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16200000043

第43章 毛泽东智品妙用古文(3)

1942年,毛泽东到鲁艺作报告。为教育毕业出去的干部不要摆知识分子的架子,自以为是“洋包子”,而瞧不起“土包子”,在讲演中,毛泽东曾惟妙惟肖地引用了柳宗元的《黔之驴》。

毛泽东说:

贵州没有驴驹子,有人运了一匹驴驹子到那里去。它到那里就是外来的洋包子。贵州的老虎个子不大,是个本地的土包子。小老虎看见驴驹子那种庞然大物的样子,很害怕。驴驹子叫了一声,小老虎吓坏了,就逃得远远的。后来过久了一点,小老虎觉得驴驹子也没有什么了不起,就走近它,碰碰它。驴驹子大怒,用脚踢了小老虎一下。小老虎这就看出它到底有什么本事了,说:“原来你不过有这点本事!”结果小老虎就吃掉了这匹驴驹子。

毛泽东还用这个例子来比喻当时的抗日战争形势。他说:

柳宗元曾经描写过的“黔驴之技”,也是一个很好的教训。一个庞然大物的驴子跑进贵州去了,贵州的小老虎见了很有些害怕。但到后来,大驴子还是被小老虎吃掉了。我们八路军新四军是孙行者和小老虎,是很有办法对付这个日本妖精或日本驴子的。目前我们须得变一变,把我们的身体变得小些,但是变得更加扎实些,我们就会变成无敌的了。

毛泽东认为柳宗元是一位唯物主义哲学家,多次谈到了他的哲学著作《天对》。

1963年,毛泽东在杭州有次会议上谈哲学和哲学家时,介绍了柳宗元。他说:

现在我们的大学生学哲学五年,读了很多哲学书。当然有一定的书本知识是必要的。但仅仅靠书本知识,而脱离实践、脱离群众,就能出哲学家?我不信。我国历史上的哲学家如柳宗元,他是文学家,也是唯物论者。他的哲学观点是在现实生活中同不同观点辩论和斗争中逐步形成的。他在任永州司马的十年间,接触贫苦人民并为他们办了许多好事。正是在此期间,他写了《山水游记》等许多文学作品,同时又写了《天说》、《天对》等哲学著作,这是针对韩愈的唯心观点而写的。

1964年8月18日,毛泽东在北戴河与哲学工作者谈话时就说:

柳子厚,出入佛老,唯物主义。但他的《天对》,太短,就那么一点。他的《天对》,从屈原的《天问》产生以来,几千年来只有这一个人做了这么一篇。到现在《天问》没有解释清楚,《天对》讲什么也没说清楚,只知其大意。

1965年6月20日,毛泽东在上海和刘大杰教授谈及柳宗元时,又提出了柳宗元文章的思想性比韩愈的高,不过文章难读一些。屈原写过《天问》,过了一千年才有柳宗元写《天对》,胆子很大。当刘大杰问及能否说柳宗元是唯物主义者时,毛泽东认为柳宗元有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成份。

因为喜爱柳宗元文,当1960年章士钊撰写《柳文指要》时,就得到毛泽东的热情支持:“这个想法好。我也很喜爱柳宗元的文章,是否书稿完成,能先睹为快?”

1965年毛泽东读了章士钊历五年余而完成的《柳文指要》初稿上卷,当即复信,说:“大作收到,义正词严,敬服之至。”

不久,毛泽东又读了章士钊送来的《柳文指要》初稿下部,又写了一信,信中说:

各信及《指要》下部,都已收到,已经读过一遍,还想读一遍。上部也还想再读一遍。另有友人也想读。大问题是唯物史观问题,即主要是阶级斗争问题,但此事不能求之于世界观已经固定之老先生们,故不必改动。嗣后历史学者可能批评你这一点,请你要有精神准备,不怕人家批评。

章士钊接信后,即将《柳文指要》上部再次寄上。毛泽东对《柳文指要》读得非常认真,并提出了修改意见。随后他又转给康生阅读。同年8月,章士钊再次将修改稿呈毛泽东审阅。毛泽东阅后,给康生写了一封信,信中说:

章士钊先生所著《柳文指要》上、下两部,二十二本,约百万言,无事时可续续看去,颇有新义引人入胜之处。大抵扬柳抑韩,翻二王、八司马之冤案,这是不错的。又辟桐城而颂阳湖,讥帖括而尊古义,亦有可取之处。

毛泽东表示同意此书出版。康生本想扣压此书的出版,因见毛泽东支持,只得附和。

1971年,经过章士钊的努力和毛泽东同意,中华书局终于推出了在出版社搁置了五年之久的《柳文指要》。这是“文化大革命”中出版的唯一的一本竖排繁体字的线装书。

《柳文指要》自发轫到付梓出版,毛泽东费了不少心血。他的关注和支持,反映了他一以贯之的对柳宗元的高度肯定。

毛泽东晚年,由于“评法反儒”,更推崇柳宗元。

1974年8月,“批林批孔”进入狂热时期,毛泽东要江青记下他所写的一首《七律·读〈封建论〉呈郭老》,其中有两句说:

熟读唐人封建论,莫从子厚返文王。

此诗句中,毛泽东对柳宗元的政论《封建论》的评价很高。后来《封建论》还由有关部门详作注释,印刷出版了大字本。可以说,在那个特殊年月,在毛泽东的厚爱下,柳宗元一时红遍神州大地。

“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

——毛泽东智品《曾国藩全集》

在湖南第一师范毕业的前一年,1917年8月23日,毛泽东致黎锦熙的长信中写道:

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观其收拾洪杨一役,完满无缺。使以今人易其位,其能如彼之完满乎?

由此可知,曾国藩对青年毛泽东的影响是很大的。

曾国藩是湘乡人。毛泽东的外婆家也在湘乡,他8岁以前一直住在外婆家,16岁时又在湘乡东山高小读了半年书。曾国藩的赫赫声名影响很大。在近代中国人尤其是湖南人中,从权贵政要、志士仁人到青年学子和市井百姓,大多佩服曾国藩,以之为楷模。由于“地缘”关系,青少年毛泽东曾服膺曾国藩是自然而然的了。

曾国藩是个很复杂的人物,有着多种身份。他扑灭太平天国革命是历史的罪人,但同时又是所谓“道德文章冠冕一代”,被封建统治阶级奉为最后一尊的“精神偶像”。从李鸿章、张之洞到袁世凯、蒋介石,无不对之顶礼膜拜,尊为“圣哲”;梁启超、杨昌济以及陈独秀,也都表示过推崇师法,受过其人的种种感染。

据彭大成著《湖湘文化与毛泽东》一书中说:毛泽东“早在湘乡东山学堂读书时,就批读过《曾文正公全集》”。《曾文正公全集》,包括曾国藩的诗文、奏章,以及后来流传甚广的《家书》、《日记》以及《经史百家杂钞》等。

1913年,毛泽东进入湖南一师后,对他影响较大的国文教员袁仲谦和修身课老师杨昌济,都服膺曾国藩。

在毛泽东当时听课的笔记本《讲堂录》中,可以看到他记录《曾文正公家书》、《曾文正公日记》等书的文字。

《讲堂录》中提到的《圣哲画像记》,就是曾国藩在军务倥偬之际干的一件大工程。曾国藩《圣哲画像记》中说:

书籍之浩浩,著述者之众若江海然,非一人之腹所能尽饮也,要在慎择焉而已。余既自度其不逮,乃择古今圣哲三十余人,命儿子纪泽图其遗像,都为一卷,藏之家塾。后嗣有志读书,取足于此,不必广心博鹜,而斯文之传,莫大乎是矣。

文末云:

文周孔孟,班马左庄,葛陆范马,周程朱张,韩柳欧曾,李杜苏黄,许郑杜马,顾秦姚王,三十二人。俎豆馨香,临之在上,质之在旁。

这其中文才与圣德并列,四人一组,曾国藩对每个人的义理、词章、考据、德行、政事、经世、言语、文学诸方面,都分别有所论述,足以反映曾国藩的政治思想和学术思想观。

《圣哲画像记》中谈到的人物,毛泽东在《讲堂录》中多有涉及,看来他是在这一“慎择”主张的提示下,认真注意了这些人物的事迹、功业和文章。

杨昌济在《达化斋日记》(1915年4月5日)中,提到毛泽东,说他出身农家,“而资质俊秀若此,殊为难得。余因以农家多出异材,引曾涤生、梁任公之例以勉之。”

在杨昌济的推动下,毛泽东读了不少曾国藩的文章,兴趣与见解也受其影响。曾国藩推崇笔势雄健,气象峥嵘,议论纵横,意蕴层出的文风,并甚爱读韩愈古文。毛泽东对韩愈文喜欢非常,看来不仅是因为教员袁仲谦的提倡,其中也有曾国藩的影响。

毛泽东在《讲堂录》中直接记有曾国藩的修养“八本”,其中便有“作诗文以声调为本”一项,并谈到“作文有法,……病在气单”。

毛泽东1919年写的《祭母文》,为早年塾师誉为“脱尽凡俗,语句沉着,笔力矫健,至性流露”之作,其中“恺恻慈祥,感动庶汇”两语,即取自曾国藩家书。

1915年6月25日,毛泽东致湘生信中谈到治学方法时再次讲到曾国藩:

于是决定为学之道,先博而后约,先中而后西,先普通而后专门。质之吾兄,以为何如?前者已矣,今日为始。昔吾好独立蹊径,今乃知其非。学校分数奖励之虚荣,尤所鄙弃,今乃知其不是。尝见曾文正家书有云:吾阅性理书时,又好作文章;作文章时,又参以他务,以致百不一成。此言岂非金玉!

毛泽东在这里说的是曾国藩咸丰七年(1857年)十二月十四日《致沅弟》信中的一段话,原文是:

凡人作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我生平坐犯无恒的弊病,实在受害不小。当翰林时,应留心诗字,则好涉猎他书,以纷其志。读性理书时,则杂以诗文各集,以歧其趋。在六部时,又不甚实力讲求公事。在外带兵,又不能竭力专治军事,或读书写字以乱其志意。坐是垂老而百无一成。

这些话,是被青年毛泽东是奉为“金玉”之言的!

曾国藩家书共约1000多封,内容极为广泛,大至经邦纬国,进德为宦,朝政军务,治学修身,小到家庭生计,人际琐事,养生之道……事无巨细,无不涉及。《曾文正公家书》的各种版本,在旧社会便极为流行。毛泽东读过的《曾文正公家书》,系光绪年间传忠书局的木刻本,现在韶山纪念馆尚收藏有该书的第四、六、七、九卷,每卷的扉页上都有毛泽东手书的“润芝珍藏”四字。

曾国藩家书中的一些见解观点,人们可以在毛泽东的《讲堂录》里看到,例如:

治军总须脚踏实地,克勤小物,乃可日起而有功。

精神愈用而愈出,不可因身体素弱过于保惜;智慧愈苦而愈明,不可因境遇偶拂遽而摧沮。

心常用则活,不用则窒;常用则细,不用则粗。

毛泽东是把这些当作格言摘录下来的。年轻时,这些观点给毛泽东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后来到了延安,毛泽东还向一些干部提议阅读《曾文正公家书》,说明对此书的重视。

在《讲堂录》里,毛泽东对曾国藩作过这样的评价:

有办事之人,有传教之人,前如诸葛武侯(诸葛亮)范希文(范仲淹),后如孔孟朱(熹)陆(九渊)王阳明等是也。宋韩范并称,清曾左并称。然韩左办事之人也,范曾办事兼而传教之人也。

在毛泽东看来,范仲淹、曾国藩不仅建立了事功,其文章思想亦是可以为后世取法。

毛泽东对曾国藩编纂的《经史百家杂钞》评价也颇高。1915年9月6日在《致萧子升》信中说:“曾氏《杂钞》其庶几焉。是书上自隆古,下迄清代,尽抡四部精要。”又说:“姚氏《类纂》畸于文,曾书则二者兼之,所以可贵也。”

同类推荐
  • 像他们一样:成长·学习·创新

    像他们一样:成长·学习·创新

    本书以成长、学习、创新为主题,总结了各行各业优秀楷模的杰出事迹,撷取了他们的精彩语录,并结合当下的时代特征及职场定位书写了具有针对性的职场感言。
  • 人畜之间

    人畜之间

    动物为了繁殖后代,只对同类有性要求。让它们对人类的“性趣”,是人类培养出来的。不知这是文明的进步,还是文明的倒退?许多人一一中国人外国人都有,总觉得人民币的坚挺“挺”得有点悬乎。议论最多的是中国产品的出口受到遏制,数额急剧减少。我亲眼见到的是,因为人民币的坚挺,把大量中国人“挺”出了国门,坚挺着下巴和肚子到东南亚去旅游。
  • 沧浪诗咏

    沧浪诗咏

    沧浪诗社和沧浪区有缘,它也是因沧浪亭而得名,而且就在沧浪区辖区内办公。因此一向多情的诗人就对沧浪区特别多了一份关爱。以弘扬旧体诗词为己任的沧浪诗社自1984年成立以来,诗人们就其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写出了大量讴歌沧浪区发展变化、民情风物的诗篇。
  • 在北川的日子里

    在北川的日子里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之前,国人中,有人正为温饱生活打拼;有人正为小康生活忙碌;有人正为个人进步奋斗;有人正为股市下跌惆怅……
  • 郁达夫散文全集

    郁达夫散文全集

    郁达夫散文的思想倾向,确实是表现出了自己的独特的个性,他对于旧中国那种阴暗发霉的生活,充满着一种强烈的愤懑情绪,用一种极端憎恶和彻底决裂的心态,大声疾呼地去痛斥它,揭露它。
热门推荐
  • 领导细节全书

    领导细节全书

    无论时代怎样发展,也无论组织生存的环境如何变化,作为领导行为最基本的原则——“在细节上下功夫”这一行业准则始终不会改变,也不可能改变。  做一个领导者,尤其是一个成功的领导者,比一般人想象的要困难得多:管人管事;要有良好的工作业绩;要展现正确的形象;要运用好权力……如果你选择了领导生涯,就必须了解能够确保自己成功的重要事项。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疑案倒推法训练(青少年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训练集)

    疑案倒推法训练(青少年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训练集)

    当今时代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也是一个头脑竞争的时代;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一个人想要很好地生存,不仅需要付出勤奋,而且还必须具有智慧。随着人才竞争的日趋激烈和高智能化,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只拥有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知识本身并不能告诉我们如何去运用知识,如何去解决问题,如何去创新,而这一切都要靠人的智慧,也就是大脑思维来解决。认真观察周围的人我们也会发现,那些在社会上有所成就的人无不是具有卓越思维能力的人。
  • 现代农业(世界科技百科)

    现代农业(世界科技百科)

    本套青少年科普知识读物综合了中外最新科技的研究成果,具有很强的科学性、知识性、前沿性、可读性和系统性,是青少年了解科技、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高素质、激发探索和启迪智慧的良好科谱读物,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最佳版本。
  • 穿越远古:吾爱未迟

    穿越远古:吾爱未迟

    苏雅穿越到远古,在原始社会努力生存,融入,并找到迟来的爱,恬淡温馨的原始文。文笔手法不好之处,见谅。每天晚上更新。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公主小妹

    公主小妹

    史上最衰的“穿越”诞生了!各位要穿越的亲,要谨慎!!!!元气小民女林若璇,在经历了灵异的车祸事件之后,发现自己竟变成了200斤的“花痴公主”萧咪咪!这个公主不仅超重超多金,而且凡是帅哥就扑倒…所以,商界四大家族的“王子”总像盯肥肉一样盯着她…
  • 年华烟然

    年华烟然

    《年华烟然》讲述的是一位90后中学生的成长故事。主人公崔敬文一开始只是一个平凡、缺乏自制力的中学生。他和很多学生一样逛网吧、考试作弊,因为成绩退步而进入B班,后通过不断的自我调整逐渐成长为一名精英中学生。高中后的崔敬文过得如鱼得水,参加模拟联合国、接待外国中学生、打篮球、踢足球、学钢琴,最终通过自主招生考入名牌大学。小说重在对90后中学生的生活现状深入描摹,直指90后的内心深处,对中学生的很多困惑提出了哲理性的解答。主人公独特的学习方法、娱乐方法以及对待早恋的态度,值得90后学生借鉴。全书语言幽默机智,文字功底尤其突出,为90后文学难得的佳品。
  • 幸福的秘诀是学会珍惜

    幸福的秘诀是学会珍惜

    《幸福的秘诀是学会珍惜》遇到你真的爱的人时,要努力争取和他相伴一生的机会,因为当他离去时,一切都来不及了。遇到曾经爱过的人时,要用微笑向他感激,因为他是让你更懂爱的人。遇到曾经偷偷喜欢的人时,要祝他幸福,因为你喜欢他时,不,是希望他幸福快乐吗?遇到匆匆离开你生活的人时,要谢谢他曾经陪你走过的路,因为他将是你回忆中精彩的一部分。遇到现在和相伴一生的人,要百分百感谢他爱你。幸福是一种感觉,你感觉到了,便是拥有。因为抓住了,所以拥有着;因为拥有了,所以幸福着;因为幸福了,所以珍惜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