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15700000027

第27章 贫穷的根源(1)

贫穷的原因来自很多方面,其中一些重要的方面都是能够被人为控制的,就如同特权也是如此。我认为完全可能消除贫穷和特权这两种现象——这不会有什么问题,消除它们是值得去做的。因为这两者都是违反自然法则的,但它们都存在着,而且是不合乎法则的。我们必须对好的结果抱有希望。

贫穷,我认为是指缺乏个人或家庭必需的食品、住房和衣物。在生活水平上有不同的等级,人们的智力和体力都不是完全相等的。任何以这样的假设——即人是或应该是平等的——为前提的计划都是违反自然法则的,也是行不通的。

我们不可能也不值得去把高的水平降低,这样做只是会使贫穷普遍化而不是个别化。强迫效率高的生产者效率降低,并不能使效率低的生产者提高效率。

贫穷只能靠丰富的物质来消除。我们现在的科学已经够发达了,作为发展的趋势,我们总可以看到,有一天生产和分配都非常科学,以至于所有的人都能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勤奋获得属于自己的那一份。

极端主义分子认为工业的发展将必然会压迫工人。现代工业正在逐渐改善工人和社会的状况,我们采取一些计划和方法,最好的结果就能够随着个人的创造性和天才的发挥而到来——即通过领导者的智慧。

政府在本质上是消极的,它不可能给予任何有建设性的、积极的帮助,只能给予消极的帮助——消除进步的障碍,使之不再成为社会的负担。

贫穷的根本原因,我认为是生产和消费之间——包括工业和农业之间——权力的来源和运用之间的不良关系。因为缺乏调节而造成浪费是极其糟糕的事情。在明智的领导采取措施之前,所有这些浪费的产生都是难免的。一旦领导者考虑更多的是钱而不是服务,浪费就会继续下去。

浪费现象只能被有远见的人去除,而不可能被没远见的人去除。目光短浅的人总是把钱放在第一位,看不到浪费的存在。他们认为服务是利他主义的,是不现实的事情。他们不能从一些细小的事情上看到大事——即看到一切事情之中最重要的事情,那就是以纯粹的金钱为目的的机会主义者的生产是最没有意义的。

服务可以建立在利他主义的基础之上,但那种服务通常不是最好的服务。并不是所有的工业企业都不能够公平地分配它们所创造的财富,只是因为浪费实在是太严重,以至于没有给予每个参与的人应有的一份财富。事实上,产品的价格通常太高了,这就限制了消费的广泛性。

让我们再看一些浪费现象。比如动力方面的浪费,密西西比河谷没有煤,但在它的中央却奔腾着数百万马力的潜在动力——密西西比河水。

如果河岸边的人们想要动力或能量,他们就买从几百英里之外运来的煤,而这些煤便以远远高出它们的动力或能量价值的价格出售。如果他们买不起这些昂贵的煤,便出去砍树,因此便失去了水力的最大维护者——森林。

直到现在,他们还没有想到身边的水能动力,除了最初的投资之外,这种动力不需任何花费,可以用它来取暖、照明、做饭,这座河谷可以为它所养育的大量儿女而奉献。

消灭贫穷不是要靠个人节俭,而要靠更好的生产。“艰苦”和“节俭”的观念似乎已经过时了。“艰苦”这个词代表着恐惧,然而大量的悲剧性的浪费现象,在某些环境下通常也是物质最丰富的环境,这总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就导致了对奢侈的强烈反对——人们领悟了“节俭”作用。但这只是从大恶过渡到小恶,并不是从错误过渡到真理。

节俭是那种“一半生活”的人的法则。毫无疑问,它要比浪费好得多,但它并不如享用好。那些为他们的节俭而骄傲的人常把它当作一种美德。一个贫穷节俭的人在多年的岁月中积攒了一些小金属片,便把它紧紧抓住不放——还有比这更可怜的吗?如果能够很快地获得生活必需品不是更好吗?

我们知道那些节俭的人们,甚至对自己呼吸空气的数量都很吝啬。他们舍不得给予别人任何东西,他们是紧紧收缩的——身体和灵魂都一样,因此节俭也是一种浪费——它是对生活的精髓、生命的活力的浪费。

有两种浪费者——一种是肆意挥霍的人,他把自己的财富随意抛弃;另一种便是守财奴型的人,他与其让自己的钱烂掉也不使用。那些过分的节俭者很可能被归入守财奴一类。

奢侈通常是过分地压制花费的反面,而节俭也可能是奢侈的反面。

任何东西给我们就是为了使用的。只要我们不滥用,就是正当的,不是浪费。对我们生活中的东西所犯下的最重的罪,就是滥用它们。“滥用”是一个有多种含义的词,我们更喜欢说“浪费”,但浪费只是滥用中的一种,所有的浪费都是滥用。

强调节省是应该的,每个人都有一份积蓄是应当的,也是值得的。如果你可以有却没有留下一份积蓄,那也是浪费。但节省也可能做得过分,例如,我们可以教育孩子们把他们的钱积攒起来,不能不加考虑地乱花,但这并不是积极的方式,它并没有引导孩子学会安全有用的花销方式。

教育孩子如何投资和使用钱,要比教他们节约更好。那些不遗余力地节省几美元的人,如果把那几美元用于投资也许会更好——首先投在自已身上,然后投到一些有用的事情上,最终他们将会省下更多钱的。

年轻人应该先去投资,而不是去储蓄,他们首先应该给自己投资,以增强自己的创造能力。在自己达到能力的最高峰后,那时将有足够的财富,可以把收入的很大一部分存放起来。

如果你在阻止自己变得更富有生产能力,你就不是在节约,实际上是在失去自己最重要的资本——你在降低自我投资的价值。

“使用财富”的原则可以作为我们的指导。如果使用财富时是积极的、活跃的,是有生气的,那么这种使用便是活的,它增加了物品的价值。

如果不改变其他状况,个人需要就可以得到满足,这显然是最好的。但是,工资增长、价格增长、利润增长,和其他方面的增长,人们都想把钱弄到自己这里。这如同一伙人在趁火打劫,他们不考虑对别人会有什么影响,这是不良的想法,认为只要能赚到钱,一切风暴都能扛过去。

工人们也认为只要能得到更多的工资,风暴就可以过去。资本家也认为只要能得到更多的利润,不管风暴怎样都能平安度过。

有一种信念认为金钱是万能的。在一般的情况下,金钱是非常有用的,但金钱的价值不会大于它在生产中的作用。如果它被迷信地认为是真正的财富的替代品,并因此而受到崇拜,那么它的价值就完全失去了。

有一种观点——即认为工业和农业之间存在着根本性的对立——一直存在。事实上,它们之间并没有对立。如果认为因为城市太拥挤了,所以人们都应该返回农村——这完全是胡说。

假如所有人都这样做,那么农活很快就不会再是令人满意的工作了。让所有人都进入工业城镇的说法,也同样是没有道理的。如果农业荒废了,工业还有什么用呢?

农业和工业之间应该是互惠互利的。工厂主能使农场主成为一个好农场主,提供他所需要的;农场主和其他购买者又可以给工厂主提供他所需要的,从而使他成为一个好工厂主。然后,以运输为基础,他们就会有一个建立在服务基础上的稳定而良好的关系。

如果我们生活在一个较小的社会中,那里的生活节奏没那么快,那里的农田和菜园里的产品就没有那么多的中间商,那里的贫穷和不安也会少很多。

让我们看看所有的季节性工作,就以建筑业为例。

建筑工人在整个冬天里几乎都无事可做,只有等待着建筑季节的到来,这是多么大的浪费!一些熟练的工匠为了避免冬天的损失,被迫到工厂去找活干,即使在建筑的季节,他们仍留在工厂里,因为他们害怕一旦自己走了,等冬天再次到来时,可能就找不到工厂的工作了——这和前面一样属于技术浪费。这种体制造成的浪费多大!如果农民们在播种、耕作和收获季节——它们毕竟只占一年时间的一小部分——能够离开工厂,回到农场干活;如果建筑工人在建筑季节能离开工厂,重操旧业,他们都将会好得多,而整个世界也将会更加安稳!

假设每个春天和夏天我们全都去室外住,过3个月或4个月的户外生活,我们便不会有如此多的“松散的时间”了。

同类推荐
  • 乱世闯王:李自成

    乱世闯王:李自成

    《乱世闯王(李自成)》讲述李自成起义的背景和经过。在书中,作者写了关于李自成起义兴衰始末、大明王朝的灭亡、清政权的兴起等内容,中间夹杂了诸多神话元素,可读性较强。
  • 影响你一生的世界名人: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大师(上)

    影响你一生的世界名人: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大师(上)

    在我们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光芒万丈的人间精英,他们用巨擘的手、挥毫的笔、超人的智慧、卓越的才能书写着世界,改变着历史,描绘着未来,不断创造者人类历史的暂新篇章,不断推动着人类文明的飞速发展,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他们是人间的英杰,不朽的灵魂,是我们人类的自豪和骄傲。
  • 约翰·亚当斯传

    约翰·亚当斯传

    约翰·亚当斯(1735年-1826年),美国第一任副总统、第二任总统,绰号“圆球”《独立宣言》签署者之一,被美国人视为最重要的开国元勋之一。1735年10月19日,亚当斯生于马萨诸塞州昆西的一幢房子黑,美国人称这幢房子为“美国独立的摇篮”。亚当斯从小聪慧过人,有“神童”的美誉。20岁时获得哈佛大学法学院硕士学位。1765年发表文章评击《印花税法》,从此参加到反殖民统治的独立战争运动中。1774年当选第一次大陆议会的代表,成为《独立宣言》起草委员会的成员,被誉为“美国独立的巨人”。
  • 大探险家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大探险家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探险是人类对世界的许多重大发现的必由之路,是人类探索自然的一种天性。许多大探险家不仅对人类做出了伟大贡献,他们的精神对后人,尤其是对青少年更具巨大的激励作用。
  • 梁漱溟人生智慧书

    梁漱溟人生智慧书

    梁漱溟先生提出了自己的志愿:愿终身为民族社会尽力;并愿使自己成为社会所永久信赖的一个人。在确立了这个志向之后,他的生命就有了前进的方向,不断地为家国民族而四方奔走,风雨无阻,毫不游移。一条清晰的人生轨迹呈现在后人面前。
热门推荐
  • 百炼成仙

    百炼成仙

    杭白花茶茶商公子,与花妖之间的恩怨情仇引出一系列匪夷所思的仙侠故事,他为了复仇尝尽了无数修炼方式,其中的情节一场精彩哦!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600题让你精通心理学3

    600题让你精通心理学3

    全球最强势的神秘力量,你不可不知的超级潜意识!几百万年以前,在宇宙万物之中,蕴藏着一股神秘的力量。这种力量可以改变世界,创造一切。在160多年前,科学家发现了这种神秘的力量。近十年以来,它在180多个国家流行开来,它风靡全球,改变世界!它就是潜意识!
  • 安徒生童话精选(世界最美儿童文学第二辑)

    安徒生童话精选(世界最美儿童文学第二辑)

    一代童话大师安徒生倾尽毕生心血打造了一个瑰丽的幻想王国,在这个“献给未来的一代”的神秘世界里,有为了心上人的幸福甘愿化作泡沫的小美人鱼,有历经千辛万苦最终变成了白天鹅的丑小鸭,有全心全意解救变成野天鹅的哥哥们的小公主艾丽莎……她们扣人心弦的故事让我们感受到爱情、梦想和勇气的惊人力量。与此同时,冻死在新年街头的卖火柴的小女孩、穿着根本就不存在的“新衣”的荒唐皇帝、活活变成自己的影子的附庸的可怜学者……又让我们动容于底层劳动者生活之艰辛、社会投机者手段之奸猾和普通民众认识之浅薄。安徒生的童话充满了诗意的美和戏剧性的幽默,是一部集浪漫与现实、歌颂与讽刺、希望与幻灭于一体的跨时代经典巨著。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风暴眼

    风暴眼

    这是一篇奇特的小说。这是一片神秘的、保留着半原始状态的、苍茫、荒凉、无情的土地,一个被胡大遗忘在戈壁滩上的孤村。这里有很少的人,很多的狼。人狼杂处。狼会做礼拜:就在这时,琎婆从戈壁难那望尽望不尽之处,看見一群狼队古道尽头鉍逸而出,皓月之下狼目如磷火一般闪闪烁烁,在空旷的荒漠上如幽炎一般缓緩游弋。
  • 小细节,大问题(不容忽视的生活小问题)

    小细节,大问题(不容忽视的生活小问题)

    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用提问的方式将生活中最容易被人们忽视的小细节列举出来,十分醒目,让您一目了然。每个问题都在提醒您,维护健康就应该从这些生活小细节一点一滴做起。本书的内容丰富、全面、细致,涵盖了与人类健康息息相关的各个方面,分别从身体信号、男女老少的健康细节、饮食宜忌、食物搭配、日常保健、家庭用药、运动健身、起居卫生等几大方面入手,列举了生活中最容易被忽视的、对健康有重大影响的小细节,并向您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力求帮助您从每个小小的细节人手,改变错误的健康观念和生活习惯,注意自己的生活方式,从而拥有真正的健康!
  • 飞往天堂里的千纸鹤

    飞往天堂里的千纸鹤

    女人伤心、流泪,但就是不回去,就是不回去。脾气是倔强了点,但是他没来接,自己回去多丢脸啊。快过年了,女人的母亲说,嫁出去的女儿不能在娘家过除夕的,要不你就回去,要不你就离婚,还能怎么样?
  • 每天读点《孙子兵法》

    每天读点《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言简意赅,具有高度的哲理性,除了少数篇章谈及具体战争问题外,其余均可以“原则”视之。今天,人们不仅在战争行动时依赖它的指导,而且在进行政治、经济乃至体育竞赛等种种活动时也可从中得到启迪。本书从《孙子兵法》中挑选出近百个影响深远、含义丰富的句子,分为战争、将才、治兵、谋略、攻防、制胜、机变、虚实等章节,对孙子智慧进行解析,其中既有原文、译文,还有历代论引、兵法札记、人生感悟,能让大家更清楚地了解孙子的思想。
  • 绣针

    绣针

    李东文, 70后。1999年开始学习写作,以小说及情感专栏为主,曾在《天涯》《长城》《十月》《西湖》《长江文艺》等杂志发表小说,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读者》等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