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19400000010

第10章 人生最大的艺术 衣食父母

防备的问题,是国家的重要大事。

粮食,是国家的宝贝;

武器,是国家的利爪;

城池,是国家自卫的依托。

这三者是国家必须具备的。

贮存和种植的粮食不够吃,大臣不能胜任国政,赏赐不能使人高兴,诛罚不能使人震慑,这是国家的大祸患。

——《墨子·七患》语译

1.善待农民

粮食,生命之树的水土。农民,我们的衣食父母。

平民百姓和王公大臣在这一点上得到了平等:都要吃五谷杂粮。

这个道理简单得过了头,所以常常被人遗忘。吃饱饭时忘记了灾年以凉水充饥,混上了一官半职就忘记了粮食是农民种出来的。

为全社会提供粮食的人,是社会底层的人,往往又是没有粮食吃的人,这真是对人类社会极大的讽刺。

有史以来,恭顺善良的中国农民屡次暴动,实在是饿极了的缘故。历代帝王,把他们推上宝座的是农民,赶他们下台的还是这些农民。

因而,为政之道在于善待农民。农民耕种田地,收谷打粮,上缴国家。倘若国家不能把农民应得的那一份报酬如数交给农民,写一张白条子先欠着,几时有了几时还,这叫农民拿什么称盐打油,养家口?这叫他们怎么能安心播种耕耘呢?

有的地方农民没日没夜地干上一年,到头来还欠着政府一屁股债,真不知理从何来。墨子在两千多年前就认清了事情的实质,就此发出了谆谆告诫:

用正常的差役,修治城郭,百姓劳累而不伤;用正常的田赋,征收租税,百姓费力而不苦。百姓所苦的不是这些,而是苦于官府大量搜刮财物。用最高的奖赏,赏赐无功的人;耗尽国库的财宝,去备办车马、衣裘和稀奇的玩物;折磨役卒和奴隶,去修建君王的宫室和观赏玩乐的场所。死了在棺材之外还要作多重的套棺,做很多衣裳。活着的时候修亭台楼榭,死的时候又大修坟墓。百姓由于常年在外劳役而痛不堪言,国库由于君主奢侈而消耗殆尽,君主满足不了享乐,百姓承受不了痛苦。所以国家遭到外敌入侵就会失败,百姓遇到凶饥之灾就活不下去。这就是只求自己享乐,不善待农民的罪过。

2.“吃了吗?”

要说中国人最怕什么?恐怕应该是怕饿。从祖宗先人开始,直到我们这些不肖的子孙,对“饿”一直有着异常深刻的体验。中国人的各种处世方略、权谋伎俩,大都与“饿”相关。

西方人见面打招呼说:你好!中国人见面打招呼说:吃了吗?“吃了吗”成为最大众化的礼仪,表示对对方的友好、亲近和尊重,实在是饿怕了的表现。

中国人的烹饪技术享誉世界,吃的艺术无与伦比,各地有各地历史悠久的做法与吃法,成为本地民风民俗的重要景观。游览者每到一地,没有不狠狠地吃上一通的。外国人只知道中国人特别爱吃,却不知道中国人经常挨饿。因为时常挨饿,故一味紧吃慢吃、俗吃雅吃、文明的吃野蛮的吃,把玩的吃欣赏的吃,吃由是成为中国人千百年来乐此不疲的一种梦想,一种艺术享受和人生方式。

能够进入吃的境界的,差不多都是富豪官僚,经常挨饿的则尽是黎民百姓。富豪官僚猛吃,黎民百姓就猛饿,愈吃愈饿,愈饿愈吃,构成一种奇妙的景观。

为官之道,以让百姓吃饱为要。倘若饿殍遍野,为官者必自灭。如何才能使百姓吃饱饭呢?

一是明察、了解百姓的疾苦,关心他们的生活。墨子设喻说:现在有背着孩子在井边打水的人,如果孩子跌落到井中,他的母亲必定赶快去把他拉上来。如今碰到灾年而百姓挨饿,道路边上遍是饥民,这种祸患比孩子跌落在井中还严重,更应该仔细明察。

二是与民同甘苦。在灾难面前,为官者不能逍遥在外,而应该共度难关。墨子对此明确具体地指出:

饥荒之年殃及人民时,国君应该撤消鼎食的五分之三,大夫撤消高悬的乐器,士人不再入学,国君上朝的朝服不再新做,对诸侯的宾客、邻国的使节,礼宴不应铺张,撤掉驾车的三匹马中的两匹马,……婢妾不必穿丝织的衣服,以此告诉人民灾难到了。

3.七种祸患

国家的祸患有七种,任何一种都将给国家带来毁灭性的打击。

其一,城池未能修筑,却去修筑宫殿。

城池,乃国家之屏障,宫殿,乃君王之淫窝。贵为一国之主,却不关心百姓痛痒,置江山社稷安危于不顾,一味追求骄奢淫逸的寄生生活,必然祸患无穷。

其二,敌国军队入侵,四方邻国不愿救援。

平日不与人为善,交结朋友,危难之际就无人相助。做人也罢,治国也罢,都是这个道理。

其三,耗尽民力于无用之事,铺张浪费而使国库空虚,赏赐无能的人。

于百姓无用之事,往往就是于君主享乐有用之事。集财力物力于个人身上,国力必然衰颓。长此以往,国将不国。

其四,当官的只求保住俸禄,游学未仕的人只顾结交党类,国君以刑律诛戮臣子,臣子畏惧而不敢直言。

做官的最易犯的毛病就是明哲保身,上去了就不愿下来,为民为公的思想日少,为己为私的思想日多。知识分子不能肩负起天下兴亡的责任,未能给国家大政方针献计献策,只顾结党营私。为官者掌握国家的行政职权,知识者是国家思想智慧的宝库,一旦这二者不力,国家将危在旦夕。

其五,国君自以为神圣聪明而不问政事,自以为国家安定强盛而无防备,四周邻国已在图谋攻打而无对策。

有两种人容易缺乏自知之明。一是资格老、位子高、权力大的人,这种人听惯了阿谀奉承、吹牛拍马的话,时间一长,形成习惯,把属下的别有用心当成果真如此,自以为一贯正确,不了解实际情况。一是自我感觉过于良好的人,明明事情干得很糟,却自以为干得很好,明明别人是在讽刺他,他却高兴得忘乎所以。这两种人都生活在一个假想的世界,在这个美妙的假想世界里自我陶醉。这种人若混到一国之主的位子上,国人必要遭殃。

其六,国君信任的人并不忠,忠于国君的人却不被信任。

这话太值得深思了。中国的官吏史,不异于一部忠奸斗争史,而每每是奸臣占上风,历史上内乱频繁,奸臣当道是重要原因。

其七,家畜和粮食不够吃,大臣对于国事不胜使命,赏赐不能使人高兴,责罚不能使人畏惧。

赏罚是处理世事的一大法宝。运用得妙,可以起到收聚人心、规范行为的作用。倘若赏赐不该赏赐之人,责罚不该责罚之人,则会人心惶乱,行为失衡,以至祸至国家安危。

同类推荐
  • 诗经楚辞鉴赏辞典

    诗经楚辞鉴赏辞典

    在艺术创作经验上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财富。《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反映我国从西周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古代生活,不仅积淀了周代人民的智慧和经验,而且是华夏文明的文学结晶。《楚辞》是战国时流行于楚国的具有浓郁楚文化色彩的一种诗歌体裁。
  • 梦醒与嬗变

    梦醒与嬗变

    百年对中国人来说是一个相当悠远的时间区限,讳言说死,而称“百年之后”,祝愿婚姻久长说“百年好和”。百年是绝大多数中国人活不到的年限,所谓“人生不满百”,“人生七十古来稀”,所以百年也就成了时间久远的代名词。一件事情过了一百年,即使在节奏很慢的古代,也算是有历史的了,而一个事件过了一百年还会让人想起它,仅仅这年限就足以证明这个事件意义不同寻常。时间已经过去了一百年,我们今天的改革的性质与当年的戊戌维新已毫无共同之处,但是,在当年改革者的足迹中,我们仍然可以得到不少教益。比较起来,近代史上任何一个重大事件都没有像戊戌事件那样离我们今天的事业那样近。
  • 诗无邪

    诗无邪

    “诗三百,诗无邪”,《诗经》,一部国学经典,数千年来诵读至今,各种研究和解读亦汗牛充栋。《诗无邪:<诗经>鉴赏、评析与考证》系傅斯年先生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任中山大学教授时,讲授《诗经》的讲义。作者以深厚的史学功底,提出许多新的《诗经》研究方法、理念和观点,是一部系统、全面研究《诗经》的经典之作。
  • 李清照的红楼梦

    李清照的红楼梦

    曹雪芹和自己的家人难道有如此深仇大恨?非要一一揭露自家老底。李清照和《红楼梦》,一个宋一个清,能有什么关系?两者之间的巧合,难道真的只是巧合吗?还历史一个真实的曹雪芹,还世人一部真正的《红楼梦》。
  •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短诗精品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短诗精品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短诗精品》共收录了1901年至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短诗精品80余篇,为所有读者提供一份供学习、欣赏、借鉴的短诗经典之作。该书1995年12月初版,此次为修订后再版。
热门推荐
  • 善待失意,活出诗意

    善待失意,活出诗意

    善待失意,十年磨一剑,方成大器! 活出诗意,悠悠人生路,浪漫栖居!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龙战天下

    龙战天下

    神秘学学士傅天宇来到神秘的世界,获得神秘的传承,肩负着神秘的使命,开启精彩的新生,有歌曰:神龙传承天下霸绝,九火极炎鬼神辟易;独斗乾坤唯我风采,天南地北莫敢争锋;诸般伎俩百般算计,千难万阻唯战而已;战人战天亦战自己,华夏龙威当不可泯。——且看《龙战天下》
  • 豪门弃妇奋斗史

    豪门弃妇奋斗史

    三位有着职业微笑的年轻女孩并排站着,她们每个人手上拿着2套时尚的衣裙。方芹有些诧异,华阳酒店什么时候多了项这么体贴周到的服务。“随便给我一套衣服就好。”方芹想到房间里的凌乱脸上涌出两朵尴尬的红云。“这些衣服早上有位先生已经付过款,小姐还请您全部收下。”甜甜的声音夹杂着羡慕。“衣服我收下,这里没有你们的事情,你们可以走了!”方芹满脸厌恶的看着发出羡慕声音的女孩,因……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繁花落舞

    繁花落舞

    蓦然回首,原来,她从不是他心中的那支舞?那么在他心中,她又是什么呢?--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人生真谛

    人生真谛

    《哲理美文·人生真谛》荟萃了近百年来中外著名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成功家等有关人生的哲理美文,深刻揭示了人生的真正意义,闪烁着思想的光辉,是指引我们人生道路的耀眼航灯。这些名篇佳作在思想性和艺术性方面都代表了世界的最高成就,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深受广大读者喜爱,极具收藏价值。这些作品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供欣赏、学习和研究世界哲理美文的范本,更使我们站到了巨人的肩上,展望未来,不断思索。充实和开创真正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