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00100000005

第5章 老一代女强人的两大典型(3)

贾母对人生有着正确的认识,她生则尽力、充分、合理、舒服地持家和享受,死则视死如归,绝不可怜地哀叹和无谓地追求长生之术。正像季学源先生所说的:人死观是人生观的重要内容、最后一环。她的死,虽不是前人说的那样“贾母之死令人羡”,但是她的死是体现了她的进步人生观的。她似乎已经领悟了人生的真谛,故能泰然面对人生的终结,没有死的恐惧。她不是曾对凤姐说过:人都是要老要死的,别人死了,只留下她们,岂不成了老妖精。她只要做人,而不愿作妖精,所以面对死,她是那么大气,确实视死如归。临终前,她将自己天则范围内的事作了有条不紊的安排,面面俱到又轻重主次有别,爱憎体现得明明白白。但作为一个老祖母,她对所有的儿孙都是倾注了母亲之爱的,特别是散余资时,她是有区别的,但又让所有的儿孙都得到了母爱的最后滋润。待一切该做的事都做好了,她便“脸变笑容”而去,真可谓鞠躬尽瘁,她的死和她的生一样,是美的。(季学源《贾母:中国文学史上之第一母仪》)我们来看贾母的临终场面:

贾母在临终时坐起说道:“我到你们家已经六十多年了。从年轻的时候到老来,福也享尽了。自你们老爷起,儿子孙子也都算是好的了。”她是在自感满意的心理状态下离开人世的。她对最钟爱的三个人,做了特别的嘱咐:“就是宝玉呢,我疼了他一场。”说到那里,拿眼满地下瞅着。王夫人便推宝玉走到床前。贾母从被窝里伸出手来拉着宝玉道:“我的儿,你要争气才好!”宝玉嘴里答应,心里一酸,那眼泪便要流下来,又不敢哭,只得站着,听贾母说道:“我想再见一个重孙子我就安心了。”他已经有了重孙贾芸,这是希望她最宠爱的宝玉能尽快生个孩子。又问:“我的兰儿在那里呢?”李纨也推贾兰上去。贾母放了宝玉,拉着贾兰道:“你母亲是要孝顺的,将来你成了人,也叫你母亲风光风光。”接着再问:“凤丫头呢?”凤姐本来站在贾母旁边,赶忙走到眼前说:“在这里呢。”贾母道:“我的儿,你是太聪明了,将来修修福罢。我也没有修什么,不过心实吃亏,那些吃斋念佛的事我也不大干,就是旧年叫人写了些《金刚经》送送人,不知送完了没有?”凤姐道:“没有呢。”贾母道:“早该施舍完了才好。”她对这三个人的临终遗言,针对性都非常强,都讲到了要害。宝玉读书不用功,希望他争气并早生贵子。兰儿从小丧父,全赖母亲一人含辛茹苦带大,希望她孝顺母亲,他读书用功,不用叮嘱,只是祝福他将来有出息,为母亲争光。凤姐做人忒凶,贾母说她“太聪明了”,委婉地给以批评,提醒她“将来修修福”。顺便督促她将自己安排的送佛经的事办妥。

贾母对没有来到的三个人又做了评论:“我们大老爷和珍儿是在外头乐了。”这是批评贾赦和贾珍犯事被发配到远处,弄得没有资格回来奔丧。又指责“最可恶的是史丫头没良心,怎么总不来瞧我。”鸳鸯等明知其故,知道史湘云不能前来的苦衷,她们怕老太太知道了伤心,都不言语。

最后,贾母又瞧了一瞧宝钗,叹了口气。她对宝钗的未来命运洞若观火,但她已经无法补救,只能无言,而叹气之中隐藏着千言万语,无限隐情不言中。

这时,只见贾母脸上发红,贾政知是回光返照,即忙进上参汤,贾母的牙关已经紧了,合了一回眼,又睁着满屋里瞧了一瞧。王夫人宝钗上去轻轻扶着,邢夫人凤姐等便忙穿衣,地下婆子们已将床安设停当,铺了被褥,听见贾母喉间略一响动,脸变笑容,竟是去了,享年八十三岁。

贾母临死前,头脑还十分清醒,尽管门庭已经衰落,遇到和见到了不少不愉快、令人忧心的事情,还有子孙发配在远方边地。她能够现实、平静、坚强地对待,死时沉着镇静,保持心地的安宁。她对心爱的后辈做了最后的富于智慧的嘱咐,然后微笑着离开人世。西谚说:“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好。”贾母不是这样的一位智者吗?

●傲眼识人,史太君的用人智慧

史太君看人,不以地位、穷富、男女区分,她看重的只是对方本身的素质、品格和才华。

她慧眼识人,能够鉴别人才,在贾府中做统筹安排。

贾母看重平儿这样聪慧通达的通房丫头,让平儿作为凤姐得力的助手在贾府内四处奔走活动。她最爱孙子宝玉,将美丽出众而又才华杰出的晴雯送给宝玉使唤,并准备长留她,给宝玉作终身之伴。又将老实尽心的袭人派给宝玉,让她无限忠诚地为宝玉服务。

晴雯、袭人和鸳鸯是贾府中最杰出的丫头,事实证明,将晴雯、袭人安置在宝玉身边,是极为妥当的。

贾母自己身边则重用丫头鸳鸯。以她的眼光,由鸳鸯照顾生活是最最称心和合适的,更且,鸳鸯是贾母身边的总管,贾母个人所有的财产都有鸳鸯保管。对整个贾府来说,尽管名义上是王夫人管家,凤姐做帮衬,实际上是凤姐在总负责,但如有不周到之处,要靠鸳鸯帮助。贾母在反对贾赦逼嫁鸳鸯时,对邢夫人说:“如今你也想想,你兄弟媳妇本来老实,又生得多病多痛,上上下下那不是他操心?你一个媳妇虽然帮着,也是天天丢下笆儿弄扫帚。凡百事情,我如今都自己减了。他们两个就有一些不到的去处,有鸳鸯,那孩子还心细些,我的事情他还想着一点子,该要去的,他就要来了,该添什么,他就度空儿告诉他们添了。鸳鸯再不这样,他娘儿两个,里头外头,大的小的,那里不忽略一件半件,我如今反倒自己操心去不成?还是天天盘算和你们要东西去?我这屋里有的没的,剩了他一个,年纪也大些,我凡百的脾气性格儿他还知道些。二则他还投主子们的缘法,也并不指着我和这位太太要衣裳去,又和那位奶奶要银子去。所以这几年一应事情,他说什么,从你小婶和你媳妇起,以至家下大大小小,没有不信的。所以不单我得靠,连你小婶媳妇也都省心。我有了这么个人,便是媳妇和孙子媳妇有想不到的,我也不得缺了,也没气可生了。”“这会子他去了,你们弄个什么人来我使?你们就弄他那么一个珍珠的人来,不会说话也无用。我正要打发人和你老爷说去,他要什么人,我这里有钱,叫他只管一万八千的买,就只这个丫头不能。留下他服侍我几年,就比他日夜服侍我尽了孝的一般。你来的也巧,你就去说,更妥当了。”贾母深感鸳鸯要比儿子还孝顺、有用和忠诚,又善于辞令,聪明灵巧,得心应手。

如果没有贾赦强娶鸳鸯的事件,鸳鸯就不会在贾母病故后自杀,鸳鸯就会是继凤姐之后总管贾府的最佳人选。鸳鸯也很可能被许配给宝玉,所以贾赦说鸳鸯不肯嫁给自己,是喜欢宝玉,这不是无故的猜测而是“情敌”的惊觉。

贾母的识人,还表现在她不受奸人的欺骗。赵姨娘暗算凤姐和宝玉,利用马道婆的巫术暗害他们,要让他们发疯而死。这个方法果然灵验,凤姐和宝玉的毛病一日比一日重,后来已经奄奄一息。赵姨娘、贾环等在外面假作忧愁,心中称愿。到了第四日早晨,贾母等正围着宝玉哭时,只见宝玉睁开眼说道:“从今以后,我可不在你家了!快收拾了,打发我走罢。”贾母听了这话,如同摘心去肝一般。赵姨娘在旁劝道:“老太太也不必过于悲痛。哥儿已是不中用了,不如把哥儿的衣服穿好,让他早些回去,也免些苦,只管舍不得他,这口气不断,他在那世里也受罪不安生。”这些话没说完,被贾母照脸啐了一口唾沫,骂道:“烂了舌头的混账老婆,谁叫你来多嘴多舌的!你怎么知道他在那世里受罪不安生?怎么见得不中用了?你愿他死了,有什么好处?你别做梦!他死了,我只和你们要命。素日都不是你们调唆着逼他写字念书,把胆子唬破了,见了他老子不像个避猫鼠儿?都不是你们这起淫妇调唆的!这会子逼死了,你们遂了心,我饶那一个!”一面骂,一面哭。(第二十五回)贾母尽管不知是赵姨娘耍的阴谋,但她对赵姨娘盼望宝玉早死和幸灾乐祸的心理,非常清楚,对她平时调唆贾政对宝玉严厉处置的言行也一嘹然。她平时厌恶赵姨娘,是有着深刻的原因的。

●享受生活,知福惜福的美丽人生

《红楼梦》中的史太君已经进入人生的晚景,她自年近古稀直到髦耋之年告别人世。贾母的高超智慧还表现为她坦然对待自己的老境,对自己的生活环境和条件相当知足,追求的是现实的人间幸福、人生乐趣。她既不同于愚昧拜物的“老地主婆”(王朝闻《论凤姐》第139、603、411页,百花文艺出版社1980),也不做吃斋、苦行的禁欲主义者,更不同于一味骄奢淫逸、暴殄天物的享乐主义者。贾母到晚年依旧金银满箱,养尊处优。但是她的生活享受显得既随意、自然,又讲究、考究。随意、自然表现在:有时端坐,有时歪着,有时短暂说笑,有时日夜连续看戏玩乐。做人懂得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她在与刘姥姥相遇交谈中,自然地比较出自己境遇的优越,但也明智地看出自己的不足,且看两人的生动对话:

刘姥姥便知是贾母了,忙上来赔着笑,福了几福,口里说:“请老寿星安。”贾母亦欠身问好,又命周瑞家的端过椅子来坐着。那板儿仍是怯人,不知问候。贾母道:“老亲家,你今年多大年纪了?”刘姥姥忙立身答道:“我今年七十五了。”贾母向众人道:“这么大年纪了,还这么健朗。比我大好几岁呢。我要到这么大年纪,还不知怎么动不得呢。”刘姥姥笑道:“我们生来是受苦的人,老太太生来是享福的。若我们也这样,那些庄稼活也没人作了。”贾母道:“眼睛牙齿都还好?”刘姥姥道:“都还好,就是今年左边的槽牙活动了。”贾母道:“我老了,都不中用了,眼也花,耳也聋,记性也没了。你们这些老亲戚,我都不记得了。亲戚们来了,我怕人笑我,我都不会,不过嚼得动的吃两口,睡一觉,闷了时和这些孙子孙女儿玩笑一回就完了。”刘姥姥笑道:“这正是老太太的福了。我们想这么着也不能。”贾母道:“什么福,不过是个老废物罢了。”说的大家都笑了。

她用非常平等的口吻与刘姥姥交谈,精心寻找刘姥姥身上的优点与自己的缺点相比,让对方感到偷快,抹平双方境遇的优劣。最后她坦然地说:“怕人笑我,我都不会,不过嚼得动的吃两口,睡一觉,闷了时和这些孙子孙女儿玩笑一回就完了。”还嘲笑自己是个“老废物”,以贬低自己来抬高刘姥姥,诚心地要让刘姥姥也心境愉快。但其中也充分反映了贾母知老服老,以自然坦然的心情来度过风烛晚年的健康心态,是她老到高明的智慧的体现。

贾母的高明还表现为她非常懂得生活的辩证法,她在随意、自然的同时,又非常讲究生活享受的数量(多样性和丰富性)、质量和层次。研究家归纳和总结:她的生活情趣十分饱满而广泛,对于一切人生乐事,她都兴味十足。看戏、品诗、观画、听音乐、赏月赏雪、品茶饮酒、猜谜语、说笑话、游览园林美景、评说居家摆设、人物服饰,她都颇有独特见识。她的人生享受有两大特征:一是层次高,在享用生活物质时,从内容到形式,她都是着意追求精神化、审美化和完美的;二是与人同享,而不是独享。大观园中的宝玉和女孩子们是她的一个重要的人生幸福之源,她有意识地置身于他们中间,从他们那里获取生活乐趣;同时,她又与他们共享人生幸福,而不是旁若无人,唯我独乐。这样的共享思维,是非常难得的,我们读宋代杰出的政治家、史学家、大文豪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和《丰乐亭记》和诗词,其中所表现的与民同乐的高尚境界,可以体会贾母的这个崇高风范。

她对生活享受的讲究和考究,再以美食为例,我们可以领略她精于此道和适可而止的生活态度。作为一位高龄老人,研究家曾经总结她的吃有四大特点:一、爱吃。她始终保持着很好的食欲,对于生命的第一需要,她很坦然,绝不扭捏。她适口为珍,并不只求山珍海味。在形式方面,她并不拘泥于陈规旧套,对贾宝玉提出的分食制,她也欣然表示赞同。二、与人同吃。她吃她爱好的食物,总是想着这个又念着那个,吃红稻米粥,想着送点给凤姐吃;她爱吃红枣泥馅山药糕,也让人送点给秦氏吃;李纨、尤氏等等均得到此类关爱。有一次晚餐中她竟想到六七个人。对家人如此,对外人亦如此,刘姥姥来了,她没有忘记把自己的菜拣了派人送去给她吃;对演戏、吹笛子的小女孩,她也没有忘了给她们送节日食品去。最令她心情畅快的事,就是“看着多多的人吃饭”,看着年轻人津津有味地吃喝,显出青春的活力,比她自己吃喝更能使她获得美食的快感、美感。七十五回写众人在她那里吃饭,她“负手看着”,觉得这是“最有趣的”,仿佛别人吃和她自己吃的价值是完全相同的。这也是她对年轻人的爱心的充分体现。三、善吃。她不是那种一味追求大鱼大肉的酒肉崇拜者,她已相当讲究吃理。螃蟹宴中,众人无不兴高采烈,但她没有忘记蟹味虽美,但性寒,不可多吃,所以她适时教导孩子们:不要因为好吃而多吃,“吃多了肚子疼”。两宴大观园时,凤姐、鸳鸯捉弄刘姥姥,拿大杯让她吃酒,但贾母适时阻止说:“说是说,笑是笑,不可多吃了,只吃一杯罢。”又关照刘姥姥:“慢些,别呛着。”这里边都是蕴含着饮食经和爱心的。纵观她的美食观,主要是美在心上,而不是美在口中。她总是在吃中追求心理上的满足,物欲的满足已退居次要地位。四、审时度势,自我节制。她不是那种“穷吃”——“吃穷”,陷入享乐主义而不能自拔的人物。当贾府经济危机日渐显现时,她能主动以“克己”为原则,严于自律。她几次要各房把送的菜送回去。最后,她曾作了这样的归结:要能“享得富贵”,“也能受得贫穷”。她将自己的这一体验作为人生金箴传授给儿孙。透过这一切,我们看到了一位令人亲又令人敬的中国老祖母。她的幸福观是进步的,是和时代精神同步的,也是具有永恒的爱和美的精神。王夫之说:“饮食男女之欲,人之大共也”(《诗广传·陈风》),这样的文化思想在贾母这里得到切实的体现。贾母得到大观园和贾府中年轻人的由衷爱戴,绝非她仅仅是“老祖宗”而已。

贾母喜爱文艺欣赏,也喜欢热闹地与大家一起享受看戏、听乐的无穷乐趣。

对于女孩们的文学艺术创作和欣赏活动以及各种游艺之事,她都给予热忱的支持、鼓励和赞助,她没有“女子无才就是德”,看杂书有害等陋俗的观念。所以大观园内屡兴诗社,女孩子们的创作才华得以焕发,美丽的大花园中洋洋溢着浓郁的诗情画意,使大观园成为爱和美的天外桃源。

同类推荐
  • 解密中国大案(四)

    解密中国大案(四)

    因为作者的采访和掌握的资料是一手的、真实的、独家的,所以本书对于案件的报道是具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而且大多内容是读者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一鹤用纪实文学的方式记录中国法制进程的一些片段,本书所展示的案件都在北京和全国产生过一定影响,有的案情也通过各种传播渠道为广大读者所知。但与其他媒体报道不同的是,本书的内容全部来自丁一鹤对案件当事人的亲自采访和他所接触的相关案卷。而且是对案件鲜为人知的内幕进行原汁原味的展示和披露
  • 古文鉴赏辞典

    古文鉴赏辞典

    为了帮助广大读者阅读、理解古文,内容力求简明,疏通文义;译文以准确生动的语言翻译古文,用白话文向读者展示古文风貌;鉴赏则包含写作背景、内容、主要艺术手法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等,力求以简练、精要的艺术分析,解释文章内容、情蕴等。通过对古文的全方位解读,读者能够更好地了解原文的精神实质和艺术情韵。
  • 月光下的人生

    月光下的人生

    948年6月,影响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年轻的读者。他的诗文“语言洗炼”“文笔秀丽”,爱国家。尤其是他那无悔的一生,是一部活生生的人生教科书。他一生追求真理,寻找光明,毛泽东同志曾高度赞扬了他的这种民族气节。,爱人生,平凡而又高尚。他虽贫病交加,朱自清的诗文,表现出他对黑暗时局的强烈不满,对现实人生的深沉思考,对光明未来的殷切期待,却在抗议美国扶植日本和拒绝接受“美授”面粉的宣言上签名,能给人以美的愉悦,情的感染
  • 耕堂劫后十种:秀露集

    耕堂劫后十种:秀露集

    本书是作者的杂文作品集。一、戏的梦二、书的梦三、画的梦四、石子——病期琐事五、乡里旧闻等
  • 与病魔抗争的日子

    与病魔抗争的日子

    本书的作者是一位母亲,她的儿子走过了漫漫12年对抗艾滋之旅。自从1983年孩子确诊之后,她便加入了刚刚起步的休斯顿艾滋病基金会。在本书里,她讲述了自己帮助他人的故事,以及做这些事情时,她是如何怀抱着希望,想要找到一种方式,应对自己无可避免的厄运。当然了,正如您将在本书中读到的,没人能够做好准备,接受如此巨大的打击。本书记叙了作者看护独子和其他无数艾滋病患者时,自身得到的成长。就连她的志愿者同伴们都不堪这种恶疾带来的重负,更加深切地体现了那种绝望和悲伤。 本书出版后仅5个月,作者就于2008年5月31日,在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市的难度图书博览会上获得了银奖。
热门推荐
  • 学会处世、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生活系列)

    学会处世、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生活系列)

    做人与做事都离不开方圆之道,所谓“方”,即表现于外在的性格和方法:所谓“内”,即深积于心中的气度和态度,古人常说“内方外圆”,正是说出了此中道理。显然,这种内外结合之道,是做人与做理的大智慧、大学问,非一般小打小闹之人生游戏。 人生的巧妙正在于合“内方”与“外圆”为一,即内心刚直.外表柔和.不张扬自己.夸大自己,而是求心中“咬定”目标。 《学会处世学会生活》的核心就是分析“内方外圆”之道对于做人做事的重要性,新见不少,又非常实用。相信,一定能够点活你的做人与做事之道。
  • 房

    A市很小,小的在这个辽阔的国度里面可以忽略不计。然而,自从换了新市长后,A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座座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宽阔而平躺的道路横冲直撞。
  • 满江红

    满江红

    淡泊名利的画家于水村迁居南京,过着寄情山水的生活。因偶然的机会结识了歌女桃枝,两人陷入热恋,后因误会导致分手。桃枝赌气答应某老板的求婚,嫁与他作妻。在两人的结婚喜筵上,老板夫人大闹喜堂,多亏水村出面自认,化解了局面。不能忘情的桃枝追随病重的水村来到船上,恰逢渡船起火,桃枝与水村调换衣服,使水村被解救妇孺的小船载走,自己却被烧死在火中。得救后的水村沉浸在伤痛中不能自拔,偶然看到一出剧《满江红》,讲的正是一女与情郎易装救人的故事,终于因伤痛过度,在郁郁中死去。
  • KUSO学院COS社

    KUSO学院COS社

    生性古怪的翟晓羽一直坚信自己可以遇到“奇人奇事”,却因为误将一场COS舞台剧当成了“吸血鬼仪式”,不小心打破了KUSO学院的镇院之宝——KUSO神像。为了免遭神秘校长大人的雷霆之怒,整个COS社陷入了恐慌。翟晓羽和与她同行的慕亦扬也不得不作为苦力进入COS社还债。但是尽管这样,COS社的资金也只够维护KUSO神像暂时“完好无损”的假象,为了最终得到修理神像的钱,大家只能寄希望于参加全国Cosplay至尊大赛,并取得优胜者、获得奖金。就这样,翟晓羽、慕亦扬连同形形色色的COS社社员,开始了一场以夺得奖金、修复神像为目的的全国COS大赛征程。极度贫穷的COS王者之旅就此展开!
  • 嫁女

    嫁女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心学的力量:我们为什么要读王阳明

    心学的力量:我们为什么要读王阳明

    本书通过中国古代哲学家王阳明求知格物、创立“心学”的经历中一些不为人知的故事,深刻分析了心学中蕴涵的强大能量。比如,王阳明认为人人都有良知,不过世事多艰,我们在生存过程中太多次违背良知,导致良知被遮蔽,不能发挥它的能量。作者希望读者能从王阳明的智慧中学习到取得成功的正确方法,更加关注自己的心灵,修炼强大的内心,在浮……
  • 卿舞:风落寂寂【全本】

    卿舞:风落寂寂【全本】

    他是他的四皇子殿下,自幼深受皇家礼仪熏陶,自然是一副皇子王孙的气度,而她是她的明澈郡主,在靖国侯府这一亩三分地里备受宠爱,倒也乐得自在无拘束.谁说,皇子与郡主,一定要扯上什么关系?宿命的洪流把不谙世事的她卷入了波澜诡谲的朝政之中,满门被灭的灾难覆顶而至,压得她避无可避几乎窒息.原本给予无上宠眷的皇室,居然成了反手之间灭了她满门的仇人,而那个面容俊美素来淡漠的四皇子,成了惊才绝艳的皇太子殿下,成了她的夫.他握住她的肩,"但凡有我活着一日,就绝不会,再让你一个人孤寂."她咬着牙看回去,目光孤冷,字字清晰,"此生此世,我这颗心,绝不会与你互通灵犀!"爱与恨,情与仇,背叛与守护,眷恋与归依.最终的最终,是一场灰飞烟灭的尘埃落定,还是一场逃脱不了宿命的爱恨交织?须知晓,有些恨,挫骨扬灰不后悔.有些爱,逃不过天网恢恢.最新穿越古文:《BH公主:断袖驸马太多情》http://m.pgsk.com/a/345547/《BH皇妃:妖孽暴君求负责!》http://m.pgsk.com/a/410662/【【同步更新然澈两本最新签约出版文:】】《就算世界无童话》:http://m.pgsk.com/a/300698/《最美好的都在等着你》:http://m.pgsk.com/a/300701/俏皮风古文《刁蛮娘子养成记》:http://m.pgsk.com/a/287158/____________________【【推荐澈的新文:】】青春温暖风,《陪你到世界的终结》http://m.pgsk.com/a/203599尝试古代轻松风,《此女刁,斩之!》http://m.pgsk.com/a/206221/
  • 成大事必备的99个谈判技巧

    成大事必备的99个谈判技巧

    谈判技能是一个人走向成功不可缺少的本领,高超的谈判技能可以让拥有者获得最大利益。许多人认为是否拥有谈判技能并不重要,以为自己距离谈判很远,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其实每天我们都要多次与人谈判,只是我们经常意识不到而已。可是它却无时无刻地发生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在扮演着各种各样的谈判者。本书一改传统谈判教科书的风格,具有系统性、灵活性、实用性的特点,以故事为切入点,这些故事都是编辑精心选编的。它们或激情澎湃,或思想犀利,或慷慨陈词,或娓娓道来,让读者在享受趣味性阅读的同时,升华理念,提高技能。
  • 冷面毒妻:翡翠凰朝

    冷面毒妻:翡翠凰朝

    她自小信奉‘我命由我不由天’这话。为了达成目的,她无不可背弃之人,无不可牺牲之人。她只知道,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人生短暂,她只为自己而活。神挡杀神,佛挡杀佛,与她为敌者,她绝不会手下留情。*********坏女人主角,从头坏到尾,玻璃心请立刻点击右上角的X。心脏功能不全及未满81岁的朋友请在亲人陪同下观赏。*********圣母在此文里肯定是炮灰,出场就死……没有第二种可能。*********此文无报复社会想法。*********此文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实属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