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16200000033

第33章 毛泽东品读古典诗词(5)

这些珍本善本杜诗归还杜甫草堂时,里面多了一些圈点痕迹,可见毛泽东是都翻阅了的,如杨慎批点《杜诗选》中的《至后》、《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白帝城最高楼》、《九日五首》、《暮归》等,都留下了毛泽东的圈点。

杜甫晚年乘船出川,漂泊至湖南,以年老多病之身登上岳阳楼,不禁感慨万端,写下千古吟诵的名篇《登岳阳楼》,描绘洞庭水势浩淼的雄伟气象,寄寓漂泊天涯、孤凄苦寂的沉痛和忧国伤时的情怀。

毛泽东熟读此诗,每遇相关之机,他便想到此诗,十分欣赏地脱口吟诵。

1964年,毛泽东南巡后由湖南返京,火车经过岳阳地段时,暂停岳阳。他与当时的湖南省委书记张平化谈工作时问及岳阳楼的情况,立即想到杜甫的《登岳阳楼》,并索笔默诵手书此诗。这一手书墨迹,已由两位退休老工人刻制雕屏,装嵌在新修的岳阳楼三楼上。

毛泽东手书与原诗有一字之差:“老病有孤舟”书作“老去有孤舟”。

1965年6月20日,毛泽东在上海西郊的一座别墅里接见著名文学史家、复旦大学教授刘大杰。毛泽东问刘大杰是什么地方人,刘用不太重的湖南口间说:“巴陵人。”毛泽东听了,立刻朗声吟诵: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背诵完杜甫的《登岳阳楼》,便就此开始与刘大杰畅谈古典文学。

毛泽东到垂暮之年,对杜诗常读常议,还借用杜诗议论重大事件。

大约是1971年的某天,毛泽东同护士长吴旭君谈到美国总统尼克松时说:“我要请他到北京来,你看怎么样?”

吴旭君想了想,反问道:“跟一个反共老手会谈?您不考虑舆论界对您施加压力?您不考虑自己的形象是否会受到影响?”

毛泽东笑了笑,有点“王顾左右而言他”似的说:“你给我背背杜甫的《前出塞》吧。”吴问:“哪一首?”因杜甫的《前出塞》有九首。

毛泽东先背了一句:“挽弓当挽强”。

吴旭君就接着往下背: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毛泽东听吴旭君背完,接着说:“在保卫边疆,防止入侵之敌时,要挽强弓,用长箭。这是指武器在战争中的重要性,但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这是民间流传的两句极为普通的话。杜甫看出了它的作用,收集起来写在诗中。这两句话表达了一种辩证法的战术思想。我们要打开中美间的僵局,不去找那些大头头,不找能解决问题的人去谈行吗?选择决策人中谁是对手这点很重要。当然,天时、地利、人和都是不可排除的因素。原先中美大使级会谈,马拉松,谈了15年,136次,只摆摆样子。现在是到了亮牌的时候啦!”

年迈的毛泽东一口气讲了这么多,显得精神抖擞,眼睛闪着光,似乎已经将如何打破中美间僵局在心中琢磨透了。

吴旭君听了连连点头,说:“那么说,非找尼克松不行?”

毛泽东说:“把共和党这个最大的反共阻力挖掉,事情就好办了。非找尼克松不可!”

中美关系的历史,真的就按毛泽东的构想向前发展了。

1971年“九一三”事件之后,一天,毛泽东吟诵杜甫的《咏怀古迹五首》之三时,诵读了前四句: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接着,毛泽东将第二句中的“明妃”二字改为“林彪”,将这四句诗的原意全改变了,变成了一首讥讽林彪的诗: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林彪”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林彪出生在湖北省黄冈的一个山村里,他的家在一处名叫回龙山的山脚下。一、二句写林彪的出生地,三、四句写林彪叛逃出北京,摔死在蒙古的温都尔汗大沙漠中。毛泽东这一改,真是巧合无间,妙不可言!

1975年,毛泽东患有严重的眼病白内障,一只眼睛尚剩微弱的光感,一只眼睛做手术后视觉功能恢复尚好。他是个嗜书成癖的人,除了坚持自己阅读书籍外,还常让身边工作人员读书给他听。杜甫诗,是他常叫人读的作品之一。一次,护士孟锦云给他读杜甫的《进艇》:

南京久客耕南亩,北望伤神坐北窗。

昼引老妻乘小艇,晴看稚子浴清江。

俱飞蛱蝶元相逐,并蒂芙蓉本自双。

茗饮蔗浆携所有,瓷罂无谢玉为缸。

孟锦云读到第五句时,不认识“蛱”字,卡住了。毛泽东马上接下来,把后面的四句全背出来了。对于这一首在杜诗中并不是很有名的作品,毛泽东竟然记得如此之熟,可见他平日读杜甫诗实在是下了很深功夫的。

又一次,孟锦云给毛泽东读了杜甫的《赠卫八处士》: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

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

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

昔时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

问答乃未已,驱儿罗酒浆。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

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

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

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这首诗,孟锦云多次给毛泽东读过,她觉得主席特别喜爱这首诗。毛泽东听了后说:“全诗以口语写心中之事,毫无雕琢之工。”语简意明,评得精当。

毛泽东的诗词创作,与杜甫诗也有着很深的渊源关系。他常借用、化用杜诗的词语入自己的诗词。

如《沁园春·长沙》中的“同学少年”取自杜甫《秋兴八首》之三里的“同学少年多不贱”句。“峥嵘岁月稠”,出自杜甫《敬赠郑谏议》中的“旅食岁峥嵘”句;

如《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中的“横扫千军”,出自杜甫《醉歌行》里的“笔阵横扫千人军”句;

如《七律·和柳亚子先生》中的“落花时节读华章”,“落花时节”出自杜甫《江南逢李龟年》里的“落花时节又逢君”句;

如《七律·和周世钊同志》中的“域外鸡虫事可哀”,典出杜甫《缚鸡行》;

如《七律二首·送瘟神》中的“绿水青山枉自多”,后三字用杜甫《征夫》“十室几人在,千山空自多”里的“空自多”语意;

如《七绝·为女民兵题照》中的“飒爽英姿”,活用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里的“英姿飒爽来酣战”句;

如《念奴娇·井冈山》中的“天际悬明月”,化用杜甫《后出塞五首》之二里的诗句“中天悬明月”;

……

这些充分表明,毛泽东对杜诗虽然“不甚喜爱”,但并不妨碍他的熟读活用,他的诗词创作得益杜甫诗也颇多。

“白诗高处在此”

——毛泽东品读白居易诗

白居易是与李白、杜甫齐名的唐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虽然毛泽东曾经说白居易的诗哭哭啼啼,“不愿看”,但从他的圈阅评注记录来看,他对白居易的许多诗篇还是非常欣赏和推崇的,以至于在自己的诗作和谈话中能娴熟自如地化用。

白居易(772~846年),字乐天,晚年居香山,自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后迁居下邽(今陕西渭南)。少年即有诗作,29岁中进士,36岁授翰林学士,先后任校书郎、周至县尉、府试官、江州司马、忠州刺史、中书舍人、秘书监、刑部侍郎、河南尹、太子少傅等。宦海辗转升沉,晚年退居香山,过了18年的隐居生活。生前曾将诗文进行过几次编集,名《白氏文集》,共75卷,收信诗文3800多篇。后有散佚,现存最早的《白氏文集》,是南宋刻本。

白居易是唐朝新乐府诗歌运动的倡导者和杰出代表。他生活在唐朝的中后期,出身于小官僚家庭,早年生活穷困,在战乱中度过长期的流浪生活,目睹了人民的种种苦难,体验到政治上的黑暗和弊端,因此有比较进步的文艺理论,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即文学要反映现实;主张诗、文应“救济人病,裨补时阙”(《与元九书》),“张直气,扶壮心”(《和答诗十首序》),即文学要有战斗性。

毛泽东在一本《注释唐诗三百首》中白居易的《琵琶行》这首诗的天头上,写了这样的批语:

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在天涯。作者与琵琶演奏者有平等心情。白诗高处在此,不在他处。其然岂其然乎?

他还在这首诗的标题上连画三个大圈,在诗中“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句旁,一路密圈。

白居易做谏官时,因触犯了皇帝,被贬为江州司马。《琵琶行》就是他政治上遭受迫害、“谪居卧病浔阳城”时所作。诗中借一个沦落天涯弹琵琶女子的一生遭遇,抒发自己政治上的坎坷挫折,及与之共鸣的思想感情。深刻的同情和理解,使白居易的这首诗散发着异样的光彩,“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是饱浸着诗人血泪的传世绝唱。

毛泽东说白居易与琵琶女“有平等的心情”,并称赞这是“白诗高处”,可谓一语点破这首诗的精髓!诗人白居易是琵琶女的知音,毛泽东是诗人白居易的知音!毛泽东还用八页红线竖格的“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的稿纸,书写了《琵琶行》,从个别相异的字词来看,他是把全诗背诵下来以后书写的。足见毛泽东对此诗的喜爱。

毛泽东在读清代吴景旭的《历代诗话》时,也很注意古人对《琵琶行》中的一些字词和地名的疏解。如《琵琶行》中的“枫叶荻花秋瑟瑟”一句,有人解释“瑟瑟”是形容秋天的萧瑟。《历代诗话》的《瑟瑟》(《历代诗话》庚集)一文中说:“杨升庵曰:枫叶红,荻花白,映秋色碧也。瑟瑟,珍宝名,其色碧,故以瑟瑟影指碧字。”并列举对“瑟瑟”的各种注解:“《博雅》,瑟瑟,碧珠也。《杜阳杂编》,有瑟瑟幕,其色轻明虚薄,无与为比。《唐语林》,卢昂有瑟瑟枕,宪宗估其价曰:至宝无价。《水经注》,水木明瑟。”又举韦庄等人的诗加以论证。毛泽东对此,逐句加了圈点。

毛泽东也很喜欢白居易16岁时写的一首《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对这首诗,毛泽东在四五本诗集中都作了圈画。

毛泽东特别推崇和经常引用的另外一首白居易诗就是其《放言五首》之三: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1939年5月30日毛泽东在延安庆贺模范青年大会上,做了题为《永久奋斗》演讲。演讲中就贴切地引用了这首诗:

要奋斗到死,没有死就还没有达到永久奋斗的目标。从前有一首诗说:“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这在我们的历史学家那里叫做“盖棺论定”,就是说,人到死的时候才能断定他是好是坏。假使周公在那个谣言流传的时候就死了,人家一定会加他一个“奸臣”的头衔,又若王莽在那个谦让卑恭的时候死了,那后世人一定会赞扬他的。不过我们现在不是讲历史,那两个人究竟孰好孰坏,我们不论,然而它说明了人只有到死,才可以论定他的功罪是非。

毛泽东不止一次谈到白居易的这首诗。1972年,在批判林彪阳奉阴违,最终“自我爆炸”的反革命罪行时,毛泽东又引用这首诗的后四句,用以说明:一个人错误的发展是有一定过程的,认识一个人是真革命还是假革命也是有一定过程的。

毛泽东故居里还有一本平装的《白香山集》,毛泽东对这首诗全诗都用红笔画满了着重线。毛泽东喜欢这首诗,是因为它道出了识别一个人的真伪的哲理。

最让毛泽东动情的,恐怕要算白居易的代表作《长恨歌》了。

白居易于唐元和元年(806年)贬往周至(今陕西周至县)任县尉,与友人陈鸿、王质友同游仙游寺。其时距杨贵妃丧生马嵬坡有60年了,而马嵬坡距仙游寺仅60里。他们几个触景生情,谈及唐玄宗李隆基与杨贵妃杨玉环的爱情故事,“相与感叹”。陈鸿有感而作《长恨歌传》,白居易也因此创作了著名的叙事长诗《长恨歌》。

《长恨歌》描写李隆基与杨玉环的爱情故事。全诗840字,内容以安史之乱为界,前部分讽刺揭露李隆基荒淫失政,沉溺于与杨玉环的爱情享乐,揭示了“长恨”的内因;后部分着意刻画马嵬之变后两人“天上人间”的刻骨思念,对爱情悲剧主人公的“长恨”寄予极大同情。

白居易的这种描写当然不符合封建帝王与后妃的关系,以及李杨情感生活的真实面貌,但它却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对男女真挚忠贞的爱情的赞美和肯定,并且高超的艺术手法创造出凄美哀婉的悲剧爱情境界。由于此诗的艺术成就很高,对后代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

对白居易《长恨歌》这一千古传诵的名篇,据有毛泽东批画手迹可考的,他至少读过五遍。直到垂暮之年,患眼疾不能读诗,他还多次要身边工作人员为他读《长恨歌》,并且听得动情落泪。

1975年下半年的某一天,护士孟锦云听到毛泽东吟诵《长恨歌》中的诗句: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

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

孟锦云便说:“您会那么多诗,出口成章,老是文诌诌的,我可听不懂。”

毛泽东说:“这是《长恨歌》里的名句呀,很有名嘛。”

以后,毛泽东又让孟锦云给他读《长恨歌》。当读到最后几句,“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时,孟锦云发现毛泽东已闭着眼睛,似乎陷入了沉思。后来,毛泽东又让孟锦云给他读过几次《长恨歌》。

1975年夏天,一次,芦荻给毛泽东读《长恨歌》,毛泽东听了,说读得没有感情。据张玉凤回忆,主席每次听到《长恨歌》最后两句“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往往落泪。

毛泽东还曾手书过《长恨歌》。这幅手迹共10页大16开宣纸。因为篇幅太长,未写完全诗,从“汉皇重色思倾国”起笔,止于“惊破《霓裳羽衣曲》”,共224字。陕西周至县将其刻碑,并请诗人臧克家题跋,立于《长恨歌》的诞生地仙游寺,成为一道诗书合璧的人文景观。

在毛泽东的诗词创作中,也可以看到白居易《长恨歌》的影响。

毛泽东作于1965年秋的《念奴娇·鸟儿问答》一词写道:

借问君去何方,雀儿答道:有仙山琼阁。

其中的“仙山琼阁”,即出自《长恨歌》:“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取其中的“仙山”、“楼阁”,并将“楼阁”改一字而成“琼阁”。

白居易诗中的“仙山”、“楼阁”句,是对想象中的海上仙境的具体描绘;而毛泽东词中的“仙山琼阁”,则是对现代修正主义者所虚构、鼓吹的“三无世界”(没有武器、没有军队、没有战争的世界)骗局的形象比喻和辛辣讽刺。在信手拈来中赋予白居易诗中词句以全新的意义,显示出毛泽东高超的点化功夫。

“真是‘折戟沉沙’呀”

——毛泽东品读杜牧诗

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应周世钊之请,为长沙岳麓山上的爱晚亭重写了匾额。“爱晚亭”是风华正茂的青年学子毛泽东常和同学聚会谈论国家大事的地方。“爱晚亭”取名,即源自唐代诗人杜牧《山行》七绝的“停车坐爱枫林晚”。

毛泽东年轻时就接触杜牧的诗,到晚年仍能背诵杜牧的很多绝句。

杜牧(803~852年),唐朝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字牧之。太和进士。因不参与朋党,不得重用,长期出任黄州、池州等地刺史。晚年尝居樊川别业,世称“杜樊川”。诗文俱佳,文以《阿房宫赋》著称,诗以七绝最佳,被誉为唐七绝大家。有《樊川文集》。

1929年10月,毛泽东在福建上杭临江楼,在重阳节那天,教贺子珍读诗,特地选了杜牧的一首七律《九日齐山登高》: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壸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同类推荐
  • 人与超人、圣女贞德(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人与超人、圣女贞德(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诺贝尔文学奖,以其人类理想主义的伟大精神,为世界文学提供了永恒的标准。其中所包含的诗、小说、散文、戏剧、哲学、史学等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杰作,流光溢彩,各具特色,全面展现了20世纪世界文学的总体各局。一部部辉煌灿烂的名著,洋洋大观,百川归海,全部汇聚于这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文集之中。全新的译文,真实的获奖内幕,细致生动的作家及作品介绍,既展现了作家的创作轨迹、作品的风格特色,也揭示了文学的内在规律。题材广泛、手法各异,令人在尽情享受艺术魅力的同时,更令人在各种不同的思想境界中获得不同程度的启迪,从而领会人生的真谛。
  • 叙述的乐趣(张石山散文随笔选辑)

    叙述的乐趣(张石山散文随笔选辑)

    始有一部分人富起来,既而沿海特区兴盛发达。屡有号召要提高知识分子地位,只证明着他们的地位不曾提高。于是他们就有机会保持清高,穿起精神的长衫,傲视群小。他们的贫穷贫寒便也与众不同,格外雅致,叫做“清贫”。清贫,以我理解应是一种境界。好比难得糊涂: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砍柴挑水,无非求道。开悟之前做什么?砍柴挑水。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进步到哪儿去了?
  • 寻找英雄

    寻找英雄

    洪常青、阿庆嫂、李侠、严伟才、高老忠、赵虎、张嘎等等著名电影中的英雄人物,早已为人所熟知。文艺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是根据生活中的原型人物创造的。那么,这些英雄人物的原型又是谁呢?他们当年是怎样战斗的?至今尚存的原型人物(也是英雄)生活状况如何?他们的命运如何?这是为大家所关心的。《寻找英雄》作者,经过长期。深入的采访,掌握了许多鲜为人知的第一手资料,并以极大的热情,以生动形象的笔触,向我们叙述了一个又一个激动人心的故事,还附有实地拍摄的原型照片,让读者一睹英雄的风采,从中获得裨益和启迪。
  • 我和端端

    我和端端

    冰心图书奖、金麻雀图书奖得主,儿童文学作家于德北讲述了一个真实动人的父爱故事。这是一本叫人动情的书。一个年轻父亲与儿子一同成长的真实记录。与众多的亲子书完全不同的是,它没有一点点说教,通篇都溢满了一个字——爱:初为人父的亲情与柔情、责任与担忧、养家糊口柴米油盐之上的爱情与拳拳真情,普通而又热烈,开卷就扑面而来。
  • 陌上花开缓缓行

    陌上花开缓缓行

    人世韶光,何其忽然?人生际遇,何其偶然!与其独自向隅,击磐敲钟,以生的快乐作修束,去叩问佛祖苍天,谋求来世幸福,不如好好的活在当下,珍惜所得,珍惜拥有,感受现实和现世的欢乐。入山参禅,出山归凡,如此,则幸福无处不在。
热门推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律师老公,离婚吧

    律师老公,离婚吧

    父母之命,她无奈下嫁。直到婚礼的前一天,她才得知。未来的丈夫。不仅是某家上市公司的幕后老板,还是A市中最有影响力的律师。即便如此,嫁入豪门等是她还是不敢想。更何况,那男人根本就不爱她,娶她不过想去堵住悠悠之口,和给告别相亲找个正当理由而已。她何等无辜?婚礼上,他粗鲁的将婚戒套上她的左手无名指上。她怒了,这男人到底在不满什么?别忘了,她的损失最大好不好
  • 《周礼》主体思想与成书年代研究(当代中国人文大系)(修订版)

    《周礼》主体思想与成书年代研究(当代中国人文大系)(修订版)

    《周礼》一书原名《周官》,最初见于《汉书·河间献王传》。《传》云:献王好古学,广求遗书,所得皆先秦古文旧书,有《周官》、《尚书》等多种。武帝时,除挟书之律,开献书之路”,献王入朝,当以此书进献,遂入于秘府。哀帝时,刘歆校书中秘,得此书,著于《七略》。班固本之,作《艺文志》,录《周官经》六篇。汉末郑玄作注,唐贾公彦作疏,此书遂列于五经,为《三礼》之首。自汉至今,学者对此书争论甚烈,迄无定论。我们在今日跳出经学之争的圈子,以史学眼光看此书,把它作为研究周代典章制度的史料,应取何种态度,学者所见亦往往不同。
  • 雷锋·榜样的力量

    雷锋·榜样的力量

    本书史料真实、内容翔实。本书分为了雷锋日记和雷锋故事两个部分,读者通过这本书能够全面、真实地了解雷锋人生、汲取雷锋精神,给读者展现了一个鲜活可爱的雷锋。许多珍贵资料来自于中国雷锋研究会、抚顺雷锋纪念馆、湖南雷锋纪念馆、国家博物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等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丫鬟不出墙

    丫鬟不出墙

    本文已加入半价活动---------------------------------------------------------------------------------------本文女主非无所不能,非小白文,不喜慎入!将爱咬在我嘴边就当爱你都需要勇气若有天哭到对望都不相见留赠你一段情做留念兜转的结局若只得牵挂还是说天意难违吧淡然如她,封心锁情却控制不住一刹那的悸动冷酷霸道如他,早有所恋,却一点点沉沦在她的如风淡笑妖魅温柔如他,肆心猎爱没有攻破她的城池,却已经失地千里她一心远避尘祸,却屡屡被卷进漩涡被人仇,被人害,失心失身,更失命初明心意他却牵着别的女子走向婚礼只剩下不爱的他,在她耳边呢喃承诺:一生一世,不离不弃好吧好吧,既然兜转的结局,只剩下留念那她,就听从命运的安排吧她终于愿意为他戴上凤冠,穿上霞帔却为何,再次将他送到她面前?假若爱早有天意,上天的旨意到底是他,是他,抑或是他?----------------------------------------------------------------------------颜的作品:《亦妆》《王妃离家出走》《穿越青蝶传说》隆重推出【潇湘十二少】大作:蓝大少:【傻儿相公】颜二少:【情人十八岁】女三少:【红楼之禛玉良缘】云四少:【妖精女佣】诺五少:【“抢孕”妈咪】丫六少:【狐狸老公好闷骚】乐七少:【吃你吃上瘾】彤八少:【王爷,我休了你】然九少:【小妾好撩人】吧十少:【圈养绝色相公】银十一少:【无福消受美男恩】妖十二少:【娃娃小娘亲】&&&&&&&&&&&&&&&&&&&&&&&颜的圈子,亲们可以去捧捧场:http://m.pgsk.com/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女人,非婚不可

    女人,非婚不可

    一组照片流传,宣声哗然,年纪轻轻的女市长竟是地产商的入幕之宾!她的这个市长之位当的风雨飘摇,水深火热,受尽讥嘲和讽刺!他慵懒的坐在她的办公桌前,淡淡说道:“那晚为什么没来?”“我们早就没有关系了,你让我来,我就来?你当我程书敏是应召女吗?”她拍着桌子,火大的对他怒吼!“没关系,我能扶你起来,也能踩你下去,照片看了吗?我是不是该来几个特写?让人瞧瞧我们的女市长最神密的地方?”他无耻的笑起来,冷峻的脸上夹着冰冷的威胁。“你、敢!”她咬紧牙关,才能不拿椅子拍死这货。“怎么就不敢?”他探身过来,附在她的耳边暧昧的笑问。“如果你敢,我也让人瞧瞧博宛地产凌总的命根长什么样子!”她狞声笑着,毫不示弱。冷俊的脸瞬间阴沉,单手狠掐着她细小的脖子,怒色道:“程书敏,别逼我毁了你!”“是吗?要毁我,就不该来招惹我!”她无惧无畏,仰声笑着,她的人性,早就被他毁的一干二净了,别TM的跟她谈条件,你不配!
  • 早这么想就对了

    早这么想就对了

    思维能力在人的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无论你是什么身份,也无论你从事何种职业,拥有良好的思维能力,都将使你离成功更近一步。《早这么想就对了》精选365个经典的思维游戏,让读者和全世界最聪明的学生一起思考,逐步形成有条理、有创新、有辨别能力的黄金思维体系,从而提高读者解决问题的能力,轻松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 香纱莲纹

    香纱莲纹

    这是一本古代背景中短篇言情、武侠合集,作者文笔优美,行文流畅,故事情节扣人心弦,深受读者的喜爱,是一本读起来耐人寻味的故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