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10000000008

第8章 欲望:使现代人越来越俗气(1)

无限制地满足所有的愿望,并不会带来欢乐和极大的享乐,而且也不会使人生活得幸福。

——埃里希·弗洛姆

弗洛姆指出,自从进入工业时代以来,充满幻想的人们,一直把他们的信念和希望,建立在无止境的进步这一伟大的允诺基础之上,他们期望在不久的将来,人能够成为万物的主宰,让金银财宝遍地开花,迷人的商品像江河一样涌流;他们希望在幸福的怀抱里永远潇洒,让一切束缚都见鬼去吧。

贪心的人们所希求的东西在未得到之前,总以为比什么都好。到手之后,又不免大失所望。人们是为需求生命而喘息挣扎,永远成为欲望的俘虏。

一、我欲故我在

工业的进步预示了人们的梦想成真,聪明的人们用机械和核能取代了人的劳动,用流光焕彩的电脑代替了人脑,这一切令人意想不到的进步,鼓舞着不安分的人们,他们坚信,生产的发展是无止境的,消费是无止境的,技术可以使我们无所不能,科学可以使我们无所不知。

在现代社会,乐观的男人们和女人们具有了史无前例的自由感,一切枷锁砸烂后,他们挣脱了一切束缚,他们成为了生活的主人,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上帝死了后,可以为所欲为了,起码感觉上就是如此。

1.生活就是为所欲为

弗洛姆指出,现代人不是经过自己的思考后而去行动,他不断地听从大众媒体的声音,铺天盖地的广告牵引着他的鼻子,但是他还是“自由”的,因为他有权决定买哪种商品,决定去接受哪个商家的诱惑。广告极力鼓动着人们去分享商家的成果,并用甜言蜜语给人们灌迷魂汤,飘飘然十分受用的人们也就成了接受满意服务的上帝。总之,这是一个快乐无比的时代,每个男女在这个时代都可以分享它的幸福,那些其实只是生存于广告的调色板、招贴画上的名车、豪宅、华丽家具,仿佛即刻就可搬迁到任何一个人的家中。现代大众媒体就这样虚拟着一幅华丽美妙的图景,而被这幅画面所眩晕的普通公民,正为此付出迷失自我进而丧失自我的代价。

早已失去思考能力的现代人,他的生命就是占有,他希望拥有一切,更希望完全占有漂亮的女人,他常常会有这样的疑问:难道世上会有比女人更奇怪的动物吗?而对女人来说,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这话说的比唱的都好听。

说的也是,口号嘛,跟着感觉走才抓住情郎的手呀。但若有哪个男人真想把一份真爱投向女人时,对不起,资格考试、相貌、金钱、豪宅以及小汽车,这些缺一不可,否则只能靠边站了。感情这个东西从来都是无影无踪,所形于外者,用女人的话来说,也就这些标准。如果有哪个男人长得帅而且有钱,又肯毫不犹豫地为她买各种东西,又懂得哄她开心,哪怕这个男人就是好莱坞那部《人骨收藏家》电影里的变态医生,她也会把他当作好男人,她们总是痴迷于一切外表华丽的,而非理性的思考。况且女人如此,男人还会有两样吗?

弗洛姆继续说,设想一个脖子上挂着照相机的旅游者,他到了某个地方,看到了一座山,一个湖,一座古堡,或者是一个艺术展览会,但他并不能专心地去看眼前的东西,因为他的心早已被如何照相干扰了。对于他来说,最重要的就是用胶片把这些景物记录下来,以便能够占有它,而不是真实的景物本身,对于他来讲,最快乐的就是满足我能够拥有的心理,拥有就是快乐。有相片在手,他可以向朋友们炫耀他的成就,或在多年以后借此回忆当时自己身在何处。

我们知道,一个好的摄影师,总是首先让自身去感受景物,然后再用相机来获取它,这样的预先观察是一种积极的做法,既欣赏了景物又留下了纪念。有些人甚至有意不将自己所喜欢的景物拍摄下来,因为他尽力避免破坏对景物的美好记忆。相片记录的十分有限,而且会遗忘更重要的东西。而通过回忆你就会感到,昔日所见的那美好的景色,以及自身的深切体验,在脑海中又获得了新生,那种感觉再度出现,在脑海中历历如新。这种积极的活动,焕发、照亮和强化了我们生命的活力,反之,则会有一种僵死的感觉。

如果我们事先想像一下,自己接受邀请去参加一个多人聚会,那么你就会发现,你早已知道别人会说什么,也会清楚自己将怎样去回答,这样每个人对自己如何行事,都变成了事先预知和清楚明白的了,身处这样一个聚会,就会像一个机器人一样重复着已知的废话。

但是尽管如此,你还是去了,在聚会上表现出活跃的欲望,让人感觉你是乐意参与的,和别人一样,来回穿梭于众人之间,这儿聊几句,那儿再侃一番,有时碰上志趣相同的人还会激动上几分钟。但是当灯火阑珊后,精疲力尽的你,会觉得身上每一块肉都是酸疼的。在这种场合,出于应酬,你的交谈完全是被动地进行的,不能激发你的真正思考,也不会给你带来新的东西,像一张老掉牙的唱片,永远重复着令人厌倦的声音。

沉浸于消费梦想中的人,完全忽略了这样一种现象,而且也不完全承认现代人普遍存在着一种厌倦的心理,有时对这种心理还不当回事。弗洛姆指出,因为人已失去了健全的思考和观察能力,以致无力应对这种局面,到处狂奔乱跑,企图以闲聊和乱窜的方式,作为厌倦和无聊的报复。除非他能凭借自身的能力积极地去参与,去创造,去施展自己的潜能,否则厌倦和无聊就会像一张无边的网笼罩着他。这是一种重负,是一种障碍,也是一种自己无法解释的令人备感无助的力量。这是一种新出现的现象,像流行病一样疯狂地传播,受此摆布而无力逃脱的人,会有严重的压抑感。

到这里读者们会问了,为什么大多数人没有意识到厌倦是一种怪症,以及它给人们带来那么大的痛苦而不能幡然醒悟呢?弗洛姆对此的回答很简单,他说今天的人们可以生产出多种多样的东西,并且可以用这些东西麻痹自己的神经,减轻厌倦感。人们可以吃止疼片减轻痛楚,可以喝酒麻痹神经,或者参加鸡尾酒会,和老婆吵嘴打架,或者疯狂地沉溺于性交生活中,让暂时的肉体快感冲淡大脑的记忆,以此来应对厌倦的进攻,这就如同掩耳盗铃,把垃圾扫到地毯下面。

人们现在做的很多事情都是企图分散自己的注意力,尽力把厌倦和无聊丢到脑后去。但也别忘了,有时看了一部低劣的肥皂剧或和上司吵了一架,那种难受的感觉又会浮上心头。有时你会注意到,自己为了寻开心所做的一切事情,又是那么无聊和令人更颓废。弗洛姆在此风趣地说,无路可逃的你这时不是运用时间,而是去杀死替你分解忧愁的时间。

2.天上人间——两个世界

与此相反,提起中世纪,人们肯定会带有一种情绪,要么是否定,要么是肯定。弗洛姆指出,对于现代自由主义者,中世纪是一个万恶的旧社会,在教权和王权的双重压迫下,人们普遍缺乏个人自由,多数人被少数人所役使,乡村和城市是充满敌对的,城里人时刻提防着乡下人,并把他们视为危险而可疑的陌生人。

另一方面,在保守的思想家看来,中世纪是一个理想的时代,人们的经济活动是出于内在的需要,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团之间的关系稳定而亲密,每一个人都可以在超国家的天主教会中寻求安全。弗洛姆认为这两种说法有其正确的一面,但他们的错误在于都只看到了一面而忽略了另一面。

用现代的眼光来看,中世纪的特征无疑是缺乏个人自由。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需要家族血缘背景来确定,一个人几乎不可能从一个阶级转变到另一个阶级,穷人的孩子永远是穷人,贵族的孩子永远是贵族。另一方面,个人从出生到死亡都必须生活在一个地方,他几乎不可能从一个村落迁移到另一个村落,他更不能从一个国家迁到另一个国家,甚至连自由选择吃穿的权利都没有。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尽管中世纪的人没有现代意义上的自由,但他既不孤单,也不孤独。自从降临到这个世界,他便有了一个确定的、不可变更而毋庸置疑的位置,于是他就在一个有机的整体中扎根栖息直到死亡,他没必要也无须怀疑生命的意义。

大文豪狄更斯在他的《圣诞欢歌》中以伤感的人道主义,谴责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自私心理,说现在的人们不能爱自己的邻人,主张以慈善事业来改善这些社会风气。小说家司格托说,现实都是丑恶的,只有往昔的中世纪生活才是美丽的。在中世纪,个人没有所谓的分裂的自我,与其社会角色是一致的,他是农民,是工匠,是骑士,而非偶尔从事这种职业或那种职业的个人。社会等级便是一种自然的等级,也是给人以安全感和归属感的明确部分。那时没有什么竞争,生活是安稳的,你死我活的生存竞争只存在于现代社会。人的经济地位是生而决定的,它是生计的保障,后者又受制于传统。实际上,在个人的社会限定范围内,个人还是能通过劳动和情感生活来展示自己诸多方面的自由。

中世纪的教会培养了每个人的罪恶感,但同时,它也坚定了每个人的信心,上帝不因他有罪而遗弃他,他仍然是上帝的最爱,教会扮演了中介人的角色,并给人们提供了一条世人相信其罪已得宽恕,其人仍为上帝所爱的道路。人对上帝更多的是信心和爱,而非怀疑和恐惧,正如城里人和农村人很少走出属于自己的那块小地盘,世界也是有限的,很容易理解。地球和人是宇宙的中心,这是不容置疑的,天堂或地狱是人来世的归宿。

当时人们的个人自我意识、他人意识以及对世界的意识,都尚未得到充分的发展,人们还没有让它们分家。在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个方面——内心自省和世界观察,都一样处于一层共同的面纱之下,处于半梦半醒状态。这层面纱是由信仰、幻想和幼稚的偏见编织而成的,透过它向外看,世界和历史都呈现出一种奇怪的色彩,人只是作为一个种族、民族、教会或家族的一员,只有通过这些,人才意识到自己。

中世纪没有现代人所特有的压迫感,也不需要提倡现代社会的个人冒险原则,人们的生活相对平静。与此相反,现代社会中的人必须时刻努力向前,去碰碰运气,或者被迫沉浮于激烈的竞争中。

在紧迫的压力下,更有甚者,人们想当然地会认为“闲人有罪”。曾经有一则报道说,马来西亚某地的警察最近有了一项新的特别任务:“抓闲人”,并且已经立竿见影地“抓到200多名在街上闲逛的青年”。为什么?因为“在当地,政界人士、宗教领袖或公众人物无不日日提醒人们闲逛是国耻”,并且“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希望到2020年,马来西亚能实现工业化,且以马来人为主导,而闲逛对这一目标的实现毫无助益”。而在中世纪这是不可思议的,更是荒诞不经的。

而西方普遍实现现代化的时候,在世界的某个角落仍然保持原有的传统,比如现在生活在北美新大陆的那些“古代欧洲村民”社群,他们依然保持着古老的中世纪的生活方式。他们顽固地拒绝现代的东西,不用电,不用汽车,服饰是几百年前的样式,房舍样式是几百年前的风格,劳动工具也是几百年前的古董。

在21世纪到来的今天,他们居然以这样不可思议的态度拒绝现代生活方式,对此,生活在自动化时代的人们不理解,有时,很多人会说他们有病,放着那么好的条件不去利用,让自己找罪受,真是傻得可怜。

如果我们举一个例子来说明,那么大家就会明白是谁傻得可怜了。某一天晚上,一个现代人兴高采烈地乘坐高层电梯回家,当他正悠闲地欣赏着流行音乐的时候,突然电梯出了故障卡在了半途,这个人一下子不知所措了,他一边不停地按应急电铃,一边恐惧地呼喊着“救命”。然而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因为这时候别人都在忙着看电视、听音乐,他的呼救声早已淹没在电子音响里面,沮丧、绝望、恐惧随之袭来,对此他不停地自责,为何不选择爬楼梯,然而世上没有后悔药,他只能等待别人来解救自己了。到这儿大家该明白了,依赖现代化的东西有时会让自己陷于绝望中。这也说明了那些社团拒绝现代生活方式的原因。

对于中世纪的人来说,经济利益从属于现实的日常生活,与他的宗教信仰并不矛盾,是为了精神上的更好得救;经济行为只是个人活动中的一个方面,并没有压倒一切的优势,与个人的其他方面一样,是受到道德规范约束的,追求经济利益至上的人,必须做好一个准备,那就是等着教会的抛弃,以及邻人的指责,最终还有上帝的遗弃。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民以食为天,没有了物质财富人也不能存活的,因此,在中世纪人的眼里,物质财富还是必不可少的,但却是次要的,因为拥有了一定的财富,人才可以养活自己,也才能尽最大努力去帮助别人。对于追求财富的经济动机是否正确,在当时人们会用舆论进行道德上的评判。经济动机是强烈的欲望,人们恐惧它,但也不会认为它卑贱十足,只不过不值得喝彩罢了。

然而对于现代人来说就不一样了,追求经济利益成了人们的疯狂行为,金钱、名誉、权势成了人们成功的标志,有钱者高人一等,为了钱最终连道德廉耻都没有了。而中世纪的经济行为理论无不带有道德目的,中世纪的思想家没有也不会建立这样一门社会科学,即认为追求经济利益的欲望同其他自然力一样,是一种恒常的力量,是不可避免的不言而喻的事实。在这儿需要解释一下,中世纪没有形成追求经济利益是人的天性或本能的观念,中世纪的人看重精神生活,对上帝有着强烈的信念,他们认为精神上的得救高于一切。

相反,人是天生的经济动物的思想只能出现在现代社会,葛朗台式的人物才是现代社会的写照。他贪婪、吝啬,金钱是他唯一崇拜的上帝,独自观摩金子成了他的癖好,临终前也不忘吩咐女儿看住金子。他做起生意来是个行家里手,经常装出口吃耳聋的可怜相,诱使对方上当受骗。他家财万贯,但开销节省,每顿饭的食物,每天点的蜡烛,他都亲自定量分发。为了钱他六亲不认,克扣妻子的费用,要女儿吃清水面包;弟弟破产他无动于衷,侄儿求他,他也置之不理。

同类推荐
  • 互文性:在艺术、美学与哲学之间

    互文性:在艺术、美学与哲学之间

    《互文性:在艺术、美学与哲学之间》,分为三篇:第一篇,艺术与审美经验;第二篇,美、美学与哲学问题;第三篇,哲学作为生活方式等。在该著作中,作者将视角从现象学、存在论拓展到生成论,对艺术、美学与哲学的有关问题进行了交叉式的研究,并力图展开它们之间的互文性的对话。该著作还涉及艺术、时尚与文学,以及中西思想的语境等诸多方面。
  • 菜根谭(白话全译)

    菜根谭(白话全译)

    《时光文库:菜根谭(白话全译)》分为修身篇、劝学篇、处世篇、经世篇、治家篇、出世篇、养生篇七部分,近400余则。每一则格言都添加标题,配有注释、译文、解读,方便阅读。在解读部分,我们用中华古典人物故事来解读原文,力求广大读者对每一条名言加深理解,加强读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
  • 易经是个什么玩意儿

    易经是个什么玩意儿

    《易经》究竟是个什么玩意儿?有人认为,《易经》是群经之首,一切学科的源头;也有人说,《易经》是算命先生搞的“封建迷信”;还有人说,《易经》深奥难懂、神秘莫测。想探究《易经》的奥秘吗?那么请打开这本书,让自己变得简单,让《易经》变得更简单。
  • 中国古典政治哲学论略

    中国古典政治哲学论略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为指导,以历史主义为原则,对中国古典政治哲学的主要理论范畴一天命观、经学政治指导思想、大一统政治格局、德治治国方略、纲常伦理规范、民本固国执政方策、政治变革对策等概略性地试作哲理梳理,以时间范畴为经、历史时序为纬,论析儒学乃中国古典政治哲学的中心支柱,以民为本执政哲学期许维护大一统政治格局、伦理纲常政治秩序,在时易治变中推行以德治国方略,建构持续发展的中华民族政治文明精神。
  • 信仰之问(爱智书系)

    信仰之问(爱智书系)

    我们当然知道,宗教就是信神。然后你也许要问:“不教哲学家既然研究宗教,那他们可不可以告诉我,究竟有没有神?究竟什么是神?如果没有神,信宗教的人去信一个没有的东西,不是太傻了吗?听说牛顿和爱因斯坦还有别的一些大科学家也信神,他们怎么会那样傻呢?”对于你来说,追问这些问题可能只是出于好奇,但是这些真的是一些很重要的宗教哲学命题呢,而且历史上那些拥有聪明大脑的哲学家们曾经绞尽脑汁想要回答你呢,看看他们是怎么回答的吧!
热门推荐
  • 老公太难缠:老婆不是人

    老公太难缠:老婆不是人

    她被家人唾弃,最后变成一缕幽魂,她想遗弃这个世界,却被人所救。她说:“为什么要救我?我是坏人,坏人就该没有好下场!”他坏笑地说:“错了,坏人不能轻易死,否则对那些受过伤害的人来讲,不解恨。”
  • 罂粟皇后

    罂粟皇后

    你们知道罂粟花的无辜吗?它本身是没有毒的,就像感情,本身也是美好无邪,可是在不适当的时候去沾染,它就会像罂粟花一样散发着恶毒的汁液,浸占他人的内心,浸入他的血液,控制他的灵魂,让他永远生活在痛苦之中,我不想成为罂粟的,可是在感情上,我似乎比它还恶毒,比它还可怕,在无形之中散播着忧伤的种子,给他人带来伤害与痛苦,罂粟他本身是无毒的,所以它还可以继续生活在阳光下,夺目耀眼,罂粟,它本身是一种药材,或许,除去恶毒的一面,它还可以抚慰人心,我会用我唯一的爱来抚慰爱人的心。有今生,没来世,今生请紧握珍惜共同的幸福,不留遗憾,因没有来世可以继续或偿还。下面是痕儿已完结文,呵亲们有兴趣可以欣赏一下!〈出轨王妃〉:〈冷宫晚妃〉:〈丫环皇后〉:〈罂粟皇后〉:〈总裁的玩物〉:〈将军的替身小妾〉:〈皇妃---别走〉:痕儿的新文出炉了,呵,欢迎亲们去欣赏,现代文:《总裁的深度诱惑》穿越文:〈失身变弃妇〉痕儿最新坑,有空的亲们去踩踩,《总裁的陷井》亲们,痕儿新文,欢迎来踩,都市言情:《恶劣富少极品男》顺便推荐后妃大大超好看的精彩文文,《狂野未婚夫》呵,还有自已的新文《总裁惹不得》痕儿最新现代文,《总裁的惩罚游戏》喜欢现代都市文的亲们,记得过来踩踩哦!推荐好友一本书,《夫君十个不算多》轻松又搞笑的哦!痕儿的新文,望亲们多来踩踩,《总裁的豪夺妻》
  • 凉性热性

    凉性热性

    涉及社会各个社会阶层,带来读者一种心灵体验,一本描写人生百态的故事集,引发对生活的思考
  • 丫头,吻你上瘾

    丫头,吻你上瘾

    在我们最美好的年华里,总会遇到一个难以抹去的人,一件难以割舍的事,一段不忍放下的时光。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中国微型小说百年经典(第9卷)

    中国微型小说百年经典(第9卷)

    微型小说,在我国虽然自古有之,如《世说新语》《唐元话本》《聊斋志异》等,但一直属于短篇小说的范畴,未能从短篇小说中独立出来。 上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和人们生活节奏加快,读者没时间看长篇大论,喜欢看短小精悍的小说。微型小说便很快盛兴繁荣起来,受到读者的喜爱。因而一些报刊纷纷开辟微型小说栏目,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发表微型小说的报刊有两千家左右,每年发表的微型小说达七八万篇。 《中国微型小说百年经典》以微型小说是一种独立的文体的眼光,重新审视了过去混杂在短篇小说中的微型作品,精心筛选了一个世纪以来的微型小说经典佳作。较之近来出版的一些标榜微型小说经典选集,更具有综合性、经典性和权威性。
  • 赢在人品

    赢在人品

    世界五百强金牌员工的成长法则,阿里巴巴、百度等知名企业的优秀员工吐血推荐。赢在人品,就是赢在职场。每个身在职场的人,只有不断自我修炼完善人品,才能成就事业辉煌。快来修炼人品、提升工作原动力吧,你也能成为金牌员工。
  • 闲妻不好惹

    闲妻不好惹

    开新文《九零炮灰彪悍逆袭》啦,拜请亲爱的们有空过去用推荐票包养一下,爱大家哟,谢谢!穿成农家小媳妇,却成不祥人。一家子极品,一个比一个难搞。闲妻有神奇空间,何必低眉顺眼,惟命是从?姐就要昂头挺胸做人,自己的幸福自己作主!那些挡姐幸福路的货,给姐滚开,闲妻是不好惹滴!(挺胸)---------******----------本文架空历史!!!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13岁前,妈妈一定要懂的心理学

    13岁前,妈妈一定要懂的心理学

    ,我们也不用着急。都可以成为一位称职的家长。因为任何一位妈妈,教育孩子。不过,就是我们做妈妈的要努力,只要努力,都可以成为一位不错的妈妈,努力学点真正有价值的教育常识。所以,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一件大事,是一件不容忽视、来不得半点马虎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