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99700000049

第49章 智慧篇——哲学不是智慧,而是对智慧的爱(3)

现实生活中也是如此。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和你意气相投,成为你的知已。世界之大,无奇不有,你什么人都可能遇到,什么人都有可能去打交道。所以,你要学会宽容,不要过于苛刻地去要求别人,更不要苛求自己去处理好各个方面的人际关系。有的人总是希望自己能搞好与所有人的关系,总在进行各种各样的努力。其实,这完全是很主观的想法,不符合人际交往的内在规律,是不可能也是不必要的。往往在一开始就能“合得来”的人,即使中间曾经有过这样那样的矛盾或不愉快,但始终还是能合得来。一开始心里就疙里疙瘩的人,不管有意识地付出多大的努力,也无济于事,始终还是合不来。有时候,从来没有见过面的人,一旦相遇或相识,也会产生“相见恨晚”的感觉。有时候,在大街上擦肩而过的陌生人都会使人觉得有很熟悉、很亲近的感觉。

所以,对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要苛求,一随缘分,二凭理性。有缘分时,就走近点,除了工作之外,还可以交流情感,甚至成为生活中很好的朋友;没有缘分时,就离远点,只要保持正常的交往即可,或者维持纯粹的工作关系就行了,不要因为拉不近关系而无谓地伤脑筋,甚至感到苦恼或焦虑。

无数事实证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远近,更多的时候是一种感觉,而不是刻意的追求。也有一种人,很会“追求”关系,很有心机。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会有意识地、有选择地安排自己的交往对象。在不了解内情的外人看来,似乎粘得很紧,感情拉得很近。其实,这只是表象而已,一旦相互间的利用价值不存在了,他们的关系就会自然而然地疏远。正如庄子说的,“小人之交甘若醴”。

世界著名的英国戏曲家肖伯纳有一句至理的明言:“你是我的朋友,各拿一个苹果彼此交换,交换之后各有一个苹果;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朋友间的相互交流思想,那我们每一个人就有两种思想。”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彼此心灵、思想的交流和相互的启发、帮助。眼下大行其道的吃喝请客之风,除了吃吃喝喝,你来我往之后,彼此之间除了物质交流之外就没有别的收获和收益了。除了“苹果”还是“苹果”。相反,交换思想、沟通心灵的效果则大不相同。比如你的同事在工作经验和技术方面上都比你更胜一筹,如果能够彼此交换一下工作经历、经验教训、心得体会,一起在人生的道路上相互携手共同进步,要比所谓的吃吃喝喝的物质交流强多少倍。总之,只有彼此之间思想交流、精神互助,才能真正地得到两种思想丰厚的回报,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人与人之间的友谊,要用诚实去播种,用真情去浇灌,用原则去培养,用谅解去护理,这样人们从中得到的是思想上的升华、心灵上得到净化、精神生活上的充实和富裕。而这一切在酒桌上是得不到的。

十、摆正心态

《传习录》中曾经记载了有关王阳明的这样一个故事:“先生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这就是王阳明关于“心外无物”的著名论证。无独有偶,外在的世界尽管杂乱纷呈,但只有“我”用心去接纳它,去欣赏它,它才对“我”有意义。欣赏的角度不一样,心态不同,得出的意义也就不同。

人生也是如此,关键在于心态。一样的人生,异样的心态,看待事情的角度截然不同。要能跳出来看自己,以乐观、豁达、体谅的心态来观照自己、认识自己;不苛求自己,更重要的是超越自己、突破自己——好好生活才有希望。

从前,有一个老太太,整天哭哭啼啼。有一位先生看到后问她:“老人家为何整天哭泣啊?”老太太说:“我有两个女儿,都靠做小买卖为生,大女儿卖布鞋,小女儿卖雨伞。因为雨天无人买鞋,晴天无人买伞,这老天非晴即雨,怎不叫我无时不担忧,无日不落泪啊?”那位先生闻之大笑,说:“哈哈,老人家错矣!雨天无人买鞋,有人正好买伞,晴天无人买伞,有人正好买鞋呀,换个角度看,你老人家每天都有一个女儿生意兴隆,何不天天高兴啊?”老太太听后,破涕为笑。

一个简单的故事却包含了一个深奥的道理:同样的一件事情换个角度去观察和思考,会有不同的理解。

有人常爱和别人比较,总认为别人拥有的才是最好的,因此终日郁郁寡欢,总不能在人生的天平上摆正心态。其实,生活本就是如同饮水,冷暖自知。很多东西估计根本无法用一个标准来衡量。海伦·凯勒举世闻名,她可以在黑暗中创造奇迹。如今,你拥有她无法拥有的明亮世界,你可以描述或是欣赏她无法看到的绚丽多彩的芬芳天地。你不比她富有吗?若是有人用金钱来交换你欣赏世界的双眼,估计你会舍不得。非同寻常的刻苦和毅力是海伦·凯勒的财富,而你不需任何付出就拥有了欣赏世界的双眼。和海伦·凯勒相比,难道你还觉得上天亏待了自己吗?

贝多芬双耳失聪,却创作出了《命运交响曲》。对于一个音乐家来说,在无声世界里感受音符,该有多困难?用金钱来换你的双耳,让你再也听不到,估计你也不肯。用心灵去创作音乐,在无声世界去感受,是贝多芬的财富;而你,只需轻轻旋转按钮,美妙动听的音乐便回荡在你耳边,和贝多芬相比,难道你不感到幸福吗?

所以,你要换个角度看自己,还要跳出自己看世界。记得有位哲人曾说:“我们的痛苦不是问题的本身带来的,而是我们对这些问题的看法而产生的。”一个农夫家境贫寒,唯一有的东西就是一副碗筷、一张桌子、一张床,生活过得虽然清贫却是非常快乐。一个忧郁的富人来到他的门口,看到这个贫穷的农夫竟然活得很开心,非常不解,就问农夫:“你家里一无所有,你为什么这么开心啊?”农夫笑着答道:“一无所有也就意味着一无所失!”

富人顿悟:自己正是因为拥有了太多而整天害怕失去,因此生活过得并不快乐。即便是再富有,心里仍然是一片空虚,心里的空虚迫使自己更加努力地搜罗财产。这个富人受到启发以后变卖了家里所有的财产,把大多数钱分给穷人,自己则在乡下买了一块地,过起了“一无所有”的生活,欢乐也从那时起开始充满他的生活。

为政的智慧

“为政”是一个历史悠久的问题,早在尧舜禹时代,就已经孕育着为政的智慧,为后世所推崇和效仿。夏商周出现了商汤、周武等仁者,特别是到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繁荣学术局面,其中道家、儒家、法家等都发表了自己的为政思想。时至今日,为政的智慧可以理解为包含政治在内的管理智慧。

一、“无为”中的管理智慧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曾经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魏文侯与田子方饮酒,文侯说:“编钟的乐声不协调吗?左边高。”田子方笑了,魏文侯问:“你笑什么?”田子方说:“臣下我听说,国君懂得任用乐官,不必懂得乐音。现在国君您精通音乐,我担心您会疏忽了任用官员的职责。”魏文侯说:“说得好。”

魏文侯作为一国之君,要把国家治理好,只要把好的乐官选拔出来就可以了,怎么能去关注“钟声不协调”这样的琐事?对琐事关心得太多,必然对大事糊涂。难怪田子方批评他“审于音而盲于官”。领导也是棋盘上的一颗棋子,他有自己的角色和功能,而“审于音而盲于官”则是偏离了自己的角色定位,国家这一系统怎么能治理好呢?他管得太多了,反而在自己应该发挥作用的地方没有尽到责任。有一位市长,可是下属们经常暗中称他“科长”。为什么呢?就因为他经常管一些鸡毛蒜片的琐事,办公楼前停的车太乱了,机关家属楼的颜色不好看啦,谁和谁不能谈恋爱啦,一天到晚忙忙碌碌,倒是勤政爱民,结果反而把一个城市治理得一团糟。

历史总是无情地嘲弄了那些“有为”的管理者。楚汉战争时期,项羽因战起家,异常骁勇,却功败垂成。刘邦上马不能征战,下马不能抚民,却最终取天下。个中原由刘邦最为清楚:“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杰,皆人杰也,能用之,皆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曾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史记·高祖本纪》)

项羽的确是英雄,本事很大,大到不需要别人帮忙,所以手下的谋臣都跑到刘邦那里去了,因为他们在项羽那里没有用武之地,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诸葛亮本事更大,大到几乎可以一个人把所有的事情全办了,这种表面风光的另一面却是:手下的人越来越不会思考,不能思考,也不愿意思考了。队伍带不起来,最后蜀国人才凋零。

诸葛亮之所以活活累死,是因为他只相信自己,对别人太不放心了。而另一方面,群臣没有一个施展才能的机会,走不出诸葛亮的锋芒和阴影,结果使得才能因为得不到锻炼而退化。诸葛亮临死还要把死后的事情安排好,何等可悲!蜀国的旋即衰弱到最后灭亡,原因固然很多,但诸葛亮的事必躬亲、大包大揽,恐怕是一个很大的原因。

现代的管理者何尝不是如此?可以肯定,那些整天忙得团团转的领导绝对不是最好的领导;同样,那些为儿女把心操尽,事事干预的父母肯定也不是最好的父母。都说“虎父无犬子”,其实这只是人们的一种习惯性联想或者比拟,而真实的情况是:父亲本事太大了,儿子往往很平庸。李世民本事太大了,儿子们一个不如一个,选了个李治,还让一妇人夺了江山。从这个角度看,李世民的万丈光芒和武则天这个中国唯一的一个女皇帝的上位,这两个风牛马不相及的事情其实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二、治大国若烹小鲜

《道德经》开篇就说:“道可道,非常道。”——老子石破天惊地提出“道”的概念,并提醒人们:这里所说的“道”,可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道理!

那个时候,天地之间还很空旷,人在这个世界上显得孤单而寂寞。先人们对自然与社会的思考便是茶余饭后的一件大事。这个“道”,像是一个诠释宇宙的密码,让后人揣摩了几千年。以凡人的目光来理解,道应该是指世界的变化和规律。所以老庄的思想精髓就是顺应自然,不强加妄为,即无为。

老子认为治理国家应该“无为而治”,又说“无为而无不为”。无为并非什么都不干,而是要无为而为,即在顺乎自然的前提下有所为。老子的无为而治,也被称为圣人之治,老子说:“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又说:“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意思是说,圣人永远没有自己的主观偏见,以百姓的意见为意见。这里我们倒是见到了老子那朴素的民主思想。

根据无为而治的思想,老子提出了他的理想世界:“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人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车舟,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这个理想世界当然无法实现,后人也多以“消极”之说来曲解无为思想。但是圣人终归是圣人,其智慧的光芒穿透寰宇,为历史尘埃所不能阻挡。以史为鉴,多少前朝兴亡事,无不证明了老子思想的宝贵。世道沉浮,王朝更替,也都说明了一个道理:统治者无为,则百姓有为;统治者有为,则百姓倒霉。

秦始皇灭六国而一统天下,文治武功似乎彪炳千秋。但我们去关注一下当时的百姓民生,则可以用“人间炼狱”来形容。且不说焚书坑儒用暴力消灭了六国文化,摧残了社会的文明成果,只看那万里长城与三百里阿房宫,就让多少百姓家破人亡、血泪成河!“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秦的暴政激化了社会矛盾,到了秦二世的手里就土崩瓦解了。究竟有为还是无为,百姓心里有数。万里长城虽然威武,但怎能掩盖孟姜女的眼泪!

老子说:“治大国若烹小鲜。”就是说,治理大国应当像煎小鱼一样,不能随意去翻弄它?穴否则小鱼就会被搅碎了。同样,统治百姓,就不能经常去劳民伤财,动不动就抓壮丁去修坟墓、挖运河、垒长城、征北方、打南蛮……结果只会适得其反,到民不聊生之时,统治者的“帝国”就会土崩瓦解,秦王朝的灭亡就是一个深刻的历史教训。

到了汉朝就不一样了,汉高祖刘邦和他的功臣们都参加过秦末的农民战争,所以很注意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无为而治的思想在汉朝得到发扬光大,汉高祖及他的继任者都推行休养生息政策,减少田租,鼓励农耕,提倡节俭,减轻刑罚。这使汉朝的生产与经济得到极大的恢复和提高,当匈奴屡次侵犯北方边境时,汉武帝凭借强大经济和技术条件,彻底打败了凶蛮强悍的匈奴骑兵。“犯我天威,虽远必诛”——这是大汉时代的豪言壮语。大道无为,无所不为。这种高妙的辩证法则,非一般人所能理解。

三、水至清则无鱼

有这样一个故事。

春秋时期,楚王请来一些大臣喝酒吃饭。席间,楚王叫他的两位爱妾许姬和麦姬轮流给大臣敬酒。忽然一阵狂风刮来吹灭了所有蜡烛,漆黑一片。这时,席上一位官员乘机摸了许姬的玉手。许姬一甩手扯断了他的帽带,匆匆回到座位上在楚王耳边悄声说:“刚才有人调戏我,我扯断了他的帽带,大王赶快叫人把蜡烛点起来,看谁没有帽带,我就知道是谁了。”楚王听了却命令手下人先不要点蜡烛,对各位大臣说:“我今晚一定要和各位一醉方休,来,大家把帽子脱了,痛饮一场。”

众人都没有戴帽子,也就看不出谁的帽带断了。后来楚王攻打郑国,有一将军独自率领几百人,为三军开路,过关斩将,直逼郑国首都。而此人就是当年调戏许姬的那一位。他因楚王施恩于他而发誓毕生效忠楚王。

如果楚王“明察秋毫”,当时非要把那个事情弄个水落石出,结果又会怎样呢?很明显,这位调戏楚王爱姬的将军必然会受到惩罚。但除此之外又会有何益处呢?事情发生了就是发生了,奖善惩恶也无法改变现实。楚王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它没有受到是非观念的束缚,而是从长远考虑,才赢得了一员大将对自己至死不渝的忠心。

从上述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所谓的“难得糊涂”不过是一颗包容的心,是一份让往事随风而去的洒脱。

做人如此,为政更是如此。汉武帝时期,东方朔就曾经用“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来委婉地劝说汉武帝要把胸怀放宽,“举大德、赦小过”,不可求全责备。(《汉书·东方朔》)“察”,就是苛察。“徒”,即同类或伙伴的意思,现在就是指“朋友”。鱼的环境是水不要过分清澈,以至无处藏身;人的环境是关系不要过分紧张,以至无法相处。过分清澈与过分紧张,都含有危及生存的因素,一旦危及到生存,就必须对所存身的环境有较高的要求。因此,鱼要求有水草、岩隙和树枝等赖以藏身的空间,人也要求有一个“雾里看花”、朦朦胧胧的环境和心态。要不然,就都会引致对生命不利的结果。

同类推荐
  • 泰州学派研究(阳明学研究丛书)

    泰州学派研究(阳明学研究丛书)

    在16世纪中国思想史上,阳明后学的“泰州学派”产生了广泛的思想影响。我们发现泰州学派的思想特征有浓厚的社会取向、政治取向以及宗教取向;其思想立场大多有取于阳明心学的“现成良知”说,同时又有“回归孔孟”的思想诉求。他们的思想言行既是阳明心学的产物,同时又极大地推动了阳明心学运动向下层社会的迅速渗透以及儒学世俗化的整体进程。
  • 生命的菩提

    生命的菩提

    《唯识述记》云:“烦恼障品类众多,我执为根,生诸烦恼,若不执我,无烦恼故。”《生命的菩提》由于仲达编著,《生命的菩提》意在化解世人内心的苦痛,使迷惘者渡过心灵苦海,心生净土,修出佛心禅性,回归自性的灵山。愿人人都能以一颗阳光健康之心,享受禅的超越与洒脱。
  • 鬼谷子(白话全译)

    鬼谷子(白话全译)

    本书依据《鬼谷子》的权威原著,甄别、博采众家之长,力求对原文作出精当而晓畅的注释与翻译,每篇篇首皆附有提要加以解析、导读。并借鉴国外工商管理硕士的培养方法,精选古今中外颇具代表性的,涵盖商场、职场、处世等各个领域的经典案例,对鬼谷思想逐篇阐释、透析、解读,可使不同行业、不同背景、不同层次的读者皆能从中有所获益。同时,本书设计精美独到,图文并茂,大量古朴生动的图片,与文本和谐统一,相得益彰,大大增强了阅读的趣味与兴致。经典深刻的思想,精审独到的案例及评析,恰到好处的图文相生,使本书融哲理性、故事性、实用性、全集性于一体,可谓是各类读者参悟、运用鬼谷子大智慧的首选读本。
  • 厚黑学(全集)

    厚黑学(全集)

    “厚如城墙”,岿然不动,静观其变,一旦时机来到,就需断,“黑如煤炭”,决然出击,勇猛果决。“厚”在伺机,“黑”在决胜,一件事要成功,二者缺一不可。
  • 听冯友兰讲中国哲学

    听冯友兰讲中国哲学

    本书系统地讲解了中国哲学的发展和演变,介绍了我国古代哲学中具有典型意义的思想及其代表人物。而且,本书对冯友兰有争议的思想,也试图根据自己的理解加以改造,并补充了一些新颖的内容,使本书增加了更多的哲学容量。
热门推荐
  • 史迪威日记

    史迪威日记

    二战之前,他曾先后3次被派往中国。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在东南亚节节进逼,他临危受命,被再次派往中国,指挥中缅印战区的对日作战。在将近3年的时间里,他指挥盟国军队在缅甸与日军展开了两次惊心动魄的大血战,为战胜日本法西斯立下殊勋。因战功卓著,他被晋升为四星上将。然而,他所始料不及的是,中美英三国由于各自的需要和利益,在对日作战的战略等问题上存在着尖锐的分歧,中美两国之间更由于军队指挥权和租借物资的分配等问题闹得不可开交。他除了要忙于对付日本人之外,还要付出更大的精力去应付这些“国际政治问题”。盟国间的这些矛盾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史迪威也因此在1944年10月被解除了在中国的指挥职务。
  • 失落迷城

    失落迷城

    失落迷城藏于“死亡之海”中,当一批又一批的人争先抢后来到这里,等待他们的将是什么?
  • 史上最强初级魔法师

    史上最强初级魔法师

    她是洛家的败笔,异类,是洛家最不愿意承认的存在。从出生开始自身拥有的魔法元素为零,魔力微弱,几乎是一个普通的人类。而对洛家来说,她就是废物。她是卡斯学院有史以来最耻辱的污点,她被取笑为永远的初级魔法师。一次被戏弄,落入就算是高级魔法师都无法全身而退的迷失森林。生死之间,洛晴的命运之轮终于开始运转。体内强大的魔力开始源源不断的涌出。从此,卡斯王国开始流传一个不可思议的传言。一名初级魔法师从迷失森林全身而退,还拥有了传说中的神兽。拥有了魔兽,不就意味着她有了召唤师的能力吗?!整个欧雅大陆震惊了。洛家后悔将家族天才赶出家门,开始四处寻找她的下落。却已寻不到她的踪迹。“既然已经抛弃了我,我就是自由身了。我要去寻找对我来说重要的东西。”永远穿着破旧又不合身的魔法长袍,肩上站着一只白毛虎纹猫。洛晴开始了寻找的旅行。当洛晴到达魔法师的巅峰境界的时候,有人问她。“你为什么不去改变你的称谓?相信只要你开口,魔法协会会很乐意将你的称谓提升。初级魔法师早就不适合现在的你。”洛晴笑了笑,“称谓什么的,很重要吗?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是我的伙伴。是和我生死与共的人!其他的,都不重要!”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皇后不嫁

    皇后不嫁

    《王爷的鬼妃》简介——“啊,我不是故意睡你的床……”她看着站立床边的冷面男子,他长得挺好看,可脾气不怎么着,她又不是故意睡他的床。“嗯哼,不是故意的,骗谁呢?”王爷的邪魅凤眸看向床上那张带泪娇颜,欣赏她那藏在薄纱下的玲珑身段,她是他的妃。“你,你别过来,我不认识你?”这个男人看起来好像很生气,他,他干么也爬上床?还,还将她裹在身上的被褥给夺走…“你不是很想要,本王成全你。”他将她压在身下,手脚并用,她想抵抗,可惜无效,三日三夜的缠绵让她昏睡了过去……の翩翩的文の《邪恶总裁》《皇后不嫁》《妈咪的情人》《小妾有点坏》《错孕小秘书》《总裁温柔点》《夫君们,吻上瘾》《妈咪的总裁前夫》《总裁爹爹,我有了!》の亲言亲语の①喜欢《皇后不嫁》的亲亲们,请点击书页上方的[会员中心]免费注册成为潇湘会员。②会员注册成功之后,请点开书页简介下方[放入书架]收藏本文好方便亲随时看更新。③收藏之后,喜欢本文的亲们请给本文[投票推荐],用您手中的票票来支持翩翩的文。④另:普通会员每日有三票,VIP会员每日有九票。盼望亲们留言支持翩翩,谢谢咯!
  • 侯门争斗似海流

    侯门争斗似海流

    她本是一家道中落的小姐,嫁入侯门做了妾,一边与丈夫过着名存实亡的生活,一边应付侯门的各种勾心斗角,丈夫却不管不问,然而侯门里却有一人在默默的保护她并喜她,他竟是自己的小叔子,叫她情何以堪!
  • 为乐趣而读书

    为乐趣而读书

    读书之乐乐何如?林丹环编著的这本《为乐趣而读书》精选的文章,有的谈论读书方法,有的分享读书之趣,有的回忆书海琐事……不一样的文字,一样的纸墨情结。一起走进这个书海世界吧,聆听作者独步书林的内心独白,体会畅游书海的真正乐趣,感悟书籍之于人类精神世界的独特魅力。
  • 恶魔女狂追绝色美校草

    恶魔女狂追绝色美校草

    乔茗儿感觉到两条热乎乎的“毛毛虫”从鼻子里哧溜哧溜地爬了出来……前一秒她还在呼噜呼噜地流着哈喇子做春秋美梦,可是当她睡醒之后准备推开柜子...
  • 史说新语:历史背后的经济学

    史说新语:历史背后的经济学

    那些枯燥的、呆板的经济学术语在这些美妙的、离奇的故事里摇身一变,立刻鲜活了起来,杯酒释兵权是一个典型的帕累托改进;愚公移山是一种成本最高的选择;司马相如有钱就学坏;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秦始皇为什么焚书坑儒? 郑板桥为什么“难得糊涂”? 在这本书里,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经济学不仅不再枯燥呆板,走进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之中,而且变得像小说一样有趣、精彩、耐人寻味。用轻松、幽默的笔触讲述了很多著名的、精彩的、有趣的历史故事,并将这些生动有趣的历史故事与枯燥乏味的经济学有机的结合起来,作者避开了人们习以为常的现实生活,用历史故事诠释经济学,用一种全新的视角,用经济学解析历史故事
  • 偏偏恋上你

    偏偏恋上你

    她女玩男角,成为大神,却排名第二,排名数据竟被第一名甩出了整整一位数!是可忍孰不可忍!她立志要单挑大神,成为第一。蹲点,埋伏,尾随,只为找机会一举打败他!可是。。。大神你为什么要送这么贵重的装备给我?为什么要帮我闯关做任务?你这要闹哪样?这样的他们却成为了一众腐女眼中的国民CP!大神,你解释下啊喂!