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06900000002

第2章 经常回家看望父母

那首《常回家看看》的MTV,唱出了多少父母的心声;那则《常回家看看》的公益广告,再现了多少儿女看不到的父母的孤单。如果,你与父母同住一城,每周末最少要用一天,来与父母团聚。如果,你远离父母,在节假日的时候,一定要回家看看。

每当秦月看到那则公益广告,她就充满了对父母的愧疚。因为,她过着“北漂一族”的生活,远离家乡,远离父母。她不知道,那些与父母同住一城的儿女,是否都能做到经常回家看望他们的父母,如果是她,在那样便利的条件下,她一定会经常回去,哪怕只是吃顿饭。

今年的天气,所有人都以为是个暖冬。虽然暖冬,未必是什么好事,可想着,回东北过春节,对秦月和丈夫这样在外面漂泊多年,已经不太适应老家寒冷天气的人来说,希望如此。可北京连续几天气温的骤降,刮起的五六级北风,让他们觉得快和东北差不多冷了。通过电视新闻,他们知道老家已经下了厚厚的大雪,气温已经冷到零下三十多度。听着,就觉得害怕。丈夫和她商量着:要不今年春节不回去了,不如“五一”再回去。

一夜,他们挤在一个被窝里看电视,是一则纪实节目。讲述一对父母到监狱看望儿子的故事:儿子因为感情问题,一时冲动,犯了法,在郊区的监狱服刑。父母希望儿子好好接受改造,早日出来。只要是探监的日子,不管风雨,都会早上六点就起床,准备给孩子带去的物品,总是提前就到监狱的门口,等着见面的一刻。几年如一日。探监,在无形中,已经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狱警们,没有一个不认识二老的。总是亲切地招呼:“你们又来了!”

父母对孩子心理和生活上,只要是能关心到的,都做到无微不至。儿子在监狱的表现非常好,传来减刑的好消息。父母和孩子都很高兴,他们分离的时间缩短了。但是不久,又传来一个坏消息,儿子要转狱了,地点比现在的地方远了两倍,而且交通十分不便。时间缩短了,距离却拉长了。给父母看儿子带来很大的阻碍。儿子给父母的信中说到:“爸妈,现在地方远了,路不好走,你们不用老来看我。天气冷了,你们多保重身体……”又一次探监的日子,下着入冬以来的第一场大雪。儿子以为,这次父母不会来了。可是意外的,父母依然准时出现在他的面前。可以知道,在同样的时间,到达现在的监狱,父母至少要早起三个小时,中间还要倒两趟车,再步行两公里。儿子看着父母依然慈爱的笑容,感动得流下热泪……

片子在结尾时,有几行字:不久,儿子又一次减刑,家人团聚的时候不远了。

“可怜天下父母心啊!”秦月感叹着,丈夫对她说:“今年,还是回家过春节吧。”她默默的点点头。

秦月因为工作忙,平时就不常回家,父母也不曾来他们这里住过。去年国庆,秦月打电话叫父母到他们这里,好陪二老玩几天。可父母就是不来,无奈秦月只好回家探望父母。她嗔怪父母说:“想我们就到我们那里住上一段时间嘛!我们工作在那边,没办法经常回来。”母亲叹了一口气说:“我不是不想去,去了怕给你们添麻烦。从小你姥姥就说:只要还能走出大门,就不要去麻烦别人。我要是身体好,腿脚灵便,肯定去你们那里住。还能给你们做做饭、洗洗衣服,家务活不让你们操心。唉!可现在妈的身体不行了,你们每天那么忙,我去了就是个累赘。”秦月看着母亲,心里不是滋味。

母亲年轻的时候,父亲经常出差,家务都是母亲一个人做。她怕影响孩子们学习,几乎没让秦月做过家务,秦月上大学前连自己的衣服都没洗过几回。如今母亲的关节炎,一变天就会疼,糖尿病也让她行动起来浑身不舒服。可一听说秦月他们要回家,她就会去远处的大市场,买很多秦月爱吃的东西,做一大桌的饭菜。

而现在,自己却因为害怕天气的寒冷,推迟了回家探亲的时间,想到这些秦月惭愧不已:“只要还能走出大门,就不要去麻烦别人。”可我们却麻烦了父母一辈子!

如今繁荣的社会,更多的子女常年在外工作求学,即使春节回家,不是忙于应酬,就是外出旅游,无暇多陪伴父母。父母不得不在孤独和寂寞中度过余生。为了能和儿女团圆,无助的他们想出了各种办法:从“子女探亲奖”到“团圆公证”,报纸上,电视上,类似的新闻比比皆是。

父母物质上的不足,生活上的不便,诚然令人不安,但是父母精神上的落寞,却更让他们心痛。对于春节,这个传统上视为团圆的日子,孤独老人的心理落差就更加强烈。父母可以过着清贫的生活,却很难忍受对孩子的思念。身为子女若不想给自己留下永远的内疚,即使学习再忙、工作再累,也不能把这些当成不回家的借口。

天下父母,看重的就是个亲情。和儿女一起吃顿家常饭,坐在一起聊聊家常,就可让父母高兴半天。常回家看看,多陪陪老人,这不仅是对父母的关爱,更是每个为人子女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晴雪的父母出生在1950年代,在充满着梦想,充满着求知欲的豆蔻年华里,本应再多吸取一些知识养料的他们,经历着“文化大革命”的洗礼。没有读过大学,成为了他们终身的遗憾。自从晴雪步入重点高中的大门,他们就把所有的梦想寄托在晴雪的身上,希望晴雪能考上大学,完成他们的梦想。

晴雪是个有惰性的学生。总是被动的接受教育,完成老师要求的作业,却不会自己多刻苦一些。很快,这样在初中凭借一些小聪明,还能勉强把成绩排在前面的晴雪,现在成了班里成绩在后面的人。重点高中的学苗,都是来自各个学校的尖子生,晴雪第一次深刻体会了,什么叫“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不够用功,就想取得理想的成绩,简直是做梦。有一段时间晴雪不能适应,晴雪的压力太大,便“破罐子破摔”了。

晴雪的父母都是普通工人;自己是一个多交了两千块钱的自费生;父母的期盼,自己曾经的梦想……因为不适应那机械化的紧张学习,受不了那份压抑,全都抛到了脑后。

那晚,晴雪和几个同学趁着别人在上晚自习的时候,去了通宵电影院,当他们哈欠连天地出来时,已是凌晨,天已微微见亮。几个人像幽灵一样在校门外徘徊,晴雪知道这时候的大门是紧闭的,遇到值班老师,也不好说清楚。决定翻墙进去。当晴雪翻下来的时候,被保安发现,事情很快传达到了政教处。

第二天,政教处通知晴雪让家长来一趟。晴雪知道,一个对学生纪律要求甚严的重点高中通知家长意味着什么。在不安中,晴雪想起来有一位远方亲戚,她与政教处姓王的老师是同学。晴雪找到她家,向她说了这件事,请她给说说情,求学校不要处分晴雪,并哭着请她不要让晴雪的父母知道。对方看晴雪情绪波动挺大的,就表面答应了。

可第二天,班主任找晴雪谈话。一听内容晴雪被吓坏了,学校真的要开除晴雪,本以为找了熟人说情会得个什么处分之类的,没想到后果这么严重!晴雪脑子里一片空白。这时,有人敲班主任办公室的门,晴雪一看,进来的是晴雪的父亲。他没和晴雪说话,默默看了晴雪一眼,目光中满是气愤,失望、无奈……

班主任让晴雪先回去,他要和父亲单独谈话。晴雪走出门后没有离开,躲在门外偷听。当被告知学校的决定时,父亲沉默了好久。然后开始用商量的口气和老师争取,请学校再给晴雪个机会,说:“这孩子,以前不是这样的,很少犯这样的错误,是我这做家长的不够格……”老师说:“王老师也替她说过情了,可这次校领导态度特别坚定,这几个学生谁也不能例外。”父亲继续恳求着。晴雪正提心吊胆的听着,后面有人拍了晴雪一下,回头一看,是母亲。“妈!你咋也来了?”“你觉得事情小吗?”母亲说完急匆匆的走进门去。父亲看到母亲来了,也有些意外。班主任这么一看,也有些招架不住,说:“看你们做父母的为孩子也真不容易,我带你们去见主任吧,我也再给她求求情……”听他们要出来,晴雪不敢再待下去了,六神无主的躲到自己的寝室去了。不知过了多久,晴雪在睡梦中被同学叫起来:“班主任,叫你去她办公室。”晴雪不知道结果是吉还是凶,忐忑不安地走进办公室。老师看着晴雪说:“虽然你成绩下滑,但是平时表现没什么大过,学校再给你一次机会……回去写个检查。”晴雪当时抑制不住兴奋的心情,笑着说:“谢谢老师!”“别谢我,谢谢你的爸妈吧,你妈妈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和主任请求,你爸也在主任面前给你打保证了,相信你不会再犯这样的错误。你咋能让你的爸妈为你受这样的……”

后面的话,说真的晴雪没听进去。她只是后悔,晴雪的不经意却让父母在人前如此难堪。而他们一直精心地照顾晴雪,为她节俭,把钱用到给晴雪的补习上,有时晴雪在家学习,他们宁可放弃自己的娱乐不看电视。母亲舍不得买件新衣服,父亲也很少抽烟了。多少孩子还上不起学,晴雪却不知道珍惜这一切,把它当成了一种负担。

两年后,晴雪以580分的成绩,考入了中华女子学院。拿到通知书那天,母亲为晴雪哭了,但晴雪知道,这次她的泪是喜悦的,骄傲的,欣慰的……

同类推荐
  • 听朱光潜讲美学

    听朱光潜讲美学

    对于如何处理中西关学关系的问题,长期以来众多美学家从各自的学术观点和立场出发,做了积极的探讨和研究。
  • 大道无所不在:老子的智慧

    大道无所不在:老子的智慧

    本书作为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老聃的经典著作,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为其时诸子共仰,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它从多个角度和层面论证了“道”和“德”这两个核心概念,在为政、处世等方面也有深刻的见解。
  • 明代哲学史(修订版)

    明代哲学史(修订版)

    本书是国内外第一部系统阐述明代哲学的专著,内容包括明代初年的朱子学,阳明心学的先驱,王阳明的良知之学,阳明各派弟子主要是浙中、江右、泰州对阳明学的发展,明代中后期的朱子学,明末东林、蕺山对朱子与阳明的融合,黄宗羲、方以智、王夫之等明清之际思想家对明朝学术的反省与总结,以及明代佛教、道教与儒学的会通,天主教初传时期与本土文化的碰撞与吸收等,较为清晰地勾勒出了明代哲学的发展脉络。在论述中,注意各家的独特性及其思想深度,各思想家在整个明代哲学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及其相互影响。对明代哲学的独特问题如良知的有无、动静、中和及本体与功夫、先天与后天等有深入阐发。
  • 少年中国说(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少年中国说(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本书精选了梁启超先生在政论、文论、讲演和诗词等方面最具代表性的一些作品。可以说每篇文章都展现了梁启超先生独特而汪洋恣肆的文笔和激扬而与时俱进的思想,具有极高的知识性和可读性。
  • 人究竟为什么活着

    人究竟为什么活着

    “人究竟为什么活着”这一问题是亘古难题。乍一看本书的名称,专门研究人生哲学的人,可能会不屑一顾或嗤之以鼻,以为又遇上了一位现实版的唐·吉诃德;一般世人,则可能感觉到这一问题好像是不难回答的。
热门推荐
  • 有效沟通

    有效沟通

    成功的因素不仅取决于专业的知识和能力,更取决于沟通能力。沟通不善,会出现交流障碍,造成误会和曲解,丧失许多机遇。有效沟通是双方语言和情感交流的桥梁,帮助你双赢解决问题冲突,轻松实现目标。
  • 火爆王爷的顽皮王妃

    火爆王爷的顽皮王妃

    一块诡谲的玉佩,带着她来到这个王朝,却魂体分离,被私奔新娘拿来待嫁,她玩笑游乐,却误惹君心。他是“帝景”最尊贵的王爷,战无不胜的将军,他对敌人残酷冷血,对女人更是不屑一顾,然而却被她的笑靥迷了眼,一心的柔情只想把她留在身边,宠着,溺着…在一次次的逃离,一次次的追逐,她一不小心就沉迷在他醉人的宠溺里。而他,也失了自己的心。在这场追逐战中,先爱先输是不变的定律…片段一:“王爷,王妃今日出府了。”暗卫对着坐在桌前的男人道。男人挑眉:“可有遇到瞎了眼的苍蝇?”暗卫冷汗,答:“王妃今天遇到了丞相之子。”男人蹙眉,“他做了什么?”“他…王妃称赞他漂亮。”男人瞬间拍桌而起,怒气狂飙,“去,废了那只苍蝇。”前段二:某女发现了墙下有个狗洞,兴奋的回去收拾东东准备跑路。再来男人站在洞边,旁边几个人拿着铲子埋洞。“爱妃这是要去哪呢?”“嘿嘿”某女边后退边傻笑,“王爷兴致甚好,连狗洞也能发现。”男人咬牙,怒极反笑,“本王要是不把这些狗洞给补实了,就怕有只小东西给钻错了。”“丫丫的,宫景倾我要和你拼了。”终于长期位于欺压下的人儿终于爆发。“乖,等一下把那只雪狐送你。”“真的?”“你现在跟我回去就送你。”“哈,那我们快走快走。”
  • 空姐小花

    空姐小花

    话说,一个强大的女主一定要有一个华丽的靠山。靠山在手,神马都是浮云!戴小花的座右铭便不得不是:女人,长得漂亮是优势,活得漂亮是本事~空姐之争的路上,她之所以可以逆天,完全是因为此朵花心腹黑病体男——丁下柳!他可以赢得姑娘们大片芳心。对于他,泡妞都是闪电地,被骗也是自愿地!
  • 哲理名言(当代教育丛书·现代名言妙语全集)

    哲理名言(当代教育丛书·现代名言妙语全集)

    这些名言警句句句经典,字字珠玑,精辟睿智,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和精神的力量,具有很强的鼓舞性、哲理性和启迪性。具有成功心理暗示和潜在力量开发的功能,不仅可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还能增进自律的能力。
  • 左氏春秋

    左氏春秋

    记事基本以《春秋》鲁十二公为次序,内容主要记录了周王室的衰微,诸侯争霸的历史,对各类礼仪规范、典章制度、社会风俗、民族关系、道德观念、天文地理、历法时令、古代文献、神话传说、歌谣言语均有记述和评论。
  • 妖艳太子不过期

    妖艳太子不过期

    他是前朝太子,亦是武林的幕后黑手。拥有绝美之容颜,倾国之财富。却心系易主的江山。费尽心机,倾尽所有。即将得天下时却被那个名叫莫忆苍的女子打乱心神。之后,他的记忆中只有她的一颦一笑。可是,她却对他说,“今生,我莫忆苍绝对不会嫁于帝王!”究竟是要天下,还是她?
  • 流光婉然,爱如旧时光

    流光婉然,爱如旧时光

    ,渐渐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被摆放在了一个平凡得有些渺茫的位置上。接踵而至的便是一些同样孤寂的影子的拥围,曾经的特殊,最终连同浮光掠影一起被淹没在厚厚的尘埃里
  • 怎样吃不得病,得了病怎样吃大全集(超值金版)

    怎样吃不得病,得了病怎样吃大全集(超值金版)

    追求健康将会是未来社会的一大趋势,就像美国的趋势观察家所发现的,从前的美国梦是追求享乐富足,最新的美国梦则是一种追求健康的狂热。中医养生学告诉我们,自然界许多食物可作药用,许多药物可作食用,欲健康、长寿,除注意生活规律、锻炼身体外,注意合理营养,适当服用药食补益之品,乃是行之有效的重要措施。
  • 独立(青少年成长智慧丛书)

    独立(青少年成长智慧丛书)

    青少年成长智慧丛书》针对当代少年儿童应具备的十种素质,把古今中外的经典故事按关键词归类,精编成十本故事集。每个故事后设计有“换位思考”与“成长感悟”小栏目。用以充分调动孩子们思考问题的积极性,给孩子们以无限启迪。
  • 成就霸业:管仲

    成就霸业:管仲

    管仲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杰出的政治家、理财家、改革家,他的治国方略,影响了此后中华民族历史的全过程。他是中国历史上治国安邦、富国强兵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