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08300000050

第50章 辩论中的逻辑技巧(4)

虽然指桑骂槐是人们遇到不平和不快之事时的常有的事,但我们还是要尽量放宽胸怀,开宽眼界,努力避免使用这一“方法”。

三、虚构“骂”的对象

有个人在朋友家做客,天天喝酒,住了很久还没有启程之意,主人实在感到讨厌,但又不好当面驱逐。

一次两人面对面坐着喝酒,主人讲了这么一个故事:“在偏僻的路上,常有老虎出来伤人。有个商人贩卖瓷器,忽然遇见一只猛虎,张着血盆大口,扑了过来。说时迟,那时快,商人慌忙拿起一个瓷瓶投了过去,老虎不离开,又拿一瓶投了过去。老虎依然不动。一担瓷瓶快投完了,只留下一只,于是他手指老虎高声骂道:‘畜生畜生!你走也只有这一瓶,你不走也只有这一瓶!’”

客人一听,拔腿就走了。

论辩中,我们可以虚构一个与对方有相似性的东西为骂的对象,来达到谴责论敌的目的。

四、用“指桑骂槐”对付“指桑骂槐”

年轻的汤姆嘴尖舌薄,常常以愚弄他人来取乐;杰克逊大爷厚道得很。一天早晨,汤姆站在门口啃着面包,忽然看见杰克逊大爷骑着毛驴哼哼呀呀地走了过来,于是喊道:“喂,吃块面包吧?”

大爷连忙从驴背上跳下来说:“谢谢您的好意。我已经吃过早饭了。”

汤姆一本正经地说:“我没问你呀,我问的是毛驴。”说完,他得意地一笑。

大爷非常气愤,可是又难以责骂这个无赖,于是猛然转过身子,照准驴脸就是两巴掌,骂道:“出门时我问你城里有没有朋友,你斩钉截铁地说没有。没有朋友为什么人家会请你吃面包呢?”对准驴屁股又是两鞭子,说:“看你以后还敢不敢说谎。”

说完,大爷翻身上驴,扬长而去。

你指桑骂槐,我也指桑骂槐。这样骂起来,也算不失精彩。

92层层递进,步步展开

层层递进,形如剥笋,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可步步进逼,最终破的。这是人们经常用到的一种逻辑方法。

◎层层递进,攻击对手

战国时期,齐威王有个怪癖——长夜喝酒放歌。每当夜幕降临,星月争辉的时候,他都喝得酩酊大醉。这样混混沌沌地过日子,朝政一片昏乱。淳于髡总想找个机会,劝说国王彻底转过弯来。

这天,齐威王大摆宴席,席间邀淳于髡陪酒。淳于髡认为机会来了。

席间,齐威王端起酒杯问他:“先生能喝多少酒才醉?”

淳于髡说:“臣喝一斗也醉,喝一石也醉。”

齐威王不解地问:“喝一斗就醉的酒量,怎能喝上一石?”

淳于髡说:“您在前面赐我佳肴美酒,却命法官紧紧盯住我。我哆哆嗦嗦地在那里趴着喝酒,顶多喝一斗就成烂泥了。可是如果碰上尊敬的客人,我捋起袖子,笑吟吟地给客人敬酒,我能喝上它二斗;如果老友重逢,话题如丝,我能喝五六斗;如果乡里乡亲地聚集在一席,男女倾谈,喝酒行令,我即使喝上八斗,可能也不过醉个二三分,如果喝到傍晚,酒快喝光了,大家又把剩余的酒聚到一起,助兴让我喝,我那时就会喝得酩酊大醉,也就会失礼了——搞得杯盘狼藉,语言混乱,甚至男女互相踩着对方的脚,这就叫做酒极生乱,乐极生悲啊……而世间的万事万物,也都是一样的道理啊!”

淳于髡从小到大,由物及人,层层比喻,步步进逼,最终破的,使齐威王很受教益。

在说辩中,由于对方思维的复杂性,对某一事物不理解,想不通,往往疑虑重重,非一点即通,而需层层递进,穷追不舍,把理说透。说辩艺术中的这种循循善诱、丝丝入扣的方法,也就是递进的方法。

使用层层递进法应根据论辩的需要而定:若开门见山难以奏效,可考虑采用此法,若单刀直入可以取胜,就不必使用此术,免得绕来绕去,使人半天不得要领。

层层递进作为论辩技巧是指论辩要有层次性。不管论或辩、攻或防,都要像剥竹笋一样,一层又一层,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层层递进,步步深入。

孟子在批评齐宣王不会治国时,有这么一段对话:

孟子说:“假如你有一个臣子把妻子、儿子托付给朋友照顾,自己到楚国去了。等他回来时,他的妻子、儿女却在挨饿、受冻,对这样的朋友该怎么办呢?”

王答:“和他绝交!”

孟子说:“假若管刑罚的长官不能管理他的部下,那该怎么办?”

王答:“撤掉他!”

孟子又问:“假如一个国家政治搞得不好,那又该怎么办呢?”

王这时只好“顾左右而言他”了。

对国王进谏,直来直去效果不会太好,孟子由小至大、由远至近,由轻至重,逐渐触及论题本质,结果使得齐王无言以对,只好岔开话题。

层层递进必须准确掌握对方心理,主动出击,从对方比较容易接受的观点着手,因势利导,层层深入展开论辩。

在隋朝侯白的《启颜录》中有个“官学狗叫”的故事。

侯白在没有做官前,住在家乡,无甚名声,但锋芒已初露。当地的地方官刚到任时,侯白便去拜见。回来后他对几个朋友说:“我能让新来的官学狗叫。”朋友说:“哪有官老爷听别人的摆布学狗叫的?你若真能做到,我们请你喝酒;若不能,你就请客。”侯白答应了。

于是,他们一起到衙门去,侯白进去见官,朋友们在门外看着。官说:“你又来见我,有什么事吗?”

侯白答道:“您刚到此地,民间有些事情,要向您请示。您到任之前,此地盗贼甚多,我建议您下令让百姓各家养狗,让它们见了生人就惊叫,这样盗贼自然便会平息。”

官问道:“如果这样的话,我家也须养条能叫的狗,但到哪里去弄狗呢?”

侯白回答说:“我家倒有一群新养的狗,不过它们叫的声音与别的狗不同。”

官问道:“它们叫出什么声音来?”

侯白答道:“它们‘呜呜’地叫。”

官说:“你不懂狗,好狗应当‘汪汪’地叫,‘呜呜’叫的,都不是善叫之狗。”

侯白的朋友们在门外听了,皆掩口而笑。侯白看到自己已经赢得了一桌酒席,便对官说:“我知道了。以后我一定要出去寻访善叫的狗。”说完便向官告辞。

在使用层层递进法时,要注意“层层”,即一定要循序渐进,不要省去中间环节,不要跳跃式递进。其次,还要注意“递进”,所谈之事,虽可谓漫无边际,但要由小到大,由浅入深,始终向实质性问题这个方向靠近,不可偏离。

使用层层递进法应根据论辩的需要而定:若开门见山难以奏效,可考虑采用此法,若单刀直入可以取胜,就不必使用此术,免得绕来绕去,使人半天不得要领。

在使用层层递进法时,要注意“层层”,即一定要循序渐进,不要省去中间环节,不要跳跃式递进。其次,还要注意“递进”,所谈之事,虽可谓漫无边际,但要由小到大,由浅入深,始终向实质性问题这个方向靠近,不可偏离。

辩论双方立论,都有它的核心支柱,向对方进攻时,不能只伤皮毛,而应层层深入,步步递进,直捣黄龙府,动摇论敌的根基。

层层深入的进攻手段,要求辩者有敏锐的反应能力,有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高超的论证批驳能力;同时,辩者要自始至终高度关注,仔细聆听对方的发言,捕捉对方的错误,归纳概括,找出论敌错误的内在联系,采用层层剥笋的方法,直至摧毁敌论的核心支柱,从根本上批倒敌论。

◎层层递进往往更能被人们接受

唐朝宰相魏征,是我国古代一位著名的说辩家。他辅佐唐太宗长达17年,进谏数百次,多为太宗采纳。他的说谏穷追不舍,说理透彻,充满逻辑力量,不得不令人折服。

贞观六年,唐代正处在太平盛世,群臣奏请太宗前往泰山举行封禅大典,以显文治武功。唯独魏征一人反对,认为此时封禅不妥。于是,魏征向唐太宗进谏,“陛下功业虽高,但恩泽尚未及全国;国家虽已太平,但物资还不丰富;外帮虽已臣服,但还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祥瑞虽多次出现,但法网还嫌繁密;年成虽说不错,但仓库还嫌空乏。所以,我以为不可举行封禅。”

魏征层层递进的方法一连举出五个特殊性事实,得出“不可封禅”这一结论,颇有一定的说服力,使得本来打算接受群臣奏请前往泰山封禅的太宗沉默不语。魏征见说谏初步奏效,接着又说:“一个刚刚病愈的人,就让他马上扛上一石米日行百里,这样做肯定是不行的。那么,我们国家刚刚医治好战乱的创伤,元气还没有恢复,就急于向上天报告功绩,当然是欠妥当的。”

魏征采用类比推理,以病初愈之人的一些属性同刚刚医治好战乱创伤的唐王朝作类比,由病初愈之人不可扛上一石米日行百里,得出元气还未恢复的唐王朝不可急于向上天报告功绩的结论,使太宗进一步动心。于是,魏征紧接着说:“再说,东封泰山,万乘千骑,要耗费大量资财,若再遇上灾荒,风雨骤变,不明事理的人横生是非,那更是悔之莫及!”

魏征的三段谏词,层层深入,步步递进,环环入扣,最后得出毋庸置疑的结论。唐太宗三思后,欣然接受了他的进谏,停止了封禅。这里,充分显示了魏征运用的剥笋术在说辩中的无可辩驳的逻辑力量。

东晋大诗人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弃官返乡,过起了田园生活。乡邻中有个少年,很想在诗文上获得成就。一天特地登门拜访陶渊明,他恭恭敬敬地请教说:“老先生学识渊博,不知有什么学习妙法?请指教一二。”陶渊明听完后,哈哈大笑道:“天下哪有什么学习妙法,真是荒唐,荒唐。”然后又对少年严肃地说:“学习绝无妙法,勤学则进,辍学则退,如此而已。”可是那个少年却眨巴着眼睛,一副似懂非懂的样子。陶渊明知其未懂,于是指着门前稻田中尺把高的禾苗说:“你蹲在禾苗前,聚精会神地瞧着,看它现在是不是在长高?”少年看了半天后说:“没见他们长啊!”“真的没见长吗?那么,春天的秧苗又是怎样变成这尺把高的禾苗的呢?”少年还是摇头不明白。陶渊明说:“这禾苗每时每刻都在长,只是短时间察觉不到。知识的增长也靠一点一滴的积累,有时连自己都不能察觉。哪里会有什么捷径!”说着又从怀里掏出一本书说:“读书学习只要持之以恒,勤学不止,就会由知之甚少变为知之甚多。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却每天有所长啊!”

接着,陶渊明又指着一块磨刀石问:“你再看看那块磨刀石,为何会出现像马鞍一样的凹面呢?”少年随口答道:“那是磨损的呀!”“不错。可是你知不知道它是哪一天被磨损成这个样子的呢?”少年想了想说:“这我倒不知道,好像没见过哪一天忽然被磨损的。”

陶渊明进一步引导说:“这是农夫们天天在这里磨刀,年复一年磨损而成的,绝不是哪一天就磨出这个样子来的啊!”少年似乎还没有完全明白,陶渊明看出了这一点,又接着说:“从这磨刀石上,我们可以悟出另一个学习的道理来,辍(中止)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却每天有所亏。”少年听完,有所领悟。

这里,陶渊明开导少年的方法,就是运用循循善诱、层层递进的方法。第一步,以禾苗的生长为例,先说明“勤学则进”的道理。其中,他并不是直接亮出答案,而是让少年先观察禾苗,后思考,再提问启发,尔后又由此及彼,把禾苗的生长与读书学习有机地联系起来,最后顺理成章地阐明其中的道理。第二步,又用磨刀石磨损来形象地说明“辍学则退”的道理。中间又引而不发,让少年深入思考,然后再指点一番,使少年恍然大悟。陶渊明所举的两个例子一正一反,形象生动,恰到好处,相辅相成,颇能说明问题。

◎层层递进增强语言的力量

在论辩过程中紧扣论题,从一点切入,由小至大,由远至近,由浅到深,由轻到重,逐层展开,直至揭示论题的本质,进而达到诱敌就范的论辩方法。恰当地运用层层剥笋术,可使我们的论证一步比一步深化,增强我们语言的雄辩力量。

1936年,西安事变爆发,张学良、杨虎城两位著名的国民党爱国将领手下的军官一时冲动,坚决要杀掉蒋介石。受中共中央委托,周恩来亲赴西安,力求事件的和平解决。

面对那些对蒋介石愤怒异常、言辞激烈的军官,周恩来劈头就是一句反问:“杀他还不容易,一句话就行了!”

非同寻常的一句话让在场的国民党军官们平静下来,周恩来紧接着连发五个问题,层层剥笋:“可是,杀了他以后怎么办呢?局势会怎么样呢?日本人会怎么样?国家和民族的前途会怎么样?各位想过吗?”

由于平时确实没有好好想过这些问题,大家于是陷入了沉思。

这时,周恩来抓住“战机”,分析了西安事变的性质,分析了当前的形势,提出了中国共产党考虑问题的基本原则,把那些主张杀蒋的国民党军官们听得心悦诚服。

西安事变,最后终于得到了和平解决。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之后,张学良送蒋介石回南京,结果被蒋扣押。东北军的一些军官得知后,错误地把仇恨发泄到东北军的高级将领身上,还错误地对共产党没有把张学良救回来很有意见。他们暗杀了几名东北军的高级将领,又杀气腾腾地闯进了周恩来的住所。

在这个紧急关头,周恩来镇定自若,霍地一声站起来,猛地一拍桌子说:“你们要干什么?你们这是要救张副司令吗?你们的行动恰恰是帮了蒋介石的忙,是蒋介石欢迎的!你们以为这样干就可以营救你们的张副司令回来吗?不!这恰恰是害了张副司令!因为你们的行动破坏了团结,分裂了东北军!你们在犯罪!”

当时,闯进屋子的国民党军官们流下了泪水,立即跪下来向周恩来认错请罪。

扑朔迷离的问题,可以经由层层剥笋而真相大白。周恩来由轻而重,由小而大,道理层层深入,感情层层深化,促人猛醒,明事晓理,可谓大家风范。

93捕捉破绽,穷追猛打

抓住对手的破绽,给予致命的攻击,比单纯的攻击对方的论点要有力的多,通常情况下,这样做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寻找缺口,反驳对手

辩论的过程是一个对抗与反对抗的过程,而对抗中又以例证对抗为常见。以例证对抗为例,谈一下反对抗技巧。

有一些对抗的例证,表面看来牢不可破。实际上如果稍作推敲还是可以反对抗的。

在“女性比男性更需要关怀”辩论中,正方为了论证中国文字反映的男尊女卑,举例说:

中文有两个字表示结婚的概念,一个是“娶”字,另一个是“嫁”字。男人是“娶”媳妇,女人是“嫁”给男人,那这个“娶”字它表示一种主动性,“嫁”字它表示一种被动性。(笑声,掌声)请回答!

反方马上以牙还牙:

同样的例子,我们还可以发现中国字的“好”字和“妙”字都是一个褒义词,那么请问“妙”字和“好”字是不是用“女”字旁开头呢?(掌声)

当反方举“好”和“妙”进行对抗时,正方束手无策了。其实,正方完全可以在反方的例证上做文章,做出反对抗:“妙”可以拆为“女”和“少”,“好”可以拆为“女”和“子”,从造字角度看,这都是两个会意字,也就是“女”性“少”方为“妙”,“女”性得“子”才叫“好”。这岂不正表明了女性受压抑的社会地位了吗?

上面例子表明,从构成对抗的例证本身发掘于己方有利的观点或材料,可以有效地进行反对抗。

不是所有的对抗例证都存在着漏洞,更多的情况下,辩方的对抗是严谨缜密、毫厘不差的。这时候,避开对抗的冲击力,从侧面突发反问进行“强攻”,是行之有效的反对抗技法之一。但是有一点,这个反问必须直接攻向对方的立论点,不能有任何偏差,否则就会影响反对抗的力度。

我们来看关于“治愚比治贫更重要”的辩论中的一段辩词:

正方:一位名作家写了本书《愚昧比贫穷更可怕》,说明了治愚比治贫更重要,可见对方同学似乎是没有看过这本书呀!

反方:中国政府说,生存权、温饱权是人的第一权利。对方如何回答。

同类推荐
  • 感受名人智慧(学生素质规范教育)

    感受名人智慧(学生素质规范教育)

    以翔实的资料,有趣的意境和诙谐的语言,展示了中外名人与众不同的人生,使读者在轻松阅读中感受他们独具魅力的智慧,是一本启迪思想、丰富知识、提升心智的青少年励志读物。每一个好故事,都会带你种下完美人生的种子。还等什么?让我们一起进入知识的海洋,让我们一起进入阅读吧!
  • 责任第一:优秀员工必备的行为准则

    责任第一:优秀员工必备的行为准则

    本书将告诉你,责任在你的工作中所占的地位是无比重要的,可以说,责任比能力等等各方面因素都要重要,只有你负起责任,你才会全力以赴地从事你的工作,这样你才可以把工作做好。如果你缺乏责任,那么就是你再有才能,你也将是一事无成。
  • 要学会宽容

    要学会宽容

    本书从八个方面对宽容进行全面的阐述,行文流畅优美,语言生动细腻,深入浅出。全书精心挑选诸多案例,既汇集了古今中外名人的智慧,又延伸至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以事例说理,条分缕析,详细阐述了如何学会宽容,以理动人。相信该书会让读者在尘世的喧嚣中蓦然聆听到生命的真谛,得到心灵的净化和情感的释放,用心体会到人世间最美的乐章。
  • 在北大听到的24堂财富课

    在北大听到的24堂财富课

    好东西要拿出来和大家分享。我们相信,更多无缘踏入北大校门学习、也没有时间到北大听讲座的读者朋友,同样需要北大文化的滋养和启发。《在北大听到的24堂财富课》挖掘、撷取了很多北大先哲、当代北大人和各界精英的哲思妙语,并根据写作需要加入了相应的经典案例,当然也不乏作者的一点儿管窥之见,试图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感染更多的读者,让北大精神在每一个读者心中延续她的辉煌。
  • 做人别缺好心态

    做人别缺好心态

    低调的人,内心深处蕴藏着勃勃生机和无限活力,处于低谷而不消沉,遇到困难从不退缩,永远保持着理性、豁达、睿智的处世态度。大智若愚的背后,隐含的是真正的大智慧。
热门推荐
  • 人小鬼大.1

    人小鬼大.1

    孩子总是天真烂漫、口无遮拦,丝毫不受人情世故的沾染!孩子的话,常常让爸爸妈妈忍俊不禁却又无可奈何。每个孩子都是哲学家,每个孩子都是开心果。8蛋是他们的代表人物。听一听他们的声音,是不是有特别的感受?!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霸气总裁,请矜持!

    霸气总裁,请矜持!

    温沐觉得这辈子最幸福的事,就是和沈非翊在一起的那三年时间。她最后悔的事,却是惹到了沈非翊这个人。身为环宇影视总裁的沈非翊,他英俊潇洒,是城中女人趋之若鹜的对象,却也狠辣无情,能把温沐捧上影后的位置,能极尽温柔地爱她怜惜她,也能残忍地将她拉下来。而他的残忍狠辣,就只是因为她和别的男人躺在同一张床上的照片!在媒体的追问下,他和另一个女人并肩而立,优雅地承认:他爱的人不是她。看见她和另一个男人在一起,他冷漠、狠戾地说道:“全面封杀溫沐和莫白,一天之内,我要她从所有媒体新闻上消失!”既然不信她,为什么还会在她受伤之时心疼她关心她?既然不再爱她,她接吻戏接激情戏和他有任何关系吗?而令温沐最悲哀的是,无论沈非翊如何对她,她心中放不下的始终还是这个男人……
  • 财富背后的传奇

    财富背后的传奇

    在这个世界上,人人都向往财富,但是人人都清楚要获得财富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作为拥有大量财富的商界精英,他们是如何成功的呢?他们如何赚到第一桶金?他们如何妙算计赢得优势?他们如何忍辱负重走出事业的低谷……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许你放肆

    许你放肆

    她第一次谈生意,好事被他破坏打断,她泼他一脸酒水,却惹来他最冷酷的报复。“你要为你的所作所为付出惨痛的代价,直到,本少爷有兴趣愿意接受你的恳求为止。”再次见面,她屈服,他甩她冷眼外加贱踩她的尊严,“你除了一张脸之外,还有什么值钱的吗?”“如果你对我没有兴趣,现在我应该站在房外才对,不是么?”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渔夫传奇

    渔夫传奇

    大学毕业后的卫航在海洋局跑腿近一年,最后还是因为几句口角被上级领导开除。回到家乡,在海边偶遇一颗神秘珠子,融入体内。经过了解,那珠子能让卫航在海底畅游,不受氧气、水压、光线等影响。神秘的海洋一直是人类向往的,少有人涉足,下面是无尽的宝藏,都静等人类开发:大龙虾、大海蟹、海参、海胆、鲍鱼,罕见的红珊瑚、甚至海底遗宝等等。有了神秘海珠,渔夫也是一个传奇!
  • 龙龙龙

    龙龙龙

    新书出炉啦~~~~~~先说好哈,我不是恒源祥粉丝,其实原本想用别的名字的,但是反复想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