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10000000004

第4章 从孤独中走来(2)

1930年,应马克斯·霍克海默的邀请,弗洛姆加入了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弗洛姆主要负责精神分析和社会心理学领域的研究,就在这一年,他完成了精神分析训练,并自主开业,成为了一个精神分析医生。不久法兰克福学派形成了,在德国初步展示了它的辉煌。该所大多数成员如霍克海默、阿多诺、马尔库塞、弗洛姆等等都是有着犹太人血统,因此,**上台后他们遭到了迫害。

从1930年开始,弗洛姆在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杂志上发表了一系列有关心理分析和社会的文章,他希望通过对马克思、弗洛伊德和马克斯·韦伯的理论进行综合,寻求一种新的研究方法。这个时期他涉及的范围很广,包括宗教、社会心理学、权威性格、母权制理论,以及经济状况对“集体心理”的影响等等。他1931年在《精神分析运动》上发表的文章《心理分析和政治学》,在心理分析界引起了很大的争论,更多地显示了他利用马克思主义来丰富弗洛伊德的思想的愿望。

1.资本主义精神与肛门恋

弗洛姆指出,早期基督教对一个变成上帝的受苦的人(耶稣)的信仰,体现了人们心中不太明确的愿望,就是想要赶走父亲——神及其在人世间的代表,让自己做主。受苦的耶稣的形象首先产生于受苦的群众的认同需要,是受苦的群众的心声,补偿攻击父亲的罪恶,只是出于次要的地位。相信这个信条的人,大都是衣不遮体、食不果腹的穷人,由于其苦难的生活境遇,对统治者充满了愤恨,同时又对幸福美满的生活充满了希望。

基督教社团的经济状况和社会结构的变化,改变了信仰者的心理态度,教条发展了,观念也变了,受难的耶稣的形象不合适宜了,被赶走的上帝重新被拥立、膜拜。父亲不应当再被推翻了,反抗父亲就是大逆不道;有罪过的不是统治者而是赶走父亲的受苦群众。弗洛姆继续分析说,人们的不满和愤恨不再指向统治当局了,反而指向受苦的人们本身。满足就在于父亲为他听话的儿子提供了宽恕和爱恋,同时也在于受苦的耶稣继续作为受苦群众的代表的同时,所具有的庄严的、父亲般的地位。最后,耶稣伪装的面纱被揭开了,原来他不是别人,正是那个不可推翻的上帝。

为了给这一时期发表的文章提供一般性的基础,弗洛姆随后改变了研究的重点,开始转向了性格类型问题的研究。尽管在别的一些文章中,弗洛姆批评了弗洛伊德,但总体上他还没有背离弗洛伊德,采取的方法仍然是弗洛伊德式的;在他所接受的心理分析的性格观念中,有好多都是借鉴卡尔·亚伯拉罕和欧内斯特·琼斯的研究成果,如里比多冲动的升华和反作用的形成等等。

在性格类型的分类上,弗洛姆沿用了弗洛伊德以不同的性欲形式来分析人格的方法,弗洛伊德曾提出把人的性欲的不同形式作为人们性格和人格发展的不同阶段,即口腔期、肛门期和生殖器期,他大致勾勒了口腔的、肛门的、生殖的等三种性格类型。其中他更钟爱生殖型的性格类型,并把它与独立、自由、友谊联系起来,认为这才是正常的人拥有的健全的性格。

在确立了性格类型在人的性欲冲动中有根源后,弗洛姆继续强调家庭的社会代理人角色。人们永远摆脱不了社会的目光,作为一个例证,他指出过分的性压抑习俗可能影响生殖欲的发展,滋生前生殖型的性格类型。有爱洁癖倾向的人就属于这一类型。作为一个资本主义的反对者,弗洛姆时刻不忘对资本主义进行一番敲打,在这篇分析性格类型的文章的结尾,弗洛姆还集中论述了“资本主义精神”与肛门恋之间的关系,他所持的观点后来都成为了常识,但在当时却是闻所未闻的观点,人们备感新鲜。

弗洛姆指出,“具有肛门恋性格的人爱财如命,是一毛不拔的铁公鸡,非常吝啬;而且还是占有狂,热衷于对无用的物质的占有,他们具有天生的虐待倾向和破坏倾向,通过对他人的虐待来寻求快感。他们迷恋所有无生命的东西,如粪便、垃圾、金钱等,一看见金子他们就会两眼放光,整日看守着自己的财宝,宁愿把它们藏在密室里,也不愿拿去投入生产和消费之用,有时还会不停地唠叨着抓紧,抓紧了,别让别人偷走我的东西”。当他们数点着密室里的金银财宝时还会欢欣地笑着说:“这东西暖我的心窝。”

弗洛姆毫不留情地说,所谓“资本主义精神”其实就是守财奴式的肛门恋性格,资产阶级的理性、所有权及清教主义与肛门欲的压抑和守序有关。资产阶级信奉物的价值高于生命的价值,他们宁肯失去生命也不愿失去财产,并通过对财产的占有来建立同世界的关系。

关于资本主义精神和肛门恋之间的关系,他在后来的作品《逃避自由》中又重新加以论述。但到那时,他对肛门欲和弗洛伊德的里比多理论的态度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化,虽然肛门性格类型临床描述上没有变化,但他对此的解释却有显著的改变。

令他发生变化的原因,一方面在于他的临床观察的积累,另一方面在于有一个人深深地影响着他,这个人就是约翰·雅可布·巴赫芬,一个瑞士19世纪的人类学家,他是最早发现母权社会的思想家。巴赫芬属于那种生不逢时的思想家,在世时默默无闻,他的第一部著作发表于1860年,不过很少有人问津;后来老天有眼,在他逝世20年后,人们终于发现了他的思想宝库,这算是对他的贡献迟到的补偿吧!

巴赫芬发现,在父权社会存在之前,母权社会早就存在了,他不只作了一般的陈述,而且还指出了母权观与父权观的不同。简而言之,母权观就是无条件的人类之爱。母亲对孩子的爱从不以他们的优点为出发点,也不会以孩子有缺点而抛弃他们,她爱孩子是因为他们是她的孩子。如果母亲只爱乖巧可爱、举止端庄的孩子,那么就会有许多孩子因为被抛弃而饿死。父亲爱孩子是因为他们顺从他,长得像他。

在此,弗洛姆指出它所指的并不是某一单个的父亲或母亲,而是从整体来讲的贯穿于母爱和父爱的历史。如果要拿单个的人来说,这种爱在人们身上可以是混合着的,我们可以发现许多具有母爱的父亲和具有父爱的母亲。这种差异原因多样,它涉及到社会的风俗习惯、文化传统,涉及到是父权社会还是母权社会。在弗洛姆看来,父权和母权的对立没有比索福克勒斯在《安提戈涅》中的描述更生动的了,安提戈涅是母权的象征,“我在这里不是要恨而是要爱”;而克瑞翁则是父权的化身,代表着服从原则,***主义其实就是克瑞翁的化身。

另外,在巴赫芬思想中有着浪漫主义的一面,他把自然浪漫化,认为自然就是人类永远的母亲,人们应该像婴儿投入母亲的怀抱一样投入自然的怀抱,去除那所谓的“人定胜天”的思想。对此弗洛姆特别倾心,母权社会强调人们的互爱、团结和幸福,它不断给人们爱和怜悯,而非恐惧和屈从,财产共有,人们生活在欢乐的伊甸园中,鸟儿也为他们歌唱。随着父权社会的到来,人们与自然分了家,开始出现了恐惧和仇恨,以及对不服从的惩罚,绝对服从和责任超越于爱和满足之上。

弗洛姆通过对母权制的分析,否定了俄狄浦斯情结的普遍性,恋母情结是人们对母权社会的爱和安全的怀念。俄狄浦斯情结在父系社会得到不断的强化,其中原因之一是由于儿子作为父亲财产与地位的继承人赡养者而造成的。儿子必须承担责任,维系家族的生存,这样儿子的早期教育中,经济的因素被置在了更高的地位,于是幸福和爱就靠边站了。儿子生活在压力中,他害怕失败,厌恶父亲强加给他的责任,对父亲的爱开始转化为怨恨。

弗洛姆继续说,母爱是无条件的,她解脱着儿子身上的社会重负和责任,给他以温暖和安全。然而在当代社会,真正的母亲的力量已被工业文明所侵蚀,她的保护神的地位已慢慢地被剥夺,她也被无情地暴露在强大的工业机器面前,变得软弱无力,成为了过河的泥菩萨,甚至连自身也需要保护。

如果要用文学语言来描述,那么戏剧家易卜生的《玩偶之家》中的女主人公的经历应该是最真实的写照。女主人公娜拉出身中等家庭,美丽活泼,天真热情。她热烈而真诚地爱着自己的丈夫。为替丈夫治病,她曾冒名举债,甚至准备牺牲自己的名誉;如果需要,她甚至表示可以为丈夫而死。但她的丈夫,却是个虚伪自私的人,他平时管她叫“小鸟儿”、“小松鼠儿”,可一旦知道娜拉曾冒名举债,危及自己的社会名声和地位时,便一反常态,大骂她是“犯罪女人”,还扬言要剥夺她教育子女的权利,要对她进行法律、宗教制裁。后来,真相大白之后,最需要丈夫和她同舟共济、承担危局的时刻,她却发现自己为之作出牺牲的丈夫竟是一个虚伪而卑劣的市侩。娜拉终于看清了自己的“泥娃娃”处境,认识到自己婚前不过是父亲的玩偶,婚后不过是丈夫的玩偶,从来就没有独立的人格。于是,她毅然决然抛弃丈夫和孩子,从囚笼似的家庭出走了。

娜拉对社会的背叛和弃家出走,曾被誉为妇女解放的“独立宣言”。然而,在素把妇女当作玩偶的社会里,娜拉真能求得独立解放吗?茫茫黑夜,她又能走向何处?从事理上推想起来,娜拉其实也只有两条路:不是堕落,就是回来。这确实是问题的症结所在。弗洛姆认为母权的衰落,母亲地位的边缘化,同样适合于母亲的替代物,诸如国家或种族。原来母亲式的信任和温暖被父亲式的压抑、服从和独裁道德所取代,结果背叛父亲就是有罪的。

不幸的是,新教的发展又加强了父亲的影响,中世纪拥有的子宫式的教堂和圣母崇拜的天主教给人们带来的安全和温暖,在资本主义强力面前隐去了。显而易见,资本主义的精神基础是父权的,尽管资本主义自相矛盾地创造了回到母权文化的条件,然而在无限扩大的物欲的冲击下再也没有了回头路。弗洛姆深情地指出,只有社会主义才给出了回转的出路,它承诺着未来社会的美好。

2.弗洛伊德——一个隐秘的权威

当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弗洛姆没有想到,病魔正一步一步地向他袭来,1931年夏天,31岁的弗洛姆遭遇了猝然的打击,他因咯血而被诊断为肺结核。通过一年多的休养和治疗,弗洛姆总算战胜了死神,逃离了死亡的地狱。这归功于他有着不屈不挠的精神。不过,当他刚摆脱病魔的威胁,另一个比病魔更凶狠的妖怪降临在德国的上空,它就是**和它的头目希特勒。

作为一个拥有大多数犹太裔成员的、公开的马克思主义组织,按照**的标准,他们的存在就是一个荒谬,于是刺刀开始对准了这些所谓的“对国家的敌意”的人们,研究所的成员们不得不逃离法兰克福,远赴美国。

考虑到德国形势的险恶,弗洛姆决定在美国定居下来,不久他加入了美国籍。与此同时,社会研究所在纽约重新开张,弗洛姆也很快恢复了他的成员资格。在纽约他结识了很多朋友,其中有克拉拉·汤普森、哈里·斯塔克·沙利文和威廉·西沃伯格等,后来他们又和弗洛姆结为同事关系,在弗洛姆困难的时候,能一如既往地支持他的研究。

不过就是在这一时期,弗洛姆远离了弗洛伊德的思想,不断发表文章批判弗洛伊德,他与社会研究所的同仁们的关系也因理论上的分歧而逐渐疏远了。

随着对巴赫芬思想的兴趣的增长,弗洛姆与弗洛伊德的分歧也就越来越大,对正统弗洛伊德主义的热情不断地减少。1935年他在《社会研究》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公开说明他对正统的弗洛伊德学说的不满和失望。他认为弗洛伊德作为一个资产阶级学者,没有跳出资产阶级的社会文化背景,在他的思想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了资产阶级的道德教化和独裁父权价值原则的束缚,因此其社会的批判力就显得苍白无力。

在心理分析过程中,一个分析者如果过多地注重病人童年经验给他带来的负面影响,那就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心理分析人员的注意力被分散了。如果心理分析人员没有对社会因素有着清醒的认识,他就会不加批判地接受已有的社会价值,而这恰恰是病人致病的原因,分析者好心没有办成好事,反而在病人的伤口上又撒了一把盐。另一方面,当病人的心理需要和欲望与已有的社会道德价值原则相冲突时,作为一个社会的顺从者的分析者,他不是对病人因势利导,反而往往是倾向于激起病人的反抗心理。

话又说回来了,当然在理论上,分析人员也倾向于赞成价值中立的原则,对病人采取道义上的宽容态度,然而在弗洛姆看来,所谓的价值中立、道德容忍的理想,在历史上它本身就有着摆脱不了的两面性,在实践上,它结果都屈从了社会的要求。

随后弗洛姆把精力主要都投在了揭示弗洛伊德父权主义的其他方面。弗洛姆认为,正统的弗洛伊德主义进行精神分析的目标就是工作、生殖生育以及进行享受的能力。在弗洛伊德看来,前面两个比后一个更重要,他在文明和满足之间发现了不可调和的尖锐矛盾,他认为个人和社会的冲突是必然的,人类历史就是在欲望中受折磨的历史,并且人类本身无法改变这种命运。他并不主张通过激烈的方式变革社会现有秩序,对于重建新型社会的希望嗤之以鼻,甚至对为使人类的满足得以更好的实现而奋斗的政治激进派,他都抱着强烈的敌意,并冠以他所生造的概念。对于激进派的所作所为,他给出了一个所谓的美妙的解释,认为他们是对父亲所做的恋母性的侵犯,是童年经验的缺陷导致的结果。

我们可以发现,在弗洛伊德的理论框架中,精神病是一个不吉利的东西,它无法适应资产阶级的道德价值规范,有悖于现有的社会秩序。弗洛姆继续分析道,弗洛伊德不能也不愿意改变他所处的社会背景,因为他按照资产阶级的方式,在金钱上斤斤计较,坚持要求他治疗的所有病人必须以金钱来支付。另外,弗洛姆认为,弗洛伊德的缺陷有着其自身的原因,因为他的人格是属于古典独裁父权制类型的,在他的学生和病人面前,他以绝对权威的形式出现,扮演着神一样的角色,没有违背只有服从。

通过对别的心理分析家的研究,弗洛姆认为格罗代克和桑多·弗伦茨齐优越于弗洛伊德,他们的优越之处就在于治疗学上的改革,通过和病人面对面的交谈来进行分析,分析者和病人之间的关系是互动的,让病人感觉到他和医生处于平等的关系上。

同类推荐
  • 魏晋玄学“三大派”

    魏晋玄学“三大派”

    中华学术,源远流长。魏晋之际,儒家经学受到严重挑战,玄虚之风大为兴盏。《中国文化知识读本:魏晋玄学“三大派”》讲述在我国历代的学术思想中,可以说玄学是最具有内在意蕴、对文人最具有吸引力、更加具有文学内涵的一种思维模式。其在发展过程中,内部又分为三个派别:何晏、王弼主张名教本于自然;阮籍、嵇康认为“越名教而任自然”;郭象认为名教即自然,此三者即为魏晋玄学“三大派”。
  • 刘宗周与蕺山学派(阳明学研究丛书)

    刘宗周与蕺山学派(阳明学研究丛书)

    刘宗周被认为是宋明儒学的殿军,在晚明儒学史上独树一帜。本书从对刘宗周哲学体系内在逻辑分析入手,将研究推至思想家本身,希望借此能呈现出特定的社会环境和文化传统对其人格结构和哲学思想的影响;尝试通过刘宗周人格结构的内部机制来解说其心性哲学,以期能够更真切地体认他的思想。本书认为,刘宗周的心性哲学是将理学的内容注入心学体系之中,使客体之理变为主体之心,客观之理成为主观之意,由此统一心学和理学,其实质是以理入心,进而以理代心。对蕺山学派的研究是本书的又一主要内容。我们将重点放在梳理刘宗周之后学派内部变化,以张履祥、陈确和黄宗羲为例,通过他们的学术异同及冲突来解释蕺山学派分裂没落的内部原因。
  • 开心国学

    开心国学

    本书以儒家、道家及诸子百家思想为立足点,从《论语》、《孟子》、《中庸》等儒家学派的代表作中,选取其关于学习、立志方面的名句加以分析解读,为青少年提供学习的方法,引导他们树立坚定、自信的信念,从小奋发图强;从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作品中,精选出帮助青少年加强自我修养,提高综合素质的内容,引导孩子正确对待人生,提高思想觉悟,激发民族自豪感、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并培养和塑造独立自主,奋发向上、团结友爱的人格和价值取向;从《孙子兵法》、《墨子》、《韩非子》等诸子名家作品中,选取名句加以分析解读,为青少年处理日常生存问题,提供指导和借鉴。
  • 庄子大全集

    庄子大全集

    在这个越来越纷杂的世界,我们于喧嚣和浮躁中寻求平和,也愈发不明白,为什么要想真正地笑一次是那么难?科技越来越先进,但烦恼越来越多;我们努力地生活,生活却越过越不快乐。寻觅那把打开快乐之门的钥匙,却原来早在两千多前,庄子便已通透人生的烦恼,留下解惑的“圣经”——《庄子》(《南华经》)。细读《庄子》,它告诉我们:人可以用另一种方式逍遥天地,从另一个角度来思考生命。
  • 博爱:胡适人生讲演集

    博爱:胡适人生讲演集

    《读点大师:胡适人生讲演集·博爱》收录胡适先生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关于人生 问题的讲演实录,内容详尽充实,原汁原味地再现一代大师的讲演风采,还原当时中国社会的风起云涌,让我们领略特定时代风口浪尖上催生的伟大思想和智慧结晶。 胡适先生主张修己以安天下:“为己而后可以为人,求学而后可以救国”,这种圆融的态度在当时曾引起轩然大波,但在今天看来,这种通达的思想未尝不是饱含着热情和希望,将民族的气节和精神有力地传承下去。他给读者带来的不一样的声音,足可以引起我们对人生更深层的思考。
热门推荐
  • 有爱不觉天涯远

    有爱不觉天涯远

    那一刻,她的心,忽然柔软无比。她仿佛听到自己心里铁马冰河一般轰隆隆响过,所有的坚冰,都融化了。她知道,原来她的心,一直偏离在爱的轨道之外。这摔倒的跤,让她的爱情拐了一个弯,他的宠爱和心疼,是拐弯处鲜明的路标,一路引领着她,走进爱的轨道。
  • 穿越之绝色红颜:驭灵至尊

    穿越之绝色红颜:驭灵至尊

    江山如画,美人如诗,娑婆世界,步步生莲。<br/>她本弃儿,因缘际会,被选入世界最大的杀手组织,凭着惊人的天赋,成长为如今令政界精英和商贾大佬皆闻之丧胆,若幽冥般于无声无形间夺人性命,江湖人称“嗜血幽冥”的绝命杀手。……&nbsp;一朝穿越,成为举国皆知的集丑、愚、哑、废、病于一身的废物六小姐,当她再次睁开那清冷眼眸,风云将为之变色矣。<br/>
  • 女人儿童的故事

    女人儿童的故事

    童话是世界儿童文学中永不凋谢的花冠,是与我们少年儿童捉迷藏的小朋友。童话王国简直就是一个多姿多彩的万花筒,在那些语言浅显、妙趣盎然的美丽童话故事里,有的蕴藏着严肃的人生准则,富于哲理,发人深省;有的反映了社会的真实现象,揭露了黑暗、鞭打了丑恶;有的揭示了大自然的奥秘,使人增长知识,开拓视野。童话奠定了我们的人生基础,影响着我们的一生。因此应该把那些名篇珍品传给后代,陶冶后代。为此,我们编辑了这套《世界经典童话故事全集》丛书,把世界各国许多童话名篇佳作装在一个美丽的花篮里,让它熠熠闪烁的光辉照耀下一代人茁壮成长,使孩子们梦幻般地度过金色的童年。
  • 霸者三国

    霸者三国

    面对着众多的三国名将,他竟然成了三国的第一武将吕布,面对感情,他是一个情种,爱美人不爱江山的那种,江山,美人。他会选择什么?,他,作为现代人时,是一个不择不扣的小混混,可是机缘巧合之下,我来了到一个战乱纷纷的年代:三国
  • 黄金穗

    黄金穗

    穿越娘亲含恨死,迂腐老爹殉情亡。幸有灵魂来互换,小小金穗得重生。爷爷当爹又当娘,祖孙努力奔小康。渣男想要来求亲,哼哼……想娶我金穗可以,予君黄金穗,君冠我之姓!订阅超过30%的亲请投一下完本满意度,么么哒~
  • 替嫁:鬼颜太子妃

    替嫁:鬼颜太子妃

    她本是相府的丫鬟,一道圣旨小姐将嫁与当朝太子,传闻太子是个傻子。为此,她甘愿替自家小姐出嫁,从此化名上官婉芸。传说上官婉芸貌丑无盐,大婚当日京都倾城人如潮涌,只为一睹丑容。大婚当日,她便将公主吓晕。此举震惊朝野,从此世间便流传出去“傻太子娶了一名鬼妃!”她虽丑,可是却清灵聪慧,但是最终纸包不住火。那日谎言破,她于断头台上笑着领死,后来传闻太子也当众自刎,可是当天却有四条身影救走了鬼妃。有传说那四人是天下闻名的“倾城四公子。”从此,鬼妃便销声匿迹。时隔数月,天下突然多了一名艳倾天下的美女,她叫“艳倾城!”而天下更奇怪的事情是,陵国换了新皇帝,有人说他是倾城四公子的梅冷情。时隔多年,有人想起了一件事“那年皇城大乱,据说是两位王爷和皇帝为了一名女子而倒戈相向,传说那女子就是艳倾城。”也有人说,是因为皇帝为了报母亲的仇而入了魔,还有人说是皇帝为了不让江山落入一个叫“陵蓝”的人而布的局。更有荒谬的说法是“艳倾城爱上了一位叫竹韵的男人,以至于皇帝魔性大发,势要血流成河以捍卫龙颜。”她时隔多年,依然众说纷坛……请路过的亲们支持一下好友的文《穿越:嗜血邪王的鬼妃》紫牡丹akhehttp://m.pgsk.com/a/297604/请喜欢这个文的童鞋们加群92089491哈!
  • 今天可以不说烦:拥有快乐的心理学智慧

    今天可以不说烦:拥有快乐的心理学智慧

    “烦死了”这三个字你一定说过,甚至已经成为一句口头禅,时时将它挂在嘴边,动不动就脱口而出。烦恼已经成为影响都市人健康的心理问题之一,如果无法驱走它,它将会影响我们的生活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将烦恼、忧郁、愤怒等不良情绪消除是非常重要的。快乐是驱赶烦恼的最好方法,但一些人不懂快乐,总被坏情绪占了上风,或是错误地将逃避、麻醉当成了快乐。快乐是选择,是人的行为习惯,也是自我调节的能力。寻找快乐、养成快乐的习惯悬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
  • 史迪威日记

    史迪威日记

    二战之前,他曾先后3次被派往中国。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在东南亚节节进逼,他临危受命,被再次派往中国,指挥中缅印战区的对日作战。在将近3年的时间里,他指挥盟国军队在缅甸与日军展开了两次惊心动魄的大血战,为战胜日本法西斯立下殊勋。因战功卓著,他被晋升为四星上将。然而,他所始料不及的是,中美英三国由于各自的需要和利益,在对日作战的战略等问题上存在着尖锐的分歧,中美两国之间更由于军队指挥权和租借物资的分配等问题闹得不可开交。他除了要忙于对付日本人之外,还要付出更大的精力去应付这些“国际政治问题”。盟国间的这些矛盾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史迪威也因此在1944年10月被解除了在中国的指挥职务。
  • 山西抗日女兵连

    山西抗日女兵连

    抗日战争时期,山西的一批杰出知识女性,正是将自己的人生目标定位在民族解放战争的伟大事业中,积极投身抗战,成就了自身,做出了惊天动地的业绩。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