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17600000040

第40章 趣说演绎——词语也会七十二变(2)

李白有一首诗《嘲鲁儒》:“鲁叟谈五经,白发死章句,问以经济策,茫如坠烟雾。”大意是:鲁地的老头子一开口就谈五经,一辈子只知道死啃经书的章节、句读,如果有人问他们治理国家的方略,他们就像落在烟雾之中,茫茫然,一无所知。“经济策”,既不是管理财经之策,也不是节约之策。《红楼梦》中的贾宝玉痛恨“仕途经济”,也不是说他讨厌同金钱打交道。这里“经济”都是“经世济民”的意思,比现代的“经济”含义要广泛得多,因此古代衡量一个人才能的高低,往往以是否善于“经济”为尺度。

由此可见,“经济”一词发展到现在,与古时相比,词义已发生了改变。

左宗棠巧对曾国藩

清末大臣中有两个赫赫有名的人物,一个是曾国藩,一个是左宗棠。两人都是湖南人,都官居高位,都是湘军首领,而左宗棠又是曾国藩推荐的,但他们在许多方面意见不同。这就导致了他们在历史上有不同的地位,比如,在对外事务上,曾国藩是投降派,左宗棠却是抵抗派,在抗法、抗俄作战中是有功的。

政见的不合,常使曾国藩十分气愤和尴尬。有一次,他差人给左宗棠送去一封信。左宗棠打开一看,是一副对联的上联:

季子敢言高,与吾意见偏相左

左宗棠,字季高,联中将他姓字嵌进,指名道姓地斥责他与曾大人意见相左。左宗棠看了,知道曾国藩是恼羞成怒了,但该坚持的还要坚持,于是,针锋相对地回敬了下联,让来人带回去。下联是:

藩臣徒误国,问伊经济有何曾

联中的“经济”,指经邦济世的治国才略。左宗棠也在联中嵌入“曾国藩”三字,指名道姓地讥讽他不懂经济,误国误民。

“红尘”原来是闹市

生活中,我们常能听到有人发出“看破红尘”的感慨,说把人间的事看透、看明白了,对尘世间已无所眷恋。其中,“红尘”一词,指的是人间俗世之意。

在古代,“红尘”原是指繁华的都市。东汉文学家、史学家班固在《西都赋》有诗云:“阗城溢郭,旁流百尘,红尘四合,烟云相连。”大意是说,热闹喧嚣的地方,人流扬起的尘土(红尘),从四方合拢,充满城池,平民宅子亦被笼罩,尘埃四起,与云联结。南北朝诗人、骈文家徐陵的《洛阳道》有“绿柳三春暗,红尘百戏多”,用以形容都市的繁华热闹。唐代诗人杜牧在《过华清宫绝句》中有“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诗句,描写的是驿站信使不送信,却千里飞骑为杨贵妃送荔枝。这里的“红尘”主要指驿道、闹市街衢的飞尘,也是用来表现都市的繁华。

到了近现代,“红尘”由“繁闹尘市”演变为作“人世间”解,并首先被佛家使用。在佛经中多处出现指凡俗尘世的“红尘”一词。《红楼梦》第一回在释题中说:“原来是无才补天,幻形人世,被那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携入红尘,引登彼岸的一块顽石。”意思就是说,那块石头无才补天,便被“大士”“真人”带到人世间来了。这充满神秘色彩的描写,正是来自佛家的神话故事。

解析看破红尘

我们常认为看破红尘即什么都不想要了,不再眷恋世间,失去了感情,六根清净,所以一个人一旦看破红尘就会出家,而所有出家的人都是看破红尘的人。其实不然,看破红尘的真正意义是知道、明了、体悟世间的实相。佛教认为,看破红尘不是冷漠无情、六亲不认,而是在知性上体悟世间的本质:苦、无常、无我,在情感上不因执著而生起烦恼。

“出轨”最初不指有外遇

“出轨”一词中,“出”是“从里到外、离开、超出”的意思,而“轨”指的是“轨道”。这两个字合在一起,按字面理解,就是“离开了轨道”,“出轨”的本意即为如此。

《礼记·曲礼上》有这么一句:“国中以策彗恤勿驱,尘不出轨。”这大概是“出轨”一词最早的出处。这话是说,车马一进入都城范围,赶车人就不能再用马鞭抽打驱赶马匹了。这个时候,你只能用竹叶笤帚轻轻地碰触马匹,以驱使马匹慢慢往前。与此同时,赶车人也必须让马车沿着旧有的车辙前进,只有这样,路上的尘土才不会飞扬起来,这是保持都城清洁的一种办法。

这里的“出轨”用的是其本意。路上本来就有车辙,这些车辙就像现在的铁轨一样,保证马车在上面自由安全地走动。轨道既然已经存在,那么轨道上的车辆便只能按着轨道或前进或后退,一旦离开了轨道,就很容易翻车。从这一点来说,这轨道和既定的规则、制定的律法有些相像,这些规则不正约束、规范着人们的行为吗?

后来,人们便把“出轨”引申来形容语言和行为脱离了原则,超出了界限。常见的用法是夫妻二人中,若一个有了外遇,对另一人感情上有不忠的行为,则说其“出轨”了。

红杏出墙

人们常用“红杏出墙”来形容妻子有外遇,此语出自宋代叶绍翁《游小园不值》诗:“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杏花和女人联系起来,源于杨贵妃。杨玉环马嵬坡下被赐死后,唐玄宗念念不忘,派人去收敛遗骸,然美人尸骨不再,只有杏花一片。于是杨贵妃就被民间尊为二月杏花花神了。“墙”在古人诗词里也有很多描写,如苏轼的《蝶恋花》:“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陆游的《钗头凤》中也有:“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这里,墙意味着“隔”。墙两头隔着一对相互痴恋的怨男怨女。所以,“墙”是个很暧昧的东西,因而,“红杏出墙”也就有了上面的意思。

什么是“名堂”

生活中,我们形容猜不懂某人的意图时,会说:“搞不懂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不知道他在搞什么名堂!”不过,这里“名堂”原本却是写作“明堂”的。

明堂是上古时候帝王会见诸侯、接见长者的地方。祭天敬祖、封官行政、立学讲课等活动,也都在这里举行。

相传汉武帝有一次登临泰山,看见山上有一处古时明堂遗址,他一时雄心大发,便要在这片遗址上造一座新的明堂,以显示自己的文治武功。可是,明堂的建造方法很早就失传了,文武百官从来没有见过明堂是什么样儿,也就只好作罢。

唐朝武则天时,由于国势强大、经济繁荣,加上武则天本人好大喜功,重建“明堂”的事又提了出来。武则天让大臣各自上书献策,谈谈明堂是什么样的。后来有人写了《黄帝明堂经》三卷献给武则天,上面绘有巍峨的正殿,四面是清水环绕,其中有响履木铺成的复道通到岸上,非常豪华。

武则天看后感到很高兴,准备照此动工。大臣刘允沦怕修造明堂劳民伤财,于国无利,就写了一篇《明堂赋》,讥讽那人不知搞的什么“明堂经”,明堂经里也不知弄的什么“明堂”,纯属子虚乌有、胡说八道!武则天看后明白了刘允沦的一片苦心,就没照着那所谓的“明堂经”去造“明堂”。

不久,这事流传开来,人们就将稀奇古怪、别出心裁的东西称作“搞什么明堂”,慢慢地写成了“名堂”。

风流才子“搞名堂”

明朝的唐寅是个大才子,但他常常弄出一些人们搞不懂的“名堂”。

一天,他到山上去,看到有几个人也在登山,就跟着他们。到山顶上,几个人要做诗,唐寅也想跟着他们做。这些人一看唐寅,见他打扮得像个小叫花子似的,却也眉清目秀,透出一点灵气,就说:“你做一首看看。”唐寅在铺好的宣纸上写了个“一”字就走了。大家笑着把他追回来,他又写了“一上一上”四个字。有人说:“我早看出他不会写诗的。”唐寅说,饮酒之后才能做诗。有人指着酒壶说:“你能做诗,让你喝个够。”唐寅接着写了“又一上”三个字。人们说:“这叫什么诗呀?”唐寅更来劲了,又写了“一上”两个字,把大家笑得前仰后合。

唐寅只当没看见,上前拿起酒壶,一饮而尽,挥笔写成四句诗:

一上一上又一上,一上直到高山上。

举头白云红日低,四海五湖皆一望。

然后署上名字,掷笔而去。大家一看诗句十分惊奇,再一看“唐寅”二字,简直惊得说不出话来。再一找,唐寅早不知到哪里去了。

模具是“模范”本来的意思

“模范”即为榜样。现在,人们一提起“模范”,就会想到那些值得学习的人——模范人物,还有那些值得学习的事——模范事迹。

在我国,早在四千多年前就有了“模范”一词。可那时的“模范”,既不是指人,也不是指事。“模”和“范”是一对同义词,它们本来都与“型”字的意思相同,指的是今天的模具之类的东西。四千多年前,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就有了铸造金属器物的工具,用来冶炼青铜器。其中有两种工具:一种叫“模”,一种叫“范”。“模”是根据实物的样品做的,“范”是根据“模”的样子铸造出来的铸型。人们将冶炼出来的金属溶液注入“范”内,冷却后就成了和“模”一样的金属器物。

随着社会的发展,“模”和“范”渐渐被人们引申为值得学习或仿效的榜样。在《法言·学行》中说,“师者,人之模范也。”《北史·庾信传》中说:“当时后进,竞相模范,每有一文,都下莫不传颂。”从此,“模”和“范”这两个词就合在一起使用,并且和先进连在一起了。

模范县

兴国县是著名的“苏区模范县”。在1927年~1937年十年间的苏维埃运动中,兴国县各项工作都成为全苏区的模范,创造了许许多多的“之最”和“第一”,是影响深远的“苏区干部好作风”的发源地。在1934年1月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次全会上,毛泽东曾亲授红匾“模范兴国”,称赞“兴国的同志创造了第一等的工作”,并提出:“要造成几千个长岗乡,几十个兴国县。”

同类推荐
  • 王学泰自选集:岁月留声

    王学泰自选集:岁月留声

    这里浓缩了中国社会近六十年的风雨变迁,描绘了那个激情年代的人生百态;就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细细品读这些珍贵的独家资料,在流金岁月中慢慢感悟人生,接受时代洗礼!
  • 东宫·西宫(王小波作品)

    东宫·西宫(王小波作品)

    本书包括王小波《他们的世界》——第一本中国男同性恋研究的专著,王小波唯一一部电影剧本《东宫·西宫》和其他四部未竟稿。电影《东宫·西宫》由张元执导,胡军、赵薇、司汗等人主演,电影剧本《东宫·西宫》获阿根廷国际电影节最佳编剧奖,并且入围1997年的戛纳国际电影节。
  • 非常试题大公布

    非常试题大公布

    “更快,更高,更强!”奥林匹克的格言充分表达了奥林匹克不断进取、永不满足的奋斗精神,它已成为人类战胜自我、奋勇向前的精神力量。奥林匹克运动的倡导者顾拜旦说,奥林匹克精神是人类吸收古代传统构筑未来的力量之一,这种力量虽“不足以确保社会和平”,但仍可促进和平;虽“不能更加均衡地为人类分配生产和消费物质必需品的权力”,但仍可促进公平;虽“不能够为青少年提供免费接受智力培训的机会”,但仍可促进教育。和平、公平性、教育性,在他看来就是完整、民主的奥林匹克精神。
  • 珞珈兰台文集

    珞珈兰台文集

    本书收录39篇论文,主要围绕武汉大学的档案工作,展开专题研究。内容涉及到档案馆的基本建设、人员的管理,档案的监督指导工作,档案的安全保管工作,档案的信息化工作以及档案的开发利用工作等。
  • 职业化背景下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

    职业化背景下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

    本书在厘定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概念、阐释我国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职业化背景和时代诉求的基础上,在梳理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发展的历史进程、比较发达国家和地区学生管理工作的探析中,在“扬弃”哲学观的指导下,从组织保障制度、考评激励机制、职业生涯管理等方面探讨我国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的创新与突破。本书成书过程中,正值党的十八大召开,不断加强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才能更好地领会和贯彻十八大精神,为党和国家的教育事业、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做出更大的贡献。因此,本书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充实高等教育领域研究的理论体系,也能为我国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和队伍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和现实参考。
热门推荐
  • 爱的欺负:驯服小老婆

    爱的欺负:驯服小老婆

    他是高高在上的霸道总裁,她是顽强小白领。恶劣的他一向坚持一个原则:爱她就要欺负她。他还打算逼她结婚,据为己有。她愤然“你这魔鬼,强枪民女”,他撇嘴“我怎么可能是魔鬼?因为近亲禁止结婚”
  • 大总裁的出逃妻

    大总裁的出逃妻

    温馨霸宠第二季(本文喜剧)男人,三十如狼,四十如虎。就是在这样危险的年龄段,他遇到了他这一生爱得最痴的女人。他在电梯里强吻她,她走出电梯便收到异样的眼光。他故意在她身上留下欲的痕迹,偷偷的扯出她的上衣,解掉她的内衣纽扣。而她竟然浑然不觉。他巴不得天下人都知道,他们两个有一腿,她生怕被人发现,她和他有丁点关系。即使都上了床,他们还在耍心机。“佑寒,你知道的,我有心脏病,不能剧烈运动。”某人奸笑:“那好,你躺着别动,我来就行。”这还了得,岂不被他吃干抹净。于是房间内传来一阵乒乒乓乓的激烈战斗声。他腹黑,加无赖,动不动还要耍流氓行为。她可以和他云雨,但是隔天就翻脸不认人。他要把他骗回家,骗上床,骗进婚姻的坟墓。她可以做他的情人,做他的女伴,就是不能做他朝夕相处的妻子。因为,他不知道,他其实还有个酷酷的儿子,只是,儿子不认他这个老爹。所以她,不能和他结婚。楚墨寒篇:是个母亲都想要个这样的儿子。他楚佑寒的儿子(养子)被墨寒欺负了,楚佑寒气势汹汹的杀到学校,要求校长严惩“凶手”。于是就有了如下对话:楚佑寒:“你爸呢?”“死了。”墨寒说。“那你妈妈呢?”“跟你这样的人也没有什么好见的。”墨寒说。楚佑寒气的够呛,“跟我道歉!”墨寒抬头,“要我跟你道歉可以,你必须先给我妈妈道歉。”楚佑寒觉得孩子的逻辑大人好难懂。。。。。。得知是自己的亲生儿子时,楚佑寒跟诗情撒娇:“诗情,多给儿子讲一些有关我的正面优点……”“可是儿子认为你是抛妻弃子的恶人。”“告诉他那时候我也有无奈嘛!”柳诗情看着他,“你是挺无赖的。”楚佑寒鬼精灵的问:“你说的这个无赖怎么写的?”“不就写在你的脸上嘛。”……佑寒:“我家儿子挺鬼的嘛!”诗情嗔怪:“还不是像你。”“像我好,像我有媳妇疼!还能从天而降个酷儿子。”徐风华篇章她为报复前夫的无情,为踩到狐狸精,更为了夺回受虐待的儿子,她当了他的情妇,床伴,诱惑他在他家里,楼梯上,车里,旅馆的床上与她云雨。誓死打败狐狸精,夺回儿子的抚养权。袁天辰篇“王晓岚,你也太心黑了吧?如果你没有打定主意要跟我就该十年前提前通知我一声,我这等你都浪费了大半生的光阴,现在人老珠黄,哪里还有人要?”王晓岚:我从来没有说过要跟你结婚的,我只记得我说过我看见你就烦。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开国功臣:徐达

    开国功臣:徐达

    徐达(1332—1385年),字天德,濠州(今安徽凤阳)钟离太平乡人。他出生于一个世代种田的农民家庭,小时曾和朱元璋一起放过牛。元朝末年,他目睹政治黑暗,民不聊生,慨然有“济世之志”。元末农民战争爆发后,在郭子兴起义军中当小军官的朱元璋回乡招兵,他“仗剑往从”,从此开始了戎马倥偬的军事生涯。《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开国功臣:徐达》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明朝开国元勋郭子仪传奇的一生。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在路上

    在路上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重生之腹黑帝妃

    重生之腹黑帝妃

    一代修罗门楼主,杀伐果断。想不到竟然死于自己最为信任的人手里,怨气横生。一朝得以重生在异国。她,纳兰家族嫡系孙女,天生无法修炼斗气,相貌丑陋,在整个京都闻人笑道的笑柄。性格懦弱,在家族里人人欺辱。当她变成了她,那些曾欺她辱她伤她欠她之人一一讨回来。
  • 混蛋青春

    混蛋青春

    好人与混蛋的界限,有的时候真不受控制。 不管是自己的故事,还是别人的故事,都在经历了不同的轨迹之后,走入一个相似的境地,不同的青春,往往有着相似的痕迹。 如果,有一天,你狠狠的骂着或者被骂着的时候,请珍惜那种挣扎的心情,有一天你日薄西山,茫然惶恐的时候,翻出来告诉自己,曾经那样年少轻狂过。 从来就没有一个人,天生就是混蛋。
  • 灰色童话书

    灰色童话书

    《灰色童话书》是一本38篇童话组成的小集子,由著名学者、童话创作人安德鲁·兰编著。收录了著名童话《福图内特斯和他的钱袋》《德希米尔和德希米拉的故事》《不解的魔法》《尤蒂和她的七个哥哥》……那些美丽动人的想像伴随多少人走过他们的童年?那些扬善避恶、催人进取的情节是多少人认识世界的第一步?在这个集子中安德鲁·兰先生将为我们展现他的彩色神奇世界。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