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13800000006

第6章 处世之道(2)

范蠡对宦海沉浮洞若观火,他一语双关地说:“君行其法,我行其意。”他不辞而别,驾一叶扁舟,入三江,泛五湖,跳出是非之地,秘密来到齐国。此时,他想到了有知遇之恩,且风雨同舟20余年的文种。他给文种修书一封,写道:“凡物盛极而衰,只有明智者了解进退存亡之道,而不超过应有的限度。俗话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鹰眼狼步,可以共患难,不可以共安乐,先生何不速速出走?”文种接到范蠡的信,恍然大悟,便自称有病不再上朝理政,但为时已晚。不久,勾践借口文种企图谋反,赐其自裁,一代谋臣含冤而死。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人人都向往着高官厚禄,幸福荣华,又有几人能像张良、范蠡那样不恋红尘,见好就收。“功成身退”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如商鞅就是因为在紧要关头不能做到急流勇退,触犯了原来是他强有力的靠山的秦孝公,晚年遭到五马分尸的极刑,使一世荣华,顿时化为乌有,死后仍骂声不绝。据《战国策》记载:商鞅变法取得成功之后,“孝公疾起,传位商君,商辞而不受。”这是孝公生前假意传位,以试他忠心,可见商鞅在志得意满时即见疑于主子,这时他本应主动“功成身退”隐遁避险。后有赵良引用“恃德者昌,恃力者亡”的典故力劝商鞅隐退,可商鞅在“退”字上欠火候,不以为然固执己见。最终,孝公将他驾空,政敌也伺机报复,当孝公一去世,曾经反对他变法的顽固派们在新王即位后,纷纷用计陷害他,新王终以谋反罪对他处以极刑。商鞅之所以惨遭毒手,是他太不识时务,只知进,而不识廉知耻,故而引起众怒,不死将何?

至于隐退与否,因人而异,最后理想的结局,当属“功成身退”、“告老还乡”能保平安,此乃“天之道”也。历代用人者也都倾向于录用“知退者”,因喜知退者识廉知耻,忠心弥坚,极少生事。

自古以来,凡在进退上处理不当者,都会使一生功绩毁于一旦,身败名裂,遗恨万年。

财多累身——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原文]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老子·第9章》)

[今译]

金银珠宝堆满屋子,却没有一个人能把它们看守住。

[按语]

河上公:嗜欲伤神,财多累身。

王弼;不若其已。

魏源:室,河上及诸本作“堂”。此从五弼、傅奕本。(按:王、傅本作“金玉满室”。)

朱谦之:“堂”,《释文》:“本或作室。”范应元曰:“‘室’字,严遵、杨孚、王弼同古本。”今按傅本亦作“室”,作“室”义优。《说文》:“室,实也。”《释名》:“人物实满其中也。”陈碧虚所见严君平、王弼本亦作“室”。

一个百万富翁在临终时,假使有人向他提议:“你若捐出所有财产,就可以多活三天。”相信他会心甘情愿接受这个提议的。可惜的是,全世界的财产也无法为一个人换来片刻的超额时间。更可惜的是,人死之后必须让世界的归于世界。人生如过客,他的财富只是暂时借用的资具而已。问题是:他能否运用财富以求得幸福?

有些人认为这个问题并不存在,因为财富即是幸福。财富的确非常诱人;希腊史学家希罗多德认为:“财富可以让一个人随心所欲。”英国文人萧伯纳更明确地说:“钱给人权势,钱说话;钱印刷;钱宣传;钱统治。”但是,钱财却是不一定带来快乐。富人的离婚率高于穷人;富人的挫折感也深于穷人。在今日工商社会,缺一点钱用,尚不致造成“穷斯滥矣”;但是钱太多了,却容易沦为“富斯滥矣”!西谚有云:“金制的马衔,并不能使马更优秀。”光靠钱财,也绝不能使一个人更幸福。

假使为了赢取财富而汩没真实人性,那就更加得不偿失了。一枚硬币,如果放在眼睛前面太近的话,也会遮住所有的阳光。美国第三任总统杰弗逊说:“我不曾见过一个的真诚随着他的财富而增加。”何止真诚如此;财富可以装扮一个人的外在美,却丝毫无法增益他的内在美。更麻烦的是,人对于钱财往往是贪得无厌的;由贪婪而生的恶行恐怕就难以计数了。

财富会使人更自由吗?不一定。一个以为自己“拥有”财富,而事实上他是被财富所“拥有”——他的心无法舒畅自得,甚至要忧虑安全问题,这真是一种负担!莎士比亚说:“富人即是穷人;他们就像驮着满袋金币的驴子,背着沉重的财富走完旅程,至死方休。”这些话或许过于酸腐,但是至少肯定了人应该自为主宰,不要受役于物。

有这们一则新闻:有一个居住在脏乱不堪的房子、膝下无子女的老人去世了,邻居在他的床底下翻出好几元。如果你看到这位老人家的生活状况,会疑惑:“这笔钱凶究竟想干什么用呢?”

再如一个晚年丧偶、快80岁、住在破房子里的老妇人的故事。这个老妇人十分富有。仅仅房子就有好几栋,可是她却完全与世隔绝,仅仅和小狗一起守着破房子生活。就算她的钱再多,也没有人会说她的命好!

苏格拉底说:“假使一个人以其财富自豪的话,我们应该先弄清楚他如何运用财富,然后才决定是否赞美他!”假使富人知道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并且热心公益、行善助人的话,当然值得赞美;假使富人知道“富润屋,德润身”,进而自我斯许、砥砺品德的话,当然值得赞美;假使富人知道爱国爱乡、集资兴学、奖掖后进、为国举才……这时富人就是真正的富人,成为金钱的主人,社会的栋梁。这就是运用财富以求得幸福。

富贵不骄——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原文]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老子·第9章》)

[今译]

富贵而骄纵,是自己给自己带来祸害。

[按语]

河上公:夫富当赈贫,,贵当怜贱;而反骄恣,必被祸患也。王弼:不可长保也。

朱谦之:楼正、司马光“骄”亦作“()”高()本作“()”。“自遗其咎”,《治要》作“还自遗咎”,室町本作“还自遗共咎”。《玉篇》:“‘咎’,《说文》云:‘灾也,从人从各,各有相违也。’”

“富”指财,“贵”指权,权力是财富的源泉,财富是权力的表现。老子认为,如果从拥有财富和权力而骄横自视,这一定会带来祸患。

孔子的学生子思,有一天到卫国去旅游。车行到黄河边上,看见卫国渔夫钓到一条大鱼,重约千余斤,载在一辆车上,首尾外露,大得吓人。

子思颇觉好奇,就下车问渔夫说:“这条鱼好大,而且河水又这样宽广,它怎么轻易被你钓到的?你们的技术可真高明啊!”

渔夫说:“说来奇怪,平日河面是看不见鱼的,因为一般的鱼都深潜在水里,但是这条鱼不一样,它每天都会浮出水面几次,当我们发现它的踪迹后,认为奇货可居,就先以一条鲂鱼系在钩上作饵,可它连看都不看,可能是嫌小了;我们又换了半只猪肉作饵,结果它上钩了。只要它愿意上钩,钩丝便牢牢牵住了嘴巴,还怕它跑了不成。”

子思想了半天,长长叹口气说:“大鱼呀大鱼,河水是这样浩瀚广阔,鱼虾也吃不完,可以任你遨游,为什么你偏要如此炫耀,还要吃人家送上来的美食呢?”

从古至今,像大鱼一样的例子不知有多少。《左传》昭公元年,晋侯得了病,郑伯派公孙侨去晋国问候。晋国叔向询问子皙这个人怎么样。郑国行人子羽回答说:“他没礼还喜欢欺负人,凭富有而看不起他的上级。大概不会长久了。”昭公二年秋天,郑国子皙准备作乱,请求让儿子印作市官。子产说:“你不思你自己的罪过,还有什么请求!快死了吧,执法官就要来抓你了。”七月壬寅他吊死了,尸体被抛在大街上。

《左传》定公十三年,卫公叔文子上朝时请灵公去家里作客。退朝后看到史鱼,史鱼告诉他说:“你一定要有祸了。你富有,但灵公贪婪,你将有罪了。”文子说:“我没先告诉你,这是我的罪过。灵公已经答应了我,那怎么办?”史鱼说:“没关系。富有但不骄横的很少,像你这样表现骄横而又没灭亡,还没有过。”十四年,文子果然因为富有骄横得罪了灵公,逃跑到鲁国。这是说子羽、史鱼都有先见之明,是说富有的人没有不骄横的,骄横的没有不灭亡的。凭借富有而欺负别人的人,也不会长久。

狄青做北宋枢密命名时,自恃有功,待人十分骄慢。当他给下属分发衣服粮草时,就说:“这是狄爷爷所赐。”使朝廷对此十分厌恶,因而欲疏远他。有人出计宋仁宗派他出去做两镇节度使,狄借口无他错而不接受。于是宋仁宗问计于丞相文彦博。彦博讲:“太祖皇帝难道从前不是周世宗的忠臣吗?只因他深得军心,所以才有陈桥兵变。”

仁宗听后默不作声。狄青不解,欲找丞相申辩。文彦博直看着他说:“没什么,朝廷怀疑你。”狄青震惊,只好出任节度使。朝廷每月巡视狄营二次,狄青惊愕万分,不出半年,终因忧愤而死。狄青尝到了弄权的苦头,虽有功名却不能善终。

在现代社会中也有同样情形,身份地位变了,权力势力大了,有的人就飘飘然,昏昏然,骄横、恣肆、飞杨拔扈。这样的人不会受到上司的信赖和百姓的爱戴,最终事业不成,只能尝到弄权的苦果。

隐藏锋芒——揣而锐之,不可常保

[原文]

揣而锐之,不可常保。(《老子·第9章》)

[今译]

将铁器锤磨出尖刃,但尖刃不可能长久保持。

[按语]

河上公:揣,治也。先揣之,后必弃捐。王弼:既揣末令尖,又锐之令利,势必揣衄,故不可长保也。

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这样一个种自视颇高的人,他们锐气十足、锋芒毕露,处事不留余地,待人牛气冲天,有十分的才能与聪慧,就十二分地表现出来,这样的人往往在人生旅途上屡遭波折。

人性这东西,“同患难易,共荣华难”。所以,在打江山时,各路豪杰汇集在一人麾下,锋芒毕露,一个比一个有本事。主子当然需要这样的人杰。但天下已定,这些虎将功臣不会江郎才尽,总让皇帝感到身边有诸多威胁。历史上有多少人因此而丢官丧命啊!所以,到了一定时候,一定要掩盖自己的才华,不要给人一种咄咄逼人的感觉。

韩信是汉朝的第一功臣,在汉中献计出兵陈仓,平定三秦;率军破魏,俘获魏王豹;破赵,斩成安君,捉住赵王歇;收降燕,扫荡齐,力挫楚军;连最后垓下消灭项羽,也主要靠他率军前来合围。司马迁说,汉朝的天下,三分之二是韩信打下来的。但是他功高震主,又不能谦逊自处,加上他犯了大忌,看到曾经是他部下的曹参、灌婴、张苍、傅宽都分土列侯,与自己平起平坐,心中难免矜功不平。樊哙是一员猛将,又是刘邦的连襟,每次韩信访问他,他都是“拜迎送”。但韩信一出门,总要说:“我今天倒与这样的人为伍!”自傲如此,全然没有了当年甘愿受胯下之辱的情形。这样,终于一步步走上了绝路。后人评价说,如果韩信不矜功自傲,不与刘邦讨价还价,而是自隐其功,谦逊退避,刘邦再毒大概也不会对他下手吧。

洪应明在《菜根谭》中再三阐述君子不可太露其锋芒的思想,决非反复玩弄词藻,实在是对处世经验的深切总结。“不可太露其锋芒”,并不是销蚀锋芒,而是指人应隐其锋芒,不要恃才恃权恃财而咄咄逼人。其实,隐藏锋芒也是一项强化自己的学识、才能和修养的过程,有利于培养自己处理各种人际关系的勇与技巧,是放弃个人的虚荣心而踏实地走上人生旅途的表现。

在日常社会中,人们总是想方设法要出人头地,为人所知。所以有才华的人便言语露锋芒,行动也露锋芒,以此引起大家的注意。但更有些深藏不露的人,好像他们都是庸才,胸无大志,实际上只是他们不肯在言语上露锋芒、在行动上露锋芒而已。因为他们有所顾忌,言语锋芒,便要得罪旁人,这样,旁人便成为阻力,成为破坏者;行动露锋芒,便要惹旁人的妒忌,旁人妒忌,也会成为阻力,成为破坏者。

《易经》中说:“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意思是说,君子有才能但不使用,而要待价而沽。天才能做到无此器最难,而有此器,却不思此地,则锋芒对于人,只有害处,不会有益处。所以古人说:额上生角,必触伤别人,不磨平触角,别人必将力折,角被折断,其伤必多。可见天才的锋芒就像额上的角,既害人,也伤己!如此来说,还不如没有。

《庄子》中有一句话叫“直木先伐,甘井先竭”。由此观之,人才的选用也是如此。一些才华横溢、锋芒太露的人,虽然容易受到重用提拔,可是也容易遭人暗算。

人生就是这样,当你得意时,切不可趾高气扬,目空一切,不要把自己看得太了不起、太重要。适度地收敛起自己的锋芒,掩饰起你的才华,才能顺利地走好你的人生之路。

持盈之道——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原文]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老子·第9章》)

[今译]

保持着满满的,不如趁早拉倒。

[按语]

河上公:盈,满也;已,止也。持满必倾,不如止也。王弼:持,谓不失德也。既不失其德,又盈之,势必倾危。故不知其已者,谓乃更不如无德无功者也。

朱谦之:《后汉书》申屠刚《对策》曰:“持满之戒,老氏所慎。”“持满”即“持盈”也。《史记·乐书》:“满而不损则溢,盈而不持则倾。”此作“持而盈之,”于义为优。

《荀子·宥坐》篇里有一则故事:

有一次孔子带着弟子子贡拜谒鲁桓公的宗庙。在庙里,他看到一只盛水的宝器“宥厄”。孔子高兴地说:“真幸运,我终于见到了这个器皿。”

孔子回头对弟子说:“取水来。”水取来后,把水灌进去。当水灌到一半时,容器端端正正。当水灌满时,容器一下子就倾倒了。孔子的脸色陡变,猛然醒悟,对弟子说:“对呀!满了就是这个样子,这就是持盈之道啊!”

子贡在旁边问:“请问老师,怎样才能保持满而不倾呢?”

孔子说:“抑制而减少它。”

子贡又问:“什么叫持盈之道呢?”

孔子说:“万物由生到长,到最盛时就开始走向衰亡。也是这样,快乐到极点就是要走向悲伤了。例如,太阳到了中午就向西偏移开始下山;月亮到了十五日又圆又满,此后就开始转盈为亏。所以,聪明智慧的人,要以愚钝不敏来持守;勇武刚强的人,要用畏怯懦弱来持守;见闻广博的人,要用孤陋寡闻来持守;富有高贵的人,要用穷陋节俭来持守;善于治理天下的人,要用谦让恭谨来持守。”这是孔子的“持盈之道。”

法国数学家笛卡儿是一位知识渊博的伟大学者,但他也如同苏格拉底一样,声称学习得越多就越发现自己的无知。一次,有人问这位伟大的数学家:“你学问那样广博,竟然感叹自己的无知,是不是太谦虚了?”

笛卡儿说:“哲学家芝诺不是解释过吗?他曾画了一个圆圈,圆圈内是已掌握的知识,圆圈外是浩瀚无边的未知世界。知识越多,圆圈越大,圆周自然也越长,这样它的边沿与外界空白的接触面也越大,因此未知部分当然就显得更多了。”“对,对,你的解释真是绝妙!”问话者连连点头称是,赞服这位学问家的高见。

知识越多,越觉得自己无知,你觉得这奇怪吗?一点儿也不奇怪,笛卡儿的比喻十分形象。知识多者,在于他知道世界还有很多奥妙,也就是知道自己无知。而无知者,在于他不知道世界是怎么回事,他怎么会知道自己无知呢?

人类世界浩瀚几千年的文明史,个人所掌握的知识相比之下就如同沙漠里的一粒沙。所以永远不要说自己无所不知。只有愚蠢的人才会那样妄自尊大、自鸣得意。

莫里斯·斯威策说过:“骄傲自大的人喜欢见依附他人的或馅媚他人而厌恶见高尚的人。而结果这些人愚弄他,迎合他那软弱的心灵,把他由一个愚人弄成一个狂人。”

丰收的稻子总是弯腰向着大地。无论在任何时候,永远不要以为自己知道了一切。不管人们把你评价得多么高,你永远都要清醒地对自己说:“我是一个无所知的人,每个人都是我的老师。

同类推荐
  • 老子大智慧

    老子大智慧

    老子哲学与古希腊哲学一起构成了人类哲学的两个源头,老子也因其深邃的哲学思想而被尊为“中国哲学之父”。本文从做人准则、处世准则、做事之道、修身养性四个方面对老子处世之道 进行了较为透辟的分析,以古今中外一些经典事例为背景,采用了浅显易懂的文字进行叙述。
  • 智慧书

    智慧书

    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三部智慧奇书之一。本书汇集了300则绝妙的格言警句,论及识人观事、慎断是非、修炼自我、防范邪恶等处世智慧和谋略。自1647年问世以来,深受读者喜爱,历经几百年时光淘洗而不衰。
  • 半壁史书:历史上的那些姐儿们第1卷

    半壁史书:历史上的那些姐儿们第1卷

    本书作者从汉朝吕后开始,历数西汉时期著名女性的故事。吕后、窦太后、卓文君、赵飞燕……她们的故事在作者笔下幽默诙谐,又不失深刻的人文关怀和历史苍凉的反思。 本书是继当年明月和袁腾飞之后又一论史巨作,那些你不知道的历史故事,那些你一知半解的历史史实,那些你好奇已久的美人的秘密,那些充满争议的女人,都可以在本书中得到答案。你还等什么?赶紧拿起此书,寻找答案吧。
  • 生命的菩提

    生命的菩提

    《唯识述记》云:“烦恼障品类众多,我执为根,生诸烦恼,若不执我,无烦恼故。”《生命的菩提》由于仲达编著,《生命的菩提》意在化解世人内心的苦痛,使迷惘者渡过心灵苦海,心生净土,修出佛心禅性,回归自性的灵山。愿人人都能以一颗阳光健康之心,享受禅的超越与洒脱。
  • 很哲学,很幽默:一天读懂西方哲学史

    很哲学,很幽默:一天读懂西方哲学史

    还是流荡空气和水;我们该崇拜的到底是人类还是自然;苏格拉底有个多么剽悍的老婆,顶盔掼甲的智慧女神如何从宙斯的脑袋里横空闪现;滑稽好色的牧神潘的猎艳经历到底有多么惨;世界究竟是一团神奇的活火,柏拉图谈的是什么精神爱恋;犬儒派的哲学家又是多么懒……本书将西方古代哲学家的奇闻轶事和古朴睿智的思想,以极其幽默通俗的方式铺陈出来,使读者能轻松惬意地全面掌握西方古代哲学,在愉悦中获取常人所无的哲学智慧。本书打破哲学枯燥无味的叙述传统,以哲学玩家幽默的语言,化西方哲学史的艰深于妙趣横生的叙说中,使自我的哲学修炼,变成快乐的阅读消遣
热门推荐
  • 养心食谱

    养心食谱

    《养心食谱》精选了近百种养心食谱的做法,你能在短时间内享用色香昧美的养心菜肴。这里既有大众熟悉的传统菜式,也有名厨新近的创新品种,种类齐全,制作简单,操作方便,内容实用。
  • 棉尾兔豁耳朵

    棉尾兔豁耳朵

    小小个头、身体柔弱的棉尾兔母子生活的田野里到处充满了凶猛可怖的敌人,有咬掉豁耳朵左耳一大块皮的毒蛇、凶猛的猎狗和红尾鹰等。为了让棉尾兔豁耳朵能在田野里顺顺利利地长大,妈妈倾尽全部,教会它各种各样的本领和技巧,经过不断努力地练习,豁耳朵成长为一只出色的棉尾兔,既能诱骗猎狗,也能灵活变通的除掉另一只大野兔。可在一次狡猾狐狸的突袭中,妈妈为了保护豁耳朵而遇到了致命的危险……
  • 《金刚经》到底说什么:与南怀瑾商榷

    《金刚经》到底说什么:与南怀瑾商榷

    出家六年,精研佛经,一朝归来,即向文化大师南怀瑾叫板!此人就是本书作者董子竹。他认为,东方文化必须全面重估。六年如一日诵读《金刚经》,对儒佛道三家均有深入研究的董子竹认为:当代学者对中国文化的阐释存在着太多的漏洞与谬误。
  • 逼上花轿入深宫:错爱冷血帝君

    逼上花轿入深宫:错爱冷血帝君

    男人,即便你是全天下最骄傲的皇家人又如何,我要让你爱上我,然后万劫不复……
  • 家长的革命

    家长的革命

    一个有勇气改变自己的家长,才有能力改变孩子。这是一本孩子最期待家长读的书,社会最希望家庭读的书。著名教育专家崔宇倾情写作;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副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教科所教授赵忠心、国际儿童读物联盟中国分会主席海飞,清华、北师大等十几所名校教授、博士联袂推荐。
  • 抓住每分钱:洛克菲勒大传

    抓住每分钱:洛克菲勒大传

    约翰·D洛克菲勒,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财团的创始人,美国历史上最富有的人。自16岁从商到55岁退休,洛克菲勒创造了美国商业神话,从无到有创建起自己的财富大厦,谱写了平民阶层奋斗崛起之歌,是“美国精神”的耀眼典范。晚年,洛克菲勒开始投身慈善事业,捐款总计5.5亿美元,在世界医疗、教育、环保等多个领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树立了慈善运作管理的典范,开启了慈善新时代。
  • 饥饿游戏2:燃烧的女孩

    饥饿游戏2:燃烧的女孩

    第七十四届饥饿游戏已经结束,凯特尼斯出人意料地活了下来,她和“恋人”皮塔将会过上安定闲适的生活。然而,噩梦才刚刚开始此时,十二个区也暗波涌动,凯特尼斯竟然成了反叛的象征。情窦初开的凯特尼斯陷入爱情的纠结中不能自拔,狩猎伙伴盖尔和竞技场“恋人”皮塔让她难以取舍。盖尔和皮塔都深爱着凯特尼斯,为了不让凯特尼斯痛苦,他们不约而同地冷落疏远她。第七十五届饥饿游戏“世纪极限赛”的赛制是,选手是历届获胜者,他们中只有一人能存活,凯特尼斯又将重返杀戮赛场。凯特尼斯没有未来,她只有一死,才能挽救皮塔,这是对皮塔深情的最后报答。爱情与友谊,真诚与猜忌,血腥与牺牲,越来越扑朔迷离……
  • 男人挣钱才是真本事Ⅱ

    男人挣钱才是真本事Ⅱ

    相信,很多生活在平凡世界里的男人都曾经被深深地感动过。的确,短短的几句话就唱出了平凡男人的心声,这就是艺术的魅力。但是,我们要看到这背后的更深层次的东西。那就是成功的欲望与财富的欲望对男人的吸引力。一般而言,身为雄性,男人的财富占有欲、出人头地的欲望要比女人强烈得多。如果一个男人一事无成的时候,他内心的雄性基因会使自己焦躁不安。男人能吃苦,才有挣钱的可能男人有眼光,找对门路发大财男人敢下手,抓住财运绝不放男人有魄力,不拼一把枉一生男人主意多,有点子就不愁没钱赚男人算盘打得精,钞票自动来敲门男人路子野一点,财路才会更宽阔放下臭架子,向千万富豪学挣钱智慧告诉你实在的挣铁方法读懂社会非常挣钱手段。
  • 死神从背后来

    死神从背后来

    困扰全球的悬疑谜案。寻找中国的福尔摩斯!阴谋弥漫,疑云笼罩,谁能破译?亲临案发现场,撕开罪恶假面,揭露离奇谜团,还原真相清白。如果你有敏锐的洞察力。细致的发现力,周密的推断力,宏观的把握力,以及广博的知识,严密的逻辑。冷静的大脑,超出社会平均线以上的智能,并且谙熟心理学、法理学、刑侦学,有基本的防身自卫能力……或者你仅有好奇心,仅有一副侠肝义胆,仅有对悬疑推理的一腔热血,仅有……那就来挑战一下吧!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