯入另一个世界,他被人利用,身陷囹圄。他为了生存!修习上古奇术,盗取神兵盘古斧,刑天戈。云游四大陆地,解封真灵传承,唤醒四大灵兽,修灵身,战神族……谁说小子不猖狂?上诛苍天下诛王!
  • 心灵韵律

    心灵韵律

    作为人生的追求者,茫茫人海,关键在于找到属于自己的名家导师,关键在于找到鼓舞自己的名言警句,当然,最关键的是在这些金玉良言的指导下付诸切实的行动。为此,我们荟萃了古今中外的名家巨人,其中有科技精英、文坛泰斗、艺术巨匠、政治领袖、军事将帅、思想圣哲、财富巨商、体坛英豪、影视名人、探索英雄等,汇编了这套《世界名人名言金典》。这些名言金句句句经典,字字珠玑,精辟睿智,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和精神的力量,具有很强的鼓舞性、哲理性和启迪性。具有成功心理暗示和潜在力量开发的功能,不仅可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还能增进自律的能力。
  • 诗神远游:中国如何改变了美国现代诗

    诗神远游:中国如何改变了美国现代诗

    《诗神远游:中国如何改变了美国现代诗》作者在二十年来的教学研究中,不断收集材料,全力重写,把考察时段上溯十九世纪,下及当代,细绘出“未来—变化—变后之变”三阶段大场面,并且以这个大规模考察作背景,作出令人信服的分析:中国的诗学,哲学,宗教,是美国诗现代转型过程中的关键影响。
  • 杀手妃:妖孽殿下别太坏

    杀手妃:妖孽殿下别太坏

    21世纪,残忍、冷漠的杀手,水若影,一朝穿越,成了有名的灵术废柴,廉初歌。他说,廉初歌我不怕你堕魔,我只怕你为神。若你堕魔,记得我把我一并带走。他一袭红衣,风华绝代,睥睨天下的皇者之气,却不想最后竟然爱上了自己游戏中的人物……狗血版文案:她为了他斩了三千青丝,断了三生石。他为了她,一夜间白了青丝,白了睫眉,他要用血红的曼珠沙华铺成一条血路,他要让她目之所及,皆是亡灵之渡……(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好父母改变孩子一生的60种激励法

    好父母改变孩子一生的60种激励法

    激励足以供孩子享用一生,它是成功教育的灵魂。因此,请多给孩子一些激励,努力挖掘孩子的闪光点,让孩子充分树立信心,自信地走好人生的每一步。有了父母的激励,孩子将不畏艰险,战胜前进路上的困难,最终摘取丰硕的果实,迈入成功的殿堂。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韩非与法家思想

    韩非与法家思想

    这本《韩非与法家思想》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该书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沐阳语丝

    沐阳语丝

    《沐阳语丝》包换小米粒历险记、贪婪的指针、泡泡的世界、一半鸡、小鱼鲮鲮历险记、猫鼠大战、玫瑰花精灵、三国手指、我最喜欢的一棵大树、荷花、假如我是魔法师、蚂蚁世界的非凡旅行等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